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清音
是谁,满脸忧愁,站在寂静的山坡,花落泪满,葬花笑痴狂?
是谁潇湘馆中,篱笆雨下,苦等蓑下顽石一块?
是谁,不解情爱分愁,早已认定木石前缘却血溅白帘,换得红似水,玉殒香消?
想不起多少次清帘下那双让世人怜爱的眼眸,娇嗔点点,泪光点点,闪动的究竟是读少种情愫?亲人的眷念,知己的渴望,终究敌不过声声对爱情的呼唤?
梦阮,这可是你红楼之音?
红楼之曲,曲终人散,清音缕缕绕过百年寒暑春夏。红楼一梦,梦断红颜,容颜不改叫人心生种种相思疾痛。
思黛玉,思宝钗,思宝玉,思红楼,最思梦阮。一把辛酸泪下的红楼之曲,唱金了整整大清朝的感动。站在红楼阿顶,你究竟呼唤饿是什么呢?是身世沧桑的惋惜,是大清朝的坠落腐败的无奈,是人生不得志的愤然,还是对无数处世不等的古代女子的悲痛?
我知道,你呼唤得很痛,痛到要用几代人的眼泪才能填平心中的瘠地。
你的笔下,黛玉柔若抚柳,宝钗贤良淑德,探春冰雪聪明,熙凤泼辣能干,还有那清高的妙玉,体贴袭人,没一个都跳动出红楼动人的音符,你花十年时间,让她们深入人心,满纸的荒唐真言,写尽炎两世态,人世天机。
滚滚红尘,理不清你心中涌起的种种情愫,一曲红楼,道不尽你此生的种种呼唤,梦阮啊,梦阮,多少人为红楼痴狂,多少人为你痴狂。
总回想起你形容憔悴的样子,如黛玉般望着窗外,雨声淅沥,沾湿你的稿纸,弄潮你渴望向世人诉说的心。你微微的皱起眉,释然,恍如隔世。
是谁,手持书卷,十年寒暑,为写红楼?
是谁,一梦千年,唤起泱泱中华的感动?
是谁,洗尽铅华,站在大清之巅,誓为女子寻得生命的尊重?
是谁,声嘶力尽,遥望历史千年,去苦苦地呼唤,只为一曲红楼?
梦阮啊,你的呼唤,我听见了。
桃花
桃花
桃花,一种展现美的花,
它没有绿叶装饰,
早春含苞欲放。
桃花,一种朴实的花,
它有五片粉红色的花瓣,
在诗人的眼里是最美的花,
它像一位青春少女,
有一种自然的美。
桃花,一种开花结果的花,
它会长出鲜美的桃子。
在画家的眼里是最美的图画。
我们喜欢桃花,
希望大家都能开花结果。
相关推荐
-
红楼水 ,凝动。萧湘馆内,柔绿。帷幔飘落,素白如雅。轻掩面庞,独自翘楚昔日葬花。古琴,心醉,断弦。只知他洞房花烛,留却满腹,藤姗泪涟。焚帕。花,凋落。衡芜院中,鹅黄。卿子倚窗眺望,草长莺飞。昨日大观园,海棠诗社,柳絮吟,螃蟹咏。一回首,何处可寻?帘后,叹一声,明日红头。100字 六年级 诗歌
-
读红楼读《红楼梦》,读透了林黛玉这如诗的一生……在她的世界里,没有什么功名利禄,也没有尔虞我作,只有一个宝玉、一本书、一个人、一颗心、一段情……乐也宝玉,悲也宝玉……前世里绛珠仙草受神瑛侍者朝暮甘露灌溉,便有了今生林黛玉还贾宝玉的眼泪。落花是她的归宿,流水是她的闲愁。林黛玉多愁善感,置美好景色无暇眷顾,春花零落,她便哀愁葬花,春花飘落零落成泥也黯然伤神,抹几点眼泪在残花之上,将落花葬在它曾经开放的地方,望尽黄尘古道,衰草凄迷,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积千缕……黛玉,黛到哀伤……或许在很多人眼里,黛玉是一小心眼的人,也许,这是对的,但她以只是针对宝玉的感情,事实上她是有容人之量的,相比薛宝钗的圆滑,黛玉自是望坐莫及,她之所以会小心眼,会吃醋,那只是因为她的在乎,她不在乎功名利禄,在乎的只有和宝玉的感情。这一切的一切并非是斤斤计较而是执著,只是黛玉黛的纯结,不容许任何污垢。只是在那个院子里,这种不成熟的性格注定了她命运的的悲剧,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而黛玉却黛到哀伤……最残忍的事莫过于把最美好的事物毁灭,而黛玉这块无瑕的黛玉最终还是被命运无情的摔碎。曾几何时,黛玉终于泪也流尽,香没玉损,黛玉死去,百花凋零,家族颓败……于是,一个风光无限的家族灭亡,一个风华绝代的美人死去,给《红楼梦》画上了一串省略号,说不完的故事,诉不完的衷肠,只是黛玉,黛得过于哀伤。林黛玉,无家无国,无夫无父,从院子的繁华中消逝在百花丛中,风花雪片,园林清流,花落人亡。读完黛玉,顿觉愁绪满怀,天尽头,何处有香丘?600字 六年级 散文
