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小实验
五月是我校的科技活动月。5月29日,我校在综合楼举行了一次科技小实验比赛。这次比赛真是奇妙又有趣,令我难以忘怀。
那天下午,我们早早地来到现场,各班按指定的位置坐好。只见实验桌摆在正中间,我想:这次实验比赛一定是很有看头了。
比赛开始了,我班的代表被安排第一个出场。只见张为东、马靖和沙雨润分别拿着一个烧杯、一个鸡蛋和一瓶白醋出场了。张为东拿着话筒,为大家讲解实验步骤。马靖则按照步骤进行操作演示:他先把鸡蛋放进烧杯里,再把白醋倒进杯里。最后拿一支玻璃棒不停地搅拌。马靖端着烧杯绕场一圈。在场的同学个个伸长脖子争着看,生怕看漏眼。只见鸡蛋壳上面出现了一些气泡,而且气泡越来越多。张为东问大家:“你们知道为什么产生这样的现象吗?”霎时间,在场的所有同学都在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时不时有人说出一些答案,但都被否定了。会场沉静了。主持人张老师问:“张为东同学,你们能说出为什么吗?”只见张为东不慌不忙地说: “因为鸡蛋壳里含有丰富的钙,钙遇到酸产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一种新的物质——二氧化碳。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鸡蛋壳里的钙会越来越少,鸡蛋壳也就变软了。”主持人又问:“鸡蛋壳要完全变软要多长时间?”张为东侧着脑袋想了想,说:“大概要两个多时吧。”主持人幽默地说:“那我们慢慢地等待实验结果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我们班的同学完成了小实验。
接着,其它班的代表一个接一个上场做小实验。他们有的表演“火山爆发”,有的表演“烧不烂的布”,有的表演“美丽的液体塔”……这些表演真是一个比一个精彩。在四周观看的同学们不时发出惊叹声。他们有的挪开凳子,侧着身子看,有的站起来看,有的索性站在凳子上面看,个个都目不转睛地盯着进行实验操作同学,生怕错过那精彩的一刻。
这次科技小实验比赛,不仅让我知道了一些关于“密度”、“比重”、“浓度”等知识,而且丰富了我的学习生活。这真是一次奇妙又有趣的科技小实验。
科技飞速前进的代表—机器人
“这两个机器人竟会说相声!”“它们千手观音的动作是怎么摆出来的啊?”南京科技馆最新引进的人形机器人一经亮相,就让围观者惊叹不已。这批共15个机器人将于国庆节正式“上岗”,届时它们将表演三套拿手绝活,它们的表演达到了我国表演类机器人的最高水平。
这次这批可爱的人形机器人在国庆期间首次登台亮相将给南京市民带来3套生动有趣的节目:“千手观音”、“体操表演”和赵本山、范伟的小品“卖拐”。记者看到,“千手观音”的主角们换成这批憨头憨脑的机器人,竟别有一番趣味!只见8个机器人整齐站成一竖排,它们的手臂、身躯随着节奏依次或伸展或摇摆,竟然还能够蹲起直立,表演得有模有样。而现场引起最多笑声的则是另两个机器人表演的“卖拐”了。记者看到,在这两个机器人的右肩上分别贴着小标签,上面一个写着“范伟”,另一个写着“赵本山”,而高秀敏的角色则由比它们低一个层次的洋娃娃机器人充当。表演到高潮的时候,扮演“赵本山”的小机器人走起路来一个肩膀高,一个肩膀低,别说还真有赵本山的神韵,难怪围观的人们都笑着叫好了。在体操表演中,5个机器人前进、后退、弯、做俯卧撑、翻、跳跃,动作相当整齐划一。
这次引进的人形机器人是由中国科技大学最新研制,它的身体具有17个自由度的调节功能,不仅科技含量高,而且动作复杂有趣,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代表了全国表演类机器人的最高水平。参与仿人形机器人制造的中国科技大学研三学生李岩告诉记者,这些机器人是他们花费两年多时间不断完善成功的,每个节目都是事先通过编程控制的。“我们用一种锂聚合物电池给它们充电,充一次电可以演出20场呢!”
