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叶挺将军囚室旧址
四月一日早上我们全体三年级师生怀着崇敬的心情步行去“叶挺纪念馆”,我们一路说说笑笑,很好奇叶挺纪念馆有些什么?到了“叶挺纪念馆”,老师说:“我们先去上面举行活动,再下来参观,参观完了就开始休息吃东西!”我们到了上面,我看见叶挺的雕像,他的头发向后梳着,看起来很精神;我看见雕像中的他穿着中山服;还看见他的眼睛向远方望去,好像看到了希望似的。
雕像下面刻着几个醒目的大字:叶挺将军永垂不朽!除了看见雕像之外,我还看见了秀丽的景色。有许多高大直立的大树,挡住了我们的视线;有粉色的腊梅花,好像一个笑得十分灿烂的小孩的脸一样;还有紫色的腊梅,它好像穿起了紫色的小棉袄。
这么多美丽的景物,我看得如痴如醉。队歌响起我才回过神儿来。活动开始了,先是出旗唱队歌,再是各班汇报人数,然后是三班的冉刘念介绍叶挺的生平。从冉刘念同学的讲话中我恍然大悟,原来,叶挺1896年9月10日出生的,他是广东惠阳客家人、中国共产党党员,还是新四军的领导人呢!接下来是我们的年级主任黄主任讲话,我从她的话中我觉得我们走这几步路算什么!当年我们的革命老前辈是付出了生命代价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听完了黄主任激情的讲话,我们的活动就结束了,可还没完呢!我们开始自由参观。
参观时,我一次又一次的惊叹,原来,叶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新四军重要领导人之一,是闻名国内外的军事家,他带领的独立团在北伐中被誉为“铁军”,他参与指挥南昌起义并出任前敌总指挥,参加广州起义时任起义军工农红军总司令,抗日战争中又出任新四军军长。
抗战胜利后,叶挺获救出狱后被中国共产党重新接纳为党员,他与夫人李秀文以及秦邦宪、邓发、王若飞等同志在返回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而不幸遇难;1988年他被中央军委确定为36位开国军事家之一。参观后我们坐下来吃点东西。我偶然从老师那里经过,他们既然给了我一个面包和鸡爪。(我可真是受宠若惊,嘻嘻嘻!)然后,我们又原路返回。
今天可真累,可比起革命老前辈付出的生命代价,我们走的这些路又算得了什么呢?
恩施市实验小学三(1)班谭俊睿
指导老师:余致敬邮箱:
五一劳动节见闻
今天是5月1日劳动节,爸爸说:“要带你们去五洲采摘园采摘草莓。”
五洲采摘园在洪洞滨河东路边,在去的路上大家有说有笑,很快就到五洲采摘圆了。妈妈说:“我和爸爸就不去了,记住要摘又大又红的,绿的小的和腐烂的就不要摘。”“没问题。”一想到红红的草莓,我的口水直往下流。
一进草莓大棚,哇!好多的草莓,我们一进去,小脸“噌噌噌”地红起来。大棚里,栽种着一行行整齐的草莓,仔细一看,红红的草莓娃娃直接挂在草莓妈妈的身边。我和姐姐到处跑着,摘了满满一袋子的草莓。我拿了一个又大又红的草莓放进嘴里,啊!真让人回味无穷。
最后,我们俩人满载而归,称了足足三斤,妈妈和爸爸连连称赞我们能干。回到家里,开心地吃着自己摘的草莓,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发现劳动不仅带来了快乐,还有收获。
这真是快乐的一天呀!
