谛听自然之音
你就像那衣袂飞扬、摇曳生姿的羞涩女子,从远古走来,静静地呈现摄人心魄的美。可是你终究抵不住“气势汹汹”的雾霾,严重的污染让你遍体鳞伤。于是,不堪重负的你也想让人类听听你的声音。
你说从前你有“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妩媚笑靥,也有“明月松间照”的清幽心绪,也不乏“江天一色无纤尘”的纯净眼眸,更有……你说那时候的你孕育着生命的希望。
但是你说现在一切都不一样了。曾经的“天空澄碧,纤云不染”变得不再蔚蓝,过去的“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变得浑浊不堪,再无生灵,以前的“树林阴翳,鸣声上下”也只得沦为一个个突兀的树墩罢了。你说你伤心、难过,但又显得手足无措。
但是人类对你的一再隐忍不但不理解,反而更加放肆了,追求无边的经济效益,乱砍滥伐,大肆排污,猎杀野生动物……终于,你忍无可忍,接踵而至的沙尘暴、酸雨、水土流失、地震、海啸等都是你给人类的警告和惩罚。灾难总是人类自己造成的,你说你愤怒,愤怒人类的无耻贪婪,不懂感恩;你又说你很伤心,伤心于人类的力量渺小,生命卑微;但你又说你最希望的是人类可以用自己的双手将你复原,恢复你本该美丽的容颜。
不负你所望,当人类终于从灾难中挣扎出来时,他们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于是你便欣喜地看到绿色又重回大地,树苗在阳光中微笑。你又看到浑浊的河水再次变得清澈,鱼儿在其中快意自得。你还看见粗大的烟囱“闭上”了“嘴巴”,天空又恢复了迷人的湛蓝……看到这些,你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人类听到了你的声音,他们在弥补曾经的过错,同时他们也意识到,和谐共处,才是生生不息的关键所在。
恢复了些许风采的你说最近你总会想起之前人类无情的摧残,机器的轰鸣充斥着你的耳朵,刺鼻的烟雾弥漫在你的四周,落入眼底的尽是千疮百孔的惨状。你说担心悲剧的再次上演,但你却早已经不起折腾,所以你总在默默祈求人类能够一直坚持下去,敬畏生命,关注环境,你说这是你最大的愿望。
听了你的述说,我惭愧的低下了头,是的,为了我们自己的利益,为了满足我们贪婪的欲望,我们曾经漠视自然的感受,肆意攫取自然。但是我又抬起头,坚定地对大自然母亲郑重承诺:你放心吧,我们人类会用心保护那湛蓝的天,明亮的泉,生机勃勃的森林,白雪皑皑的雪山……我们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保护自然母亲,用心灵谛听自然母亲的声音,与自然母亲诗意地生活在一起。
记忆深处的那一抹黄
狂风呼啸,黄沙漫天。
站在窗前,看沙尘装点下黄黄的天,黄黄的地,记忆深处的那抹黄又不安地翻滚着。
我记得那是一个春天,那一天的风直吹得刚冒芽的小草倾倒在地,吹得远处的天空映照出一种复古的色彩。好在,防风镜下那双一眨一眨的眼睛捕捉到了那绵延的黄色古长城。一步步靠近,心里想的全是那个兵戈戎马的时代,想那一句句奋勇杀敌的呼喊声,想那一场场殊死搏斗的战役,想那一封封情长纸短的家书……我用手轻抚土长城,手掌感受到的温度仍然灼热,我将耳朵靠在上面,听到的依然是“哒哒”的马蹄声。站在那儿,我本来应该做一场幻梦,让思绪飘回某个将军的身旁,陪他一起杀敌报国,但你的出现将我从梦中叫醒。
你沿着墙角一个人慢慢地走着,时而停下,时而转身,远远地看,太阳光下的你就像一个小黑点,在漫天黄沙中艰难前行。走近,才发现你穿着一件泛黄的旧衣服,手里拿着一个小本和一支笔,走走写写。看到我,你那浑浊的眼睛里忽然闪过一道光。你问我是来旅游还是来考察,浓浓的乡土口音让我放下戒备。我说,旅游。你眼里又闪过一道喜悦的光,笑着和我讲起身后这黄色庞然大物的点点滴滴。起初,我不以为然地听你讲着哪位专家考察过哪段长城,哪个碉堡下种着一棵杏树……我有一搭没一搭的应和着。突然,一阵狂风将那个小本的纸页吹开,我看到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长城守护日记”几个字,散开的纸页中瞥见一行字“今已补齐某碉堡下缺失的土块。”那一刻,我不禁肃然起敬,眯缝着眼将你上下打量。狂风吹起的黄沙似在你的身后形成了一圈金色的光环。
曾经,作为边关重镇守住每一寸国土是家乡的责任;现在,作为旅游城市守好每一处文物遗址是家乡人的使命与担当。曾经,家乡的土长城上是浴血奋战的将士;现在,家乡的土长城下是无数个像“长城守护者”一样默默无闻的奉献者。记忆深处的那一抹黄是家乡最亮丽的颜色,是这片土地上的人最想为“英雄”这个词染上的颜色。
黄土、黄沙、黄色的土长城、黄皮肤的家乡人,那一抹黄早已融入我的生命,永远珍藏在记忆的深处!
