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人买履
古时候,郑国有个人,我们就叫他郑人吧。
有一天,郑人的妈妈来了,说:“儿子,女儿啊,后天就是你们妹妹成亲的日子,你们可要好好打扮打扮。特别是儿子,你的鞋子,都这么破了,去买一双吧!那天可不要让我丢脸!”郑人说:“放心吧,妈妈,我不会让你失望的!”说完,他们的妈妈就走了。
郑人对他的老婆说:“你去挑一身最好看的衣服,我也去挑一身衣服,再去买一双新鞋子。”老婆说:“那你赶紧去买,别误了大事!”“放心放心,我明天一早就去,误不了事。你先来帮我量量尺码。”老婆仔细地帮郑人量好尺码,郑人随手把尺码放在床旁边,就去洗澡睡觉了。
第二天一早,郑人就起床去买鞋。他走到一个摊位前,路人甲说:“郑人,你这是去干嘛呢?”郑人回答:“我去买鞋子,过几天就是我妹妹出嫁的日子,我必须穿漂亮一点。”说完,郑人就继续向前走去。路人乙对路人甲、丙、丁说:“他会买东西?真是可笑。”路人丙说:“是呀,而且与他做生意极难。”路人丁说:“赚的也不多。”说完,大家都笑起来。
郑人走进鞋店,鞋店老板说:“哟,什么风把您吹来了?”郑人说:“我是来买鞋子的,过几天,就是我妹妹成亲的日子了,我要打扮漂亮点。”鞋店老板说:“那您的尺码呢?”郑人摸了摸身上,说:“完了,我的尺码掉在家里了。昨晚睡觉,我随手把它放在床旁边,忘了拿。”
“没关系,您人来了不就行了吗?来试试吧!”老板抱出一大堆鞋。
郑人后退两步,连忙说:“不用了不用了,我的脚怎么可能比尺码精确呢?我回去拿尺码就行了!”老板摇了摇头,说:“我在这里等你,你快去快回。”老板心想:真傻,人都来了,还要回家拿尺码!
郑人回到了家,妻子看着郑人,问:“你是不是忘拿尺码了?”郑人边找尺码边回应:“是啊是啊!”老婆急了,说:“那你快去!别让人家等急了,走了。”
郑人拿着尺码,赶紧向鞋店跑去。这时,他刚好又遇到路人甲乙丙丁。路人甲告诉郑人:“郑人,你不用去了,鞋店老板等了两个时辰,就离开了。他说你太慢了,如果再不回家天就黑了。”
郑人听了,只能垂头丧气地向家里走去。郑人回到家,妻子见了他,知道他没有买到鞋,没有说什么。
第二天,他们的妈妈来了,听说郑人没有买到鞋,生气地说:“你不是一大早就去买鞋了吗?怎么会没有买到呢?”郑人把买鞋的过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妈妈,妈妈说:“你啊你,真是傻,为什么不用脚去试试,还要回家拿什么尺码!没办法,你只好在后厨帮忙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学会变通,不能固执于死板的决定,要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你的眼睛会说话
可能是因为我和你是闺密,心有灵犀吧,有时候,我们可以不发出声音,单单用眼神交流。而我,自然也可以在你的眼睛里,看出你想表达的一切。
考试前,你会向我眨眨眼睛,让我加油,认真做题。我也会因为受到你的鼓励,信心倍增。有时上课不专心,被老师批评了,偶然一转头,会看见你意味深长地看我一眼,似乎在提醒我上课要专心听讲。偶尔看到有人乱丢垃圾,你会朝我皱了皱眉头,眼里明显地表现出了不悦,示意我与你上前去阻止他。
你的眼睛,会鼓励我、提醒我,却有时,也会表现出你内心的真实感受。
记得五年级第一学期,学校组织年段统一去基地。在基地玩拓展游戏时,我已经顺利通过,而你却在徘徊。我鼓励你:加把劲,一点儿也不用害怕。你向我点了点头,勉强地笑了笑,让我不要着急,不要担心。但我却从你的眼睛中,看见了一丝犹豫与深深的恐惧。
我上前帮助你,与你同行。当我们共同通过时,你的眼睛闪着喜悦的光芒——它又在说话了。
相似题目
-
郑人买履“瞧瞧你,鞋都穿烂了,还不快去买一双!”郑国一户人家中传来喧闹声,说出这句话的正是这户人家的女主人。男主人正窘迫地站在一旁,一边听着妻子的数落一边答应着,他一本正经地那一根茅草对比着自己的脚,量好后便走出了家门。经过长途跋涉后,郑人终于来到了集市。集市中熙熙攘攘、人山人海,叫卖声不绝于耳。郑人东张西望,寻找买鞋的小贩。这时,看到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有个小贩在吆喝着买鞋。郑人径直走过去,左挑右选,看中了一双黑布鞋。这时,小贩开口了:“您穿多大的鞋呀?”郑人摸摸口袋,想找出那根茅草,可口袋里却空空如也。郑人心里“咯噔”一声:茅草落在家里忘记带上了。郑人忙对小贩说:“对不起呀!我量好尺码的茅草放家里了,容我回去取吧。”说完,转身就走。小贩叫道:“哎,客官,您可以……”小贩的话还未说完,郑人便走远了。小贩嘀咕着:“这人真是奇怪,难道不能直接在这里量吗?”再说郑人,回到家里二话不说,拿起茅草就向集市跑。当他气喘吁吁地再一次出现在集市时,却发现买鞋小贩早就收摊回家了。郑人没买到鞋,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家去了。妻子询问他时他一五一十地说了,妻子大叫:“你这个榆木脑袋,怎么这么笨?”郑人挠了挠脑袋,还是不知自己错在什么地方。500字 六年级
