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为了忘却的纪念
大家好!今年暑假呢,我历经千辛万苦,终于买到了去往我特别喜欢的城市的火车票,在那里我为了去某地,转了两次公交车,步行了十多分钟,我记得在目的地外面的一个小广场,有一个场景,被我拍成相片,我传到网上,有人评论了一句:真的,很有感觉。这个场景是这样的:一尊名为家破人亡的雕塑,一个苦难的母亲抱着死去的孩子仰首向天,凌乱的头发,在笯红,在咆哮!我去的地方,全称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外形是船头状,又是一把折断的军刀,线条突兀而尖锐,如刀劈斧削,直刺人心。
走进纪念馆的大门,只有一条路,路的两边铺满了深灰色的石子,这些石子是不能随意踩踏的,每一块石子都代表着一个死去的亡灵,这里寸草不生,因为生命的覆灭。边上一座不高的大理石建筑有着醒目的字样:遇难者30000。我仿佛回到了1937年12月,那一天,日军攻占了南京城,发动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短短六周,有三十万无辜的中国平民惨死在枪口下,整个南京城血流成河……走进纪念馆内,我终于知道为什么这里被称为“十大黑暗旅游景点之一”了,因为里面没有一丝自然光线,我看到有个滴水装置,每隔十二秒滴一滴水,因为三十万人在六周内死亡,平均每十二秒就会死一个人。
有几张图片,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一张是1937年12月21日的东京新闻,侵华的日军发回的消息:住宅区内,男孩女孩爬上坏马车,一边玩一边唱歌,还有的小孩在柏油路上玩打仗游戏,他们时不时和我们招手,露出灿烂的微笑,我们发了很多糖给他们,他们很开心,不舍得我们走,要我们在那里待久一点再回,我们还帮一些百姓看病,给他们发了药,他们很感谢,总夸我们大日本好…我还看到一张明信片:一个春光明媚的下午,两个日本兵驮着两袋大米向着住宅区走进,老奶奶牵着孙女走出,怀着感激的微笑接过大米,院子里的鸡鸭安静地吃着东西,其乐融融,日本小学生看到这则新闻后,无不对其感到自豪,觉得日本人太善良,太友好了。这体现了什么?体现了颠倒黑白,掩盖事实!日本政府篡改历史。厚颜无耻的真面目,其意图就是为了干扰在国内人民的视线和掩盖日本侵略军在中国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无恶不作,从不悔过,后果是引起全人类的公愤!
情景一:“不知道”
在东京街头,央视记者采访了几位日本中学生,当记者首先问到,“中日战争时死了很多中国人,你知道吗?”一位中学生回答:“不知道,不太知道。”记者又问道,知不知道南京大屠杀,1937年卢沟桥事变?”一位男学生表示:“听说过。”记者追问道教科书是怎么写的?你们是怎样了解的?另一位中学却表示:“只有一个名词,没有详细内容。”记者随后又询问一位日本女中学生,问她是否知道南京大屠杀,她却表示:“哦,我忘了。”后来记者又问另一位男学生:知不知道二战中日战争什么时候爆发的?二战什么时候爆发的?”他连着回答两个不知道,记者问他这些历史什么时候学?他却表示:“我不知道,这个你得去问我老师。”。
情景二:不存在
日本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在会见到访名古屋的中国南京市政府访问团一行8人时称,“1937年的南京事件是通常的战争行为,对此我很遗憾。但是南京大屠杀是不存在的。”
这一言行遭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馆长朱成山的强烈批判,称河村隆之“胡说八道”。对于批评,河村隆之在20日下午的例行记者会上自我辩护称:“中国一直说是30万南京平民被屠杀,纠正历史认识是我的使命。”他还称,应对南京当时的情况进行分析,“有很多是卷入枪战而死亡的人”。对于被斥责“胡说八道”,他称“引发争论是一件好事,希望中方冷静接受。”
今年日本右翼活动猖獗,他们全面否定侵华历史,把南京大屠杀说成是中国人杜撰,谎言和捏造,日本劳动省政务官更是公开妄称“甲级战犯在日本国内已不是罪人”,可是铁的罪证,血的历史,又岂容狡辩!
鲁迅先生当年那篇《为了忘却的纪念》真的说对了,屈辱的历史,是谁在忘却?日本历史教科书一改再改,真相渐行渐远。南京大屠杀:日本“忘了”,我们还记得多少?
南京的符号
六朝古都的南京,有一种王者的范儿,更有一种充满激情澎湃的现代化气息。虽没有北京的大气磅礴,也没有上海的夜华潮流,但却兼具了北京的大气、上海的夜华,更有一种柔美。要说南京的符号,举不胜举了,就从历史的发展角度来选择他的符号吧。
历史的符号
南京是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古老风华的城市。漫漫的岁月之中,他经受了太多的创伤,宛如一位满目沧桑的老者,他炯炯地眼神中留下太多的符号。
中华门是南京的符号。虽没有八达岭那么巍峨,但还是有那么个味儿。城墙上一块块青砖堆垒出他的历史,他的古老,凝聚着这个城市的精神。
秦淮河是南京的符号。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州。金粉楼台,鳞次栉比。画舫凌波,桨声灯影构成了一幅梦幻的人间仙境。华灯初上的秦淮河畔还回荡着《后庭花》,风华荟萃,莺歌燕舞。十里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的妙曼让我忘返流连。
石头城是南京的符号。龙蟠虎踞的气魄,不愧为帝王之州。又有长江天堑,多了几分魄力。东吴留下的几分霸气,石头记留下的几分寒气让我为之感慨。
云锦是南京的符号。
明孝陵是南京的符号。
现代的符号
历史的车轮不断的向前滚动着。岁月演变,滚进了当代,脑海里留下抹不去的记忆。
中山陵是南京的符号。是国父孙中山的陵墓。留下的庄重与大气。巍峨澎湃,傍山而筑。“天下为公”、“博爱”深深地刻在世人的脑海里。但愿浩气长存吧!
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南京的符号。这是南京的不幸,更是中华的不幸。血耻泪与恨,泪水两茫茫。30万的同袍们成为侩子手的刀下冤魂。勿忘国耻,勿忘南京。中华民族的这场空前的洗劫,值得我们思考:警钟长鸣!