相关推荐
-
天籁之音因为喜欢独而不孤,我常去用心聆听自然的交响乐,因为聆听,我听懂了风籁,领略了雨籁,学会了用心去诠释夜籁。无缘无故,我喜欢“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凄凉,喜欢落叶满载着它一生的经历,因为风的缘故,姗然飘落。曾几何是,驻足于一棵树下,捡起一片落叶,端详它清晰的脉络和凄美的容颜时,我埋怨着风的无情和残酷。但当我抚摸叶的那一刻,我似乎明白了风的用意:风是故意的,它不想让落叶慢慢老去,枯在树枝上,而是让叶随着它的身影,沉睡在春泥中――重生。这,是叶的归宿。似乎我们的心上就有好多这样的落叶,我们不忍也不愿它们离去,最终腐烂在心头,让自己难过,自己痛。这些落叶,就像是回忆。而时间,就好像充当了风的角色,帮我们清理,让遗忘帮我们找到新生的机会风的缄默,让我窥探到了面纱后的倩影,我由衷地敬佩着,而雨籁,让这份感情蔓延……雨总是带着绝妙的旋律姗姗而来,让白键与黑键的交替在它面前变得毫无意义。当云朵在空中徘徊,拉近天与地的距离,它便带着自己的使命,悄然降临,让尘埃落定,带走每个角落中的不安与燥热,此时,万物都和着雨的节拍,尽情吮吸,每当看到雨水缠绵的身姿,总会想起汪国真一篇散文中的句子:“有时,外面下着雨,心却晴着;又有时,外面晴着,心却下着雨;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这,也许就是心与雨的告白:并不是外界的一切总是顺着自己的意愿,我们需要乐观、坦然的去面对生活,这,大概就是雨的诉说吧――顺其自然。雨籁,让人生多了一个课题,学会成长,而夜籁,则教会了我面对人生。星空的深邃与广博让我为之倾心,月亮的魅力曾征服了几代文豪,同时,也成了相思的载体,离别的化身……夜空,就像人的一生一样,已知的,未知的,扑朔迷离!月亮,就像人的信念,是前进的航标灯,那些闪烁的星辰,就好比身边的朋友一样,流星,就好像即将离开的朋友,但一切不会因为流星的转瞬即逝而停止运动,有人走进了,就必定有人走出,生活亦如此。而又有时,繁星点点就像人的经历,星辰的连线,就成了人生的轨迹……这些文字,就是我笔下的天籁,而听听风,看看雨,望望天,这些聆听的音符,便谱成了它的曲,它虽无《高山流水》的磅礴气势,但我只希望它如涓涓细流般,流进你的心灵。800字 高三 议论文
-
海之音大海神奇莫测,气象万千。它有时波澜不惊,一碧万顷;有时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我爱大海,我更爱雄壮的大海之音。每当风浪大作,我总要来到海滨。这时,海浪阵阵的轰鸣响,仿佛是一首雄浑的交响曲,那样响亮,又那样宏大。我静静地倾听着大海之音。忽然,从大海那宽广雄伟的旋律中,我听出了一些微弱的声音,这声音那样清脆,这分明是山中的泉水从岩缝中滴下来,落在岩石上的声音。啊,多么可爱的小水滴。正是这小水滴汇成小溪,又汇成了气势宏大的江河,最后,才汇成了浩瀚的大海。啊,大海,从你的声音里,我不仅听到了长江的声音、黄河的声音,听到了无数小溪的声音,更听到了可贵的小水滴的声音。我捧起一捧海水,深情地望着它,默默地说:“小水滴啊,你们是大海的源泉,是你们演奏出了这雄伟的海之音。我要像你们一样,也做一颗小水滴,好好学习,为将来奏响向四化进军的交响曲做准备。”啊,海之音,我感谢你,是你给了我人生的启迪。我漫步在海滩,弯腰捡起一块色彩美丽又十分圆滑的鹅卵石,爱不释手地抚摸着它。我好奇地把它放在耳边倾听,我似乎听到了大海波涛的声音。“哗哗”,“刷刷”,一声声,一阵阵,这声音拨动了我的心弦。是啊,也许是几百年前,也许是几万前年,一块有棱角的石头,被一条小溪从大山上冲到大江中,大江又把它冲到了大海里。海水不停地冲刷着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海水从没有疲倦过。渐渐地,这块坚硬而有棱角的石头变得圆滑起来。啊,这雄伟的大海之音,其中充满了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我似乎从这海之音中汲取了力量。听着这大海之音,我的血在心头激荡,我领会到,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消沉,要有海水冲刷石头那样的毅力和信念。我聚精会神地听着这雄伟的海之音,听着听着,我忽然觉得,这海之音不正是我们的人民坚强有力的誓言吗?听着那一声高似一声的海之音,我耳边仿佛响起了工厂里隆隆的机器声、公路上汽车的马达声、大海上轮船的汽笛声、课堂里琅琅的读书声……我仿佛听到了我们伟大祖国前进的脚步声。啊,海之音,你不知疲倦地响着,一声比一声更坚实,更雄伟……800字 高三 议论文
