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和青团
每年清明,必不可少祭祖和扫墓。
记忆里,爷爷仍是精神矍铄的模样,削瘦却挺拔的身子总是伫立着,时不时发出明朗的笑声。每当他的身影渐行渐远直至消失,我又从梦中惊醒。清明祭祖,终究是让我黯然神伤的一个梦。
可是,清明的确有让孩子们心驰神往的理由——青团。碧青油绿,糯韧绵软,带着清淡却悠长的青草香气,再加上清甜的豆沙,入口即溶,让人不禁赞叹:“春天,原来是这个味道的啊!”母亲却总说不能多吃,我固然抵挡不住青团的诱惑,总是魂牵梦萦地偷着捧着它们。
而如此美味的青团是如何转化而成的?带着疑问,钻进厨房。艾草的嫩茎和芽已经择好放在盘中,它带给人一种独属于草木的质朴感觉,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大地之上随风微微摇着,萃取着露水与阳光,肆意骄傲着,轻狂着,笑着,长着,空气中可以尝到甜美和清新的味道,这个世界此刻属于自然,属于艾草,属于它们日日夜夜的生长。恍然中,我又看到艾草浆与米粉的融合,看到原本碧绿色的青团在蒸锅中渐渐变成深艾绿色,它是回归到它本真了吗?亦或者说,这是一种新生与传承?
蓦地,尘封的记忆被重新打开,我的耳畔又响起了爷爷那明朗的笑声,想起他眯着眼睛看我背诗词,想起他像个孩子般给我们讲笑话,想起他总是和我们一样馋嘴地偷吃青团,想起他笑着咂嘴说:“嗯,是春天的味道!”想起他眼角的皱纹中溢满了如落日般美好的笑……这些这些,仿佛像昨天发生的事情,在我的脑海中一帧一帧地放映。不过,那些逝去的,无论面临遗忘还是铭记,但是新生的活力,永远将以一种新的形式传承下去,如那青团一般。
刹那间,一种潮湿而温暖的感觉在我心中破土,生原来是死的传承,是一种寄予了前人微笑的的希冀与期望。
斜阳漫天,很暖很柔地落在我掌心的青团上,淡淡的艾绿中蕴含着春天的活力与生机,我知道,明早的朝阳一定会升起,世界,原来是在不断的传承与变化中变得更加美好。
又是一年清明时,原本落灰的墓碑旁又长了新草,远方隐隐约约地传来那明朗的笑声,今年的祭祖,一定充盈着春天与阳光的味道。
清明
如烟雨中,几缕微醺的阳光在阴郁的乌云中穿梭,灰白的墙壁星星点点散着亮。微微眯眼,打量老旧的大门,有些破碎的墙面,推开门后淡淡的霉,心里没由来的一阵酸――外爷走后,这里的变化,有些大了。
天气转阴,阳光哆哆嗦嗦藏在云后,只留下亮晶晶的错觉,我们出来了。
我们就这样站着。
任细雨纷纷欲断魂。
我们就这样想着:
总是习惯把老旧的影像放在回忆里,却也掩盖不了静静的流光。
距外爷去世已有几年,一些记忆,却还在咕噜咕噜冒着泡。那偶然间的风吹开一本书,将五个字送入我的眼帘,那是“大地的耳朵”,勾起了我回忆中藏匿的往事。
大地的耳朵――木耳向来是我们讨厌的食物,且总是讨厌的毫无理由。妈妈和婶婶就算用上所有的招数来诱我们吃下这黑乎乎的东西,也总是无济于事。但看我和妹妹视“吃”如归的模样,除了叹气也没有其他动作了。
但外爷就不一样。
吃了大地的耳朵,可以耳听八方。”笑眯眯的语调于耳边响起。“可是,大地是会疼的,怎么能吃人家的耳朵呢?”“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我们闻言也不见可以反驳的话来,便只能张嘴乖乖吃下。
他总是耐心的引导我们,没有严厉的话语,却格外管用。
直到医院的病危通知书,犹如五雷轰顶,炸响了我们的天空。
踏进病房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敛去眼底的焦虑,患上不知名的情愫。我们默默站在床前,一向顽劣的堂弟妹们也褪去了嬉笑的神色。见到我们的外爷,双目含泪,却只说了一句话:“你们一定都要听话,这样,我才能放心。”我们听后,都使劲点头,直到脖子酸疼。