据科技馆策划主管林晨介绍,科技馆还提出了举办“机器人学习班”的设想。
相关推荐
-
小实验水滴放大镜我在一本有趣的科学书里看到了一个神奇的实验,一滴水能让透明塑料纸变成放大镜,这个实验是真的吗?我要试试看。现在我就是小小科学家了,得好好研究研究材料。我发现一个大秘密,放大镜是中间凸旁边凹,而透明塑料纸又平又薄,为了让透明塑料纸变成放大镜,才请了特别的嘉宾水来帮忙。我迫不及待地想开始实验,首先把水小心翼翼地滴到透明纸上,透明纸上的水滴像是一颗晶莹的泪水,它成了中间凸旁边凹。我把水滴放大镜放在本子上,可是奇怪的是本子上的字母并没有多大变化。这到底怎么回事?我一只手叉腰,另一只手挠着脑袋开始思考起来,眉毛不自觉地皱了起来,嘴巴也不听使唤地翘着,我翻了一个白眼突然有主意了。我把透明纸再抬高了一点儿,发现本来蚂蚁般大小的字,一瞬间变大了,太棒了,实验成功了,我开心地大叫,我的眼睛都笑成了月牙儿,毫不夸张地说我简直高兴得像一个“疯子”。哇,科学真是太神奇了,我就像成了一位真正的小小科学家。从这个小实验我知道了,如果认真对待一件事就能学会更多的知识。400字 三年级
-
小实验今天我准备做一个小实验,实验的名字叫做可乐吹气球。做这个实验要准备一瓶新的可乐和一个没有吹过的气球。准备好这些东西就可以开始做实验了。首先打可乐用力摇一摇,在把气球套在可乐瓶口上,最后把可乐瓶子轻轻的拧开,气球就会在瓶口上慢慢变大。这个小实验做起来可不是那么简单的,我记得第一次做这个实验的时候并没有成功,因为我拧盖子的时候没有拧好,可乐都喷出来了。我吸取了第一次的经验,小心的拧开了可乐瓶盖。这一次可乐没有喷出来,气球在可乐的瓶口上慢慢地变大。把这个实验结果告诉了妈妈,妈妈夸我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可是我一直不明白这个实验的原理是什么!于是我到网上查了一下原来是可乐中有碳酸,这种物质不太稳定,当剧烈摇晃时候就会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的气体从可乐瓶中冒出来,这样套在瓶口上的气球就会被吹大。300字 三年级
-
小实验有一天,我和我的弟弟李冲去做一个实验,我们先拿尺子之类的东西。然后在拿一些小碎纸,越小越好。然后把尺子吸一下那偏小碎纸看看吸不吸,吸好了,答案是不纸,诶呀!怎么吸不上去呢?哦,我知道啦,应该是我摩擦的次数不多,所以我又沿着同一个方向多摩擦。然后我拿着尺子在吸一下,果然不一样了。就是因为我摩擦的少了,才导致小碎纸,吸不到尺子上的。接下来我就给大家说一下静电的吸附原理。当一个带静电的物体靠近另一侧带点的物体时,由于静电感应,没有静电的物体内部靠近带静电同数量的同极性的电荷,另一侧产生相同数量的同极性电荷,由于异性电荷互相吸引,就表现出静电吸引现象,这就是静电吸附的原理。最后,我感觉这种实验是很有趣的,我也很喜欢做实验。300字 三年级
-
小实验星期四的科学课,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小实验——材料的传热性能。上课铃声响了,我们在岑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实验室。岑老师给我们讲了实验的过程,我们就开始动手了。我先把一块中间穿了一个洞的圆形铁片放在三脚支架上,然后开始做“锅”了。我先拿出一块圆形铜片,在铜片周围围上橡皮泥,贴紧,不能有空隙。很快,铜“锅”、铁“锅”和塑料“锅”就做好了。做好了“锅”。我们又在“锅”里倒上同样多的水,放在三脚支架上面的铁片上,每个“锅”离小洞要有一样的距离。岑焕泽点燃酒精灯,把它放在三脚支架中间,就完成了实验准备。我们耐心地等待着哪个锅回最先冒气泡。过了一会儿,岑焕泽惊喜地叫到“铜锅冒烟了!”我们仔细一看,果然,一丝丝白烟正从锅里冒了出来。又烧了一会儿,铁“锅”也冒烟了,我们把酒精灯盖灭,就用手指碰了碰水,结果是铜“锅”里的水最烫,铁“锅”第二,塑料“锅”第三。今天的小实验真有趣!300字 三年级 叙事
-
