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的站台
我,独自一人,伫立在空荡荡的站台上,身边没有一个人,独自徘徊着,迷茫着。
耳边,传来他人的议论声、有嘲笑、有讽刺、有不屑,但其中也有不少鼓励的声音。
我犹豫着,不安着,是原地徘徊,还是登上远去的列车?原地徘徊,我将禁锢;登上远去的列车,前路迷茫,梦想的站台在何处?
列车呼啸而来。
最终,我还是登上了呼啸的列车。
我不知道,列车将会把我带到何方,是遥远的未来之处,还是我的梦想身边。
我只知道我已踏上这列车,正在向远方走去。
在我登上列车的那一刹那,耳边的的议论声像被风带走了一般,统统消失不见。世界顿时变得宁静,我可以专注的追逐我的梦想了。
我与列车一起飞奔着。突然,窗外暗了下来,一块乌云笼罩着小小的列车与列车上的我。渐渐地,开始刮风,风越来越大,可怕的声音像要把列车掀翻一样。我恐惧,却不愿停止飞奔向前的脚步。雨点打在车窗上,那声音像怪物的手在拍打着窗户。我躲在角落里,缩成一团,静静的等待着,等待着暴风雨的消失。
风,越刮越大。雨,越下越大。我蜷缩着,蜷缩着,渐渐的睡着了。
等我醒来,风停了,雨住了。列车停靠在一个不知名的站台上。我欣喜着,欢呼着,以为我的目的地到了。我跳上站台,在一群闪着光的梦想中,寻找着我的梦想。我找了一遍又一遍,却始终没找见我的梦想。我只能重新踏上列车,继续前行。
渐渐地,不知走了多少路程,经历了多少暴风雨,克服了多少困难,但我仍在继续前行。
终于,我看到了,我的梦想正在一个未名的站台上,闪闪发光。
我冲出列车,融入梦想的光晕中。
初一:失去了你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
――海子
这远方,是司马迁“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
壮年的司马迁燃烧着为梦想沸腾的热血,四处搜集古籍,考证史料。一夕入狱,在宫刑的耻辱黑暗中,他隐忍着用毕生精力书写《史记》。梦想有这么大的力量吗?实际上梦想就是人的缺憾,追梦的过程也是填补人生缺憾的过程。即便是身体上的残缺,也无法阻挡司马迁追逐人生的完满。追逐那远方,一如执着的夸父,坚持不懈,只为那灿烂的骄阳。
一位来自德国的青年,在偏远荒凉的山区陪伴中国留守儿童二十多年,是什么力量让他如此坚定?我想是他关心教育的梦想吧!卢安克安然看着孩子扭打却不制止;卢安克安然微笑听着孩子顽劣之语“你死就死了,和我有什么关系?”卢安克安然面对课堂上的混乱从不发火。他就这么静静地陪伴,毫无怨言地将青春健康奉献给孩子们。他说:“我的学生要找到自己生活的路。我想给他们的是走这条路所需要的才能。”在教育的梦想里,他奉献着。苍白瘦削的脸上绽开的笑容,满足得震动人心,好似已然得到这人生的完满。
司马迁,卢安克,他们都有自己的梦想,但梦想不是远方,而是远在远方的风。人生可以有许多远方可以到达,但只有远在远方的风如同那地平线一般无法企及。这便是人生的缺憾,所以人类的伟大便在于认识到这种缺憾,并懂得追求精神上的圆满。只有坚持不懈,只有奉献一切,才能欣然仰望头顶静谧深邃的星空。
追逐梦想,一如夸父逐日,生前竭力而奔,死后化作山川大地护佑人间。
我们望向远方,那抹因梦想的力量而持续荡漾的烟波蓝永远存在。
就这么望着吧,直到把浮世望成眼睫上的尘埃……
相关推荐
-