-
穿越“红楼”桂林市拱极小学 六(3)班 高山倩现在这个年代,人人都玩穿越,穿越剧不计其数。今天,我被一股巨大的吸力带到了大观园。当我从眩晕中清醒过来时,我找不着回家的路了。这是什么地方?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绿树成荫,真可谓人间天堂啊!我小心翼翼地向前去,生怕弄坏了什么东西。走着走着,我来到一个气派的大门外,门前种了好几棵青翠的竹子,大门上写着:潇湘馆。我大吃一惊,这不是名著《红楼梦》里黛玉姐姐的住所吗?我轻轻地走进大门,只见黛玉姐姐正在撕手帕,还在伤心地哭,边哭边嗔骂道:“坏东西,你竟把我辛苦织出的手帕拱手送人了,你太让我失望了!”我心里暗想:她说的应该是宝玉哥哥吧!话音刚落,一个全身珠光宝气的哥哥走了进来,摇着黛玉姐姐的手,祈求道:“林妹妹,都是我不好,你打我也好骂我也好,但你一定不要生气,求求你了,林妹妹。”黛玉姐姐脸上平添了一份笑意,拍了一下宝玉哥哥,说:“瞧你这个样儿,亏你还是个少爷呢。”不用说,他们俩又和好了。这份情感还可真曲折呀!我刚想上前去问一下宝玉哥哥该怎样回到21世纪,黛玉就大叫起来:“你……你怎么穿成这模样?”宝玉哥哥不慌不忙地走上前来,眼睛紧盯着我问:“你是哪房的丫鬟,穿成这样来吓唬人?快说!”我害怕极了,小声地说:“我是21世纪的小学生,被一股吸力带到了这儿。我想问一下,你们知不知道怎么回到21世纪?”宝玉哥哥听见之后,惊喜地拉着我去见贾母。到了一间凉亭,只见贾母、凤姐以及许多小姐们都在闲聊。宝玉哥哥向贾母介绍到:“奶奶,这可是21世纪的小学生哦!”凤姐瞬间狂奔到我面前,摸摸我的衣服,扯扯我的头发,惊讶极了!贾母见了,就把我请到大观园里住几天。在大观园里的几日真可谓是自由自在,房子皇堂富丽,吃尽了山珍海味,还可以听众姐妹们聊天,从未品味过的奇特生活。就在几天后的一个夜晚,又一股更为巨大的吸力终于带我回了2011年。穿越红楼的这次体验,使我受益匪浅,真正感受了一番名著之旅。(桂林市鹰腾作文培训供稿)7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醉红楼深夜,一时兴起翻起了枕边的《红楼梦》,将自己沉醉于书中那纸醉金迷的世界。我仿佛在朦胧中醉了,醉得深了,醉里几世轮回,仿佛置身其中。忆黛玉朦胧中,仿佛走来了纤纤瘦弱的少女。她站在船头,风吹起了她的发稍,带着几分柔柔的感伤。心绪因忧虑而飘零,化入绵绵的江水解不开,解不开那深锁眉睫的愁,泪顺着她的面颊无声的滑落,滴落江中,溅起几许些微的波纹。她想到了自己的母亲,那早早抛下她独自哀伤的逝去的人,泪又一次滑落。你一定也早已猜到,她便是那林黛玉了吧,这便是她随贾雨林去荣国府的一幕了。千年绛珠,降临人世,只为报那滴水之恩但却因此流尽了此生的泪。郁郁而终,不得善缘。回首红楼,辈兮,梦兮,忧兮,叹兮。品宝钗如果说黛玉是一种茶那她必定是一杯不染俗尘的清新的菊花茶,而宝钗她属于那种浓郁的苦丁茶,让人一口难忘,只有品过后的丝丝回味才能令人领悟她的真谛。她,一个富有心机的女子,因哥哥犯事得贾家周旋,又因要进宫选秀而来到了这繁荣杂乱的大观园,值得庆幸的是她,好似一茱出水的芙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并没有将自己埋没在一群俗不可耐的庸枝俗粉中,她,心思灵巧,用她独特洞明的眼光品评着这个繁荣沉辱的世界,但她并非似林黛玉般的流于外表,将自己的感时伤怀流露在外,她只是深埋于心底,也许正因为她比黛玉更深谙世事吧,因此她深得大家喜爱。