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问要敢于说“不知道”
一位生物老师在介绍黄鱼时,被学生所提的“什么是大黄鱼,什么是小黄鱼”这个问题难住了,只好老老实实地说:“不知道。”过后,他查阅了大量的书籍,仍不得其解。最后,他亲自到遥远的海滨渔场,请教当地的渔民,终于找到了答案,并告诉了学生。
能够在学生面前老老实实的承认自己不知道“什么是大黄鱼,什么是小黄鱼”,没有不懂装懂,不愚弄学生,真无愧于为人师表。做学问,教学生,就得讲诚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如果为了面子,信口开河,欺骗学生,将会谬种流传,误人子弟,这样的老师就埋没了良心,枉为人师。
其实,老师有不懂的学问,一点也不足为奇,也不是奇耻大辱,因为学海无涯。当年,两个小孩向孔子提出早上的太阳和正午的太阳哪个更大哪个更近的问题时,孔子也哑口无言。关键在于怎样面对自己不懂的东西,是不了了之,还是寻根问底。这位老师查阅了大量书籍,仍不得其解,但没有灰心丧气,半途而废。而是亲赴遥远的海滨渔场,请教当地的渔民,终于找到了答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身上那股孜孜不倦,誓要把不懂的学问彻底弄明的执着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求学就得有这样执着的毅力和恒心。
他能够不懈的追寻问题的答案,还在于他那种对教学事业的高度责任心。他知道“传道、授业、解惑”是老师的天职,不能为学生的提问寻找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就是失职。
这位老师能打破行业的界限,虚心请教,也是值得称赞的。韩愈曾在《师说》一文中批判了那种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行业之间耻于相师的不良风气。如果他也端着老师的款,不去请教渔民,也许就长期找不到答案,那么,渔民的渔业知识就不能通过他薪火相传,就不能转化为学生的生物知识。
统而言之,这位老师做人的品格,为师的道德,治学的精神和工作的态度都让人肃然起敬,由衷赞叹。
假文盲
寒冷的北风呼呼地吹个不停此时,城南汽车站的候车室里却人山人海,一位年迈的妇女抱着熟睡的孩子焦急的张望着,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座位。她身裹着厚厚的棉衣冒着凌冽的寒风赶来乘车,她累得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从拥挤的人群中好不容易才找到母子上车处。
那位妇女不禁喜出望外,心里想:“这下可以轻松一些了”这位妇女正要走向母子上车处,此时,几位衣冠楚楚,文质彬彬,衣着考究的男子阔步走了过来,他们看了看旁边的“母子上车处”的站牌,微微的笑了几声,然后理直气壮的站在了母子上车处。那位妇女十分的焦急,在旁边站了一会,希望他们能让个位子,,可是,过了好久那几位男子还没有走开。这位妇女急了,便问这三位男子,说:“这里应该是母子上车处,你们能不能给我让一点位子。我抱着小孩很不方便!”可是,那四位男子好像没有听见似的,还哼着歌悠然自得的站在母子上车处,对这位妇女不理不睬,一个个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那为妇女只好忍气吞声,站在了一边。
过了一会,在远处的一位男子走了过来,他穿着制服,应该是这里的管理员。他拿出证件,严肃的对那四位男子说:“这里是母子上车处,你们为什么站在这里?”“啊!原来是母子上车处呀!我不识字!”一位男子说。一位戴着眼镜的男子说:“我高度近视,看不清!”其他两位男子都说自己是文盲。管理员笑了笑,说:“假文盲们!现在我告诉你,这里是母子上车处,可以走了吧!”这四位假文盲被管理员说得面红耳赤,只好灰溜溜的逃走了。
这种假文盲比比皆是,这些人的品德和行为都是可耻的。我们这个社会更渴望大家来弘扬美德,讲究道德,遵守公德。让我们这个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文明和美德。
浙江省富阳市富春第三小学六年级:陈欣
相关推荐
-
做学问要敢于说“不知道”_700字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一位生物老师在介绍黄鱼时,被学生所提的“什么是大黄鱼,什么是小黄鱼”这个问题难住了,只好老老实实地说:“不知道。”过后,他查阅了大量的书籍,仍不得其解。最后,他亲自到遥远的海滨渔场,请教当地的渔民,终于找到了答案,并告诉了学生。能够在学生面前老老实实的承认自己不知道“什么是大黄鱼,什么是小黄鱼”,没有不懂装懂,不愚弄学生,真无愧于为人师表。做学问,教学生,就得讲诚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如果为了面子,信口开河,欺骗学生,将会谬种流传,误人子弟,这样的老师就埋没了良心,枉为人师。其实,老师有不懂的学问,一点也不足为奇,也不是奇耻大辱,因为学海无涯。