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房屋的四代变迁
偶然的机会,从奶奶的百宝箱里翻出了几张老照片,吸引了我的眼球。有草棚、平房、楼房、别墅,那可都是我们家曾经的住房,于是,在奶奶的讲述下,我了解到我们家房屋的四代变迁。
第一代:茅草屋
时间: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地点:桐乡××村
特点:遇风易倒,遇雨易潮,遇火易着
那个年代的村里,人们住的大都是茅草屋。稻草扎成的墙,稻草盖成“人”字形的屋顶。
住在茅草屋遇到雷雨交加,里面的人往往胆战心惊,担心连夜的阴雨冲跨了屋顶。雨过后,生活用品全浸泡在水中,潮湿发霉。一到冬天,凛冽的西北风从草缝中直穿而入,甚至掀掉屋顶,露宿在无尽的绵绵长夜之中,人躲在被窝里瑟瑟发抖。在干燥天气的时候,做饭也成了特危险的事,一不留神,一点火星就能家毁人亡。
第二代:砖瓦平房
时间: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地点:老地方
特点:光线不好,常常漏雨
在当时农村到处可见灰白色的平房。土砖砌成的墙,黑瓦盖的屋顶,并使用木材作为柱子和顶架,增加了牢固度。地上铺了砖块或大石板用于防潮。
与茅草屋相比,砖瓦房“夏可避暑,冬可御寒”。但时间一长,土墙会脱落,屋顶也不密封,“黄梅时节家家雨”。屋内抵不了潮气,生活在里面的老人常会犯风湿病。
傍晚时分,人们只能用煤油灯或蜡烛照明,昏暗而且不便。一家十几口人,一到晚上挤在几间小房子里,睡觉是打发时光的唯一办法。
那个年代,每家的人口很多,随着儿孙们的长大,在这有限的地基上,平房越来越满足不了需求。爸爸及几个兄弟要结婚了,为了有更多的空间,大家便要向空中发展。
第三代:两、三层的楼房,空调、冰箱、电视机、洗衣机、电脑等家用电器应有尽有,各色灯具、红外线感应开关,和谐而且美观。客厅里安放了家具,卫生间一尘不染,每天都可洗个热水澡。厨房的革命最彻底,烧柴土灶不见了,电饭锅、煤气灶、电磁炉一应俱全,有了吸油烟机,再也不会受烟熏火燎了。
居者有其屋,安居才能乐业,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老照片见证我家住房的变迁,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党的十七大为农民展现一条小康之路。
我家第四代房子还会不会变?将来的农民的新住房又将会怎样?我们盼望着。
时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地点:扩大几倍的地基
特点:牢固宽敞、缺少美观
随着改革开放,人民的生活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都想迫切改善自己的生活。
流行的是两、三层的楼房,红砖砌的外墙,钢筋水泥浇筑的柱子和梁条,石头水泥打的地基,比较坚固。面积很大,住在里面很宽敞。红瓦盖的屋顶,石灰涂外墙,水泥铺地,解决了以往潮湿发霉的问题。有木制的门窗,也有铝合金制的。但房屋的外观不美,卫生设施、居住功能也不全。
第四代:乡间别墅
时间:二十一世纪初地点:统一的农民新村
特点:花园别墅功能齐全
国家引导新农村建设,农民住房经过统一规划,一幢幢的漂亮美观的美墅拔地而起,路成行、田成块,自来水、电讯宽带、闭路电视直通到每户农家。
多彩的墙砖替代了石灰墙面,都使用了铝合金窗。阳台、露台是乘凉休息的好场所。屋顶上是太阳能,在阳光下格外的耀眼。室内是大理石地面,旋转美观的楼梯、多彩的石板、光滑的瓷砖、地板,雪白的乳胶漆,装修的十分明亮、美观。
室内的各项设施更是一应齐全,空调、冰箱、电视机、洗衣机、电脑等家用电器应有尽有,各色灯具、红外线感应开关,和谐而且美观。客厅里安放了家具,卫生间一尘不染,每天都可洗个热水澡。厨房的革命最彻底,烧柴土灶不见了,电饭锅、煤气灶、电磁炉一应俱全,有了吸油烟机,再也不会受烟熏火燎了。
居者有其屋,安居才能乐业,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老照片见证我家住房的变迁,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党的十七大为农民展现一条小康之路。
我家第四代房子还会不会变?将来的农民的新住房又将会怎样?我们盼望着。
我的同桌老柴
老柴这人总是笑呵呵的,由于特别老实,所以看上去有些笨笨的。
一次语文老师留的家庭作业是让我们用“没有……,没有……,但是……”造句,第二天上课,老师让我们站起来读自己造的句子。
“菊花没有牡丹的美丽,没有玫瑰的芬芳,但它不畏严寒的精神值得我学习。”老师皱了皱眉头,叫了下一个。
“菊花没有……”老师的眉头皱的更紧了。“下一个!”
“菊花……”
“够了!你们在搞什么?”
“我们是照抄书上的。”老柴一下子就全部供出来了。39个同学的目光都恨恨的投向了她。
“你们太过分了!我没有统一规定,没有让你们抄书,但是你们40个人的答案都一样。这是为什么?”老师也临场发挥了一句。
大家都默不作声,只有老柴不知好歹的哈哈大笑起来。我好心的悄悄捅了她一下。
“怎么了,难道不好笑吗?”看着她若无其事的样子,我真是又好气又好笑。
还有一次,数学考卷发了下来。考好的欢呼雀跃,考不好的垂头丧气。
老柴刚拿到卷子就大叫起来:“啊,95!我考了95分!”
我接过她的卷子一看,明明是65分啊。
“老柴,恭喜你啊。不过麻烦你再看仔细点哦。”
“啊,小赵,我又回到现实了。”她一下子趴在了桌子上。
“老柴,你没事儿吧?”话音刚落,我就觉得这话有些多余了。她是谁啊,老柴。永远不会伤心难过的老柴啊。
相关推荐
-
四代人外婆是长女,母亲是长女,我也是长女,所以我很幸运,能够和曾外祖母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也算是一种别样的“四世同堂”吧!一、曾外祖母曾外祖父走的早,留下曾外祖母一个人。曾外祖母是一个坚强的女人,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硬是拉扯着六个孩子跌跌撞撞的闯了过来,并且创过了之后的许多个岁月。外婆不识字,并不是不想识字,而是那个社会带来的罪恶,让她成为一个彻彻底底的文盲,但她是不曾悔的,因为她知道,她识字的后果就是某一个弟弟妹妹过早的离开。幸好,直到现在,他们都还健健康康的活着,而且,还很幸福。幸福是对现在而言的,在那个年代,是没有幸福可言的,唯一的幸福就是填饱肚子。外婆为了这唯一的幸福,不得不起早贪黑做活,稍不用心,就会迎来曾外祖母冰冷的眼神,恶毒的语言。外婆是恨过曾外祖母的吧!我想。然而,外婆并没有告诉过我这些,她只是说“雨好大,天好黑,我就那样坐在地上,娘却始终没有来。”那种孤独,甚至是绝望,我不敢想象,如果曾外祖父在的话,情况可能会好一点吧!外婆说:“我一直以为娘不疼我,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我至今都心酸。说这话的时候,曾外祖母已经和曾外祖父团聚去了。外婆的泪水流了又流,眼窝深深的凹进去,像两眼永远泛着水的老井。“那时候,一家人的鞋都是由娘一个人做,当我们五个脚趾头终于跑出来四个的时候,娘就会变魔术般的从橱子里掏出一双崭新的鞋子来递给我们,我们穿着新鞋又蹦又跳却毫不诧异那双鞋是母亲何时做出来的。