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册中的记忆900字

相册中的记忆

900字 五年级 散文

时间的指针已经行走在2009年的道路上年的中国,注定不会平凡。

今天功课真多,好累,看看以前的照片吧!翻开我们家的老相册,照片的第一页,是一张黑白的相片。上面是我的奶奶,她好像只有13岁左右,她的衣服很旧,却很干净,扎着大麻辫,站在家门前,脸上充满生气。

在第二页, 黑白的相片里是我的爷爷他在喂鸡,一双干枯的手刻着生活的艰辛。在后面的奶奶正吃力地洗衣服,头发都耷拉在脸上都没空整理。我的爸爸在家门前扫地,当时他只有七八岁,穿着一件极不合身的衣服,紧紧地包裹着瘦小的身体,看着很滑稽,我想应该是别人穿旧的送给他的吧。

第三页,也是张黑白的相片。里面是我的奶奶和爷爷,还有我爸爸,他们在吃饭,碗里只有米汤和馒头,和难以下咽的酱菜。我的脸不禁红了,难怪奶奶他们总教育我要珍惜粮食,原来这幸福的生活真是来之不易啊!

第四页,那里面是我的父亲,他在一个学校里念书,全神贯注,而学校只有三个房间大,只有几架桌椅。我不禁感受到,那时的学习条件是多么落后!

第五页,也是我的爸爸,这是1983年照的,终于看见是张彩色照片了。当时我爸爸已经19岁了,他的双手捧着张大学通知书,脸上荡漾着欣慰的笑容,在这几张照片中,我第一次看见爸爸笑,他的笑里,我感觉到了爸爸以前的辛苦和现在的快乐交织在一起,我为爸爸能考上大学而又摆脱苦日子而感到高兴。

……第十页是张彩色相片,上面是我,我穿着漂亮的衣服,坐在沙发上,悠然自得的看电视。

第十一页, 彩色相片,是我,我在照片中笑的那么开心,快乐,我正在凤凰山放风筝呢!看到这,我想到了前几张相片里,爸爸的童年,是在扫地,洗衣服,烧饭,吃馒头中度过,爸爸的童年如此坎坷,爷爷奶奶那时的日子更不用说!在枪林弹雨中生活,有时可能连个窝头都吃不到,哪有我们幸福?我们天天不愁吃穿,过的是好日子。一个是艰辛无比的生活,一个是怡然自得的生活,我心中澎湃。

我明白了,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生活变化,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多亏党的政策好,才有现在好的生活”,奶奶常常念叨着,还经常教导我们,“要珍惜这样的美好生活,要努力学习,工作,让人们的生活在更上一层楼!是的,前进不是一帆风顺的。改革开放的每一步,都伴随着对发展常识的重新发现和回归,都伴随着旧思想、旧体制的排除和新理念、新体制的建立。

相册里的故事

1200字以上 四年级 叙事

今年暑假的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去看望姥姥姥爷,虽然是很普通的一天,虽然是一次很平常的聚餐,但却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原因呢,要从姥爷家中抽屉里珍藏的一本相册说起。

吃完午饭,爸爸妈妈陪姥姥在看电视,我拖着姥爷给我讲故事。虽然姥爷有点累,但在我的软磨硬蹭下,姥爷终于答应了下来,而且很神秘的和我说,要给我看一样东西,而且还要给我一个惊喜。我也被姥爷的举动给弄蒙了,想快快知道到底是什么东西能让我惊喜。姥爷拿出一把小小的钥匙,带我走到他睡觉的房间,打开了写字台抽屉的锁,姥爷轻轻把抽屉拉开,映入我眼帘的是一本微微泛黄的老相册,哎呀,真让我失望,不就是一本普通的相册吗?这有什么让我惊喜的。姥爷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摸着我的头说:“今天姥爷就给你讲讲相册里的故事。”

打开相册,我被相册里面的照片深深的吸引住了。这些照片是我从来没有见到过得,最让吃惊的是他们全部都是黑白色的。一张,两张,五张,十张……有姥爷小时候过年的合影,有姥爷初中毕业的集体照,有姥爷参军时的标准照,还有姥爷在家乡和在部队时的风景照……

我指着其中一张过年的合影照片问姥爷,为什么一家人都穿着“一个模样”的衣服,姥爷说,计划经济时期凭证供应的年代,一年至多能添置上两件新衣服,还是一般的平布。“过年穿新衣”的期盼是他那个时期的同龄人都有过的愿望,如果能在没有过年就穿上新衣裳,让邻居羡慕时的那种满足和得意让现在的年轻人不能理解,更不要说现在的小天使们每个至少都有多套样式和质地都很好且四季分明的衣物了。

说着说着,姥爷突然指着一张春节聚餐的照片问我:“孩子,今天姥爷家的饭好不好吃?”我连忙说:“好吃好吃,一级棒!”“可孩子,你知道几十年前你可吃不到这么美味的饭菜!”姥爷说,那时候,食品的供应更是让他难忘,买肉凭票是自然的,但绝对没有挑肥选瘦的份儿,更不要说得排上拥挤不堪的露天长队,并要担心轮到自己时还有没有食物可以买到。因为争购食品引起大人们吵闹甚至是相互抓扯让孩子们惊恐不已,十几岁时最怕的就是让家长吆喝着去排队,常常在接受这个任务时嘴硬地说“宁可不吃肉也不去排队”。

我正听得津津有味呢,突然我的手机铃响了,是我的好同学给我发来了短信息,姥爷见状,立刻感叹到:“孩子,你看现在通讯多方便啊,你的手机都是触摸屏的了。”姥爷说,八十年代他用的是手摇式电话,每次需要联系时头疼不已,且不说先要接通邮电局的接线员,再转接至某个地方或某个单位,若对方是信号不太好,得打上好几个电话,有时甚至得呼叫上一天才能接通。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先行者,腰间跨着BB机,传呼信号随时呼叫,每每发出叫声,还要故意装作听不见,让它多响几声……,持有者的那份自豪,不言而喻。到了千禧之年,大哥大又成了身份的象征,持有者不仅要用上与自己身高不成比例的嗓音大喊,还得夹杂着地方语同时进行,才觉得在人前显圣。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每一个人手里都有不止一个手机,无论走到哪里都与对方近在咫尺,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听完姥爷相册里的故事,再想想我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不由的感慨起来,我今年只有10岁,若不是看到姥爷以前的“老照片”,真的难以想象生活会发生那么大的变化,不过仔细想想,从我记事起,我的家庭和周围环境所发生的变化,尤其是我们山东路小学近几年的变化,我也深深的感受到我们可爱的祖国正在发生着令人鼓舞的变化。我的十年经历,只是千千万万个小朋友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我们生活在如此美好的黄金时代,这种幸福和安定和谐的局面也需要我们倍加珍惜和维护,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奋斗,人民的生活会越来越美好,我们伟大的祖国会越来越富强。

山东路小学四年级:赵允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五年级
散文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