南京长江大桥是南京的符号。是我国在长江上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长江大桥。天堑变通途。
未来的符号
南京正以跨越式发展的步伐迈向未来,为生态文明建设而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作为2014南京青奥会的吉祥物“砳砳”他也是标志性的符号。“SharetheGamesShareourDreams”向世界传递友谊团结,敞开胸怀,拥抱世界。开门邀八方宾客,相约南京。未来的南京符号要靠我们用勤劳的双手打造。为南京的发展,为实现南京梦出一份绵薄之力。
江苏常州钟楼区航空技工学校高三:吕酉品
相关推荐
-
为了忘却的纪念天阴沉着,循蜿蜒小径,来到它的身边。它的四面被铁索禁锢着,一层蝉翼似的塑料虚了视线。努力贴近,隐约可见零星的森森白骨。心一下跌了下去。那是一段我们没有经历的惨重岁月,无辜者被凶残地收割,尖利的锐器在柔弱的身躯上扭曲,他们就这样成了罪恶的填充物。一具具赤裸的尸体被他们雇用的国人随意弃在了荒郊野外,层叠累计,大地上行走的孤零野狗见此情形夹尾而至。曾经在散文里读到的那些文字喷薄而出,那是结在黑土地上的伤,这是结在江南的痛,这是流淌在中国土地上的大恸。“我还以为万人坑是多大的墓地呢,想不到是这么一个小地方。那里面竹笋似的骨头也不知道是真是假。”谁的口喷出这样遥远而又清晰的声音?他的身后一片笑声陡然成长起来。谁让谁近在咫尺却远隔天涯,我能说些什么?我还能说些什么呢?是的,是他们经历了杀戮,与我们何干!他们的生命里生前攀附了腹背受敌的冰霜,还是前赴后继,为的是留取一盆炭火,死后难道要被拥着炭火的孩子冷漠地一次次打量吗?来这里的目的就是收割这样的教育吗?如果这里有我们的亲人,我们的心里会那么轻佻吗?我们不懂自己的生命是被呵护的,自然也遗弃了这些罹难的生命。想想这里都是谁,这里有如我们一样青春岁月的少年,有如我们父母一样慈爱的长着,有如我们弟妹一样活泼的孩童啊。我们是那样简单地忘记了昨天,忘记了被宰割的痛苦,忘记了被宰割的因由。受了这样思想的支配,我们身边不乏昏天黑地不乏连稻粱都懒得谋求的角色。没有硝烟的土壤里种植了冷漠。想起德国新教神父马丁那段刻在波士顿的犹太人纪念碑上的话: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我不说话;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不是犹太人,我不说话;此后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不是工会成员,我继续不说话;再后来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不是天主教徒,我还是不说话;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自己死在了自己的冷漠里。真正的冷漠不需要时间,即使状况发生在眼前,我们中还是会有一些人背身去,朝自己的世界里飞奔。一个冷漠的人终究孤单,孤单的人是不成气候的。还好这些人只是而且永远是太阳中的黑子,他们的存在更加衬出了太阳的恒久温暖。800字 初三 散文
-
悟空*为了忘却的纪念——[写在前面的话]{1}倘使有一种存在介于“是”与“不是”之间,一种爱可以笑对淋漓的鲜血与魂灵的渐息,一种美丽已跨越生死,超逾思源的边域,那么还有什么痴痴梦幻的回忆和憧憬能在博阔的天地两极独立明晰?抑或寥落的余韵,能让人在岁末的暖光里,不再下落蕴情的液体?日循随着它亘古不变的轨迹,升降在永恒的地平线。一颗微微跃动的种子,在命运的罅隙里,开始了它荣枯的过程。自然赋予每一个存在这周而复始的不变法则,安排着生与死的出场顺序,似乎无人能阻挡这微妙的力量。或者也曾有过这样的人,仅在叛逆的泛黄时间里,留下过一声苍凉的呐喊,一阵沉稳的脉息。而我们也开始了移动,在这个魂灵已被某种炫耀的金属和习惯的寒冷笑声的深刻浸透里,忘记了自己的目的,从一座城市漂泊到另一座,从一间屋子到另一间。当太阳隐没他的光芒时,白天力争上游,奋力攀岩的竞技者就颓废到用大麻,烟草,酒精支撑自己的灵魂。歌舞升平,纸醉金迷的都市夜晚,像梦一样虚幻的的沙漠上奢华的建筑里,形形色色的人怀着不安定的天运,举家来到这天堂与地狱的交汇处,在骰子的噪响中,等待着命运的判决。人,总是自认为是王者,却忘记他们也只是高等动物之一。而我只是想,只是静静地站在一个有限的天台上——世界的某个角落,无限地想。战争,黄土,王朝,时间……一切的一切,都仿佛在旋转的空间里,扭曲,交合,彼此斗争,而又和谐。生与死,血与泪,无疑是在这里抽取加入的一部分或是距离的额回缩与放大,决不会影响整个结的旋转。人,本来是单纯的孩子,现在却变成了大灰狼与小红帽的合体。侵略,欲望擅自决定终止某人的新陈代谢,那么那么的多。太阳这颗大灯泡至少还要自焚五十亿年,无意识地燃耗尽它所有的光和热,难道生命存在的目的于在死亡吗?如果是那样,那么死亡的目的又是什么?或许从动物的身上我们可以找到一些答案:自由,超脱,抗争的力量昭示。然而这些已不再重要,存在毕竟对于个体生命来说,只是一段短暂的时间过程,是为迎接死亡这个必然降临的节日,一代一代苦心预造的豪华葬墓——一层厚厚的文明碎片堆叠起来的存在明证。那么什么又是永恒呢?或许连我们也无法定义这个并不实在而又遥远的概念。只是把它草定为:时间里有过的存在在与生死的抗衡和交融的过程中,昭示的一种没有时间界限的内在精神。人,毕竟只是宇宙生物之一,一直主观地认为自己的伟大便是宇宙的永恒,然而却忘记那些被我们不经意间结束的生命,经历了一部怎样的血泪史,在人类车辙下完成了多少次肉体与精神的置换。若不再有人类,另一个地外意识,宇宙,那么这永恒也只能是一次曾有过的为了忘却的纪念。但我们自降生之日起就坚信爱和正义,坚信人的意义在于与自己和自然作战,宣告这个世界没有造物主和帝王。{2}所以,在任何地方,我,一个人唱歌,把它唱给除了自己的身体的灵魂的所有空间以外的所有地方。因为,我知道,这个世界有越来越多的爱和善正在远离,正挂在冰冷的橱窗里,等待出卖。饥饿,贫穷,战争,非洲儿童焦灼的眼神,山村孩子一年有一年执着地在破旧的课桌上埋头勾画的希望……我看到繁华的角落里,凋残生命的存在。当爱已成为一种遥远的奢求,当同情已成为诬蔑者形式的施舍,我不知道生命还有多少真实。“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而来,不要让橄榄枝从我的手中滑落。”民主战士阿拉法特在为自由为和平为爱的奋力竭呼中,安静的走了,而留给我们的则是沉默的思考和一个仍在流血的家。利益,自拥有土地所有权的那一刻起,无论是贤明或暴虐的君王,都把它作为压榨人民的工具,真爱的黑笔泯灭,虽然有时暴露于天地之间,有时隐匿在似神的和详笑颜中。帝王用武器杀害“它”的人民,而又是谁拥护帝王和制造这杀人的武器?当我们站在高傲的圣地施舍的同时,无疑已成了另一种炫耀,一种对于爱善和渴望的眼睛不待表情的深刺和埋葬。我看见一对母子在金钱碰撞的钝响中,否认了他们含有同样的DNA;也看见黑色皮肤赋予他勇气的非洲少年,战战兢兢地拿着枪,为了生活去当雇佣军而曝尸于热烈的焦原。爱与情,两个十分模糊的概念,在血与泪的堆砌中变的愈加分明和遥远。难道我们存在的意义是建造高耸的大楼和心的隔墙来孤立自己吗?一个习惯了鲜血的屠手,面对将死者的惊人反抗,剩下的只有粗鄙的耻笑;而屠手在死亡的节日里,剩下的只有懦弱的恐惧。我想,人更适合生活,而不是生存,特别是在这世界已成为“大人”的世界的时候。有时候想想,人类在进步的同时,是否又是另一种退步和灭亡呢?