但大观园中的女子,总逃不过悲伤的命运,黛玉因情愁饿香消渔陨,而她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她嫁给一个并不爱的人,贾宝玉。当她看着自己所爱的人为了别人忧伤心碎,日渐消瘦时,她又是何等凄哀,终究宝玉因思念而遁入空门,而她,独自留下,流泪悲伤。闭上眼,合上了书,我的眼角禁不住泪水的肆意漫延。自古多少的爱恨离愁,自古多少的悲情恨意,任留下多少的泪水,亦无法掩饰伤感的情愁。《红楼梦》,一本好书,一段情愁,一席好梦。700字 六年级 议论文
-
红楼那些事儿“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娴静如姣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想着自己心中黛玉。踏着不那么平坦的曲经。赏着岁寒三友之一的青竹,我们走进了“红楼女一号”细腻的、才华横溢的黛玉的家:潇湘馆。潇湘馆为一间竹屋,不是很大,但是清静幽雅,甚是符合黛玉精致、孤傲的性格特点。走进潇湘馆,里面依旧淡雅,一间书房,琴棋书画样样都有,透露出了黛玉的才气。记得刘姥姥进大观园时曾说过:“这哪像小姐的绣房,竟比那上等书房还好呢?”的确我们的黛玉又怎能和旧时那些,字都不识,只会补点锈点东西的女孩比呢?绕过待遇整齐、雅致的潇湘馆,告别我们自尊心满满的潇湘妃子,又逛了一圈坚韧的探春的秋爽斋,我们来到四小姐惜春的蓼风轩。小画家的居住处真的和画一般,院子里的石头假山,几株垂柳,一个小石头桌子,一圈长廊,无一不诗情画意。惜春小姐姐人小,辈可不小。人家还比秦可卿大上一倍呢!惜春从小没有母亲,父亲贾敬天天炼丹药,便也养成了孤僻、冷漠、心冷、嘴冷的性格,自幼寄养在荣国府,虽四周都是亲戚,但却没有掏心掏肺的至亲。虽个个都叫她四小姐,可真正尊敬她的又有几个人?闻着小姐姐院子的异香,渡进她的卧室暖香坞,一张八仙桌,一间书房,一间卧室,没有三姑娘大气也没有黛玉的清净,却有着惜春自己的感觉。走出暖香坞,走过贤良李纨的稻香村;走过圆滑宝钗的蘅芜苑;走过懦弱迎春的缀锦楼;走过富丽堂皇的顾恩思义殿;走过脱俗妙玉的栊翠庵;我们终于走到了大观园团宠的宝玉的家。走进怡红院,就可以明显看到“怡红快绿”四字,左边一颗梅树,右边一棵芭蕉,正好怡红快绿。绕到后院一池荷花,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叶很大,都可以给小朋友当雨伞了。荷花晶莹剔透,“出淤泥而不染”,清凉,好像只能让我们在远处看看,谁都不想坏了荷花的清净,花池两边有建在假山上的长廊。走上长廊,有个小小的平台,可以将怡红院尽收眼底。宝玉爱吃胭脂,爱和未出嫁的女孩子玩,这样的宝玉住在这个大观园的怡红院也是再合适不过。宝二爷厌恶八股文、四书,也不喜欢科举考试,却真爱诗书一类性情文章,真真是个细腻的文艺男。大观园之旅,我们付出了汗水,换得了与红楼中的人一次不一样的“交流”,也勾起了我读文言文版红楼的兴趣。愿读完书后可以再次和红楼人物“对话”,也盼望着红楼中的谜题可以早日解开。900字 六年级
-