知道答案是在一个晚上,白天累了一天,晚上怎么也睡不着,谁料,娘也迟迟不睡,全家人终于全部躺下之后,娘从橱子里摸出一双鞋底,‘哧啦哧啦’的纳起来。昏黄的油灯下,娘的身影是那样的单薄。我开始流泪,恨自己不是个男儿。忽然,娘自言自语起来,她低声说‘娃儿他爹呀,你走的早可苦可了大丫头了,她还那么小,却要帮我挑起整个家,可我不这样,又能怎么样哩,我们娘七个可都得活呀’,娘叹了口气,吹灭了灯,慢慢走到炕前来,一遍一遍摸我的脸。娘的手很糙,象老树皮一般,娘的泪滴到我的脸上,和我的泪混在一起,淌到枕头上。娘在最苦的时候,最先想到的竟然不是她自己。”我无语,所有的安慰都卡在嗓子里,所有的话语此刻都显的苍白无力。二、外婆外婆的故事是听妈妈讲的,现在想来,无非是那个年代经常发生的“一根油条”的故事。当时听的时候却是泪如泉涌。因为外婆没有上过学,所以无论多辛苦,都要供母亲念书。那时候,整个村子没几个学生,因而学校设在一个离家较远的镇子上,母亲必须天不亮就挣扎着爬起来,然后带着早饭跑去学校。在那个连白面馒头都吃不上的年代,油条是很奢侈的东西了。幸好外婆做得一手好活,是一个出色的裁缝,所以家里的日子并没有想象中的困难,甚至母亲的早餐就是两根油条。早些年的冬天,为了多做几件衣服,外婆坚持熬到很晚,困了,就用凉水洗洗脸,再坚持不住了,就用石头砸屋外的冰吃几口,久而久之,外婆落下了胃疼的毛病。一个寒冷的早晨,曾外祖母把母亲从被窝里拉出来,催她上学。母亲揉揉惺忪的睡眼,把手伸进高高的吊篮里,摸昨晚留的两根油条可摸了许久,也只摸到了一根。“咦,咋没了?”母亲问道。“我刚才吃了一根。”外婆在里屋懒懒的回答,像是劳累了一晚的样子。母亲一楞,冲外婆喊“你凭什么吃了,那是我昨晚特意留的,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不吃了,这一根我也不吃了。”她把油条往篮子里一仍,气呼呼的跑掉了。外婆愣了,曾外祖母也愣了。母亲说,如果她不吃早餐,外婆是很心疼的,无论天气好坏,都会给送到学校来,可那天,外婆却“失约”了,直到放学,她也没有来。到了中午,母亲早已抵挡不住饥饿听到铃声一响,飞也似的往家跑。母亲一进门,居然是曾外祖母在做饭。“咦,娘哩,她怎么不来做饭?让您来干活。”“丫儿啊,别说你娘,你娘年轻的时候落下胃病,两天没吃饭了,那根油条是我让她吃的,你还跟她吵架。你呀,真不懂事。”曾外祖母摇摇头,母亲往里屋望去,外婆盖着被躺在床上,脸色蜡黄,汗珠不断往外渗。母亲看到这一切,哇的一声哭出来。外婆抚着她的头“丫儿啊,别哭,娘刚给你蒸了白馍,在锅里热着哩,早晨没吃饭,快去吃点吧!”母亲说,这件事她一辈子也忘不了,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因为食物和外婆吵过架。说这话的时候,外婆在旁边呵呵直乐,她说她忘了。对于孩子的过错,母亲从不会放在心上。三、母亲我刚生下来的时候,只有五斤重,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我活不成了,若不是母亲的执拗,我或许真的没有成长的机会。而事实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我确实有好几次差点活不成了。八岁那年的夏天,父亲和叔叔们出差,家里只有我和母亲。一天半夜,我突然发起烧,开始只是低烧,由于从小体弱多病,母亲几乎成了半个大夫,父亲不在家,母亲毅然撑起了整片天,她熟练的倒出几片红红绿绿的药片,喂我吃下。然而,事情并没有如母亲所愿,我的病情愈加重了。母亲裹好衣服,抱起我就往外跑,幸好离大夫家不远,可是,到了大夫家,我依然几近昏迷。打好吊瓶,母亲拉着我的手,不住的喊我的名字,不停的讲过去的事情。黎明时分,我终于从这种呼唤中醒来了。低烧的状况一直在延续,输液也不起作用,我的手背几乎被扎成了筛子,胀的像个馒头,母亲却拿着热毛巾狠狠的往上边捂,丝毫不顾我的疼痛,甚至带我去验血,粗粗的针头扎进我的血管,她竟然不准我哭。终于,我的手再也扎不上针,双脚也高高的肿着向我示威,当我再次看到大夫,再也不肯听话了,母亲一着急,居然一巴掌打了下去,硬是摁着我打上吊瓶,我低声的哭着,死死的咬住被角,暗暗的发誓等她老了不管她。沉沉的,我在抽噎中睡着了。我是被抽噎声惊醒的,吊瓶已经不见了,母亲抱着我不住的流泪。我用手擦去母亲的泪,我说:“妈妈,你别哭,等你老了,我不给你扎针。”母亲不说话,只是一个劲的流泪,终于,我也忍不住哭了。后来,我的病好了,再后来,我才知道,母亲是怕我长不大。现在,我依然在时光中行走,而且,很幸福。时间在流逝,时代在变幻,唯一不变的,是母亲对孩子的爱!1200字以上 高三 写人
-
四代人外婆是长女,母亲是长女,我也是长女,所以我很幸运,能够和曾外祖母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也算是一种别样的“四世同堂”吧!一、曾外祖母曾外祖父走的早,留下曾外祖母一个人。曾外祖母是一个坚强的女人,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硬是拉扯着六个孩子跌跌撞撞的闯了过来,并且创过了之后的许多个岁月。外婆不识字,并不是不想识字,而是那个社会带来的罪恶,让她成为一个彻彻底底的文盲,但她是不曾悔的,因为她知道,她识字的后果就是某一个弟弟妹妹过早的离开。幸好,直到现在,他们都还健健康康的活着,而且,还很幸福。幸福是对现在而言的,在那个年代,是没有幸福可言的,唯一的幸福就是填饱肚子。外婆为了这唯一的幸福,不得不起早贪黑做活,稍不用心,就会迎来曾外祖母冰冷的眼神,恶毒的语言。外婆是恨过曾外祖母的吧!我想。然而,外婆并没有告诉过我这些,她只是说“雨好大,天好黑,我就那样坐在地上,娘却始终没有来。”那种孤独,甚至是绝望,我不敢想象,如果曾外祖父在的话,情况可能会好一点吧!外婆说:“我一直以为娘不疼我,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我至今都心酸。说这话的时候,曾外祖母已经和曾外祖父团聚去了。外婆的泪水流了又流,眼窝深深的凹进去,像两眼永远泛着水的老井。“那时候,一家人的鞋都是由娘一个人做,当我们五个脚趾头终于跑出来四个的时候,娘就会变魔术般的从橱子里掏出一双崭新的鞋子来递给我们,我们穿着新鞋又蹦又跳却毫不诧异那双鞋是母亲何时做出来的。知道答案是在一个晚上,白天累了一天,晚上怎么也睡不着,谁料,娘也迟迟不睡,全家人终于全部躺下之后,娘从橱子里摸出一双鞋底,‘哧啦哧啦’的纳起来。昏黄的油灯下,娘的身影是那样的单薄。我开始流泪,恨自己不是个男儿。忽然,娘自言自语起来,她低声说‘娃儿他爹呀,你走的早可苦可了大丫头了,她还那么小,却要帮我挑起整个家,可我不这样,又能怎么样哩,我们娘七个可都得活呀’,娘叹了口气,吹灭了灯,慢慢走到炕前来,一遍一遍摸我的脸。娘的手很糙,象老树皮一般,娘的泪滴到我的脸上,和我的泪混在一起,淌到枕头上。娘在最苦的时候,最先想到的竟然不是她自己。”我无语,所有的安慰都卡在嗓子里,所有的话语此刻都显的苍白无力。二、外婆外婆的故事是听妈妈讲的,现在想来,无非是那个年代经常发生的“一根油条”的故事。当时听的时候却是泪如泉涌。因为外婆没有上过学,所以无论多辛苦,都要供母亲念书。那时候,整个村子没几个学生,因而学校设在一个离家较远的镇子上,母亲必须天不亮就挣扎着爬起来,然后带着早饭跑去学校。在那个连白面馒头都吃不上的年代,油条是很奢侈的东西了。幸好外婆做得一手好活,是一个出色的裁缝,所以家里的日子并没有想象中的困难,甚至母亲的早餐就是两根油条。