站台我慢慢地顺着人流走下列车.我已经到了小学的终点站.我人生中的中点站.片刻的调整后,我将要登上下一班列车-中学.我的第二个起点.茫茫人海中.我站在站台前人群的长龙里.前面的都是脚步比我快的人.我要努力,赶上他们.下一个起点.我一定要站在前边.站台前有许多在等候我们的乘务员.他们告诉我们.他们将伴随我们,一直到下一个站.我的脸上写满了担心.我担心.我是否能在列车上,抢到一个位置?是上等车厢的位置?还是下等车厢的?旅途茫茫,到达终点时,我是站着的?还是坐着的?我是软卧的?还是硬坐的?我是最先下车的?还是靠后的?叹了口起,我往站台走去.站台前有张地图.我凝望着地图,上面,标明着无数的高山和平原.我要加油,我给自己打气.为了下一站的上等车票.我要靠前,最先下车才行.无论前面有多少困难等着哦,我要勇敢的面对.我相信有一张上等车厢的车票,是属于我的.我笑了笑,走上了站台.…….35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
远方远方。你说我微笑的样子很好看,于是我每天都在笑,像个傻瓜。我问你:“你在哪里?”你笑得一脸灿烂,你说:“我在远方呀。”远方?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远方是哪里?”我焦急地问,我真的很想找到你,你少有地正经了起来,答案却还是令人琢磨不透:“远方就是远方呀。”遇见你,绝对是我最意料不到的事。那天,我被老师批评了一顿,虽然是我不对,可我莫名的委屈地想哭,脸上淌过道道蜿蜒的液体,竟还有讽刺的味道,怪异的惊人。你就这样飘飘悠悠地出现了,可爱的娃娃脸,嘴里却吐出让我想撞墙的话来:“借题发挥!”我疑惑地问你怎么知道我的真正的用意,你扬了扬眉毛,颇有些得意地看着我“因为,我是你远方的天使。”我很羡慕你,因为你想哭就哭,想笑就笑。“这对你来说很难吗?”你还带着泪花的大眼睛一眨一眨的。“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不学会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迟早是要吃亏的。”我一副老生常谈的样子,这也是在我跌了无数个跤后领悟的道理。你生气了,你大声地对我叫道:“笨蛋,不要那么俗气好不好,你知不知道你在大家面前很内向。”我大笑:“你才是笨蛋,我是双面人。”你知道吗?我在你面前表现的是最真最真的情感。云,纯白地把天空分成两半,我有时会有些疑惑:你说的远方是否就在重重叠叠的云里呢?亲爱的远方,亲爱的你。宝贝,我会去远方找你。500字 初一
-
远方每个人的心中都停驻着一条路,通向远方。远方,也许是一轮远山之月,在孤崤的山峰上兀自点亮星空;也许是一片世外桃源,蜂飞蝶舞,临风把盏。远方,总是那么神秘,那么飘渺,让人不住地希冀。于是,有的人沉溺于幻想,有的人背上行囊,有的人日夜兼程,只为到达远方。那些因为远方而驻足的人,被深深地困在了幻想的桎梏里,不忍离去。一味地迷恋远方是可怕的,当眼睛习惯了好高骛远,就无法看清脚下的路,幻想出的远方的美景,好似黄梁一梦,一朝梦醒,美梦破碎,剩下的只有一片荒凉。那些行色匆匆的人可能已经勾起嘴角,露出讥诮的笑容,他们带着“山无绝顶我为峰”的信念全力奔跑,山,水,云,木,崎岖坎坷都被他们甩在了身后,和风细雨在他们疾驰的速度里变成了骤雨暴风。到达!到达!斩断所有羁绊,跨越所有鸿沟,征服想要的远方。可是远方又是什么呢?你期待巫山的云雾,事实却可能只是几条云影;你期待欲雪的朦胧,事实却可能只是阴沉的天空。得到并不满足,成功并不一定快乐。只有那些走在路上的人,正在细细品味着远方,不急,不缓,每一个脚印都记录着一段年华,每一段历程都讲述着一个故事,每新踏出的一步,都是上一步的远方。远方一直都在前面,点亮着希望。远方一直都在脚下,嗅每一缕花香,都是远方醉人的芬芳。理想是远方,成功是远方,人生也是远方。人生如果没有了远方,就像生命没有了太阳,只会在黑暗中停滞不前,不知所寻,不知所往;人生不能只有远方,看不到风景,看不到流光,拥有的只是一个辉煌的终点和漫长的黯淡,错过一个个今天,却只是迎来一个可能并不欣喜的瞬间。花,开过就好,它的美在于生长和绽放;远方,心想就好,它的意义在于指引和寻找;心向远方,及时起航,无论结果,无畏风霜!700字 初一