听说,外爷是笑着走的,安详的悄无声息,生怕破坏最后一场有我们参与的梦。
那天,雨落千丈。
到今天,雨还在下,但是有些东西,变得不一样了。我们把手中的天堂鸟放在那里,上面有一张卡片,卡片上只有一句话:外爷,您知道吗,我们有好好听话。
那雨不曾停过。海棠花落了,又匆匆的过了,清明,却是又一次相见。
相关推荐
-
清明包青团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家家户户都要包青团,我家也不例外。那天下午放学回家,我来到厨房,看见盆里有一大团看上去发霉了似的绿东西,觉得很奇怪,便去问外婆:“这是什么呀?”外婆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回答说:“这是用面粉搓合一种草,再加上一点水做成的面团。别看它这么难看,其实是用来制作青团的。”听到包青团,我就来劲了,一定要帮外婆一起包。我和外婆每人各取出一半的面团来反复搓揉,使面团变软。搓着搓着,我的手都要没力气了,想停下来休息一会儿,但看到外婆还是那么用力地搓,我也就坚持了下来。搓好面团之后,我学着外婆的样子把面团分成一块一块的,再取出其中的一块拿在手上继续揉。外婆说:“先在粉团的中间戳一个洞,再用大拇指把四周的粉捏得薄薄的,最后把粉团做成碗口形状,就可以放馅了。”我照着外婆说的去做,但不管我怎么努力,就是做不好。这粉团太不听话了,好像成心要跟我作对似的。就在我打算要放弃的时候,外婆说了一句话:“失败乃成功之母。”于是,我又继续做。工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把粉团捏得有点像碗口的形状了。然后,外婆又教我怎样放馅,怎样封口。原来每一道工序都是有讲究的。我学着外婆的样子,认认真真地做,终于把一个青团包好了。我激动地嚷了起来:“我成功了!这个青团一定要留着自己吃。”外婆看着我这兴奋的样子,也露出了会心的微笑。我看见外婆把包好的青团贴上几片叶子,再把叶尖剪掉,觉得很好奇,就问:“为什么要贴上叶子呢?”“这样蒸起来才不会黏着锅,方便拿出来。”外婆边贴着叶子边说。我见外婆这么忙,也过来帮忙。最后,是把青团放入锅里蒸。我又想起了一个问题,就问:“外婆,清明节为什么要吃青团?”外公听见了,抢着回答:“吃青团是我们这个地方的传统习俗。就拿我们这些农民来讲,青团又称苦团,吃了青团后,就要开始耕田、插秧了,苦日子就要开始了。”听了外公的话,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青团蒸好后,揭开锅盖,一阵清香扑鼻而来。凑近一看,个个青团晶莹剔透,就像一块块碧玉,我看得直流口水。外婆说:“青团要凉一会儿吃才香。”我只好耐心地等待着。凉了一会儿,我们全家人就聚在一起吃青团。我尝了一口,真是又软又香,有一种吃了还想吃的感觉。这次包青团,不仅让我尝到了自己做的香甜的青团,还了解到了关于青团的知识和传统,真是令人难忘啊!900字 初三 叙事
-
清明节吃青团几年前的四月,又值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在岭南地区,我们通常都会去扫墓,吃乳猪,而在我的老家——江南地区,人们不仅会去扫墓,还会弄一种“美味”——青团,岭南地区也叫“艾糍”。每逢过节,我们都会去到奶奶家,而那年清明节,又正赶上姑妈准备做青团,我这个吃货自然也加入了这个行列。首先,把制作青团的原料:糯米粉、粘米粉、豆沙馅还有最重要的艾草准备好。第一步,把艾草洗干净,然后把艾草放入锅内焯,加水,用搅拌机把艾草打成艾草汁,闻着这散发出来的清香,我们开始进行最关键的一步。