-
郑人买履从前,有一个郑国人,我们就叫他郑人吧。他是一个商人,但想跟他谈生意是很不容易的。这不,集市上又发生了这么一件有趣的事,与他有关。郑人和他的老婆被邀请去参加一个宴会,他的老婆说:“你去参加宴会的那一天,要给我打扮得体面些,不要给我丢面子!”“当然当然,只听您的话。”郑人小声地说,他向来都有点怕老婆。他老婆严肃地对他说:“明天,你就跟我把你的旧鞋子扔掉,然后再去买一双新的鞋子!”可那个郑人却说:“没事,补一补还能穿。”“不行,如果是我,早就把那双旧鞋子扔了,丢人现眼的。”她说。“好吧!”郑人无奈地同意了。第二天,这个郑人一大早就起床了。他把自己的脚踩在纸上,让他的老婆帮他用笔在纸上描了一只他的脚,这叫“尺码”,大小和他的脚一模一样,老婆叮嘱自己的老公,去鞋店以后,拿着它给卖鞋的人看。郑人接过纸,心中却不服气。还给我画一只脚!生怕我买错了,我是三岁的小孩吗?当然,这话他可不敢跟他老婆说,还必须点头说“好”。他高兴地往集市上的鞋店走去,到了鞋店,郑人对卖鞋人说:“给我一双既结实又漂亮的鞋子。”卖鞋人满脸堆笑:“好的,您脚的尺码是多少?我去给您拿合脚的鞋子来。”“好!我把我画的尺码给你!”可是,那个郑国人把手伸进怀里,左摸摸,右找找,发现自己的尺码不见了。他急得一跺脚:“我的尺码不见了,它去哪儿了?不好!”他一拍脑门,“唉呀!我出门时把尺码放在桌子上了。我回去拿我的尺码!”那个卖鞋人连忙拉住郑人的胳膊:“你的尺码没带来,但你的人不是来了吗!你可以直接用脚去试呀!”卖鞋人说着就拿出几双鞋,摆放在柜台上。郑人手一摆:“哼!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我的脚!”说完,他就跑着回家去拿尺码了。卖鞋人望着郑人的背影,摇了摇头,长叹一口气。郑人回到家,他的老婆瞪着郑人问:“鞋呢?”“没有买,我、我忘带尺码了。”郑人说着拿起桌上的尺码纸。“你快去呀!”他的老婆挥着拳头,郑人飞似的跑了出去。可当他到集市上时,鞋店早已关门了。郑人盯着紧闭的店门,叹息道:“唉!为什么我这么倒霉啊!”800字 五年级
-
郑人买履春秋时期,郑国有一个老百姓,他穿着一身棕黄色的衣服,浓眉“小”眼,眉毛很黑,眼睛像黑豆。他的胡子很粗糙,像一根根锈铁钉。他经常喜欢一边捋胡子,一边点点头。他的脑袋上戴着白玉冠,头发很长,摸起来很顺。不过,此刻最吸引人们眼球的,就是他脚上那双破破烂烂的鞋子啦!他的鞋子上面有很多泥土,像从泥堆里扒出来似的。鞋面上还有很多补丁,就像渔网一样。刚买时,这双鞋子很黑,但是现在都快褪成白色了。就在前几天,那位郑人老婆的妹妹要出嫁了,因此,她的老母亲从远方赶了回来。那位老母亲看了看郑人,打量了几眼,从头往脚看,除了脚以外,其它各方面都满意。可是,老母亲一看到郑人脚那儿,就眼睛一眯,说道:“女婿,我问你呀,这双鞋子你怎么还在穿?穿多少年了!告诉你呀,你妹妹结婚,你给我再买双新鞋子,别给我们家丢脸。知道了吗!”“娘,我知道了!”郑人恭恭敬敬地答应。等老婆的母亲走了以后,郑人摸着自己的后脑勺说:“哎,买一双鞋子可是有多难呀!要先量好尺寸,再把尺寸拿到市场上给鞋店老板看,我还要一双一双地试。但是,为了妹妹,我还是要买。”其实,郑人办什么事情都是摸不着头脑的,看他这次会怎么做,会不会又闹什么笑话。首先,郑人在家让老婆给他量出自己脚的尺寸,然后把尺寸写在一片竹简上,他打算第二天把尺码给鞋店老板。到了第二天,郑人大摇大摆地走向市场,胸有成竹。一进鞋店的门,他大声对老板说:“大婶,我今天来买一双鞋,要最漂亮的。我带了尺码,你按尺码帮我选选。”这时,郑人摸了摸袖子,却发现里面什么也没有,他又摸了摸口袋,里面还是什么也没有。他心想坏了坏了,我怎么把如此重要的东西都忘带了,真是该死!他就对老板说:“大婶,我忘带尺码了,我这就回去拿!”“喂,你别走呀!试试就行了!”鞋店老板挥着手说。郑人边跑边说:“不!我不相信的我的脚,我只相信我的尺码!”这时,旁边有一个村民说:“笨蛋,尺寸不是从自己的脚上量出来的吗?还要回去拿?这人的脑袋是石头做的吗?”天快黑的时候,郑人拿着尺码,气喘吁吁地回到了集市,跑到了鞋店门口,可鞋店已经关门了。几个村民对他说:“那个大婶早就走了,她说再等你,就等到晚上了,她要按时回家做饭。”郑人长叹一口气:“为什么我想买一双鞋,就这么难呢?老天爷太不公平了!”周围的人听了哈哈大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变通,如果只局限于一种方法,事情就会很难做成,甚至,还会闹个大笑话,就像郑人一样。1000字 五年级
