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手艺的魅力
中国的传统手艺——“吹糖人”在古时遍布街头,极受孩童的喜爱;而今,这门手艺几近失传、闻所未闻。可我却在西安的某条小巷里和它相遇了……
队伍排成一条长龙,与那小小的摊面显得格格不入;旁边立着一块木板,用毛笔写着三个大字——“吹糖人”。“哦,是吹糖人啊!”我没见过,便想要一个。我拉了拉妈妈的衣角,在队伍里站定。
大家都伸着脖子使劲张望,我也不例外。那手艺人的动作快而有序,几下子便有一只小动物从他手里“活”过来。因为有看头,所以等候的时间再长也不觉得无趣。排到我了,他问我想要哪个生肖,我说“就要一只小猪吧!”“好咧!”他很爽快地应和着。
只见他从锅中飞快地抠了一团麦糖,搓成一个几近圆的小球后,又用大拇指捅出一个小洞,放到嘴边,轻轻一吹,一个透明的金色锥体便成形了。一团毫不起眼的麦糖到了他手里,就像是施了魔法似的有灵性:这块儿用小指头往上一钩、一按,是对猪耳朵;这块儿轻轻一挤,嘿!是双猪眼睛,还骨溜骨溜地转呢!这儿呢?揪一揪,压一压猪鼻子出来了……十根手指头在麦糖上飞速地舞弄着,花样儿比按钢琴键还美,我看入了神……“小朋友,这糖只能看不能吃喔!”做手艺的叔叔好心提醒我。
我小心翼翼地捧着我的“小糖猪”,很光滑,有些微凉;迎着漫天的朝阳,几近透明的金色糖猪更耀眼了。小糖猪的前蹄匀称修直,后腿肌肉分明,膘肥健壮;圆滚滚的身子配上四十五度角微昂的小脑袋,令人忍俊不禁。我对这只小糖猪简直满意得不能再满意,喜欢得不能再欢喜了!
我将小糖猪捧在手心里,久久凝望着,摩挲着……欣赏着中国传统手艺的魅力。
我家的乌龟
有的人喜欢凶猛的大老虎,有的人喜欢长鼻子大象,而我却喜欢可爱的小乌龟。
我家的两只小乌龟绿油油的,大乌龟的壳有几个缺口,而小乌龟的壳是完好无损的,它们的壳就像一件坚硬的盔甲。
小乌龟很调皮。昨天它爬到大乌龟的背上,逃了出来,躲进了放吸尘器的角落,那地方很脏,所以它浑身脏兮兮的。妈妈刚拖的地,又被它给爬脏了。它一边爬一边得意的笑,好像在说:“看,我爬的多快呀!”
大乌龟很贪吃,它一见到肉,就要吃,我把肉放在它头上,它就把脖子伸的老高。嘴巴张着,好像在说:“给我!给我!主人快给我!”
你们看,它们是不是很有趣呀?你们想不想养这样的乌龟呢?
相关推荐
-
手艺手艺活,令人啧啧赞叹,叹为观止。她,不是大人物,也许就在你的身边。前段时间,需要交“毛笔大作品”,我只好让薛老师在百忙之中帮我刻个章。周日早上,我走进薛老师的刻室,眼前一亮。薛老师早来了,正在帮我挑石头。她见了我,招呼道:“来了,过了挑石头吧。”我应声过去,只见成百上千的石头整齐地排列在柜子里,有大有小,有高有矮,颜色各不相同,我正惊叹这种类繁多的刻石时,薛老师拿起一块墨绿色的刻石,说就这个吧,一块整石,色泽非常好!我目不转睛地盯着薛老师,她拿出已经做好的图纸,把工具摊开,开始工作。刻室里静得出奇,只有我俩的呼吸声和小刀轻轻刻着石头的声音。我抬起头,端详着薛老师,只见她双目炯炯有神,鼻梁高挺,白皙的皮肤映衬着黑色的内烫短发,显得格外精神。我盯着刻石,惊讶得张开了嘴巴:一把小小刻刀,轻刻着刻石,勾出线条轮廓,细细的,好似一条在大地上的小溪。她纤小的手紧握刻刀,一次一次地把细条加深,繁琐的第一步终于结束了。我看了一眼手机,咦,九点半了,我已在刻室呆了一个多小时了!我凝视着初步完成的印章想:“还要多久呀?”不一会儿,薛老师拿起了一把长柄的平面刀,在刚刻好的线条上来回刮,我惊奇地看着这一切,殊不知石粉已落得薛老师满手都是,谈绿色的石粉在刻室里到处飘荡,似个小精灵,到处飞扬。细细的线条变得明朗起来,从柔美变成了粗犷。我才意识到这是个隶刻章(隶书手刻章)。字渐渐清晰起来,张迁张扬的风格已现雏形,平面刀将粉末抹去,印章已基本完成。我本以为完工了,谁知薛老师又拿起一把小小的细刀,在线条上又描了一遍,轮廓已经非常清晰了,她舒了一口气,笑着说:“好了。”我兴奋地拿起一盘印台,将刻好的章粘上印泥,小心翼翼地在作品上盖上了我的印。石刻的感觉张扬有凝重,真是枚令人叹为观止的印章。我捧着心爱的印章,对薛老师——这位了不起的手艺人更加钦佩了。750字 六年级