论四大名著之红楼篇(一)情在《红楼梦》里这部旷世巨著里,可以说是处处充满着真情的种子:宝黛之间纯真坚定、不掺任何杂质的爱情;贾母对黛玉那份发自肺腑的亲情;宝玉与蒋玉菡那真挚的友情……情的种子一路开放美丽的花朵。不仅如此,这里面还有两个“情种”——即宝玉与黛玉。脂砚斋曾在批语中透露,全书最末篇,曹雪芹将会列出一张“警幻情榜”,宝玉与黛玉都榜上有名,一个为“情不情”,一个为“情情”。我想,这确是对两人最精准的评价了。宝玉处处留情,对一切没有感情的事物都寄予了感情;而黛玉,只对于对自己有情的人留情。这两个“情种”之间,恰恰又擦出了爱情的火花。宝黛之间的那份情是坚贞不谕的,它不会因任何而改变,虽然宝玉常常是“有了姐姐忘了妹妹”,不过,他对黛玉的心还是始终如一的。曾经有人说,《红楼梦》只不过是一部讲述宝黛钗三人之间的三角恋爱情故事的小说罢了,除此之外并没有任何意义。我想他错了,《红楼梦》是一本百科全书,里面还包含着许多封建时代的事情、礼仪、规矩。宝黛钗三人的爱情是个悲剧,也更体现出了古代女性的悲哀。书中除黛钗二人外,还有一大群美丽活泼的青春女性,她们也在情之间缠绕,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宝黛之间真诚的爱情。我觉得,宝黛之间的爱情就像是一个美丽的神话,一场浪漫的梦,可是,梦醒了,一切皆为空。尽管宝黛二人不论是在曹雪芹原著还是高鄂续书中都未能终成眷属,但我相信,他们一定会永远铭记这个梦,这份情也会永远留于他们心中!(二)真《红楼梦》里,乃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虽说这只是一部小说,但小说背后,却折射出真人真事,甚至我们还看见了历史的影子。大家还记得《红楼梦》里有一个人叫“甄士隐”吗?“甄士隐”——“真事隐”。尽管曹雪芹费尽心思想隐去真事,可他还是不由自主地写出了“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的文字,这显然是真事,否则,他又怎么会因为害怕“文字狱”而迫不得已将这一大段文字给删除了呢?除了那些真事,还有人物原型。每一个书中的人物都有原型,都是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进行艺术加工,进而塑造而成的。比如黛玉,根据刘心武老师的分析,她的原型就是贾母真正唯一的亲孙女,而宝玉却只是贾母过继过来的儿子的儿子,还有李纨身上的“马氏影”,她很有可能是贾母的亲儿媳妇,诸此等等,且不细说了。其实,《红楼梦》这部著作很真实,完完全全是以曹家风光时期的景象为素材而写成的,可以说,如果没有曹家,没有曹家风光时期的繁荣,那么恐怕也就没有旷世奇书《红楼梦》了。(三)奢说到贾府,大家第一个应该会想到钱,说到贾府里的人,大家第一个应该会想到奢。的确,贾府里那些人过的生活,真的很奢侈,是一般人所望尘莫及,也是无法想象到的。贾家之奢的例子,信手拈来,就数不胜数了:元妃省亲,盖一座省亲别苑也就罢了,却还一心一意要盖得富丽堂皇,银子就像流水一样哗哗地往外流,铺张浪费至极,竟也不心疼;秦可卿的葬礼,非得办得风风光光,连一副棺材板都要是上好的,似乎生怕别人不知道这是贾家的重孙媳妇出殡;更兼有贾赦、薛蟠这两个败家子,傻子一样地肆意挥霍银两,那可真是视金如土的典范啊!《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故事想必大家是记忆犹新吧,凤姐一甩手,就把原本要给丫头们做衣服的二十两银子赠给了并不太认识的刘姥姥,这出手是何等的阔绰!刘姥姥感激得不得了,说,这么多银子,够我们小户人家吃一年了。刘姥姥当时家里有房有地,生活还算不错了,二十两银子就够吃一年了,而这丫头做衣服的钱就够他们吃一年了,这两个在金钱的天平上可是相等的!区区衣服,就这么多钱了,平时贾母一出手,就是几百两几百两,日常开销简直让人不敢往下想。像这样花钱,就算有再多家产,迟早也会被败光。所以贾家日后的败落是必然的,虽然这其中有许多因素,不过钱肯定是不可避免的一个大问题。唉,贾家之奢,又岂非一笔所能述尽?1200字以上 六年级 状物
-