看看我们的孩子,少了我们当初的稚拙和单纯,与之相反的则是多了极至的智商和其年龄极不挂钩的城府。有时我会被他们善良的假面迷惑,甚至愚弄。我不喜欢这样的孩子——这个生活下“造就”的孩子。人类在积聚着优良基因的同时,也把自己对生活本能的提防融入其中,包括无休止的欲望和自我毁灭的程序。当年的一战不就是被称为“Thewar to end all wars”吗?结果还不是有了以后的二战,Falklands,TheGulf,乃至近在咫尺的Kosovo,巴以等等冲突。我不能自已,所以只能唱歌,歌唱在橘黄的灯下。凝固在另一段时间和空间的某一交点。低头,看见自己交叉着的双手,感觉所有时空中交叉的东西,都有了外一种平静和感伤。就像虔诚的天主教徒,凝望着教堂里钉在十字架上的耶酥,内心充满感激和宁和。是啊,耶酥为拯救世人经历了非常的苦痛,这种大爱又有谁可及?然而耶酥的永恒终于寄载在了世界各个教堂供人顶礼膜拜的泥像里,而教堂外仍有无休止的六多和流血存在。硝烟纵横,利益竟逐,这虚华的繁荣之下掩盖了多少真实如血的凋残生命!当炮火如此惊心动魄地爆裂在未知的脚下,当同情已成为慈善家炫耀财富的施舍,当金钱被用来制造毁灭自己的弹头,当人类焦灼的眼底已能木然容纳视野里的血腥种种,那时,我们的爱,是否也会变成一种残忍的凶器?也许这一切将不断延续,永远没有终止。人类已经太习惯自己折腾自己,在与自然斗争的累累伤痕中自相残杀。{3}我不愿,不愿看见,看见一张张真实的脸,一双双木然的眼,好让自己想起纵容的罪过,想起那些冷凝的血泪,弄脏了我的泪光。风淌过冰冷的街,穿越城市的角角落落,那么模糊地远走,渐息。曾经那颗热烈的爱心,那片心底最本初的善爱,什么时候已远离了我们,冷却如落地的熔浆,没有了光热。或许有一天,凋残的末日在冰冷的争夺里匆匆来到,这个世界已贫穷到没有了爱,街头灰蓝喧闹的天空下排成一致的诡异笑脸,我们的生命还有多么地可爱?地球上总有硝烟弥漫.烽火连天的角落,失去了家园的人群和在爱的边缘盼望的焦灼眼神。这些让人不能自已的悲戚,总会给人带来一种彻底的平静,一段天堂与地狱间凝固的时间。感觉就像是服用了一种无形的药剂,长呼一口气.闭眼,然后回归到另一段时间.空间,安静地。这,又是不是一种空呢?一种欲望之外超脱的空白。当一个幼小的灵魂在死亡的边缘踽踽独行时,当一个精神病人把旁边正常人看作神经病时,这个世界于他们来说已全然成了一种空,一种爱与泪最后的奢侈贪恋。或许在他们心里,家.和平.爱已变得那么得陌生和遥远。二十几年战火中的日子,变故后一个人的世界,早已掏空那些渴望的眼睛中的最后光芒。没有一片宁静的黄昏能消释这深刻的苦恼心伤,听不到幸福的国度里炉旁的笑语欢声,只有陪伴他们的寂寞和不被包容的冷落。生命曾涵容过多少被他冷落了的存在,黄土有载承了多少泪的重量?旧地重游,看不见那些善良的花儿,只有我沉默的远山。一个人摒弃了.世界在博阔壮丽的高天崖头看着美丽的日落,飞变的晚云,没有任何思想,不再言语,或许这样一个人便可以没有理由地微笑,微笑地忘记那些离乱的记忆,忘记他自己。佛旨谕人,万物皆空。我翻遍泛黄的经卷,只看到土色的纸末写着半句“置诸死地而后生”,便没有了下文。千年前的佛在生与死,血与泪的炼狱中升华,悟空,看尽世间虚幻的沧桑,庇佑人世最慈悲的大爱。我难以想象那种超脱,但我一直坚信人性,坚信人性中最本初的善爱。我总是在想,一个人可以走多远,若这个时间没有了爱。我自信世间的每一个笑容都是由前世的血泪和悲哭置换而来。为什么这个世界要有掠夺和杀戮?为什么人不可像孩子一样单纯?什么时候人才会变成“原始的人”?什么时候我会安心地睡下,写满一纸始终微笑着的文字?生命就像一条沉重的长路,我们在这条路上遭遇着不同的风景和人,经历着命运给我们画好的轨线。太多太多的生死,无尽无尽的交替,在这段旋转的距离里升腾,凝华,带着我们走过华年,走向永恒的终结。寂寞,但却明晰。悟空。让我们收藏起眼角的泪和仇恨,春天花会开,花开在美丽的日子。愿春风拂过每个人轻扬的发梢,挥去悲郁人止不住的泪眼迷茫。这一抹空任我们去涂彩。1200字以上 初三 书信
-
为了纪念小旭不是我第一个认识的,和他相识的时间也不是很长。就三个月吧,但我却记住了他。他告诉我他在黑龙江,在我的想象中那应该是属于那种冰封千里,万里飘雪的地方。他告诉我他们那里下雪很平常,他很喜欢雪。有时真的不明白他们那里下雪很平常,对雪也应该司空见惯了,但他为什么还会对雪有一种深深的爱恋呢?我告诉他我们这里很少下雪,我也很喜欢雪,但我不喜欢冬天。有时突然觉得自己的这种想法很矛盾。我喜欢雪。喜欢雪的洁白,轻盈和冰凉。但是我不喜欢冬天。不喜欢冬天的那天寒地冻冻般的寒冷;不喜欢那北风呼啸的感觉;不喜欢那干燥的空气;不喜欢那光秃所带来的死亡的气息。我讨厌冬天的一切除了雪。他说如果我有时间就到黑龙江去玩,去体验雪的世界。我开玩笑说我还不想死在那里冻死的。其实只有自己才知道我是想去黑龙江的。去看看那儿的雪。去体验那洁白雪的世界。如果我去的话,我想我可以住在小旭家里。穿上他最暖和的衣服。然后和他一请堆雪人,堆出儿时的欢笑;和他打雪仗,打出儿时的记忆;和他一起站在冰上聊天,聊出久违清澈的笑靥。幻想;关于黑龙江的一切都是幻想:雪,冰封,洁白的世界……他写了一首诗,关于雪的。文字清新而柔美。当时我并没有给他什么评价。只是随便说了句和好呀!我相信朋友之间是可以心灵相通的,有很多事不说也会明白。他告诉我他喜欢《风也清,云也淡》。我却没有找到。但我也会喜欢的我相信。那应该是那种很清雅的文字吧。不只是我和小旭,也许每个人都回喜欢的。别了小旭,不记得我们是怎样分别的。或许是不辞而别,或许是那种最普通的拜拜。但那个现在已经不重要了。就想我和小旭的认识一样。一次很平常的向遇,然后开始闲聊,一切都那么普通。但又那么不平常的每个人心里发展着,直到很远很远。后记:小旭是我认识的第二个“创网”朋友,我们一起聊得并不多。但直觉告诉我他是一个很友善的家伙。故写此作文来作为我们友情开始的见证,也作为我们友谊发展的基石、700字 初三 书信
-
忘却有些事情实在是不想记起来,太累了。实在是太累,明明在中考拼命之后,我却还是浑身的疲惫。天总是阴的,让人打不起精神。一直在记忆断片,想不起刚刚自己在做什么又在想什么。大概是崩溃边缘。黑暗中的意识一点点消失,然后我开始昏厥。没救了吗?大概是的。我说我有预言的超能力,然后所有人都不相信。命运给我一个数字——479,真实中考成绩480.准确性明明可见一斑,然后别人都当笑话。毕竟,天机不可泄露。一旦说出来,就不会灵验了。所以别人都在以为我在胡扯,或者是中二病。才不是好吧。就如我有很超强的学习能力,随便无心学一学就能混个还可以很认真的样子。老师们都说我自觉的不得了特别乖之类的。当然,我远没有他们想得那么简单。总是一副很认真很刻苦的样子。我真的那么努力吗?大错特错。除了初一上学期还有点劲头,其他时间都在混日子,过了一天是一天。因为我要是认真起来的话,只能坚持20分钟,然后就会困,很累很累。实在不想认真起来呢。那干脆忘掉认真这两个字好了。400字 初三 日记
-