-
倾诉和谛听汉水之籁倾诉和谛听,谁都不能忽视心底的灯光,可这素生的梦,使笔者无法忘却岁月的汉江风景,仿佛那疗伤之长路,和他这份人生的指点、关照、呵护有关。这个充满梦想的季节,淅淅沥沥的细雨淋了衣,湿了发,润了心,却潮湿不了悸动的文学之梦,曾好几十载在干枯荒芜的汉江边徘徊,苦苦找不到回归的心路,一直在寻寻觅觅,却走不出自我孤苦的小天地,迷茫着迷茫,徘徊着徘徊,彷徨着彷徨。我总是以此为借口逃避,不愿承认自己的懒惰;我总是以此为理由遮掩,不想掌握自己的生活,即使自讽自嘲为城市边缘人,或苦行僧的默语,依然难以自我告戒、自我安慰、自我留恋生命中的那些值得感动、感恩、感谢的人和事,包括朿宝荣和他那独树一帜的散文诗。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我喜欢《水知道答案》这本书,试图向读者展示“水能听,水能看,水知道生命的答案”的观点。当研究员在实验水两边放上音箱,让水“听”音乐。听了贝多芬《田园交响曲》的水结晶美丽工整,而听了莫扎特《第40号交响曲》的水结晶则展现出一种华丽的美。听了作者不喜欢的摇滚乐时,结晶就显得丑陋。作者进而在装水的瓶壁上贴上不同的字或照片让水“看”,结果不管是哪种语言,看到“谢谢”的水结晶非常清晰地呈现出美丽的六角形;看到“混蛋”或者“烦死了”的水结晶破碎而零散。实验证明:只要水感受到了美好与善良的感情时,水结晶就显得十分美丽;当感受到丑恶与负面的情感时,水结晶就显得不规则且丑陋。那么,一个连生命都没有的水,都感觉到在它周围发生的好的意念,或者坏的意念,那何况是人类呢?仁者乐山山如画,智者乐水水无涯。这里的“乐”字,古代读“要”,一个已经死了的读音。但是笔者觉得这几个字很有现代美学价值,应该活下去,流出应有的生命之籁。我们每一个人,就是平衡山水之间,水给人喜悦,不舍昼夜,感知世界无常,却不争取自身的利益;山给人安慰,不知日月,领悟天地恒昌,给自己的定位恰到好处。笔者与朿宝荣交往十几年来,总能在生命领域里感知,他总是待在最适宜的位置,这样自我定位、自我怡情、自我陶醉,他不仅是家庭、事业、人生的导师,更是生活中的仁者、智者和高人。由于他不争夺什么,不与谁发生争执,也就不会有什么过错或被埋怨,乐观享受文学的美妙,发现汉水的美感。笔者和家人有什么迷茫、抱怨,或不快,都愿意向他倾诉,与他分享,请他指路。他总能拿水比喻,给予做事的宽度、为人的高度和向上的力度,这就是笔者对朿宝荣最初的浅显敬仰。随后,他的散文诗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内向外的诗写扩张,更是把笔者拖进汉水之籁、烟雾之中、星光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言外之意有着令人回味看远、读透、悟深的无穷魅力。作者,是永远的江山;读者,是永恒的考官。朿宝荣的散文诗,具备古典文学的意境,体验唐诗宋词的典雅,不仅在语言韵味上萦回隽永,而且还在美学的意境里拂之不去,并带有一点历史文化的深沉感。他能从骨子里、血液里、情感里把诗的浓缩和散文的疏放融为高雅一族,让读者在思索诗与散文艺术内容的同一性、唯一性和形式的差异性的同时,感受二者相生相溶、互文互证的艺术魅力,使我们既像品读“诗的散文”,又像欣赏“散文的诗”,感受那浓郁的艺术合力和强烈的思想活力,让我们更加热爱汉水,热爱美丽富裕新安康。这就是他的散文诗带给我们的语言冲击力、视觉洞察力、敏锐感觉力,同时又留下深沉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山水之美,神斧鬼工,在乎发现;人文之美,传情达意,在乎创新。人间向来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创新美的眼晴。有了这种眼光,就有了智慧。朿宝荣的散文诗,永远着意于今天,让人毫无畏惧地仰望;着意于眼前,让人汗流浃背地攀登。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散文诗,是在汉水里长出来的诗意生活,也可以说是写汉水的情感绽放。