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_500字450字

日落_500字

450字 初二 写景

E度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天边的云渐渐红了,像小姑娘涨红了的脸一样;又像那位仙人打翻了红墨瓶,把天染红了。这时苍穹上归雁排成了“人”字形,为红彤彤的天空献上美丽的画卷。

大街上,众多人都踏上归家的路:学生只想快回家做作业,大人们只想快回家做家务,到处都充满匆匆的影子。只是空旷的地方,老人慢悠悠地散步、沉思,欣赏着天空最后的辉煌。这时,他们皱了皱眉头,发现云彩已把太阳遮住了半边脸。

小巷中,零零星星的小朋友在嬉戏,玩沙、弄泥,无忧无虑。这时,太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长长的,它宛如一位不舍离去的老人,凝望着他的孙子。这太阳呵,让我勾起我上上一辈的思念。

柳枝在微风中梳着头发,沐浴着斜阳的光辉;秋菊在这深秋日落中,含苞待放;橘树在这光与影里,橘子泛发出成熟的气息……此时,万物都仰望着:可敬的太阳被云彩吞噬了!

可是,太阳用最后的辉煌,照亮人间。它也明白,这点光辉对万物来说是用不着的:树木不能用这一点光进行光合作用,太阳能电池板亦不能靠此发电。它留下的有什么作用?

待到明天,你将看见一个全新的太阳。斜阳下,或许你会惊讶地发现:没有今天的夕照就没有明天的黎明。

广州市第八十七中学初二:秦淼焱

中国梦演讲稿

1200字以上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站在海政的演讲台前,耳边回响着习总书记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行动指南,心情倍感激动,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梦圆中国人》。

中华民族是有梦想的民族。

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个老头叫愚公,在为实现打通太行王屋两座大山的梦想,他脚踏实地“叩石垦壤”、凭着“子子孙孙无穷匮”的不懈努力,最终感动山神,实现了“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的梦想。

96年前,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上,诞生了一个红色梦想。经历96年的风雨历程,红色梦想照亮了井冈山上杜鹃胜火,钟山脚下烟波如画,点亮了整个中国现代史,开启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国人民走出了受欺凌的噩梦,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梦想,站立在世界的东方。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那个“春天的故事”,让中国人进一步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梦想。十九大报告,使我看到了中国人“强起来”梦想正一步步向我走来。这是全中国人的梦想,每一个中国人,包括我我——一名普通的大学新生、海政新生,都是这个伟大梦想的圆梦人。我们该如何圆梦,创造新时代特有的中国故事呢?

今天站在这里,我想向大家我讲述我家乡的一个圆梦故事——

我是信安专业的岑一瑜,我来自浙江慈溪,我的家乡在2017年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榜单中,名列全国第五。然而在改革开放之前,这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贫穷落后的小县。她地处东海之滨,杭州湾南岸,地理位置与三亚的天涯海角相似,处于交通末端,距离地级市宁波60公里、省城杭州138公里,不通铁路,与外界联系极不方便。行政区域面积仅1361平方公里,却拥有一百多万人口,区域内自然资源缺乏,水稻棉花是我们的主要产业,又因为人口众多,根本谈不上经济效益。因此,我们的先辈有跑上海做生意的传统,我的老乡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的文章《信客》中就有提及。大都市上海与慈溪就隔了一个杭州湾,我们习惯把隔海相望的上海叫做“对江”。听老人们讲,以前天气好好的时候,在海边种地,抬头就看得见“对江”。但真正要到达直线距离仅36公里的上海,却往往是天还没亮就得出发,要绕道余姚坐火车,当天晚上能到上海,就算交通顺利了。那时,出门经商的人总是对着杭州湾“望洋兴叹”——要是有座桥该多好啊!

然而,在杭州湾上造桥,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任务”:杭州湾就是近几年中央电视台每年中秋都直播的“钱塘潮涌”之处,我的家乡慈溪处于这个喇叭的外口子上。南北30多公里,无数的设计、施工难题,让一代代中外建设者望而却步。我们慈溪人“要有座桥”的梦,一做就是近百年。

2008年5月1日,经过10年筹划,5年半施工,克服了潮涌、狂风、暗流、泥沙等无数个世界难题,我们慈溪人的大桥梦终于圆上了: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通车了。慈溪从交通末端,一跃成为连接沪甬两地的“黄金节点”,全面融入沪杭甬2小时交通圈,在长三角城市群中显现出重要的战略地位。慈溪成为长三角地区大上海经济圈南翼重要的工商名城,也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海经济开放区之一。

如今,我们这代人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伟大梦想的历史关键时期,圆梦路上困难多多,障碍重重,我深知,作为海政学子,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是新一代的圆梦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一定像我们的先辈一样,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埋头苦干,学知识、学技术、练本领,发扬实干精神、创新精神,干好自己的那一份,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梦。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二
写景
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