终于开始包青团了,首先把粉和艾草汁活成碧绿的面团,每次截取适量大小,摊开,放入豆沙馅,再包成拳头大小,这样,一个碧绿诱人的青团就大功告成啦~姑妈心灵手巧,飞速地包着青团,成品一个个大小均匀;而我包的青团则“一瘦一胖”,东倒西歪,心中默叹姑妈的手艺,心里倏忽燃起了胜负欲,更加仔细认真地包青团,起初还是不大好看,但我越包越上手,很快掌握了门道,不知不觉包的越来越快,青团也越包越好看,不一会儿,一盘子的青团都包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把青团拿去蒸,青团散发出的艾草清香,惹得一屋子的人都“口水直流”。经过不长时间的蒸制,青团终于蒸好了,我等不到青团完全凉透,八成凉时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自己包的青团,一口下去,满嘴都散发着“春天的味道”,青团不甜不腻,不黏牙,艾草的清香仿佛融入了豆沙馅中,散发出清淡悠长的味道,看着大家吃着我包的青团赞不绝口,我不仅享受着美味,更有一股幸福与自豪感。长大后,我每年清明节都会吃青团,但无论是买的,还是别人送的,我再也没有吃到过像那年那样好吃的青团了。650字 初三 叙事
-
又见青团按照我们这儿的老规矩,清明在每年的农历二月二十就开始了。““清明时节天转暖,柳絮纷飞花争妍”。这是一年里最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是带有淡淡忧伤的日子。清明这天,家家都制作青团,俗称“青圆子”。青团是一种用艾草的汁,拌进糯米粉里,以豆沙或莲蓉做馅,不甜不腻,带有清淡却悠长的青草香气的小吃。上至行动不便的老人,下至牙牙学语的孩童,提到青团,谁不会心头立时生出一种甜甜腻腻的感觉呢!把艾叶,糯米粉,红小豆三样东西放在一起,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的品相,闻着艾叶青草般的那种香味,就让人食指大动了,何况是咬上一口,让人满足的软糯感呢!到了农历二月二十的下午,当清明的雨终肯停歇下来的时候,全城的人纷纷出动,只为在踏青时争得,赏满山春色的一席之地。这下过雨的山路,终究是不易走的,走走停停在拐角处停下来歇口气,尝一口熬制已久的艾叶水,再从高处看看山与天交融的地方,也未尝不是一件趣事。山顶,当已走累的人们坐下来休息时,勤劳能干的妇女总是像变戏法一样,从身上变出一个盒子,打开了是满眼的新绿和鼻息间的清香,一排排的青团并列着,真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拿一个放在口中,糯糯的,咬开是红豆的甜蜜和艾草的清香,似整个人都如沐春风般。再配上上好的绿茶,茶叶在水上漂着,杯中倒影着另一个世界。却也是人与自然最完美的融合了吧。正所谓“有这样的地,天才叫天,有这样的天,地才叫地”。若是过路的游人,向店家讨要口水喝,店家必要附上几个青团,游人吃了“恢复”了体力向店家道过谢,便又转身踏上了旅程。在这个小城就是这样,清明的雨,混着青团的香,便是这个小城清明时节的全部。650字 初三
-
