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虎事迹
徐虎在水电修理工的平凡岗位上,长期积极主动地为居民排忧解难,用“辛苦我一人,方便千万家”的精神,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雷锋之歌,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
作为上海普陀区中山北路房管所的水电修理工,徐虎发现居民下班以后正是用水用电高峰,也是故障高发时间,而水电修理工也已下班休息这一问题,于是1985年在他管辖的地区率先挂出三只醒目的“水电急修特约报修箱”,每天晚上19时准时开箱,并立即投入修理。
从此,晚上19时,成了徐虎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时间概念。10多年来,不管刮风下雨、冰冻严寒,还是烈日炎炎或节假日,徐虎总会准时背上工具包,骑上他的那辆旧自行车,直奔这三个报修箱,然后按着报修单上的地址,走了一家又一家。
10多年中,他从未失信过他的用户。十年辛苦不寻常,徐虎累计开箱服务3700多天,共花费7400多个小时,为居民解决夜间水电急修项目2100多个,他被群众誉为“晚上19点钟的太阳”。
徐虎爱岗敬业,十年如一日义务为居民服务,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成绩。他两次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被上海市委、市政府评为“上海市十大先进标兵”。
徐虎的父亲是工人,母亲是菜农,过去的家境并不宽裕。徐虎读书时,一直都靠学校发给的助学金。因此,父母经常教育徐虎,不要忘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干房修水电这一行,虽然脏一些,累一些,总还是个技术活。“身有一技之长,不怕家中断粮”。徐虎记着父亲的话:“我是普通工人出身,干一行就要干好一行。”
话是这么说,可是,当徐虎第一次去居民家修阻塞的抽水马桶时,还是傻了眼:粪便、草纸、污水淌了一地。别说干活,连立脚的地方都没有。但是,看看居民焦急的样子,想想自己干的就是这一行,也只好硬着头皮上。徐虎忙着干活,居民在边上忙着端茶、敬烟。马桶修好了,居民连声道谢。事后,还特地给房管所写了感谢信。这件事,给徐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想,自己干了份内的工作,居民就这么感激,真的应该尽心尽力做好。从此,只要一有空,徐虎总是认真学习房修水电技术。碰到居民报修,徐虎一喊就到,及时解决。碰到难做的活儿,徐虎千方百计做到居民满意。每次修理完毕,徐虎都主动做好清洁工作;对居民的酬谢,他笑着谢绝;碰上挑剔的居民,还要耐心说服。一来二去,徐虎和居民们的关系从生疏变得熟悉、融洽了。从居民的欢笑声、赞扬声中,徐虎体验到了人生的欢乐、工作的价值。再脏、再累,心里也是高兴的。
一个大热天的上午,一位中年妇女急匆匆地赶来报修。一进门就嚷嚷开了。原来,头天晚上6点多钟,这户居民家的楼面上突然断电。3户居民家里的电扇、冰箱全都不能用。孩子点蜡烛复习迎考。白天上班没空报修,晚上报修又找不到人。她说:“今天特地请事假出来报修,请你们无论如何要帮忙修好。”徐虎以前也碰到过类似情况。但是,那时总认为,维修工能做到“你来报,我去修”,并且保证维修质量,已经很不容易了。可是这次,徐虎却心头一震。他想,修修电线,捅捅马桶,对自己来说是举手之劳,对居民却是关系到正常生活的大问题。如果能在当天及时为居民们解决水电急修的困难,就可以给群众生活带来许多方便发,。徐虎从警民联系箱得到启萌生了业余时间为居民挂箱服务的念头。1985年6月23日是个星期天,徐虎挂上了3只“夜间水电急修特约服务箱”,上面写着“凡属本地段的公房住户如有夜间水电急修,请写纸条投入箱内。本人热忱为您服务,每天开箱时间晚上7点。中山房管所徐虎”。
打从挂箱服务的那天起,在徐虎的心里就没有了“星期日”和“节假日”,只留下“为民服务”4个字。小小“报修箱”受到居民们的热情称赞,徐虎却谦虚地说:“我是平凡人,只不过努力做好平凡事。”但是,受到徐虎服务的居民不这么认为。有人说:
“徐虎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成绩。这平凡就是伟大。”10年的风风雨雨,徐虎都坚持下来了。那些一开始对徐虎挂箱服务持怀疑态度的人,风言风语的人,也从中受到了教育,改变了态度。10年,本身就是一种磨练。徐虎挂在墙上的小木箱已经磨出了本色。
彩虹
美丽的地球住在神奇的宇宙里。一天,一艘飞船从地球旁飞过他对地球说:“你好!我叫Ludy(鲁迪),你呢?”“鲁地欧!我叫鲁地欧!很高兴认识你Ludy!”“我也一样!”你整天飞来飞去一定见过不少多东西吧?!”鲁地欧说,“对呀!我告诉你,我是播撒美的使者。我带着我的彩色尾巴一起去过不少地方呢!我的尾巴帮助我储存美,而这些美则是七种不同的颜色,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美。红色代表美丽,橙色代表内心的纯洁,黄色代表美德……
飞船绕着地球转了一圈就飞走了。这时,全球各地都看到了彩虹!
中山纪念中学三鑫双语学校二年级:刘奕乐
相关推荐
-
事迹我是一名勤奋的小学生,学习刻苦,积极向上,脚踏实地,严格要求自己,能认认真真的做好每一件事,完成好每一项作业。平时,我对待学习总是那么认真,努力,一丝不苟。课前课后能认真预习、复习,在课堂上,我勤于思考,勤记笔记,积极举手发言,课堂上,你总能听到我哪嘹亮的答题声。此外,我在学习时也很注意学习方法,身边总会带着几本小本子,上面记录着我曾经的错误,以及详细的解题方法和一些公式,平时我总会时常翻阅这些本子,查漏补缺,举一反三。在学习中,我也难免会遇到困难,记得有一次,我在做回家作业时,遇到了一头“拦路虎”,我苦思冥想了半天,又找来了上课笔记,可还是没能找出答案,我不灰心,又苦苦思索了起来,可还是对它束手无策,就当我有退怯之意时,一个声音在我的脑海中响起:加油,你一定能行的!于是,我又开始了一系列的思考、演算终于把那只“拦路虎”给消灭了。也正是因为这份努力,我获得了“三好学生”“特优生”,在各项比赛中也都取得了好成绩,在第9届小荷作文大赛中,我获得了特等奖,在第3届蒲公英作文大赛中,我又获得了一等奖。450字 六年级
-
事迹文明事迹我是南日中心小学601班的张杰艳,十分荣幸,我能够成为高桥镇文明之星的候选人,所以今天,我在这里做一下简单的自我介绍:学习长出息,勤学有收获自从我上学以来,一直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乐观向上,多才多艺,乐于助人,工作负责......都是我的代名词。就是因为这样我赢得了老师以及同学的赞赏。我还是个鼎鼎有名的小才女呢!我写的文章《改革开放与学习》在桐乡市教育系统举办的“我看改革开放30年——桐乡教育的变迁”征文比赛中获得三等奖,我们学校唯一获奖的一个!不仅这样,我还在2008年桐乡市现场作文赛中得了三等奖。学校里开展了作文竞赛,我总是第一个报名,而且曾两次获得校一等奖兼第一名的好成绩。此外,我还经常向一些编辑社,报刊投稿,不仅经常发表,而且还得过一等奖某编辑社的一等奖呢!因此我成为了被大家认可的小作家,不,是真正的小作家,因为我在去年11月注册了浙江小作家以及中国青年通讯社。你觉得我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小作家呢?我不仅语文好,数学也好,爱钻研的我,一碰上难题目,就来了兴趣,无论如何也要把这道题给解出来,正是靠着这种坚韧不拔,刻苦钻研的精神,使我的数奥成绩直线上升,多次在镇里,片里,区里,学校里获奖,现在正在数奥兴趣班中就读。你觉得我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小钻研家呢?英国,美国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所以,我爱上了英语,而这一爱就“一发不可收拾”。三年级的时候,我就学习了剑桥英语,经过2年多的努力,先后通过剑桥英语一级,二级考试,成为了我校第一批剑桥英语毕业生。你觉得我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小外语家呢?作文,数奥,英语是我的强项,但我的才艺也不容忽视。从我8岁起,我就开始学起了二胡,目前已经获得了国家古典音乐协会颁发的7级证书,而现在已经在拉9级的乐曲了。学校的老师们非常看中我的才能,一有什么活动都少不了我的份,我还曾经在高桥镇的文艺演出上演奏过呢!除此之外,我的书法也非常漂亮,曾在2007年高桥镇“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美好家园”书画比赛中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还多次在学校举办的硬笔书法比赛中获得一二等奖呢!你觉得我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小才艺家呢?乐于助人获表扬我学习好,特长多,因而获得了许多荣誉。但是,我并没有骄傲,也没有看不起学习成绩差的同学,反而热心的帮助他们。获得了他们的肯定,也成了我的光荣。我是班中的学习委员,同学们有什么问题都来找我,我总是耐心的解答,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班中有什么活动,我总抢在前头为班级出力。记得三年级的时候,我的同桌是个文静的小姑娘,也是个差生。老师安排我和她一起坐,就是希望我能够多帮帮她。但是,她沉默寡言,从不肯接受我的帮助,我并没有生气,仍旧细心的教导她。一次,数学老师叫她留下来做作业,她急坏了,怎么也听不懂,数学老师气哄哄的走了,临走前还对她说,做不出来不能回去。她一面算,一面哭。当时我正在操场上练习跑步,隐约间一抬头,看见了教室里的她。我轻轻地走过去,擦了黑板,就演算起来,她听到声音,抬头一看,惊呆了。我说:“你看,这道题很简单啊,你懂了吗?”她的眼角流下了感激的泪水。从此以后,她在也没有排斥我,我们成了好朋友。她的成绩也好了。后来,她转学了,可仍念念不忘我......正是凭着我这种乐于助人的好品质,使我成了同学们的小榜样。也获得了老师的表扬和学校的褒奖。我这六年来,年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好少年”,还多次荣获“优秀班干部”的称号。还两次成为文明示范生。而这一切,都是我帮助的同学和老师带给我的,在这里,我向你们说一声:“谢谢!”你觉得我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好学生呢?献一份爱心,温暖你,我,他2008年5月12日,这是个难以忘怀的日子,在这一天,成千上万的人失去家园,亲人,甚至生命。我时时刻刻守着电视机不妨,为的就是看地震灾区的情况。很快,我被感动了,我执意私下捐出了我存了好久的买自行车的钱。因为我有着一颗善良的心,所以,我获得过十佳好少年的荣誉。你觉得我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十佳好少年呢?听了我一番介绍,你认为我有资格成为一个优秀的“文明之星”吗?,如果可以,请你支持我;如果不可以,我不会难过,我会继续努力的。1200字以上 六年级 叙事
