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欢的一位唐朝诗人650字

我最喜欢的一位唐朝诗人

650字 六年级

唐,一个神秘又浪漫的朝代,唐玄宗和杨玉环的凄美爱情让人泪目。也有李白的豪情,道出:“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千古名句。似乎盛唐就是人们最爱讨论的话题之一。

而晚唐,显得动荡不安,安史之乱更是让唐,奄奄一息;这样看,晚唐就显得更加的悲情了。而我爱的这位唐代诗人,正出于凄凉的晚唐,他的名字叫贾岛。

谈到贾岛,第一反应必是“郊寒岛瘦”,想到了诗奴。贾岛不算大才之人,他受教于韩愈,却频繁落第,难道是韩愈看错人了?

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就像那个家喻户晓得故事。那天贾岛正琢磨着自己的新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想着想着也没看路,就撞见了韩愈。韩愈也是读书人,帮他改了一个字“敲”,并有了“推敲”的典故。

这是引子。但却体现了贾岛的专注与执着。那么,如果贾岛没有撞到韩愈,也没改这历史性的一笔。贾岛是否就沉没在这诗坛了呢?

这就要谈到贾岛靠得是什么?他靠的是勤奋,就拿李白作比较。喝上一杯酒,诗性大发也就一两分钟时间,就抱着酒壶名留青史了。贾岛可不一样,打好初稿,先大改,后小改,最后细改,花四年的时间,自己读一遍,哭一场,你可说他是做作,但我觉得他这更像是个人情感的表达。有时他写的诗,真得能有那么感人吗?那也不尽然。

那韩愈真是看错人了吗?贾岛还是有点著作的。“暮过山林”“寻隐者不遇”如此脍炙人口,不过贾岛早期的诗歌,基本上可以说是空白,说明推敲的结果还是有用的。

如果他当时没遇着韩愈,我相信他还是能够保持现在的地位,他靠的是自己而不是靠别人。我们也要学习贾岛,就如他一般,尽管自己处处不如他人,花上更多的时间来弥补,梦想定能实现。

心事

750字 六年级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小小的角落,一个神秘的地带,无法与他人诉说,只能默默承受,而这个地方承载的便是“心事”。

小学五年级的暑假,是和爸爸妈妈一同在青岛度过的。随着时光的流逝,青岛的美景已从我的脑海里渐渐淡化了,却唯有一件事仍挂在我的心头。

那是一个喧闹的傍晚,我从海边宾馆里走出来,拎着小桶,独自去沙滩上捡贝壳。沙滩上凉风习习,不时传来打闹声和嬉笑声。我脱下鞋子,赤脚走向大海,海水正好没过我的膝盖,暖暖的,挺舒服。

忽然我注意到前面有一个东西在夕阳的照射下闪闪发光。这是什么?好奇心促使我加快了脚步。到了眼前,我刚要伸手去拿,冷不防一只胖乎乎的小手死死地压在了我手上。“你干什么呀?”我回头瞪了那人一眼,原来是个胖墩墩的小男孩。“我捡贝壳呀!”对方毫不示弱的回答。

“捡贝壳?”我挑了挑眉毛,猛地抽出手,他没提防,差点儿摔倒。我仔细看向手中的贝壳。啊!这是一个大大的,闪着金光的贝壳。贝壳的嘴微微颤动着,金光便是从里面发出的。“里面说不定有珍珠!”一个念头闪过。我越想越美,拿起贝壳转身就跑。那小男孩一把拉住我,大喊道:“贝壳是我的!”

“是我的!”“不,是我的!”“胡说!”“我……”我俩的争吵声吸引了许多小朋友,纷纷围着我们看热闹。我很不耐烦,那种与生俱来的高傲浮上心头:既然我得不到,那么你们也别想得到!我牙一咬,心一横:“给你,给你!”说着,我将贝壳甩出去。“扑通”一声,贝壳与海水融为一体。

“给我贝壳!呜——呜——呜——”他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哭起来。我一扭头,就走了。

夜晚,我躺在床上辗转难眠。是赌气,还是后悔,我也不知道。不知怎么,我披上外套,走了回去。此时沙滩上已空无一人。我望着大海,想着刚才自己的所作所为,一种无名的悔恨和愧疚涌上心头……

转眼一年过去了,但这件事仍挂在心头。如果我还能见到那个男孩,我一定送她一个更漂亮的贝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