姓名:王颖
学校:山西省临汾市时代风华特色学校
年级:三年级
班级:9班
邮箱:
指导老师:王峰
相关推荐
-
参观芷江受降旧址在国庆节的时候,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烽火八年起芦沟,受降一日落芷江”的芷江受降旧址。芷江是一座抗日战争的历史名城、二战时期的军事重镇、湘西会战的指挥中心、侵华日军投降地。来到受降旧址的时候,看到大门的第一眼,我感觉非常雄伟壮观,呈“山”字形,上面刻有蒋中正、李宗仁、何应钦等人的题词。字字刚劲有力,句句震撼人心。进入大门后,左边是受降堂和中国陆军总司令部旧址,右边是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我们随着讲解员参观了受降纪念纺,纪念抗战胜利展览馆,受降旧址。看到了抗战时期的文物、照片、图表、兵器等,了解到了日本鬼子侵略中国的种种罪行,也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在经历了八年抗战的苦难之后,以战胜国的姿态接受日军投降时的喜悦。参观完后,我深深的感受到要牢记那段苦难的日子,把我们爱国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要为祖国的富强而努力学习。350字 三年级 叙事
-
参观叶同仁厚重的大门透出隐隐的庄严,一推开,中草药的气味便扑面而来。当我来到古色古香的叶同仁中医药博物馆,我仿佛打开了新的世界。各种知名的、不知名的医药静静地陈列着。他们有的像菠萝,顶着有趣的“小脑袋”;有的仿佛晒干的枯草,很不起眼;还有的就像一朵花似的,各有不同。我最喜欢的当然是非归香囊莫属啦!先将一勺草药放在纸上面,再把纸折成一个漏斗,把漏斗里的草药倒进小袋子里,然后把小袋子装进香囊袋里,最后再把绳子绕几圈把它拉紧,就大功告成了。最惊喜的就是我居然在博物馆的墙上发现了一篇石斛的介绍,石斛可是我们家里的常客哟!奶奶常常泡石斛水给我喝,到今天我才知道原来石斛的作用这么大。作家莫言旅游雁荡时,惊叹之余,挥毫赞诗:雁荡药工巧如神,飞檐走壁踏青云。采得长生不老草,献给天下多情人。今天的参观带给了我非同一般的体验,我爱中医药,希望中华医术走向世界!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文章前后连贯,形成完整的形象。450字 三年级 散文
-
参观叶同仁厚重的大门透出隐隐的庄严,一推开,中草药的气味便扑面而来。当我来到古色古香的叶同仁中医药博物馆,我仿佛打开了新的世界。各种知名的、不知名的医药静静地陈列着。他们有的像菠萝,顶着有趣的“小脑袋”;有的仿佛晒干的枯草,很不起眼;还有的就像一朵花似的,各有不同。我最喜欢的当然是非归香囊莫属啦!先将一勺草药放在纸上面,再把纸折成一个漏斗,把漏斗里的草药倒进小袋子里,然后把小袋子装进香囊袋里,最后再把绳子绕几圈把它拉紧,就大功告成了。最惊喜的就是我居然在博物馆的墙上发现了一篇石斛的介绍,石斛可是我们家里的常客哟!奶奶常常泡石斛水给我喝,到今天我才知道原来石斛的作用这么大。作家莫言旅游雁荡时,惊叹之余,挥毫赞诗:雁荡药工巧如神,飞檐走壁踏青云。采得长生不老草,献给天下多情人。今天的参观带给了我非同一般的体验,我爱中医药,希望中华医术走向世界!350字 三年级 叙事
-
将军金戈铁马谱写传奇的神话悲凉梦心头上反反复复平平常常婉转心头寒寒瑟瑟的歌唱起起落落人生就像梦一场所有感动凝聚一起的力量仿佛这千年凝聚的绝唱留下你我的踪迹你说过那马上的流苏是为我开出的画卷相视一笑倾城倾国过眼云烟你还会出现在我眼前!100字 三年级 诗歌
-
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是依托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军部驻扎云岭期间留下的主要遗址而建立的革命纪念馆。以下是给大家带来的关于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的详细介绍。纪念馆位于安徽省泾县西北部,它北邻芜湖,东联宣城,南与黄山相毗邻,西与九华山接壤,处于安徽省“两山一湖”旅游经济圈的中心位置,交通十分便捷。是全国著名红色旅游圣地之一,享有“南方延安”的美称。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现保存完好的有军部司令部、大会堂、政治部、中共中央东南局等10处旧址,占地面积20000万平方米。这些旧址都是明、清时代的徽派古典建筑,至今古貌依然,规模宏大,雕刻精美,建筑风格独特。,250字 三年级 叙事