当年,两个小孩向孔子提出早上的太阳和正午的太阳哪个更大哪个更近的问题时,孔子也哑口无言。关键在于怎样面对自己不懂的东西,是不了了之,还是寻根问底。这位老师查阅了大量书籍,仍不得其解,但没有灰心丧气,半途而废。而是亲赴遥远的海滨渔场,请教当地的渔民,终于找到了答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身上那股孜孜不倦,誓要把不懂的学问彻底弄明的执着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求学就得有这样执着的毅力和恒心。他能够不懈的追寻问题的答案,还在于他那种对教学事业的高度责任心。他知道“传道、授业、解惑”是老师的天职,不能为学生的提问寻找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就是失职。这位老师能打破行业的界限,虚心请教,也是值得称赞的。韩愈曾在《师说》一文中批判了那种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行业之间耻于相师的不良风气。如果他也端着老师的款,不去请教渔民,也许就长期找不到答案,那么,渔民的渔业知识就不能通过他薪火相传,就不能转化为学生的生物知识。统而言之,这位老师做人的品格,为师的道德,治学的精神和工作的态度都让人肃然起敬,由衷赞叹。初三:梁永坚750字 初三 议论文
-
不知道要怎么办我现在心里很不舒服,姐姐人不舒服,她头痛的要命,可是我却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来缓解她的疼痛。我真的是太无能了,姐姐人不舒服,我却什么也做不了,我不能使她的头痛得到缓解,更不能使她的头痛好起来。我不知道我要怎么做才能使姐姐不会那么难受。我真的很难过、很伤心,在姐姐难受的时候我却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她因为头痛而难受的要命。我真无能,姐姐人不舒服,我却不知道该做什么来使她缓解疼痛。姐姐头痛,我却不知道该做什么使她缓解头疼,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真无能。200字 初三 日记
-
要敢于冒险新世纪,我们将成为中国的主人,要令中国在新世纪的风云变化中屹立不倒,更加繁荣富强,我们应怎样做呢?我们要敢于冒险。做任何事都不会一帆风顺,都可能出现意外,出现曲折,甚至失败。因此,冒险是难免的。当年三大战役时,战场情况瞬息万变,随时会出现意外。所以,毛泽东下决心大决战,应该说是冒着风险的。中国有句古话:“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不冒一点风险又怎能稳稳当当的把事情办好呢?不冒风险固然可以躲开风险,但明显的险情连同机遇一起消失了;暗藏的风险依然存在,像暗礁一样阻碍你前进。推而广之,从小孩迈出第一步到人类向月球迈出第一步,无不是人类大胆的冒险探索。如果干这个怕违背祖训,干那个又怕没先例,那还谈什么改革,创新,发展,前进呢?为什么有人不敢冒险呢?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土壤,只能滋生出因循守旧,不求上进的观念,而这种思想意识是与时代精神格格不入的。改革开放,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之路,事前人没做过的,世界上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借的,前面充满机遇,也充满风险。这项事业,就使一大批有胆识,敢冒险的优秀人士投身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建功立业。我们要敢冒险,又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不能撞大运,瞎闯蛮干。哥白尼敢提出“地动学说”,是以他雄厚的天文知识作为基础的;麦哲伦之所以环球旅行航行,是以地圆学说,罗盘用于航海做后盾的。新世纪充满了史无前例的挑战,是信息时代带来得冲击,其中误区不少,风险颇多,我们要有胆有识。我很赞同那只喝不到水,大胆向瓶中填石子的乌鸦的精神。它有旁人所没有的勇气,它敢去做旁人不敢做的事。要冒险,就会碰到各种曲折和危险。只有吧“识”和“胆”结合起来,做到“勇者不惧,智者不惑”,才能成为真正的“冒险家”。新世纪,中国面临更多挑战,如中国加入世贸,外国商业对中国各个行业的冲击,互联网以及各种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从每一个方面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是中国未来的主人,就更应做一个“有胆有识”的冒险者去把握这些机遇,争做在新世纪新挑战的弄潮儿。800字 初三 记叙文
-