忘却昨天,大太阳的而我出去拿东西,妈妈刚好也出去,在门口看见了一个帅哥刚从邻居家出来,他满脸笑容,我好奇地看着,根本就看不清楚什么,只看得他脸上的笑容。“你还认识那个人吗?”妈妈后来问。“哪个?就刚才那个吗?”我满脸茫然,开始不断得在脑海搜索那个帅哥的面孔,只是找不到。“对啊!”“那是谁呢。”我只能无奈地跟妈妈说我不认识。后来妈妈跟我说,小时候他还跟我玩过呢。我苦笑说,那得多小的事情了,完全没有印象的!妈妈说小时候他就不喜欢读书,每次别人去上学,他就专门跑过来跟我玩。我苦笑,说,我怎么可以没有一点印象呢!但是倒是让我想起了另一个哥哥。那同样是一个陌生的哥哥,小时候陪我玩耍的比我大的男生,我也就只记得他了,其他都全然不知。之所以记得那个哥哥,或许是因为他在我最无助的时候帮了我吧!又或许,是现在还能看到他。小时候有那么一次,我自己一个人跑出去玩了,妈妈又刚好出去,妹妹在家里睡觉,回家的时候家里的门就被关了,当时还小,根本就不懂得该怎么开门,妹妹在家里面哭,我在门外哭,那位陌生哥哥当时应该就只大我两三岁,于是乎他就帮忙打开了门,后来,他也经常跟自己玩了起来,还经常送东西给我,也就那样,他成了我童年里面唯一的比我大的玩伴。现在还能见面,只是,他已经是一个oldboy了。还是和小时候的他的性子没有变,小时候的他也是不喜欢读书的一个人,很拽很叼的那种,现在也还是,呵嘿。在去年,他看着我笑,我叫了他一声哥哥。过后就不再说话了。hey,oldboy!时间太快,我什么也挽留不了。只想默默地记下某些我可能会忘记的事情,不至于让今后别人问起你认识我吗的时候我一脸茫然!650字 初三 散文
-
为了纪念忘却半个世纪都已走过,可那伤痛却伤刺痛着每个中国人的心。那七十多年前的枪声,那隔了近百年的同胞的呻吟与哭号,似乎仍响在十二月的夜空。有些事,我们不曾忘记,不能忘记,亦不敢忘记。这是做为一个中国人的责任,是做为中国人必须铭记。尽管它仍刺痛着我们的心门。可是,我们就是要在这血与恨的回忆中让自己清醒,让那刺痛把那段惨绝人寰的过去刻在生命中。有些事自己记住就好,没必要让那些给我留下刺痛的人来假意地承认,那虚伪地认错,我们不要,也不惜悍。是的,那悲与愤的过去,只要我们记住就好,我们没责任也没有义务去时时提醒着那犯错的人去认识他们错。这个世界是强者的世界,我们那时的贫穷与落后导致挨打,怨不得谁。或许在他们心中,只会讥笑我们的幼稚与可笑,表面上也许他们会认错,可是内心,却是毫无保留地蔑视与鄙夷。我们没有必要自取其辱,整天拿着自己的伤痛不放,亮出来对着大家说让别人来评理。这样尤其显得幼稚与可笑。提得多了,别人也就麻木了,或许连自己都麻木了。这样的伤痛,记在心中就好,而且要深深地记在心底。我们不会乞求别人甩了你一耳光,踹了你一脚,然后你等着他来慰问你痛不痛,然后再说一些歉意的话。那只是更让人心痛的嘲讽。所以我们不要乞求他们的歉意,更不用整天拿出自己的伤痛来博取别人的同情。那都是弱者的表现。真正的强者是都会默默地忍受着那些伤痛,卧薪尝胆,不断地让自己强大,然后把别人甩在自己脸上的耳光再甩回。我们不可怜,没有那个必要博取别人的同情。我们不懦弱,不用去在意别人怎么看。他们忘却,是他们的错,只要我们记得,让那痛时刻提醒着我们,我们的脸被人踩过。被欺负了没什么,只要我们成长了,让那些曾经欺负过我们的人只能来仰视着我们。曾经的痛不能忘却,为了纪念忘却,让那些刺痛的岁月印在心中的最深处,提醒着我们。650字 高一 叙事
-
为了忘却的纪念红光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 ――题记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过了70年。今天,2015年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前举行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阅兵式。不为仇恨,只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热爱和平,展望未来。 虽然我们这代人没有亲身经历过抗日战争那段中国人民最艰苦的日子,我们只能通过文字、影像资料以及老一辈人的回忆去了解。即便像这样已经过了修饰、没有现实血淋淋的惨烈情景,但我们听到的、看到的那一幕幕也已经大大超出我们所能够想象的范围!怎能想象,丧尽天良的日寇在南京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怎能想象,灭绝人性的日寇对我东北同胞的活体实验!怎能想象,关内关外,大江南北,日军铁蹄所至,生灵涂炭;屠刀所向,尸骨成山!仅从电影电视中所看到的那血雨腥风、尸横遍野的惨烈画面,我就禁不住泪流满面了。我激动,我愤慨,那是因为日本军国主义在我们伟大母亲身上所犯下的暴行;我庆幸,我感激,那是因为中国有了共产党。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70多年前卢沟桥的枪声,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序幕。1937年,侵略者踏着中国将士的血泊、华北人民的泪水,侵占了北京。那曾经阻挡多少异族入侵的雄伟长城此时是那么地苍白无力。在这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人们不仅仅是发出“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的悲叹,更有“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怒吼,这条世界东方沉睡的巨龙彻底地觉醒了!在这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多少热血儿女毅然奔赴抗日前线,加入救亡图存的行列,他们为赶走日本鬼子,求得民族的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在枪林弹雨中写就了他们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人生篇章。历时八年的峥嵘岁月,中国人民终于熄灭了日寇在华夏大地燃起的战火硝烟。70年了,70年弹指一挥间,中华民族自此扭转百年衰败沉沦的历史,古老的中国从此走向民族的独立与自强。 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只有不忘过去、汲取教训,才能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才能不枉人类付出的巨大代价。 70年后的今天,东长安街上,三军肃立,铁甲生辉;华北地区8个机场上空,陆海空军近200架战鹰起飞编队,列阵蓝天…… 检阅车驶过金水桥,阅兵总指挥、北京军区司令员宋普选驱车上前报告:“主席同志,受阅部队准备完毕,请您检阅!” “开始!” 随着一声令下,千人军乐团奏响激昂的《检阅进行曲》。迎着金色的阳光,习主席乘检阅车向东驶去…… “同志们好――”“首长好!” “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 习主席的亲切问候和受阅官兵的响亮回答,汇聚成历史与现实的交响。为抗日战争浴血奋战的老兵们胸前挂满勋章地走在广场上,人们向他们投去敬佩的目光,同时,人们也发现,老兵们脸上的笑容如此沉重。 无数只洁白的鸽子飞向天空,放飞和平。我们热爱和平,追求和平,向往自由。在如今的中国,再也没有战争的硝烟,处处和平。“红光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先辈们留给我们的不怕困难、开拓前进的大无畏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我们最大的力量。“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请相信,我们一定会牢记历史的耻辱,加倍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好好学习,为将来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1200字 初一 记叙文