-
郑人买履在春秋时期,发生了很有趣很可笑的一件事,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郑国人的身上。那是一个晚上,郑人发现自己的鞋子被老鼠咬破了,穿上鞋子,脚指头全露了出来,已经无法补了。他看了看自己的鞋子,又摇了摇脑袋,闭上了眼。突然,他睁开眼,眼珠骨碌一转,似乎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他决定去买一双新鞋子。于是,他找出一截草绳,又找出一块布,用草绳量好脚的尺寸,又用毛笔在布上画出脚的形状,准备第二天上街买鞋呢!第二天,他穿着长衫,穿着破鞋来到了集市。只见他东转转,西瞧瞧,哪儿也瞧不到鞋店。他想,鞋店在哪儿呢?为什么我找不到鞋店呢?买不到鞋可就糟糕了。他身后的人群也开始发现他鞋上的破洞,开始嘲笑他。这个郑人不为所动,继续寻找鞋店。等他找到鞋店时,都已经日上三竿了。走进鞋店,他发现店老板正在整理鞋子,他的面前摆着很多双鞋子,每一双都是那样结实,那样好看,那样舒适,他看得眼花缭乱。他对老板说:“老板,老板,给我拿两双最舒适的鞋子!”老板说:“好,好,这就来!对了,您穿多少码的鞋子?”郑人说:“我带来了尺码,我拿给你看。”郑人一摸身上,尺码没带,他对店老板喊:“我把尺码掉在了家里,我这就去拿!”他一走出店门,就跑了起来,可鞋子又没穿好,一下子摔到了水沟里。他顾不上这么多,爬起来继续跑。终于,他到了家,在家里翻柜倒箱,花了差不多一个时辰,可算是找到尺码了。他一看窗外,天已经快黑了,他又迈开大步奔向鞋店。可是,当他赶到时,鞋店已经关门了。郑人心里非常懊恼,心想今天我运气怎么这样背啊!不光新鞋没有买到,旧鞋也弄没了。老天爷啊!我到底是做错了什么?到底是做错了什么,您说呢?650字 五年级
-
郑人买履从前,有一位墨守成规的郑国人,一天,他觉得脚趾凉飕飕的,一看,呀,鞋子前面破了一个洞,脚趾都露在外面呢,他摸摸后脑勺,自言自语到;什么时候这么不注意了,又得花钱买新的了。他慢悠悠的拿来尺子,不紧不慢的脱掉鞋,量量脚,点点头,“嗯……40码。差不多。”他顺手将写着尺码的纸条放在了凳子上。他哼着不成调的歌,不知不觉间已经来到了集市。哇,集市人山人海,好不热闹。买着水灵灵的大白菜的小贩扯着嗓子奋力的吆喝着;珠宝店里和田玉,翡翠,黄金,珍珠,在绚烂的阳光的照耀下发出刺眼的光,让人睁不开眼;卖着新鲜的猪肉的肉贩和那位大婶讨价还价,争辩的脸红脖子粗……他呆呆地往卖衣服的哪儿走去,手里攥着那舒服的面料舍不得松手,可是……他看看衣兜里的铜板,叹了口气,低下头:我可是来买鞋子的,怎么来这里了,我那几个钱想买这种衣服下辈子吧!他毅然决然的松开手,转向店外。他走在集市里,穿梭在人群中,不知哪里有买鞋子的,于是他赶忙跑到一位老爷爷哪儿问:您知道鞋店在哪里吗?“老爷爷用浑浊的声音说;前面,左拐。”“谢谢,谢谢。”他急忙道谢,按照老爷爷说的方法去了鞋店。他看着各种各样的鞋子心里盘算着买那种鞋:“草鞋不行,好难看的,靴子不行,好贵的,选哪种好呢?”他迷茫了。突然,他看见了布鞋。他想:这鞋好,便宜,漂亮。他与老板讲好价钱,准备拿尺寸。老板说;“你要多少码子的鞋?”“马上。”他慢悠悠的将手伸进裤兜,没有。他想:“不在?可能在其他地方。”他丝毫不慌张。又捏捏衣兜,没有。他心一紧,又捏捏包袱。没有。眉头一皱:“去哪儿呢?”他赶忙回家拿尺寸,可集市散了。“怎么回事?”他瘫坐在地上。有人说:“你为何不用脚试试?”他有气无力的说;“我宁可相信尺寸也不肯相信自己的脚。”五年级:王静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700字 五年级 想像作文
相关推荐
-
郑人买履在郑国,有一个叫王化岩的人,要说这王化岩,那可真是说多笨有多笨,大事糊涂,就连小事也不清楚。今天,王化岩要去买鞋了,因为啊,他的鞋坏的已经差不多只剩鞋底了,开始,他先量好尺寸,顺手把量尺寸的尺放在了桌子上,换好衣服,便匆匆忙忙的去市级了。到了市级,他东瞧瞧,西看看,终于找到卖鞋的地方了,他挑了一双合适的,确忽然发现忘了带量尺寸的尺了,便急忙返回家去取。取来之后,量好尺寸,正准备付钱了,却发现自己身上一个子儿都没有,唉,无奈,只好再次急急忙忙返回家去取钱。终于来了,可看到市集上有卖冰糖葫芦的人,心里边馋了,就买了一些,可是,钱再次不够了,只能回家去再去一次了。等取回来,市集也散了,王化岩就在奇怪:我为什么没有买到鞋呢?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五年级:杨普迪300字 五年级 叙事
