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口罩的日子
我是一名上海三年级的小学生,每年寒假我都要和爸爸妈妈去远在千里之外的咸阳奶奶家过春节,今年也不例外。19号我们一家三口在虹桥火车站登上高铁,那时熙熙攘攘的火车站几乎没什么人戴口罩,新闻里的肺炎疫情妈妈也一直在关注,似乎一切都不严重。
可到了20号情况变得不一样了,爸爸妈妈嘴里时不时冒出“确诊”“爆发”的字眼,这一天我真正知道了冠状病毒以及武汉肺炎。咸阳的表姐为我们准备了好多口罩,虽然冬天我也戴口罩出门,但都是保暖的,现在外出的口罩必须带医用N95口罩,妈妈说只有带这个才能防飞沫,防传染。
原先打算好好游一游西安,现在全都取消了,春节期待的动画电影也全都下档了,爸爸妈妈说现在必须待在家里,没有必要不要外出,还告诉我陕西也有3例确诊,我很忧郁也很担心。不过表哥表姐一直安慰我,表姐说:“放心吧!陕西的病例不会扩大的,你知道吗,我们有八百里秦川给我们挡着呢。”表哥笑嘻嘻地说:“这里可是秦始皇选的地,牛着呢!”听得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接下来的日子大人都很少出门,一旦出门都带着口罩,爸爸也减少了他的聚会,虽然他的很多朋友都只能在此时相聚。爸爸说,每个人保护好自己,才能为医务工作者减轻负担。而我在奶奶家里的日常生活是:认真完成寒假作业后,就阅读课外书,或者看看电视,有时和表姐表哥玩智力桌游,还经常和上海的外公外婆通视频,让他们外出时一定要戴口罩。今天是大年夜,我还跟着大姑学会了擀饺子皮和包饺子,妈妈都自叹不如。
妈妈告诉我引起这次病毒的原因,是有些人喜欢吃野味,那些野生动物身上会成为某些病菌的宿主,而人类吃了这些动物很有可能会被传染上疾病。我看过一些关于自然和动物的记录片和书籍,我认为人类应该保护野生动物,也要对大自然存敬畏之心。如果一直对大自然不断索取,或者胡乱捕杀野生动物,只为了人类各种各样的欲望,终有一天会被大自然“报复”。
在这除夕夜,我衷心期望新冠肺炎早日得到控制,患病的人们都能得到有效医治,那些在武汉奋战对抗病毒的医生护士们都平平安安,大家早日告别戴口罩的日子。
好玩的游乐场
我游赏过鸟语花香的天河公园,观赏过尽人皆知的广州塔,还攀登过南岳千古名山白云山,但我最想给大家推荐的却是飞鸟游乐场。
走进游乐场,我一眼就看到道路两旁挺立着笔直的树,它们就像一个个士兵守护着游乐园。一阵风吹来,它们挥着枝叶好像正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呢。
我先去排队玩过山车,哇!排队玩过山车的人可真多,队伍排得如同一条长龙。我急忙跑过去排在后面,一会儿东望望,一会儿西望望,焦急而又耐心地等着,过了好长时间,终于轮到我了。我冲进去跑到座位上坐了下来,迫不及待地系好安全带。过山车开始启动了,先慢慢地上了坡,到了顶,过山车极速冲了下来,我紧紧抓住了旁边的扶手,只听见旁边的人尖叫着。胆大的我并没有尖叫,反而看起风景来。眼前的风景一晃而过风在耳边呼呼作响。过山车停了,刚下车的我,心还在扑通扑通地跳着,像是有一只兔子在我的心里上蹿下跳。
我又看见了远处的摩天轮,摩天轮就像一个大齿轮,我想坐在上面的感受一定很好。我像风一般飞奔过去,排队的人并不多,排了几分钟,我就坐上了摩天轮。它慢慢地升到高处,随着摩天轮升高,下面的景物尽收眼底:房子变得像积木似的,人变得像蚂蚁一样大小。我抬头一看,白云离我越来越近,仿佛一伸手就能摸到白云。摩天轮升缓缓地升到最高点,然后开始慢慢地下降,我离地面越来越近,感觉就像仙女下凡。摩天轮逐渐停了下来,我从里面走了出来,却还在回味刚刚的情景呢!
后来,我还玩了海盗船,旋转木马,还有好玩的碰碰车,每个项目都让人流连忘返。
如此好玩的游乐园,你也推荐给别人吧!
