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900字

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

900字 初一 散文

人心若是一方小池/必有一泓清泉/缓缓而入/呢喃起诗意的涟漪/吟咏着岁月的旋律/此际/心清如许

——题记

贾平凹曾写道:“人生得也罢,失也罢,悲也罢,喜也罢,要紧的是心中的一泓清泉里不能没有月辉。”此言得之。如果语文是人心中的一泓清泉,那么我对语文的爱就如皎皎月辉,长照人生路。

语文,是无处不在的。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你看那灼灼其华的背后,是语文把一段宋词的婉转情思幽幽吹起。“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在那千层碧山之中,千载白云之上,语文把盏而吟,吐纳着唐诗超然物外的开阔大气。

“绣榻闲时吹红雨,雕栏曲处倚黄昏。”桨声灯影里,小桥流水边,可不是语文在漫步,为江南的烟雨平添了几许温柔。“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滚滚波涛中,浩浩大海上,可不是语文在倚天扬帆,于劈波斩浪间展露中华文明的浩瀚博大。

语文,是动人心魄的。

霓虹闪烁的上海滩上,语文带你探访一个又繁华又空洞的世界。那里有一个比烟花还寂寞的女子,扑闪扑闪着一双犀利敏锐的眼睛,跟你缓缓道出那动荡年代不凡的情愫。于是在张爱玲空灵的文字间,你看到了语文的长度,从很远的地方跨越时空而来,说一段令人涕下的故事,道一曲百转千回的歌。

塞草连天的大漠里,语文引你见一位唤作蔡文姬的女子。“泪水和墨续汉史,秋风兰蕙化为茅。”舍夫弃子只因心系汉文化的传承大业,只因铭记自己是汉家的好女儿,于是便在黄沙中走上了艰难的归路。于《胡笳十八拍》中,你听到了语文的密度,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语文,是催人奋进的。

我曾读余光中的文章,只看一句“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也要一直萦绕着这大地,那无穷无尽的故国,四海漂泊的龙族叫它做大陆,壮士登高叫它做九州,英雄落难叫它做江湖”,便倏地落下泪来。祖国的伟大与崇高,在语文中体现;文人的爱国与执著,在语文中彰显。

我曾在食指的《相信未来》中获取前进的动力,在毛泽东的《沁园春》中获取少年的豪情,在汪国真的诗篇里徜徉,从而明了:不须在意身后的寒风冷雨,只要认真向前,朝着目标前驱。

语文就像是一首玲珑的五言诗,于平平仄仄之中给人以清新的意蕴;语文又像是一幅空灵的山水画,于点染勾勒中给人以深邃的感悟;语文更像是一泓清泉,在心灵的小池里注入源头活水,由此,天光云影共徘徊。

浮泛在诗与爱与梦的泉流上,我侧耳聆听语文清越的声音,汩汩,汩汩……

我喜欢中国

650字 初一 散文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相信每个中华儿女心里都有这样一句话,而且它已在我心中留下一个深深的烙印。

中国,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一位名符其实的“老人”。

我喜欢中国,喜欢中国的“老”。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从五帝时期到今天,已是5000多年的高龄,但他仍然鹤发童颜,既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又有青少年的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中国“老”,老得沉着,冷静得没有脾气,不像美国,只有200多岁,就欺负“老人”,毫无半点尊老爱幼之心,天天想着“打架”,恃强凌弱,不务正业。中国的“老”,给“少”的一代留下了不少的好处。华夏文化,犹如宇宙中的一颗恒星,照亮了他人。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这哪一不是中国老人留下的珍贵宝物?而“少”的一代呢,学了老人的发明,不但没感谢老人、报答老人,反而用它们来对付老人,过桥拆板,实在可耻。

我喜欢中国,喜欢她的“秀”。中国,犹如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婀娜多姿,娇美动人。长城是她身上的游龙,黄河是她的动脉,扬子江则是她的静脉,青藏高原是她的脊梁;故宫是她洁白的牙齿,北京城是她的头顶,海南岛、台湾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和钓鱼岛是她的脚趾;五岳是她的手指,桂林山水是她美妙的长发。美得动人,美得绝顶,美得无法形容。难怪“八国强盗”要把这“美人”解体。

我喜欢中国,喜欢中国的“雄”。中国版图像一只雄鸡,自然有“雄”的魅力。1964年10月16日,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中国又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把中国核技术推到世界前列。“东方红”卫星的发射,“神舟五号”的辉煌,“嫦娥工程”的开启,中国在宇航技术方面又名列世界前茅,直逼美、俄两国。中国不再是“雄鸡”,而是一只“雄狮”,一鸣惊人,一跃千丈。

我喜欢中国!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一
散文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