-
虎虎姥姥家有一只小狗叫虎虎。虎虎是一只拉布拉多犬,一身黄毛,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闪,漂亮极了。我经常和它一起玩,喂它,摸它。平时我走到哪儿,它就跟到哪儿,我们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在我烦恼的时候,它总是在我的身边蹭来蹭去,摇着它漂亮的尾巴,一双圆溜溜的眼睛瞅着我,好像在说:别不高兴吗!开心点儿!每当这时,我就蹲下身子抱起它,把我的脸贴在它的背上,绒绒的毛让我感觉心里温暖了许多,暂时的不愉快,刹那间烟消云散。虎虎是个看家能手,只要有外人来我家,它就会叫个不停,让好多不了解它的人,缩手缩脚,不敢再往前走。其实俗话说的好:会叫的狗不咬人。我家虎虎就属于这种,它只是在给主人一个信号:我家来人了。所以你就不用担心它会咬你啦。虎虎的身体柔韧性也很好,姥姥家的铁门离地面只有10多厘米,可虎虎竟然能轻而易举地进出,你想想真是太不可思议了!虎虎是一只特别有灵性的狗狗,在我的心里它是我的亲人中的一员,也是我最好的朋友。它特别听话,你让它看着大门,它就老老实实地蹲在那儿,绝不敷衍了事地应差。你让它乖乖蹲哪儿,它从不违抗命令。我们和谐地相处,快乐地生活在一块儿,每年的寒暑假我都回姥姥家去看看它。虎虎的鼻子很灵,它的嗅觉堪称一绝,有一次,姥姥家的小鸡丢了一只,哪儿都找不到,结果你猜怎么啦?虎虎凭借它的鼻子,一下就闻出转在柴草堆儿里的小鸡,可神了!它在那儿旺旺地叫,我一下就明白了它的意思。我多么希望虎虎是一只有用的警犬,可它在我的心里比警犬更牛!虎虎,我爱你——我生活中的玩伴,我生命中的朋友!550字 六年级 状物
-
申报事迹我叫xxx,现在在xxx小学借读。我是外地户口,我的爸爸是安徽人,妈妈是宿迁人。我们家的生活条件很差,我的父亲从十五六岁就开始出去打工赚钱,以此为生。当我呱呱落地时,本不富裕的家里又多了一个负担。我大约两岁时,爸爸和大伯用积攒的钱买了一间近十平方米的门面房,几口人顶起了这个家。我的父母及大伯在早上凌晨3点钟就爬起来干活。面粉使他们的衣袖更加纯白,在我心中树立了白衣天使的形象。过了一年多,妈妈顺利地生下了我的弟弟,但不幸的是弟弟在六岁时患上了让人头疼的肾病综合症,我的左膀也被开水烫的不堪入目。为此,爸爸不仅要挣钱养家,还时时刻刻想着弟弟的病和我被烫伤的解决方法……自从上了小学后,由于妈妈在家照顾弟弟,每天的衣食住行都由我自己一人包办。每天早晨,不到5点半,我就自然的醒来了,用最快的速度洗漱穿戴,坐车从江北往学校赶,有时竟因为堵车而迟到;每天中午,我从不浪费时间,抓紧时间写作业;每天下午放学后,我总是自己一人做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回到家中,做课外题……每天的学习,我总是认认真真地去对待从不开小差,而是一丝不苟,一点也不马虎,作业总是全对,上课专心听讲,采纳老师及同学好的建议,时常去作业奥数题;谦虚低调,不炫耀任何东西,也从不攀比,掌握一些常用的知识,加以运用。我希望自己能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希望大家投我一票!550字 六年级 演讲稿
-
名人事迹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自号文山,江西吉水人,宝佑进士后为官。1276年,出使元营被扣,后在京口百姓的帮助下得以脱逃。1278年兵败被俘,元军欲诱降,文天祥书《过零丁洋》以明志。后解至大都(今北京),元世祖劝其出仕,又被拒绝。1283年1月9日,文天祥英勇就义。文天祥的这首《过零丁洋》,不仅气势如虹,而且技巧圆熟,是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结合的不朽之作。从此,“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成为必将永远流传的名句。现在,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文天祥曾在镇江逃脱元军魔爪的故事。1276年二月间,文天祥出使被扣以后,被元军押着北上,19日到达镇江(当时叫京口)。因暂不出发,文天祥借住在镇江人沈颐的家里,开始策划逃走。文天祥的朋友杜浒觉得这非常冒险,文天祥说:“死不足惧,绝不后悔”,并准备在万一失败时自杀殉国。杜浒在筹划准备的时候,接触了十几个镇江人,没有一人去向元军告密。最后杜又找到了一个可以解决船只的人,并表示要给他一千两赏银。那人说:“我为宋朝救一位丞相,好去建功立业,赶走敌军,要钱做什么?”29日夜,文天祥等在北固山下上了船,逆流而上,这时他们才发现,从甘露寺往西,沿岸停满了元军的船只。文天祥等人只好硬着头皮,就从他们旁边把船摇过去。元军做梦也想不到有人会这样堂而皇之地逃走,谁也未加盘问。渐渐地,元军的船队终于落在后面了,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忽然,听到有人大声喝问:“什么船?”大家一看,原来是停在江边的一艘巡逻船。“河豚船!”一个船夫应了一声,继续往西摇。“歹船,快追!”船上的元军不信,摇着船要追,谁知它原来停在水浅的地方,现在潮水一退,船已经搁浅了。元军忙了一阵,弄不动船,只好眼睁睁看着这条“歹船”扬长而去……700字 六年级 写人
-
虎虎,又叫老虎。它身躯雄伟,毛皮油光美丽,额头上有一个斗大的“王”字黑色斑纹,也许是它在向人们炫耀自己是“兽中之王”吧?铜铃般大的眼睛闪闪发光,背后拖着一条浓毛粗壮的大尾巴,显得威风凛凛。虎有“兽中之王”的美名,专靠捕食其它动物为生,羚羊、野猪、候等,都是它的美味佳肴。我在南宁动物园看见老虎时,虽然隔着一条人工河,但我还是有点心惊胆战。虎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现在数量很稀少,我们应该对虎加以保护,以免它像恐龙一样灭绝!200字 三年级 写景
-
虎鲸Hello!大家好,我就是大名鼎鼎的海中之虎——虎鲸。要说起我,可能很多人还不了解我,现在就由我来告诉大家吧!我的真名叫逆戟鲸,又名杀人鲸,虎鲸只是我的学名。我身长6米——10米,体重4吨——8吨。很多人说我们是鱼类,于是叫我们“鲸鱼。”那就错了,我们的祖先其实是生活在陆地上的哺乳动物,跟牛羊的祖先一样。后来因为环境发生了变化,我们就生活在浅海里,又过了很长很长的年代,我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了,适应了海洋的生活。我们的上下腭长着两排圆锥形的牙齿,有40——50颗左右,每颗约8厘米。我身上的黑色和白色是天然的伪装,当大鱼从上面游过,它们很难辨别出下面是海底还是我们的脊背。相反,如果大鱼从我们下面游过,我们的白肚皮又与天混为一色,猎物很难发现我们。好了,说了这么多了,你也该对我有些了解了,该说再见了。886!300字 六年级 写景
-
熊宁事迹读后感她生前做了许多好事,比如她经常去儿童福利院去做义工,她前后四次前往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参加公益服务活动,她给需要帮助的人送去了温暖。熊宁姐姐走了,走得虽然匆忙却又是那么从容,她用自己的行为告诉我们,这个世界需要爱心,需要爱的奉献。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向她那样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像她那样不求功利,不求回报;像她那样坚持不屈,光明磊落;像她那样大公无私,舍己为人,把爱心洒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150字 三年级 写景
-
熊宁事迹读后感熊宁姐姐是一位普通的女孩,她仅仅只活了30岁,在自愿到青海省玉树救助雪灾群众时,遭遇车祸不幸身亡。她生前做了许多好事,比如她经常去儿童福利院去做义工,她前后四次前往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参加公益服务活动,她给需要帮助的人送去了温暖。熊宁姐姐走了,走得虽然匆忙却又是那么从容,她用自己的行为告诉我们,这个世界需要爱心,需要爱的奉献。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向她那样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像她那样不求功利,不求回报;像她那样坚持不屈,光明磊落;像她那样大公无私,舍己为人,把爱心洒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200字 三年级 写景
-
徐晴8岁我最熟悉的一个人/徐晴8岁我最熟悉的一个人,是家里疲劳的妈妈。我爱妈妈,因为妈妈给我买我喜欢的东西,有一次,妈妈还给我买了一大批雪糕呢!对了,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在家里写作业,妈妈回来晚了,就急着给我检查作业,多好的妈妈!听我说完,你们也觉得妈妈很熟悉吧!我的妈妈不仅关心我,她还长得很漂亮,看下一段吧。妈妈有一双大大的、水灵灵的眼睛,还有一张有口红的嘴巴,她说话特别甜,可是她的脸不太白,妈妈穿着有花的衣服,下身穿着一件灰色的裙子,多精神呀!脚上穿着一双有橙色水晶石的鞋子,啊!真美!(感叹句用得好。)我不写了,妈妈是我最熟悉的人,我要永远记住和蔼可亲的妈妈。我喜欢您,妈妈。我羡慕您,我的妈妈!马老师评语:有叙有议地写可爱、疲劳、美丽、慈祥、敬仰、佩服的妈妈,很真实、动人!我和小鸡的关系/徐晴8岁我和小鸡的关系大家不知道。小鸡每天都来找我玩,可是我每次写粉笔字的时候,小鸡都啄笔沫,我得赶快给它水喝,它不喝,我就安慰小鸡说:“鸡鸡,粉笔末很脏,要喝点水呀!”真奇怪,小鸡好想听懂了我的话,他和起了水,我赶快叫妈妈过来,看小鸡和水,想妈妈睡了刚才我和小鸡的事。有一次,姐姐来我们家看望小鸡,姐姐说:“哟,小鸡长胖了,是不是徐晴养的?前几天还没这么胖呢!”我跳了起来,高兴地说:“没想到我的小鸡受到了这么多人的赞赏呀!”小鸡的毛非常柔软,黄黄的,毛绒绒的,可爱极了。它的小脚丫都有一点点儿尖了,但也是黄的;小眼睛黑黑的、小小的,谁见了都会立刻喜欢上它。啊,看着它就觉得很舒服,无比的舒服!我的鸡鸡。马老师评语:很棒,语言真实可爱,抒情有情,写事有事,句子活泼多变,整体几无缺憾。我所认识的孙依/徐晴8岁我的朋友叫孙依,她是个女孩子,很娇气。有一次,我去我奶奶那里,孙依坐着车子(不,是电动三轮车)走过来,我喊住她,想和她一块玩儿。孙依突然下来了,我叫她吃我的东西,她不吃。对了,还没说她的长相呢,请看下一段吧!她辫着一条麻花辫,卡着许多卡子,有几个呢?我数一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有八个卡子,真好看!她穿着一身白色的衣服,她现在正在写我,写得是……哟,都快一张了,我得赶快写……孙依在二年级六班,和我一样,我是二年级四班的,现在该上三年级了,可她是和我同校、同级的,噢,同岁的!太好了!马老师评语:很好,语言活泼、流畅,内容丰富、风趣,使主人公给人留有较深的印象。指导老师:马卫东900字 三年级 写景