-
《郑人买履》读后感我读了《郑人买履》这篇古文,它的中心也就是主要内容是借用一个宁可相信自己脚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脚的郑人讽刺墨守成规、迷信教条、不尊重客观事实的人.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太多太多像这样的人了,只是我们没有注意到而已,比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等~~总之是我们的长辈的大部分都是这样的人.举个例子,就像我看过的一个故事叫做《皇历迷》它介绍一个什么事情都看皇历的人,可是到最后这个人差点就死了.我要告诉你们的是一个人做事不要墨守成规、迷信教条、不尊重客观事实,否则就会像那个皇历迷一样,严重的话可能会死人的,所以我劝你们还是不要墨守成规、迷信教条、不尊重客观事实的好.250字 五年级 读后感
-
郑人买履扩写在郑国的时候,有一个人的鞋子破了,于是他就想买一双新鞋。他自己在家里先用一根木棍量好尺寸,把量好的尺寸放在座位,出门的时候他对自己的妻子说:“我出去买鞋了,照顾好自己。”说完郑人就出去买鞋了。一路上,郑人对路边的人说:“我要去买新鞋了。”郑人高兴的走着,好像不知道底下有坎坷的石路,大概他高兴过头了吧。郑人一路翻山越岭,穿过茂密的丛林,穿过粘人的沼泽,走过参天大树,终于,他不负期望的来到了市级,集市上人山人海。“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了,新鲜出炉的包子。”快过来看一看啊,好玩的玩具。”商人一边叫着,一边忙碌。很快,郑人找到了一家买鞋的店铺。“老板,我要买一双新鞋。”郑人高声喊道。“这就来。”老板忙碌的声音说道。“这位客官,您想要买哪种鞋呢,大的小的我这儿应有尽有。”老板说道。郑人指了指旁边的鞋,说道:“把那双拿过来看看。”好嘞,您看看合适不合适“老板应答道。郑人又说:”这双不行,换它旁边的试试。“”好的“老板又拿了一双鞋过去。郑人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那好我要先把量好的尺寸拿出来看看。“但是他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于是他就说,”我忘记把尺寸带来了,我得回去取。“说完郑人就返回去取尺寸了,到了家,妻子就问他鞋买到了没有,郑人不开口说话,拿着尺寸就往门外走,郑人走了以后,妻子长长的叹了一口气。等郑人再次赶到集市,集市已经散了,一个人也没有,只有一个人问他,为什么买鞋的时候不用自己的脚试一下呢,郑人答道:“我还是比较相信量好的尺寸,不那么相信自己的脚。“那人很无奈,便走了,郑人垂头丧气的回了家,回家后妻子也一句话都不说。到了第二天,郑人带着量好的尺寸到了市集,集市还是那么热闹,郑人再次来到那家店铺,买到了昨天那双合脚的鞋,可是这次他是按照他带来的尺寸买的。郑人买好了鞋就匆匆的回家了。750字 五年级
-
郑人买履扩写从前郑国有个傻头傻脑的人,人们都叫他郑无。有一天,郑无吃完了饭,想出去溜达溜达。他走了几步,发现鞋破了一个大洞,脚趾也露了出来,郑无想,“这多不体面啊,让人看见了,多丢脸啊!那就买一双新鞋吧!”于是,郑找了一根草绳,他脚翘起腿,把绳子拉直靠在脚上面,多余的地方用剪刀剪掉。然后站了起来,两手插腰立刻大笑起来,说:“哈哈!看我多聪明啊!知道量尺寸,晕样买鞋的时候就不会被骗了,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呀!哈哈……”于是他高高兴兴地去集市了。因为走得太匆忙忘记带尺寸了。扼无到了集市后,看到那是有许多人买鞋的商家。他挑中了一家做鞋工艺最精致也是最便宜的一家鞋店。于是,他大步流星地走了进去,说:“老板!给我拿一双鞋。”老板看一下郑无的脚,马上就知道乱子无该穿多少码的鞋。二是,立刻给了郑一双很好的鞋地,笑咪咪的对郑无说:“试试这双吧,”郑无想,我拿出尺寸比一比不就行了吗!“咦,我的尺寸呢?”郑无东找找西找找,可就是找不到。晕时他突然想起来,尺寸原来还在家里,他赶忙飞奔回家拿,可是,等他回来时,集市已散了,买鞋的人也走了,郑无一屁股坐在路边,埋怨自己跑得太慢。路边人问他:“你给谁买鞋呀?”“人我自己买鞋呀!”郑无回答说。路边人问:“那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呢?”郑无回答说:“我宁愿相信尺寸,也不会相信自己的脚。”边上的人都大声笑起来,骂他是个傻子,郑无觉得很晃好意思,从边上溜掉了!安庆市华中路第一小学五年级:潘许?500字 五年级 读后感