早些年的冬天,为了多做几件衣服,外婆坚持熬到很晚,困了,就用凉水洗洗脸,再坚持不住了,就用石头砸屋外的冰吃几口,久而久之,外婆落下了胃疼的毛病。一个寒冷的早晨,曾外祖母把母亲从被窝里拉出来,催她上学。母亲揉揉惺忪的睡眼,把手伸进高高的吊篮里,摸昨晚留的两根油条可摸了许久,也只摸到了一根。“咦,咋没了?”母亲问道。“我刚才吃了一根。”外婆在里屋懒懒的回答,像是劳累了一晚的样子。母亲一楞,冲外婆喊“你凭什么吃了,那是我昨晚特意留的,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不吃了,这一根我也不吃了。”她把油条往篮子里一仍,气呼呼的跑掉了。外婆愣了,曾外祖母也愣了。母亲说,如果她不吃早餐,外婆是很心疼的,无论天气好坏,都会给送到学校来,可那天,外婆却“失约”了,直到放学,她也没有来。到了中午,母亲早已抵挡不住饥饿听到铃声一响,飞也似的往家跑。母亲一进门,居然是曾外祖母在做饭。“咦,娘哩,她怎么不来做饭?让您来干活。”“丫儿啊,别说你娘,你娘年轻的时候落下胃病,两天没吃饭了,那根油条是我让她吃的,你还跟她吵架。你呀,真不懂事。”曾外祖母摇摇头,母亲往里屋望去,外婆盖着被躺在床上,脸色蜡黄,汗珠不断往外渗。母亲看到这一切,哇的一声哭出来。外婆抚着她的头“丫儿啊,别哭,娘刚给你蒸了白馍,在锅里热着哩,早晨没吃饭,快去吃点吧!”母亲说,这件事她一辈子也忘不了,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因为食物和外婆吵过架。说这话的时候,外婆在旁边呵呵直乐,她说她忘了。对于孩子的过错,母亲从不会放在心上。三、母亲我刚生下来的时候,只有五斤重,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我活不成了,若不是母亲的执拗,我或许真的没有成长的机会。而事实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我确实有好几次差点活不成了。八岁那年的夏天,父亲和叔叔们出差,家里只有我和母亲。一天半夜,我突然发起烧,开始只是低烧,由于从小体弱多病,母亲几乎成了半个大夫,父亲不在家,母亲毅然撑起了整片天,她熟练的倒出几片红红绿绿的药片,喂我吃下。然而,事情并没有如母亲所愿,我的病情愈加重了。母亲裹好衣服,抱起我就往外跑,幸好离大夫家不远,可是,到了大夫家,我依然几近昏迷。打好吊瓶,母亲拉着我的手,不住的喊我的名字,不停的讲过去的事情。黎明时分,我终于从这种呼唤中醒来了。低烧的状况一直在延续,输液也不起作用,我的手背几乎被扎成了筛子,胀的像个馒头,母亲却拿着热毛巾狠狠的往上边捂,丝毫不顾我的疼痛,甚至带我去验血,粗粗的针头扎进我的血管,她竟然不准我哭。终于,我的手再也扎不上针,双脚也高高的肿着向我示威,当我再次看到大夫,再也不肯听话了,母亲一着急,居然一巴掌打了下去,硬是摁着我打上吊瓶,我低声的哭着,死死的咬住被角,暗暗的发誓等她老了不管她。沉沉的,我在抽噎中睡着了。我是被抽噎声惊醒的,吊瓶已经不见了,母亲抱着我不住的流泪。我用手擦去母亲的泪,我说:“妈妈,你别哭,等你老了,我不给你扎针。”母亲不说话,只是一个劲的流泪,终于,我也忍不住哭了。后来,我的病好了,再后来,我才知道,母亲是怕我长不大。现在,我依然在时光中行走,而且,很幸福。时间在流逝,时代在变幻,唯一不变的,是母亲对孩子的爱!1200字以上 高三 叙事
-
变迁刚才粗粗地翻阅了初中三年的日记,发现仅仅一年的时间,我内心所容纳的东西竟就改变了那么多。初一,我似乎还没从小学的天真里跳出来,一切的言语都显得那么稚嫩,还有那些现在看来丝毫不可能实现的理想。初二,我开始有了喜欢的人,那些复杂的情感也让我对那时所拥有的一切重新审视。而那时那些让我苦恼不已的嫉妒在现在看来似乎根本称不上嫉妒,那只是一种希望得到自己所没有的东西的情感,占有。也是在那时,我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自私。初三,我写得最多的是小说,其次就是对网络的记录,神秘,天涯,百大都是我最珍惜的朋友。对此的解释我非常清楚,一种逃避现实压力,渴求心里安慰的举动。或许,至今我仍存留着对这一切的眷恋,奇妙的网络,给予我的是任何东西都不可比拟的。似乎都是昨天的事,可是一眼我在站在了高中的大门前,面对那陌生的人群心生畏惧。我没有像作文书中那样,找到可以牵着手说心事的朋友,也没有尝到一见钟情的味道。我只知道,作业很多,考试很难,物理难懂,政治难背,心里期盼的一切都成了奢望,我终于理解了为什么新概念的作文都是高中以上的人写的。过去的终究会过去,但我仍不能释怀。那一段懵懂天真却真正给过我快乐的日子。450字 高三 记叙文
-
变迁时代的变迁周立波曾经说过“幸福是看出来的痛苦是悟出来的”,在这个时代或许幸福了或许是苦难。但是我们所追求的是幸福是对时代的渴望是对未来的憧憬。在家里瞧眼望去,霓虹灯漫天。像是星光点点,又像是一双双迷人的眼,看着我们看着整个世界。重庆的夜景最为美丽,最为吸引人。时光倒退十三十四年,那时的我还正在牙牙学语,那是的我才刚开始睁眼看世界,那时我才看到我辛勤的父母,那是我才看到旧时的重庆就连路灯都很少。就在我快学有所成的时光里,所伴随的也是整个城市的变迁。就在这些时光中,多了一些口号:“奔小康”。我们也加入到了这个行列当中,在这个大城市,爸爸妈妈有了自己的房子,宽敞而又明亮。因此我也在这个城市落叶扎根了。偶尔抬头时看见父母,感觉父母随着我的成长他们渐渐老去,养一个孩子不容易,更何况两个女孩子。所以没看到父母为事业愁眉苦脸的时候我的心都是揪着的。道德的变迁去年在报纸上看到这样的一则消息,“小悦悦被车碾过十八路人视而不见。最终悦悦不幸离世。”或许这是对于一个才刚刚学会说话走路的孩子一个残忍的解脱,或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后也是对于我们广大市民的道德底线的警钟,我们是否该拾起我们落在地上的道德感呢?白岩松曾经说过“如果在一个时代里,青春正分艰难的被压抑着那么这个时代要怎样才能够朝气蓬勃?如果在人群中,青春中的人们率先抛弃了理想那么这个时代的未来又是什么?”对于社会而言对于一个民族而言,孩子就是我们的未来就是我们的一切。如果我们的未来我们的一切都已失去了保障那么我们的未来又是什么?接二连三的继三聚氰胺的毒奶粉事件之后就是小悦悦时间接着就是校车事件。对于四五岁的孩子而言他们应该是快乐的,因为在这个阶段他们什么都不懂,不清楚。可是他们也是最痛苦的,因为他们的生活被发展的太快的时代给“遗漏”了。时代变迁的同时,也要后头一看,或许后面还有更多值得拥有的东西。在这个时代中的我,或许微不足道,但是我在这个时代中是幸福的。我的家庭并不富裕也并不贫穷,我有爱我的父母。我也认识一些充满着理想充满着干劲的青年。我已不是孩子,可能在父母的眼中我永远都长不大,但是对于这个社会而言我所应该做的就是回馈与感恩。田家炳中学高三:林夕900字 高三 日记
-