-
魔法事迹若能生如夏花(4)一个星期过去了,医院的生活让冰凌那个本来就很孤僻的孩子变得更加孤独了。从小到大,冰凌最讨厌的就是医院。她讨厌医生从手术室里走出来,说:“对不起,我们尽力了”冰凌恨这些医生,恨他们在自己父亲被送进手术室后说了这句话。冰凌也讨厌闻见医院里的那股药水味。她感觉,来到了医院就已经一只脚踏入了地狱之门。经过一个星期的时间,冰凌的小说已写了三万字了。每当格子素依去看冰凌的时候,她总会笑着对他们说:“我现在正在跟时间赛跑,我就不相信我跑不过时间。老天是不会辜负勤奋的孩子的。”冰凌总是这样微笑着面对人生,可谁知道,冰凌是一个外表坚强,内心却脆弱的人。当冰凌写完三万字后,她也幻想过,她幻想自己的这个小说出版了,然后她把卖小说所得的利润全捐给了家乡,之后自己离开了人世,可大家却一辈子记得她。就像虽死犹生。冰凌在同学老师的鼓励下将自己的这个小说寄给了当地出版社。出版社回复:夏冰凌同学:你好,你的文章(诗)写的不错,但还欠火候,希望你继续努力。我们期待你有好的作品向我们出版社投稿,并给予我们更多的支持,此致。这是一封退稿信件,看着上边的铅字,冰凌抑制不住内心的痛苦。虽然在否定的同时也有在一定程度上的肯定,但冰凌还是很伤心,因为这毕竟是自己写了一个多星期的,这期间自己是花了多么大的心血啊。冰凌想:看来自己想出书只能成为一个梦,一个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梦。到了下午四点左右,葛老师和大约十个左右的同学来看冰凌。“冰凌,你瘦了好多唉”陶小桃惋惜地说。“小桃,我好开心,因为你终于原谅我,肯跟我说话了”冰凌说。“冰凌,我没有原谅你。我和你说话只代表我同情你的遭遇,如果你想拿病来让我原谅你以前的那么多谎话是不可能的”陶小桃说。“桃子,你别那么说。冰凌有自己的苦衷。”格子说。“苦衷,能有什么苦衷。她到底有什么苦衷我现在已经不关心了,我现在只是很同情她,原谅?不可能。”小桃说。“好了,桃子,你别说了,大家都开心点。”葛老师说。大家都停止了吵闹。素依走上去,拿出她那天晚上做的11个爱心,把它们都倒了出来。葛老师和同学们每人手上都拿着一个爱心,然后走到冰凌床前,把这些爱心贴在她的床上。冰凌低下了头,两眼泪汪汪的。她努力让自己的外表很潇洒,笑着看着同学们,说着:“谢谢,谢谢”可不时总会看到几颗豆大泪珠滴在床单上……“来,我们都不要哭了,开心点”葛老师说。“冰凌,接下去的日子你都要靠自己走下去。因为要大考了,所以不能每天来陪着你。你一定要坚强。这些星星代表我们,它会永远守侯在你身边的,天荒地老。11颗星星的含义你应该知道吧,就是一身一世守护你。你一定要好好地接受治疗,等7月4日一过,我们还要去玩旋转木马哦。”素依说。“恩,素依。我知道,我会坚强的。因为我们还要去玩旋转木马对吗?我一定会笑着活下去的。”冰凌说。“大家还愣着干什么,你们不是有礼物要送给冰凌吗?”葛老师说。“礼物?”冰凌很好奇地问。格子走过来对冰凌说,请你闭上你的双眼。大家一起拿着一个外观很漂亮的盒子,朝闭着眼的冰凌大喊:“surprised”冰凌被吓了一跳,她睁开双眼,问:“这是什么呀?”在同学的欢笑声下,冰凌打开了那个盒子。盒子里面是一本书,书名是《十五岁的花季》。冰凌感到很惊讶,因为自己的小说也正是这个题目。后来冰凌在在署名里居然看到了“夏冰凌”这三个字。“你们是怎么做到的。”冰凌问。“格子呀知道你有出书的欲望,但是被出版社拒绝了。所以呢,她就把你的作文打成了电子稿,然后每天晚上放学后和同学们一起策划你的书的封面、图案等。再用自己家的打印机打印成一本书。后来学校知道了就义务印刷了几百册,打算在学校里弄个首发仪式。”葛老师说。“格子,我真的很感动。可是学校里的那个首发仪式就免了吧。我不要利用别人对我的同情来达成我售书。其实我小说一点也不好,我怕会带坏很多纯良孩子。还有就是我的小说有很多的‘无病呻吟’。所以我还是我希望大家买,出书我也不会再想了,因为我知道自己不够。”冰凌说。夕阳已经西下,该是离别时了。同学们和冰凌说了再见就回家了。看见同学和老师的背影消失在茫茫人海里面,冰凌觉得这是一种安慰。1200字以上 五年级 叙事
-
雷锋事迹学雷锋好榜样,这是我们从小学就开始学习的。当使我并不知道,这样做的价值,直到今天我才真的明白雷锋的品格将永远绵延下去。雷锋,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当年的雷锋同志让座的情景,每一天都在不断上演着。每个人的心里都有那一份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只是有些人去挖掘它,有些人没有挖掘它而已。当你在乘公共汽车时,你有没有看见到让座这一情景。其实着一幕就在你我身边。记得那是一个寒冷的早晨,我与妈妈乘公共汽车到姥姥家,当在车上时,有一个年老的老人正提着一篮鸡蛋,路很难走,车子摇摇晃晃,老人在车上艰难的站着。这时一个年轻人站着。这时一个年轻人站起来给这位老人让座,顿时我真的感受到雷锋的精神没有灭,他的丰碑永固。雷锋,一个无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他每天省吃减用把自己存下来钱寄给那些贫穷的人。《阳光行动》播出了一个感人的节目:一对被遗弃的小女孩,而他们以拣破烂为生,生活极其困难,无法供养孩子读书。于是他们向《阳光行动》节目组求助,节目组向全社会发出了倡议。小女孩的命运牵动了千万人的心,在无数个素不相识的叔叔阿阿姨,爷爷,奶奶的资助下,孩子终于实现了她的梦想。当这个女孩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时,他怎能不感觉到爱心的伟大呢?是啊!爱心吹散了生命的阴霾,播洒下阳光。如果说幸福似水,爱心与幸福是相依相伴的啊!雷锋虽死,他的精神永远存在我们心中,他的精神永远绵延下去,他永远丰碑永固。雷锋就在我们身边三月里,和风送暖,春光明媚,我们在尽情呼吸着新鲜空气,享受这大自然美好恩赐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这个月所特有的价值,那就是我们要纪念一位战士,一位普普通通,却给我们带来极大影响的战士,一位兢兢业业为人民服务,甚至牺牲自己的利益,却从不图回报的战士,一位精神永驻我们心间,一直激励这我们奋勇前进的战士:他就是雷锋——一个名字响铛铛的人物。当提起“雷锋”这两个字时,有的同学会叹息,现在“雷锋”已经少之又少了。家长不放心自己的孩子单独行走,因为他们觉得这世界上的坏人太多了。可这都错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雷锋不但没有离我们远去,而且越来越近了,活雷锋随处可见。每当听见“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这首歌时,我就想起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雷锋”的故事。记得有一天,我和同学在校园里散步,穿梭在欢声笑语之中,突然,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吸引了我们。几位低年级的小同学,每人手里拿着一个塑料袋,捡着地上的废纸、杂物。当我走过去时,那几位小同学去却跑开了。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雷锋。是啊,我们校园里的“小雷锋”越来越多了!高年级的同学为小弟弟小妹妹们抬水;操场上有了杂物,许多同学主动去捡;小同学抬着本簿艰难地走着,高年级的同学边去帮忙……你看,雷锋是不是就在我们身边?校门口的那条马路,车流量非常大。许多中午回家吃饭或放学回家的小同学也不管车,直接跑过去,让人看得胆战心惊。一天放学,我随着人流来到了马路旁,两位交警站在马路中间指挥,可有些车还是不听,横冲直撞。突然,我面前的车停了下来,我随着人流过了马路,回头有望了望,那车等同学都过去才过去。我想,那司机一定是心地善良的人,你看,雷锋是不是就在我们身边?一天,我和奶奶坐公共汽车回家,车上人多得让人透不过气来。这时,一位走路颤颤巍巍的老奶奶走了上来,望着满车的人,有些惊讶,但还是颤颤巍巍地往里挤。这时,一位穿着雪白羽绒服得漂亮阿姨站起了身,对着老奶奶说:“大娘,您坐着吧,我马上就要下车了。”老奶奶经不住劝,坐了下来。可当我下车时,那位漂亮阿姨还没有下车。你看,雷锋是不是就在我们身边?不管是同学、司机还是普通的乘客,他们都有这种雷锋精神,由此可见,雷锋精神并不是高不可攀,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可是人为什么要活着?生命的意义在哪里?雷锋叔叔用它的行动告诉了我们。雷锋曾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同学们,让我们学习雷锋叔叔,在有限的生命力,做一个为他人着想、为他人服务的“雷锋”吧!河南许昌许昌高级中学初一:醉吻1200字以上 初一 读后感
-