-
《郑人买履》扩写郑国有一个人,他看见别人的鞋子质量很好,再看看自己的鞋子,从鞋帮到鞋底都已破旧,于是准备去集市买一双新的鞋子。这个人在去集市之前,他在家先用小绳子量好自己脚的尺寸,随即起身就出门了。他一路上紧走慢走,走了一二十里路才赶到集市。集市上好热闹呀!人群熙熙攘攘,各种各样的商品琳琅满目,使人眼花缭乱,叫卖声一阵高过一阵。“快来买呀!这里有五花八门的鞋子,漂亮的鞋子。”“瞧一瞧,看一看,生活用品啊!”“这里有饰品,漂亮的饰品呦!”郑人听到鞋铺的叫卖声,直接走到鞋铺,柜台上有各种各样的鞋子。他精挑细选,才选到一双满意的鞋子。这时,只见他在身上使劲掏了一阵,突然脸色大变,猛地跑出了鞋铺。鞋铺老板见了,喊道:“喂,这不是你很满意的鞋子,怎么……”那郑人回头说:“我……我……等下再来……”他一路快跑回家,推开门,好一阵找,还在嘴里一个劲的念叨:“在哪呀,在哪呀……”终于他在椅子上见到了一根小绳子,高兴地说:“找到了!找到了!”那郑人又是一阵猛跑,气喘吁吁地来到了集市。这时,太阳公公已经下了山,集市的小贩都收了摊,大多数店铺都关了门。他十分沮丧,想:“哎,该死!我为什么会忘记带小绳子呢?”有几个人见他垂头丧气的模样,就围过来关切地问他:“你这是怎么了?”郑人把事情的经过一说,人们不由得惊讶地问道:“买鞋时,为什么不用你的脚去穿一下,试试鞋的大小呢?”他却答道:“我宁肯相信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脚。因为我的脚是不可靠的,所以我不会试鞋子的。”众人皆笑,这个事情一传十,十传百,这个故事就流传下来了。55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
郑人买履扩写_1200字“哎——我应该怎么办啊!”郑国的一家小院子里传出叹息声。只见老郑一个人在门口焦急地东走走西走走。“老郑,你怎么了,看你这么焦急地样子。”“哎哟,别提了,我又不会量鞋子的尺码。那天隔壁帮我量了,写在一张纸上,可是那张纸不见了。我还要去买鞋子的呢。”“那我帮你一起找吧。反正我也没事可做了。”“谢谢你啊,老李。改日我一定等门向你道谢。”“不有了,老郑。大家都是兄弟一场嘛,何必啊。”“哎哟,找到了。老郑,在这呐。”不一会儿,老李从衣柜里拿出了那张纸条,递给了老郑。“谢谢了。”“不客气的。快去买鞋吧,一会儿集市就要打烊了。”话音刚落,老李就转身想要离开。但被老郑给拦住了“那我送你吧。”“不用了”于是,老郑目送着老李离开了。随后,老郑就急匆匆地赶向集市去了。集市上的人可真多啊,人山人海的。老郑走到买鞋的地方。哪里的鞋子可真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各式各样的鞋子呈现在老郑的眼前,看得老郑都措手不及。这时,一双黑色的鞋子映入了老郑的眼帘。“多么高端、霸气、上档次啊。一看就知道特别适合我这个帅气的人穿!”老郑急忙跑了过去,生怕有人买走他那双“高端、霸气、上档次”的鞋子。老郑跑过去问了价格,可算是物美价廉——对于老郑来说。当老郑正要买下它时,他高叫道:“我的尺码呢?”他焦急起来了,左摸摸自己的口袋,又摸摸自己的口袋——没有!一定是忘在家里了!他只好对那个买鞋子的人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你等我一下啊,我去去就回。千万不要把这双鞋卖出去啊。千万要记住了。”话音刚落,老郑就转身飞奔而去。但是,喧闹的人群挡住了老郑的去路。这就好比天然的屏障挡住入侵的敌人一样。真是倒霉透顶啊——先是有尺码的那张纸找不到了,再是没带尺码,现在又被人群给挡住。今天真是他的倒霉日啊!老郑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他幻想着自己那张找到的尺码也不见了……他越想越恐惧,以至于他停止了幻想。但是老郑拼了,他冲了出去,远离了喧嚣的人群,走到他回家的路上。老郑飞奔着,拼尽全力地飞奔着。望着一旁闪退在他眼中的房子,他没有停下来。他还在疯狂地跑着。