-
手艺前段时间,需要交“毛笔大作品”,我只好让薛老师在百忙之中帮我刻个章。周日早上,我走进薛老师的刻室。薛老师早来了,正在帮我挑石头。她见了我,招呼道:“来了,过来挑石头吧。”我应声过去,只见成百上千的石头整齐地排列在柜子里,有大有小,有高有矮,颜色各不相同。我正惊叹这种类繁多的刻石时,薛老师拿起一块墨绿色的刻石,说:“就这个吧,一块整石,色泽非常好!”我目不转睛地盯着薛老师,她拿出已经做好的图纸,把工具摊开,开始工作。刻室里静得出奇,只有我俩的呼吸声和小刀轻轻刻着石头的声音。我抬起头,认真端详着薛老师,此时她双目炯炯有神,鼻梁高挺,白皙的皮肤映衬着黑色的内烫短发,显得格外精神。随后我盯着刻石,惊讶得张开了嘴巴:一把小小刻刀,轻刻着刻石,勾出线条轮廓,细细的,好似一条在大地上的小溪。她纤小的手紧握刻刀,一次一次地把细条加深,繁琐的第一步终于结束了。我看了一眼手机,咦,九点半了,我已在刻室呆了一个多小时了!我凝视着初步完成的印章想:“还要多久呀?”不一会儿,薛老师拿起了一把长柄的平面刀,在刚刻好的线条上来回刮,我惊奇地看着这一切,殊不知石粉已落得薛老师满手都是,淡绿色的石粉在刻室里到处飘荡,似精灵到处飞扬。细细的线条变得明朗起来,从柔美变成了粗犷。我才意识到这是个隶刻章(隶书手刻章)。字渐渐清晰起来,张迁张扬的风格已现雏形,平面刀将粉末抹去,印章已基本完成。我本以为完工了,谁知薛老师又拿起一把小小的细刀,在线条上又描了一遍,轮廓已经非常清晰了,她舒了一口气,笑着说:“好了。”我兴奋地拿起一盘印台,将刻好的章粘上印泥,小心翼翼地在作品上盖上了我的印。石刻的感觉张扬而凝重,是枚令人叹为观止的印章!我捧着心爱的印章告别了薛老师,内心深处对薛老师更加钦佩了。700字 六年级
-
奶奶的手艺玉兰酥这一美味的小吃可是我奶奶最得意的手艺。玉兰刚打苞时,奶奶就开始给我们做玉兰酥了。玉兰的花苞像个橄榄核儿,只在尖梢有一点儿绽开。花托浸着排红,从下面看,活像猴子的屁股。奶奶搬一只小蒲团坐在玉兰树下,左手捏着红红的花托,右手捏着花梢儿,轻轻地把厚厚的外衣花瓣抽出来,放到树下微微风吹走了花的水分,然后用指甲轻轻地沿着花瓣上一丝丝的细痕把花瓣撕碎。不一会儿,一个个玉兰花瓣就有秩序的排放在碟子上。之后,爷爷用娴熟地把它们放在一只碗里,洒上香香的桂花油,轻轻地揉动着,再用面粉和鸡蛋拌成糊,把玉兰花瓣也放进去,再放到锅里翻煎两面。我们就围着奶奶嚷嚷:“我要个酥脆的。”“我要个软和的。”我们总把脏兮兮的小手在衣服上蹭半天才去接那热烘烘的饼子。美味的玉兰花瓣外面柔滑可口,里面粉粉的、糯糯的,可好吃了,吃完一个有一个,都要抢着吃。这时,奶奶总会说:“下次再主给你们吃。”我们听了可高兴了,又有那糯糯的玉兰花瓣吃了,个个都嘻哈哈的围着奶奶转。这个美味的小吃的香味和我和蔼可亲的奶奶将会留在我的心里,抹之不去。六年级:cc猫5400字 六年级 叙事
-
老爸的手艺刚进家门,我就发现厨房的灯亮着,但没看见人。我关上门,突然,老爸那高大的身躯站在了我身前。我很惊讶,心想:反常啊,平常老爸都回来得挺晚,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早?老爸看着我问:“儿子,今天晚上想不想吃红烧肉啊?”我一听,立马就心痒了,我可是有段时间没吃到红烧肉了,好馋啊,赶紧迫不及待地点头:“太好了,终于可以吃到红烧肉了。”老爸听了高兴地点点头,就出去准备了。我开始学习,还好作业不多。我正写着呢,老爸从外面回来,提着一袋猪肉走进厨房。我很好奇,就蹑手蹑脚走到厨房外面,想看看老爸怎么做。老爸先把猪肉切成小块,然后把肉放进锅里煮并洗去沫子,很快就把肉盛了出来。他在另一个锅里放入葱、姜、大料、糖等调料进行翻炒,差不多变色后放入酱油和猪肉再继续翻炒,看到肉出油后就倒进温水,刚好没过肉,最后又放了料酒和糖、盐等调料。香味慢慢溢出来,直到汤差不多收干,诱人的红烧肉也出锅了。老爸做的红烧肉香气扑鼻,正好解馋,也让我知道了做肉的不简单,更品出了融入日常一菜一饭的父爱。400字 六年级