相似题目
-
戴口罩的日子2020年,本应该和往年一样张灯结彩,家家户户欢聚一堂,开开心心地一起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可谁知新型冠状病毒出现了,疫情在发展,引发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置身于上海,往年春节前后街上总是熙熙攘攘,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笑容。而今年,路上的行人寥寥无几,见到的几个人,也都戴着口罩。大家都宅在家里,只有药房门口排队的人多了,比起往年,今年的春节变得不一样,年味似乎淡了!这一切都源于新型冠状病毒。随着武汉一例例确诊报告的增加,上海宣布停止一切娱乐活动,尽量在家不要出门,我和家人们呆在家里,时时关注新闻报道,过了个和往年不同的春节。抗“非典”英雄钟南山院士引起了我的注意,现年84岁的他,已是耄耋之年。18号傍晚在他劝告大家没有紧急情况不要去武汉的时候,自己还是义无反顾地坐上了前往武汉的列车,逆行挂帅去了“战场”。他的出现让不少人都松了口气。同时,祖国的四面八方的医疗队都递上了一封封的请战书,抛下家庭子女奔赴武汉。用自己的平凡之躯为身后的亿万中国人筑起防护的堡垒。来自各地的医疗用品也马不停蹄的送往武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们说真话,办实事,义无反顾地往战场上冲,是真正的民族脊梁。同样的,在所有人因为疫情惊恐不安时,“蓝莓医生”的微博里发出了这样的消息“同济医院第二批志愿者报名已满员”。这条消息让我深深地感受到祖国的可靠,现在我们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同舟共济,一同应对疫情,在其中一份志愿申请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话:“如果有需要,我自愿报名加入医院各项治疗,病毒性肺炎的治疗活动,不计报酬,不论生死。”86岁的董宗祈教授在武汉封城的第一天便马不停蹄地赶到门诊部坐诊。他这个年龄,应该坐享天伦之乐,却依然为了病人义无反顾地冲在第一线“扶危渡厄,医者担当”!这个世界如果真有天使,那一定就是这般模样。还有83岁老人捐出积蓄、海南海口一位便利店老板的六万只口罩只送不卖、一名男子在派出所匆忙丢下500只口罩只说了句:“你们辛苦了!”转身就跑、超市门口一名男子把一包口罩悄悄放进暂停在路边的警车内、年轻姑娘闯进忙碌的急诊科留下了45副护目镜、全国各地医疗队将近6000人支援湖北……他们的生命都只有一次,他们都有难以割舍的亲人,可他们,从未忘记自己的誓言。虽然行业不同,领域不同,但为了这个国家默默地奉献力量,都是民间英雄!他们站在战场的最前线,他们无私奉献,不图回报,他们的生命是不朽的传奇。愿平安,祝凯旋!我谨遵医嘱,戴好口罩,尽量不出门,养成常洗手的习惯。也算是我目前为了控制疫情做的最大贡献,我励志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一名医生,就像他们一样,为祖国需要的时候做出贡献。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一起努力,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再迷茫的未知,也会有烟消云散的一天,黑夜过后迎接我们的会是破晓的晨光!而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坚信一定可以打赢!就像钟南山老人家所说的一样:“待春暖花开之时,我们都可以走上街头,不用口罩,繁花与共。”1200字 高二
-
戴口罩的日子2020年的春节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蒙上了些许凉意,大街小巷的人们纷纷带起了口罩,这是在平日里看不见的景象。我因为过敏体质的缘故,每天出门戴口罩是一个日积月累的习惯,阻隔过敏源,保护自己。在戴口罩的日子里,在18岁生日的前几天,我发现了,原来,“戴口罩”保护的不只有我自己,我能做的也不只有保护自己。新闻推送不断显示在手机屏幕上,看着疫情一点点扩散加重,心中多少有些恐惧。17年前的非典是一代人难以抹去的回忆。那时,我只有一岁,对非典没有任何记忆。面对未知的事物,人总要带着敬畏和警惕。我开始不断在网上搜集有关信息和防护措施,开始劝说家里人要带好口罩,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在不断的提醒和宣传中,代际冲突成为了我面临的最大难题。