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为性格中的“蝴蝶效应”1200字以上

人行为性格中的“蝴蝶效应”

1200字以上 高三 议论文

一些学者在论述经济问题时喜欢用“蝴蝶效应”一词,来自西方一位理论家洛伦兹认为他发现了新的现象: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从此以后,所谓“蝴蝶效应”之说就不胫而走。

其实有很多中国着名的文章或成语,诸如中国成语有“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等混沌理论的基本论断。战国时代宋玉的《风赋》,就是讲述风的起源、逐渐加大、最后成为飓风的过程:“风起于青萍之末”,但是却可以侵淫而成为“蹶石伐木,梢杀林莽”的狂风。但是,由于中国现代经济学者的理论大多来自西方理论,正好引用西方的例证。

蝴蝶的咒语——一个连锁效应,这个“咒语”的威力不是很大,但它却能一步深入造成你所无法想象的情况,它充分利用了物与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利与弊的相对矛盾与统一。始终引导着咒语,在不断不断的积累中,最终爆发。

你的一个行为可能造成一场战场,可能引发一场危机;还是你的一个行为可能导致一次科技革命、可能使经济持续上涨。任何一个人或一个物,他的一举一动都可能使地球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许,那一天地球的毁灭。就是因为你的一个席位的动作。万物之间的连续是多么的紧密呀!

蝴蝶给了我们什么启示:蝴蝶翅膀的一抖,可能引起异常风暴,这场风暴可能使房屋倒塌,也可能帮助农民收割麦田从而可以看出,我们身旁的一点一滴小事都可以引发难以想象的后果,所以我们要注重自身的行为作风,以免发生一系列连锁效应。

其实,蝴蝶效应除了是自身的行为的一个例子外,也是在人们的生活中,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

几乎所有人都承认:性格决定命运。

一个人的性格却又不是由单一一种因素构成的,所有人的性格构成都是复杂的。

在人性格形成的漫漫长路中,最终影响人性格总的取向或归宿的并不是某一个别的性格因素。因为每个人在社会成长环境中总是要受到影响的,因而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性格因素,这些相反的因素都在试图左右人性格的总的取向。但最终要取决于这个人从外界摄取的“积极”与“消极”因素的数量,也就是说,他有意或无意所摄取的“积极”或者“消极”因素孰多,那么,这个占有上风的性格因素就成了决定这个人性格品质乃至人生道路的决定性因素。当然,“占上风”的性格因素是在不断地同另一种性格因素“斗争”中取得的。从来就不存在一个“洁白的”性格取向,——不管他是英雄、天使、魔鬼,还是芸芸众生。

我们可以说,“伟大”性格的体现,是在其内部对自身“渺小”的斗争中取胜的结果;“高尚”品质的体现,是在其内部对自身“卑污”的斗争中取胜的结果;宽厚,则一定是战胜了刻薄、远大一定是战胜了短浅……

在这无数事件中,你所有决定的总体趋势会是怎样的呢?也就是说,你的这些决定,是积极向上的多呢,还是颓废的多?某一个决定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大大小小所有决定是朝着哪个方向。这也就是所谓的“机遇垂青有准备的人”的意思。一个心理状态积极的人,总是希望具备向上的心态,因此,在他人生的轨迹中极有可能遇到机遇而成功,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具有积极心态的人都能成功。也有相反的例子是:一个初入仕的人,有着良好的心态、清廉的政政治声誉,但在权力越来越大、赞扬越来越多以至于“屏蔽”一切反对声音时,在一念之差中,他就容易堕落为贪腐分子而不能自拔,这种例子不胜枚举。

蝴蝶效应的复杂连锁效应,每天都可能在我们身上发生。我们不可能回到以前去改变我们的过去来改变我们的未来,我们需要的是正确地把握我们的现在。也许,以后的结果就会趋向于好的方面,而走错一步你可能短时间无法发现,但是几十年后可能断送的,就不仅仅是你的“未来”,而是更多。

人要有勇气去尝试不擅长甚至有挫败感的事

1200字以上 初三 散文

最近手头正在做的一个项目里有一个内容是拍tvc,不过有导演有摄像,轮到我这儿也就是拍前拍后的一些工作,比如文案啦,方向啦,道具啦,场地啦,沟通啦之类的事情。这些事儿没多难,可也不容易,但关键是我从没做过,也一直以来不是我工作领域内的事情。要放以前,我肯定推给熟悉这方面的同事去做了,可这次偏偏想起来自己好像没做过,于是很想做做看,尽管我已经预想到可能会做的有点费力不讨好,甚至是糟糕。

