《桃花源记》读后感1200字以上

《桃花源记》读后感

1200字以上 五年级

《桃花源记》读后感500字

世外桃源”至今已流传了一千五百八十多年,仍然令现在许多人向往不已。这样的艺术效果和社会作用,是陶翁当时创作时做梦也想不到的(文学的社会作用往往会大大地超越作家当时创作意图),其价值远远超过了文学本身!这究意为何呢?经过反复思考,本人感悟有三:

第一、人的本性就是向往平等自由,追求和谐快乐的幸福生活。这也许就是人生的真谛之所在!人是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第二、在人类社会里,只要有私欲的存在,就始终存在剥削、压迫、侵略、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等等背离人性的行为。因此,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就在所难免。“强者为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亡者不逃则死!俗话说:俺惹不起,躲得起;三十六计,走为上。躲到那里去呢?!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第三、桃花源是一种意境,是一种理想,是一个美梦,是一个精神乐园。未必要苦苦寻求!只要心中有“佛”,与世无争,天下为公,乐在其中!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难免有现实和理想的冲突,当你对现实感到无奈的时候,就会想跳出这个圈子,寻求自己的理想王国。这也许就是桃花源流芳千古而不朽的魅力之所在。我想,在共产主义实现之前,桃花源也许永远是正直而失落者的追求目标!

《桃花源记》读后感500字

本文乃东晋名士、一代隐士陶渊明先生的名作。陶先生耳闻目睹东晋黑暗动荡的现实,憧憬着一个环境幽雅无战火烦扰、平等、自由、安宁祥和的人间仙境。于是,借一位武陵渔人“忽逢桃花林”“欲穷其林”“从口入”“豁然开朗”,一个人间仙境就呈现在他面前。源中人大概担心从此外人会纷至沓来,打扰他们清静、幸福的生活,临别之余,谆谆叮嘱;可不曾想,渔人怎能按捺住内心的狂喜激动?口里唯唯诺诺,但早已留心,一路细致的留下记号,立马回郡报告太守。太守一听有这么个好地方,立刻派人随渔人前去,却如堕迷宫,再也找不着去路了。

这事马上传开了。一时间,全国各地人情振奋,人头攒动,前来寻访桃花源的人络绎不绝,却个个高兴而来,失意而归,根本就找不到所谓的桃林。南阳郡有一位名动天下的读书人,名叫刘子骥,也听说了这回事,心想:天降奇宝,唯有德者方可居之。此等仙境,岂是凡夫俗子人人可到的?于是踌躇满志,想赶往桃花源。哪知这仙境如人间蒸发了一般,再也找不着了。刘公不甘心,潜心寻访,但终究入境无门,郁郁而死。

列位看官,果真有这么一处“世外桃源”而世人遍寻不着吗?非也,这本是陶老先生杜撰虚构的,当时何来这么好的宝地?倒是现如今,如这“桃花源中人”一般的生活享受,已比比皆是了。

陶先生于乱世中还有这番梦想,很难得。但这梦想,单靠你陶先生是“隐”不来的。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来作结: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桃花源记》读后感500字

桃花源记这篇文章作者陶渊明用了320个字,就为人们讲述了一个栩栩如生、引人入胜的故事。

这篇文章具有传奇色彩。首先是渔人入桃花源的经过甚奇。渔人沿溪行而“忘路之远近”,而他不返回而一直走下去。还有千百株桃树夹岸,其中竟无一株杂树,渔人进入里面后发现了一个美丽的地方桃花源的人看见他十分惊讶。经过一番询问渔人才知道这里是一些在秦国时为了逃避战乱而隐居在这里。渔人在桃花源的人们热情招待后离开时桃花源的人请他保守这个秘密。渔人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在回去的路上渔人在每一个地方都做了记号。到了郡城,他却违背诺言把这事告诉太守。可是当他们去寻找桃花源的时候却迷路了。南郡城的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知道这件事后便去寻找桃花源。可是最终还是没有找到,不久便病死了。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寻找桃花源。

陶渊明在写这篇文章时已经辞官隐居农村十余年。他和刘子骥一样向往着那种与世无争、和谐和美丽的生活。桃花源同时也是作者心中所想的生活。可是陶渊明面对黑暗的社会,他只能选择隐居耕作,不问世事,最后在贫病中死亡。他不就是在逃避吗?虽然一个人的能力有限,无法改变事实,但毕竟要努力。鲁迅曾经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着死亡。”陶渊明不就是在沉默中死亡了吗?

当我看完这篇文章后,我明白了我们不能够在逃避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眼前的任何困难努力的去克服身边的各种困难。

读《美丽中国,我的中国梦》有感

800字 五年级

我国疆土辽阔广大,自史前时代,就有许多伟人在这片大好河山上规划着自己“中国梦”的蓝图,使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呈现出绚丽的场面。同样,我们小学生也可以有一个“中国梦”,并让它翱翔天际,绽放美丽。

当鸦片战争击破“天朝上国”这个迷梦时;当超过一千万件中国文物流失海外时;当中国人被称作“东亚病夫”时;中华儿女就有一个梦想,一个民族复兴的梦想。

自鸦片战争这一百七十多年以来,无数中华儿女就执着于这个梦。在本书101页~102页中,习近平总书记深情阐述“中国梦”时,他引用了三句诗:“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这简短的三句话,完整地将中华民族昨天的总结;今天的奋斗;以及明天的期望概括了。

在本书96页,平凡的小人物成为好人的故事让我为之动容,其中有一位好人代表说的话使我至今记忆犹新:“愿我们每一个人都保持着一份真情梦想,去帮助比我们更需要帮助的人,让爱心洒满神州大地!”

今天,我们虽然或许没有像众多好人一样绽放了梦想,但是我们怀揣着一个梦,并或多或少地实现了它。在这五千多年来,正是无数先贤先烈把自己的梦融入了“中国梦”,正是一代代、一辈辈执着坚韧着接续“中国梦”,“中国梦”才有今日辉煌。

“中国梦”没有结果,个人梦又如何开花?追溯源头,我们每个人梦想生长的土壤,都背负在“中国梦”之上。我们每个人梦想的成长,都有“中国梦”的成长相伴。有了“中国梦”的壮大,我们才有做个人梦的自由。“中国梦”与个人梦唇齿相依,我们追逐个人梦的同时,也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中国梦”的建构,又为我们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

徜徉诗文,荡漾涟漪。当拥有美好的中国梦的人读到“纵有千苦,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以及“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这些名句时,他的心海定会荡起前所未有的思想漩涡。

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个美丽的“中国梦”,就好像每个人都可以仰望星空,而每个人的星空都各有特色;星光洒在我们脸上,照亮了我们的人生,照亮了灿烂的中华民族,照亮了绚丽的“中国梦”!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五年级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