他于1962年出生于汉江边,以巍巍大巴山为枕而眠,以悠悠汉江水为诗而做,清澈的汉水给了文学创作的灵气,勤劳、质朴、大气的回族文化教会了他做文的底线法则、做人的游戏规则、做事的生活准则。他是幸福的秦巴汉子,这种幸福缘于他的双眸,永远是汉水奔涌着的河流;他的心中,是散文诗潮奔涌着的河流;他的人生、命运和诗行,都与水连为一体,亲水、爱水、知水和柔情似水的他,把“水”当成了翱翔的领地,写如水的美景、如水的爱情、如水的身影、如水的生命和如水的诗行,收获着饱饱满满和丰丰硕硕的果实,占领着散文诗的精神高地。厚重,如山川的力志。人所缺乏的不是才干而是志向,不是成功的能力而是坚持耕耘的毅力。从古至今,安康绵延不断的山川河流,是雄性的、粗犷的、刚毅的,但秦岭大巴山却长期成为我们成长的天然断裂带,障碍着流动的文学隧道。朿宝荣在忙里偷闲,几十年如一日,把文学当成人生的事业,用心经营、用爱呵护、用情陪伴。他昼夜伏案,固守不移,爱有独钟,垒砌着属于生命的那座神韵宫殿,如同《趟过季节的那条河》,时时涌动,常常照人,令我等自叹弗如。正是这种向上的正能量,脱掉自我封闭的个性、释放自我压抑的内心、掩埋自我厌倦的恐慌,常常学习他笔下厚重的散文诗,没有放弃如水的韵致,坚守着文学信仰;没有割舍如水的情调,坚定着精神追求;没有懈怠如水的感触,坚信着执着选择,这就是他对文字的力志、文章的励志、文学的立志。例如:《东关羊肉泡》:“在这个依山傍水、历史悠久、汉水文化源远流长的发源地,却扎根生活着数以万计的穆斯林同胞。”这种对背景的衬托,折射出厚重文化的世代繁衍生息,坚持用辛勤双手的操守,努力把羊肉泡打造成一道亮丽的回族文化风景线。《织女石》:“从父亲熟悉的目光里,阳光下,小河边,有一个懵懂少年一路跌跌撞撞走来。”这水滴穿石的感悟,似乎让我们看到父亲的背影,提醒我们活着不是为自我而活,而寄托着父辈的期望和重托。这就是朿宝荣,抒怀仁爱、豪气、原始的美好情怀,释放对自然、自由、自尊的追求和胸襟,彰显了真善美的人生价值观。的胸襟。细腻,如岁月的忠志。岁月流转,情怀依旧。时间永恒、空间永恒、岁月永恒,在超越的时空跨度中讲述着散文故事。世事如歌,往返流出哲理,流出启示,流出若水的散文诗行,实为粗放男人的不易。毋庸置疑,朿宝荣的散文诗是散文乃至整个安康文学的一种迷思和升华。我们都喜欢阅读和传播,但要真正写出味道来,让人望而生畏、望而叹息、望而止步,即使有人写过,也没有能像他这样锲而不舍、久而久之的坚持,并忠志于散文诗,却寥寥无几。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只有他具备让散文诗如歌飞扬、如花绽放、如诗飘荡。那些游移不定、不知所踪的岁月年华,读者总是无法被界定的细腻,正是这种无法定义的潜质和气质使诗行跨越了类型、种族、阶级等诸种边界,不断续写、颠覆和重构汉水和生活的想象图景,乃至游走于现实与梦幻两端,刺激着阅读神经,铺就一阙阙美梦与噩梦的辩证乐章,筑就他对散文诗的忠诚之志和贡献之力。例如《腊梅盛开的季节》:“心,是一把无力拨动的琴弦,任窗外泻进一缕一缕月光,随同一江春水轻轻地在心河流淌,划一叶小舟漂向遥远的地方。”“一江东流的春水,载不动一叶浮萍,无力倾诉着淡淡的情,淡淡的忧。”这些行云流水的情感,随细腻的文字慢慢呈现出一幅春江花月夜、伊人独倚窗的此景与彼情,通过一江春水、一叶小舟、一把琴弦的高度融合,提升沟通与展示的扣人心弦的语言张力,让人产生探寻今晚何事、彼岸何人的兴趣和冲动。《创作手记》 :“我的老家陕南安康,北依秦岭,南接大巴山昹,一条秀美的汉江,从这里穿山而过,是这片深情地土地养育了我。”这就是朿宝荣,一双慧眼在岁月、历史、世事中穿行,把汉水景事倒映在变幻莫测的明镜中,拼成在出神入化的文字方阵里。刚劲,如汉水的德志。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汉水的清新、飘逸、浪漫、奔腾、坚韧刚劲的文字,注入朿宝荣的生命,又从他的生命里流入他的散文诗篇。汉水载着他的精神,载着他的灵感,载着他的喜怒哀乐,化作一句句云蒸霞蔚的散文诗,澎湃于我们的眼帘,击碎我们的浮躁,赋予我们的境界,这就是文学德志的存在感。笔者沿着他的人生足迹,在他的灵魂里,一路跌撞、汹涌、奔突,有时低吟浅唱,有时嘶风吼浪,唱出一首又一首道德歌谣,刺痛灵魂所迸溅的心灵刹那间的颤动,这一切丰富、丰盛、丰满、丰腴的感觉全都被他的“散文诗”当作珍珠串成一串串“麻辣香”,悬挂在枝头,供读者品赏。