风雪之后的腊梅阳光照后,才有冰雪融化;风雨之后,才有彩虹出现;剑磨砺后,才形成绝世之器;而风雪之后……孤山中,大雪纷飞的季节。世界很冷,家家户户升起了炊烟,没有人愿意出来。在某家竹楼上,一个女孩孤寂地坐在窗前,凝视着窗外的腊梅树——风雪中不屈的树。两滴泪从眼角滑落,泪痕待冷风吹干。漫天飞雪邀梅开。几天的暴风雪将腊梅树上看似无比脆弱的枝干尽最大的力压着,露出了雪狰狞的面孔,而那些枝干,看似“不堪一击”,无力地在风中摇摆,命运像一枝柳条,漂泊。风、雪更大了,风嘶吼着,张开血盆大口呼啸着。女孩在呼啸的风中仿佛听到了一声“咔嚓”,好像是树枝断裂的声音,可能也是她心碎的声音。白茫茫的雪覆盖了山坡,也埋葬了腊梅。但在这雪中,似乎有一簇红色的花儿,不经意间从这皑皑白雪中探出头来,它们很小,宛如红色玛瑙雕刻而成,好一种精致。在那干枯的枝头,不断地露出红色的花儿,在白雪掩映下,分外醒目。这花,是生在磨难中的花,渲染了一种坚毅的品格!那一刻,女孩似乎懂得了什么,因为,那腊梅花开。那泪,本不该再流……风雪之后,腊梅花开。400字 六年级 状物
-
风雪的葬曲在这个寒冷的冬季,北风呼啸着,摇晃着枯树,刮割着人们的脸,使人们心如同死灰一般。雪无情的下着,把冰冷洒在人们本来就寒冷蜷缩的心上,使人们变得消沉、郁闷……只是我不经意的一句话,没想到你会这么在意,我一再的向你道歉,而换来的只是冰冷的一句:“我们绝交吧!”宁静而可怕的夜晚到来了,雪停了,我失落的望着窗外,窗外寂静的可怕,一个硕大的泪珠从眼眶涌出,就让它顺着上一次流过的地方,再狠狠的划过一道痕迹,永远不要消失。风无情的刮着,雪无情的下着,为这个夜晚奏响了一首葬曲……200字 二年级 状物
-
神奇的太阳能小风车我订的杂志送了我一个太阳能机械装备模型。我在爸爸的帮助下,顺利地组装成了一辆太阳能风车。它是由白色的变速器连着三块绿色的叶片,一个白色的底座连着一个太阳能电池板,再加上一根绿色的支撑杆和两根电线组成的。做好后非常乖巧。急切地想看这风车怎么转动。可是天公不作美,连下几天雨,我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大太阳。我兴奋地把风车拿到窗户边去晒,“哇,风车在阳光下叶片真的转起来了啊!”我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托着腮目不转睛地盯着转得正欢的风车,欣喜不已,随着叶片一圈一圈地转动,许多问题也接踵而至。这太阳能是什么呢? 为什么太阳一晒就能带动小马达让风车转起来呢?是什么原理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我再仔细观察这架小风车,原来风车的变速器里有个小马达,前面是个齿轮,它们由一根齿轮轴连接起来。所以,我用手一转动齿轮轴,叶片就转起来了。我想,难道是太阳光的照射让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电能后,再通过电线把电传给了小马达,风车就转起来了?我问爸爸:“太阳能怎么转变成电能的呢?电能怎么转变成机械能的?”爸爸说:“你太小了,一下子也解释不清,自己上网查查吧。”于是,我上网查了一下,太阳能风车的核心部件是太阳能电池板,电池板的作用就是将太阳的光能和辐射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又通过电机转化为机械能,推动扇叶转动,这是动力非常重要的来源,只要在有足够光源的地方,太阳能风车就可以转动。太阳能来源广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既环保,又方便,现在已经有了太阳能汽车,脚踏车,太阳能热水器,以及正在研发的太阳能飞机,都用太阳能发电,可节省不少能源。科学发展真棒啊!神奇的太阳能小风车,带给我的不光是好玩,更多的是:促使我们要努力地去探索新能源,利用新能源,为人类服务!700字 四年级 状物