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老郑到了。他停了下来,气喘吁吁地走过门槛,小院,直到放有那张有尺码的纸的位置上。老郑一刻也不想耽误,抓起纸就跑。他又疯狂地飞奔起来。望着刚才闪退在自己眼中的房子,老郑还是没有停下来。他到了,可是集市已经打烊了。最可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他只好灰溜溜地回家去了。路上,他遇见了老李“怎么样,买到鞋子了吗?借我看看。”“别提了,今天事事不顺啊……”随后,老郑把他的悲惨遭遇告诉了老李。老李笑了笑“你为什么不直接用脚试呢?”“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初一:陈辉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00字 初一 续写改写缩写
-
携卷漫履卷起一卷书,携于左右,油墨的浓郁,纸张的清新,总犹西湖龙井般沁人心脾。我与书的情谊可称得上莫逆之交,交好的发小。童话中善良的公主,英俊的王子,玻璃鞋……总是有股奇异果般的味道,深深吸引着孩提时代的我,并在一个又一个星光闪烁的夜晚伴我入梦。斗转星移,我与书之情未淡反愈浓。渐大后,我便怡情于宋词那古雅之风中。捧着诗集,便融于金戈铁马,风花雪月,让心灵在宋词中穿行,寻觅古人的淡然心境和绝世才情。一厥宋词在碧波潋滟中流传,在繁华尘世中流传,我便品味唯美,品味风韵,品味才情,其中妙益无穷。无论是东坡居士“把酒问青天”的豪放;或是“花褪青残红青杏小”的柔美;亦或是易安居士的“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凄切。都令我感叹这宋词真为冰洁凝思之物。无论是婉约或是豪迈;无论是抒情或是言志都能令我畅游词海,诗情飞逸!花般豆蔻年华,恋上云般的散文。这淡若止水,静若处子的感觉,令我沉醉。如行云流水般的思绪,有时轻歌曼舞,落英纷飞。有时如古筝弹奏荡气回肠。秋实先生说散文“绚烂极了”,确是绚烂极了,在这极一时之盛“绚烂极了”的散文百花园中,有周作人的隽永、徐志摩的艳丽、冰心的飘逸、朱自清的真挚清幽。散文的魅力凝结成一股纯厚的气息从纸张中散发出来,便道是一种格调,一种修养,一种情至深处的共鸣,令我文思泉涌。书的内容繁多,形式亦是百态。愿与其深交,遂常空出时间,在湛蓝的天空下,凭灵魂在书中移步。自己便似走进大自然去体会文字中蕴涵的鲜活的生命气息。有人说书是文学库,可我却认为书是文学的载体,更是文学本体。那些华丽的词藻,朴实的感情,去品,步入能喜形与色。正如“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手舞足蹈才罢,满腔义愤又起。直到月光朦胧了文字,合上书,品味书的余香,像刚从沙场鏖战而归——大汗淋漓。读书便是与一个个伟大的灵魂神交,人生苦短,书引我进入一个广博的世界,使我的人生历程徒然加宽,无形中滋长了修养,升华了心灵。书,就是不断注入人思想方塘的清水,给人以进步的力量。若问为何沉于书卷,答曰:“酒伤身,多饮不益,但亦有履戒不止者,何哉?只因此物‘太甜,太香醇’。”对于我,书,正如嗜酒者眼中的酒,令我心驰神往,欲罢不能。置身红楼一梦之中,便好似细品着百年女儿红一般,醇香于齿,品味人生,终知无谓“机关算尽太聪明”原却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朝晖撒向新花,娇蕊吐露着芬芳,夕烟缭绕的时分,昔人前来采撷。带着稚幼的回忆,散发出犹如幽曲深巷美酒般的气息,回味良久。而在傲慢与偏见交织的世界里,纯真的爱情、真挚的爱慕之意仿似葡萄美酒一般惹人怜爱。真实的情感是无法用理智掌控的,正如书中说的“当我意识到时,我已经在爱河中行走了一半的里程了。”其实读书也正是如此,你会在不知不觉中迷恋上它。持书细品,读书又何尝不是在读生活、读生命,从书中阅生活经历,透晰生命的价值与真谛。有书相伴,书中内涵每思各异,收获颇丰,岁月流逝,日见其长。“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携带书香一缕,盈满衣袖,漫履人生之路,品味百味千滋……1000字 高三 议论文
-
