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下脚步,美好伴随700字

停下脚步,美好伴随

700字 初三 散文

在这个文过饰非的社会下,每天缠绕我们的,是世俗尘嚣。然而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环境下,有谁肯停下急促的脚步,领略这尘世间若脱繁华的美……

清晨,一觉醒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或许是你再熟悉不过的房宇,但是,印入脑海的必定是窗外微泛鱼肚白的天幕。再者小心翼翼地趿着拖鞋,伫立于天台上,眺望远方,已是一片朦胧的境象。若是可以,多待一会儿,静静地看着暮光初现,天空已是一片醉人的紫红色。新的一天便从眼前这幅迷人的画中揭开帷幕……

晌午,早晨已过,天空已不是最初的那一抹紫红……在暖风的怀抱中,轻抿一口淡淡的红茶。心,不免泛起一圈圈涟漪,些许红尘往事泪在心头,庆幸着这心还有如此一席空余的柔弱角落。伴着这略微猛烈的阳光,凝视地上点点光斑,叹时间飞逝,品世俗岁月,如此美好的一天便于记忆中过渡着……

黄昏,便是一天中人们减缓脚步的时刻,觅一处安静的地方,坐看天边夕阳殷红若血,晚霞被沾染了这一抹红,更显唯美。雁群结伴向西方飞去,恍如一群嗜血的蝙蝠,紧往这天边的一角红逐去。在这一片殷红中,不禁感叹岁月不饶人,但惦起这一路走来的回忆,哭过,笑过,闹过,伤过,这人生亦是无憾了……每每此时,总会想起那伴我一生,随我而老的知己,或许这世上也只有她这么一个懂我的笑,品我的伤,会我的泪的人了。人生得一知己,无憾!

凌晨,坐在窗前,静看夜幕之下,月朗星疏。忆起年迈的父母,不禁心酸泪流,岁月沧桑的印记早已攀上他们的额,银丝般苍苍白发也布满了他们的头。也许他们容颜已改,风光不再,但于我心中,他们犹是当年那育我成人,伴我而往的父母。无情的岁月吞噬曾经他们风光的年华,从而造就了如今风华正茂的我。若许时光复来,我还是会把他们的容颜刻在我的心上,从此便是一个永世不可磨灭的烙印……

其实,世界很美好,只要你肯在这繁华盛世中停下急促的脚步,觅一处宁静之地,抿一口香茗,坐看云卷云舒,静听花开花落……

《孔子》观后感

800字 高一 观后感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众香拱之,幽幽其芳。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以日以年,我行四方。

文王梦熊,渭水泱泱。采而佩之,奕奕清芳。

雪霜茂茂,蕾蕾于冬,君子之守,子孙之昌。

——《幽兰操》

孔子,你的德行如同美玉,清高而至洁;你的操守如同幽兰,奕奕而清芳。

生活在公元前的大思想家,尚处在奴隶社会的夫子,你的远见超越了你的时代。在礼乐随诸侯而出的春秋末期,在奴隶制度开始土崩瓦解、封建制度尚处萌芽的历史关头,征战成为必然,杀戮成为必然,而你却提出了一条“仁义礼信”的治国大道。

没有人采用你的方案,不是因为你的方案行不通,恰恰是因为它的伟大而使人难以瞻仰。以仁治国,是通向大同社会的途径;修复礼制,是改变“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状况;标榜诚信,是教育人民要成为君子。

历史的距离总会产生隔膜,但孔子思想至今依然熠熠生辉。君主制已经从中国消失,孔子思想中的“君”皆可换成“人民”。在通向“小康社会”的阶段目标和“共产社会”(也许会吧)的终极目标中,“以仁治国”、培养君子、以礼服人、以德服人的那套儒家理论依然是那么行之有用。

仁前提是人,没有人就没有仁,对于“杀身成仁”的说法,我一直不认同。我承认“仁”的重要,也承认为了仁可以舍弃生命,但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只是被迫的举动,“人仁”两全需要战术上的妥协。

用仁政来治理君子,国家便不需要法律,每个人安分守纪,听从教化,不去做有损他人利益的事情,百姓安居乐业,国家便会昌盛——但这是很难做到的。人首先是生物,是生物就必须遵循自然,克服自己的本性,以后天的道理约束先天不好的本能是困难的。英文字幕上将汉语“君子”翻译成英语“绅士”其实不是十分恰当。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学习成为绅士,但成为“君子”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孔子的思想需要变通的执行,去掉那些“遥不可及和虚无缥缈”的部分是有必要的。“君子食无求饱”等理论显然是将精神凌驾于物质之上。马克思认识到精神与物质的关系,所以要在“社会主义”的前面加上“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当然这个思想也有局限性,他没想到还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东西)。

我们可以不是“君子”,但不可以不向着那个方向努力。在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孔子的哲学必将被世界发现,并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散文
7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