敢于不敢很多人可以做到敢做敢当,见义勇为,他们勇敢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可是,更重要的是敢于“不敢”。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有一个人什么都敢,而没有“不敢”,无论是什么样的事,只要别人去挑拨,就拍着胸脯说:“没问题,我敢!包在我身上!”,这种人不就是标准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吗!所谓“不敢”,并不是去做胆小鬼,它其实是头脑清醒、可以辨别是非的体现。一旦拥有了这种“不敢”,就可以避免大部分错误的行为。记得六年级时,我聪明机灵和调皮捣蛋的名声“并驾齐驱”,是同学眼中诡异的存在。可是,因为这一点,竟然惹来了一件我想不到的事。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临近,绝大部分同学们都在紧张地复习,我复习时虽然很痛苦,可是因为我考试时总因失误扣分,也只得老老实实地复习。我们都希望以此取得较好的成绩,为学期画上圆满的逗号,迎接下学期。要是这样也好,可是,也有例外。一天,我在老师的带领下复习了一天,又好不容易熬过了每日小结,头昏脑胀、精神疲惫。我走在回家的路上,正想着爸妈又给我做了啥好吃的,突然,一个同学叫了我一声。我回头一看,是我后排的男生,上课时“听”得很认真,可是成绩很差。“高学霸,帮同学个忙吧,”他追上我,小声说,“帮我一下,没啥事,不难!”“既然不难,又没啥子事,为啥需要我帮呢?”我以开玩笑的口气说。他有些着急,“不是,考试时帮我传个纸条吧,对你来说不是小意思吗!你同桌有题不会的时候,你不也教他吗!”“期末考作弊啊,我可不干!要是让老师发现了,你无所谓,我可是就看不到寒假的太阳了啊!而且,教同桌做题又不是考试的时候,那是无聊的作业!”“不是,传个纸条,对对答案,利人利己,你老是因为失误扣分,正好我帮你检查一下么!”他语锋一转,“难道——你这都不敢?”我做了个鬼脸,“我是敢,你帮我扛老师啊?你帮我吃竹笋炒肉、皮蛋瘦肉粥啊。你替我和我爸妈练男女混合双打啊。”说着,我跑远了。其实,我那时的确是不敢。可是那又如何?证明了我是胆小鬼吗?我想不是的。回首六年磕磕绊绊的小学生涯,在与大人斗智斗勇的生活中,这件事是我非常满意的一件。虽然我六年级上学期的逗号没画好,但是这件事为我的整个小学生涯画上了完美的句号。我明白,只有敢于“不敢”,遇事沉着冷静思考,不意气用事,才能对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敢作敢当”。900字 初三
-
敢于不敢【敢于不敢】文/赵度寒我不知道为将徙于南冥已经准备了多久。那一天,我将抟摇而上,背负青天,窥天地之博博、宇宙之杳杳。我不甘久潜于北冥,志要一展雄姿而至于南冥。而北冥的天池则是我积攒能量的地方。我是一条鱼,名为鲲。北冥浩淼无垠,深远幽邃,我已在这里无拘无束地遨游了很久很久。我熟悉她的每块礁石,每朵浪花。这里给过我无限的美好,我曾以为这里是我毕生的舞台。直到有一天,我仰望苍穹,看天际云霞舒卷,疑问萦绕心头,久不散去。天池是最大的吗?云彩的后面是什么?天的上面又是什么?我要去看一看,去解开我的困惑。我奋力向上跃起,可每次都重重地摔回原地。我的力量还很薄弱,还不足以冲破厚厚的水层。多次的尝试让我遍体鳞伤,多次的失败让我绝望。我感觉到身边的水变得胶着沉重,昔日任我畅游的天池如今像牢笼般覆盖着我,压抑着我,囚禁着我。我从未感受到自己如此的羸弱,我不敢再尝试跃起,甚至不敢再向水面靠近。我失去了往日的快乐与勇气,恐惧、害怕、怯懦占据了我的周身。我任由身躯下沉,水挤压得我昏昏惚恍,黑暗渐渐席卷了我的整个世界。昏暗之中,脑海中的一线曙光浮现。昏暗之中,我睁开了双眸。我不应如此消沉,轻言放弃。我是天地间无与伦比的鲲,我要为信念而战。我开始积蓄力量。我到最深的海底强健骨骼,我到惊涛骇浪中锤炼鳍翼,我的目光能射穿牛斗,我的鳞甲已如钢铁般坚不可摧……我疯狂地超越升华,蜕变生命。为了挣脱束缚,我静静地寻找机会。飞?我还不敢,那太草率。我在等。我在等飓风吹起,我在等海水激荡,我在等一个绝佳的时机。终于,就在那一刻!当六月的飓风吹起,海面再次掀起巨浪,我知道,时机终于到来,我为此已准备了很久很久。我的两鳍化作双翼,冲破水面之时卷起千层巨浪,水击有三千里。我是一只鸟,名为鹏。趁着久违的海运,我奋起而飞,大风托起我的垂天之翼,抟扶摇直上九万里。羽毛在阳光下生辉,比之晚霞还要绚烂。我一鸣而振八荒九霄,自可为天地司晨。扬首混沌苍茫,河汉浩渺,令人神往。俯视来途芸芸,青天于翼下,北冥亦如小塘。此时,再没有什么束缚和羁绊,我向着下一个目标——南冥飞去。【敢于不敢】文/赵欣桐小学的我特别喜欢随大流,或者说是不敢得罪人,直到有一天我的这个毛病才改。那天我们上体育课。我们的体育课十分简单,跑三圈,简单的专项,解散。老师不常盯我们的三圈,所以有一部分女生认为有了可乘之机,因为她们十分讨厌跑步。“嘿,待会儿跑步咱们要不要走一圈,然后去大松树下躲一会儿再出来吧!”一个女生提议说。“好啊!”许多女生都应和着。我也不喜欢跑步,不跑老师也不会发现,那……“不了,我不敢。”我回答。“切!胆小鬼!”一个女生说道。从那以后,她们的确那样做了。我每次都跑得气喘吁吁,有时也在想,如果我同意了,就可以和她们一样悠闲地聊天了吧。但每次我又摇了摇头,觉得自己做的是对的。因为这件事,我和她们的关系也越来越远。不过,我又结识了一些新朋友,相处融洽。