小实验今天,阳光灿烂,温度很高,外公对我说:“今天我们来做个实验吧。”一会儿他就拿来纸、火柴和放大镜。只见外公把放大镜放在阳光下,对着阳光进行聚焦,呈现了一个小圆点。外公把火柴放在小圆点中间。过了一会,火柴就冒出了一股细烟,接着火柴就烧了起来。我问外公:“怎么会这样呢?”外公说:“火柴头上有鳞的成份,燃点很低 ,太阳的热量就集中在火柴头上,就燃烧起来了。如果是纸也会烧起来的。”于是,我拿了一张报纸放在阳光下,同样用放大镜聚焦,那张报纸同样也燃烧起来了,不过时间比火柴要长。外公说:“因为报纸的燃点比火柴的燃点高。”太阳的能量正大呀!世界上的奥秘还真不少,我一定要好好的探索它、研究它、学习它。更好的积累科学知识。苏州市新苏师范附小三(2)班胡莹婷指导老师:王飞300字 三年级 记叙文
-
有趣的科技小实验在我们生活中,就有一些有趣的科技小实验,都是我们平常注意不到的,现在我就给大家说一个小实验:把一根筷子插入装着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往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起。材料: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操作:1、将米倒满塑料杯。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盛米的杯子提起来。怎么样,这个小实验挺有趣吧?指导老师:张彩虹250字 五年级 叙事
-
小实验E度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今天,我做了一个特别的小实验。 这个实验的名字叫“镜子前的蜡烛”,这是模仿大科学家爱迪生小时候做过的一个科学实验来做的。首先,我在屋子里兜了一圈,发现卫生间是做实验最理想的地方,因为那里白天都很黑暗,而且有一面大镜子。于是,我拿好蜡烛和打火机,还顺便带上一面化妆镜和一条破床单,和妈妈一起像探宝似的走进了卫生间。 我们轻轻地关上门窗,开始了神奇的探秘之旅。妈妈先用床单把镜子蒙住,然后“啪”地一声点燃了蜡烛,把蜡烛油倒在洗漱台上,小心地把蜡烛安上去。黄色的烛光在黑暗中闪闪烁烁,发出“咝咝”的燃烧声。我越发好奇了,瞪大眼睛仔细地看着。这时,妈妈问我:“你感觉这儿亮吗?”我皱起眉头,思考了一下,说:“还行吧!不算太亮。”这时,妈妈掀开床单,又让我拿起化妆镜,放到蜡烛的前面,正对着大镜子,然后又问我:“现在感觉怎么样?”我凑上去,东看看,西瞧瞧,仔细地观察了一番,肯定地回答:“比刚才亮多了。” 妈妈高兴地说:“完全正确,实验成功啦!”她摸了摸我的头,继续说道:“我来告诉你原因吧。这是反射的原理。没有镜子的时候,光有许多都被墙壁吸收了。有了镜子,光线就会反射回来,不被墙壁吸收掉,所以就会感觉明亮了许多。” 我听了后,终于恍然大悟,兴奋地拉着妈妈的手说:“我以后一定要像爱迪生一样,多做实验,多观察,做个大科学家!”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二年级:韩子健550字 二年级 叙事
-
小实验今天下午放学回到家我写完作业后,想想玩点什么呢?做个小实验吧。于是,我配制了几种神奇的“水”。它的配方是:某物(保密)加水2比1,成浆后再加某物即可。一下子我制作了好几种颜色的水。一开始只有两个小瓶,装不下。之后,我跑进厨房拿了几个小瓶过来,我把红色水到进了搅桶里,又到进8滴绿色水。晃了晃搅桶,里面突然“噼啪”一声,这两种颜色的水混在了一起,变成了黄色。我赶紧拿了一个小瓶,把搅桶里的水倒了进去,小心翼翼地倒了进去。第二次是我往搅桶里倒了几滴黄色水,倒了几滴绿色水,一摇搅桶,“噼啪”一声,这两种颜色的水竟然变成了白色水,我又拿了一个小瓶,把白色水赶紧装进去。就这样,我一共制作了八小瓶神奇的水,最后我把东西收了起来。再一看废水盆里都快成满了废水。“不会吧,这短短的十分钟时间我就失败了那么多次?”通过这个小实验,我懂得了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350字 四年级 叙事
-