“比病毒更可怕的是轻慢。”的确,很多人面对来势汹汹的病毒不以为然,认为连恐怖至极的非典都经历过了,这些不算什么,是我们小辈过度恐慌了。他们不愿取消去外地游玩的行程,不愿放弃拜年串门的传统。面对长辈的不理解,我很苦恼,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说才能扭转他们根深蒂固的观念。一次又一次的口角后,我逐渐开始怀疑自己的坚持,想过放弃劝说来维持家庭和睦。可是,当我看见了那些为防治疫情奉献努力的人时,那一丝犹豫顷刻消散。在这段戴口罩的日子里,有太多太多的人扛起了自己身上的担子,不畏艰险,守护我们。是头发花白钟南山院士再次挑起大梁、亲赴一线;是全国各地医护人员在新春佳节,放弃与家人团圆主动请战前往武汉援助的毅然决然;是社会上下众志成城抗击病毒的强大信念,让我坚定了自己的内心,选择继续劝阻。终于,在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说下,长辈们终于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开始关注起来,不再出游和拜年。其实,长辈并不是无法说服,他们也有他们的想法,我们要在尊重他们的前提下,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劝说,假以时日,持之以恒,一定会有所效果。在我看来,“戴口罩”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更是一种观念,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表现,它保护的是这个世上的所有生命。作为一个平凡的普通人,我们在这场与病毒斗争的“战役”中,能做的就是保护好自己和家人,听从国家的倡议,不让自己成为下一个感染者,不给社会增添麻烦!这一小小的举措,换来的是广大人民的相对安全,更是高尚道德品质的最佳证明。在戴口罩的日子里,在即将成为成年人的时候,我能做的不只有保护自己,我还能保护身边人。这是我这几天最大的感触和收获,对我来说是一份最好的成年礼物。相信这段时间,和我一样的青年人还有很多。都说国难兴邦,经历过这次考验,新时代的我们,一定会变得更加成熟,更有担当。愿这场“战争”能早日获胜,愿所有人都能平安康健!1000字 初二
-
戴口罩的日子窝在家中苦苦坚持了若干天,我们这三口之家终于宣告“弹尽粮绝”。沉思良久,总算是下定决心,前往附近的超市紧急采购。雨,已经接连下了许多天,阴沉沉的天空使得车窗外的景物都黯然失色。而道路上那一反往年春节拥堵之势的寥寥无几的车辆无疑在警示着我疫情的严重;我下意识地摸向紧紧勒于面前的口罩,心中暗自叹气——今年的春节,年味全无。作为一名零五后,我侥幸躲过了那场令人谈之色变的“非典”事件。但从老一辈那心有余悸的口气中,我隐约感到病毒传播的可怕;在得知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有着极高的相似性后,内心的恐惧便又加剧几分。走进超市,明显感到气氛比以往冷清了许多,虽不乏与我们一样前来采购的家庭,整个商场内却安静得出奇,唯有那喜庆的广播声在孜孜不倦地回响。途中,我留心观察了许多与我擦肩而过的顾客——他们的样貌形形色色,却无不面戴口罩,神色冷漠,寡言少语,如同一座座行走的冰山。“病毒面前,人人自危。”春节本应热闹喧嚣的氛围,在此刻烟消云散。结账时,不知是谁剧烈咳嗽了几下,吓得周围的人群四散而逃,引起一阵不小的骚动。回家的路上,道路中央的交警们与往常一样维持着交通秩序;街边,衣着朴素的环卫工人们仍尽职尽责地清理着无人管理的垃圾;迎面开过两辆公交车,纵使车厢内空无一人,但司机们始终履行着自己的使命……看到这,我的眼角有些湿润:尽管处于特殊时期,也有人默默地替我们支撑起城市的运作。急匆匆地推开家门瘫倒在床,我深吸一口气,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包裹住全身。打开手机,空间动态早已被亲朋好友刷爆——在“躺在家里也能为国家做贡献”的这段日子里,我们百姓只得依靠媒体来得知外界的情况,通过网络诉说自己的真情实感:戴口罩的日子里,有借哄抬口罩售价、生产劣质口罩以此发国难财的无良商家,也有明知感染病毒却四处奔波的恶意传播者,引起了民众的恐慌。对于这种事件,我们无不选择愤怒地谴责与批评。戴口罩的日子里,有专家医生奋不顾身地奋斗在一线,即使可能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也有公众人物为抗击病毒而奉献爱心,并引导大众共同捐款。正能量的消息不断刷屏,我们看在心里,感动在心里,更多的是选择对其予以崇高的敬意。