不出我所料,两周过后,老师冷不丁来抽查,发现了这个现象,让她们在操场上连跑五圈,她们哪里受得了这种强度,没两圈就受不住了,而且期末体育考试成绩也十分不理想。我却考得不错。自此我也改掉了随大流的习惯和爱面子的毛病。在危险或是挫折面前说“敢”是勇气,在不正当利益的引诱下说“不敢”更是勇气。说“敢”的不一定都是对的,说“不敢”的不一定都是错的。敢于“不敢”也是一种勇敢的表现。【敢于不敢】文/刘一诺假期出去爬山,刚到山顶就看到了一群游客拥挤着,还不断从中传出叫好、喝彩的声音。我走上前看清了,这块平台上有个长相奇怪的动物石像,大概有一人高。其中一个游客大着胆子爬到了动物石像的颈部跨坐着,还有人因此在下面为他叫好、鼓励他继续往上爬。可我又分明看清了,石像后面不到两米的地方就是陡峭的悬崖,只有稀稀拉拉的矮小灌木遮拦,根本没有可供缓冲的斜坡,就只是笔直地垂下去。旁边一个阿姨逗着她三四岁的小孩子:“你看那个人厉不厉害啊?是不是很勇敢呐?”“嗯!是!”“你敢不敢像他一样爬上去?”“敢!”听到这,我就悄悄地走开了。我问自己,那个人真的是“勇敢”么?如果我是那个孩子,我会怎样?他不是真正的“勇敢”。勇敢不是指为了那些可笑的“叫好声”而将自己的安全度之身外,也不是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而做一些危险而毫无意义的事。如果是我,我会勇敢地说出:“我不敢。”我不敢将我的生命安全浪费在这种事上,但我敢于“不敢”,敢于说出这句话。因为我知道新闻中有数不胜数的例子——人们因为他人的挑逗、激将而犯了了让自己后悔一生的大错,他们当时也许为自己豪爽的承诺或行为而得意——他们做了别人“不敢”的事。殊不知,他们也算是一种懦夫,他们不敢拒绝,于是就轻易地践踏自己与他人的生命、成果、自尊……所以,“我不敢”有时也不是“怂”,它也象征着一种勇敢,我自认为是一种更可贵的品质。1200字以上 初三
-
要敢于说“不”提到郭德纲,我认为地球人都知道。2005年、2006年,郭德纲可谓时尚风云人物,网上他的相声段子人们都点疯了。许多有他参加的活动现场,门票更是高价难求。他从民间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相声演员到迅速蹿红的德云社班主、相声界的“大腕”,其走红的速度实在令人目瞪口呆。网络电视、电影都在纷纷评论“郭德纲现象”。我一向对娱乐圈的沉沉浮浮、真真假假不感兴趣,可前几天报纸上一则“郭德纲拒绝春晚”的消息倒让我对这位“草根艺术家”刮目相看。众所周知,春晚是央视的传统压轴节目,它的收视率(且不说国外,单就国内)是不言而喻的。谁能在春晚亮亮相,谁就可以“一晚成名天下闻”。那是多少艺人梦寐以求的事!可郭德纲却敢说“不”!先不说是不是炒作或者其间还有什么隐情,单就这个“不”字,我就为他叫好。好在哪里?好在一个“艺人”,一个“草根艺人”竟敢跟“媒体大鳄”叫板!胆识可敬、勇气可嘉!一个始终处在高位的人对下面的人说“不”,轻而易举;下面的人就要千方献媚、百般讨好,让他说“好”。而平民百姓已经处于社会的最底层,还能有什么机会还敢有什么胆量说“不”呢?他们常常会说:“求求您了,帮帮忙吧!”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教育,把百姓培养成了顺民、良民。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一生都在为铲除国民的劣根性而奋斗,并曾说他们要么是“暂时做稳了的奴隶”,要么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然而却有那么一些平民百姓敢说“不”,他们美丽的名字就像夜空中永远璀璨的星座。周朝时,厉王昏庸无道,路人“道路以目”。可就是这些“道路以目”的平民发动了震惊朝野的“国人暴动”;秦始皇暴政,陈涉在大泽乡发出了惊天动地的疑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就这样开始了;唐朝末年朝廷腐败,黄巢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北宋末年,“官逼民反”,演绎了一段惊天地、泣鬼神的“水浒英雄传”;明朝魏忠贤专权,苏州市民为反“阉党”而暴动,追究下来5人被诛杀,但他们“意气洋洋”、从容就义的场面永垂青史,他们是颜佩韦、马杰、沈扬、周文元、杨念如,苏州市民为纪念他们,曾停用“天启钱”长达10个月之久;明朝末年“闯王”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终于使长达几百年的明朝统治土崩瓦解……历史是一面镜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顺民者昌,逆民者亡。这是历史的必然规律。当今社会,青天白日、朗朗乾坤,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自然无所谓“造反”、“起义”一说,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能心系百姓,始终不忘“以民为本”,老百姓也就自然而然心悦诚服地开口说“好”了。