毛泽东事迹毛泽东决定重新回到学校读书。这时,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发出的一则不收学费、膳宿费也很低、毕业后即可担任教师的招生广告,引起了他的兴趣。一年前,他考入全省高等中学的试题就是《民国肇造,百废待兴,教育、实业何者更为重要》,他以梁启超的“以教育为主脑”之说立意下笔。现在,再三权衡,觉得自己将来还是最适合当教师。一九一三年春,毛泽东考入五年制的第四师范。第二年春,第四师范合并到第一师范,毛泽东被编入第八班。四师是春季开学,一师是秋季开学,因此他重读了半年预科,到一九一八年暑期在一师毕业,前后共做了五年半师范生。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在长沙南门外妙高峰下,面对着滔滔北流的湘江:东侧靠着粤汉铁路。隔江望去,西岸是郁郁葱葱的岳麓山。周围的大自然环境是那么优美。经常驰过的火车发出隆隆的轰鸣声,又不时传来时代的气息。第一师范创建于一九○三年,最初称湖南师范馆,前身是南宋著名理学家张?Ы惭У某南书院。同朱熹讲学的岳麓书院只有一江之隔。一九一二年改称现名。它的规模、教师力量和设备,都是毛泽东以往读过的几所学校所不能比拟的。校章规定的教育方针“除照部定教育宗旨外,特采最新民本主义”,即“道德实践”、“身体活动”、“社会生活”,“各种教授应提倡自动主义”,很强调人格和学识的全面培养。学校还先后聘请了一批学识渊博、思想进步、品德高尚的教师,如杨昌济、徐特立、方维夏、王季范、黎锦熙等。与毛泽东差不多同时,一批追求进步的热血青年也纷纷考入第一师范,其中有蔡和森、张昆弟、陈章甫、罗学瓒、周世钊、李维汉、萧子升、萧子?У取1纠匆咽切悴牛?让?蠖?笫?咚甑暮叔衡,也一起考了进来。在当时的湖南,一师堪称培养新青年的摇篮。第一师范对毛泽东的成长无疑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他在这里打下了深厚的学问基础,他的思想随着新旧交替的时代前进,开始形成自己的思想方法和政治见解,获得社会活动的初步经验,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当毛泽东进入一师时,中国正处于令人难熬和困惑的沉闷岁月。皇朝变成了共和,中国却并未由此获得新生。人们在革命前所预期的民族独立、民主和社会进步不仅没有到来,相反,在很短的时间里,日本强迫中国接受“二十一条”,袁世凯恢复帝制,张勋又演出复辟闹剧,各路军阀的割据混战愈演愈烈,思想界也掀起一股尊孔读经的逆流。沉重的失望代替了原先的希望。严峻的现实不允许人们长期沉浸在迷惘之中。新的一代在探索着新的出路。毛泽东当时还是个正在求学的学生。在这样的时代气氛中,他为自己规定的读书目的是什么呢?青年人求学,大多喜欢谈立志,诸如将来要当军事家、政治家、教育家等。毛泽东认为,离开真理来谈立志,只是对前人中有成就者的简单模仿。真正的立志,首先是寻找真理,然后按它去做,若“十年未得真理,即十年无志;终身未得,即终身无志”1。一九一五年九月,在给好朋友萧子升的信中,他提出有“为人之学”、“为国人之学”、“为世界人之学”。这以前不久,他在另一封信中说:“齑其躬(意思是:即便自己粉身碎骨)而有益于国与群,仁人君子所欲为也。”看来,心系社会,苦学砺志,是这位师范生当时最基本的自我设计。在一师,对他影响最大的老师,是教伦理学的杨昌济。杨昌济,字华生,长沙板仓人。自幼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尤喜程朱之学。一九○三年留学日本,改名怀中,意思是身在异邦,心系中土。六年学成后又赴英国修学三年,然后游历德国、瑞士。归国后,数次辞谢做官而从学,以教书育人看作自己的天职。他的博学和高尚人格,吸引了一批进步青年在自己的周围。他在一师讲修身课时,要求学生“高尚其理想(立一理想,此后一言一动皆期合此理想)”。鼓励他们要“奋斗”,“有朝气”,“有独立心”,能“立定脚跟”,而办事又要“精细”,“小不谨,大事败矣”。对学问,他认为要“贯通今古,融合中西”,而自己要有分析的批判的精神。他总是努力鼓励学生立志做有益于社会的正大光明的人。毛泽东很喜欢杨昌济的课,还时常去他的家里讨论问题,假期里有时也放弃回家的机会,到板仓杨宅请教。他自称:“近年来有所寸进,于书本得者少,于质疑问难得者多。”一九一四年,毛泽东和同学们曾组织一个哲学小组,还请杨先生担任指导。师生之间,相交甚深。毛泽东在一九一五年七月给友人的信中说:“弟观杨先生之涵宏盛大,以为不可及。”这对青年毛泽东所起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是难以磨灭的。杨昌济在长沙的学生先后以千百计,他最欣赏的是毛泽东和蔡和森两人。一九一五年四月五日,他在日记中写道:“毛生泽东,言其所居之地为湘潭与湘乡连界之地,……渠之父先亦务农,现业转贩,其弟亦务农,其外家为湘乡人,亦农家也,而资质俊秀若此,殊为难得。余因以农家多出异材,引曾涤生、梁任公之例以勉之。毛生曾务农二年,民国反正对又曾当兵半年,亦有趣味之履历也。”看来,杨昌济一开始便把这个学生看作“异材”的。除杨昌济外,毛泽东还常到徐特立、黎锦熙、方维夏等老师那里去求学解疑。这在黎锦熙一九一五年的日记中有多处记载,所谈内容有“读书方法”,“在校研究科学之术”,也有“改造社会事”。从四月到八月,毛泽东共去拜访了黎锦熙近二十次。九月,黎离湘赴京,在教育部做教科书特约编辑员。两人仍书信不断,相交介乎师友之间。黎很看重他,在这年七月三十一日的日记中写道:“在润之处观其日记,甚切实,文理优于章甫,笃行两人略同,皆可大造”。在学校的课程中,毛泽东把重点放在修身、哲学、国文、历史和地理等几门上,对数学、图画不花很多精力。他给朋友的信中说:“从前拿错主意,为学无头序,而于学堂科学,尤厌其繁碎。今闻于师友,且齿已长,而识稍进。于是决定为学之道,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专门。”1他每天总是在天色微明时就起身,晚上熄灯后还借外面一点微弱的灯光苦读,从不肯浪费半点时间,而且持之以恒。从先秦诸子到明清时代思想家的著作,从二十四史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从《昭明文选》到《韩昌黎全集》,从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到本省的县志,他都认真地研读。他在给好友萧子升的信中开列了七十七种古代经、史、子、集的著作,说“苟有志于学问,此实为必读而不可缺”2。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包括人格修养和智慧,对青年毛泽东都留下深刻的影响。毛泽东很推崇徐特立老师“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学习方法。所谓“动笔墨”,就是不只是读前人的书,而且要经过认真思考和消化,把自己的心得和看法写下来,其中包括对书中同意或不同意的地方。他当时有许多种笔记本,包括听课的,自学的,摘抄的,随感的和日记等,积了有好几网篮。后来送回韶山存放。一九二九年国民党军阀何键派人到韶山抄他的家,族人听到风声,就把它们连同毛泽东存放的书籍报刊一起烧掉了。一位塾师先生从火堆里抢出两册教科书和一个笔记本。幸存的这个笔记本,是一个九行直格本。前面有他手抄的屈原《离骚》、《九歌》,后头毛泽东把它题为《讲堂录》,是一九一三年十月至十二月的听课笔记,也间有读书札记。主要是修身和国文两门课的内容。作为湖南人,毛泽东这个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和选择,深受湘学士风的影响。湖南历来注重兴办书院,许多著名学者曾在岳麓和城南等书院讲过学。重内圣之道的理学,和重外王之术的实学,在湖南交织扎根。学子们历代相传,不断阐发,到了晚清,形成以推崇性理哲学、强调经世致用、主张躬行实践为基本特征的湘学士风。在这种风气熏陶下,湖南学人大多关心世事,热衷于投身政治活动,涌现了一大批有影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从而使湖南在近代以来成为最有朝气的省份之一。鸦片战争前后,湖南有贺长龄、陶澍、魏源一批人,在学术上和政治上都倡导变革。在维新运动中,出现了谭嗣同、唐才常、熊希龄等变法志士。辛亥革命时期,黄兴、蔡锷、陈天华、宋教仁、禹之谟等更走在前列。这一批又一批的人物,绝大多数曾就读于岳麓书院。明清之际的著名学者王夫之对湖南学风有着巨大影响。他是湖南衡阳人,早年就学于岳麓书院,晚年因隐居在石船山,世称船山先生。他著述宏富,在学术上能独树一帜,富于批判精神。他崇尚实学,主张“理依于气”,强调“行”在认识过程的作用,颇能开一代风气之先。近代湖南,还出了一个曾国藩,和以他为代表的“中兴将相”集团,包括胡林翼、左宗棠、罗泽南、曾国荃等。他们也都曾受教于岳麓或城南书院。一方面执守理学,同时又师承王船山的实学。曾国藩便着力传刻《船山遗书》,糅和理学与实学,贯通内圣和外王。他镇压太平天国时打着“保卫名教”的旗号,同时又严格地整军治政。他还是早期洋务活动的代表人物,影响很大。一心修学储能的毛泽东,自然受到这一浓厚的文化土壤的强烈感染。他一跨进一师大门,就体会到这种特殊的气氛。每逢集会,学生们就高唱校歌:“衡山西,岳麓东,城南讲学峙其中。人可铸,金可熔,丽泽绍高风。多材自昔夸熊封。男儿努力,蔚为万夫雄。”杨昌济也是岳麓书院的毕业生。在他的倡导下,研究船山学问在一师成为风气。毛泽东尤其用功,还经常到杨的好友刘人熙创办的船山学社听课。同时,还细读了《曾文正公家书》、《曾文正公日记》。《讲堂录》里抄写了好些曾国藩的话,如:“涤生(“涤生”是曾国藩的号——引注)日记,言士要转移世风,当重两义:曰厚曰实。厚者勿忌人;实则不说大话,不好虚名,不行架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看来,他很赞成扎实、厚重的人生风格。在毛泽东的心目中,曾国藩还是个既“传教”又很能“办事”的人物。稍后,他在一封信中同时提到曾国藩、康有为、孙中山、袁世凯几个近代风云人物,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1。重视经世致用的湘学士风,表现在思想方法上,就是实事求是。这个命题出自班固的《汉书·河间献王传》,本意是做学问要注重事实根据,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一九一六年,在岳麓书院办学的一位校长,把这四个字写成硕大的横匾挂在讲堂正门。经杨昌济介绍,毛泽东利用假期两次入岳麓书院寄读,这块“实事求是”的匾额自然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二十多年后,毛泽东对“实事求是”做出新的解释,并把这四个字写下来嵌在延安中央党校的大门口。湖南一师规定的《教养学生之要旨》里,专列一条:国民教育趋重实际,宜使学生明现今之大事,察社会之情状。毛泽东沿着注重实际的路子吸吮传统思想中的优秀遗产。清代唯物主义思想家顾炎武以“实学”代替“理学”的主张,王夫之“行先知后”的学说,颜元的“心中思想,口中讨论,尽有千万义,不如身行一理之事”的观点,都影响着毛泽东。他在《讲堂录》里记下不少这方面的言语,如:“实意做事,真心求学”;“古者为学,重在行事”;“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还特别说到顾炎武,推崇他“经世要务,一一讲求。……事关民生国命者,必穷源溯本,讨论其所以然。足迹半天下,所至交其贤豪长者,考其山川风俗,疾苦利病,如指诸掌”。耳濡目染,手写心记,强化了毛泽东对社会实际的重要性的认识。他常对同学们讲,不仅要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这无字之书,就是实际的社会。一九一七年暑期,他邀了当时已从一师毕业、在楚怡小学教书的萧子升,各带一把雨伞、一个挎包,装着简单的换洗衣服和文房四宝,外出“游学”。湖南俗话,称“游学”为“打秋风”。指穷知识分子靠作点诗,写几个字,送给乡里的土财东,换几个钱?口,形同乞丐。毛泽东他们没带分文,历时一个多月,走了九百多里路,游历了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五个县的不少乡镇。