例如《在河之舟》:“每当我徘徊在沙滩上,回首岁月的记忆里,是那样的真切和刻骨铭心,生生不息,一路走来,一路歌唱。一条舟,在阳光下倒扣着剥落的躯体,早己停泊在流失的时光里,与一条河完美融合在秋日的阳光下,象一幅油画般勾勒着苍凉,但依然闪烁着质朴的光芒。”这些劲道有爱、有情、有力的文字,表达对生命流逝的感怀、对远去岁月的怅惘与追思,构成散文与诗的交响乐。《故土情结组章》:“这些年……日子是一张发黄的纸,那上面写满了你的名子。”读着这些干净如水的文字,从作者笔端流出来的营养液,竟忽地张开了多彩的翅膀,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保护汉水的责任和担当。这就是朿宝荣,滋润着意象的羽翼,在挥洒自如的散文诗行里飞翔,让读者感受人生的真谛和人性的善良。大爱若水,汹涌成趣;大爱无垠,纵横捭阖!那如水的汉江、岁月和日子,如水的自己、亲人和世人,如水的生命、梦想和抒写……伴随着朿宝荣这些散文诗,笔者不断的吸收着他的养分,在惊叹之余,也遣散自己不成熟的心得,晒在其中,希望这个过程能得到大家的指点,让自己也在其中慢慢的成长。或许如同朿宝荣和他的散文诗一样,不愿奢求能够成为文豪墨客,也不愿渴望能够有“风行水上自成文”的境界,只想在喧嚷的红尘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归宿,竹林相拥、草色入帘清的书香寒舍,让风行中被尘染的心洗涤清明。从而,回归自然,回归自己,回归成一个散谈的村野之人,如雨入河,不分彼此。这就是朿宝荣的散文诗,用文化的符号把故乡的一砖一瓦、一人一事、一物一景都置于历史的长河中重新审视,讴歌着从农村到城市的华丽转身,成就了安康璀璨的回族文化。1200字以上 高三 散文
-
聆听希望之音雾亦蒙蒙,雨亦蒙蒙。青山绿水朦胧在一片水雾缭绕之中,白云蓝天便隐藏在这一片水雾后------下雨天,我心惆怅,像是一只无家可归的小鸟雀,孤独无助。前路茫茫于雨丝中,无法望其尽头。人生之路亦如此吗?茫然之中徘徊依旧,可到底我在寻找着什么雨一直下,气氛不算融洽。阴郁之气中透着一丝苍白,无力的寻找,无力的回头。失意的我回首前尘往事,欢笑与泪水杂糅,希望似乎应该有的。支支雨箭射入水面,荡起涟漪泛在心湖。时而纤纤细雨柔和地轻抚着湖水,时而倾盆大雨猛烈地拍击湖面。浑浊的湖水于是便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荡涤中渐渐澄清起来,清得自然,清的纯美,清得纤尘不染,清得纯真无邪。是什么力量使它生机焕发,使它春意盎然。污迹斑斑的草叶儿热烈地欢迎着纤细的雨丝。但不可否认的是,草叶在细雨纷纷中再一次将碧绿释放,充满了活力与朝气。雨的荡涤下,草叶儿获得了新生。又是什么力量使它甘愿接受心灵的洗礼?雨过天晴是最令人兴奋的时候了。条条光束似利剑一般穿透浓厚的层层乌云,如和煦的春风安慰受伤的心灵,又似醉人的芳馨扑面而来,使人心旷神怡。黑色的天幕被剪得七零八落,一会儿便烟消云散了。湛蓝的天空重现明亮的光辉,那样澄澈清丽。掠过天际的飞鸟在嬉戏,在歌唱,在舞蹈,悦耳的歌声动人心弦,优美的舞步令人赞叹不已。一座绚丽的彩虹桥斜挂于天之涯,一条澄清的小溪流淌在地之边清雅素朴------葱郁的绿树在微风的吹拂下摇曳着婀娜多姿的身躯,倾诉着遥远而美丽的梦。清新的空气中馥郁的花香悠悠飘来,驱走了心中惆怅。清脆的鸟语徐徐传来,赶走了忧愁,令人听之动容。又是什么赋予了万物勃勃的生机?是希望之音------心儿笑了,那样的甜,如花的笑靥使彷徨的灵魂看到了希望。650字 高三 叙事
-
音久违的声音,我的梦。潮湿的空气,干燥的风,倦怠的记忆,遗落的我。味觉渐渐的苍白,对食物失去兴趣。静静地坐在楼道里,感受夏风的惬意,没有停顿的我,穿过匆匆前进的时光的间隙,来不及回望,像风一样离去。忘记了很多残存的意象,仿佛经辗的那些记忆如蜡般溶蚀,风化,幻灭。初秋将要前往未来的旅程,未知的宿命的安排,离开这个小镇,也许是注定的分别,不想去回忆什么,已没有剩余的精力。喜欢上安静的文字,字字丝丝入扣,从深处滋生出的诗意,偶尔翻阅那些断断续续的平静,心灵小憩几个小时,顿觉安适喧闹的东西都会淡却的,安静如初,很好。连续几天的浮云,出奇的美丽,看着会让人的心境变得如水般纯净,有个地方叫做天空之镜对称分布的真实的天空与倒影,是会让人滋生出幻想的,那样的美,可以静静地享受了独自去海边,让海风吹散一些记忆,淡却一些过往,沉淀出生命的醇香。会好的,一切,始终深信。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107班高三:周严磊350字 高三 散文
