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烈士纪念馆
今天是清明节,学校组织我们所有同学一起去烈士纪念馆参观。
这天一早,大家就集合完毕了,整理好队形之后,大家开始整齐如一向着烈士纪念馆进发。一路上,老师为我们详细的讲解了烈士纪念馆的建造历史还有意义,我们也都认真的听着。到了纪念馆,大家首先把手中的白菊花敬献给了院子中的烈士纪念碑,而后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开始了参观。烈士纪念馆分为好几部分。第一部分是烈士们的事迹介绍和历史意义;第二部分是烈士们生活年代的一些实物资料;第三部分则是场馆的近年来的建设的介绍。我们一边观看,一边听导游的讲解,不仅学到了许多知识,更加加深了对革命先辈的崇敬。
我们的美好生活是伟大的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
我的卧室
我的卧室里是我感觉最温暖,最温馨的地方。
走进卧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我的床,床上铺着小碎花的床单,床头放着我喜欢的毛绒熊,床头朝东靠墙放着,靠着窗的两边分别是我的学习桌和书架,在学习桌上,整齐摆放着我要看的书和要做的题,在桌子的左上角,放着一个温暖的照明灯,每当当我学习到深夜时,都是它给我带来了光明,让我安心学习。
在床的另一边是我的书架,上面排放着各种各样的书,有三国演义、海底两万里、红楼梦……这些书都是我爱看的,它们让我在书的海洋里遨游,吸收许多的知识,让我的生活不再单调。
靠近书架旁有一个超大的熊,在我品读书籍的时候,它还可以充当一下椅子,躺上去可舒服了,软绵绵的,就像躺在一片云上,别提多享受了。
书架左边是窗,窗帘是淡蓝色的,这种颜色给人一种舒心,减轻压力的感觉。每当我遇到不顺心的事或心情不好的时候,我都会从窗户向外看,看蓝天、看白云、看一切我想看到的东西。慢慢的,我的心情也就好的差不多啦。
站在窗户旁边向左看,是我的衣柜,里面放着我所有的衣服,打开右边的门,它的背面是一个与门一般大的镜子,当我穿上新衣服,我就可以在镜子面前好好欣赏一下。
在卧室里,最必不可少就是床,床到我的膝盖,趴在床上放松极了,软绵绵的可舒服了,每天晚上在这张床上睡去,每天早上从这张床上醒来,它承载了我的梦,把梦编织成一个无形的温暖的网,让我在黑暗的夜晚安然入睡。
走回门口,左边是一排杂物架子,上面摆放着我们一家人的照片,记录着我从小到现在的生活瞬间,无比温馨。
这就是我的卧室,一个让我感到温馨的港湾。
相关推荐
-
参观新四军纪念馆盐城新四军纪念馆主馆区座落在建军东路北侧,于1986年10月建成对外开放。据有关数据显示,主馆区南北长330米,东西宽110米,占地50亩。共分群雕、碑林、展厅、园林四个景区。广场正中立有一座11。75米高的“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重建军部纪念碑”,碑的正面为李先念的题字,背面刻有黄克诚写的《盐阜会师记》碑文,碑前有喷泉。广场东西两侧屹立着“英勇战斗”和“拥军支前”两组高5米、宽7米的用花岗石雕刻而成的半圆雕、高浮雕组合的高大的红色花岗雕塑。桥头两旁各有一座用整块汉白玉雕成的少先队员塑像。两侧碑廊分别陈列着老一辈革命家以及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台知名书法家作品的石碑120余块。展览大厅是一座现代化的建筑,造型体现新四军的“四”字,正面上方东、西各有一幅“新四军盐城重建军部”和“新四军八路军会师”的花岗石阴雕画。两幅中间是新四军佩戴的“N4A”臂章图案。门前挂着李先念题写的“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重建军部纪念馆”金字匾额。大厅左面墙上,□总书记的题词:“江淮英杰,卫国干城”,高度评价了新四军的丰功伟绩;右面墙上,邓小平同志的题词:“中华儿女们记着:你们的幸福生活是用血换来的!”教导后人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发扬光荣革命传统;正面巨幅屏风上,镌刻着毛泽东的手书《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屏风两旁挺立着陈毅、刘□、张云逸、赖传珠、邓子恢五位领导人的雕像,使人感受到“皖南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重建新四军军部,粉碎国民党顽固派取消新四军的图谋,拯救中华民族于危亡的坚强意志。门前陈列着飞机、大炮、军舰等。展厅内陈列着较为完整、系统的新四军坚持华中敌后抗战的史料和文物。这就是新四军纪念馆。700字 初一 叙事