俗话说“患难见真情”,在戴口罩的日子里,我见识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致的炽热决心。只因灾难将互不相干的我们串联在了一起,十四亿人民站在统一战线,我们时刻心系着屏幕前不断增加的人数,祈祷着病毒早日消逝。更振奋人心的是,我们的政府在疫情扩散后及时作出应对,为人民提供最坚实的保障。听爸爸说,上海开始向各大药店投放口罩,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与此同时,疫情最严重的武采取封城措施,全国紧急调动医护人员奔赴武汉,对疑似感染者进行紧急隔离……其反应之快速,使我不禁叹服。恩格斯曾说过:“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中国自建国以来,经历了数不胜数的灾难,。哪一样没有最终被我们所战胜?我坚信,在灾难面前,如果一个国家的政府有所作为,人民万众一心,那么就一定能将其打败。这样想着,内心好似投射入一缕和煦温暖的阳光,打消了我的一切恐惧。“叮咚”,手机又弹出若干条有关疫情的新闻——“好消息!又有一例确诊病例痊愈出院!”我读着读着,嘴角扬起一道浅浅的弧线。看来用不了多久,戴口罩的日子便会迎来终结。1200字以上 初一
-
戴口罩的日子今年的春节,和往年可真是不一样啊!不再是满城的欢声笑语,不再是喜庆忙碌的红色身影,而这一切都源于爆发在武汉的新型冠状性病毒。为了能够健康的生活,为了能够保护好自己,为了不给那些在前线奋斗的人们添麻烦,大家都戴起了口罩。看似简单的“口罩生活”,实际上可真不简单呐!戴口罩,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更是一种信念,一个不服输的信仰。我们平日里戴口罩,就那么一会儿,便受不了口罩环境,尤其是戴着眼镜儿,不一会儿,镜片上就附上了厚厚的雾气,着实令人不愉快。而在前线奋斗的人们,一个个都全副武装,穿着防护服,把自己包得严严实实的,一去诊治便是三个多小时一回,大冬天的还能把衣服弄得汗涔涔的。在医院里,在公路上,在各个站点,他们为了我们的安全,不能够回家过年,对比下来,在后方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不为他们加油打气,不为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戴好口罩,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别人呢?这让我不禁想起一句话:“那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钟南山爷爷说,一切都会好的,武汉本来就是一个英雄的城市,它会好起来的。我的祖国,它正在为我努力着,它在为我奋斗着,它在为我守护着,所以,我相信武汉,它一定会好起来的。因为,在那一只只口罩下面,是我们对它的信任,对它的鼓励,是一个个为它们作斗争的脸庞!你未必万丈光芒,却始终温暖有光。我坚信,我们的祖国,一定会好起来的,愿我微不足道的小小祈祷,能够使武汉快快好起来啊!戴口罩的日子,使我懂得了很多很多,谢谢那前线为我们拼命的大家,谢谢你们!武汉,加油!一切,加油!650字 初一
-
戴口罩的日子不知什么时候起,新型肺炎病毒已经成为了人们交谈的主要话题。人们再也不敢随便出门了。最近,景点连续关闭,公司延长放假,各种交流平台关于新型肺炎的消息林林总总,口罩也由此成为了“硬通货”。爸爸前天去买口罩,一早就到了,但是买口罩的人流特别长,排着蛇形的队伍,在街道中转了三四个弯,爸爸连药店的门都没看到,就被告知口罩已经卖完了,那天药店只有200只口罩,每人限购5个,口罩供不应求,人群最终还是怏怏不乐的散开了。通过各种途径,我们家终于买到了二十几只口罩,但没有一个3M的N95口罩,最好的就是3M9022了,但这个型号的也只有两三个。我们用得也很珍惜,本该是一次性的,我们用酒精喷一喷就用第二遍了。整个春节我都没有出门,爸爸妈妈说在家里最安全,能不出去就不出去。但是爸爸要出去买菜,他会戴上两层口罩,做好防护措施。今天爸爸买菜时拍了张照片,我们这里离昆山特别近,照片中可以看到这两座城市交界的地方竖起了一些蓝色或白色的铁板,形成了一堵墙,把路断掉了。路旁有个穿黄色衣服的外卖员正无奈的盯着手机,我很惊奇地发现他没戴口罩,也许是没抢到吧。听妈妈说,现在进入上海需要量体温,而没这么多人力,便封掉其他路,只留一条主干道进入上海。看来,新型病毒已经相当严重了。我对这种病毒感到非常恐惧,但我相信这种病毒一定会被战胜的,科学家们一定能发明出对抗病毒的特效药。这个寒假我不打算出去玩了,因为我要响应国家的号召,待在家里,不出去传播病毒,这就是我们可以做的最好的事情,每个人贡献一点点,病毒就不用放在眼里。600字 四年级