小实验第一个实验是油壶倒完油后总是向壶底下淌油,怎样能让它不向下淌油呢?我们想了许多办法,可是都没有想出更好的办法,最后妈妈告诉我们,用棉布缠到皮套上,把皮套套到油壶的“嘴”上,这样油淌下来的时候就会渗到布里,就不会淌到壶底下了。我们按照妈妈的方法做了,试了一次,果然不向下淌油了。第二个实验就是用牙刷刷牙的时候泡沫总会流到手上,特别赃,怎样能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也想了许多办法,最后洒逸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就是用大约三厘米的胶皮剪个口套在牙刷上,这样流下来的牙膏沫就会顺着胶皮流到池子里了。第三个实验就是用饭勺盛水往细口瓶里倒,看谁倒的准。它们都倒完了,就轮到我倒了,我想:瓶口这么细,我肯定倒不进去几滴水,一定都会洒在桌子上。我倒的时候小心翼翼的,生怕掉倒桌子上一滴水。结果还是倒在了桌子上了。我暗暗为自己鼓劲:没事,工夫不负有心人,多练几遍就好了。我就又倒了几次,一次比一次倒的好。终于我把一勺水都倒进了瓶子里。从这件事我悟出了一个道理:不管什么事,只要多练习,就是再难的事也能成功。最后,妈妈让我们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个实验,我们一齐说:“熟能生巧”!今天的实验收获可真大呀!通过这次实验我们知道了许多新知识,以后我还要做更多的实验,让自己的知识更丰富!450字 四年级 状物
-
小实验今天是星期日,我看了一个节目:“小窍门”里边说:只要把花露水抹在电灯上,开灯后就会有一股香味扑鼻而来。我将信将疑地找来一瓶花露水,手忙脚乱的把花露水抹在灯泡上,我按捺不住心中的渴望,马上开了灯,啊——————怎么这么香?香的刺鼻……哦!原来是我抹太多花露水了,所以这么刺鼻。于是我拿来湿巾往灯泡上搽了搽,我开了灯……哇噻!好香啊·随后一阵阵淡而迷人的香味扑鼻而来,渗人心脾。我从来没有闻过这么香的味道,简直比法国香水还香。我灵机一动,我把这个秘密发到网上去,让更多人享受到着相味又何乐而不为呢?说干就干,我三两下就发好了。不一会儿就有一堆的回帖像潮水般向我涌来。有的说恩。不错;有的说太香了;也有的说这是真的吗?骗人的吧!……此时我真是比吃了密还要甜!你们也来试试吧!300字 五年级 叙事
-
小实验我相貌平平,一双小眼睛一笑就成了一条细缝。喜欢穿黄蓝相间的校服。可我平时最爱做科学小实验哦。一天,我正津津有味地看着一本《创新与发明》的书。书下的一行小字吸引了我的注意。哦,原来是一则需要动手操作的小实验呀!我正闲得无聊呢,这样好的机会怎么能错过呢?我连忙看了看要准备的材料:一把叉子、一根针、一碗清水和几滴清洁剂。我用碗盛了满满一碗清水,好像再加一滴就会溢出来似的。为了保险起见,我还是倒出了一点水,我来到橱柜前,翻箱倒柜地找了起来,找了半天,还是一无所获。没有叉子怎么办呢?这可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材料呀!我一屁股坐在凳子上,歪着脑袋,紧锁着眉头,学着“一休”想办法。我先拿了一根细长的针,放在手上,可还没有放稳它就掉进了水里。我不灰心,用勺子代替叉子,拿起一把勺子,把针放在上面,但是问题又出现了:勺子刚一贴到水面,针和勺子就一下子沉下去了。我心想。勺子还没有移开就掉下去了,这难道就是最终的答案么?一定没有这么简单,不然怎么是实验呢?我正想问妈妈,突然,我灵光一闪。哦,原来是这样:我想明白了,不就是因为勺子不像叉子一样漏水吗?知道了答案,我却不乐意了:我家没有叉子只有勺子,可是勺子又不能做实验,有什么可以代替叉子的呢?我用排除法一一测验我家的餐具。我的目光落到了筷子上,有了,我把一根针小心翼翼地放在筷子头上,屏声静气地把它移到水面,然后再慢慢移走筷子。啊!我成功了!原来针是不会沉下去的,而是会浮起来。我又按照书上所说的,往水里滴了一滴清洁剂,呀,针沉下去了。这真是一个有趣的实验呀!我把这个过程告诉了妈妈,妈妈笑着夸我是个“实验狂”,我也开心地笑了。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凡事都应该去积极思考,应多尝试,你做了,一定会有不一样的答案。以后我一定要多做小实验,与大家一起分享我的实验成果。我相信,只要坚持,我的小脑袋瓜一定会更加灵活的。700字 六年级 散文
-