-
为了忘却的纪念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时间的流痕总是淡淡的没有痕迹。岁月的年轮总是轻轻的画着圈没有踪影。我知道我不是一个很好的记录者,我却比任何人都喜欢回首来时的路,我不断的回首,伫足,然而时光仍然轰轰烈烈义无返顾的弃我远去,只留下茫然不知所措的我还停留在原地。一个人总得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当熟识的人或者事物逐渐飘渺远去逐渐朦胧模糊逐渐破碎的时候,我却总是情不自禁的捧着冰冷刺骨的碎片泪流满面,我像一个彷徨无助的孩子大声哭泣。尽管如此我却不喜欢怀旧。当一个人常常怀旧的时候,就表示他已经老了。其实我也并不年轻,现在的我不爱怀旧不是拒绝成长而是我早已是个老去的孩子,青丝也早已变成白发。如果回忆像钢铁般坚固,那么我是该庆幸还是悲伤呢?仿佛中,一晃神,一转眼,忙忙碌碌而又自然而然,一年的光阴就已老去。这时候我常微笑着说:我们常以为我们还停留在时光的原处,而其实我们却早已被时光的洪流卷走了。我们像一群在黑暗中迷路的孩子,在看不见光明的时候,渐渐淡化了友谊,像一杯清香的茶,即便再甘甜也会到淡而无味的时候。只有在寂寞的时候才会想起生命中的擦肩而过懂得每一个人的笑脸。像是一种习惯,每当我想起他们的时候,我的脸上也会带着淡淡的落寞的笑容。可是到最后,曾经出现在我们生命中的那些笑容如雾般消逝,逐渐在我心中汇流成一条湍急的河,无法泅渡。而那河流的声音,就成为我每日每夜绝望的歌唱。风吹起如花般的流年,悲伤的河流上倒映着那些摇摇晃晃的笑容。而我却仍在惶惶不可终日里,虔诚的等待着幸福的泅渡。很多时候,不是因寂寞而想你们,而是想你们而寂寞。我惶恐的注视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总有一天,我会从你们的身边默默走开,不带任何声响。我错过了很多,所以总是我一个人难过。错过了也就错过了,一辈子而已。我们身边的位置只有那么多,我们能给的也只有那么多。在这个狭窄的空间里,有人要进来,就有人不得不离开。写作是一种暗无天日的自杀,与文字有关的孩子,从来都是不快乐的。他们的快乐如贪玩的小溪,飘零的蒲公英,游荡到天明,却也不曾再回来。为了忘却的纪念,为你写也是为我写。我和我的笔在奔流不息的激流黑暗尽头的尽头低低的呜咽着,纪念你,也是为了纪念我。900字 高一 叙事
-
纪念南京大屠杀76年以前的12月13日,日军占领了当时为中华民国首都的南京城,并且进行了长达6周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中国遇难同胞多达30万以上,南京城被日军大肆纵火抢劫,致使南京城超过三分之一被毁,财产损失不计其数。事隔七十六年,每到12月13日,依旧让全国人民感到悲痛,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中,陈列着许多雕像,上面刻画的就是那30万遇难同胞们。还有那万人坑遗址,就是那充满鲜血的历史见证!虽然我们看不到这一切的发生,但是,光是简单的资料,就让人心颤。6周,30万人,也就是说,当时每天南京城就要死将近7150个人。这不光是屠杀,每天还有焚烧,抢夺。这更是对人们心灵的摧残。通过电视上的记录片,可以知道,当时日本在攻打南京时,蒋介石打总统却不反抗,他拥有坦克,大炮,飞机却选择不反抗,夹着尾巴逃跑了。当然,中国军人也不是没有好人,有80多个人主动留下来保护南京,与日军对抗,可是仅仅只有80几人,没有后援,没有弹药,最终也是无能为力的了。可见民国政府的软弱迂腐。当时日本在占领南京时,保证过决不滥杀俘虏,可是结果呢?进了南京城后,日本政府就下达了杀死所有俘虏人民的命令。可是,在中国之后的抗日道路上,中国也俘虏过日本军人,这些日本兵竟厚颜无耻地说,中国军队要遵守国际法,保护俘虏安全。中国泱泱五千年历史文明,岂能是一个小小岛国可以践踏的,但是中国虽然赢得了胜利,如果不加反省,还是会被欺负,毕竟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祖国的未来是还是我们,中国在崛起,缺少不了我们源源不断的支持与力量,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600字 初二 记叙文
-
难以忘却的纪念清明是一个让我们缅怀先人的日子,清明是一个笼罩在烟雨蒙蒙中的节日。在这片片雨丝下,隐藏着的是人们对先烈们的淡淡的哀伤和深深的怀念与崇敬。星期二下午两点整,我们学校师生四至六年级的师生带着哀伤,到烈士陵园扫墓。进了大门,只见烈士陵园的正中央屹立着一块六米多高的烈士纪念碑。我们神情严肃地站在纪念碑前,开始进行一次难忘的纪念活动。第一项仪式是:出旗。只见旗手双手紧握大队旗,向纪念碑走来。我们马上伸出右手敬礼。第二项仪式是:全体师生高唱《少先队队歌》,我们用歌声向先烈们表达我们的理想和奋斗目标——那就是努力学习,长大后报效国家,继承先烈们的意志,弘扬先烈们的精神,让我们的明天更加辉煌,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富强!最后一项仪式是:献上我们手中一朵朵香味扑鼻的白菊花和黄菊花。我们有序地排成一排,走到烈士纪念碑前献花。当轮到我献花时,我在内心默默地说:“敬爱的革命烈士们,您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民的利益而牺牲,您们的死重于泰山,您们与青山同在,您们与大地永存!安息吧,您们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啊!革命先烈们,您们用青春和生命为民族解放而英勇奋战的光辉业绩令我们敬仰;您们留给后人崇高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您们播下的思想种子成为带领我们走向美好明天的旗帜!5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那些不能忘却的纪念身为中华儿女的我,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从来没有忘记过祖国的天空也需要我的一丝点缀与份渲染。祖国的山川河流,平地丘陵,此起彼伏并遍步天下。谁人不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又有谁人不知“桂林山水甲天下”。华夏民族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自然风光,浑然与天成,具有无限的梦魅。一条条河流连成大前世界的精华,一块块土地串成国与国,界与界之间的神奇,让人目不暇接无言的美,透彻的美,穿石的美。众所周知的“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承载着中国13忆人的期待与关注,在夜晚的宁静中释放出惊人的巨响与火花,毅然的冲向了那神秘而浩瀚的星空,在渺茫的月球中留下了中国人的足迹和历史。多么精彩而具有历史性的一刻,不仅圆了国人的“飞天梦”,让人们永远的记下了心中的航天英雄,也让宇宙永远的记下了在东方的领土上有着这样一片神圣的国土“中国”。