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的变迁1200字以上

书信的变迁

1200字以上 初三 散文

书信是人们长期以来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一种载体和工具,是自人类有文字以来社会上进行语言交流的一种书面形式,为古今人类生活和学习所必须,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果。劳动创造了语言,语言需要交流,书信是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劳动过程中也发明了书信。

在远古时代,人类的交流最初靠结绳记事。自仓颉造字以来,人类社会由蛮荒开始进入低级文明阶段,在从事生产生活劳动过程中不仅仅是用口语表达思想感情,还可以把要说的话用字写在甲骨上,后来逐步演化为竹简上。古代“纸”的发明产生了质的飞跃,原本刻在兽骨、竹简上的文字可以写在纸上,刻印、打印在纸上,如封建皇帝下的诏书,大臣向皇帝的奏章等,都可称之为广义的书信。就"信”而言,是个会意字,“人”要说的话(“言”)就是“信”。狭义的“信”分为两种:一种是口信,即用口说出来,通常说“捎口信”就指此种。另一种是书信,即用笔在纸上写出来。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说话的人不能和听话的人当场见面,通常就用此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思,让人转交,或是寄信,往往写信人总写“见信如面”四字,就是表示像当面说一样。有了书信方便多啦,原汁原味,表达意思准确,不致于传“口信”有误。

自从有了书信这种语言交流形式后,朝野共用,全面普及。即政府上级对下级、下级转上级、同级对同级之间,民间长辈与晚辈、晚辈与长辈、平辈对平辈之间,同志同学同事之间,甚至是陌生人都可以不见面用笔向对方说话。前提是要会识字,解其意。在古代读书人少,大部分是文盲,所以,书信主要是文人之间来往多。书信细分有许多种类:按内容分,最常见的是家书,如曾国藩家书;有普通工作信函、便函;有情书,如鲁迅与许广平情书;有人民来信等。按缓急程度分,最常见的有平信(普通信)、急信(挂号信)、加急信(电报)如“鸡毛信”;有公开信等。而官府向地方传达指示,收集地方的情况,地方向上反馈反映情况,主要靠“驿站”间传递,即送信人骑马传送, 一站传一站, 直至到收信人收到,任务才算完成。像我的老家驻马店市所在地驿城,就是明清时代送信跑马歇脚的地方,也是传换交换文书包裹的地方,故名“驻马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到了近现代,邮电局代替“驿站”,专司电报书信包裹的收发传递工作,送信人叫“绿衣使者”,传递工具也不再是骏马,而是飞机、火车、汽车,“最后一公里”送信人为“绿衣使者”。

我记事时书信已经很普及。在农村,谁家的孩子在外地当兵或工作,或有外地远路亲戚,送信人会身穿绿衣,头戴绿帽,骑行的是上海产绿色28型加重“永久”牌自行车,挂号信给送到本人家,签收后才行,否则追究送信人责任。贴8分钱邮票的平信,只送到大队部,然后有大小队干部捎给本人,或者知道有自家的信自己去大队部拿,往往有递送不及时、甚至有丢失、别人私拆截留现象出现,时效性、准确性差。有的家庭没读书人,收到信后还要找识字人给念信、回信,复信时要步行到10几里外的公社所在地,或者是找赶集的人捎到公社邮电所寄信。

我在上小学四年级时就开始帮邻居念信,到上五年级后,我开始学习给远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二姨和大舅写信了。“文革”那个年代,社会混乱,年龄小也没见过二姨,大舅倒是熟悉,可给他们写过两封信都没回,后来我泄气了,很沮丧,怀疑可能是因为自己写的不好或者是寄信的地址不对?以后干脆不再写了,心想,反正他们也不惦记我们。至目前,几十年间,也没再写过一封,亲情因路远互不通信而淡薄。

我真正写信多是上世纪90年代。因为我的堂弟、小弟、外甥三人陆续当兵,都是我把他们从农村初中毕业时想方设法送走的(争入伍指标难),他们走时都是17岁,年龄小,文化浅,我怕在部队吃不了苦,总是多给他们通信及时了解 信息,掌握思想动向,即使把他们送走了,责任心驱使我还要经常教育他们要学会吃苦,多学习,多写信练笔,干出成绩,争取在部队尽快入党,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因为“家书抵万金”嘛!正是由于我的坚持写信鼓励鞭策,三人先后分别入了党,当上了班长,最后,两个弟弟光荣复员, 一位外甥留在部队当士官10几年,今年刚转业到郑州安排了工作。和外甥交谈,他感到和我通信几十封,要不是我信中多次鼓励鞭策,他根本在部队干不了15年,身深有体会地说,“想想家书的作用真大呀”!

