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兵张嘎》读后感650字

《小兵张嘎》读后感

65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小兵张嘎》这部电影我看过几遍了,张嘎的机智聪明形象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假期里,我又有了时间看了一遍。我再一次被张嘎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

电影中主要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冀中平原的白洋淀边上的一个叫鬼不灵的村子里,有个叫嘎子的小男孩

+,他从小就失去了父母,和奶奶相依为命。他聪明顽皮又懂事。在鬼不灵村养伤的老钟叔送给他一把木头枪,他特别喜爱。一天,老钟叔被捕,疼爱他的奶奶也被鬼子打死了,张嘎怀恨在心,决心要为老钟叔和奶奶报仇。他一直渴望有一把属于自己的真枪。在他的强烈要求下,区队长允许他当了小八路。他很勇敢,第一次遇到“敌人”(其实是自己人),就用那把木头枪来吓唬罗金保,用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胆量去夺那个人的枪;他争强好胜,为了拿到小胖墩的“皮影”,用摔跤来赌输赢,要输的时候,竟然咬人,受到批评后不服气,居然用草团堵住小胖墩儿家的烟囱,看到人家被烟呛,他在房顶上乐得前仰后合,后来知道错了,就诚心地去给老满叔和小胖墩道歉。张嘎机智勇敢,受到大家的喜爱,在与鬼子交战的紧急关头,他把一挂鞭炮挂在狗尾巴上,引来了敌人的主力,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敌人消灭了。在庆祝鬼不灵一战的胜利大会上,嘎子终于得到了一把属于自己的真正的手枪。从此,他也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人民小战士。

我看着这部电影,有时为嘎子的调皮笑出声,有时又为他处在危险的时候捏着一把汗。看完了这部电影,我在想,如果嘎子生活在我们这个年代,也一定会和我们一样过着幸福的生活,也可以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我会和他做好朋友,学习他勇敢机智的精神。他也一定会是一个好学生。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一定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好好学习,长大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六年级:孙卓涵

奔跑的青春

550字 高一 记叙文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青春是活力与激情的代名词。作为高中生的我们拥有着很多人羡慕不来的活力,然而我们却将这种活力压抑了起来。我们拿着忙于学习的幌子来拒绝运动,将该运动的时间用来睡觉。而这一次我们无从拒绝,因为我们学校的运动会就要来了。

我们的班主任虽然一直督促着我们学习,但也督促着我们多做运动。运动会来了我们想逃也逃不掉,然而也因为这一次的运动会让我们明白了奔跑的趣味和运动的快乐。

我们因运动而健康,又因健康而快乐。总是以为,建筑金字塔的人在建筑时定是痛苦不堪。可是有一种说法却认为这些人是快乐地建造。其原因是人在痛苦时做事的准确度比起快乐时做事要差得很多,若他们不是快乐的,又怎能构造出如此精确的金字塔呢?若是基于这一点而言,人的生命就真是在于运动了!

欣赏同学们激情奔跑,心情仍然感动,随之律动。套一句广告词,或许也是一种体育的精神吧——爱运动,真快乐!

青春,继续奔跑一天半的运动会,不同的人,不同的感受;以不同的方式度过,有不同的心灵收获。

想起《十日谈》中有这样一句话“攀缘的艰辛就换来了加倍的快乐。”也想起巴金在散文《生》里写的:“将个人的生存放在群体的生存里,群体绵延不绝,能够继续到永远,则个人亦何尝不可以说是永生。”

太阳被我们的激情所点燃;春天因我们的热情而灿烂。运动会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奖状和名次,更是一种态度、一种决心,一种力量、一种品质、一种永不磨灭的精神!

又将回到平日的学习生活,但不管怎样,无论是谁,我们都应让青春继续奔跑!让青春永驻心田!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读后感
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