清明如烟雨中,几缕微醺的阳光在阴郁的乌云中穿梭,灰白的墙壁星星点点散着亮。微微眯眼,打量老旧的大门,有些破碎的墙面,推开门后淡淡的霉,心里没由来的一阵酸――外爷走后,这里的变化,有些大了。天气转阴,阳光哆哆嗦嗦藏在云后,只留下亮晶晶的错觉,我们出来了。我们就这样站着。任细雨纷纷欲断魂。我们就这样想着:总是习惯把老旧的影像放在回忆里,却也掩盖不了静静的流光。距外爷去世已有几年,一些记忆,却还在咕噜咕噜冒着泡。那偶然间的风吹开一本书,将五个字送入我的眼帘,那是“大地的耳朵”,勾起了我回忆中藏匿的往事。大地的耳朵――木耳向来是我们讨厌的食物,且总是讨厌的毫无理由。妈妈和婶婶就算用上所有的招数来诱我们吃下这黑乎乎的东西,也总是无济于事。但看我和妹妹视“吃”如归的模样,除了叹气也没有其他动作了。但外爷就不一样。吃了大地的耳朵,可以耳听八方。”笑眯眯的语调于耳边响起。“可是,大地是会疼的,怎么能吃人家的耳朵呢?”“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我们闻言也不见可以反驳的话来,便只能张嘴乖乖吃下。他总是耐心的引导我们,没有严厉的话语,却格外管用。直到医院的病危通知书,犹如五雷轰顶,炸响了我们的天空。踏进病房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敛去眼底的焦虑,患上不知名的情愫。我们默默站在床前,一向顽劣的堂弟妹们也褪去了嬉笑的神色。见到我们的外爷,双目含泪,却只说了一句话:“你们一定都要听话,这样,我才能放心。”我们听后,都使劲点头,直到脖子酸疼。听说,外爷是笑着走的,安详的悄无声息,生怕破坏最后一场有我们参与的梦。那天,雨落千丈。到今天,雨还在下,但是有些东西,变得不一样了。我们把手中的天堂鸟放在那里,上面有一张卡片,卡片上只有一句话:外爷,您知道吗,我们有好好听话。那雨不曾停过。海棠花落了,又匆匆的过了,清明,却是又一次相见。750字 初三
-
清明清明的雨淅淅沥沥,似是要为这条沉寂的小路,伴奏出一丝灵动缥缈。雨点打落在车窗,透明的玻璃上溅起朵朵残花,稍纵即逝。R只是静静地看着,看这花开花落。汽车一路颠簸——他在去祭奠的路上。祭奠,一个多么庄严的字眼哦。R看着轮子压过的痕迹一直蔓延到一棵大榕树下,下车,撑伞。前方是车子无法通行的乡间阡陌,后方大人们正忙着搬运东西。雨点在灰蓝的伞上跳着舞,叮叮咚咚。在匆忙的人群中兀自站立着,R感到无所适从。远处隐隐约约可以看到白色的山坟,散落在漫山野草中间,突兀地存在着。忙碌过后,踏上泥泞小路,前进。每走一步,便在土地上烙下路过的印记,R一步一步地数着,一步两步三步……慢慢地,口中的呢喃停止了,变为转动手中的伞。雨伞转呀转,水珠飞呀飞。R如小孩子般一直自娱自乐着,直到眼前出现一座灰白色的影子,他再次停下来,而大人们再次忙起来,除草的除草,摆设的摆设,各为其事,都为祭奠那素未谋面的“先祖”。灰蓝色雨伞下的少年,裤脚被雨水打湿。绵绵的牛毛雨似乎没完没了。很讨厌这种缠绵潮湿的天气,但是它所带来的,是荡涤一切的清凉感觉。R看着雨水摔碎在墓碑上,划过一行陌生的名字。里面躺着的或许只剩一副冰冷的骸骨,或腐烂的连白骨也不复存在,反正就是死人。看着爸爸妈妈叔叔婶婶们忙得死去活来,厌恶之情顿生。死了就是死了,即便曾经存在的如何辉煌,终逃不过冰冷的命运,为何还要劳累尚存温度的人为其奔波?浮生苦短,流失了,便再也无法追回,是谁说过,“错过,是永远的遗憾”?这些东西,你们都深有体会吧,墓中之人。R笑了,笑得不可一世。“R,过来拜拜祖先!”R被点到了名字,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了。他跪下,裤子染上斑斓的泥花,水的凉气顿时上来了。R听到母亲在耳畔喃喃叨念着什么,也无非是“祖先保佑”之类罢了。R笑得刺眼,直视着墓碑上的名字。他们在祭奠,祭奠着先祖,祭奠着错过的某些。……又是一年清明,雨仍纷纷,却不是去年的雨。凄风苦雨,缀连天地,点碎满怀宁静。R抬头,看“多少楼台烟雨中”。不远处传来孩子的嬉闹声。“寂寞寒窗守空穴,退还连迳返逍遥。”800字 初三 书信
-