开头说的郭德纲是向名誉的诱惑说“不”,平民百姓又有多少人能遇到这样的事情呢?但生活中也常常有不公正的现象出现,所以对那些歪风邪气、不正之风要敢于说“不”,而且还要说得理直气壮、豪气冲天。据报道,广州一家玩具工厂因为工资问题,老板和员工发生了纠纷。最后老板竟蛮横地要求员工要拿工资就跪下。当时员工都傻了,可看看凶神恶煞的老板和保安,想想即将到来的年关,许多员工陆陆续续跪了下来。可就有三个员工始终不跪,在被痛打了一顿之后,尽管拿到了工资,但他们随后就把老板告上了法庭!“士可杀,不可辱”,他们为新时期书写了一首正气之歌。包工头拖欠工资,农民工要敢说“不”;超市无故搜身,顾客要敢说“不”;医院乱收费,病人要敢说“不”;公车上有小偷,乘客要敢说“不”;光天化日之下有人抢劫,路人要敢说“不”。有人说:“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10个中国人是一条虫。”愿我们的国民能对不良现象多说“不”,别让外人耻笑了去。本来,我这篇文章想用《为郭德纲叫好》做标题,可后来又听说他为了两百万竟大做假药广告。甚至在新药发布现场,记者问他敢不敢保证药效,他居然说“敢”。事实证明他愚弄了观众,欺骗了百姓。我理解金钱的诱惑有多大,尤其对我们这些“草根”百姓。所以,愈是能抵抗这种诱惑,愈显得难能可贵。如果郭德纲能对那厚厚的两百万说“不”,我看神州上下倒真的要为郭德纲叫好了,因为这才是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尽管这样的人是可遇而不可求的!1200字以上 高二 议论文
-
要敢说“不知道”2002-4-21 看了这位地理老师因为一个不懂的问题而不断去虚心求教的故事后,我深感佩服,佩服他的虚心、他的好学、他的毅力,但最重要的,是我佩服他的敢于说“不知道”。“不知道”似乎是以前少不更事的我们常说的话。但随着岁月的流逝、知识的增长,这三个字出现的次数逐渐减少了。同时,也由于自身的威严与地位,便很少轻易地说这三个字。而一个教书已30余年的老师,被学生提问时,竟可以放下老师一向的威严与架子,坦诚地回答学生“不知道”,这实在是难能可贵。试问我们又有几个能这样呢?“不知道”不仅是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它虽表示不知,但却不是愚蠢;它虽表示不懂,但却不是无知,它是虚心、它是坦诚、它是在别人面前敢于暴露自己的缺点的一种勇敢的表现。它可以让人、让你自己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及时认识事物,它是一个给你探究未知事物的好机会。因此,敢说“不知道”的人是一个勇敢而又好学的人。“不知道”还是一种鞭笞,一种鼓励。当你知道自己对某些事物的认识不够之后,它便会是一种动力驱使你去“打破沙锅问到底”。就像那位老师一样,“不知道”令他如芒在背,寝食不安,于是四处求教找出答案。由此可见,“不知道”真可促进你的求知欲望,最终想方设法解决心中的问题。我们要敢说“不知道”,这还不够,说过之后,还要敢虚心求教,要敢放下束缚 ,不耻下问。为什么只是这短短的三个字、小小的一件事,我们平常还做不到呢?平常老师在课堂上讲的问题明明听不懂,但当老师再三提问还有谁没掌握时,却害怕出丑,怕被人知道自己不懂而不敢提问。想来自己假装知道的行为真是愚蠢,一心以为如果说自己不知道是丢人的,但却没想到如果以后一直一知半解的话,吃亏的终究还是自己。反而敢说“不知道”的,才是最精明的。不是吗?古有孔子向老子问礼,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他们不管地位的高低,不论对方是否比自己贤能,都敢于说“不知道”,敢于不耻下问,何况我们?冲破自身心理障碍,丢掉不必要的“尊严”,放下自己一颗高傲的心,去问吧!遇到难题,本来就应该敢说“不知道”!800字 高二 议论文
-
要敢于“插队”在日常生活中,插队时一个很不文明的行为,往往会受到别人的谴责。凡事都要做到有顺序,比如:排队买票、排队买饭……这样,才能让别人尊重你。但也不能事事都要排队。在有一些时候,我们也要有敢于“插队”的精神。在这里说的“插队”,并不是日常生活中不文明的插队。而是知识上的超越,成功与否的鉴定。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插队的例子,比如: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让我们能更早的飞向天空。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我们不再惧怕黑夜,……在我们身边,也有如此“插队”的行为,比如:考试时从靠后的名次到前几名,这不也是“插队”的行为吗?这些事例的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要学习他们“插队”的精神。我们想想看:如果莱特兄弟没有发明飞机,我们可能还要晚上很多年才能坐上飞机。如果爱迪生没有发明电灯,而是排在别人身后,那么我们还要在夜晚忍受黑暗的煎熬。他们也只不过是在别人不在意的时候做他们在意的东西。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我只不过是在别人喝咖啡的时利用起来。“我们也只有在别人休息的时候更加努力,这样,我们才能更容易地超越别人。如果我们身边地每一个人都具有”插”队的精神,那么我们的国家不久就会成为一个富强发达的国家。“插队”可以使我们有更伟大的成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插队是一个不文明的行为。可是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成功与否,可能就在此一举了。河南宏力学校初中部八(5)初二:张元嘉500字 初二 议论文