-
远方不要放弃与远方的勇气,当你没有勇气的时候,但你可以生存,但是你虽生犹死。——题记远方,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它指引我们,也模糊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永远的守望只会收获糊口的玉米。如果跳出了这一亩三分地,你可能成为乞丐,但更有机会发现远方的金子。依稀记得刚步入三中这所中学时,心中怀揣着异样的心情。说不上兴奋与紧张。那时我便暗自发誓:既来之,则安之。加油,我可以很棒的!记得以前,有一位老师曾对我说:每个人都不知道远方是什么样的,但每个人都会为了远方而不懈奋斗,我们亦是如此。老师的话,让我有了新的动力。在那段日子,我整日以书为友,真的是恨不能连睡觉做梦都看书。一想起那时爸爸对我的满怀信心的目光,我也觉得应该更加努力,不负时光。毕竟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才能创造辉煌人生。可惜好景不长,后来我结交了一下嘻哈人生的朋友,我似乎也没有了想象中那么强大的自制力,便很快放松下来与他们整日玩乐。老师的劝告,家长的失望一波波袭来,我也统统没放在心上,依旧我行我素我“很好”的样子,慢慢地,我开始放纵自己,任由堕落。我想大家应该对我失望了,可是并没有,爱我的人,始终没有放弃我,鼓励我,叫我振作起来,眺望远方。他们告诉我远方的美好,让我忍不住又重燃信心去追寻远方的美丽。是的,远方,只留给那些努力奋斗的人。此刻,我已经是高中生了。夏季的蝉鸣让我听来格外悦耳。我不知道远方到底是怎样的,但我会为之奋斗。初中的三年,我要把它作为一个参考,高中的三年,我会以此来激励路上的我,我知道,远方在等我,而不是我在等远方。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到更广阔的天地去歌唱,需要我们拥有鲲鹏的信念与勇气,打破显示的枷锁,抛却眼前的苟且,才会发现,远方别有洞天!700字 初一
-
远方海子说:“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远方充满诗意,是美好的。每一个人都朝着自己的远方一步步走出。李白的一生是流浪的,它走遍祖国的万千河山,从他的诗中,可以发现他的颠沛流离。虽生于盛唐,但却难以施展他的才华。郁郁不得志始终阻挡不了他对未来的那份执着。桀骜不驯的性格注定要成就他不平凡的一生。对待皇宫里的权臣坚持“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立场。这本是一个可以实现自己鸿鹄之志的天地,却难寻一条可行的羊肠小道。在这迷茫中,李白自我勉励道“长风破浪会有时候,直挂云帆济沧海”或许,他的远方在大海的那一头。他的远方,藏于星辰里,泻于瀑布中,行于船舶间。聚集着浪漫的诗意。在扭曲的星空映射下,地面的城堡显得更为黑暗、扭曲。在病痛的折磨下,梵高还是拿起画笔,就上了这艘去远方的船,他用癫狂的色彩描绘着对生活的热爱,梵高对色彩的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向日葵》的美是可以触摸到的生命,是有温度的,但《星空》的美是无法触及的,是冷冰冰的。略微带病态的它。却被世界所赞赏。在精神病院里的他尽可能的用他的画笔把他所看到的星空画下来,这可能也是他对抗病魔时最管用的方法。