科技小论文人们都憧憬着这样的美好环境:蔚蓝的天空飘着朵朵引人遐想的白云,辽阔的大地都成了绿的海洋,天地间浮动着新鲜清凉的空气,满满地吸一口,顿时精神抖擞。晚上皎洁的月光洒满在树上碎成一片,潺潺山泉在石上流淌,清澈的小河哼着小曲流向远方。城市里的的人们越来越渴望这样清新自然的生活,于是人们开始行动起来保护环境,节能减排,向着心中的那个美好景象前进。社会各界开始呼吁环保,“低碳”在无形中化身为美德大家庭中的一员,人们开始为浪费资源的行为感到羞愧,时时反省。今天,我从镜子里看到了妈妈一个怪异的动作,妈妈把洗衣服的水倒进“小天使”(牌子)拖地桶里,正打算拖地。看到这个举动的我心生疑惑:“咦?妈妈不用这样吧?这点儿水能费多少钱,用不着这么节省吧!爸妈的工资早已够供我们家生活了,另外的钱还能买不少东西,妈妈这都回到解放前了。”我问妈妈怎么回事,妈妈却回答:“宝贝,工资是够了咱们随心所欲的花,但是,你想要生活在美好的环境中,可不是金钱能买来的呀!”“是呀,”爸爸也随声附和,“为了满足你的愿望,我决定从这月开始,实行“低碳生活”方案。嗬,没想到低碳计划能在我家实施两个月,更没想到我竟然都会爱上低碳的生活方式。低碳生活不仅减少了家庭的经费支出,还让我家变得清洁明亮,更重要的是家里经常是一派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原来除了工作就是坐在客厅看报纸的父亲现在爱上了养花,原本死气沉沉的阳台上现在摆放着一盆盆美丽的鲜花,散发得满屋子清香。有一次看见妈妈哼着小调回家,心情愉悦,容光焕发,我问:“妈,今天发生什么快乐的事让您那么高兴呀!”她便自豪地说:“我和别人闲谈时说到了我们家的低碳生活,他们赞扬我们家是文明环保呀!”而我更喜欢看有意义的书籍。这样不仅扩大了我的知识面,同时也提高了我的交际能力。我们每个人都不愿意看见满天飞沙,遍地垃圾,天空灰蒙蒙,河流脏兮兮。因此,我们就要从现在做起,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用我们的热情,建设我们美好的低碳家园。700字 初一 议论文
-
小议科技在如哗哗流水般逝去的日子里,历史的车轮一刻也不曾停歇地向前走着,它走了多久,它还要走多久,我们都不清楚。回首,我们可以看到诸多有价值的片断:我们人类的祖先是如何捕捉猎物的;是如何抵御狂风暴雨严寒酷暑的;是如何给病魔以最有力的还击的……通过对比,我们看到了发展。而使我们不断进步的,正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我们对过去经验的总结,是铁铮铮的事实。纵观历史,我们有足够的证据向世人展现这一点。在辽阔的海面上,郑和率船队出航。那样壮大的商队能顺利地抵达目的地,得益于我国先进的造船技术及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茫茫的海域,没有任何固定的事物作为路标。晴朗的天空,平静的水面并不昭示路途的安全,稍不留神,或许就撞上了礁石,要是遇上暴雨天气,海上波涛汹涌,险象环生。这些因素都制约着商队的前行。幸而我们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有效地克服了前进过程中所遇到的这些困难。夜晚,当我们仰望星空时,除了感慨宇宙的伟大,还联想到了人类的勇敢与智慧。那一颗颗运转的卫星,那远航的探测器,无不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我们能有今天的成就,除了拥有先进的制造技术外,还依靠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若不是牛顿潜心钻研,反复论证,我们无从破解苹果为什么往下掉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二者的有机结合,我们给地球添加了更多“伙伴”。同时,拥有这项技术的国家也让大家不再轻视,因为它有极大的潜能。而今,科技发达给人们带来的诸多便利俯拾皆是:交通工具、联系方式、生活设备……我们可以无视路途的艰险,可以不屑万丈高楼,可以自在地联系远方的知己,可以轻松处理繁琐的家务。科技的进步,为我们节省了宝贵的时间,给我们的竞争创造了有利条件。诚然,科学技术对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利的。它促进了人与人,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交流,促进了我们对宇宙的探索。科学技术若能一直被正确地运用,定能产生更多可喜的成果。700字 高三 记叙文