还记得小时候背着奶奶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的背包,哼着儿歌,走在通往学校的泥巴路上。学校只有一座平房,五个连在一起的教室,分别是一至五年级,每个教室的黑板都只有一块门板来充当,黑板擦便是抹布。中午放学同学们便一起闹哄哄的跑到一团站好队领学校的午餐。看着同学们脸上那种没有任何杂质的笑容,一口一口快速的吃着饭,其实所谓的饭只有野菜加可以食用的草根。星期一便是每一周升国旗的时刻,当老师拿着纸做的大喇叭在一旁高唱国歌时,同学们便快速的将手高举到头顶,随即便可以见到一根长且弯的树干上慢慢的升起了令人神往的五星红旗,虽然条件艰苦但却在我幼小的心灵中领略到了数字与文字的变幻莫测。挡不住狂风暴雨的教学楼却依然陪我走过了那一段无邪而阳光的童年记忆,也唤起了那一颗颗求学心切的孩子们的心。而现在,放眼望去,随处可见的居民楼、汽车、马路等等。从幼稚园、小学、初中直到我现在所处的中职技能学校,随着国家强大的发展步伐,身为农民子女的我也亲眼目睹了周围环境及条件一步步的改善和变化,可以见到家乡的路变宽变新了、楼变高变阔了、树变多变绿了,从以前清粥、野菜、淡汤的大杂烩变成现在最基本的昏素变换;从以前不料颜色单一制成的衣服变成现在五颜六色多元化分类的款式和样式,人们的生活习惯变多了,生活质量也提高了,不得不说在渐变的岁月中我们的生活也变得彩色了、丰富了、精彩了。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最能够切身体会和感受的要属国家实施的中职生减免政策和新农村发展政策。面对每年1500元的中职生减免助学金,我最想说的是无论何事何地祖国都一如既往的关心和重视我们未来的时代继承人。我从心底里由衷的感谢祖国对我们中职学子的关心及重视,是祖国创造了良好而优越的环境和条件让我们中职学子更加激昂的释放青春的力量来为祖国的腾飞而努力、而奉献;在我的家乡,以发展新农村的名义来改善和建设农村的政策实施后,看着家乡周围一幢幢样式设计别具一格的新住房、水泥路、路旁的路灯和花与树、还有楼与楼之间宽敞的走廊,我看到崭新的农村面貌,它充满了新农村的气息与特质,多了份祥和与安静,少了点噪音与杂乱。让农民在政策的带领下住的放心,干的起劲,也大大增强了国家的后赘力量。2008年对于中国来说是多元化的一年。2008年8月8日晚8点零8分是世界见证奇迹的一刻。那一晚祖国释放出的光芒无疑是震撼了全世界,那一幕幕气势宏伟磅礴的演出,一个个精彩绝伦的历史情节。黄种人用独特的思想和智慧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的优良传统与风采。令人不可思议的每个瞬间,令人永生难忘的华丽盛典,让全世界相约在那一晚见证了东方雄鹰的神圣与传奇。每当看到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的运动键儿在赛场上挥汗如雨、忘我拼搏的时候,我总是握紧拳头绷紧神经目不转睛的看着他们的一举一动,在心里默默为他们加油、加油、再加油。当金牌的英雄榜上又出现那鲜红的五星红旗时,当最高领奖台上又出现中国运动键儿的身影时,当赛场上空又再次环绕起熟悉且铿锵有力的义勇军进行曲时,我不计其数次的热泪盈眶,只不中国人的汗水没有白废,只为中国人的努力有了回报。多少个令人难熬的日夜,中国的运动键儿们用他们钢的臂膀,铁的脊梁,以无坚不摧的力量从众多比赛中脱颖而出,创造了中国第一的金牌史,是啊!历史会永远的记录下中国运动键儿后起之秀的大将之风,也会永远的记录下属于全中华民族的辉煌时刻。令人难以忘怀的2008年,在5月12日下午2点28分,一次来自自然的颤抖,令山河失色、楼倒人亡,震碎了中国多少个无辜的家庭,然而经过一百多个日夜的抢救及救助,一次次生与死的边缘,一次次阴与阳的擦肩,是我们中国人用神圣而温暖的的双手,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为原则,一次又一次挽救了国人的生命、延续了国人的日夜。多少个催人泪下的瞬间,多少个泪洒天地的画面,让人不禁高亢中华民族的脊梁不畏那地裂山崩,我们崛起于废墟,傲然屹立于天地之间,它是中华儿女坚守的不变的信仰,也是华夏民族永远不灭的象征。那一位位牺牲得重如泰山的英雄们,他们同鸣“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他们同声“生命没有斤两可称,死难没有轻重之分”,毅然选择将生的希望赠予别人,死的黑暗留给自己,他们深知五千年的兴衰,到任何时候都不是可以逾越的悲情,而是必须直面的苦难。我们屹立于东方的中国人在任何时候都能担起民族的大起大落,也可以用行动证明什么叫智勇双和人多力量大。我想对全世界说:“一次颤抖,震不碎中国人坚定的心,一次摇晃,摇不动中国人坚守的情”。太多太多的事情,太多太多的精彩,怎一两句话能够叙述得了我心中久久不能平息的激动之情。所谓的国家,也就是有国才又家。身为一个中国人,我为我身上流动的血液而骄傲,为我是黄种人而骄傲。我想用我最大的呐喊声告诉全世界:“我爱我的国,也爱我的家”。1200字以上 高三 议论文
-
南京大屠杀今天是我30多万同胞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中遇难65周年忌日。本报驻南京记者戴袁支率南京理工大学8名学生,自筹资金,走访南京栖霞区、江宁区的百位老人,对当年南京大屠杀的史实进行长期调查,奉献出长篇报道《苍天回眸——百位幸存者的证词》。详细记录他们调查成果的专著《苍天回眸》也将于近期出版。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见证人贝茨(MinerSearleBates)博士曾经祈祷:“给全球以和平,给人类以慈悲。”在今天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里,本报披露这次调查的部分结果,正是为了让世人以史为鉴,反对罪恶的侵略战争,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安宁。南京栖霞山,又一年红叶缤纷。65年前红叶落尽之时,这块土地上中国军民的鲜血在流淌。当时在南京栖霞山江南水泥厂的丹麦人伯恩哈特·阿尔普·辛德贝格(BernhardAlpSindberg)先生,在1938年2月有这样的描述:“你难以想象,这里到处血流成河……血,血,到处都是血。这些天来,中国人被实实在在地放了一次血……得有相当大规模的行动,才能让人感觉得到(到处血流成河)。”今年,未等“12·13”当年南京沦陷的日子到来,南京市郊栖霞区、江宁区的一些老人就来到墓地,祭奠被侵华日军杀害的先人。百位老人的证词证实:日军实行的是军事恐怖主义今夏,本报记者组织南京理工大学8名同学,自筹资金,走访南京栖霞区、江宁区的百位老人,对当年南京大屠杀进行又一次调查。1937年12月上旬,侵华日军进攻南京,在外围遭到中国军队的抵抗。8日晚开始,中国军队被迫退守(复廓)核心阵地,南京东部外围的复兴桥、汤水等地陆续沦陷。凭借优势装备和空中支援的日军,在日后的攻势中,每侵占一地就开始烧、杀、抢、奸,实施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栖霞区的老人王利民还记得,当他躲避日本兵逃难到栖霞山上,回望村庄,已成一片火海。长林村王立永老人则向记者描述说,日本兵从仙鹤门到横山嘴,烧;到杨石桥,烧;到陡山,烧;到龟山,烧;日本兵走到哪里烧哪里。日本兵到韦山住了一夜,转回东长林,又烧了几十家。