可是最后,他拿起的不是画笔,而是手枪,随着麦田里的乌鸦群飞,梵高他去到了另一个世界去追求美,那里的爱情是圆满的,亲情是和睦的,友情是真挚的。梵高的远方,热烈开幕,平静谢幕。化作孑然一身的灵魂,去追求他的远方。在苏维埃的土地上,有着这么一位伟人,为了革命,奋不顾身,弃笔从戎,从选择共产主义的信仰开始,方志敏他舍弃了他的一切,忍受了饥饿、寒冷、危险、痛苦、屈辱等一切难于忍受的生活。他的远方,现在来看,却近在咫尺,他用强大的精神力量与反动派作斗争,屈服,这是方志敏头脑里不会闪现的字眼。他的远方始于农村,坚定了理想,终于农村,验证了真理。750字 初一
-
站台在站台等待你的到来,我的心始终放不下你。你的野蛮,你的温柔,你的骄傲,你的所有。在站台等待你的到来,你却迟迟没有来,我不信,你放弃了我,我一直等你到天亮雨也下到了天亮。那几天,我哭了,你的笑容浮现在我的眼前一碰触,你就走了。我为了你而哭泣,你说过,要让我开心的笑我想将你忘记可是我做不到一闭上眼全是你的笑容我希望,永远不要再见到你就不会难过了我走了可是,你为什么不肯放过我和你的她一起来了你们暧昧的眼神,让我心痛,那是你对我才有的温柔,现在却是对着她。.我们的视线对在了一起你却迅速的逃开了,她鄙视了我一眼我又为了你而哭。从那一天起我不再哭泣为你我的泪水不值得我要放弃和你的约定。250字 六年级 叙事
-
《站台》作文深夜,火车在铁轨上沉默地跑着,车里的鼾声此起彼伏。每个人都安静地睡着,唯独女孩和她的父亲坐在卧铺上,沉默地看向窗外。还有13分钟。面对即将抵达的站台,父女俩的心里多多少少都有些抵触。那是女孩的父亲和母亲相识的地方,也是他们分别的地方。在女孩10岁那年,她的母亲永远地沉睡在那里。在她的记忆中,父亲和母亲的关系一直都很平淡--偶尔会简短的交谈几句,大部分时间只是沉默。但她清楚地记得那一天,父亲和母亲交谈最多的那一天。深秋,一家人少见地决定外出旅行。三人坐在出租车里,一向沉默的父亲和母亲竟说起话来。女孩却一直盯着窗外蓝的似海水一般的天空。不知过了多久,天空渐渐阴沉下来,阳光被厚重的云层遮住,阴沉的风叫嚣着,似乎在酝酿着狂风暴雨。在快要接近站台的时候,父母由原本的的交谈变成争吵,最后母亲似乎说了一句什么,女孩没听清,随后母亲猛地推开门,飞快地跑向站台。父亲起初只是坐在车上,没有动。片刻之后,他终于还是狠不下心来,打开车门跳下车,追了过去。女孩用尽了全身力气,却也只能远远地跟在父亲身后。突然地,父亲停住了。女孩欣喜地跑了过去,四处张望,看到的却只有围观的人群,停住的列车,呆滞的父亲,以及脸色苍白、双眼紧闭的母亲......列车员清脆的报站声把女孩从回忆中扯出来,她提起行李箱,跟在爸爸后面下了车。深秋的夜晚,站台上只有她和父亲两个人。凛冽的风呼啸着刮过,她不自觉得缩了缩脖子。父亲打好出租车,女孩沉默地与他并排坐下。这时,父亲竟主动与她说起话来。窗外,云层很厚,结结实实地挡住了月光。不知是什么原因,她与父亲争吵起来。父亲由最初的训斥变为后来的怒骂。争吵愈演愈烈,在她不知是第几次回嘴的时候,父亲终于忍无可忍,扬手狠狠地甩了她一巴掌。清脆的响声凝固了空气。她先是瞪大了双眼,随机在红灯亮起的时候跳下了车,下意识地向站台跑过去。父亲沉默地看着女儿的背影,眼前突然出现了一幅画面:女孩的母亲坐在他旁边,面脸通红地朝他喊:你迟早会害死她的!随后跳下车,向站台跑去。那个画面 和现在多么的像!他猛地一抖,不假思索地下了车,发了疯似的朝女孩离开的方向追去。一路上,他一直在喊她的名字,而她却像没有听到一样,继续以极快的速度向前跑去,仿佛在追赶她母亲走时的路。想到这里,他打了个寒噤,强迫自己终止思考,继续跟着女孩。接近站台,他们的距离越来越近,他还来不及高兴,猛地便看到一辆列车,飞快地闯入他的视野。女孩离着车那么近,仿佛下一秒就要被卷进车底--像她的母亲那样。他终于及时地赶到她身后,一把将她扯进怀里。女孩抬头望着父亲的脸,眼泪如潮水般汹涌而出。云层在此时完全散去,纯白的月光洒下来,似一片安静的胡。他们紧紧地抱住彼此,很久,很久。不管以后怎样,至少他们明白,两个人都不能再失去彼此了。再也不能。1200字 初中 抒情
