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魔法说ByeBye1200字以上

跟魔法说ByeBye

1200字以上 六年级 书信

我的视力越来越差了,座位已从第五排挪到了第一排,可黑板上的字还得费很大劲才能看清楚。

配眼镜足足花去老爸一个月的工资。看着他干瘪的钱包,我发誓期中考试一定要进入班级前三名。

每天晚上,我都抱着脑袋,堵着耳朵,背书、背书,咿里哇啦地背书……

无意中,我忽然发现刚才背过的书页上不知什么时候变成了一片空白,别说是字,就连标点符号也没了。我惊得眼镜差点从鼻梁上跌下来,世界上怎么会有如此奇怪的事情?难道那些印在白纸上的黑字长腿了不成?

为了验证是不是自己的眼睛出了问题,我把书翻过几页,所有的字像变戏法似地一下子全不见了。

“糟啦!”我把书紧紧按在胸前,“肯定是眼镜有问题!它很可能是科幻大作家李志伟叔叔笔下那会吃字的眼镜……我的天!如果它把书里的字全吃光了,我拿什么来复习?”

我急得哭起来。哭了一会儿,我想,哭也没有用,明天的语文考试绝不会因为我没复习而取消。这样一想,我反倒镇静下来,给自己下了道死命令:背书,一遍背熟!

我用手指点着课文,手到眼到,精神高度集中,争取不等书的字消失就把课文印在脑子里。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哈哈,这种背书的效率真是史无前例,一晚上竟把课本中所学过的文章都背熟了。另外还背了五份练习卷子,八份外地试卷。

第二天,语文试卷上的题,统统都在我的复习范围之内。我高兴至极,埋头就写,只用了一个小时就做完了。但我不敢检查,生怕卷面上的字被眼镜吃掉。

后面的科目我如法炮制——例题、公式、句型、单词等一遍背熟。考试成绩一公布,我三呼“万岁”,我竟从班级第九名一下跃到了第二名,并且和第一名只相差一分。

老爸乐,老妈笑,都说配眼镜的钱,没白花。

我乐得都不知道东南西北了,但心里仍不知足,想:“如果眼镜只吃掉记住的东西,留下没记住的东西该多好,那样我就可以知道哪些东西不用背了,哪些东西还要抓紧背……”

于是,我壮着胆子给李志伟叔叔发了一封电子邮件:

尊敬的李志伟叔叔:

您好!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到了一副和您科幻故事里一模一样的会吃字的眼镜,可我只想让它把已记住的东西吃掉,而不是把所有过目的东西吃掉。您看,有什么好办法吗?

李志伟叔叔还真给我回了信。他写道:“办法当然有,你把眼镜腿上的小螺丝稍微松一松,它就会只吃掉你已记住的东西了。”

我一试,哈哈,果真见效。到了期末考试,我所向披靡,名次直奔年级第二。

好爽!好风光1我不知用什么方式才能宣泄自己心中的狂喜。

有嫉妒者开始密切注视我的行踪,企图破译我成绩突飞猛进的秘密。

没出三天就有人举报:“老师,她的书里有好多空页。”

“老师,她的书里好多页都没字。”

老师翻着我的课本奇怪地问:“怎么回事?字呢?”

“原来有……后来没有……没记住的就有……记住的就没有……”我的回答像是绕口令。

老师摸摸我的额头,又拍拍我的脸颊:“你在说什么?不会是说胡话把?”

我垂下头,不知应该怎样回答。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会吃字的眼镜接二连三地给我找麻烦。比如,当我刚刚抄完黑板上的笔记,它就会毫不留情地把上面的字统统吃掉,使课堂乱成一锅粥;当我刚刚登记完收上来的作业本,它就会一个不剩地把上面的名字吃掉,使老师无法登记作业;它还会把传阅到我手上的《中学生报》吃得只剩下一张白纸……

尽管没人指名道姓说那是我干的,但我已经深深感觉到,大家看我的目光变得越来越怪异,我的脊梁也时常被人指点得奇痒难忍。渐渐地,再没有人愿意借给我书,再没有人愿意和我一起做习题……虽然每天我都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但我的心却孤单得像一片飘零的落叶。我开始痛恨起这副曾给我带来无限风光的眼镜来。

我忍不住又给李志伟叔叔发了一封电子邮件:

“请您告诉我,有什么办法让这眼镜不再吃字,我实在受够了它的戏弄……”

李志伟叔叔回信说:“哈哈,办法当然有,把两个眼镜腿向外掰一百八十度,反过来戴,它就不会吃字了,就这么简单。”

我一试,果然见效。于是,我快乐得像一条鱼儿,又痛快淋漓地在书的海洋中畅游起来。

可没过多久,我又遇到了麻烦,而且是大麻烦,它使得我不得不痛下决心把这捣蛋眼镜砸得稀巴烂。

那副反戴的眼镜是不吃印刷体的字了,但它专吃手写体字。乖乖!这样一来,我的作业永远也写不完,考试卷永远也答不完。

我的成绩像坐滑梯似地一落千丈,惹得老师皱眉,同学撇嘴,家长急得吃不下睡不着,我则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憋得满嘴起火泡。

会吃字的眼镜把我害得苦不堪言,我毫不犹豫地把它扔进了垃圾箱,然后跑到眼镜店,用压岁钱配了一副眼镜。我千试万试,确信它不会吃字后,才放心离去。

我已经想好了,靠投机取巧得到好成绩是无价值的。只有通过勤奋和刻苦获得的知识才是货真价实的。

我的这个想法没告诉别人,只告诉了李志伟叔叔,我想,他一定会赞同我的观点。

读《小飞侠彼得潘》有感

300字 五年级 读后感

凶狠的胡克,机灵的彼得潘,善良的温迪,嫉妒的叮铃。

本书讲了主人公彼得潘教达林先生家里的三个孩子?(温迪、约翰、迈克尔)学会了飞行,并连夜飞到了永无岛的美好故事。

他们在那里,展开了奇妙的冒险之旅,我觉得叮铃不能算是一只好精灵。为什么他要害温迪呢?彼得潘还是一个小孩子,他要是没有接受过训练,怎能打得过大人呢?吹到温迪的仙尘,能被彼得潘轻轻一口气吹走,为什么不能被飞行中的狂风吹走那?但愿是我误会了高傲的叮铃,但愿她燃烧的嫉妒之火!永无岛是不是真的存在?

夜里,微风吹着纱窗,总是沙沙的作响,是不是彼得潘来接我了?楼下偶尔传来一声口哨,是不是彼得潘在叫我了?家里莫名其妙的多了一片干巴巴的落叶,是不是彼得潘留下的?一个黑色塑料袋挂在高高的树杈上,那是彼得潘的影子吗?

妈妈说:“彼得潘是想像中的人物,现实世界并不存在。”你们信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书信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