包青团“包青团喽!”一阵充满喜悦的呐喊冲出了我的喉咙。只听,从厨房间里面传出哗啦啦的响声。原来,我正和妈妈在里头包青团,忙得不可开交。从小到大,每逢清明节前夕,妈妈都会给我买香喷喷的青团吃。吃,必然是简单的,不用教我也会,可是,要说包的话,那对于我来说,也许比登天还难上加难。不过,凡是都得善于尝试嘛,不尝试怎么知道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呢?说干就干!首先,我们把绿油油的青叶浸在水中清洗。在拿出米粉倒入盆中,掺一点儿水,一边用手搅拌。哎呀,不好了,我这细皮嫩肉的小手被米粉黏住了,无法自拔。我用力地把手往上抬,使出吃奶的劲挣扎,但每次抬起手来都是连米粉一同上来的。不知道为什么,是这米粉太喜欢我的手呢,还是怎么的,我怎么也甩不掉它。终于,经过我的一番努力,我的手轻轻地从黏黏的“白色海洋”中挣脱了出来。啊,又可以继续正常“工作“了。接着,我又把刚才洗净的那些青叶也放入盆子中,和米粉混合在一起,再一直慢慢地揉,直到青叶和米粉完全融为一体后就大致可以包了。我和妈妈把大面团分成一个个小面团。我先拿起一个小面团,把它揉得圆圆的。然后,掏一个小东。哎呦,又不好了,洞掏得太深,皮破了。于是,我又揉圆,又掏了个洞。哦!这下总算没破,我掏成功了。我不禁为我这小小的一点儿成就感到自豪。我把豆沙馅放入里头,再把洞一点点捏拢,封住,继而,又把它揉圆。这会儿,豆沙又从面团的四面八方露了出来,好像一个个淘气的孩子,好奇外面的事物和景象,禁不住探出了脑袋张望。我见此情形,心急如焚,不知所措。我随便从大面团中捞了一小块面团,像不破衣服上的洞似的,在馅漏的一塌糊涂的青团上东贴一块,西贴一块。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青团包完了。之后,我吸取这一个青团的教训与经验,又包了许多青团,一个比一个有进步。远远望去,好像一个个可爱的绿色小精灵,我看着它们会心地笑了……经过这次自己亲手包青团,我才从中领悟到:世界上没有完不成的是,只要你敢于去尝试,付出自己的努力,全心全力地去做。即使是比登天还难的事情,你也会做到最完美!800字 高三 记叙文
-
青团·爷爷_优秀作文青团·爷爷青团·爷爷七(13)班冯烁雨晰晰沥沥地下着。连绵的雨让我勾起清明的思念,青团的思念。小时候,我蹦跶着拉着爷爷的手,去山上摘又宽又大的叶子。青嫩的树叶被摘下,淡淡的味道萦绕着我和爷爷。做好了一切的准备,爷爷拉着我站在大锅旁,娴熟地倒入糯米粉和菜汁,搅拌均匀后,加入澄粉,接着,加入开水,继续搅拌。爷爷吃力地揉着那一团青绿色的材料,脸上的肉一抖一抖的,手上的青筋突兀地暴了出来,一根一根的,清晰可见。爷爷拧开大盖子,倒入猪油,不断地揉着,我也加入了这揉团的步骤中。我使出吃奶地劲压着,翻了个身。好的,继续压。爷爷的手似乎是车轮,在辗压过后,团上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手指印。爷爷笑着看我,手上的动作还是没有变,我觉得爷爷的手似乎是机器,不停地做着同样的动作。相对于我,我手中的依旧是一块黏乎乎的东西。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在我和爷爷的努力下,青团的皮已经成形了,爷爷将容器“”地放在桌子上,将青团的皮撕下一块一块的,再用手将它们捏成半球形,我过去瞎捣乱,一会儿把皮粘在墙壁上,一会儿把皮捏成手环,戴在手上,爷爷也不责备我,他只是憨憨地笑着,看到皮剩下不多了,我向爷爷撒娇道:“爷爷给我包只小耗子嘛。”“这不是饺子皮,怎么包只小耗子呀?”“我不管,我就要小耗子。”我嘟起嘴,双手叉着腰,叫道。