相关推荐
-
洗口罩今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我看着脏兮兮的口罩,恨不得把它扔了,所以,我决定洗口罩。我先将热水倒入盆中,把口罩放进盆里,浸泡一会儿,再打了一些肥皂,爸爸说:“要让口罩上有白色的泡沫才行。”可我怎么搓也搓不出泡沫来。便问爸爸:"我怎么搓不出泡沫来呢?爸爸说:“你打的肥皂太少了,要多打一点。”我便按照爸爸说的去做了。我打了很多肥皂,然后,用力地搓,搓着搓着,口罩时而像戴了一个白帽子;时而像在吃棉花糖;时而像盖了一层棉被,真是千姿百态。搓完之后,用清水冲洗,把白色的泡沫都洗掉。这样,一个干干净净的口罩出现在我的眼前。原来,洗一个小小的口罩也很辛苦,以后,我要多帮爸爸妈妈做家务。250字 三年级 叙事
-
口罩风波口罩风波湖北省武汉 武钢钢都小学三年级一班刘思隆去年四、五月份,发生了一个怪现象——人们出门都戴口罩。我们家也不例外。原因是为了预防“非典”。非典的传播途径很多,听说飞沫传播的可能性很大。弄得外婆跑了好几家药店才买回了一包口罩。可就是这一包口罩给我们一家引起了一场风波。刚买回口罩那天,我和妹妹很神气地戴着口罩上学了。由于我调皮,嫌口罩碍事,没一会就把口罩给摘了。听话的妹妹却老实地戴了一上午。到了第四节课,妹妹感觉不舒服。头晕、嗓子向给什么东西堵住了似的。妹妹给送到了在学校当老师的小姨那。小姨可着急了。连忙给妹妹量体温。生怕是染上了“非典”。“会不会是口罩的问题?”和小姨同办公室的一位老老师见妹妹刚摘下来的口罩说道,“昨天,我们家那位的单位将前天发的口罩全收了。因为全买的是水货。现在市面上口罩水货很多哩!”“是吗”小姨连忙将口罩拆开。里面一层纱都没有,全是做衣服的衬里子。小姨这下可生气了。一下班,就拿了所有口罩到药店要求退货。药店服务员不理不睬。小姨只得打电话去了青山消费者协会。这下,那几个服务员可着急了,立刻来了个三百六十度的大转弯。“别着急,打什么电话嘛!我们这就给您解决。”见他们那个样子,小姨更加生气了:“你们卖黑心口罩不退货,还不让人打电话。我孩子戴口罩都生病了。你们该怎么处理?”药店门口一下子围满了很多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开了。“退钱也别要,就是要让这些人暴光。”“太不像话了,简直是发国难财”“就是,让他们负责孩子的医药费!”……见事情不妙。那几个服务员慌了,连忙打电话请来了药店的经理。经理很快赶来了。他一脸堆笑地将小姨拉进了他的办公室。“有话好说,这进的口罩是水货咱们并不知道呀!您就别将事情搞大了。问题弄大了,咱们药店损失就大了。”“你们损失大?”小姨说,“那顾客的损失就不大吗?”“是,是,是。”经理拿出了五百元钱,“听说您的孩子病了,来,您就将这五百元钱拿着给孩子看病。关于消费者协会的事,您能不能跟他们解释一下,就说是一场误会。”“误会?你认为这是误会吗?”小姨没有接钱。说道:“我劝您还是先贴出告示,让那些受害的顾客将口罩退回来,以免更多的人得病。经理见无空可钻,只得按小姨的要求退还的口罩款,等待消费者协会的处理。我相信,经这件事之后,这位经理一定会受到教训,不再卖假货了。指导教师:张雪丽这篇文章的对话描写十分生动,将非典期间发生的一件事很生动的叙述出来了。[推荐给朋友][显示打印]900字 三年级 写景
-
戴戴眼镜的烦恼河南省邓州市城区一小三年级闫语眼镜对于每个人来说是一种尴尬,每个人都很讨厌它。然而对于已经被眼镜蒙上双眼的人们来说,他们真是太不幸了。在一座住宅楼里,住着一个小男孩,他的名字叫小西。前几个月,他因为视力下降,戴上了眼镜。一天,他哭着跑回了家里。小西的妈妈见小西满脸不高兴的样子,就问道:“小西,你怎么了?”“我不想戴眼镜。”小西回答道。小西的妈妈听了,吓了一跳,说:“什么,你疯了,如果你现在把眼镜摘掉,你就会看不见的。”“反正我就是不要戴。”小西高声说道。“那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小西的妈妈也把嗓门儿抬高了。小西回答说:“在学校里,同学们说我是熊猫眼,只要眼镜一松,大家就说我连个眼镜都架不起来,真是太笨了;如果我的眼镜掉下来,他们就说我是四只眼。总而言之,不管我走到哪儿,都有人嘲笑我。戴眼镜既麻烦,又尴尬,我要摆脱戴眼镜的烦恼。”“那你当初为什么会戴上眼镜呢?”小西的妈妈温和地说。小西听了,惭愧地低下了头。从此以后,小西象变了个人似的,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保护视力,他的眼终于康复了。每个人都不想戴眼镜,如果你已经戴上了眼镜,就应该好好从身边做起,一点一滴地去纠正你的坏习惯,摆脱戴眼镜的尴尬和烦恼。辅导老师:程中玲500字 三年级 写人