-
科学小实验不久前,我在电视节目上看到一个自制小火箭的方法。那个电视内容就像一块磁铁,紧紧地把我的心吸引住了。这个周末,我终于有了一试身手的机会,激动的心都要跳出来了,大清早一起床我就拉着爸爸去准备实验材料,准备认认真真实验一下。与爸爸一起,我们准备了一个带盖子的矿泉水瓶,一瓶食用白醋和一袋小苏打粉。我小心翼翼地往塑料瓶里倒了半瓶醋,把小苏打粉倒在一张卫生纸上,用卫生纸把小苏打粉包裹成一个小球,实验用品准备妥当后,我和爸爸就准备出门,到户外寻找实验场地去了。带着实验用品,我和爸爸来到滨江公园的江滩上,心想着我的小火箭就要上天了,感觉到心脏咚咚咚直跳,就像装着一只不安分的小兔子似的。实验马上就要开始了,我努力做了几次深呼吸让我激动的心平静下来,小心翼翼地把包着小苏打粉的纸团轻轻地放进装了醋的塑料瓶里,迅速盖上瓶盖,把塑料瓶头朝下倒立放好。只见瓶子里咕噜咕噜直冒气泡,我屏气凝神,目不转睛地盯着矿泉水瓶,大概过了5秒钟,只听见“嘣”的一声,瓶子和盖儿就分了家。瓶盖还在原地纹丝不动,瓶子却像火箭一样飞上了天。哇!我吃惊地张大了嘴巴站在原地,愣愣的还没反应过来,我的“火箭”真的飞上了天!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再看瓶盖,已经被一个白色泡沫圆圈围在了中间,都是化学反应后的出现的泡沫渣子,甚至瓶盖上都是,它就像一朵盛开的礼花,仿佛在庆祝我的成功。真的是不做不知道,一做吓一跳。那么这个实验的原理是什么呢?通过爸爸的讲解,我终于知道了,原来是小苏打和醋酸出现化学反应,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并在矿泉水瓶中膨胀,由于矿泉水瓶是密闭的,当气压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喷发,气体的反作用力把塑料瓶送上了天,从而产生了火箭的效果。科学实验不仅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还让我们学习到新的知识,真是一举两得啊!700字 四年级
-
科技人的大脑就像一块高级集成电路,那数以千亿计的神经纤维怎样才能有序排列,各行其道?最近,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的博士袁小兵等人在大脑中发现一个“引路人”,它能指引神经纤维沿着正确的路线“前进”,不致走上“岔道”。这个“引路人”叫Rho小鸟苷三磷酸酶,“驻扎”在神经细胞内,能够侦察神经纤维生长的“路况”,比如哪条路是“绿灯”,哪条路是“红灯”,并传递这种路况信息,指导神经纤维的生长方向。人类的情感、学习、思维等活动都有赖于设计精密的神经网络的工作。因此,神经纤维导向机制已成为脑科学的研究热点,它不仅有助于揭示神经发育的奥秘,还能对神经损伤再生的研究提供理论借鉴,为开发和研制有利于神经再生的药物提供新思路。巨型圆环绕银河近来,天文学家观测到一个由几亿乃至几十亿颗恒星组成的环缓慢围绕银河系旋转。这一新发现为银河系产生于大爆炸的观点提供了新的证据。目前看到的这个环还不完整,科学家将继续寻找其他部分,并研究其中恒星的温度、亮度、速度等。目前圆环的成因还不清楚,有科学家认为,其中的一些恒星有可能诞生于银河系内部,在漫长的年代里运行到了外缘;也有可能圆环是银河系附近一个小星系的残骸,该星系在银河系引力作用下被吞并。研究这个圆环的起源,有助于了解星系的演化过程。新概念数码手镯我们在动画片里看到圣斗士、太空人等身上都穿戴有特殊的装置,一抬手腕就可发射激光,或把手腕凑近嘴边即可通话,非常酷。现在美国TRIUM公司设计了一款类似的穿戴式通讯手镯。手镯上装有通讯及影像传输功能,显示屏位于手背上的那一部分,手腕右侧还安装了一个微型摄像头,用户可以在观看影像的同时直接打开麦克风通话。戴上它你也能像圣斗士一样威风。700字 高二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