除此之外,我也和要好的同学、朋友、同事和我的儿女上大学期间通过不少书信,前不久整理时还收藏他们的来信和我写的信不下100封,我用专门的书柜要珍藏一辈子,一封信就是一份沉甸甸的友谊,一封信就是一段终生难忘的往事,一封信就是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一封信就是一席难以述说的生活工作中的酸辣苦甜咸,这些都时时刻刻珍藏在我的心里,成为我人生中艰难岁月的阅历和与亲朋好友点点滴滴交往的最好见证及永恒的记忆。

到了21世纪初,随着电话、手机、电脑等现代化高科技电子通讯设备的普及,信息时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到来了,社会人际交往手段呈多样化、高智能的方式发展,过去千里遥远靠单一鸿雁传书方式的时代已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电话、手机、电脑,而新的极为快捷的书信形式应运而生,那就是发手机短信、微信、微博,发QQ和电子邮件,这样更专业化、智能化、科学化、大众化。在“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信息时代,生活的快节奏就需要节省时间,快捷、方便、一语中的,而短信、微信等正好与之相配,每天24小时都可以获得自己必要的信息。假如需要长篇大论,那就发电子邮件,写成后编辑发布,一分钟之内接信人就可读到你所要表达的内容,且来往无纸化,节省了大量的开支和时间;写信不用笔和纸,只需要电脑或手机作工具,键盘一敲,鼠标一点,一封信轻松发送,还省去了邮差,多方便快捷啊,你看神奇不神奇?何乐而不为呐?!所以,现在人们之间写信寄信的很少,有也是不会与时俱进的老年人等少数人群,他们还保留着几千年的传统书面语言交流沟通方式,中青年少年儿童绝大部分都在使用新式通信工具啊,这也是历史的必然,不以人们的意志而转移!

当然,书信不管怎样变迁,万变不离其宗,其本质属性仍然是思想交流信息沟通的工具,核心内容没有变,变的是表达形式。就像火车是人和物的交通工具一样,只不过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经过升级换代,由过去的蒸汽机、电机到今天的动车高铁,比较方便、快捷、舒适、美观罢了,人们在乘坐高铁的同时,怎能忘记蒸汽火车的时代呢?同理,我们在享受方便、快捷的时候,难道会忘记手写书信的漫长时代么?伟人列宁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不能割裂历史,昨天的经历就是今天的历史,明天、后天还在等着我们去书写,去奋斗,让我们不忘昨天享受今天奋斗明天寄希望于后天吧,期盼社会主义社会越来越美好,共产主义社会一定能来到!到那时,书信还会与时俱进,发生新的变迁,将以新的形态展现于世人的面前,我们满怀豪情,拭目以待!

书信,这一传统的思想交流互动的工具,你的历史成效巨大,让人类由刀耕火种的蛮荒时代走向今天的现代文明;假如没有你的思想交流互动,人类就像失去了太阳,还将在漫漫长夜里盼望天明,等待朝晖。

书信,这一传统的信息沟通传递的工具,你的政绩功绩显赫,让人类在认识自然征服自然改造社会中发挥最大的能量,实现自身最大的价值。假如没有你的信息沟通传递,国将不国,社会将不成为社会!

书信,你是社会进步的润滑剂,你是历史变迁的见证者,你是未来世界的拓荒者,你是我心中永不磨灭的记忆!不管今后你以怎样的面目出现,我都将永远拥护你、使用你、怀念你、颂扬你,我要为书信发自肺腑地唱赞歌!

书到用时方恨少

800字 初二 记叙文

那次班队课真正让我尝到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滋味。

那是我四年级时的一次班队课,老师神秘地走进教室,环视了一下四周,笑眯眯地说:“今天的班队课,我们来玩一个成语接龙的游戏怎么样?”话音刚落,同学们就欢呼起来了。老师示意大家静下来:“今天我们要来比一比谁积累的成语最多。”接着老师给我们讲了比赛规则,把我们分成男同学一组和女同学一组,老师先说一个成语,然后两组同学轮流接成语,接的是前一个成语的最后一个字,同音字也可以。哪一组接不下去哪一组就算输了,另一组赢的,就加上2分。看最后两组的总得分决定胜负。听完老师的比赛规则,同学们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想为自己组争光。

比赛开始了。自然,老师是做裁判,她首先说了个成语“一五一十!”“十全十美!”我脱口而出。这么简单的成语怎么会难得倒我呢?“美中不足”马上女同学组接下去了。“足?”“足?”我的脑海里一片空白,实在想不出“足”开头的成语。“足智多谋!”就在我苦思冥想的时候,我们组的李立群早就喊出了答案。“好家伙!真厉害!”女同学组接不上了,这一局是我们男同学组胜。

第二局开始了,老师又说了个成语:“人山人海”,“海底捞月”女同学组里的小书迷邹晓薇一下子报出了答案。“月?月”我又开始发愣了,抓耳挠腮地想,好像这个词就在耳边,可一时又想不出。这时候我才想到自己词汇量的贫乏,才尝到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滋味。“月明星稀!”又是李立群!这小子,平时喜欢看书,今天可都派上用场了。

在以后的几个回合中,我所能答出的成语寥寥无几,每次,我都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虽然最后还是男同学组胜利了,但我却一点儿都不开心,因为我没为自己组出多少力。

看着有些同学兴奋,有些同学沮丧,老师意味深长地说:“同学们,在这次成语接龙比赛中,男同学组李立群,女同学组邹晓薇同学表现最出色,知道他俩为什么会积累这么多的成语吗?因为他俩平时喜欢看课外书,把平时看到的好词好句都积累在了自己的脑海里,所以今天才有这么出色的表现。我希望同学们能像他们一样平时多看课外书多积累成语,多积累好词好句,运用到今后的说话和写作中!”

原来今天的成语积累比赛,老师的最终目的是让我们多看课外书。我今后确实应该多看看课外书,“书到用时方恨少”这种滋味真不好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散文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