-
“挺将军”备忘录五年前,我是位“弯腰将军”,为了提醒我挺直腰,妈妈一直把“挺”字挂在嘴边;如今,那个“挺”字从妈妈口中消失了,你会发现我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挺将军”。备忘关键词一:挺?我从小就身体坐姿不端正,每当坐下不是往那边歪就是向这边斜的。妈妈说我像棵调皮的小树苗似的,歪七扭八。因为坐姿不端正,妈妈每次看见坐得像只蚯蚓似的我就会说道:“你是想当‘弯腰老公公’还是想做‘挺将军’呀?”每次我都会不假思索的说:“当挺将军!”不过,最后还是成了“弯腰老公公”!从此妈妈就有了一句:“想当‘弯腰老公公’还是‘挺将军’?”的“挺”字口头禅。备忘关键词二:挺!挺!妈妈的“口头禅”似乎对我不起作用,我依旧坐姿如蚯蚓一般,又如一条水蛇,弯弯曲曲。这下可把我妈惹急了,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妈妈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好言相劝”了,经常是“狮子怒吼”:“怎么又不坐端正了,再不坐端正长大就变成驼子了!”我吓地赶紧坐好,生怕她再次使用“打雷绝招”。有一次,我正驼着背、投入地写作业。只听“狂风大作、雷电交加”,老妈放声一吼:“坐正!”把我吓得差点“心脏病爆发”,一屁股摔在地上。从此,只要我妈在,我就不敢不坐端正,生怕妈妈的怒吼“挺!挺!”。备忘关键词三:挺……如今我以是一名五年级的学生了,可至今还是没能养成一个良好的坐姿。直到今天,老师在课堂上带领我们学习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版)》,才使我对坐姿的要求有了明确的认识,其中第十三条规定到:“坚持锻炼身体,认真做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坐、立、行、读书、写字姿势正确。积极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读完这条规定,又经过老师耐心的教育后,我恍然大悟。原来“坐”真不是随随便便的。难怪妈妈一直强调它的重要。是呀,仔细想想:尽管一个人再有才华与天赋,但如果这个人坐时弯着腰、行走时驼着背,一天到晚无精打采,那这个人也不会受到别人的敬仰,还会使别人对他产生反感和轻视,认为这个人很没有精神,没有活力。更何况我们小学生正长身体的重要时期,为了拥有良好的体形更应该做到: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这样才能表现出一个朝气蓬勃的小学生的起码精神面貌。从此,我无论什么时间、坐在什么地方,都尽量使自己挺直腰,妈妈的“口头禅”也渐渐消失了。如今,我已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挺将军”了,不过“挺将军”备忘录还深深记在我的脑海中。800字 六年级 叙事
-
将军案上有一剑,遍体幽绿,朴实无华,鞘已损,尚有尘埃。其静赴于案,仿佛正睁眼看着将军。即使染上世俗灰尘,剑锋仍旧清明,剑魂如斯,剑鞘相衬,是好剑。谁能配得上这把剑? 谁才配得上这把青釭? 剑出鞘,剑锋倒映着将军的脸,往事如剑上流动不止的鸿波,两三下涌上心头。少不了右手一坛酒,杜康之味破坛而出,沁入心肺。剑,酒,自古侠客随身之物,只叹他已不再是少年弱冠,激情不复。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将军哑然失笑,一开始便沦入乱世深处,莫说红烛罗帐,仅刀剑枪戟长伴。不知镜花水月有无情,只知何时观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少年时便已看透生死,将军之命,似风,羁旅之途,起自何处?逝于何处?投往何处?逃离何处?谁能料?剑因愈砺愈锋利,将军誓斩邪除奸,义奉君王,却怎知世事早奸邪难辨,正义不存? 