-
站台作文带着沉重的行李,夜晚的省城是那样灯火通明。我穿过省城的大街小巷,抬头望望天空,被高大的钢筋混凝土所遮挡的让人压抑,夜空被厚重的云层所覆盖。少有时间能嗅到月与星的身影,不禁让我忆起小城,想起在远走的车上看见父母在站台上期盼的眼神,便愈加加快了步伐。步履兴奋地到了车站,尽管嘈杂,我却只淡淡一笑,匆忙前去登车。安稳地坐在了火车上,透过塑钢玻璃望向月台,浮现出太多太多。“背影”中,父亲笨拙地爬上高高的月台......而月台前后,水泥地与铁轨的对望,又像父母与子女,丈夫与妻子,在离别时的相视,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沉默,但眼神就诉说了一切。月台,不过一个小小的站台,它的等待。—列车的归来,它的期盼——列车的平安到达,再次归来。世间任何一地都可成为站台,在不经意间你也许会发现那些空灵而深邃的眼神,也将这情意回忆驻足在这里,留在了“南浦”之上。儿时,父母在隔了几座大山的那边,守护着自己心中的那份责任。而我早早就离开父母,与奶奶在小城生活。小城的月色,夜空时那么的迷人。常常习惯了在窗边对着月亮、星星潸然泪下,朦胧之中,泪水却模糊倒映出父母的身影。那时,一听说父母可能回来,就兴奋地在街边等待,望眼欲穿,有时却失落而回,每当父母离开时,我依旧会在那里,很久很久。似乎失去了什么,又在这一次次中坚强起来。而如今,成长的我,背进离乡,告别了父母踏上了新的学习生涯,由小城到了陌生的省城。一个人,一条路,始终要走下去。尽管父母相继调到小城,我却远走了,等待的人也这样如期调换了位置。那小小的站台,我一步步成长的里程,已记不清在那里留下过多少眼泪,但那却是我一直深记的地方。躺在火车上,听着铁轨之间美妙的归家和弦,险峻的成昆线大山环绕。我坐起来,望向窗外。黎明的曙光正从东边的大山悄然划出,马上就到那河谷平原了,点点滴滴。小城模糊的灯火已在眼中闪现。此时,父母也一定在站台等待着那列车,期盼的目光也将回到眼底。750字 高中 叙事
-
别离的站台送来送去,最后送的竟是自己。离别的站台,他们都走了,只有我一个人默默往回走。对我来说,他们的离开究竟是牵绊还是解脱?我的思念是偶然还是必然?我竟送不走悲伤,它就这样一直依附在我身边。一直以来,我都在逃避。明明置身于爱的漩涡,却只知一味的下沉,不知旋转。闭上眼是他的微笑,睁开眼是泪的孤单。月光碾碎的树影,像昨日的欢乐,被分割成一片片,最终消失在海角天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转角,如果我在这个路口往回走,他们会回来吗?到底是谁被遗忘在幸福也碰触不到的角落?200字 高二 叙事
-
公交车的站台有一天,我和妈妈一起去奶奶家。我和妈妈说笑着走到了等公交车的站台。一会儿,一辆车开过后,我看见马路上多了一袋垃圾。我想:“是谁把剩下的早饭扔在了马路上,真不讲卫生。”这时我听见一位小朋友说:“这是谁扔的呀?”我转过头去看,看见一位挂着红领巾的小朋友在说话。只见他走过去把垃圾捡起来,扔到了垃圾桶里。然后拍拍手走了。我看着他的背影,感到很惭愧,心里想:“我也看见了,我为什么不去捡呢?以后要向他学习,主动地多做好事。”200字 二年级 叙事
-