我们这一代近日,媒体调查显示,在抖音等软件上,“00后”占据半壁江山。于是,有人担忧,祖国会“垮”在我们这一代手中。而在我看来,我们这一代,不会垮!三十年前的摇滚乐,二十年前的电视机,十年前的计算机,都曾被认为会毁掉下一代,而事实上,摇滚乐丰富了人们的个性,电视机拓宽了人们的视野,计算机更使马云等人“咸鱼翻身”。因此,历史发展证明,没有什么能毁掉下一代,除了上一代。“雏凤清于老凤声”,人们只看到了“抖音用户00后占大多数”,只看到了不少00后沉溺于“农药”“吃鸡”,却选择性地忽视了那些站在时代舞台中央的佼佼者。中国少年偶像王源连续两年受邀参加联合国青年论坛,展现中国少年的风貌;满足了大家对古代才女所有想象的武亦姝站在“诗词大会”的舞台上过关斩将,勇夺冠军;12岁的苑凯歌在汽车漂移锦标赛与大人们同台竞技,展现速度与激情……00后正以力压千钧之势登上属于我们自己的舞台。我们这一代是悬崖上的花,没探过谷底,却守得了云开。虽不曾亲眼见过鲜血染红大地,却也知红旗飘扬的背后是沉甸甸的生命。十年前的汶川大地震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坐在电视机前的我们泪如雨下;如今的也门撤侨,也让我们心中的热血不停涌动,深感祖国的强大。我们这一代也懂得担当,懂得感恩。“一朵花来了,别评价,让她生长”,如今第一批00后已经成年,初入社会的我们会彷徨,会犹豫,但绝不会退缩。所以请不要对我们失去信心,经历过风霜雪雨的我们才更有能力承担起祖国的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们这一代渺小却不卑微,小小的梦想也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我们这一代,不会垮!650字 高三
-
我们家房屋的四代变迁偶然的机会,从奶奶的百宝箱里翻出了几张老照片,吸引了我的眼球。有草棚、平房、楼房、别墅,那可都是我们家曾经的住房,于是,在奶奶的讲述下,我了解到我们家房屋的四代变迁。第一代:茅草屋时间: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地点:桐乡××村特点:遇风易倒,遇雨易潮,遇火易着那个年代的村里,人们住的大都是茅草屋。稻草扎成的墙,稻草盖成“人”字形的屋顶。住在茅草屋遇到雷雨交加,里面的人往往胆战心惊,担心连夜的阴雨冲跨了屋顶。雨过后,生活用品全浸泡在水中,潮湿发霉。一到冬天,凛冽的西北风从草缝中直穿而入,甚至掀掉屋顶,露宿在无尽的绵绵长夜之中,人躲在被窝里瑟瑟发抖。在干燥天气的时候,做饭也成了特危险的事,一不留神,一点火星就能家毁人亡。第二代:砖瓦平房时间: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地点:老地方特点:光线不好,常常漏雨在当时农村到处可见灰白色的平房。土砖砌成的墙,黑瓦盖的屋顶,并使用木材作为柱子和顶架,增加了牢固度。地上铺了砖块或大石板用于防潮。与茅草屋相比,砖瓦房“夏可避暑,冬可御寒”。但时间一长,土墙会脱落,屋顶也不密封,“黄梅时节家家雨”。屋内抵不了潮气,生活在里面的老人常会犯风湿病。傍晚时分,人们只能用煤油灯或蜡烛照明,昏暗而且不便。一家十几口人,一到晚上挤在几间小房子里,睡觉是打发时光的唯一办法。那个年代,每家的人口很多,随着儿孙们的长大,在这有限的地基上,平房越来越满足不了需求。爸爸及几个兄弟要结婚了,为了有更多的空间,大家便要向空中发展。第三代:两、三层的楼房时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地点:扩大几倍的地基特点:牢固宽敞、缺少美观随着改革开放,人民的生活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都想迫切改善自己的生活。600字 高二 叙事
-
我们家房屋的四代变迁(2)流行的是两、三层的楼房,红砖砌的外墙,钢筋水泥浇筑的柱子和梁条,石头水泥打的地基,比较坚固。面积很大,住在里面很宽敞。红瓦盖的屋顶,石灰涂外墙,水泥铺地,解决了以往潮湿发霉的问题。有木制的门窗,也有铝合金制的。但房屋的外观不美,卫生设施、居住功能也不全。第四代:乡间别墅时间:二十一世纪初地点:统一的农民新村特点:花园别墅功能齐全国家引导新农村建设,农民住房经过统一规划,一幢幢的漂亮美观的美墅拔地而起,路成行、田成块,自来水、电讯宽带、闭路电视直通到每户农家。多彩的墙砖替代了石灰墙面,都使用了铝合金窗。阳台、露台是乘凉休息的好场所。屋顶上是太阳能,在阳光下格外的耀眼。室内是大理石地面,旋转美观的楼梯、多彩的石板、光滑的瓷砖、地板,雪白的乳胶漆,装修的十分明亮、美观。室内的各项设施更是一应齐全,空调、冰箱、电视机、洗衣机、电脑等家用电器应有尽有,各色灯具、红外线感应开关,和谐而且美观。客厅里安放了家具,卫生间一尘不染,每天都可洗个热水澡。厨房的革命最彻底,烧柴土灶不见了,电饭锅、煤气灶、电磁炉一应俱全,有了吸油烟机,再也不会受烟熏火燎了。居者有其屋,安居才能乐业,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老照片见证我家住房的变迁,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党的十七大为农民展现一条小康之路。我家第四代房子还会不会变?将来的农民的新住房又将会怎样?我们盼望着。550字 高二 叙事
-
作文:我们家房屋的四代变迁高二作文:我们家房屋的四代变迁高二作文:我们家房屋的四代变迁桐乡一中高二(10)班朱秋燕偶然的机会,从奶奶的百宝箱里翻出了几张老照片,吸引了我的眼球。有草棚、平房、楼房、别墅,那可都是我们家曾经的住房,于是,在奶奶的讲述下,我了解到我们家房屋的四代变迁。第一代:茅草屋时间: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地点:桐乡××村特点:遇风易倒,遇雨易潮,遇火易着那个年代的村里,人们住的大都是茅草屋。稻草扎成的墙,稻草盖成“人”字形的屋顶。住在茅草屋遇到雷雨交加,里面的人往往胆战心惊,担心连夜的阴雨冲跨了屋顶。雨过后,生活用品全浸泡在水中,潮湿发霉。一到冬天,凛冽的西北风从草缝中直穿而入,甚至掀掉屋顶,露宿在无尽的绵绵长夜之中,人躲在被窝里瑟瑟发抖。在干燥天气的时候,做饭也成了特危险的事,一不留神,一点火星就能家毁人亡。第二代:砖瓦平房时间: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地点:老地方特点:光线不好,常常漏雨在当时农村到处可见灰白色的平房。土砖砌成的墙,黑瓦盖的屋顶,并使用木材作为柱子和顶架,增加了牢固度。地上铺了砖块或大石板用于防潮。与茅草屋相比,砖瓦房“夏可避暑,冬可御寒”。但时间一长,土墙会脱落,屋顶也不密封,“黄梅时节家家雨”。屋内抵不了潮气,生活在里面的老人常会犯风湿病。傍晚时分,人们只能用煤油灯或蜡烛照明,昏暗而且不便。一家十几口人,一到晚上挤在几间小房子里,睡觉是打发时光的唯一办法。那个年代,每家的人口很多,随着儿孙们的长大,在这有限的地基上,平房越来越满足不了需求。爸爸及几个兄弟要结婚了,为了有更多的空间,大家便要向空中发展。第三代:两、三层的楼房时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地点:扩大几倍的地基特点:牢固宽敞、缺少美观随着改革开放,人民的生活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都想迫切改善自己的生活。流行的是两、三层的楼房,红砖砌的外墙,钢筋水泥浇筑的柱子和梁条,石头水泥打的地基,比较坚固。面积很大,住在里面很宽敞。红瓦盖的屋顶,石灰涂外墙,水泥铺地,解决了以往潮湿发霉的问题。有木制的门窗,也有铝合金制的。但房屋的外观不美,卫生设施、居住功能也不全。800字 高二 叙事
-