-
云南的过桥米线过桥米线是云南地区的名食,距今约有200年的历史,云南人经常将过桥米线用来招待远方的客人。凡是到过昆明的游客,在欣赏美景之余还会去品尝当地名吃——过桥米线。过桥米线可谓是色香味俱全。刚刚做好的过桥米线,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令人唾延欲滴。碗内有鲜红的鸡、猪、鱼肉片,有翠绿的菠菜、豌豆尖和嫩黄色的鸡肉——那五彩缤纷的食物,更增加了我的食欲,让人唾延“万”尺。过桥米线做起来也很简单。首先,将一盘切得很博得鸡、猪、鱼肉片及豌豆尖、菠菜、玉兰片和猪肝片先后放入有肥鸡和骨头熬成的汤中,为了达到保温效果,上面要放上鸡油。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适量放一些辣椒油、香菜等调味料,然后将米线放入碗中,经过搅拌一碗香喷喷、五颜六色的过桥米线就大功告成了。在平常,只要有机会我都会吃飘香万里的过桥米线。不管是饭店的还是自制的我都喜欢,吃了以后让人回味无穷。过桥米线不仅色香味俱全,而且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几百年以前,有一位穷书生为了考取功名,寒窗苦读。妻子每天要过桥给他送米线。有一次由于疲劳,他的妻子晕倒在桥上。等他醒来,他发现砂锅里的汤还是滚烫滚烫的,再放些调料烫一烫,更好吃了。后来,书生得了功名,就将这道饭取名为“过桥米线”。品尝一碗过桥米线足以让你“乐不思蜀”。500字 五年级 状物
-
红楼我用目光碾过那本书,安静,顽固,浮华的尘土早在时光流逝中抹去,昨日的梦呓隐约中透露出这本红楼。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一切的故事,不知道到底是真是假,是真的,它凄美得让人难以相信,是假的,它却真实得可怕踏破时间,回首那一段缠绵凄苦的情史,一段大家族的落寞史,过去了却也过不去。初识黛玉,容颜惊艳,明眸皓齿,只是那双眸子却总是含满了泪水。宝玉,娇生惯养,却也才思敏捷,嬉笑不羁,却也纯真无邪。相见时的似曾相知,宝黛之缘,在相见的那一刹那早已注定。就在这大观园之中,宝黛互相的情愫至此开始酝酿,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上天注定的缘分,却也拗不过贾母的一语定音。终于,那个眼里常有泪水的绝代女子,最终含恨而去,黯然飘逝。而宝玉最后知道了真相,伤心欲绝,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趣,最终看破红尘,即使中了举人也无心再管,无人知道他去了哪里,后人只知道,原来的那个纨绔公子贾宝玉,身边再也没有那个叫林黛玉的佳人,一切,都结束了。那么多的人物,那么多的哀伤,让我一时不禁莞尔,一时不禁落泪。在别人大叫读不下去时,我无可救药地喜欢了《红楼梦》,和那个,孤傲脱俗的女子。会忍不住想象,她在一百多年前某个睡不着的夜晚,怎样的落寞,怎样的黯然神伤。口齿噙香对月吟。无人懂。那样的孤独无助,让人不禁隐隐地心疼。在秋后的某个午后,徘徊在满园清香中,听伶人们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偶抬头,迎风一笑,那样的林黛玉一定冷到了极点,孤到了极致,犹如一枝秋菊俯视那早已成为春泥的落红轻捻一朵菊,念道:“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到底迟。”。那一刻的清香,逍遥了整个秋天,逍遥了她的一生。庭院深深,没有回答,只有回音。600字 初二 散文