-
读《笑猫日记之戴口罩的猫》有感-记叙文一看到这个题目,我就好奇了,猫也会戴口罩吗?难道在疫情期间猫也会自我保护了?带着这样的好奇,我翻开了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杨红樱,她曾获得过“儿童文学奖”。这本书里面讲了在这次疫情中,人们的小区封闭了,路上只有来来回回的快递员和外卖员。其中有一只绿毛龟,它去了外国,看见了那里的人们都痛苦地呻吟,而医生无可奈何,都不会治疗这种病,只能任由那些病人痛苦地死去。而我们国家管得非常严,又是封城,又是封小区的,绿毛龟觉得非常自豪。这本书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只猫。它是一只有责任感、会笑的猫,所以人们都叫它——笑猫。在疫情期间,这只可爱的小猫也戴上了口罩,在房屋间走来走去。大人们看见了,就对自己不爱戴口罩的孩子说:“你看小猫都戴口罩了,你怎么不带呢?”我觉得我们也应该像这只猫学习,疫情还没有过去,我们要做好个人防护,少聚集,主动接种疫苗。虽然我们不会发明药材,不会治病救人,但只要我们听指挥,不添乱,也是对国家做贡献。我相信,只要我们众志成城,我们一定可以打胜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合上这本书,笑猫在大街上走来走去的画面在我的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450字 三年级 记叙文
-
戴眼镜小玲是一个小学生,她的视力很好,但是她一点都不爱护自己的眼睛,一点也不知道保护自己的眼睛。早晨,她走到花坛边,坐在椅子上津津有味地读起故事书来,故事书的情节吸引了小玲,她把头都埋到了书里面。小蝴蝶飞过来焦急地说:不要让眼镜离书那么近,不然会近视的。可小玲却不耐烦地说:我的眼睛好得很,不用你担心。眼镜弟弟看见了,心想:难道她就是我要找的朋友吗?下午放学的时候,小玲边走边看书。小蝴蝶又跟在她后面,耐心地说:走路不能看书,再这样,眼睛会近视的。小玲却不理睬小蝴蝶。夜里,小猫都睡着了,可小玲还躺在床上兴奋地看着书。眼镜弟弟乐开了花心想:她肯定就是我要找的朋友。最后,小玲发现自己看远处的东西越来越模糊,妈妈带小玲去医院检查,医生告诉妈妈,小玲的眼睛近视了。小玲知道后十分后悔:为什么当初不听小蝴蝶的劝告呢?小玲最终戴上了眼镜,小玲当飞行员的梦想也破灭了。350字 三年级 叙事
-
口罩-有关口罩的2020年,本应该和往年一样张灯结彩,家家户户欢聚一堂,开开心心地一起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可谁知新型冠状病毒出现了,疫情在发展,引发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往年春节前后街上总是熙熙攘攘,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笑容。而今年,路上的行人寥寥无几,见到的几个人,也都戴着口罩。大家都宅在家里,只有药房门口排队的人多了,比起往年,今年的春节变得不一样,年味似乎淡了!这一切都源于新型冠状病毒。之前,我的家人猜今年年底卖的最贵的是猪肉。但是,谁也没有想到,由于新型冠状病毒,变成了口罩。抗“非典”英雄钟南山院士引起了我的注意。18号傍晚在他劝告大家没有紧急情况不要去武汉的时候,自己还是义无反顾地坐上了前往武汉的列车。他的出现让不少人都松了口气。同时,祖国的四面八方的医疗队都递上了一封封的请战书,抛下家庭子女奔赴武汉。用自己的平凡之躯为身后的亿万中国人筑起防护的堡垒。来自各地的医疗用品也马不停蹄的送往武汉。他们义无反顾地往战场上冲,是真正的民族脊梁。同样的,在其中一份志愿申请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话:“如果有需要,我自愿报名加入医院各项治疗,病毒性肺炎的治疗活动,不计报酬,不论生死。”还有83岁老人捐出积蓄、海南海口一位便利店老板的六万只口罩只送不卖、一名男子在派出所匆忙丢下500只口罩只说了句:“你们辛苦了!”转身就跑、超市门口一名男子把一包口罩悄悄放进暂停在路边的警车内、年轻姑娘闯进忙碌的急诊科留下了45副护目镜。这些人的生命也只有一次,他们也有自己的亲人,可他们依然坚守自己的岗位。他们都站在战场的最前线,他们无私奉献,不图回报,他们的生命是不朽的传奇。我谨遵医嘱,戴好口罩,尽量不出门,我谨遵医嘱,戴好口罩,尽量不出门,养成常洗手的习惯。也算是我目前为了控制疫情做的最大贡献,就像他们一样,为祖国需要的时候做出贡献。而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坚信一定可以打赢!就像钟南山老人家所说的一样:“待春暖花开之时,我们可以走上街头,不用口罩。”800字 小学