-
尝尝我的手艺今天,写完作业后,我想玩一会儿手机游戏,可是爸妈不允许,哎,怎么办呢?灵机一动,我建议不如来一场家庭厨艺大比拼吧,赢者可以放任一小会儿?爸妈欣然同意,“行!”“好!”他们知道我不擅长厨艺,所以干净利落地答应了。嘿,上当了吧,他们还不知道,我偷偷学了一手“绝活”呢。弟弟跑来吵着要当评委,当就当吧,俺们哥俩好,到时候偷偷给他一个眼色,估计他会帮我吧。老爸先亮招,他的镇馋之宝是红烧肉。只见老爸熟练地把切好的肉块用沸腾的水先煮了个七成熟,再将它们捞出来下油锅,接着逐一加入桂皮、香叶、八角、冰糖等调味,继续翻炒,焖制十分钟收汁。好了,出锅,老爸小心翼翼地将红烧肉盛入盘中,最后再用碧绿的小香菜点缀,一道红烧肉,顿时香气扑鼻而来。爱吃肉的我,感觉口水已经要流到黄河里去了,哎呀呀,老爸这道菜太无敌了。老妈的杀手锏,是我们北方人团圆饭中必不可少的饺子。和面,调馅,擀皮,很快一个个小元宝样的饺子鼓着小肚子,整齐列队站好,就等水烧开,高台跳水一样扑通扑通跳入锅里……当老妈用漏勺把饺子捞出来,那味道,我只能用两个最笨拙的词来形容了——香,太香了!终于轮到我施展拳脚了,系上围裙,我把自己想象成五星级米其林餐厅的大厨,“冷静,沉着,必胜!”我从冰箱里拿出牛排,调好火候,将牛排煎到七分熟。然后把煮好的卤蛋切成小块,反扣到盘子四围。再将牛排装盘,用黑椒均匀撒过,再用新鲜的西兰花饰边,呵,完成!三份美食摆在评委弟弟面前,我一个劲地朝他挤眼,可是他早被美食俘虏了,哪还顾得上兄弟情啊。一番评头论足,弟弟宣布老爸获胜,哎,我输得好不甘心,本来奢望的手机游戏又泡汤了!不过,下一次,我一定要赢,让全家人都尝尝我的厉害,厨艺王,加油!700字 六年级
-
传统戏曲_戏曲的魅力作文传统戏曲_戏曲的魅力作文600字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每个剧种,都有着它独特的魅力、韵味以及内涵:如京剧的雍容华美,昆剧的典雅精致,梆子戏的高亢悲凉,还有越剧的轻柔婉转......可这些中华民族的瑰宝,在现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似乎有些站不住脚根。如今的艺术形式日渐丰富了,传统戏曲面临着更严峻的考验、挑战。它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取而代之的是"流行",更多人喜欢追流行,认为在流行中能够展现自我,获得满足。"弃之戏曲,投之流行"。为什么传统戏曲会面临如此的抉择?是它乏味?不是。是因为它抵制不住流行的强撼冲击。流行是什么?引领潮流,追求时尚。不可否认,"流行",也是一门艺术,但是现实中的艺术。打个比喻,流行就像划过天际的一颗流行,一划而过,短暂却璀璨,更多人惊艳于它的闪亮,于是抛传统追流行,心中只觉得流行放射出的夺目光彩才为自己瞩目。殊不知,一划而过的背后,是寂静,没有任何追求后的精神享受。而传统戏曲,就好像宇宙中一颗并不耀眼夺目的恒星,虽然若隐若现,但它始终保持自己的韵律哼唱宁静。它摆脱了喧嚣与浮华。深夜,一个人静静地坐着,闭目养神地听一段戏曲,或是泡上一杯醇香的茶,看一会儿戏剧节目,你定会感到超脱的自然与静心,感觉古老却清新的戏曲很美,很美。这就是戏曲的魅力,如一袭清风吹拂着,精神与灵魂,此刻,都能得到升华。其实,中国传统戏曲,根本不存在什么"去"与"留",它一直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是东方的歌剧,是永恒的历史文化。听,风的拂动,叶的摆动,云的笑声,是我自失地又想到了古老而自然的韵律。600字 初二 叙事