-
清音雾雪风劲吹,雪漫舞,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冬雪飞舞,谁奏琼花玉树上的清音?——题记清晨,看见窗外厚积的雪,连忙穿好衣服,来到街上,漫步行走在雾霭里。风停雪骤,抬眼望向眼前的世界,我却已经分不清是梦还是现实。只有那银白雾凇上簌簌落下的雪花,仿佛还证明着雪白的精灵曾经来过这个是非纷扰的世界。停步,驻足,观赏那风景。微风拂过我的脸颊,撩起我的发丝,伴着那在耳畔响起的呼呼声。原本觉得畏缩,如今却觉得清爽怡人,或许是因为下了雪的缘故吧。阳光和煦,照耀在我的身上,我又追寻它的脚步回程。雪,在悄悄消融。那化成了水的雪,顺着树根尖儿流下,滴答滴答,让人不再惰怠;那化成了水的雪从树根尖儿滴落,流进了泥土中,更带来春的气息。冷冷清音,在弦中拨出雪花的晶莹。仿佛袅袅如丝的音律在苍茫的雪中漂泊,化成一层层朔白的厚积成一片粉妆玉砌的世界。思绪流转间,我仿佛又听到了伴着雪花的清音在耳旁泠泠作响……一缕浅浅的阳光,温暖着我身体的每个角落。处处都是如水的往事的影子,处处都是雪花片儿清纯的感受,玉洁冰清的。在银色的世界里,雪似乎是主宰它的王者,不仅透着几分神秘感,还带着几分静谧。我感觉我似乎也成了雪,自己似乎也融汇在了皑皑的白雪里。风习习,雾蒙蒙,朝花夕拾,时间如流水,伴着那清音远去。天空很寂静,雪也很寂静。梦回清音间,飘转琉璃间。闭眸,深深感受冬日的温暖,清音雾雪,没有哪一个是不美的。闭目置身于寂静的雾雪中,仿佛又听见了远逝时间的呐喊,好像世界被银色所覆占,心素如简,人淡如菊……那个清晨,我享受雪平凡中透露出的美,不禁在心中疑惑:冬雪飞舞,谁雕琼花玉树?清音雾雪,谁走雅乐清曲?600字 高二 散文
-
叹红楼是梁间燕子无情,残缺了你的满腔愁苦。花飞漫天,还能迎着谁的目光缠绵于天尽头的香丘。秋水盈塘,几点雨丝柔柔,夜风微微拂过,荡漾着痛苦的迷茫,落花无声的哭泣,只在如镜似的湖面留下孤鹤的碎影。罗门轻响,你一袭白裙,俩弯娥眉,叹那桃花飞散无人怜,手中的花锄再也无力拿起,任那花瓣陷于泥沟,月缺花飞,又岂是你能左右。泪流满面,向落红倾诉你的柔肠百转,但茫茫红尘,谁愿为你遮风挡雨,说什莫天长地久、说什莫生生珍重,只不过黄粱匆匆一梦。风露清愁的芙蓉曾为你掩下几许盈盈心事,而你娇羞默默地心声又层挽住多少倾听的泪痕。寂寞庭院把你恍若游丝的叹息种成潇湘馆的千竿翠竹,泪光潋滟,一任忧郁的鹅黄爬满春的画布。红消香断,最是愁人恨重,字字珠玑的诗稿,将你的心事凝成笔墨,夜夜潇歌的画舫上,谁在唱着断肠的歌?你叹那秋窗愁不尽,又怎堪风雨助凄凉?你叹那物是人非事事休,怎能不欲语泪先流?质本洁来还洁去,我知道纵然世路穷途,纵然沧海桑田,斑驳世事中,你抖落一身风尘,始终未改洁的本质。独倚西风,将柔情的守望赋予千年前的惺惺相惜,最美的承诺总是破碎的太早,谁想到血水相融的木石前盟,终抵不上人人称妙的金玉良缘,幸福飘逝的脚步匆忙的来不及与你诀别。在繁华似梦的大观园里,雪纱裙灼痛了谁的心。寂寞的才情在秋风里摇曳,而那随风而逝的香魂一缕,在何处找到自己的归宿,三更愁绪,遥远的何止是那破碎的迷梦。颦儿,我想为你拭去所有悲苦,可红楼内外,我们隔着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啊!600字 初二
-