三代变迁看祖国的发展我们是三代同堂,三代人少年生活不同明显看出我们伟大祖国六十年的沧桑巨变,我的爷爷少年是在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听我爷爷讲,当时国家经济还很薄弱,人民的生活还很十分困难;全家人居住在十几平方的小房子里,靠太爷一个人挣几十元的工资养活全家。爷爷上学的作业本都是反正面写的。教学条件也很差。平时很少吃到鱼.肉也只是过年.过节才能吃到一次。到了我爸爸少年时期是祖国成立80年代,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初期以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领导,确立了对外开放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技术.人才准许外国到中国投资建厂。对内搞活经济,建立了经济特区,带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我们家的生活也有了很大提高,住房达到60平方米的房子,大米.白面.鱼.肉.蛋也成了家常便饭,水果也经常不断,冰箱.彩电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到了我少年时代,国家更加富裕了。三口人住在100多平米的高楼里,高楼的旁边有许多花花草草,空气非常清新,生活也非常好。吃肯德基,麦当劳都是家常便饭。生活条件也很优越,学校里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书桌;自己的电脑。上学,放学,爸爸,妈妈都用轿车来接我们等等。听完我爷爷的讲述,我深受感触,在六十年里我们国家真有很大的变化,要想国家变的更强大,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来报答父母.老师对我们的培养,教育,那最优秀的成绩来报答,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550字 六年级 叙事
-
三代人的变迁_650字都说“时代塑造人物”,这才有了不同的一代代人。或许我们的爷爷奶奶辈是经历过艰苦岁月的老革命,而我们则是新时代的年轻人,经过岁月的变迁,不同的两代人,矛盾亦是重重……许是吃撑了,又沾了风寒,弟弟接连病了好几天。药也吃了,针也打了,就是不见好转,仍是上吐下泻的,可急坏了全家人。于是,外婆开始剑走偏锋——用偏方。作为一名21世纪的中学生,我自然是相信科学的,而外婆却执意说“就是偏方才能治病”,气得我干脆一声不吭。外婆说的偏方叫“糊水”,就是把玉米,面条,大米放在锅里干炒,直到炒糊,还要把一块骨头在灰里烧,等锅里的炒糊了,就把燃着的骨头丢进锅,掺上水,煮开,过滤,喝水,看着黑乎乎的“药”,弟弟直往我的身后躲,这个时候,我当然要站出来说话啦”外婆,你这是偏方,不能信,再说,这多不卫生,喝了不会病的更严重了吧!”外婆一听便急了“你们小孩子懂什么,我们那个时候,家里穷,别说买药,饭都吃不饱,喝这个,病照样好!”“我们跟你们那个时候又不一样。”我嘟哝道。外婆见我还是不让弟弟喝,随手把“药”丢在桌上,我也是拉着弟弟就往外跑。晚上,回到家,楼梯里确是一片亮堂,推开虚掩的门,我顺手将买给弟弟的药放在桌边,却发现一杯冒着热气的水,原来是冲剂。看着外婆紧闭的门,我才恍然到,外婆的关切正如这一杯冒着热气的冲剂,苦涩,却充满了暖意。两代人的相处过程中,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但如何化解矛盾才是最重要的。他们的思想对于现在的社会来说,的确是落后和古板的,但唯一值得我们去珍惜的是他们对我们不变的爱!初二:胡莉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650字 初二 叙事
-
我们这一代我们这一代1.可以写我们这一代是时髦的一代,多变、酷、个性常常是我们的代名词。2.可以写我们这一代是青春飞扬的一代,如视野开阔,乐于接受新事物,充满生命活力。3.可以写我们这一代是全面发展的一代,学习、唱歌、画画、电脑样样通。4.可以写我们这一代是“独生”的一代,爱的呵护为我们遮挡了人生路上的许多风雨,但也容易让我们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关心他人。5.可以反向思维,我们这一代空间很狭小,肩上负担很重,学习这学习那,还要拿出很多时间和精力去抵制外界的不良影响。文体创新——用抒情散文的方式塑造我们这一代的群像。结构创新——片断组合,选取身边具有代表性的几个人物,点明我们这一代的优点。题材创新——用杂文的形式全面思考“新新人类”的不良作风和形象,阐明中学生应有的追求。考场范文1初三的男孩女孩佳佳初三的生活酸、甜、苦、辣五味俱全。初三的男生女生一个个都是美食家,每天都在品尝着酸“再见,再见,我心爱的篮球、足球。再见,再见,相约在明年。”这不,初三传来了男生们那“狼吼”似的歌声。男生总爱在女生面前打篮球、踢足球,以显示自己的帅气,而在初三这一年却要克制、再克制,有谁不叹息呢?“别了,我心爱的(小说、画报等等等等)”这似临赴刑场前的诀别话,当然是女生们说的了。常常沉浸在琼瑶、席绢所虚构的纯情世界中的女生,到了初三不得不挥泪割爱了。唉!初三的男生女生好不心酸哟。甜“喂,××,这道题好难哟,快来指导指导一下。”“遵命,马上到。”初三的男生女生现已成了志同道合的“同志”,初一、初二时结下的一些恩恩怨怨早已烟消云散了。下课那短短的十分钟大家都不放过,男女生们穿梭于课桌之间,虚心求教。当然,此时的“博士”级学生最受欢迎,供不应求。男生不再崇拜“流川枫”,女生不再爱恋“小燕子”,毕竟初三,学习首位啊!现在的他们只有取得学习上的进步时,才会令他们振奋不已,欣喜若狂!你瞧,现在初三的男生女生,“同仇敌忾”,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这是不是比蜜还甜呢?苦“××,眼镜借一下,我的好像太浅了!”唉,谁叫初三的功课多,用眼时间过长呢?有的初三同学,一离开眼镜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商家也趁此抓住商机,打出“初三学生配镜八折优惠”的广告。唉,谁叫初三“四只眼”多呢?有时,抬眼望去,好不容易找到几个视力正常者,迎来的却是“初三了,还两只眼,肯定读书不用功!”的断语。谁叫他们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呢?赶紧买个“平面镜”应景吧!唉,初三的男生女生“命”比中药还苦啊!辣初三的男生女生常见面不说“Hello!”而是问“昨天你吃竹鞭炒肉丝了吗?”在初三这关键的一年,父母似乎已不再循循善诱了,他们也许认为在这关键的时刻,武力的征服效果更佳。唉,谁叫初三的考试多,家长的神经绷得紧紧的呢?男生调侃女生:“今天要用海绵垫才能坐吗?”女生回敬男生:“昨天打断几条皮带啦?”谁叫“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打打打,家长的法宝”呢?当我们“马失前蹄”时,老师的目光犹如一道无形的鞭子,抽打得我们的脸火辣辣的,抽打得我们的心火辣辣的,抽打得空气火辣辣的,“于是初三的男生女生们清醒如初,立下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誓言,以百倍的精神,面对辣味十足的初三生你瞧,我们中学生社会在变化,时代在进步。