先说文案,写了两版,导演都不满意,但客户满意。又写了三四版,导演觉得不错,客户说不好。文案折腾了两圈没电了,换了个广告创意写文案,又写了六七八版,又不同人不同意见……

见到演员的前一分钟,导演才在车上定下来文案……到了录音棚发现导演悄悄的自己写了两版一起录音再做定夺。真心给跪了……

然后说道具,导演每次拍之前给了道具清单去准备,从淘宝到实体店,从大商场到菜市场,从市区到郊区到城中村,有一个文艺风的自行车在淘宝找到,自己去提货结果被大堵车堵在郊区的都不知道是哪儿的地方到半夜11点,店主最后骑着车送到我家,我自己打着小蹦蹦回家。

再说说沟通。要说公关最重要的能力就是沟通,但沟通不仅仅是传个话那个简单,到拍片这种自己没做过的事儿上,就变成了各种协调。有时候是场地明明定好突然就说不行了,有时候是演员突然不能来要换人了,有时候是场地费太贵为节约成本费劲巴拉去砍价,有时候是导演觉得还需要点什么资源赶紧去调配。

当然还有其他种种,就不一一列举其中的细节,总之就是时间紧任务重,这就是一场硬仗样。拍摄的当天早晨四点到位置上,一夜不敢睡就怕醒了又昏睡过去;户外戏从早晨6点到中午12穿着羽绒服还得全身贴暖宝宝,双11买的那点存货三四天全干光了;为了抢个夕阳,突然停止一个景点火速赶往下一个高台,慌里慌张的连个电话都来不及打。

第一次做事总会是这么屁滚尿流的节奏,辛苦和困顿自不用说,可看到tvc成片的时候感动的要流下眼泪。在几分钟的片子里面,仿佛看到了同事去菜市场买鱼线,回来被我们嘲笑怎么一身鱼腥味;看到了店主让弟弟帮忙把车骑到我家,店主姐姐给弟弟把围巾在脖子上扎紧的动作;看到了最开始的各种不和谐不允许做不到的事,到最后一件件都变ok时候的笑脸。

客户说:“你好好跟导演学,下次自己拍电影的时候就用得上了。”对于我来讲,何止是这样的收获。如何扣题写文案、如何快速的买到道具、导演为什么会如此构思、如何拍出只有在电影里见过的画面角度等等,对于自己,是一种好奇心的满足,一种学习全新领域的机会,尽管做的可能不够利落不够好,但个中的辛苦与成长,只有自己体会的到。

总有人问我,都说要选择自己合适的工作来做,可不知道自己的长处是什么,于是对未来一片迷茫。也有人问我,上了班之后发现做什么错什么,日子过的很艰难,可又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到底擅长什么,于是对未来一片迷茫。对我自己而言,其实也从来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去观察和实践。比如买家具的时候对木工感兴趣,不理解实木家具为什么对那么贵,可上了木工课之后,在木粉乱飞的木工房里连个勺子都做不利落,再也不逼叨叨贵了;比如买了很多贵衣服觉得裁剪应该很容易,真正上了一堂服装设计课两小时就听不下去了。做的多了就明白,这世上没有谁天生就自我认知特别明确,都要靠一次次亲身参与才知道自己的爱好与特长,才能更广阔的认识自己;这世上也没有什么灵丹妙药,让你坐在电脑面前或者被窝里随便听一听,就能看到自己的光明未来。

有句话说“越是艰难的时候,就是自己进步最快的时候”,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体会其中的含义,并愿意去实践各种滋味呢?见过很多人,让你当公务员,就说不想喝茶看报纸枉费一辈子,想要做有挑战的事情,可其实公务员也没那么轻松;给你点艰难历练的事情,就说自己不合适这工作,费力不讨好,白瞎了自己独特的个性。所以,到底应该给你点什么事情,才能那么恰好的让你舒舒服服的呢?心灵鸡汤和励志名言喊起来都像口号似的,可依然对自己和未来通通迷茫。其实就一个病根:想的太多,做的太少,稍微遇到点困难就不肯再往前走。其实认识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就像认识一个朋友一样,要经历一些事情,才能认识的更清楚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高三
议论文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