西花村有一个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子,二三十间房子,全被烧了,一点没剩。西沟村的房子大部分被日本兵烧毁。正如今年本报发现的辛德贝格写于1938年2月的信中所记载的那样:“(从栖霞山到南京城)一路上,看到的是四处的废墟。所有的村庄都被烧毁了。”“真是禽兽1江宁区东流村82岁的孙奎庭在接受调查时说,“冬月十五,日本兵到村上连杀了五六个人。老人、小孩都杀。我亲眼看见一个日本兵(用)刺刀扎进一个小孩屁眼里,然后挑起来,那孩子疼得直叫,那个日本兵哈哈大笑。”在调查中,我们不止一次听到类似的日本兵残害未成年人的暴行。侵华日军不止是一枪把人打死。——孟北村的苏立芝老奶奶提供证言说,在同兴附近山上,有4个老头老太太被杀害。几个小伙子反抗,其中一个人的头被日军砍下,眼睛鼻子都被挖空了。——东花村的杨洪兴还记得日本兵抓走马仁义等20几个人拉船,拉船到江边后,日本兵让他们挖坑跪下,然后在后面用刺刀捅,马仁义见势不好,撒腿就跑,未被日本兵枪弹击中,死里逃生。——日本兵还强迫中国人活埋自己的同胞。家住仙鹤门附近的85岁的老人孙继华说,(1938年)正月十五,日本兵要我们到池塘中把老百姓浸在水中防止被烧的家具捞上来,供他们烤火。然后让当地人活埋我们。因埋得不实,日本兵走后,我捡了条命。——摄山镇的徐继安老人提供证言说,日本兵抓住一个姓黄的人,在池塘掏了个洞,让他往里钻,最后把他冻死、淹死在那里。——兴隆村的王德全老人说,日本兵让一个叫万正坤的人带路,万不肯,被活活烧死。——东阳街的许广发证实说,驻在龙潭中国水泥厂内的日本兵,把他们认为是中国军队士兵的人“头套起来,放狗咬死”。……在林山村,90岁的郭世美被抓走的哥哥郭世荣至今未归;在西沟村,陈宗尧的父亲被日军残杀于东阳黄泥巷;在李家岗,当陈家宝来到日军屠杀他大哥等10多名乡亲的现场,难以压抑的苦痛涌上心来;郭村的周道凤的伯父和父亲被抓后至今杳无音信,失去家人的周道凤从都市女童沦为农村童养媳……接受调查的百位老人讲到当年的苦难,不少人干涸的眼窝又溢出老泪。这一切让我们调查者心灵受到极大震撼,实在不愿让老人们再忆及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与记者一同调查的岳春晓说:每天的调查,都让我们内心充满矛盾。大屠杀中遇难同胞的亲人,没有得到过任何补偿,只能通过确凿的证词,申明那一段有人要刻意掩盖的史实。在去年“9·11”事件中,数千无辜的人牺牲,全世界为之震惊。而在65年前的那场屠杀中,南京及其周围地区,有数十万无辜的人不幸遇难。早在65年前的1937年12月27日,金陵大学应变委员会主席贝茨博士在致日本驻华使馆官员的信中就指出,侵华日军在南京实行的是军事恐怖主义。本着人道、公理、良知和正义,他曾直率地向日方抗议说:“所有民众的生活充满痛苦与恐惧,全由(日军)士兵造成……两周军事恐怖主义之后的丑行依然如故。”1200字以上 初二 记叙文
-
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指1937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陷落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数月的大规模屠杀。其中日军战争罪行包括抢掠、强奸、对大量平民及战俘进行屠杀等。屠杀的规模、死伤人数等没有世界共同认可的数字,但一般认为死亡人数超过30万。在中国,南京大屠杀往往是民族主义的重要关注点。而在日本,公众对南京大屠杀的认识存在着广泛不同的情绪及观点,尤其是日本部份极右份子,认为南京大屠杀是被夸大、甚至是凭空捏造的反日本外交工具,也有人认为否认南京大屠杀是历史修正主义、否认主义的表现。由于日本人对南京大屠杀的意见着广泛的分歧,因此视乎讲话者的观点,南京大屠杀可能被称为“南京大虐杀”、“南京虐杀”、及“南京事件”等。对南京大屠杀的认识,是中日外交及人民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之一。而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南京大屠杀一般英译为NanjingMassacre(南京屠杀)或Rapeof Nanjing(南京的洗劫、南京的强奸)等字眼,但总体上人民对其的认知往往远不如对纳粹的种族灭绝过程的认知。亲历和目睹“南京大屠杀”的中国人和日本人尚健在的已经不可多得了,能作见证的人亦即将与时俱逝。但是,这个中国历史上空前的惨案还悬而未决,让我们活着的,尤其是作为这段历史的见证人的一代,有责任把“南京大屠杀”这件在第二次中日战争中最突出的惨绝人寰的日军罪行,彻底澄清,以对祖先,以儆子孙,更为“南京大屠杀”中死难的34万同胞伸冤。日期与地点:在南京审判(1946年1月至1948年11月)时,亲历“南京大屠杀”,曾任“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委员”的梅奇牧师(返美后任耶鲁大学驻校牧师)、贝德士教授(金陵大学历史教授,后任该校副校长,返美后任纽约联合神学院教授)及南京红十字会副会长等出庭作证。贝德士说∶“南京失陷后在两礼拜半到三礼拜的期间恐怖达于极点,从第六礼拜到第七礼拜的期间恐怖是严重的。”另外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司库和秘书金陵大学社会学教授史迈士也对南京审判法庭说∶“在最初的六个礼拜中,曾每天提出两次抗议。”于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才有“在日军占领后最初六个星期内,南京及其附近被屠杀的平民和俘虏,总数20万人以上”的裁定。据此,学者及一般人多沿用“南京大屠杀”只为期六个星期。“南京大屠杀”不只是六个星期,虽然这六个星期的屠杀最为严重。如果我们需要确切说明“南京大屠杀”的最严重阶段,那应该是从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至1938年2月5日,新任日本南京守备司令官天谷直次郎到任。两天后,日本上海派遣军总司令松井石根曾下令恢复南京秩序。尽管有松井上将和天谷少将的允诺,日军在南京的屠杀、奸淫、掠夺、放火并没有显著的改善。当时纳粹德国驻华大使馆政务秘书乔治•罗森于1938年2月10日自南京发往柏林外交部的电报还说∶“日本人在南京的恐怖统治已达无以复加的程度。”他于3月4日的电报更清楚地分析日本人暴行的情形∶“二月份及本月近几天南京及其周围的形势已有些稳定……日本人的暴行在数量上已有减少,但在性质上没有变化。”罗森还提到直到他动笔写信那一天(3月4日),南京还看不到一家中国商店。史迈士教授在其1938年出版的《南京战祸写真》中说,南京市区在1938年3月份,有许多大门还是封着的。再有蒋介石的德国顾问团团长法尔肯豪森,当时留在南京在德国大使馆工作,其遗稿中记有“一个日本兵于三月十九日在美国教会院内强奸一女孩”。上述留在南京的西洋人所报道的南京二三月的恐怖情形完全符合很多留京的中国人所作之记述。南京失陷后未及逃出的野战救护处处长金诵盘及其科长蒋公谷两位医生于1938年2月15日搭美侨李格1200字以上 五年级 叙事
-