途中,结交了农民、船工、财主、县长、老翰林、劝学所所长、寺庙方丈各色人等,写了许多笔记。回到一师,读过毛泽东游学笔记的同学,说他是“身无分文,心忧天下”。为了纪念这次旅行,他和萧子升还换上游学时的草鞋短褂,到照相馆里拍了一张照片。这样的“游学”,毛泽东在校期间还进行过几次。第二年春天,他和蔡和森沿洞庭湖南岸和东岸,经湘阴、岳阳、平江、浏阳几县,游历了半个多月。他日后养成的调查研究作风,从这里已可看出些端倪。中国社会这时正处在剧烈的动荡中。毛泽东自然强烈地感受到这种动荡风云。在一师期间,他总共花了一百六十块钱左右,大约有三分之一用在订阅报刊和买书上面。他每天读报的时间很长,还常带着地图、字典和笔记本。和同学们谈起时事,他总是有条有理,了如指掌,并且往往充满着激情。于是就有了“时事通”的外号。这更加深了他那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学校的课堂并不平静。一九一五年一月,日本以赞助袁世凯称帝为诱饵,提出了吞噬中国主权的“二十一条”,并于五月七日发出最后通牒。五月九日,袁世凯政府复文表示基本接受。消息传出,举国愤慨。一师学生将几篇反对卖国条约的言论编印成册,题名《明耻篇》。毛泽东读罢,在封面上写下四句誓言:“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这时,与毛泽东过从甚密的易永畦同学因病去世了。五月二十三日,学友会为他举行追悼会,毛泽东在挽诗中写道:“我怀郁如焚,放歌倚列嶂。列嶂青且?,愿言试长剑;东海有岛夷,北山尽仇怨。荡涤谁氏子,安得辞浮贱!”这是首长达四十行的五言古风,也是迄今发现的毛泽东留下手迹的最早诗作。它同《明耻篇》封面题词一起,表达了青年毛泽东对民族危艰的沉重忧虑,和以雪耻救亡为己任的学子抱负。外患常同内政相联系。袁世凯紧锣密鼓地开始复辟帝制。杨度等出面网罗名士,组织筹安会。湘中一度风传在京谋职的黎锦熙也被拉了进去。毛泽东在一九一五年十一月九日写去一信:“方今恶声日高,正义蒙塞,士人丁此大厄,正当龙潜不见,以待有为,不可急图进取”,还劝黎离开北京这块“腐臭之地”,“急归无恋”。后来弄清了这是误传,他才如释重负,又驰函致歉。反袁声浪日益高涨,就连昔日主张君主立宪的康有为、梁启超、汤化龙也起而响应。毛泽东当时担任校学友会文牍,主持把三人有关时局的言论编印成《汤康梁三先生之时局痛言》,在校内外广为散发。已从一师毕业的陈昌在一九一六年四月二十八日的日记中写道:“上午八时接润之兄书,并承赐《汤康梁先生之时局痛言》一本。”一九一六年六月六日,做了八十三天皇帝的袁世凯死了。黎元洪继任大总统,宣布恢复民国元年的临时约法。段祺瑞出任内阁总理,控制着北京政权。曾参与策划护国战争的梁启超,转而致力于南北和解,以防事久引发革命危机。毛泽东对袁世凯称帝深恶痛绝,但对袁氏所培植和依赖的北洋军阀并没有清楚的认识,因而很赞成梁氏的主张。六月下旬,他赶回韶山看望病卧在床的母亲,因南方军队在银田寺一带骚扰,被阻隔途中,越发认为政局应该稳定。七月十八日和二十五日,他两次写信给萧子升,陈述对时局的看法。他说:“国局自上月三十日约法、国会、内阁三大问题解决后,南方相继取消独立,撤除军务院,渐趋统一。此由于南部诸英之深明大义,和段氏之中枢斡运,黎公之至诚感人,其力尤多。……中央举措,究可佩服。”这里,他把段祺瑞、黎元洪反袁的“南部诸英”列在一起来称赞。湖南人这时驱逐了袁世凯任命的都督汤芗铭。他列举驱汤后的一些消极现象,诸如“暴徒乘机报复”,“自推长官”,无视中央而不得统一等,忧心忡忡地觉得“湘省之祸,比之辛亥为烈”,“杀机一起,报复未已。法兰西之祸,最为可惧,不意此次竟演此恶剧”。看来,在反袁前后,毛泽东对国家和政府的看法还处于彷徨时期,露出了后来一度信奉过的“无血革命”的端倪。当时,国内报刊传出日本大隈重信内阁将要改组的消息。大隈重信是制造《二十一条》的罪魁,许多人希望他下台后日本的对华政策会有所改善。毛泽东却在七月二十五日给萧子升的信中说:“无论何人执政,其对我政策不易。思之思之,日人诚我国劲敌!”而且断言:中日之间,“二十年内,非一战不足以图存,而国人犹沉酣未觉,注意东事少。愚意吾侪无他事可做,欲完自身以保子孙,止有磨砺以待日本”。一九三七年,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爆发。这位二十四岁的师范生果然言中。如果把毛泽东在一师的学习生活分为前后两个阶段,那么,一九一六年正好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转折。前期,他更多地关注传统典籍。后期,他把重点放在哲学、伦理学上,社会实践也更加广阔和丰富了。不管在前期还是后期,他学习的目的都是为了寻求救济时危的真理,可是它的内容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和当时的思想界状况是息息相通的。辛亥革命后几年的痛苦经历,对中国的先进分子来说,是件好事。旧的路子走不通了,就会寻找新的道路。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惊醒了世人。许多人认识到,共和制之所以不能真正实现和巩固,关键是缺少一场对封建主义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先觉者们进行的救国斗争所以屡遭失败,中国国民对之“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也是一个根本原因。这样,先进分子便把注意力转向了思想文化领域,主张着重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一九一五年九月,辛亥革命时当过安徽省都督府秘书长的陈独秀,创办了《青年杂志》(一年后改名为《新青年》)。他撰文强调,“伦理的觉悟是吾人最后之觉悟”1。这就是初期新文化运动的由来。很快,在《新青年》周围聚集起一大批先进青年。这个杂志及其撰稿人的文章,铸造了一代人的信仰和品格。这是一代真正有别于传统文化熏陶出来的旧式士大夫的新人。在《新青年》众多的读者和追随者中,就有毛泽东。当时,杨昌济为这个杂志写文章,还向学生们推荐这个杂志。毛泽东的同窗好友周世钊发现,毛泽东读了《新青年》后,“读韩文杜诗的兴趣降低了”1。毛泽东自己后来也回忆说:“我在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开始读这个杂志了。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一时成了我的楷模。”2毛泽东开始循着初期新文化运动的思路探索。觉得“国人积弊甚深,思想太旧,道德太坏”,要改变这种状态,须“从哲学、伦理学入手,改造哲学、改造伦理学,根本上变换全国之思想”。因为哲学便于研讨思想,伦理学便于阐发道德,“思想主人之心,道德范人之行”3。这样,改造哲学、伦理学,就同变化民质、改造国家和社会联系在一起了。这种想法,在当时的思想界是相当普遍的。一九一七年前后,毛泽东读了不少哲学、伦理学书籍。在哲学和伦理学之间,他更有兴趣的是伦理学。在他看来:“伦92二、师范生123毛泽东致黎锦熙信,1917年8月23日。埃德加·斯诺著,董乐山译:《西行漫记》,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125页。摘自长沙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纪念馆馆藏资料。45理学是规定人生目的及达到人生目的的方法之科学。”1罗学瓒在一九一七年九月二十六日的日记里记载,“余借毛君泽东手录西洋伦理学七本,自旧历六月底阅起,于今日阅毕。”这里说的是杨昌济翻译的《西洋伦理学史》,毛泽东把它十分工整地抄录下来。从一九一七年下半年到次年第一学期,杨昌济给学生们讲授伦理学,采用的课本是十九世纪德国康德派哲学家泡尔生写的《伦理学原理》。该书由蔡元培从日文转译过来,商务印书馆一九一三年出版,约十万字。毛泽东除认真听讲外,细读了这本书,用红黑两色画了大量的圈点、单杠、双杠、三角、叉叉等符号。还在书中写了一万二千多字的批语,绝大多数是抒发自己的哲学观、历史观和人生观,以及对原著的引申或批判,小部分是对原著的赞同语和章节提要。他批阅的这本书后来被一位同学借去,直到一九五○年,托周世钊还给了毛泽东。他当时为什么这样下工夫去读这本书?毛泽东从周世钊手里接过它时,有过解释。他说:这本书的道理也不那么正确,它不是纯粹的唯物论,而是心物二元论。只因那时,我们学的都是唯心论一派的学说,一旦接触一点唯物论的东西,就觉得很新颖,很有道理,越读越觉得有趣味。它使我对于批判读过的书,分析所接触的问题,得到了新的启发和帮助。毛泽东贯穿《伦理学原理》的批语的基本观点,是哲学上的二元论。他说得很明白:“一人生死之言,本精神不灭、物质不灭为基础(精神物质非绝对相离之二物,其实即一物也,二者乃共存者也)。”1他认为,事情有的是发生于自然的,有的是得之于人为的。后来他说自己早年信奉过康德的心物二元论,大概就是指这样的观点。二元论的特征是调和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青年毛泽东的唯物主义倾向主要表现在自然观方面,他说:“凡自然法则者,有必然性”,“人类者,自然物之一也,受自然法则之支配”。“吾人之心灵本之自然,其范围有限,安能有一毫之创作”。这是他从原来接受的唯心主义观念中逐渐解脱出来、走向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桥梁。二元论的通病,是一进入社会历史领域,便作出唯心的解释。毛泽东也是这样。他说:“实则全世界文明历史之生活,乃皆观念之所管辖也”;“观念造成文明,诚然,诚然。”如此强调主观观念的决定作用,对青年毛泽东来说,有它的必然性。知识界中推崇思想革命的社会时尚,本身就容易夸大精神的作用,过分强调主观对改造社会的能力;再加上毛泽东本人长期以来耳濡目染的,主要是孔、孟、程、朱、陆、王以及新康德派、新黑格尔派的思想。杨昌济说自己以《伦理学原理》为教本,“所讲不限于西洋之伦理学说,中国之先儒如孔、孟、周、程、张、朱、陆、王及王船山之学说,亦间取之”2。强调主观能动性的陆(九渊)、王(守仁)学派13二、师范生12杨昌济:《达化斋日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97页。毛泽东1917年下半年至1918年上半年读泡尔生《伦理学原理》的批语,以下引文未注明出处者,同此。47更为杨昌济推重,毛泽东当然也受到熏陶。他常和蔡和森、张昆弟等讨论宋明理学,研读过朱熹编的《近思录》、《四书集注》和《朱子语类》等,对朱熹、王守仁都很佩服。读泡尔生《伦理学原理》的批语中,毛泽东便常用这些观点来作比较,发挥原著的一些论述。诸如“孟轲之义内,王守仁之心即理,似均为直觉论”;“吾国宋儒之说与康德同”等等。中国近代社会正处在空前剧烈的变动中,旧的传统秩序渐趋崩溃,外患内乱迭起相承,政治舞台风云变幻,这就使“尚动”“主变”成为人们寻找出路的重要倾向。