-
小巷之音一位女子,唤起人们的觉醒;一条小路,串起了杭州坊巷故事的闪闪珠链;一个书院,诉说着百年“求是”的故事;一个纪念碑,引出一段曾经动人而灿烂的历史……是什么在城市中纵横交错,是什么蕴藏着历史的文化内涵,是什么刻下一段人生的足迹?千年杭州的根和魂,“长”于城市,千百条小巷之中。时光流逝,历史更加受到尊重,小巷的记忆渐渐苏醒,一些历史的碎片正在显现。杭州城现存最最古老的建筑坐落在灯芯巷,他可是灯芯巷的一个“老邻居”――龙兴寺经幢。如今他的底座以是离地两来,正是他从唐代一路走来的厚厚的“年轮”一种无比珍贵,无可复制的沉淀。龙兴寺经幢守望着人间的一祥和美满,这一守,守到了今天……千百年来,杭州的背街小巷如同这座城市的历史卷轴,承载着他特有的历史文化,蕴藏着他特有的人文内涵。西湖是柔柔的,沿着段桥,一边是山,一边是水,一路是古人留下的诗韵。“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相信大家一定知道这就是白居易。曾经以他而得名的白傅路已是一条街,大排挡,茶楼,酒家满目皆是。却不知,诗人之魂可否还常回湖边一逛。在这历史的卷轴,蕴藏着她特有的人文内涵,但也记载着一段屈辱的历史。2002年,日本文部科学大臣再次否定了“慰安妇”的史实。上世纪20年代,日本人不仅占领了国货陈列馆,还在陈列馆南侧开设了关门亭慰安所。当年的砖,当年的墙,当年的地板,当年的门,他们不会说话,但却是最好的见证。历史中透露出刀光剑影、血流成河。闪亮的光点――令人敬佩的英雄人物在历史中放射光芒。就在金祝南路上有一座祠庙,名叫金祝庙,也叫朱金祝庙。在南宋建炎年间,人称金兀术的金国四太子,金国大将完颜宗弼率兵十万侵犯临安城,当时懦弱的赵构皇帝一路没命地逃。当时的钱塘县令朱跸是一位勇士与他有不解之缘的有两位尉将,一位叫金胜,一位叫祝威,他们集合南宋士兵对抗金兵,却因奸细为金兵引路,金胜、祝威而被擒,英勇不屈,慷慨就义。走进书院,便如踏进了历史的长河,浑厚的古钟声,似乎求是湖北的钟塔仍在,竺可桢的“莫谓长少年,光阴来转毂”叮咛清晰可闻,让你再次思索:毕业后,做一个怎么样的人?走进白马庙巷,便踏进了一条有故事的小巷,黑黝黝的老墙头,凤仙花开的绚烂;静悄悄的小巷,传来历史的低语……这一切来自一条条小巷,它们如今已是绿树成荫,百年沧桑的面容,刻下一段人生的足迹,西湖乃至中国的一段曾经动人的灿烂历史。900字 初二 议论文
-
自然之韵等我从空中轻轻地落下,却发现这个美丽的世界,竟隐藏着如此美仑美奂的世外桃源。春韵春,多悦耳的字眼。在万物的生命中,只有春更显灿烂。竹林中,鹅卵石铺成的小路在嫩竹的摇篮曲中甜甜地睡着了。在这么梦幻的意境中,花儿万紫千红,争奇斗艳,灿烂地笑着。草儿穿上嫩绿色的连衣裙,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忽然,一群阿娜多姿的姑娘闯进了我的视线。她们翩然起舞,用优美的舞姿夺得了我的“芳心”。那是仙女么?,呵,原来是蝴蝶姑娘们啊!春韵为祖国母亲穿上了一袭美丽的长裙。夏韵正当艳阳高照,我累了,走进了夏城的一片幽静的小山。树木郁郁葱葱,我悄然躺在树荫下的一片绿茵茵的草地上。不远处的柳树上那清脆的蝉鸣声让我感到惬意。山谷中的瀑布一泻而下,雪白的水花激情荡漾,如白玉,如珍珠,细腻圆润。我想接几颗,无奈隔着深深的水潭,只得望“珠”兴叹。夏韵为祖国母亲点缀了亮丽的风采。秋韵我又来到一座层峦叠障的山中,凉爽的风吹了过来,那铺着厚厚枫叶的小路穿上了金黄且火红的长裙。望着前面的果园,那硕果累累的果树摇晃着全身丰硕的果子,引诱着我上前去。路旁,秋虫争相鸣叫。蟋蟀、蝈蝈、纺织娘┅┅一声声,一阵阵,一片片,忽远忽近,如诉如歌,组成了一首秋天的奏鸣曲——那是秋天的演奏家们为秋天增添的无限生趣。到了果园,摘下一个金澄澄的橘子,剥开皮,将一面小巧玲珑的橘瓣放进嘴里,轻轻一咬,甜甜的橘汁填满了我的嘴巴。我脸上带着无尽的甜密。秋韵为祖国母亲增添了成熟的魅力。冬韵穿过果园,走了好一会儿,一股寒风迎面扑来,真冷!我不住打了个寒颤,缩着手,呼了一口热气。这不是要下雪了吧?我暗想。数九寒天,冰封千里。整个世界成了只大冰箱。山冷得在颤抖,河冻得僵硬了,空气也似乎要凝固起来。路旁的树木缀满银花,毛茸茸的,比原先粗壮了,远处的亭子像琼楼玉宇似的闪着耀眼银辉。小路上就像铺了一层白色的地毯,又仿佛妙手的画家为大地绘成了一幅白色的纯洁的图案。