红楼笔记多少年以后的现在,再重新看红楼,年龄的增长,心智的变化,或许记忆里的红楼会颠覆,而我也有了做笔记的冲动。不知道会坚持看几天,会坚持写多少,但是慢慢来吧。这是写在开头的话。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故事的开头,是前世今生的故事,只是要还的却是灌溉的恩情,而不是凄美的爱情。今天再看这一句,读出了无情的味道。最初的最初,我是一株绛珠草,你给我浇了水。后来的后来,我下世为人,用眼泪还了你都水。开始你对我有恩,过程我要还你的恩,最后还完了。这个过程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最后结束时你我的再无干系。似乎适用了那句,岁月静好,各自为安。所以宝黛无缘其实是必然,林妹妹的泪尽而终也是必然。不知道看到这里,还有多少人会羡慕宝黛的爱情,会幻想宝黛如果在一起会是怎样的情景。有句诗说,有情还似无情。大约便是这样,宝黛的爱情是有情。可起始初衷是无关爱情,或者可以幻想,黛玉魂归之后,又是那一株绛珠草,是否会与神瑛在一起,也算全了似我这般将红楼将宝黛的爱情看得如此感性的读者吧。只是无论如何,这样的结局也只能是他人而续,并不是真正的结局了。而我,已从绛珠草这最初的话语里读出了冷冷无情的味道。脑海里浮现的是一个清冷孤傲的女子,一袭白衫,像说一件寻常的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一样,将自己的一世,将自己这一世所存在的作用与目的便交代出去了。这一世,用眼泪还了灌溉之恩,你我再无牵扯。因为我一世的眼泪,也偿还的过你了。600字 初一 读后感
-
红楼情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奈何天,伤怀旧,寂寥时,试谴愚衷。因此上演这悲金悼玉的《红楼梦》。寂寞林本在虚无缥缈的太虚幻境潜心修行,因得赤霞宫神瑛侍者甘露之惠,绛珠仙子终日游于离恨天外,带着一股缠绵不尽之意落入凡间,她便是林黛玉了。大观园本是“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在她眼里却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牢笼;潇湘馆的凄凉长夜,她“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纱窗湿”。她只能对着菊花悲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如果宝玉知道,她想要的是一个在茫茫尘俗中可以偕隐的知心者;如果她能再勇敢些,就不会在宝玉新婚之夜留下一句“宝玉,你好”便香消玉殒。她一生注定与泪为伴,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早知要流尽一生之泪,黛玉,你还会进贾府吗?贾宝玉“都道是金玉良缘,我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宝黛之情,恐是千年不灭吧。宝玉坚信“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这是多么了不起啊。他真心坚信“凡日月山川之精秀只钟情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他尊重女性,对峨冠博带的男子深痛恶。所以“悲凉只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者,独宝玉而已”。薄命司红楼女子个个都没有好结局。史湘云青春守寡,迎春被丈夫折磨而死,探春远嫁,惜春悲观绝望青春出家,金钏儿跳井而死,秦可卿、鸳鸯含冤而死,司棋撞壁而死,晴雯羞愤而死,妙玉被强盗抢去……薄命司上的人注定没有好结局。红楼上笙萧依旧,却事散缤纷,终归一杯丘土。人去楼空,事过境迁,奈何,怎一个“愁”字了得?6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