-
敢于向权威说“不”哈佛毕业的一位成功人士颇有感慨地说:“我在哈佛学到的最珍贵的东西,不是那些知识,而是敢于挑战权威、坚持主见的勇气。”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朴实的真理:在“漫漫其修远”的道路上,只有敢于向权威说“不”,“上下而求索”,才能收获耕耘的硕果。何谓权威?所谓权威,主要是指在某个范围领域内最有威望、最有地位的人物、说法或事物。例如,当代的袁隆平成功地开拓出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的新天地,享誉世界,他就是杂交水稻领域的权威;古代的《黄帝内经》最早建立了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影响甚远,它就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的权威。在人类的种种社会实践活动中,相信权威,服从权威,是一种客观需要,因为权威就是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能够产牛凝聚力和号召力,引领人们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但是权威又不见得会事事正确、永远正确,其认识的局限和偏差在所难免。因此,我们应该相信和服从权威,但不应该迷信权威,以至于失去自己的理性思考和判断。《哲学家的苹果》中的多数学生之所以闻到了“蜡苹果”的“香味”,固然与哲学家的心理暗示有关,但最主要的还是处于对权威的过度迷信和崇拜。事实雄辩地证明,过于迷信权威可笑又可悲,敢于质疑权威,才有可能纠正谬误,发现真理。亚里士多德之于成名前的伽利略,仿佛是天神一般的权威,但他却敢于质疑其“物体下落速度和比重成正比”的学说,勇敢地登上比萨斜塔,用“两个球同时落地”的著名实验,推翻了前者影响深远的错误结论。伽利略在科学上有如此建树,就在于不迷信权威,敢于挑战权威,善于独立思考,并通过实践来加以证明,使人类对自由落体的认识朝着真理的方向大大地迈进了一步。詹天佑以成功地主持修建京张铁路的实际行动,推翻了洋人“修建这条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生”的断言;李四光以找到松江平原大油田的科学实践,颠覆了国际上关于“中国贫油”的理论;刘翔以讲求科学的刻苦训练,打破黑人白人统治的110米栏的神话,如此等等,如果没有敢于向权威说“不”的精神,没有敢于实践的勇气,那么这一切便无从谈起。对于权威,应该敢于说“不”,但不可每逢权威就说“不”,而应该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以科学的态度“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只有如此行事,才有可能将真理掌握在手,逐渐由必然王国而步入自由王国。800字 高三 议论文
-
敢于不敢“你敢吗?”每当有人问起我时,我总想逞能说:“当然敢了。”可是,不是所有事情只要敢就是对的,有时不过大胆也未必是好事。还记得去年暑假,我们一家一起去登山,那座山十分高耸,蜿蜒的山间小道一直伸到了山顶,山壁也十分陡峭,山里的小虫的种类也多得数不过来。刚开始爬时活力满满,浑身足劲,所以爬得很快,也不感到疲倦。这时,我望了望山脚,感觉不是很可怕。但马上要爬到一半时,我的体力却有些不支了,脚步也逐渐慢了下来,呼出的气也粗了些,此时,我又望了望山脚,此时的山脚已经有些被云雾遮得看不清了。向下望去,已叫人打了个冷战。但当马上要爬到山顶时,我的双脚仿佛拴了两个大铁球,脸上已有不少汗珠,后背也几被汗水浸湿了。这时,我又望了望山脚,此时已经完全看不见山脚了,只见周围云雾缭绕,好似仙境一般。当我登上山顶时,看见有一个蹦极的的项目,就是从山顶向不见底的下方跳下,底上便会有船接你,工作人员介绍说,这个蹦极能给你带来无限的清凉和刺激,十分好玩。此时,一个工作人员走向我,问我说:“你敢不敢来挑战一下呢?”要是换作其他事,我一定会尽量尝试,但是这一项,我犹豫了,我回想起上一步步登山时向下望去的害怕的景象,又想起那望不见底的河,我不敢了,这一次,我没有逞能,而是理性的拒绝了。那次登山结束后,再想想这次经历,我仍然认为我自己做得对,不是什么事都要说“敢”,有些事也要说“不敢”,才能带给你安全、快乐与舒畅的情。550字 五年级 议论文
-