站台七月天,汗满颜。一个人站立在车站之下,真热!暑假里学英语,一个人坐三路车从桥南到新广场,等车的时间真是比坐车的时间还要热,也没座位。下午两点的太阳,火辣辣地照射着大地上每一个暴露在外的角落。车站也快脱水了,滚烫的铁牌告诉了我这一切。这么笔直地站了一会儿够累了,本想靠在铁牌上稍作休息,但这站牌经过无数携带微尘的夏风吹拂,早已“泪满衣襟”。无奈,只好站着,毫不夸张地说,我都闻到了水泥地被烤焦的味道。我一直站着,头顶着细小的汗珠顺着发尖流下来,汇聚在一起,沿着耳梢流下来,流到下巴上,落下,落下,滴在水泥地上,留下了一个明显的印记。不过一会儿,就完全蒸发了。三路车真是难等,二十分钟一班,却让人觉得等了一个世纪。我觉得嘴唇的皮邹在一起,急忙将嘴唇濡湿,怕它在下一秒变成白色。手里还带着一个小包,包让人觉得手上戴了一层手套,却怎么也脱不下来。当我放下它时,毒辣的阳光把我手心里的汗珠瞬间就晒干了。索性把包拎起来好,手心里的汗珠沿着邹起的智慧线滴在纸袋上,发出脆响,如“天籁之声”,回荡永久。把头埋下,还是在黑暗的地方好遮阴啊!突然,我听到了汽车的喇叭声,宛如仙乐,抬头一看,一道阳光使我差点眩晕过去,我微微瞥见墨绿的三路车缓缓靠站。顾不了那么多,我抹去脑门上的汗珠,兴奋地向三路车的方向奔去,终于躲进了那一片阴凉的世界。550字 六年级
-
人生需要站台《於陵子》中曾写过这样一只蜗牛:它想干一番大事业,所以给自己订下了一个“宏伟”的目标——先登上泰山,再到江南,可它算了算,这些计划要几年才能完成,它与自己短暂的生命比了比,真是天壤之别,所以它一下子接受不了,猝死了。其实,这不仅仅是一个笑话,它还反映了一个问题:在短暂的一生中,怎样才能实现更多的理想?人的一生有很多理想,每个人都想全部实现它们。但理想能否实现与它自身是否合理,与它有没有实际意义有关。如果你有一个符合自身的理想并且想要实现它时,你就需要建立一些站台。站台——就是停顿的地方。一个人不可能知道未来,所以,每一个站台会让你回顾过去,确定新的目标,而不会因为前途未卜而放弃。理想是需要奋斗才能实现,而不是唾手可得。然而,人们往往给自己定下过于庞大的目标,认为只要目标大,干劲就会足,孰不知,当自己经过努力,经过拼搏后,总发现目标高高在上,有点触不可及的感觉。这样,就觉得自己技不如人,自暴自弃,严重的人,自己也会成为牺牲品。故事中的蜗牛不就是这样吗?给自己定下不合理的目标,让目标来左右它,中间也没有进行反复思考,而导致了悲剧。难道这仅是蜗牛的悲剧吗?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说:我要干嘛干嘛,我要干嘛干嘛。可是到头来,还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生命需要站台,理想切合实际,目标不要过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属于自己的一页中,写下辉煌一篇!550字 高一 议论文
-
远方远方十多年前的乡村,远方是一颗颗闪亮的星星。皎洁月光下的孩子们看着它们眨眼,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一闪一闪亮晶晶,漫天都是小眼睛……”这时,一颗星星变得更亮了,孩子们猜:那颗星星在看书,可是太暗了,看不清,它的妈妈便给它开了灯!又有颗星星变暗了,大家猜:这是因为睡觉时间到了,妈妈把灯关了!孩子们又指着天上的星星,七嘴八舌地讨论着,给星星们取名字。要睡觉了,孩子们一边指着星星,一边与它们告别:“远方的朋友,明天晚上见!”孩子们一边往家的方向跑去,一边向它们挥手告别,并告诉它们,明天我还会来!十多年后的乡村,远方是几颗若隐若现的星星。暗暗月光下的孩子们看着它消失,一个个都唉声叹气的说:“远方的朋友不理我们了!都不来这儿和我们玩了。”一位孩子对大家说:“听妈妈说,这都是雾霾干的,把远方的朋友赶跑了。”