-
传统约公元前二七八年,楚国的都城被秦兵攻破,诗人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打击,眼看国破之难,却又无法施展自己的力量,他忧心如焚,在极端失望和痛苦中,诗人来到了长江东边的汨罗江,抱石自沉。他死时大约六十二岁,正是农历五月初五。而百姓们为了不让鱼吃屈原的身体,纷纷投下粽子,包粽子,吃粽子也开始成为传统。中国传统节日,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提起包粽子就会想起屈原,想起爸爸是五月初五的生日,所以我非常喜欢这天,不仅有美味的粽子可以品尝,而且还能和爸爸爸爸一起庆祝生日,多么美好的一天。虽然各地的饮食习惯不同,有南北风味,对于北方的我,还是钟爱于北方红枣粽子。北京粽子个头较大,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目前,市场上供应的大多数是糯米粽。在农村中,仍然习惯吃大黄米粽。黏韧而清香,别具风味,北京粽子多以红枣、豆沙做馅,少数也采用果脯为馅。南方粽子分类较多,外形也比较多样化。比较常见的有菱形、多边形、柱形(马脚粽或马腿粽)。除了吃粽子缅怀屈原,最有意思的就是包粽子了。首先选2-3片粽叶,把这些粽叶错开折叠,上面的粽叶压住下面粽叶一半,把粽叶折叠成漏斗形状,在这个漏斗中先放一小半江米,再放几粒红枣,然后再放点江米把红枣盖住。江米和漏斗口持平,折叠粽叶使粽叶把江米全部包住,用棉线缠绕粽子四五圈,系上活扣。妈妈包的粽子最好看,我的虽然不好看,但还是上得了席面。在我看来,中国的传统节日是最有味道的。600字 高一
-
传统时光如同白驹过隙,眨眼间,一年又过去,新年不知不觉到了,家里也慢慢变得忙碌起来。清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仿佛是欢乐的闹钟,催促我起床迎接崭新的一年。在我看来,新年有“两乐”,这“第一乐”便是吃美食啦!到了吃完饭的时间,之间桌子上摆满了香喷喷的饭菜,那冒着热气的烤鸭、那爽脆可口的春卷、那肥而不腻的红烧肉……种类繁多、应有尽有,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筷子就要吃,“小馋猫,先洗手哦!”爸爸慈祥地看着我,笑着提醒我说。接着,我便大快朵颐,这顿美味,简直可以让我回味好几天呢。“第二乐”是放烟花,我想到了除夕要放烟花,于是拉着爸爸,想叫他现在就给我放这漂亮的烟花,爸爸点了点头说:“小傻蛋,就知道你最换烟花,这不,爸爸已经准备好啦!”除夕夜的天空化身成了“画布”,各色烟花开始“大显身手”啦!瞧那五光十色的“冲天飞剑”多神气,飞一般地速度窜上天空,随着“嘭”的一声,天空中绽开一朵大花、美丽无比……我手里拿着的是“灰太狼”,给爸爸点燃了,放在地上,呵呵,灰太狼喷火了,还是很好看的。又点燃了一根长棒子的烟花,飞出一颗颗小火花,“啪”地一声就消失了。我还想接着放,爸爸说,春晚快开始了,我们看了一会,我再给你放,不急啊,今天我们可是要守夜的呢!春晚的节目也是精彩之极,很快就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伴随着《难忘今宵》的音乐,爸爸又搬出了一种超大的礼花,点燃了它,瞬间,“嘭”在高空形成了灿烂的花,或者说是无数的星星,可是这星星却是立马熄灭,但是又很快亮起,前仆后继,好看极了。难忘的除夕,我将年年等待这快乐。600字 小学 叙事
-