爷爷拿我没办法,只好给我包了只小耗子,他拿起装满核桃芝麻的罐子,一勺一勺地加着青团的夹心,加完后,他把青团包在叶子里放在蒸锅里蒸,他拿着火钳子,把纸和木板夹进火槽里,他的脸在火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终于,青团蒸好了,一股清香传来,打开锅盖,一个个青团就像是威武的士兵,他们昂首挺胸地站在雾气朦胧中,当然,除了那只小耗子在畏缩地蹲坐着,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尝了一口香甜软糯的味道在舌尖绽开,回味无穷,我贪婪地吃着享受着……事到如今,已经有好几年了,我想着以前的一切,现在的青团,仿佛是机器做的,每个青团都是无味的,虽然和以前的食材相同,但总感觉少了些什么,是那只小耗子吗?还是……?时光从指尖溜过,不留一丝痕迹。青团,爷爷。原来少的是爷爷的味道,独一无二的味道……800字 叙事
-
我爱家乡的艾青团清明上出前后,家家户户都开始做艾青团,什么是艾青团?左不过是个“糯米团子”罢了,里面还有豆沙,芝麻等馅,吃起来——甜,香,不粘牙,特别好吃。那么有人就会问:“那么好吃的艾青团,是怎么做的呢?”哈哈,艾青团是余姚的土特产,,是一种特别美味的甜点,今天,我就来教教大家怎么做艾青团吧!首先,要和面,面粉,一定要用粳米粉,因为粳米粉的味道比较细腻。再准备一个干净的大盆,然后把粳米粉倒进去,不要倒太多,然后把春天收集的艾青放进去,用开水倒好,和面之前先洗手,然后用双手开始和面,双手要用力的搓揉,不停地翻那翻,翻啊翻,捏,拽,抻,拉,揉,“十八般功夫全使出来”。最后面团又柔又轻,这样蒸出来的面很蓬松。面和好之后,接下来就要做馅了,把豆沙、咸菜、豆腐干、肉、冬笋,一块一块的切好。咸菜不要切太长,不然会卡住脖子切好后,把冬笋一片一片的切好,切记,要切的稍微小些,肉丁也是,一切准备就绪后,接下来就要开始抄了。油放的少些。先下肉和冬笋,因为肉和冬笋是生食;豆腐干、咸菜是熟食。肉和冬笋鲜炒大约十分钟后,再把冬笋和豆腐干下盘,不停的翻炒,直到炒出香味就可以了,期间放少许盐和味精即可。因为咸菜具备了盐的咸、味精的鲜,吃起来就不会觉得过于咸和鲜,炒好之后,再放一些热水进去,这样使味道更加鲜美,保持原汁原味,直至熄火盛出,一盘香喷喷的馅就做好了。做好了馅,就要开始做艾青团了,先把和好的面再揉兀下,确保面团的柔软。随后,把面团分成一个又一个小圆球,拿起一个圆球,用手不停地揉,柔成了一个圆乎乎的小球,再用大拇指挖一个底稍微厚一点,四周薄薄的一个小坑,把热喷喷的馅放进这个小坑里,然后把口子缝上,用拇指和小食指小心翼翼的捏紧,再扭一下,滚上米,就制作完成了。做完之后就要把艾青团蒸熟,吃掉。把艾青团放进大蒸笼里,一个个排放整齐,中间留点空隙,以防粘在一起,大约半小时后,打开盖子,一股热气伴着香气而来,一个个艾青团由浅绿到深绿,捧起一个,咬一口,汁水噗嗤而来,味道恰到好处,着实美味。艾青团市劳动人民日常的甜点,我爱家乡的艾青团!80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
清明踏青的欢笑日记XX年4月4日,清明节到来了。呵呵,老天似乎很赏脸,清明节一改以往“雨纷纷”,变得晴朗,万物复苏,百花齐放。又是一个踏青的好季节。而路上行人呢,不再是“欲断魂”,都怀着喜悦去踏青,怀着崇敬的心情去祭奠。所以……车子多的非比寻常,我们足足等了5个多小时,从凌晨6点等到中午11点多。结果先到的都等不及了,自己先开始扫墓,顺便“替”我们祭扫,奇怪!还好还好,总算有一家等我们一起祭扫。我在墓前鞠躬,默哀,望着墓碑上刻着的几个大字,心里泛起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悲酸。