成长的履痕拿出钱包,我摇了摇头,又垂下手,这已经是我第四次垂下手了。怎么办?怎么办?我不断受着良心的谴责——我偷了妈妈的钱包。现在,妈妈正坐在卧室里,眼睛红肿着,爸爸脸色阴沉着,一个劲儿抽闷烟,弟弟则在旁边好奇的观察着爸爸妈妈。看到父母这个样子,我难受极了,真想立刻冲到妈妈面前,跪倒在地向她说出事情的原委:我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亲手偷妈妈钱包的经过。可是我又怕挨骂、挨打。妈妈啊!你为什么不询问我呢?哪怕只有一句:“你看见钱包了吗?”我也愿意和盘托出全过程,可妈妈太信任我了,她对女儿根本就没有丝毫的怀疑。终于,我忍受不了这沉闷的家庭气氛,对妈妈撒了一个谎:要去同学家借书,不等父母回复,便夺门而出。雪花像扯破了的旧棉絮纷纷扬扬飘落下来,黑暗统治着我整个身心,它们张狂的嘶喊着……迎面的寒风顿时使我头脑清醒了许多,我为自己的行为深深的惭愧,可我也感到疑惑,钱包里的钱我已尽数放在床头柜上,钱包里到底还有什么东西引起父母如此大动干戈,好奇心使我又拿出钱包细细打量:这是一个普通的再也不能普通的钱包,乳白色、铁皮镶边,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呀,怀着好奇心我进一步研究起钱包来。用手摸摸,咦!这儿鼓鼓的,难道秘密就在这里?我小心翼翼的打开它,来了个彻底检查,最终在夹层发现一张陈旧的贺卡(自制):粗糙的纸张、笨拙的文字、莫名其妙的图画,却被妈妈精心保管,还撒上了淡淡的香水。难道秘密就在这里?爸爸妈妈是为了这张贺卡?那么,我是不是该把它还给妈妈,而不应该拿去给好朋友炫耀,我在十字路口久久徘徊……突然,我明白了,我不是正站在人生的三叉路口吗?将来成长如何,与这次的抉择密不可分,经过深思熟虑,我老老实实的把钱包交给了母亲。不出我所料,妈妈打开钱包首先检查贺卡,但还有一点出乎意外的是:妈妈明明知道我拿了钱包,为什么不直接向我要?最后得知她故作平静希望我能自觉改悔,可我久久不能归还,使爸爸妈妈很失望。不过他们并没有严厉的批评我,相反他俩认为,我发现并自觉改正自己的错误,能做到这一点就够了。看着失而复得的钱包,妈妈欣慰的笑了。在人生的三叉路口,我找准了前进的方向,没有贪图一时的蝇头小利,用做人的准则严格要求自己,用成功者的足迹勉励自己,这事就是成长的履痕,愿我终生铭记这件事,走好成长的每一步。评语:古语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人生中,难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过失,只要能及时改错,那说明一个人向善的良心没有泯灭。这篇文章通过“我”反复思忖,最终走出矛盾的泥沼的叙述,突现了主题。尤其对心理的矛盾、彷徨、痛苦和无助的描写,对人物性格的刻画,起了点眼之笔。(指导老师:仇彩云)10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走近郑和,发扬郑和精神!作文郑和,一个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人,许多人都听说过他的名字,但是,不一定真正了解他。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他吧!郑和世称三保太监,十五世纪初著名的航海家。自永乐三(14XX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的二十八年间,郑和率众七下西洋。据《明史》记载,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时所率部众就有二万七千多人,船舶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的就有六十二艘,规模之大,史所未有。前后七次所经国家凡三十余国。这样的空前壮举,较之葡萄牙达·伽马航海早八十多年,也加深了中国和所到各地贸易和文化交流。而郑和远航对东南亚地区的开发,贡献尤大。郑和船队给所经过的国家带去大量的中国瓷器、铜器、铁器、金银和各种精美的丝绸、罗纱、锦绮等丝织品,同时也换回了亚非各国的许多特产,如胡椒、象牙、宝石、染料、药材以及长颈鹿、狮子等稀贵动物。郑和船队每到一地,都以友好的态度,交流所带货物,从事平等贸易。同时还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尊重当地人民,所到之处,受到各国人民的欢迎。在郑和航海的过程中,每经过一处地方,都作了精密的航行记录,这就是有名的《郑和航海图》。在这部地图中,关于航行的方向、航程的远近、停泊的处所以及暗礁险滩,都有详细的记载。此外,在航行过程中,还积累了对于海上风向、气候和潮汐等自然变化的知识。郑和下西洋之后,所经诸国都纷纷派遣使节前来中国修好通商。