这个时代特点同样体现在毛泽东的探索中,并蕴含着浓厚的辩证法色彩。一九一七年,他曾提出“天地盖唯有动而已”1的观点。在《伦理学原理》的批语中,他写道:“此世界中变化万殊。”还把它运用到人类社会的考察当中,说历史从来就是一个治乱交替的过程,声称特别喜欢战国七雄、楚汉相争、三国鼎立那些“事态百变,人才辈出”的时代。认为:“非好乱也,安逸宁静之境,不能长处,非人生之所堪,而变化倏忽,乃人性之所喜也。”用这个观点看当今中国,他说:“国家有变化,乃国家日新之机,社会进化所必要也。”对于中国社会,他的意思是“必须再造”,再造的办法,是“由毁而成,如孩儿之从母腹胎生也。”因此,“吾人甚盼望其毁,盖毁旧宇宙而得新宇宙”!字里行间,洋溢着改造社会的乐观激情。他后来从大乱求大治的想法,看来是早有伏笔的。在“动”中求变、求新,其内在依据是什么呢?毛泽东当时特别重视两个概念。一个是“差别”。他说:“人世一切事,皆由差别比较而现”,如阴阳、上下、大小、彼此、好恶、美丑、是非、正反、明暗、胜负等等。“无此差别相,即不能构成历史生活。进化者,差别陈迭之状况也。”另一个概念是“抵抗”,即各种差别引起的压力和反抗。毛泽东特别赞同泡尔生提出的世界一切事业和文明“无不起于抵抗决胜”的观点,称其“无抵抗则无动力”的论述,是“至真之理,至彻之言”。他热情洋溢地写道:“河出潼关,因有太华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风回三峡,因有巫山为隔,而风力益增其怒号。”“圣人者,抵抗极大之恶而成者也。”他过去那种向往社会“大同”境界的想法也发生了变化,觉得即使人们真的进入了“大同”社会,“亦必生出许多竞争抵抗之波澜来,而不能安处于大同之境”。把“差别”、“抵抗”这两个概念,和“动”、“变”及“成毁”联系起来,表明毛泽东当时的认识已接近矛盾构成事物并实现转化的辩证法观点,还多少同社会历史发展有所联系。他后来关于矛盾普遍性的理论,大体也滥觞于此。五四前期,毛泽东的思想中有一个最突出的根本点,就是首先要把握住事物的“本原”或“大本大原”。它的意思,是在面对万千事物时,要从大处着眼,首先抓住它的根本。把根本抓住了,其他枝节问题才能迎刃而解。以后,他也常强调要善于抓住要领,抓住主要矛盾,强调纲举才能目张,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而在当时,他心目中的“本原”或“大本大原”,很有些像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心目中的“道”(老子)、“理式”(柏拉图)、“绝对精神”(黑格尔),总之是宇宙生成和发展的根本原则。朱熹就曾说万事万物皆源于“一本”,“大本不立,小规不正”。杨昌济讲课时,也特别强调,“宇宙间所有一切之现象,皆由此大原则而生,吾人当神思默会,洞晓此大原则,此所谓贯通大原也。”1一九一七年八月二十三日,毛泽东给北京的黎锦熙写了一封长信,集中表述了对“本原”的看法。他把“本原”通俗地说成是“宇宙之真理”,认为它是支配着社会历史发展的。拯救中国,也必须从寻求本原开始。他表示,目前和将来一段时间里,自己“只将全副工夫,向大本大原处探讨。探讨既得,自然足以解释一切”。这样,毛泽东开出了自己的救国药方:“今日变法,俱从枝节入手,如议会、宪法、总统、内阁、军事、实业、教育,一切皆枝节也。枝节亦不可少,惟此等枝节,必有本原。本原未得,则此等枝节为赘疣,为不贯气,为支离灭裂。”他大声疾呼:“今吾以大本大原为号召,天下之心其有不动者乎?天下之心皆动,天下之事有不能为者乎?天下之事可为,国家有不富强幸福者乎?”这封信是了解早年毛泽东的思想的珍贵资料。八月三十一日,黎锦熙收到信后,在日记里写道:“得润之书,大有见地,非庸碌者。”把“本原”落实到“人心”上面,就是应有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就是伦理道德的建设。在读泡尔生《伦理学原理》的批语中,毛泽东把自己这时的主张概括为两个,一个是“精神上之个人主义”,一个是“现实主义”。针对封建专制和束缚个性的三纲五常的旧道德,主张个人主义,这在当时是很普遍的,也是有积极意义的。毛泽东写道:“吾从前固主无我论,以为只有宇宙而无我。今始知其不然。盖我即宇宙也。”他认为,人类的目的在实现自我。但他在个人主义前面加上“精神”两个字,却有他自己的特色。这种个人主义强调“充分发达自己身体及精神之能力”,力求达到最高境界,使“内而思维、外而行事皆达正鹄”。“正鹄”不能只是“纯然利己”,而是应该实现的理想和价值。例如,看到自己所爱的人有难,关键的时候,“宁可使自己死,不可使亲爱之人死。如此,吾情始浃,吾意始畅”。否则,自己的生活就不完满,就“未达正鹄”。依此类推,“古今之孝子、烈妇、忠臣、侠友、殉情者、爱国者、爱世界者、爱主义者,皆所以利自己之精神也”。他甚至极端地说:“予谓人类只有精神之生活,无肉体之生活。”这种理解,已经超出了西方近代以来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原义,包含着新道德观的萌芽。关于“现实主义”。毛泽东认为,人的一生是短暂的,不能脱离现实去追求虚幻的理想和价值,要争取在有限的时间里“实现自我”。他说:“吾人务须致力于现实者。如一种行为,此客观妥当之实事,所当尽力遂行;一种思想,此主观妥当之实事,所当尽力实现。”一方面,他反对空谈,“凡吾思想之所及,吾皆有实行之义务”;另一方面,他又强调道德行为必须有正确的思想作指导,反对盲目动作。毛泽东写道:“我是极高之人,又是极卑之人。”“极高”是指追求独立不羁。“极卑”是指我终究又“一毫跳不出此自我以外之世界”。这个矛盾,他已觉察到了,但一时还不能完整地加以说明。毛泽东在哲学、伦理学的王国里寻觅着、遨游着。他从中外文化里汲取营养,又闪烁着他自己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智慧之光。他这个时候并没有也不可能找到“宇宙之真理”。夸大精神力量的唯心主义,在他的思想中无疑占有很大比重。这期间,他还写了一篇题为《心之力》的作文,深受杨昌济的赞赏,得了一百分。但他这时的思想并没有定型,还在探索过程中。当他写下《伦理学原理》批注时,他在给黎锦熙的信中说道:“自揣固未尝立志,对于宇宙,对于人生,对于国家,对于教育,作何主张,均茫然未定。”既然还“茫然未定”,就得继续向前探索。在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历程中,这类状况是常见的。由于他坚持把改造社会、匡济民族危亡作为出发点来进行理论探索,决定了他思想中的积极方面将随着时代的前进而逐步占据主导地位。由于他坚持一种从我做起、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从而使他在进行理论探索的时候,一直特别注重自我思想修养的磨练。毛泽东从来把读“无字之书”看得比读“有字之书”更重要。或许,他当时的实际活动比保存下来的几篇文字表现得更富有个性和朝气,对他以后思想发展产生的作用也许也更大。说来很有趣,毛泽东这样一位后来举世注目的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却是体育论文。一九一七年四月一日,《新青年》上刊载了一篇《体育之研究》,全文约七千字,署名二十八画生。这个“二十八画生”,就是毛泽东。是杨昌济把他的文章推荐给陈独秀的。他在文章里开宗明义,把体育和国力联系起来,说:“国力恭(?)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他认为:身体是知识和道德的载体。在中学和中学以上,应该实行德、智、体“三育并重”。针对重文轻武的颓风,他提出一个口号:“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因为体育锻炼有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等许多好处,而“意志也者,固人生事业之先驱也”。可以说,《体育之研究》主要不是对体育这个运动形式的研究,毛泽东是想借此提倡武勇世风和充满朝气的奋斗向上的人生观。这期间,他在日记里写下了后来十分著名的话:“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在《体育之研究》中,毛泽东还向读者详细介绍了自己编的一套体操。他当时采用的锻炼项目很多,如日光浴、风浴、雨浴、冷水浴、游泳、登山、露宿、长途跋涉以及体操和拳术等。所谓风浴,张昆弟在一九一七年九月二十三日的日记里记载:“今日早起,同蔡、毛二君由蔡君居侧上岳麓,沿山脊而行,至书院后下山,凉风大发,空气清爽。空气浴,大风浴,胸襟洞澈,旷然有远俗之概。”所谓雨浴,有一个夏天的夜晚,狂风暴雨,雷鸣电闪,毛泽东一个人爬上岳麓山顶,再返回来。他说:这是为了体会《书经》中所说“纳于大麓,烈风雷雨不迷”的情趣。毛泽东青年时代最喜欢的锻炼项目,是游泳。正像人们所熟知的那样,这个爱好,他一直保持到晚年。江宽水深的湘江,是天然的游泳场。他时常约二三好友到这里挥臂击水。还在学校组织了一个有近百人参加的游泳队,晚饭后到湘江里畅游一番。同班好友罗学瓒在一九一七年九月二十日的日记里写道:“今日往水陆洲头泅渡,人多言北风过大,天气太凉。余等竟行不顾,下水也不觉冷,上岸也不见病。坚固皮肤,增进血液,扩充肺腑,增加气力,不得谓非运动中之最有益者。人言固足信哉?”毛泽东自己后来回忆说:“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1游泳,不单是强健了体魄,更激发了他的自信和意志。毛泽东强调一个人要有坚强的意志。他在《讲堂录》的笔记中就写下:“拿得定,见得透,事无不成。”“不为浮誉所惑,则所以养其力者厚;不与流俗相竞,则所以制其气者重。”“陆象山曰:激励奋进,冲决罗网,焚烧荆棘,荡夷污泽(无非使心地光明)。”以后,在他的一生中确实一直表现出那种坚忍不拔、冲破重重阻力、一往无前的惊人毅力,而这种惊83毛泽东传(1893-1949)1毛泽东1958年在文物出版社刻印的《毛主席诗词十九首》书眉的批语。所引这段话,是对《沁园春·长沙》中“到中流击水”一句的解释。54人的毅力又是建立在对事情能“见得透”的基础上的。这是他能够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之一。毛泽东常对人说,丈夫要为天下奇,即读奇书,交奇友,创奇事,做个奇男子。同学们用谐音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毛奇”。毛奇(molkt)是普鲁士一个很有学问的将领。一九一七年六月,一师开展了一次人物互选活动,包括德、智、体三个方面近二十个项目。全校有四百多名学生参加,当选者三十四人,毛泽东得票最高。在德、智、体三个方面都有项目得票者,只有他一人。而“胆识”一项,则为他所独有,评语是“冒险进取,警备非常”。毛泽东的胆识,半年后有过一次受到众口称赞的显露。一九一七年十一月护法战争期间,北洋军队从湖南衡宝一线沿铁路线向北溃退。长沙市民很是惊慌。一师位于南郊,靠近粤汉铁路,是溃军必经之地,随时可能遭受劫掠。