剑回鞘,将军伸手轻抚,那鞘,长年风霜侵蚀,累累伤痕,却未掩剑之光,此为剑鞘之默契。酒入喉,热辣刚猛,血液沸腾,若少年之时,血气方刚。然年不相随,命不长存,唯在恍惚中回味往昔余味。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可记一士向死兮当百夫?那是怎样的气魄!可记魂魄毅兮为鬼雄?那是怎样的刚毅!血洒天下江山,谁管他中原几千几万戈?壮年时的辉煌却寥寥几笔,听不见辉煌后的余音。将军之命,似风,征夫之路,始自何处?终于何处?奔赴何处?埋骨何处?谁又能料?刀光剑影,月冷金戈,坐看云起时,行至水穷处,这风,又能飘至何方? 剑出鞘,往事暂搁。将军之心系江山,人却将老。 如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将军一声长叹,叹暮年已至,而家国仍乱;叹黄泉不远,而战事未定。杜康无以解忧,入腹难醉,只觉灼热如炽。人老,剑亦老。将军之命,似风,这不羁之风,驰骋了多少年,终累了。 一剑曾当百万师,往事垂幕,仅余意味深长的沉寂。剑,已然古拙……声声战鼓,那是将军一生乐章;勒勒旌旗,那是将军一生标志。二者却莫如那一阵风,将军一生坎坷,不死魂灵,皆在风中永存。 披银甲兮马驰翔, 举大弓兮射天狼, 舞长枪兮震四方, 思将士兮云飞扬。800字 初三 写人
-
游云岭新四军旧址在漫长的暑假里,外公带我、外婆、妈妈、哥哥一块去云岭新四军旧址基地参观。 那天一大早,我们把要带的东西准备好,就匆匆出发了。路上,我问妈妈:“为什么要去新四军旧址参观?”妈妈说:“因为我爷爷就是新四军,所以我要带你去了解一下新四军。”我点了点头。汽车大约行驶了半个时辰,就突然拐到山路上去了,山路非常陡峭,还好爷爷技术高超,不一会儿,我们就深入大山了。哇,窄窄的乡村公路两边全都种着水稻,一排一排,绿油油的,抬眼望去,湛蓝的天空让我心旷神怡。一个小时后,我们就抵达了目的地(云岭新四军旧址)。一到那儿,我就看见了一座精致完美的雕像,通过妈妈的介绍,这是叶挺将军的塑像。然后我们就开始参观叶挺将军的屋子了。进了屋子,我立马发现房子里面有些破烂,而且构结非常简单。感到非常奇怪,便问妈妈:“叶挺不是大将军么?怎么住的房子怎么破呀!”妈妈说:“因为那时候条件艰苦,这种房子在当时已经是很好的了。”听了妈妈的话我想: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这么好,一定要好好学习,报效祖国。接着我们又连续参观了会议厅、作战室与好几个领导人的房间。最后,我们去了陈列馆从中了解了皖南事变:1940年10月19日,何应钦、白崇禧以国民政府委员会的名义,强令黄河以南的新四军、八路军在一个月内全部撤到江北;中国共产党从维护抗战大局出发,答应将皖南的新四军调离;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的支队9000多人由云岭出发北移;6日,行至皖南泾县茂林时,遭到国民党军8万多人的伏击;新四军奋战七昼夜,弹尽粮绝,除约XX人突围外,大部分被俘或牺牲;叶挺与国民党军队谈判时被扣押,项英、周子昆(周维宽)被叛徒杀害;皖南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上愤然写下了“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又到了回家的时间了。我今天看到了美丽的皖南山水,很开心;但是参观新四军旧址也让我的心情有些沉重。我也想到了一首诗,那就是曹植写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我想说我们中国人民,不能自相残杀,要团结,这样我们的国家强大了,外国侵略者就不敢再踏进中国的领土半步。800字 六年级 状物
-