像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的国王还亲自到中国来进行友好访问,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郑和下西洋,前后历经30年,其时间之早,规模之大,都是后来的哥伦布、麦哲伦所不能相比的。它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87年,比麦哲伦到达菲律宾早116年。郑和下西洋后,大大加强了中国与南洋的联系、航路畅通、贸易发展,在世界航海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的一页。郑和七下西洋已近6XX年,他的宏伟业绩也深深震撼了我们,我们为中国对世界航海发展的伟大贡献而骄傲。他这种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后人。今天,我们学习郑和精神,就是要以科学的精神在知识的海洋中刻苦钻研、不畏艰难、敢于探索;学习郑和精神,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他的爱国献身精神、科学创新精神、睦邻友好精神,与同学团结互助、友好相处;学习郑和精神,就是要我们保持艰苦朴素、文明诚信、发奋图强等优良传统;学习郑和精神,就是要我们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要遵守社会公德;学习郑和精神,就是要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发奋读书,树立远大理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学习郑和精神,做时代的探索者吧!!1000字 六年级
-
走进郑板桥走进郑板桥_高中写名人的散文1000字很想走进郑板桥的内心世界,可是他,却总让人琢磨不透。正如他画的竹子和兰花,时而高洁清秀,时而狂放不羁,每一笔每一枝,都有其独特的灵性。有时候的他,顽皮的就像他画中的嫩竹叶:诙谐处更显才学,幽默中不乏机警。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关于他的故事才多如春笋,鲜嫩嫩地夹着几百年的文化内蕴,从他们那个时代钻到我们这个时代来。对于目不识丁又欲附庸风雅的暴发户,郑板桥不动生色地题之:竹苞堂“即“个个草包”,对于不可一世的傲慢富商及仗势欺人的权贵,他又从容挥下怪画妙讽。这一切不仅表现了他高洁傲岸的情操,更使我们眼中的郑板桥显得十分可爱。他虽然十分聪明,却也不免上当。比如扬州一盐商求画,他却说什么也不愿去作。盐商无奈之下,得知他喜欢吃狗肉,便定下一条“狗肉计”。郑板桥闻到肉香,很快来到一抚琴老翁的家中,只觉得院子中布置得干净整洁,老翁弹出的曲子也侍奉宁静悠远,好似天籁之音。郑板桥以为遇见了知音,就挥毫泼墨,连字带画作了好几幅。等到盐商大摆宴席邀请宾客欣赏郑板桥的字画时,他才知道上当了。如果没有听到这类故事,郑板桥便显得有些脱离世俗,高高在上,可有了这些故事传说,他就和邻家哥哥一样亲切了。郑板桥号称“书画印三绝”,无论哪一方面,都表现出他高超的技艺。他的画,竹子劲秀挺拔,兰花秀妍柔美。有时竹石相间,有时兰竹相伴,但无论哪幅画,都是充满“空山新雨后“的自然气息,却丝毫不见半点媚态,一如他的性格。他的诗如”和君胸次有幽兰,竹影相扶秀可餐。世上哪无荆棘刺,大人容纳百千端“,“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夷,一枝一叶总关情”等,总能融情入景,由最朴素平常的东西中透出真理来。他的印,随心所欲,尽显狂士风采。有些虽读起来十分可笑,但转念一想,却能品味出郑板桥独有的自尊与个性。如“雷婆婆同日生”、“麻丫头针线”等,有些则是他为纪念自己遇到的一些事而作的。这些印,真实记录了郑板桥的一生。还有各种闲章,字体大多收缩有致,就如画儿一般潇洒自如。他的书法(尽管我不太懂)字体劲秀,画中题款大都别出心裁,既平衡了画面,又抒发了自己的情感。时隔百年,每当想起郑板桥,想起他代表的众多传说故事,众多名作古画,以及他如竹般的节气,如兰般的灵气,如石般的傲气,都令我产生了想早生些年,亲自拜访他一下的遐想。然而,时光是不可逆转的,我也无权选择,那么,既然找不回当年的郑板桥,就努力使自己成为“郑板桥”吧!1000字 高三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