冬韵为祖国母亲带来了高贵的气质。我暗暗称赞:春、夏、秋、冬,各有各的风韵。我与这个美妙的自然只不过处于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祖国能有这么美丽,我却不懂得发现,不懂得欣赏。想到这里,我懊悔不已。这么和谐美丽的风景,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解密。它歌唱着祖国,歌唱着和谐。它如果用自然之韵去点缀,让我去跑龙套,实在是不为可惜。春的千姿百媚,夏的热情奔放,秋的豪情潇逸,冬的纯洁恬静。这些都有祖国的身影,和谐的笑容,优雅的自然之韵将永驻我的心田!900字 初二 记叙文
-
天籁之玄音一队满身铠甲,骑着高头大马的骑兵在落日的余晖中向王国的都城缓缓的行进,国王的车骑紧随其后,国王透过马蹄扬起的沙尘直视夕阳。脸上挂着心满意足的微笑。此次王军大胜而归,王国在群雄逐鹿中大获全胜。回到王宫,国王召集群臣,举行了盛大的宴会。在宽广的大殿上一派歌舞升平.国王最赏识的音乐师——能弹出天籁之音的乐师,音乐师弹动那家传的桐木古琴奏出美妙灵动的音符。国王与大臣们沉醉在这亦真亦幻地场景中,他们频频举杯,庆祝这来之不易地安逸快活。曾经志在天下地国王醉得很沉,很沉……歌舞似乎永远将永远持续下去。十天以后,国王再设宴席。群臣云集,他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发出一阵狂放而自得的笑声。他大声说道:“没有谁的快乐能比的上国君了。”音乐师轻抚在琴上的手不知为什么抖动了一下,古琴发出清脆锐利地声音。是上天恩赐和陪伴着人们的琴音.人们欣赏了他神奇而无法抵挡的音乐,随意间,指尖划过琴键,跳击的共鸣声,振响了耳膜,惊天的海浪和纯净的琴音,这是音乐的舞动,明晰音乐的内涵,音乐的舞姿,自然真切地享受着音乐,以至于他和他的琴,密不可分.国王不以为意,接着说:“一切臣子都要按照国君说的去做,没有任何人敢违背他,世上最让人满足的事莫过于此了。”话音刚落,群臣恭维附和之声随即响起,“国王圣明”之声此起彼伏。也正是这个时候,音乐师突然站了起来,瘦削的身躯透出了一股正气。在众人惊诧的目光中,只见他一身不吭地拿起古琴,突然向正在傲视群臣的国王径直撞了过去。声旁风声传来,国王大吃一惊,急忙挥动衣襟向一旁闪开,古琴擦着他的衣服而过,重重地撞在了他身后地墙上,古琴顿时碎裂开来。宫廷中死一般的寂静,国王惊诧地望着音乐师,不知道这位身边宠臣用意何在。此刻,宫廷上的卫士回过神来,两把寒光凛凛的长剑马上架到了音乐师的脖子上。国王望着音乐师,声音中带着不可掩饰的愤怒:“你要撞谁?”音乐师正色道:“如今听到一个小人在身边说话,因此撞他。”“那是我啊。”国王怒道。音乐师面不改色地说:“这不是国王应说的话。”国王沉默了。“大王,音乐师竟敢侮辱你,请将他斩首示众。“侍卫们站在一旁,等待国王下达命令。许久,国王说道:“放了他吧,把这作为我的鉴戒。今后这种宴会我不会再办了。”困惑不解地大臣们望着国王,面带微笑的音乐师也望着国王,他让国王心里明白,勇敢地自省与志在高远的抱负,达到音乐的境地.音乐,天籁的玄音,能欣赏出音乐的真谛,成就了最辉煌地事业。900字 初一 记叙文
-
生命之音_1000字一曲曲生命之音缓缓流入耳畔我钦佩的目光落在墙上人的面孔上。————题记每个人都有一个偶像他们或欣赏她的舞技或赞美她的歌喉亦或者被她的善良打动。而我也有偶像。他不是什么当红影帝也不是什么歌坛天后他就是弹奏出生命之音的伟人——贝多芬。第一次听到他所写的曲子我整个人都震撼了——震撼尽有人写出这么气势磅礴耐人寻味的曲子同时我的心也在听完他的事迹后被打动。贝多芬出生于一个社会环境复杂的时期。他5岁学琴8岁公开演奏10岁开始独立创作。而后他花了10年时间刻苦磨练他的音乐技艺。后来他和友人在一起时发现自己的听力在逐渐衰退。然而他最终逃不过残酷的命运。他的生命中最高贵最重要的一部分——他的听觉——在一次演奏会上终是完全是丧失。不过贝多芬并没有因此放弃音乐反而更努力的向音乐的道路前行。面对怀着敌意的城市维也纳面对无人问津的困难他弹奏出了生命之音不屈不挠的向孤独和痛苦斗争。他最终在57岁时逝世但他在生命末日写出的不朽的《欢乐颂》向命运宣告了他的胜利。他的74样作品无一不给历代作曲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没有因为整个维也纳的闲言碎语而退缩他没有被听力上的困难打倒。