将军泪宋军营里,帐内,案上的蜡烛燃烧着。蜡烛经寒风一吹,蜡泪就一边倒挂下来,有的已熔去了半截,残烛摇焰,直冒黑气。岳飞难以成眠,该如何是好呢?他原本是多么的兴奋,就要收复河山了,与部将们饮酒时还说:“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然而,那十二道金牌班师诏,去给他蒙上了沉重的阴影,仿佛是一盆冷水从他头顶贯过,寒!想他从小练武,就是为了心中的一腔热血,希望能报效国家。靠自己的努力,终于等到持节封侯,平杨么,十年苦战,正待一举收复中原,直捣黄龙,去不料到竟是班师回朝。叫他何以甘心,花费了民力和兵力攻下的城池,现在又要弃之而去,他不想啊!他们走了,老百姓岂不是又要遭殃了。他自问无愧于天地,无愧于国君。背脊上母亲刺的“精忠报国”他一直记得,自从有它那天起,就一直背负着。他手下的将士是最好的部下,他一手调教,“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终究造就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口碑。哪知……唉,秦绘勾结金国,皇上被秦绘蒙蔽,只图奴颜婢膝去向敌人摇尾乞怜,保持残局。此时不乘胜攻打,南宋迟早会被金兵蚕食贻尽的。虽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是他做不到啊。他背上的赤字提醒他,这是不忠不孝之举,无论如何也不能做。岳飞走出帐外,寒风带起一蓬雪花,冷气侵肌,纵是身经百战的他也不由得打了个寒颤。第二天,催促又来,“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于是挥泪班师回朝。京城临安的大理寺牢里。岳飞以谋反篡位之罪被关押。是非公道自在人心,千秋自有定论,吉凶祸福何足计。只是他心中大志难酬啊!风波亭内,他不减英气。面对着侩子手,他激奋难平:“我岳飞只望收复中原,迎还二圣,扫平虎穴,复仇雪耻,上安宗庙社稷之灵,下慰举国军民之望,尔等以‘莫须有’的罪名将我害死,我死不甘心。”带着这满腔的遗憾,岳飞离开了,在游魂停留时,忆起北伐未成时写的诗: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阙!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山河,朝天阙。800字 初一 散文
-
参观叶剑英纪念园梅县程江中心小学603班 作者:吴渝琳阳光融融,暖风徐徐的一天上午。我们小记者班的全体师生乘车到叶剑英纪念园参观。一路上,大家兴致勃勃,窗外优美的风景犹如磁铁般把我们吸引住了。同学们有的聊天,有的听歌,有的……嬉笑声充满了整辆大巴。约莫过了40分钟,我们便来到思慕已久的叶剑英纪念园。一抬起头,就看见“盛德若愚”这四个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延着弯曲的小路往前走,这里百花盛开,绿树成荫,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湖水碧波荡漾,这里的一切仿佛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令人心旷神怡!不知不觉我们便来到了叶剑英纪念馆。步入大厅,只见前面竖着一尊巨大的叶剑英雕像,他戴着一顶十分朴素的帽子,眼神凝聚着,似乎沉思着什么。踏上台阶,我们来到了展室。在这里我对叶剑英的生平有了深刻的了解:他小时候家里贫穷,但从小就发愤图强,刻苦学习,尽管学习的条件多么艰苦,但他每次都取得优异的成绩。接着,我们还参观了叶剑英穿过的军装、用过的皮箱、老式的放影机、录音机等等。令我大开眼界,增长了不少见识。突然,不远处传来一阵阵尖叫声,时不时还夹杂着一两句惊叹:“吓死我了,好逼真啊!”我好奇地跑过去,抬头仰望,不禁猛地一惊,毛主席和叶剑英元帅等人正在一间简陋的房间里谈论战争情况呢!那彬彬如生的蜡像如同真人一般,令我们不禁拍案叫绝。最后,我们来到了叶剑英元帅的故居。穿过狭窄的巷道(只能容两个人进出)。每个房间都破烂不堪,来到故居中央——天井旁,只见房屋低矮,阴暗潮湿,叶剑英少年时候的卧室里只有一张书桌,一个柜子和一张床,除了这些别无仅有。我不禁感慨万分:“叶剑英非但没有被穷困所击倒还从小立志刻苦学习。这就是他能成为大元帅的主要原因吧!”随着一声“集中”的口令,我们在叶剑英的铜像前留影后,便依依不舍地走出叶剑英纪念园。回头望望“盛德如愚”那几个大字,长大后,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评语:小作者抓住雕像、展厅及故居作详细描写,仿佛一位导游给读者引路!(指导老师:李婉琼)8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