这时,一颗若隐若现的星星不见了,大家纷纷说道:“雾霾把朋友赶走了,雾霾把朋友赶走了!”大家都愁眉苦脸地坐在地上,指着曾经属于星星朋友们的故乡,说:“远方的朋友,你们去哪儿了?”孩子们个个都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地里,伤心欲绝。十多年前的城市,远方是公园里闪闪发光的灯。皎洁月光下的孩子们常常伸出手指数着:一盏灯,两盏灯,三盏灯……十多年后的城市,远方也是公园里闪闪发光的灯。暗暗月光下的孩子已无心思去数灯了。因为在灯光下,更多的是一个又一个的口罩。550字 六年级 叙事
-
远方你突兀的出现,又突兀的消失,只留我一个人,孤独的走向没有你的远方。我低着头,耳朵里塞着耳机,默默的走着,想要与世隔绝。我不知道我的远方有什么,层层的雾挡住了视线,我只能麻木地走着。我不奢望能有什么改变。我用柔光看着路边无比熟悉的景物,连路过的行人,都有些眼熟。微风拂过树叶,“沙沙”声响起,却未传入我的耳朵。我的一年只有一天,剩下的三百六十四天亦或三百六十五天都是重复那第一天罢了。那远方的层层迷雾因你而消散。你的出现,让我猝不及防。你那热情的邀请,让我不好拒绝。我看着你在我眼前雀跃着,像舞动的精灵,清纯,不染世俗。看着你脸颊上小小的梨涡,让我失了心神,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你的声音是那样空灵、悦耳,牵人心神,让人沉溺其中。你用葱白修长的手指将额前的一缕青丝捋到耳后,对我又是微微一笑。那笑容,让丛丛桃花黯然失色,心生妒嫉。我想着,我的远方,一定有你的身影。但现实让人失望,既而绝望。迷雾消散,我的远方没有你。再次听到你的消息时,端着杯子的手不由自主地颤抖了一下。那日,你离开我,我不是没有恨过你。恨你抛下我,恨你让我品尝分别的苦涩,恨你让我看清那没有你的远方。可,又能如何!时间,早已让那恨意化为无奈。我抿了一口杯中的咖啡,苦却不涩,只是让我的笑容有了一丝苦意。我能有何办法?是你要离开,你留下了什么?留下了我独自一人,留下了……那没有你的远方。550字 初三
-
远方“悄悄是别离的笙箫”“离别即是更好的相遇”“世上哪有不散的宴席”,每每读到这些句子,心中总会一颤,感到不是滋味……离别,难道真的还会相遇?那所谓更好的又在何处,何方……总有人说:离别并非永别,在特殊的某一时刻,你还会再遇到心中挂念着的她、他们。可我说,那,又会是几时,如若再次相遇,最好不过一句,好巧,好巧……我不想长大,因为时间!会把你、你们带走,长大———即别离,即再见……从前的我总是渴望长大,迫切长大。以为长大,就是对现在痛苦学业的解脱,便可以不受大人的指挥,从前是如此的天真哇……我不想长大,我讨厌长大,我不想分别,也讨厌别离,我不甘失去你们。……现在的世界,没有面具,大家开心就笑,难过就哭,彼此搀扶着,向远方踏步。现在,是希望,是梦想,是彩虹!如此之艳丽!而以后呢……这一切,还会如此?金钱代替希望,欲望代替梦想,那本七色的天空,忽地蒙上了灰蒙的纱……长大的世界,没有童话,只有远方……只有那无尽的小道,而我们,只在小道上徘徊,看不见年少时,拼了命追寻的那缕光,不惜时间也要够到的那缕光,它曾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梦想”……大家都在拼命奔跑,渴望快些长大,可又有多少人曾慢下脚步,问问自己想要什么。其实吧!成长的路上,两道皆美。只是我们,太急,太急……我不想长大,我想永远坐在“这儿”,遥望天边,身旁伴着你们,渴望着,诗,和远方……550字 六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