-
口罩口罩的种类很多,有医用的,可以防病毒;有防雾霾的,这样在雾霾的天不必吸走雾霾的有害物质;还有家用棉布口罩,冬天外出就不用吸收很多凉气,保护我们的呼吸道!因此说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口罩为我们保驾护航,不可缺少。如今疫情已到来,今年注定不平凡。口罩,一个熟悉而又平凡的名称。在疫情期间,却有不平凡的作用,口罩成为最抢手的年货。许许多多的口罩一天之间已经没有存货。国家的多少企业工人正在努力制造口罩。这段时间,不只是医院成为一线,生产口罩的工厂也成为一线。如今正在上演着一场又一场有关口罩的风波。因为在这特殊期间,我们的口罩生产达不到所有人的需求,所以有许多的其他国家为我们捐赠口罩。尤其是日本,听到消息后,立即筹备物资向中国捐赠100万只口罩,是第一批来自国外的支援物资。这是国外的捐赠风波。疫情来临那几天,我们家也掀起了一阵筹资风波。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口罩,我们一家人商量了一下,决定将买口罩这个重任交给我,我二话不出,拿上钱“蹭蹭"地往外跑,生怕买不到,果然还是应验了,跑了好几个药铺,只买到了两三只,而且价格贵的惊人。口罩实在是太难买了,我们要节约口罩。不仅如此,在社会上也掀起一阵阵百态风波。这场风波中有两部分:一是社会上的好心人士将自己买到口罩全部捐给奋斗在一线的白衣天使。也有的人没有口罩,但也为社会做出贡献。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河南胖东来,他被称为“中国零售业界神一般的存在",在疫情期间,有的黑心商家一颗白菜卖到46元,他却做出了蔬菜按成本价出售,并且为疫区捐款5000万元。好一场奉献风波。还有种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那就是诈骗风波,面对疫情之下医疗用品的短缺,有人高价回收二手口罩,奸商小作坊生产黑心假口罩,有的淘宝商家随便写个“武汉爱心捐款",一天牟利800多万,这种令人愤怒的行为,正在上演,还好,国家动用法制部门的制止下,才得以好转。在疫情面前,我们应该提高戴口罩的意识,将戴口罩作为一种文明,先进的体现,既不让人戒备,也不被传染,减轻心理作用。作为中学生的我,衷心期望疫情早日得到控制,患病的人们都能得到有效医治,那些在武汉奋抗对抗病毒的医护人员都平平安安的,大家早日告别口罩的日子。800字 高二
-
口罩风波去年四、五月份,发生了一个怪现象——人们出门都戴口罩。我们家也不例外。原因是为了预防“非典”。非典的传播途径很多,听说飞沫传播的可能性很大。弄得外婆跑了好几家药店才买回了一包口罩。可就是这一包口罩给我们一家引起了一场风波。刚买回口罩那天,我和妹妹很神气地戴着口罩上学了。由于我调皮,嫌口罩碍事,没一会就把口罩给摘了。听话的妹妹却老实地戴了一上午。到了第四节课,妹妹感觉不舒服。头晕、嗓子向给什么东西堵住了似的。妹妹给送到了在学校当老师的小姨那。小姨可着急了。连忙给妹妹量体温。生怕是染上了“非典”。“会不会是口罩的问题?”和小姨同办公室的一位老老师见妹妹刚摘下来的口罩说道,“昨天,我们家那位的单位将前天发的口罩全收了。因为全买的是水货。现在市面上口罩水货很多哩!”“是吗”小姨连忙将口罩拆开。里面一层纱都没有,全是做衣服的衬里子。小姨这下可生气了。一下班,就拿了所有口罩到药店要求退货。药店服务员不理不睬。小姨只得打电话去了青山消费者协会。这下,那几个服务员可着急了,立刻来了个三百六十度的大转弯。“别着急,打什么电话嘛!我们这就给您解决。”见他们那个样子,小姨更加生气了:“你们卖黑心口罩不退货,还不让人打电话。我孩子戴口罩都生病了。你们该怎么处理?”药店门口一下子围满了很多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开了。“退钱也别要,就是要让这些人暴光。”“太不像话了,简直是发国难财”“就是,让他们负责孩子的医药费!”……见事情不妙。那几个服务员慌了,连忙打电话请来了药店的经理。经理很快赶来了。他一脸堆笑地将小姨拉进了他的办公室。“有话好说,这进的口罩是水货咱们并不知道呀!您就别将事情搞大了。问题弄大了,咱们药店损失就大了。”“你们损失大?”小姨说,“那顾客的损失就不大吗?”“是,是,是。”经理拿出了五百元钱,“听说您的孩子病了,来,您就将这五百元钱拿着给孩子看病。关于消费者协会的事,您能不能跟他们解释一下,就说是一场误会。”“误会?你认为这是误会吗?”小姨没有接钱。说道:“我劝您还是先贴出告示,让那些受害的顾客将口罩退回来,以免更多的人得病。经理见无空可钻,只得按小姨的要求退还的口罩款,等待消费者协会的处理。我相信,经这件事之后,这位经理一定会受到教训,不再卖假货了。800字 初二 散文