的魅力从我懂事上学那天起,我面对的便是死板的机械和书本。有些活泼可爱的动物,也只有电视里才会出现。突然,有一天,当我面对着一座小山似的大象时,我无语了。准确的说,我被震惊了,那种感受,是无法用文字形容的,也不是一个好词就能代替的。在印度尼西亚旅游,我零距离地接触到了这只亚洲母象,还是第一次。这只大象的象牙很短,但鼻子却很长。两只大耳朵垂落下来,两颗小眼睛不停地转来转去,张望这绚丽多彩的世界。而多次在电视上看到它的我,也还是第一次知道它有那么大。“可以喂香蕉和骑哦,小朋友!”站在一旁的驯兽师对我说。我早就想骑了,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梦想成真了!因为只能上两人,于是,我和妈妈便上了象桥。“呯!呯!呯……”大象开始走了,它那健壮的四肢缓慢地移动着,每走一步,都会有很大的响声。这可不是汽车能比的。踩在大象的背上,我能清楚地感受到它的呼吸和心跳,那是多么的生机啊!是多么的活力啊!简直就是超越一切的存在!因为大象很高,就像坐上了双层巴士,欣赏着周围那五彩缤纷的夜晚!下了象背,我又亲手剥了个香蕉,喂给大象。它抖了抖自己长车头一样的脑袋,把嘴靠了上来,一口就吃掉了。或许又是惊讶吧!再一次看到那庞大的身躯,我明白了为什么电视上的人会冒着生命危险去看它们,去接近它们,或许,这就是动物的美,这就是大自然的美。我不敢相信,曾多次在电视上出现的大象,会站在我的眼前!版权作品,未经《99作文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600字 初一
-
传统的民俗传统的民俗“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56个民族都有着不同的民风民俗,按照北京的民俗,我在过年时总结了四大民俗:民俗之一――贴春联。贴春联是迎春的一系列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早在春节的前的几天,街上就挤满了大声叫卖春联的小贩。摆在摊子上的春联更是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每张春联上都写着祝福的话语,但各有不同,耐人寻味,有的春联上写着:“和风吹绿江南柳,春雨催开塞北花”,有的春联上写着:“水水山山处处画,家家户户年年丰”。短短两句,写活了新春佳节人们心中的美好心愿。民俗之二――贴窗花。剪纸艺术作为民俗的一部分,在民间正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存在、发展着,时至今日它的旺盛的生命力得到了极大的显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一把剪刀,一张小纸,就能裁出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剪纸作品。在春节这个喜庆的日子里,我们就能在各家各户的窗户上看到各具特色的剪纸作品――窗花。民俗之三――年画。除了在门口贴春联,在窗户上贴窗花,欣赏年画也是春节的一件大事。这一张张年画为家家户户增添了几分和谐安详的气息。旧时,家家户户在春节里,由大门到厅房,都贴满了各种花花绿绿,象征吉祥富贵的年画,新春之所以充满欢乐热闹的气氛。民俗之四――中国结。遍穿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中国结的身影,中国结的意义也从信仰改变为中国人对亲情、友情、爱情的“一心一意”及拥有者“至高无上”身份的象征。从大致小,从粗到细,大红色的中国结透露出中国文化的深邃。民俗使我们的节日丰富多彩,而且过的十分热闹。民俗已经深入人心,成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600字 六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