一阵风吹过把地上的焚烧尽了的灰烬卷起,吹进每个人的眼里,仿佛是在为我们掩盖眼眶中的晶莹…… 扫墓完毕,我们把那沉重的脚步换成了轻盈的步伐,hoho,踏青去喽!其实下乡也有很多好处的!你看,这正是油菜花盛开的季节。一眼望去,金黄金黄的一大片。微风悄悄地悄悄地走过,油菜花随风舞蹈。坚强的小草又凭着它顽强的毅力破土而出,在墙脚下安家立业了。用它那嫩绿嫩绿的颜色,毫无保留地装饰着美丽的春天。和浪漫的普罗旺斯的薰衣草田间比起来,别有一番风味!来到一片田野里,眼前到处是一片赏心悦目的翠绿,麦苗精神抖擞的站立着,一颗颗珍珠般的露珠滑滑梯似的在麦苗上滚来滚去… … 再往前是一片碧绿的草地,我情不自禁的欢快的跑在上面,张开双臂尽情地拥抱着大自然。后来,我有点累了,于是索性躺下来,这时,阳光如同妈妈温暖的双手温柔地抚摸着我,蓝天安详极了,偶尔有几只从南方回来的燕子飞过。天空有几缕薄薄的白云,就好像姑娘那害羞的面纱。我轻轻地闭上眼睛,任凭和煦的清风从耳旁徐徐吹过。额头上的一缕黑发在轻轻飘动,十分惬意。无意间发现了一些满天星。呵呵,那可是我的守护花朵呢!嘻嘻,就像天上调皮的星星降临人间。故意隐藏自己的香味,隐藏自己的踪影。来到一片田野里,眼前到处是一片赏心悦目的翠绿,麦苗精神抖擞的站立着,一颗颗珍珠般的露珠滑滑梯似的在麦苗上滚来滚去… … 呼,深吸一口气,幽淡的花香,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这,大概就是最简单的幸福!我爱这温暖的阳光,新鲜的空气,美丽的大自然… … 这次踏青使我又一次了解了大自然温情和柔美的一面,收获好大喔!800字 四年级 叙事
-
世界上最最好吃的青团清明节到来之前,商店里就有青团卖了。小葵很喜欢吃青团,因为青团有一种特别的香味,它是用艾草汁和米粉包上豆沙馅做成的,又香又糯,好吃极了!“妈妈,我們是不是又要去看外婆了?”小葵问。“嗯,清明节快到了,我們要去扫墓。”妈妈点点头。记得以前爸爸妈妈忙着上班,小葵就跟外婆天天待在一起。外婆瘦瘦的,高高的,缠过的小脚走起路来,噔噔噔,噔噔噔,格外有力。每当这时候,小葵总是指着外婆的耳朵叫:“耳环跳舞喽!耳环跳舞喽!”外婆的手特别巧,一块方方正正的碎花布,到了外婆手里,就变成了一件小衣服或者一条小裙子,小葵往身上一穿,总是又合身,又漂亮。外婆的巧手还会做各种各样好吃的,特别是外婆做的青团,小葵最爱吃,而每次到了外婆做青团的日子,也是小葵最忙碌、最开心的日子,小葵和外婆一起揉面,一起搅拌豆沙,又一起像躲猫猫似的把红红的豆沙馅藏进绿绿的面团里……有一次,小葵在外婆的帮助下,还做了几个咪咪小的小青团,它們和大青团一起蒸熟以后被放在窗台上等着小鸟来吃。果然只一会会,小鸟們就闻着青团的香味飞来了,它們争先恐后,很快就将一排小青团都抢光了!那时小葵常常说:“外婆做的青团是世界上最最好吃的青团!连小鸟都喜欢吃!”墓地到了。远远的,小葵就看见了外婆的墓碑,墓碑上有张照片,照片上的外婆笑眯眯的,好像看着小葵。妈妈拿出从商店里买来的青团,放在墓碑前,又拿出一个给小葵吃。这是小葵的主意,她想跟外婆一起吃青团。小葵咬了一口青团。“好吃吗?”妈妈问。小葵看了看外婆的照片,轻声回答:“没有外婆做的好吃。”说着,小葵的眼圈就红了。妈妈搀起小葵的手,望着小葵说:“回去我們自己也做青团好不好?妈妈是外婆的女儿,小葵是妈妈的女儿,我們一定可以做出像外婆做的一样好吃的青团!”“嗯。”小葵点点头,“以后我也要教我的女儿做青团!”临回家的时候,小葵笑眯眯地对外婆的照片说:“再见了,外婆,明年我会带着我和妈妈一起做的青团来看你的!”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