学校当局准备将师生疏散到城东暂避。担任学友会总务的毛泽东提出,可以让正在受军事训练的学生自愿军负责守卫。校方同意了他的建议。于是,一些零散溃兵途经校门口,都不敢轻易闯入。十八日,有一支三千多人的溃军因为不知长沙的虚实,在一师以南的猴子石一带徘徊。毛泽东把几百个学生自愿军分成三队,拿着木枪,分布到猴子石附近几个山头上。同时,和附近的警察分所联络,由他们鸣枪呐喊,学生自愿军大放鞭炮。在这种突然袭击下,本来就张皇失措的溃兵不敢抵抗。毛泽东便派人去交涉,他们全部缴了枪。长沙免去了一场兵灾。对毛泽东来说,这件小事是他平生搞的第一次军事行动。事后,人们称毛泽东“浑身是胆”。他的大胆却不是盲目蛮干,而是基于对情况的明了和事先的深思熟虑,谋定而后动。同班同学邹蕴真问他:“万一当时败军开枪还击,岂不甚危?”毛泽东回答说:“败军若有意劫城,当夜必将发动,否则,必是疲惫胆虚,不敢通过长沙城关北旧,只得闭守于此,故知一呼必从,情势然也。”1第一师范十分重视学生的课外生活。毛泽东的社会活动日益扩大了。一九一七年十月学友会改选时,他担任总务,还兼教育研究部部长,从前这两个职务都是由教员担任的。学友会会长由学监方维夏代理,毛泽东实际上主持工作。学友会开展了许多课余活动,如成绩展览会、讲演会、辩论会、运动会等。这年上半年,学校曾办了一期工人夜校,由教员上课,办得不成功,中途停下了。这学期还办不办?由谁来办?大家看法不一。毛泽东认为这是学校同社会联系的重要途径,应该办下去,而且要办好。方维夏同意他的意见,并决定由三、四年级的学生来办,由学友会教育研究部具体负责。十月三十日,毛泽东写了一则《夜学招学广告》,用语是一般工人能懂得的大白话,倾吐出为失学工人分忧解难的拳拳之心:列位大家来听我说句白话。列位最不便益的是什么?大家晓得吗?就是俗语说的,讲了写不得,写了认不得,有数算不得。都是个人,照这样看起来,岂不是同木石一样!所以,大家要求点知识,写得几个字,认得几个字,算得几笔数,方才是便益的。虽然如此,列位做工的人,又要劳动,又无人教授,如何能到这样,真是不易得的事。现今有个最好的法子,就是我们第一师范办了一个夜学。……教的是写信、算帐,都是列位自己时刻要用的。讲义归我们发给,并不要钱。夜间上课又于列位工作并无妨碍。……快快来报名,莫再担搁!这则广告先托警察贴到街头,并没收到预期效果,只有九个工人来报名。毛泽东遇到难题总是先从弄清情况着手。他召集同学们分析原因。最后弄明:上学不要钱,工人觉得不会有这样的好事;不识字的人本来就不会去看街上的广告;让警察去贴广告,人们有惧怕心理。找到原因后,毛泽东和同学们又带着印好的广告,分头到工人宿舍区和贫民区,边分发边宣传,细细解释。五天后,就有一百多人报名。毛泽东把这次活动的过程写进了《夜学日志》,说工人要求入学的心情,“如嗷嗷待哺也”,他们分发广告时,“大受彼等之欢迎,争相诘问,咸曰‘读夜书去!’”这大概是毛泽东最初体会到:做下层群众的工作,非做得周密细致不可。在毛泽东周围,逐渐聚集起一批追求进步、志同道合的青年。其中大多数是一师的学友,包括有些已毕业的。他们大多是杨昌济的学生,都有一种“奋斗的和向上的人生观”。这当中,也有长沙各中等学校的学生。正在长郡中学读书的罗章龙,就是看到毛泽东张贴的《征友启事》后结识的。他们多来自农村,了解民间疾苦,没有少爷公子的浮华,充满着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朴实而充满朝气。节假日,他们经常到岳麓山、橘子洲、平浪宫等风景名胜处聚会,或臧否人物、议论世事,或登高吟咏、斗韵唱和,相约不谈身边琐事。正如毛泽东后来追忆的那样:“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1从一九一六年开始,他们讨论最多的中心问题,是“如何使个人及人类的生活向上”。“相与讨论这类问题的人,大概有十五人内外。有遇必讨论,有讨论必及这类问题。讨论的情形至款密,讨论的次数大概在百次以上。”他们逐渐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集合同志,创造新环境,为共同的活动”。同时,他们又受到新文化运动思潮的猛烈冲击,思想上发生剧烈的变动,“顿觉静的生活与孤独的生活之非,一个翻转而为动的生活与团体生活之追求”2。发生这种“一个翻转”的剧烈思想变动的,自然也包括毛泽东在内。在这个基础上,一九一七年冬天,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等开始商量组织一个团体,立即得到大家的响应。要成立团体,首先得有章程。一九一八年三月,毛泽东和邹鼎丞开始起草会章。萧三的日记说道:“三月三十一日,二兄(即萧子升——引注)来坐已久,交阅润之所草新学会简章。二兄意名为新民学会云。”“四月八日,接二兄手书,力主子出洋。附来润之所重草新民学会简章。”“四月十三日,夜,润之来,明日新民学会开成立会。”一九一八年四月十四日,是个星期天。新民学会在岳麓山脚下的刘家台子蔡和森家里正式成立。到会的有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何叔衡、萧三、张昆弟、陈书农、邹鼎丞、罗章龙等十三人,再加上没有到会的李和笙(维汉)、周世钊等人。这样,最初的会员就有二十余人。经过讨论,通过了会章,以“新民”为会名,以“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宗旨。会章还规定了几条纪律:“一、不虚伪;二、不懒惰;三、不浪费;四、不赌博;五、不狎妓。”看来,这是一个比较严格的团体。成立会上选举萧子升为总干事,毛泽东、陈书农为干事。不久,萧子升去法国,会务便由毛泽东主持。新民学会是五四时期最早的新型社团之一。它的会章重点强调个人修养,政治性还比较含糊,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毛泽东和他的朋友们当时达到的思想水平,受杨昌济的影响也是很明显的。但它和毛泽东当时的实际想法也有距离。对此,毛泽东稍后曾有一个说明,他说:“会章系鼎丞、润之起草,条文颇详;子升不赞成将现在不见诸行事的条文加入,颇加删削;讨论结果,多数赞成子升。于是表决会章的条文如次……”。1联系到萧子升后来一直不赞成激烈变革、主张温和改良的思想,被他认为是“不见诸行事”而“颇加删削”的条文内容,大致属于毛泽东当时更高远的理想追求。三个月后,他和蔡和森就突破了最初的会章宗旨。七月二十六日,他就新民学会的组织活动问题,写了一封长信给蔡和森。蔡在回信中说:“杨师东奔西走,走了十年,仍不过是能读其书而已,其他究何所得!”又说:“兄对于会务,本有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的意趣,弟实极其同情,且尤不讳忌嫌疑于政党社会党及诸清流所不敢为者之间。以为清流既无望,心地不纯洁者又不可,吾辈不努力为之,尚让何人去做?此区区之意,相与共照也。”蔡和森还表示,“三年之内,必使我辈团体,成为中国之重心点。”1看来,他们已经不满足于杨昌济老师那种潜心学术和教育的道路,也不以清流自许而去回避政治了。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毛泽东正是和新民学会的会员们一道探求中国的出路的。这时,会员多数已经从学校里毕业或即将毕业。选择什么样的职业才能更好的施展抱负呢?学会成立之初,讨论得最多的就是这个问题。许多人不愿“堆积”在湖南一地,想散到中国乃至世界各处去学习和考察。毛泽东也认为,这样做每个人都可以去开辟一个方面,对将来大有好处。“向外发展”,成了会员的共识。两个月后,毛泽东也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了。他结束了五年半修学储能的师范生时代。这年他满二十五岁。此时的中国,一场急风暴雨就要来临。1200字以上 五年级 叙事
-
谭千秋事迹那一刻,他张开双臂护住4个学生——德阳市东汽中学遇难教师谭千秋的最后奉献新华网德阳市汉旺镇(四川)5月14日电(新华社记者孙闻、田雨)“那四个娃儿真的都活了吗?昨天晚上就听说有个老师救了4个娃儿,我哪知道就是你……”张关 蓉扑到丈夫的遗体上放声恸哭。深夜的德阳市汉旺镇,冷雨凄厉,悲声四处,呼啸而过的救护车最能给人带来一丝慰藉,那意味着又有一个生命在奔向希望。5月13日23时50分,救护车的鸣笛声响彻汉旺镇——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的救援人员在德阳市东汽中学的坍塌教学楼里连续救出了4个学生。“我侄女是高二一班的学生,要不是有他们老师在上面护着,这4个娃儿一个也活不了!”被救女生刘红丽的舅舅对记者说。“那个老师呢?”“唉……他可是个大好人,大英雄噢!”说着,刘红丽舅舅的眼圈红了。他告诉记者,那是一位男老师,快50岁了。13日一早,设在学校操场上的临时停尸场上,记者从工作人员手中的遗体登记册里查到了这位英雄教师的名字——谭千秋。他的遗体是13日22时12分从废墟中扒出来的。“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活了!”一位救援人员向记者描述着当时的场景。谭老师的妻子张关蓉正在仔细地擦拭着丈夫的遗体:脸上的每一粒沙尘都被轻轻拭去;细细梳理蓬乱的头发,梳成他生前习惯的发型。谭老师的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当张关蓉拉起谭千秋的手臂,要给他擦去血迹时,丈夫僵硬的手指再次触痛了她脆弱的神经:“昨天抬过来的时候还是软软的,咋就变得这么硬啊!”张关蓉轻揉着丈夫的手臂,恸哭失声……就是这双曾传播无数知识的手臂,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从死神手中夺回了四个年轻的生命,手臂上的伤痕清晰地记录下了这一切!“那天早上他还跟平常一样,6点就起来了,给我们的小女儿洗漱穿戴好,带着她出去散步,然后早早地赶到学校上班了。这一走就再也没回。女儿还在家里喊着爸爸啊!”张关蓉泣不成声。“谭老师是我们学校的教导主任,兼着高二和高三年级的政治课。”陪着张关蓉守在谭老师遗体旁的同事夏开秀老师说,“在我们学校的老师里他是最心疼学生的一个,走在校园里的时候,远远地看到地上有一块小石头他都要走过去捡走,怕学生们玩耍的时候受伤。”操场上,学生家长按当地习俗为谭老师燃起了一串鞭炮……那一刻,他张开双臂护住4个学生——德阳市东汽中学遇难教师谭千秋的最后奉献新华网德阳市汉旺镇(四川)5月14日电(新华社记者孙闻、田雨)“那四个娃儿真的都活了吗?昨天晚上就听说有个老师救了4个娃儿,我哪知道就是你……”张关 蓉扑到丈夫的遗体上放声恸哭。深夜的德阳市汉旺镇,冷雨凄厉,悲声四处,呼啸而过的救护车最能给人带来一丝慰藉,那意味着又有一个生命在奔向希望。5月13日23时50分,救护车的鸣笛声响彻汉旺镇——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的救援人员在德阳市东汽中学的坍塌教学楼里连续救出了4个学生。