我们中学生也在与时俱进。我们步入了青春时代,朝气蓬勃,对明天充满着希望。走进21世纪,我们这代中学生继承了父辈的优良传统,也有着新的特点,新的形象。你很想知道新时代中学生的形象吧?让我带你去瞧瞧。镜头一:某中学中午休息时间你看,这是教室的一角,几个中学生正在那儿练习英语口语呢。听说,他们定了目标: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英语要过六级。他们将在2008年去北京,用一口流利的英语迎接外宾,用行动为奥运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你可能会奇怪:教室里桌子前学习的身影怎么没有了?喔,我忘了告诉你,我们正在“减负”,在学习之余可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操场上,有我们中学生运动的身影;音乐室中,有我们嘹亮悦耳的歌声;电脑室里,我们正轻快地敲打键盘……你瞧,这就是我们中学生,志向高远,兴趣广泛!镜头二:某繁华的街头,星期天的早上。“叔叔,您要一份报纸吗?”耳边传来一个中学生的声音。我走了过去,买了一份报纸,问他:“你们为什么要在这儿卖报纸呀?”“我们这次上街卖报,是为了帮助那些贫困山区的孩子。他们经济条件不好,上不成学,怪可怜的。我们想用自己挣得的钱支援他们。”你瞧,这就是我们中学生,自主独立,富有爱心!你看,这就是我们新时代中学生的形象,朝气蓬勃,志向高远,兴趣广泛,自主独立,富有爱心。我们不会辜负祖国的希望,我们会不断进步,并让巨龙腾飞!1200字以上 五年级 叙事
-
未来的房屋时间过的飞快,转眼间,就到了24世纪,24世纪的房屋可有防地震的功能和声控的功能等等。不一会,我就到家了,我唱起了小星星那首歌,你应该会问我,你不进屋,唱歌干什么?我告诉你吧,现在的科技发展非常快,这门都声控了,它能识别主人的声音频率,你看,这门不是开了吗!进了屋你肯定又要问我,屋里怎么没有家具,我可告诉你,现在我家的家具都在地下室呢,地下室把所有的家具分成三类,有客厅的,有卧室的,也有厨房的,所有的家具只要一按蓝色的按钮,就都会各归各位,等家具都出来的时候,你会发现怎么没有电视呢?我告诉你,墙上有个投射器,只要往墙上一照,墙上就会播放你想看的电视剧。下来看看我的卧室,当参观完我的卧室,就去看看我的厨房,你会想为什么这里没有吃放的地方?当我看透你的心思时,我会告诉你,我的床可以变成餐桌和椅子,同时还会播放出优美的音乐,让你促进消化。到了夜里,走廊上会亮出一些微弱的光芒,这些光芒是为了让你夜里起来来喝点水;空调的高低挡可以根据你是睡觉或着玩耍来自动调节的;窗户也会自动关闭。整栋房子就进入了关闭系统,一直等到主人睡醒为止。未来的房子可真好,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把这种房子发明出来!【标题:未来的房屋】【作者:王姝妤】想一想,未来的房屋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就由我来动一动脑子吧!未来的房屋是别墅呢?还是高楼大厦呢?不,这些我们现已拥有,到那时候,咱们住的有可能就是城堡了,那高高的房屋,阳台上就有游泳池,城堡的表面像一个大大的火箭,上面竖着一个高高的大风车,两旁是四个小火箭,楼房后面就是一个非常大的草原,上面养着牛,羊,马,没事还可以去草原上放放风筝,骑骑马,再养几只宠物狗,永远长不大的狗狗,养的肥肥的胖胖的,星期天,没事去游泳池里玩玩水,游游泳,打打水抢,房子在正中间,转圈都是绿色的草地,大门在房子的正前方,大门的形状大概是一个皇冠,粉色的门两旁种着许多五颜六色的花儿,漂亮极了。一进大门就能闻到淡淡香味,家里有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们,他们快乐的围着花转,高兴极了。别墅还有一个后花园,花园里还有孩子们在放风筝,一个个的风筝在蓝蓝的天空争先恐后,孩子们玩的不亦乐乎,风筝有各种颜色各种外观各种风格。玩累了回到屋子里,躺在纯皮的沙发上,纯水晶的茶几上摆放着各种甜点水果,够你吃个痛快,去二楼的楼梯全是洁白的玉做成的,看了都不忍心踩上去。到了楼上就是游戏厅了,里面大大小小的游戏机全都有。三楼和四楼是健身房和舞蹈室。这个城堡真的很豪华,真希望有一天能住进去,在邀请我的小伙伴们来做客。【标题:未来的房屋】【作者:赵鑫】我常常想未来的房屋是什么样的呢,可是我又不可能穿越到未来去看看那些我从来没见过的房屋,而在我的心中未来的房屋是这样的。未来的房屋不像现在的房屋遇到地震或洪水却不能动也不能逃避,而是像天马行空一样的悬浮在半空中,还能在空中像鸟儿一样的随意在空中的每一个地方悬浮或来回飘来飘去,这样不仅能减少人类遇到地震或突发状况的死亡率还能载这人们飞到云端深处。未来的房屋住着可舒服着呢,当你热得时候不需要开空调降温,未来的房屋会把酷暑阻挡在外,你一进到屋子里便可以享受凉爽啦。如果你认为来的房屋只是单调的一个样那你可大错特错啦,房间里有间控制室,控制室里面有调换模样的一个功能,有绿色的按钮、白色的按钮、黑色的按钮、蓝色的按钮、还原按钮,按下了绿色的按钮那屋子就会变成森林的模样,空气也会变好;按下白色的按钮那屋子就会变成下雪的模样但也不冷;按下黑色的按钮屋子就变成夜空的模样,星星眨着眼睛望着你,月亮也笑了;按下蓝色的按钮屋子就变成海底的模样的,凶猛的大鲨鱼却咬不到你;按下还原按钮屋子就恢复成了原来的面目。未来的房屋有自动清洁模式,你不用因为懒得打扫而生活在肮脏的屋子中,未来的屋子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垃圾,只要一个垃圾着地那就会消失在地上,原来是因为这个地板的功能,地板运用了微黑洞清洁模式,所以你不仅可以放心的把垃圾扔到地上,也不用担心没人来打扫,不是很好吗?我想象中的未来房屋就是这么方便,奇妙,科幻,所以我想应该几千年后才有这种房子吧,看来我是住不上了。1200字以上 初二 议论文
-
家境变迁我有一个和睦而又温馨的家。我有一位慈祥贤惠的妈妈,我有一位正直爽快的爸爸,一位年迈的爷爷,一位常年在外打工的哥哥,他们都是我最亲,最爱的家人。然而,就在我们一家人过的和和睦睦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到了我们这个温馨的家庭,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灾难一下子打破了我们这个平静的家庭。那天清晨,我一早洗漱完,吃了妈妈做的温馨早餐,就去上学了。这天风和日丽,马路两旁的花果树,绿油油的,有的桃树杏树还有少量的花朵,仍然释放着清香扑鼻的香气。啊!清晨,一路的阳光送我走进了学校。中午,马上放学了,我们的班主任——李老师,严肃的对我们说:“今天下午,召开家长会,记住,不要让你们的家长来迟了。”说完,李老师还统计了下午家长会的家长人数,接着,“叮铃铃”下课铃响了,李老师让我们赶快回家。在我回家的路上,就听到周围的人在窃窃私语,议论纷纷。不过,我还像往常一样连蹦带跳地跑回家,走入院子中的一刹那,我觉得各个屋里安静的好像如宁静的夜晚一样。我心里是这样想的:“是不是爸爸到田间劳作还没有回来?是不是妈妈还在后院喂猪,羊,鸡,狗?’’我带着各种猜疑和疑惑走向厨房,一瞬间,我被眼前所看到情景,惊呆了。