他从没有埋怨过任何人从没有恨过任何人。他对这个不公的社会残酷的命运所进行的对抗让我为之钦佩。他终是用死亡宣告了这场战争的胜利。他死的重于泰山。当我们对着劫难忧伤时我仿佛看见他坐到了我的身边来一言不发在琴上唱着他隐忍的悲歌安慰那哭泣的人当我对着一大摞作业斗争到疲惫的辰光我似乎感到他分赠给我的奋斗的欢乐当我对着误会哭泣时我好像听到他为我弹奏的奋斗的乐章。看看贝多芬再看看我们自己。现如今有多少人有贝多芬这样的坚毅呢当你们在梦想的道路上听见闲言碎语是退缩了吗当你们遇到痛苦与磨难时放弃了吗在一次次失败后记得最初的梦想记得“坚持”二字的重大含义。对我而言贝多芬的曲子是生命之音——我从曲子里感受到了贝多芬发自内心的独一无二的勇敢与坚持感受到了贝多芬发自内心的特别倔强与骄傲——那是他在用自己的生命谱写曲子。我对他的生命之音感到敬佩。我也会向我的偶像——贝多芬学习这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我会用自己的行动谱写自己的生命之音初二:婉千雨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900字 初二 议论文
-
《谛听教育的春天》读后感尊重生命,尊重学生,把课堂变成学生自己的舞台,也许已经不是新鲜事了。可它成为我们的教育思想了吗?它体现为我们的教育行为了吗?郭思乐生本教育从“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引申出“以人为本,以生命为本”,揭示了教育的真本。强调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终端,是教育的本性,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教育价值原则。生本教育的目标“以学生的生命价值为出发点”,其目的是“以学生的生命价值为体现”。强调不能压抑、控制人的自然生命。强调人的生命价值和智慧价值。一反“超越生命,超越人的自我发展的追求”的教育。杯子装水,原本平常,郭教授却能从中发现智慧。杯子越薄,边薄,装的水越多。边是“体”,装是“用”,而教学的目的如同让学生用杯子喝水,老师的教是“体”,学生的学是“用”,边薄水多,就是教少而学多;反过来,教得多,就学得少。老师把一切讲得通透,学生还学什么呢?所以郭教授认为,教师的角色只是“培根”,知识也好,德行也好,教师只是让它们在孩子们的心中扎根,接下来就是孩子们自己的感悟。所以生本的课堂是先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课堂上老师说得少,学生就说得多,老师做得少,只是引导学生观察、活动、阅读、思考,学生从中感悟了,就形成他们头脑中稳定的精神财富。一切相信学生,高度相信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老师是依托学生资源,唤醒学生,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焰,让他们自主地学习。学生成为教育真正的主人,课堂成了学生展示生命精彩的舞台,这不正是教师职业意义之所在吗?生本教育强调把可以交付的教学交付给学生。教师尽快地让学生自己活动起来,去获得知识,去解决问题,把可以托付的教学托付给学生。此时,学生处在真正自主的状态中,他的潜能得到激发,他的天性得到发展,他的收获像鲜花怒放。这样的依靠学生、为学生设计的教育和教学,就是生本教育体系。它正如着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下他的教育理想:“找出一种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生本课堂强调把学生作为教育资源来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全部既有经验、智慧、知识和学习内在积极性都以成为教师的教学所用,以成为动力之源,能量之库。生本是一种理念,是教育的理想境界,但在践行的过程中肯定会碰到这样的问题,那样的困惑,就让我们从《谛听教育的春天》一书中获得更多的教育智慧吧。900字 初二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