“我侄女是高二一班的学生,要不是有他们老师在上面护着,这4个娃儿一个也活不了!”被救女生刘红丽的舅舅对记者说。“那个老师呢?”“唉……他可是个大好人,大英雄噢!”说着,刘红丽舅舅的眼圈红了。他告诉记者,那是一位男老师,快50岁了。13日一早,设在学校操场上的临时停尸场上,记者从工作人员手中的遗体登记册里查到了这位英雄教师的名字——谭千秋。他的遗体是13日22时12分从废墟中扒出来的。“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活了!”一位救援人员向记者描述着当时的场景。谭老师的妻子张关蓉正在仔细地擦拭着丈夫的遗体:脸上的每一粒沙尘都被轻轻拭去;细细梳理蓬乱的头发,梳成他生前习惯的发型。谭老师的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当张关蓉拉起谭千秋的手臂,要给他擦去血迹时,丈夫僵硬的手指再次触痛了她脆弱的神经:“昨天抬过来的时候还是软软的,咋就变得这么硬啊!”张关蓉轻揉着丈夫的手臂,恸哭失声……就是这双曾传播无数知识的手臂,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从死神手中夺回了四个年轻的生命,手臂上的伤痕清晰地记录下了这一切!“那天早上他还跟平常一样,6点就起来了,给我们的小女儿洗漱穿戴好,带着她出去散步,然后早早地赶到学校上班了。这一走就再也没回。女儿还在家里喊着爸爸啊!”张关蓉泣不成声。“谭老师是我们学校的教导主任,兼着高二和高三年级的政治课。”陪着张关蓉守在谭老师遗体旁的同事夏开秀老师说,“在我们学校的老师里他是最心疼学生的一个,走在校园里的时候,远远地看到地上有一块小石头他都要走过去捡走,怕学生们玩耍的时候受伤。”操场上,学生家长按当地习俗为谭老师燃起了一串鞭炮……那一刻,他张开双臂护住4个学生——德阳市东汽中学遇难教师谭千秋的最后奉献新华网德阳市汉旺镇(四川)5月14日电(新华社记者孙闻、田雨)“那四个娃儿真的都活了吗?昨天晚上就听说有个老师救了4个娃儿,我哪知道就是你……”张关 蓉扑到丈夫的遗体上放声恸哭。深夜的德阳市汉旺镇,冷雨凄厉,悲声四处,呼啸而过的救护车最能给人带来一丝慰藉,那意味着又有一个生命在奔向希望。5月13日23时50分,救护车的鸣笛声响彻汉旺镇——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的救援人员在德阳市东汽中学的坍塌教学楼里连续救出了4个学生。“我侄女是高二一班的学生,要不是有他们老师在上面护着,这4个娃儿一个也活不了!”被救女生刘红丽的舅舅对记者说。“那个老师呢?”“唉……他可是个大好人,大英雄噢!”说着,刘红丽舅舅的眼圈红了。他告诉记者,那是一位男老师,快50岁了。13日一早,设在学校操场上的临时停尸场上,记者从工作人员手中的遗体登记册里查到了这位英雄教师的名字——谭千秋。他的遗体是13日22时12分从废墟中扒出来的。“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活了!”一位救援人员向记者描述着当时的场景。谭老师的妻子张关蓉正在仔细地擦拭着丈夫的遗体:脸上的每一粒沙尘都被轻轻拭去;细细梳理蓬乱的头发,梳成他生前习惯的发型。谭老师的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当张关蓉拉起谭千秋的手臂,要给他擦去血迹时,丈夫僵硬的手指再次触痛了她脆弱的神经:“昨天抬过来的时候还是软软的,咋就变得这么硬啊!”张关蓉轻揉着丈夫的手臂,恸哭失声……就是这双曾传播无数知识的手臂,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从死神手中夺回了四个年轻的生命,手臂上的伤痕清晰地记录下了这一切!“那天早上他还跟平常一样,6点就起来了,给我们的小女儿洗漱穿戴好,带着她出去散步,然后早早地赶到学校上班了。这一走就再也没回。女儿还在家里喊着爸爸啊!”张关蓉泣不成声。“谭老师是我们学校的教导主任,兼着高二和高三年级的政治课。”陪着张关蓉守在谭老师遗体旁的同事夏开秀老师说,“在我们学校的老师里他是最心疼学生的一个,走在校园里的时候,远远地看到地上有一块小石头他都要走过去捡走,怕学生们玩耍的时候受伤。”操场上,学生家长按当地习俗为谭老师燃起了一串鞭炮……1200字以上 高三 叙事
-
我的事迹大脑袋,小眼睛,粗眉毛,扁鼻子,外加一张大嘴巴。嗨,那就是我,一个快乐的女孩。11岁的我,深蓝的牛仔裤,宽松的白T恤,虽然算不上是光彩照人,或者是聪明伶俐,或者是清新脱俗,但我觉得自己很可爱哦!我可爱,因为我快乐,因为我——被班级同学美名为“女生一侠客”!你不信?那好,我就给你讲几个我的事迹吧!我捧着一本书,冷冷地坐在汽车上,“哎,真烦人,还要去学‘魔鬼’舞蹈!”我眯着朦胧的睡眼望着窗外一排排闪过的苍翠大树。“唉,这样好了,”我眼睛一闪,老师不是说“同学们要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吗”?也真是的,学雷锋做好事,还要写周记。为了尽快完成任务,等会儿,我给上车的老人、抱小孩的或残疾人毕恭毕敬随便地让个座,不就是一件好事吗?OK,就这样,多省事,我灵机一动,心里还挺高兴的呢!说干就干,于是,我开始行动起来,我睁大眼睛,像一只即将扑出的猫,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可是,老天好像要和我作对似的,一个这样的“猎物”都没有撞上“虎口”。眼看着一个一个的车站、花儿们草儿们在我眼前飞快地出现,又消失,都快到终点站了,可……“白鹭洲站到了,请从前门上车,后门下车……”车厢里响起了甜美的声音。“哇,再两站我就到了。”我心灰意冷地盯着上客门——“猎物”终于来了,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一个满头银发、骨瘦如柴的老爷爷拄着一根拐杖蹒跚而来。这时,坐在我后面的一位年轻中学生正要起身让座。“不能抢了我好不容易等来的‘猎物’,坏了我的大事。”于是我“嗖”地一声站了起来,拦住老爷爷说:“老爷爷,您请坐。”老爷爷乐呵呵坐下,他,还有车厢里的许多乘客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甭提,我心头喜滋滋的,啊,作业完成!……哎,终于熬过了整整3个小时的舞蹈练习,我好不容易找了一个位置坐了下来,不,应该说是“躺”吧。“哎!”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还没等我安稳下来,车门“咔哧”一声开了,走进了一位约摸30岁,抱着一个一两岁小孩的妇女,只见她挺着肚子,一只手艰难地抓住我前面的栏杆,车厢里又响起了“请给……让座”的响声。真是的,我等的时候她偏不来,我不等的时候偏来。我已经累得够呛了,才刚休息,再说我也完成了任务,不用再让一次座位了。忽然车猛地朝前一刹,我的脑袋差点被扶手给撞碎,那个妇女身子也控不住往前颠,还好她紧抓住了扶手,要不然鼻子也就扁了。我看在眼里,忍不住想叫你这个司机怎么开车的,再猛点,那小孩也会被惊吓或哇哇大哭,可话刚到嘴边,又被一阵羞愧给冲了下去,脸不知怎么的,一阵一阵地火辣,我自己也不对呀,只知道为了完成任务才去做好事,这种“好”是虚伪的、空虚的,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不情愿地做,只是一段时间内想做做好事——一旦没有要求你自觉去做的时候,你根本不把它当回事,装作什么都没看见、听见。你说这有什么意思?我连忙站了起来,把座位让给了她。唉,侠客不好当。我站着,腿虽一阵阵发酸,但我的心里喜滋滋的,轻松而快乐。可这次的快乐和前面上次的“喜”是不同的。“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优美嘹亮的歌声在我心中慢慢地荡漾开来。最近,我们班的同学不论男女(除了我)都好似中了魔法,特别封建。流传着那一句什么来着,哦,对了,是“男女授受不亲”。听,我们班的“飞毛腿”和“大嗓门”又嚷道了:“爆消息,爆消息,咱班的××同学喜欢上了××同学……”唉,几家欢乐几家愁。只见那几位被“光荣提名”的同学脸色阴沉沉的……唉,暴风雨诞生中……“听说他们在花园里……”接着,有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如痴如醉——一大堆同学又围在一起瞎起哄,乱糟糟的一片。“受伤”的女同学眼眶都红了,一脸的委屈和无奈,眼泪吧嗒吧嗒就掉下来了。唉,我把目光移到那位男同学身上,他沉着脸,正向那些说着“哇,你好幸福……”之类话的同学伸冤。天!他们竟然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我立刻把目光集中在那两位散布谣言的“大侠”身上。果然,他们正偷偷地躲在一旁不停地相互偷笑,等全班“爆”开锅以后,他们互相递一个眼神后往门口溜之大吉。机不可失,我忙站了起来,装作若无其事地跟了上去,生怕漏了一丝线索。他们俩走到了走廊尽头就停了下来,马上放声大笑起来:“哈哈……”“对呀,对呀,让那他们好好出出丑!”我越听越气,轻手轻脚地冲了上去,用了好久不用的“九阴白骨爪”(还好没生锈),把他们两个“拎”了起来。没等他们反应过来,本侠客已把他们“请”到了同学面前,乖乖地让他们说明了真相,并向“受害者”道歉……这些都是一些同学在无中生有地散布谣言,可话是这样说,最好不要把这种麻烦染在身上,要不然可能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喽!这种事情偏偏也落在我身上——班级要组织排练一个小品,由我充当老妈的角色,这还说得过去。问题是要由一个被班里看成第一帅哥的男同学当老爸。有些同学就要对我指指点点了。那些散布谣言的话不是纯心的,都是胡编乱造,哗众取宠的,何必去听信、在意它,何况你也没做,就当成是耳边风。本侠客不怕!我抬起来,决定不管什么困难,都得演好这个来之不易的角色。演出开始了,我勇敢地搀着“老爸”,大大方方地走。表演很成功,台下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唉,掌声中谁知道我经受住了多少“流言蜚语”的考验……夜色灰蒙蒙的。终于把练习册的错题从头到尾订正完了,都5点半了。我忙卷起书包,往门口走去。这时,不知谁拽了我一下袖子,回头一看,原来是同桌呀!“文茵,有几道题不会做,能不能教我一下?”好烦,要是平时我义不容辞,可今天太晚了,肚子“咕咕”叫……“我要回家了,明天准告诉你。”同桌不说什么了,一脸的黯然。看着他那神色,本女侠的脸“唰”地一下红了,心里添了许多愧疚:嘴边常挂着要助人为乐,今天是咋的?于是我赶忙倒回座位,放下书包,耐心地帮同桌改正起来……天更黑了,同桌朝我一笑。花费一点点时间,能换来别人的开心,我自己也感到非常开心!其实,“大侠”很好当,“快乐”很简单:只要把自己所能奉献出的东西奉献给他人、集体,让他人快乐,这样,自己也会得到快乐。1200字以上 高三 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