我看见炕边有沾满血迹的卫生纸,炕上已被翻得杂乱不堪,看到这些,我不由自主地胡思乱想,眼睛湿润了起来,我拿起扫帚,慢慢地打扫地下的卫生纸,整理炕上的杂物,被褥。我刚刚收拾完,就听见有人叫我,我赶紧拭干了眼泪,但是止不住我的眼泪,我走出厨房,一看是我们邻居家的同学说他妈叫我去家吃饭,我怎么也不肯去。一会的时间,他奶奶又来我家,让我去他家吃饭,我也不好拒绝,我只好答应去他家吃饭。我漫步走进他家,他家做的是臊子面,阿姨给我端了一碗,慢慢地吃着,阿姨把奶奶叫了出去,说了好半天,又进来后,我问阿姨:“我们家今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并且家里有那么多沾满血渍的卫生纸,一个人也没有?”阿姨吞吞吐吐地说:“你——爸爸,今天早晨起来给羊砍树枝时,不小心从树上掉了下来,你爸爸已被120急救车送到了玉门镇的医院。”阿姨说完,我再也吃不下去饭了,我伤心地对阿姨说:“阿姨,我先回去写作业了。”说完,我便回了家——下午一点半,我背起书包,走出家门,一看别的孩子都是让自己家长骑着自行车送到学校的,可是我的家长都在医院,我只好步行上学。到了学校后,我把该交的作业都交好后,我一直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回想着当时的情景,转眼间上课铃响了,各位家长都坐在自己孩子的旁边,李老师见我旁边没家长,就走来问我:“小红,你的家长呢?”我便忍不住哭啼起来,老师和蔼的说:“别哭了,慢慢说。”我说:“我爸爸他——今天从树上掉下来了,妈妈陪爸爸去医院了。”李老师听完帮我拭干了眼泪,便走向讲台了。李老师走后,我前面同学的母亲问我:“小红,你家长怎么没给你开家长会啊!”我只是说:“我爸妈去镇上了!”这次家长会期间,对我来说简直就是度日如年。终于熬到了下午,放学后,我比往日都走得快了许多,我回到家中,看见姨姨来了。大概一个月后,爸爸从医院回来了。首先,我发现爸爸瘦了,妈妈脸上的褶皱多了,也显得憔悴了许多。经过许多热心人的帮助,经济上也有了明显的改变,逐渐妈妈的脸上出现了笑容,爸爸也很高兴,不再像刚出院那样愁了,我也从中懂得了许多道理。要感恩那些帮助过我的人。从那以后我就暗暗发誓:“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刻苦学习,刻苦钻研,长大后要有所作为,感恩亲人。”总之,今后的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让妈妈回到以前,让爸爸摆脱阴影,重新获得人生的乐趣。初二:32057321200字以上 初二 叙事
-
泉州变迁这一年我依旧看到她华丽的在枝头绽放,人们说她宛如一抹天上降落人间的圣火,在繁茂的花枝上纵情燃烧。从她扎根于这片南国大地至今已有千年,她与这座她生活的城市一起经历了风风雨雨,从繁盛到衰落,从战乱到和平,从衰败到复兴。这里的人们叫她“刺桐花”,把她看作热情与吉祥的象征,人间幸福美好的代表。“闽海云霞绕刺桐,往年城郭为谁封”,有人说盛放枝头的她开在春天,生如夏花,亲近阳光,树姿优美。这座她生长了千年美丽古老的城池,当春风吹拂大地,百花怒放时,我知道,她只希望用她的娇艳花姿点缀她最深爱的土地,用如火的热情去点缀这座城市,点燃这座城市的激情。泉州,这片刺桐花扎根了千年的土地,时光流逝、生命轮回,正因这片土地一直给予她母亲般的温暖,让她对这座城市的爱,早深植于她的骨髓。泉州经历了千年的风雨,有过繁华,有过萧条,犹如广袤的平原上那株随风飘零的蒲公英,摇摆不定;又似波涛汹涌的大海中的一叶扁舟,起起伏伏。那些过去与现在的记忆,在年迈的老者脑海里渐渐模糊,在尘封的档案里也仅仅是一堆冰冷的文字,但我知道,那些记忆之于刺桐,却是生命力流动的血液,跳动的脉搏,是铭刻在她年轮里永恒的烙印。无论花开花谢,刺桐只求时刻注视这座她深爱的城市,在她的年轮里记录下这座城市一点点的变化,见证她一步步的复兴!过去的泉州只有斑驳陆离的街道,摇摇欲坠的危楼旧屋……还有一条穿行城内,垃圾肆虐,臭气熏天的内沟河。在我的记忆里,最难忘却的就是那条曲折蜿蜒地穿行的内沟河,那是泉州城的防洪排涝系统,但从它建成至今就因水道狭窄,年久失修,淤泥堆积,每逢台风暴雨,山洪暴发,加上海潮顶托,就会形成内涝。那些沉积在沟底的污泥就会随水流蔓延到岸边,如果不小心沾到污水,不及时清洗将会引发皮肤过敏。在这时,生活在周边的居民出入都要“惊险万分”的在砖头临时搭起的“独木桥”上摇晃一番。尤其是在酷暑时节,那小小的水沟中飘着大片各式各样的生活垃圾,散发出阵阵刺鼻的恶臭,还会“招揽”成群的苍蝇、蚊子。这样的环境对于那些住在水沟周边的人们来说宛如地狱,令他们苦不堪言!我也曾自那条内沟河边走过,那种刺鼻的臭气,甚至让她感到头晕目眩!而这些对于生在河边的刺桐而言,犹如生在地狱!她是一棵树,她需要充足的水源,当别的花草树木在优美的环境中恣意繁衍时,她却只能在恶臭的水沟边残喘。每当夏日来临,这里的蚊虫就日益增多,它们在水中繁衍下一代,成千上万的蛆在水中蠕动,那些被丢弃到水里和岸边的垃圾在高温之下腐烂,发臭,引来许多苍蝇蚊虫,而这里也成为它们“生育”下一代天然“产房”。每遇炎热的天气,内沟河水量少,沟底的垃圾混合着淤泥直接暴晒在太阳下,内沟河都会臭上一阵。当成千上万的蛆在水中蠕动,当刺鼻的臭气随着微风扑面而来时,每个途经此地的人都会掩鼻叹息,匆匆而过。曾经有几名厦门来的游客想要参观泉州的木偶艺术博物馆,但却被流经该街的内沟河的恶臭味逼得不愿再前行一步。这是多么讽刺的事实啊!一条臭水沟竟让那些古老的历史文化难以光芒四射,竟让那些追寻历史文明的脚步不敢前进!纵使刺桐花开得再娇艳,比起那些弥漫空中的臭气,也形同虚设,在这样的沟边生长,她那“华丽的舞台”也不可避免的被“灰暗的布幕”所遮挡。为了彻底解决市区内涝,还市民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历届市委、市政府在整治市区内沟河的工作上都下了大工夫。十年前市政府决定整治多条沟渠,这之中也包括这条“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内沟河。在那段时期,干部群众齐心同力,即使是在烈日当头,臭气冲天,他们也没有任何怨言,所有人都一心一意为改变内沟河的面貌,改善生活环境而努力。在那一百天的艰苦“战斗”中,堆积已久的垃圾被“驱逐出境”,成千上万的蚊虫被杀虫剂和消毒水“绞杀”,沉积多年的污泥被卡车“送走”。人们开始重筑沟壁,修葺栏杆,种植花草树木,一扫内沟河多年不变的肮脏景象,还它一个整洁干净的新面貌。内沟河自从上世纪90年代进行整治以后,就成为市区的一个重要景观。整治后的内沟河一改旧容换新颜,古城内外,长渠如练碧波荡漾,绿树繁花掩映两侧楼宇,经过疏浚的清新河道、水系展现在市民面前,再现了泉州市区“清泉随地涌、处处有花蹊”的历史风貌,大大提高了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地改善了市民的居住、生活环境。现在刺桐花也不用在臭气污水中艰难度日,清清的水流自她身边流过,蝴蝶、鸟儿在刺桐树上栖息休憩,人们在她的繁枝茂叶下乘凉聊天,杨柳同她一起随风摇曳……一条小小的沟渠代表了泉州人生活环境六十年来的巨变,曾经的断壁残垣被高楼大厦取代,今天的泉州人在优美的环境中悠然自在的享受生活乐趣,品味人生真谛……六十个春秋流逝,这片南国沃土的变化不仅仅在此……这是一条长达2500米的街道,商店林立,各类商品令人眼花缭乱,商业气息与文化氛围奇妙地交织在一起。“南国多雨天,骑楼可避风”,中山路浓缩南国建筑风格,是中国仅有的保存最完整的连排式骑楼建筑商业街。