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对我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日军占领上海后,直逼南京。国民党军队在南京外围与日军多次进行激战,但未能阻挡日军的多路攻击。1937年12月13日,南京在一片混乱中被日军占领。日军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指挥下,在南京地区烧杀淫掠无所不为。12月15日,日军将中国军警人员2000余名,解赴汉中门外,用机枪扫射,焚尸灭迹。同日夜,又有市民和士兵9000余人,被日军押往海军鱼雷营,除9人逃出外,其余全部被杀害。16日傍晚,中国士兵和难民5000余人,被日军押往中山码头江边,先用机枪射死,抛尸江中,只有数人幸免。17日,日军将从各处搜捕来的军民和南京电厂工人3000余人,在煤岸港至上元门江边用机枪射毙,一部分用木柴烧死。18日,日军将从南京逃出被拘囚于幕府山下的难民和被俘军人5。7万余人,以铅丝捆绑,驱至下关草鞋峡,先用机枪扫射,复用刺刀乱戳,最后浇以煤油,纵火焚烧,残余骸骨投入长江。令人发指者,是日军少尉向井和野田在紫金山下进行“杀人比赛”。他们分别杀了106和105名中国人后,“比赛又在进行”。在日军进入南京后的一个月中,全城发生2万起强奸、轮奸事件,无论少女或老妇,都难以幸免。许多妇女在被强奸之后又遭枪杀、毁尸,惨不忍睹。与此同时,日军遇屋即烧,从中华门到内桥,从太平路到新街口以及夫子庙一带繁华区域,大火连天,几天不息。全市约有三分之一的建筑物和财产化为灰烬。无数住宅、商店、机关、仓库被抢劫一空。“劫后的南京,满目荒凉”。后来发表的《远东国际法庭判决书》中写道:“日本兵完全像一群被放纵的野蛮人似的来污辱这个城市”,他们“单独的或者二、三人为一小集团在全市游荡,实行杀人、强奸、抢劫、放火”,终至在大街小巷都横陈被害者的尸体。“江边流水尽为之赤,城内外所有河渠、沟壑无不填满尸体”。据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日军集体大屠杀28案,19万人,零散屠杀858案,15万人。日军在南京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大屠杀,中国军民被枪杀和活埋者达30多万人。中华民族在经历这场血泪劫难的同时,中国文化珍品也遭到了大掠夺。据查,日本侵略者占领南京以后,派出特工人员330人、士兵367人、苦工830人,从1938年3月起,花费一个月的时间,每天搬走图书文献十几卡车,共抢去图书文献88万册,超过当时日本最大的图书馆东京上野帝国图书馆85万册的藏书量。个人观点:1。南京是当时国民政府首都,攻克南京,这个亚洲最大的国家的首都,对于日本人来说是一件非常值得庆祝的事情。由于日本在战争中是侵略者,不需要维护什么亲民的形象,因此高层会纵容基层军官和士兵尽情做他们想做的事情,包括抢劫、强奸、杀人。2。有说法认为,南京沦陷后,许多士兵将武器军服一扔,混入平民,日本人无法区分。而混迹在平民中的士兵是非常可怕的,一旦有人组织就会立即组成强大的反抗武装。因此日军进行了有组织、有步骤、大规模的屠杀。3。大屠杀可以起到震慑敌人的效果。不论如何宣传中国人顽强、不惧强敌,在残酷的杀戮面前,相当数量的,只要不是处于热血贲张的年龄的年轻人,上有老下有小、拖家带口的小老百姓,还是会选择老老实实地去做良民。意志强一些的,可能会为抵抗斗争做悄悄做些帮助,而意志弱一些的,可能就做了汉奸。另外,也可以削弱其它战略重镇的抵抗意志。4。与纳粹仇视犹太人类似,当时的日本对中国人也有一定的蔑视倾向,认为劣等民族应当被消灭。5。在当时的环境下,对“人”的重视还不像现在这么强烈,在“绞肉机”一样的战场上,死个万把人简直太司空见惯了,不像现在这样死个几百人就要举国哀悼,因此三十万人的屠杀数量在侵略军眼里并不是什么需要三四而后行的事情。——总之,历史已经过去,仇恨解决不了问题,“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不能寄希望于敌人的仁慈来保护自己的生命,自己强大了自然就不会出现这种事情了。1200字以上 二年级 写人
-
流年——为了忘却流逝的岁月时间是流淌的,而且越流越快。我对哥哥说,以前总是过完日子回过头一下子感到光阴似箭,现在是一边过日子一边就听到了时间流逝的声音。哥哥对我说,时间真正流过的速度,不仅比人亲眼看到的要快,而且比人心灵感受到的也要迅速......一下子想起初中时有个历史老师曾给我们讲过一段话,他说到了我们这样的年龄,已经越来越有了种对死亡的恐惧,而你们,则还没有这种概念,更不会有什么顾虑......他不过比我们大二三十岁,应该还有很多时间能活的,所以当时我并不太明白他这句话的意思,以及他说这句话时的心态。校园运动会又要到了,就是明天。而去年的校运会仿佛就发生在昨天——那是进高中以后在这个集体中度过的第一个校运会;而明天的是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高中,很多东西除了第一次就是最后一次......三年前,我曾用了一年的时间来接受突如其来的初二分班,然后将我所有的爱都献给了初三(5)班......然后大家便分开......再然后我又用了一年时间从初三(5)班的回忆中走出来,试图融入新的集体......几个星期前我发现我似乎成功了,我好像又准备把我所有的爱都献给我的高二(17)班了......可是下个夏天一过大家又要分散到年级的各个角落......五年当中我用了三年来适应,用了两年来投入我的爱,我觉得我像个傻子一样被时间耍来耍去,令人痛心又无可奈何。三天前在校友录上看到了一张楼梯的相片,突然感动得有流泪的欲望―――那是学农的最后一天我们十一个人通宵说话的地方......相片上没有人物,只有六把凳子、一副扑克牌、一罐开了盖的午餐肉、两听喝光的啤酒罐、两卷饼干、一根火腿肠的包装纸、一个没扎好口的垃圾袋,还有第四级台阶上,小恺用来当坐垫的新世纪英语书......虽然没有人物,但我却真切地看见那另外十个人被夜色笼罩的脸......然而这些竟这么快就成了回忆,就像这张相片被故意处理成的黑白两色,充满怀旧的感觉,尽管我们6天前还在那里,尽管我还能感受到那天夜晚空气的冷,台阶的冷,和人心的温暖......听到两种讲法,一种说回忆是有毒的,另一种说能回忆是一种资本。曾经坚信第一种说法的我近期一下子觉得第二种说法也有它的可取之处,因为在看那张相片的时候,我有种那么真挚那么实在的感动,我相信不是任何人在看这张简单到极至的相片时,都会有像我一样的感动的,这种感动源于经历——虽然不免对逝去感到忧伤却庆幸拥有了故事;那些记忆像凝结的琥珀风干的蜡油,都是一个个故事,记录了流过的年岁......我不知道我以后会不会去留学,如果要去的话,我一定要把妈妈带了一起去。我这样做的目的不是要让她给我看家做饭洗衣服,而是为了让自己能够天天都看见她——作为子女最难过的就是在离家多时回去的时候,猛然发现最亲爱的父母在自己不在的那段时间里,不经意地老了这么多,会很凄凉、很无助、很难以接受的。岁月它什么都改变,改变一个人的外表不够,还要改变他的心,最重要的是改变了原来的那种感觉,它改变的时候那么隐蔽、那么难以察觉,却使一切日新月异着。看穿这一点,我决定要一直陪着妈妈,让自己时刻见证着她的改变,而不是突然接受她两个全然不同的样子,像个断层。我就是怕时光把人变得陌生,变成自己不认识的样子,所以害怕离别,很多人都因为这个原因害怕离别。日子总要过的,不管喜欢也好,厌恶也好,日子都要过的,它也不会因为人的留恋而停下脚步,它是流淌的,我行我素地流淌着......我们过日子就像看风景,要紧的不是一路风景是好是坏,而是陪我们走过这一段或那一段的,人。1200字以上 高三 叙事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