要敢于尝试今天我们在语文课上玩了一个“开核桃”的游戏,规则是用不同于别人的方法打开核桃。同学们开心极了,还在品尝着美味的果实,老师就要求我们把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可能许多同学都会想到“目标相同,途径不同”这个主题。而我认为这个坚果呢,就像困难,如果想吃到里面的果仁,该怎么办?四个字:克服困难。当我拿到核桃的那一刻,直觉上认为应该很难打开。看到某位同学手下用力在桌子上一拍核桃就砸开了,我觉得太不可思议了——原来核桃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硬!是啊,其实困难往往并不大,只是我们在心里把它放大了,变坚硬了,连试都没试怎么知道自己能不能克服呢?在心里把它看渺小,自己不就强大了吗?人生路上,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有的简单,有的复杂。每个人想到的解决办法也各不相同。只要克服了困难,就是胜利。这和开核桃多么相似!同学们打开坚果后绽放的笑容,就是胜利的标志。而我希望看到的是不畏艰难的勇气,不管用什么方法,都无所谓。还记得那次班会课,班主任要我提前策划班会的内容和形式。由于最初的设计比较空洞,所以被老师否了,要求来新颖一些的。我苦恼了,这可如何是好?哎,对了,发动群众啊!40个聪明的小脑瓜,什么样的难题解决不了呢?马上分配小组长去组织讨论,收集意见。哈哈,这下我心里有底了。结果当然很棒。我们在班会课上的精彩表现让校领导大大的满意,大印的原创说唱作品还被推荐到校会上表演,同学们都很激动,我也笑逐颜开了。所以说,遇到困难时,要敢于尝试,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这样你会发现,也许困难并不强大。当你打破他的那一刻,一定会喜出望外——你赢了!650字 初二 叙事
-
敢于说“不”的林则徐清朝道光年间,国力疲弱。民心不振,军心不振,大家忙于吸食鸦片,中华民族正被鸦片毒害。是谁为民请命,上书皇帝,请求禁烟,林则徐也!举国上下,无人敢对鸦片说不,他敢,毅然,慷慨,有无限责任心,“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不怕触犯朝廷,不怕得罪显贵,不怕丢官,不怕死,这就是林则徐!当英国“报复”的军队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海岸大门,清朝上下无人不胆战心惊,纷纷求和。是谁敢于对英国军队说“不”,积极抵抗,并且号召老百姓“人人持刀”杀敌?是林则徐。在他担任总督的广东,英军在珠江口吃了败仗,在三元里吃了败仗,狼狈而逃。英国人的现代化的枪械不敌中国人的土枪土炮,吃够了林则徐的苦头。他们只得转移战场,去浙江骚扰。林则徐,民族英雄,有他在,民可保,敌逃跑!好一个林则徐,有才能,有志气!当“鸦片战争”失败,道光帝把林则徐当替罪羊,撤职查办,流放新疆。林则徐命运坎坷,备受打击。在命运面前,不悲观,不失望。他又昂起头,依然“说不”!他在新疆,仍然有所作为。他协助地方官做了很多巩固新疆,造福边境的大事。很多很多,他是个不服输的人,不管到何处,他都有所作为,为国为民做实事!好一个林则徐,你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你是我们青少年的榜样。我们要向你学习,奋发有为,大公无私!好一个林则徐,面对敌人,面对困境,一个敢于说“不”的人。为国为民,你无数次说出了“不”!国家、人民不会忘记你!那个屈辱的时代已经过去。那个时代,有萎靡不振的,有自私自利的,有勾结图官的,有畏敌如虎的,却也有敢于说“不”的林则徐。林则徐,代表一种精神。为了国家与人民,敢于说“不”,是一种民族精神!现在,我们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我们不能忘记林则徐的精神,我们要大力弘扬“林则徐精神”,振奋民心,振奋军心,对困难说“不”!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民族英雄林则徐,你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650字 高三 记叙文
-
学问公元2014年4月25日,Y与D成立了在师数学工作室。他们俩都是有很多的人。但是,他们的风格却迥乎不同。D,十分严谨甚至拘谨的一个人。他关注每个细节,每个细微的东西他都要算到底。而Y则不同,他通常不拘小节,思想则天马行空,会冒出各种各样奇怪的方法。这天,他们正彼此争论着谁的多,一道题目摆在了他们跟前,要求解答。于是,他们约定:谁先解出,谁就获胜。“这是道举世难题,但Y瞄了几眼,就有了思路。开始写了起来,D则不紧不慢,一步一步地推导。一个月过去了,Y已经要完工了,可D才完成四分之一。两个月过去了,Y丧失信心,放弃计算。而D已经完工。终于,D打败Y。结局似乎表明了一个道理:细节决定成败。但事实的发展却不像这样。不久,Y积郁成疾,不久将离开人世,也不可能再思考了。于是,大师数学工作室由D承担。此时的D,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但是,每每有难题、怪题来让他解决时,他却没有新方法,只会老套路,不敢有一点点创新。