它那骑楼式建筑是闽南文化和东南亚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体现着泉州侨乡人民和海外侨胞共同珍视的历史价值和情感色彩。中山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盛唐时期,那时泉州成为武荣州的州治,并建设了州治的府衙、六曹都堂暑和参军厅等行政建筑。府衙前的南大街,就是现中山路的一部分,被设为市,并严格管理。随着宋、元时期泉州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泉州成为东西方贸易的主要中心之一,被马可波罗称为“东方第一大港”,那时的中山路“可容十四匹马齐驱”。但是在历史终归是历史,繁盛的街市也会有萧条败落。到了明、清,朝廷闭关自守,海外贸易萎缩,泉州渐渐失去其“东方第一大港”的地位,中山路逐渐退化,到清末时,街道宽度被减小到一丈多宽,不免有几分惋惜。也许,就像历史的轮回那样,清政府在衰退后被推翻,新的革命力量的诞生,给中山路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民国初年,泉州中山路由南洋华侨投资改造成为骑楼街道,建筑形式明显受到南洋的影响。这种骑楼建筑是别具一格的,风雨天挡风避雨,炎夏酷暑遮阳纳凉,骑楼下的顾客们这家进、那家出,有如闲庭信步,十分方便自在。在经历了战争和文革的洗礼之后,中山路得以保存了下来,住在这里的老泉州人,把被战争破坏的房子或渐渐老去的房子,进行翻新,虽然加入不少现代味,但还是保留了骑楼式的味道。早时的临街店铺,门面是一块一块的木板,显得古朴简陋;后来变成了玻璃门,廊柱也涂红漆绿;再后来又变成了金属门窗、柜台,一到晚间霓红灯闪闪烁烁异彩纷呈,恍若性感歌星的媚眼吸引过往的顾客与行人……在我幼小记忆里的那条狭窄、颓败的中山路早已消失了。“传统并时尚着”用这个词来形容现在的中山路所展现出来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传统,实在是再贴切不过了。在这条街上,你可以遇见各个历史阶段的东西,比如穿木屐的老人,手工食品商店,南洋风格的建筑,百货商店……放眼那些铺子,华丽的装潢和那耀眼的射灯,总在第一时间抢夺了你的眼球,再扬起那动感十足的音乐,踩踏着节拍,让人有着一股想要进门逛逛的冲动。不过在这一片时尚华丽中,总有些一颇为个性的小店,你能淘到泊来的外国货,或者民族风情十足的小装饰品。最重要的是在中山路上能边走边逛边吃,走在这独一无二的排式骑楼,品尝着各种奇奇怪怪的小吃挺多的,以前没几间,后来越来越多了,走累了,就找间小店进去歇一歇脚,喝点饮料,吃点东西,怎不是一种乐趣呢?春夏交替的时候,有淹渍的酸桃,秋风吹起,便有担担子的板栗子。美丽的刺桐就在这样繁华的街市盛放,低垂的枝头挂满了火红的花朵,静静的看着人群从树下经过,用她繁茂的枝叶为来往的人们遮阴挡阳。这一切是同刚解放时的泉州有着天壤之别的,那些颓败萧瑟不再,有的是霓虹闪烁,异彩纷呈,置身其中,这能仿佛让我看见了千年以前“东方第一大港”的蓬勃活力…这个享有“海滨邹鲁”之誉的美丽城市经历了千年的风雨,走过了多少泥泞,穿越多少荆棘,才拥有今天富强繁盛的景象,勤劳的泉州人用他们的双手创造出一个与曾经的“东方第一大港”相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魅力泉州!今天,坚强的泉州人把刺桐花奉为他们的城市市花,而刺桐也将永远的守护这个古老美丽的海滨城市,用她的如火娇艳去点缀这个正在腾飞的城市,让泉州更加灿烂辉煌……1200字以上 高一 记叙文
-
世事变迁记得当我背负“自费”的名号走进这座高手如云的中学时,我曾十分自信地对父母说“前200名,小KS。”那是一种怎样的轻狂我已经不再了解了。我们的学校算是属于那种地地道道的学校,有着优秀的名声,优秀的老师,所以也就引来了优秀的学生:然后便有了更优秀的名声,更优秀的老师。但是我不够优秀,所以是自费生。每年学校都会有1000多名新生,其中有250左右是正取生。他们都各县的顶尖高手,在这摩拳擦掌,互相比拼。我则若无其事坐在一旁看其针锋。高一那一年我们就是度过的,然而高一那一年我们也似乎过得特别开心。记得那时我们班就是学校“地狱高中”的典型“地狱模范”――有着极严格的班规,极严厉的老班,极勤奋的学生。可我们宿舍的人都是一群可爱的活泼的学生,我们不属于这。所以我们就像是几粒虽不是很坏,但的确也是挺坏的老鼠屎。我们晚上会在宿舍开PARTY,我们会在路上一群人大声唱歌,我们会在班上大声喧哗,直到全班同学想拿西红柿来砸我们。偶尔静下心来,翻翻还挺新的书,无数的陌生感一齐涌上心头。然后猛地对自己说,我一定要把它学好,我要开始努力学习。继而努力勤奋上几天,信心全无,被打击得变成一个干瞥的苹果,毫无生气。失望?无奈?烦躁?悲愤?该有的都有了,就差信心了。而后就拉上最好的朋友,猛聊上一个晚上,临别时还未忘留赠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还不够,带上几位受苦受难的同胞姐妹一起站在宿舍的阳台上发狂,“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带着异样的语调,带着异样的心情,企图掩饰内心的失望。直到整栋宿舍楼的灯在瞬息间全部灭掉。......我们继续我们的疯狂,勤奋的学生继续努力地学习,井水不犯河水。他们晚上会看书到很晚,第二天又会起得很早,依旧会在你未到操场之前找一个有亮光的地方静静地抓紧时间看书,一分一秒也不错过。我还记得我问过坐在我身后的一位勤奋的男生,“你天天看书不会累吗,不觉得无聊吗?”他很迷茫,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我的问题。只是在沉默了很久以后吐出了三个字“不知道。”我也不懂该如何去形容他,只是他的那份坚持一直让我觉得很内疚。不久后开始段考。期考。结果很差,离目标还有好一段距离。但是班上的情况却很好,得了全年纪第一。试卷发下来那天,我们一共鼓了8次掌,8个老师一个夸一次。掌声不断地响起,只是那不是为我拍的。不懂该如何去形容那种挫败的心情。只是从小到大,从来没有如此失败过。于是决定开始努力学习。那一次是真的努力了。每天中午只睡半个小时,傍晚匆匆搞好内务,就又匆匆赶到教室看书,下完自习又匆匆赶回来洗衣服,稍作休息一躺到床上,鼾声立起。是的,太累了!每天都是简简单单的三点一线――教室,宿舍,食堂。如此枯燥,无味。其实那才是真的高中生活,只是那是我到了高一下学期才真正体会到。再段考,很好。放假七天。每天拼命地看电视,上网,听歌,颓废。感觉很好,想一直这样下去。回到学校,没了电视,网络,歌,可依旧颓废。和同桌一起沉沦,一起等待放假。再期考,很砸。高二分班,意外地走进了A班。某晚和同桌,前后交换了学号,心里凉了半截,一个1号,一个11号,我?75号。沉默。开始努力,像上次一样。意外发现宿舍门前有一石凳,有一路灯。晚上便和朋友拿出书本一直看到很晚。某晚听到同桌对友人说,“看书好烦,怎么办?”忽然觉得世事变迁,曾经我也问过别人类似的问题,可是现在我已经有答案了――是一种动力,一种永攀高峰的信念让我努力,让我无法拒绝,让我摒弃所有的坏习惯。现在每晚依旧看书。寂静的夜晚,清凉的夜风,我想我还是喜欢夜晚的,所以我离不开了它了。1200字以上 高三 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