-
以口罩为题每一年的春节都在张灯结彩、鞭炮声声、欢声笑语中度过。今年的春节在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篇篇报道和一串串上涨的数字中经历着。每天待在家里,听到最多的话就是“勤洗手”、“别忘了戴口罩”、“没事不出门”。这些事情对于我和妹妹、爸爸、妈妈做起来不是特别难,可是对于爷爷、奶奶来说就特别不容易。对爷爷、奶奶这样年纪的人来说,春节就是要走亲访友才不失礼节;而且春节期间就应该聚在一起聊聊家常。今年的春节听得最多的话就是“出门戴口罩”。爷爷、奶奶在家闲不住,也不喜欢呆在家里。他们一出门总不习惯戴口罩,再三催促奶奶不情愿带上去。听奶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也没看有那么人在戴口罩呀?”“哐当”一声,我一听到这声音,就知道一定是奶奶要出门了。赶紧跑过去急忙叫住奶奶:“奶奶,你口罩带了吗?”“不用、不用,你看看外面都没有戴口罩的。”奶奶转身对我说。我认真地说:“奶奶,现在是非常时期,疫情那么严重,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保护自己。”奶奶不耐烦地说:“我不去别的地方,就在自己村子里转一圈。”“那也不行,如果每个人都像你这样想,我们的疫情就没法控制了。”我坚定的告诉奶奶。奶奶转身走进家门,拿起妈妈准备的口罩自顾自带了上去,回过身来说:“这样可以了吧!”看着奶奶不高兴的样子,我忍不住笑出来,说:“可以!可以!我奶奶最听话了。”我知道奶奶对戴口罩还是很抗拒的。我在家发现这种情况,还能提醒她戴口罩,如果有一天我不在家,或者没有看到奶奶出门呢?她不戴口罩怎么办?哈哈!还是爸爸、妈妈有办法,给爷爷奶奶的手机上下载了百度APP,里面有个抗击肺炎的小窗口,让他们在里面看看今天和昨天的数字变化,听听病例的变化等等。这下好了,两个老人理解了为什么要戴口罩,为什么要不走亲戚、不串门,还变成了我家每天疫情播报员了。有时候我、爸爸、妈妈在说疫情的时候,他们就非常有发言权的一起参与进来。不一样的春节,每个不同的家庭,怀着同样的心情和希望。让疫情赶紧过去,在疫区的医生们能够平安回来。800字 初二
-
戴 眼 镜 了小明四年级刚开学没多久,很多坏习惯都冒了出来:像坐姿不端正,上学放学都坐在公交车上看漫画书,晚上侧重身子躺在床上看书,这一些不良的习惯都被他染上。一节课堂上,小明写着字。人讲究坐要如钟,但小明像驼了背一样趴着写子。说眼睛离桌面一尺,手离笔尖一寸,身子离桌面一拳,这一些,小明都没有做到,头都搁在桌面上,手拿太低,身子根本贴在桌子上了,大约不到薄面的半张纸。看到小明这样的坐姿,同桌小红身为学习委员,就对小明说:“小明,你看你这么不端正的坐姿,坏处不少,会驼背,手累得快,更重要的是视力会下降。”小明想:这一个烦嘴老太婆,简直堪比跳广场舞的大妈,就是她刚刚当了一个什么学习委员,就想来管我了,哼,有什么了不起。于是小明扭过头望向小红,不耐烦的说:“知道了,知道了,不要把我当成三岁小孩子,再说我的眼睛一只5.3,一只5.2,比你两个5.0要好多了吧。”小明说完又扭回头去。小红看了一眼像驼背一样的小明叹了口气,只好转头默默地去写起了自己的作业。放学时,小明去坐公交车,找了一个位置坐了下去,翘起二郎腿,随手从口袋里掏出一本皱巴巴的漫画书看了起来,边看还一边傻笑。边上站着的一位阿姨实在看不下去了,劝小明说:“这位穿红衣服的小朋友,车上可不能看书的,眼睛会坏的哟。”小明听了皱了皱眉头,心想:这个阿姨,怎么都快和小红一样烦啦。但出于害怕(更多是出于尊重)他没有跟阿姨说话。谁知身后一位满脸皱纹的老爷爷也用语言劝他,小明听了半知半解,可他还是自己顾自己地看漫画。丝毫不理阿姨和老爷爷的劝告。晚上,小明在家看书,但他并不是坐在凳子上看的,而是侧着身子,躺在床上看书,妈妈走进房间,看见小明这副模样,就让小明去写字台上看书,于是妈妈关灯走了出去,可小明等妈妈走出去,一个翻身开灯,继续这样子看书。有一天,妈妈带着小明出去逛街,看见广告牌上有一个复杂的字,想考考小明,就问他,那个白色的是什么字。小明看了又看,一会捂住左边的眼睛。最后他说:“妈妈,那字太糊了,我看不清。”妈妈见不好,把小明带去医院,小明测了一下眼睛,竟然两眼都4.6。小明从此带上了眼睛。800字 四年级 叙事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