不少人开始对他质疑,甚至质疑他的。可他却不管这些,继续坚持他的真理:做只要严谨就行。于是,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了这个工作室。而D再也没有做出过任何研究。而这时,Z,传奇女数学家,登场了。她是Y的唯一弟子,也掌握了他的思想。在她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诞生了,大师数学工作室再度生辉。在一次记者采访会上,应记者问,她说道:”师父教给我最大的就是——做要严谨,但不可拘谨,懂得如何做才是最大的呀!“点评:语言活泼,风趣幽默,令人忍俊不禁。Array。情节变化不落于俗套,偶有悬念骤生,波澜迭起,出人意外,事件的发展过程体现了作者的创新构思。文章内容新颖,结构合理,流畅连贯,自然通达。650字 五年级
-
学问记得我还很小的时候,妈妈给我买过很多漫画书,有搞笑的《阿衰》;有飞岩走壁、拯救世界的《蜘蛛侠》;有充满幽默和温馨的《父与子全集》。对于《父与子全集》我有着更深的情感,它是一本有意义又好看的漫画书,它是由一组组生动幽默的画面组成,写的是一对平凡父子的生活琐事。你能在简单的线条里看到一个理想的爸爸,在无奈和爆笑之余看到一个可爱的小天使——儿子。在《父与子全集》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和袋鼠做朋友》片段,这组漫画说的是:在一个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的周末,爸爸和儿子一起去郊外打猎。在树林里,儿子开心地蹦着,突然看见一只凶恶的老鹰一个箭步俯冲下来,用它那“铁爪”把一只正在觅食的小袋鼠抓走了,小袋鼠拼命地呼喊,袋鼠妈妈在下面奋力追赶。儿子愤愤不平,眼看老鹰越飞越高,这时迟,那时快,他迅速拿起背上的弓箭,熟练地搭上一支箭,大声呵斥“吃我一箭!”老鹰“啊”的一声,像断了线的风筝朝地面直冲而下,小袋鼠得救了。袋鼠母子很感谢儿子,袋鼠妈妈说:“请你来我的袋子里,我们一起去玩耍吧。”于是,他们蹦蹦跳跳做着游戏,玩得不亦乐乎!袋鼠母子又请父与子吃了“水果大餐”,直到天黑了,他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树林。通过这组漫画,我明白了: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儿子帮助了袋鼠母子,得到了快乐和盛情地款待,我也要像儿子一样乐于助人、勇敢,“路见不平一声吼!”点评: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使文中的物像具备了人的行为特征、人的思想情感,使之从侧面体现文中主人公的心灵历程。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文章前后连贯,形成完整的形象。65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
学问谈起学习,大多数人主张勤奋刻苦,下苦功夫,这当然是对的,但也要讲究方法,这方法的一种就是——问。王充说:“不说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在学习中,我们应当边学边问,多想多问,不然自古以来人们都叫“学问”呢?“问”是很重要的,但是怎样才能“问”的好呢?郑板桥说:“学问二字,须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三问,问一人不得,不妨问数人......”他告诉我们,遇到疑问,就要反复地去请教别人,要问得透彻,问得深入。我们在学习中也常常犯这样的毛病:问是问了,但是有的问题弄不明白就算了,没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劲头,这样问的效果当然不好,问了还不如不问。但是有些人是经常问别人问题,但是他们并没有自己思考过问题,只是一味地向别人讨教,表面好象是懂了不少,但是那些并不属于自己,真正吸收的寥寥无几,况且从他人那里搬来的知识,不经消化是最容易忘记的所以要先思后问,问后熟思。要向别人请教,还存在一个态度问题。要“问”得好,首先要谦虚,要尊重别人,要看时间,场合,尽量不要影响别人的工作和休息,态度要诚恳:宋濂曾说“色愈恭,礼愈至”,请教别人,还要“不耻下问”,谁有知识,就向谁请教,不必知道别人的身份,职务以及地位:孔子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曾向老人和小孩请教问题。他这样勤学好问,使他成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我们在学习中要掌握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中有一条就是要“多问”。不懂就是不懂,不懂不要装懂,不会就要问,朋友们,学会“问”,让我们在问中前进!650字 高二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