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三国》读后感700字

《品三国》读后感

700字 三年级 读后感

当我们再把所谓的“龙生龙,凤生凤”的鬼话讲出之前,前面还要小心翼翼地加上“在旧的封建等级制度里”的时候,似乎我们正沐浴着无比明媚的阳光,然而“追求幸福”的人们当真就能在这每个人都不可剥夺的天赋人权里自由的呼吸吗?这显然不是嘲讽,这是一个笑话,一个掩耳盗铃似的自欺欺人。

我正是在这种情形之下读到了易中天教授的《品三国》的。而在此之前“魏晋风度”于我还只是一个美而玄妙的形容词组,如同一幅古朴的画作挂在某个历史长廊的壁龛里,神秘而遥远。易中天先生让我认识到了我当初的”好的制度能否撑控在好的人的手里是个棘手的问题”的问题显得既愚蠢又幼稚而天真。是易中天先生让我认识到我的视角与位置存有问题,那就是:君主制的泥潭。而这种体制下的监管失灵与卑躬屈膝以及迎合献媚才是不治与无治的根本。

也是在今天,当台湾的百万民众走向街头反腐倒扁的时候,又让在座的各位见证了和平静坐“嘉年华”般温情反腐的新模式,不得不令人感叹这一文明的进步与理性的发展下的又一束暂新的曙光。让斗争来得不妨再游戏些,不妨再诗意点儿吧!

当“德治”与“法治”的结合成为一种迫切所需时,学术的力量就弱之又弱了,正像易先生本人所说的那样:“一个新制度的建立决非是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长时间的甚至是几代人的共同努力。”看来,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曹操”似的实干家,而非是文人相轻的百般叫骂。在张艺谋以华丽的《英雄》的巨作来展现帝王君权之威慑起,至今电视机里满频道皆是长辫子与黄马褂的乱窜之景之时,易中天能于侃侃而谈中注入“德治”与“法治”的利刃之锋芒,并且又是如此的成功,将一种思考化作万般春风细雨,洒向华夏一片春绿,无论形式还是方式都不能不让人佩服与敬重,我自喜爱这种滋养,我期待着下集尽快出版,我喜爱这种方向的引领与指向,也希望它能在它本应的土壤中自由成长。

第一次当主持

50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回顾我第一次当主持的情景,当时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是高兴?是紧张?我自己也不知道。

那年我读一年级。学校为庆“六一”组织文艺表演。我和9名同学成为了主持人的候选人。经过一轮PK,只有我和四年级的张涛留了下来。虽然平时练习表现的很好,可是一上台却是另一种表现了。

我们在厂电影院表演。那天,我和张涛走上舞台,台下就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一片,我的心里“咚咚咚”跳个不停,不知是兴奋还是紧张。我和张涛像背书似的,把开场白背完了。退回后台时,当时负责训练我们的梁老师说:“不要背书似的,眼要看观众,面带笑容。”

接下来,是我独自上场报幕。我走到舞台中央,面对台下观众。天哪,几百双眼睛齐刷刷地看着我。我笑了是僵硬的。因为我忘词了,脑袋一片空白。我站在那儿,手拿着话筒。心里慌,两腿也发软。我朝台下望,求助地望着梁老师,老师焦急地比画着。然后带头鼓掌。掌声给了我鼓励,也给我争取了时间。我给自己打气:“我能行,不慌。”我急中生智,想起手中还捏着一张小纸,那是台词。我赶快拿出来看了一眼,心渐渐平静下来,我顺利地讲完了台词。有了这次的经验,接下来,我都发挥正常,就像平时练习一样。不仅做到有笑容,而且台词说的富有感情。

这事已过几年。现在我已主持了4届我校六。一文艺表演,一届琴行表演.而且表现得越来越好.但我总记得第一次当主持的情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三年级
读后感
7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