-
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前不久,我怀着沉重的心情参观了位于江东门的南京大屠杀纪念管。一进大门,一个数字相当醒目引起了我的注意,它代表着被日本军官杀害了的南京同胞们。馆内以灰黑色为主,首先我们参观了日本人玩杀人游戏的“工具”之一—万人坑。一个灯光昏暗的屋内放有后人挖出遇难同胞的骸骨,据解说员介绍,在这些看后让人纠心的骨头都是日本人下的毒手!听了讲解我心中愤愤不平特别难受。接着,我们又参观了许多日本军官用卑鄙的手段杀害了的中国人民的图片,其中有一幅图让我印象深刻: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爷爷嘴里叼着一跟还未熄灭的香烟,脸上布满皱纹,老泪纵横在看他的下身。天啊!除了老人的脑袋以外,下身已经“不翼而飞”了!看到这个情景,我的眼睛湿润了,随即想到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一句词: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参观完了纪念馆,我心理久久不能平静,认为日本人坏透了,他们没权利杀害中国人!更没有权利侵略我们那亲爱的故乡南京!由此我想到了大火烧北京的圆明园三天三夜。这件事我很早就了解到,但令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外国人爱欺负善良的中国人民呢?难道中国人民做错了什么?至今我才得知因为中国人太善良了,中国人民根本不愿与外国人斗争,中国人民只想与外国和平相处,俗话说的好: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虽然是这样,但也另有隐情。当时的中国与其他国家相比并不先进,而是处在落后的状态中,因此被区区的小日本欺负的如此惨。嗨,落后就要挨打呀!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在不断进步,作为中学生,我们必须热爱自己伟大的、富饶的祖国。就如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议中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第一条:“以热爱祖国为荣,危害祖国为耻。”热爱祖国就应当从小事、一点一滴做起。这不,每天早晨七点半的升旗仪式以及半晚的降旗就能体现我们的爱国情。立正站好,少先队员敬队礼,双眼目不睛的注视着国旗。在马路上不乱抛乱仍杂物……这些不都是爱国的表现吗?在抗日战争世纪就更为感人了,王二小聪明机智,不怕危险;林祥谦不屈不挠、勇敢……但是也有见利忘义的卖国贼,汪精卫和王克敏就是这样的小人,他们居然卖国求荣不知廉耻,难道他们没有想过日本人如此残忍的残害中国同胞?我们可是中国人!中华人民是不可欺侮的!历史上居然有令后人羞愧的事,就一定有值得后人骄傲的事!两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历史上举世无双的伟大壮举。它是光辉的史诗。国家领袖毛泽东曾这样评价它伟大的历史意义:长征是历史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传队,是宣传书,是播种机。中国人民不会因被他过侵略而放弃前进,也不会因有过光荣的一面而退步,相信中国一定是世界民族之林的强者!1000字 初一 散文
-
温州革命烈士纪念馆参观记清明时节,春风习习,春雨绵绵。我们踏浪北上,到温州市江心屿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9瞻仰纪念碑,凭吊萆命烈士。越过石门,一眼便望见朦胧在细雨中的烈士纪念碑。伫立于巍蛾的碑前,我胸中热血沸腾。是的,这里不像苏州园袜那样小巧玲珑,一步一畳I也没有杭州西湖那样妍戈秀丽,令人心旷神怡。在这里,它给人的不是一种旅游的享受,而是一种步人圣地的庄严肃穆的印象。令人胸怀澄澈,百端感悟,集结为一点:人生,应当像革命烈士那样,力国为民,为壮丽的共产上义事业。脚踏着纪念馆前坚实的台阶,眼望着高錄的纪念碑,穿行于回廊之间,四周一片寂静,只有那沐浴在细雨之中的松柏,似在低诉着一个个遥远的悲壮的故革,听得我心里沉甸甸的。我駄默哀悼着。或许,是我们祖先的悲歌太多,而今我们的眼泪才会如此苦涩。但历史毕竟是向前发展的,不是么:廊边的花圈分明吿诉我:宾理和正义总是被人们永远怀念和称颂的0跨过门槛,史册在我的眼前打开了,我被带入了刀光剑影、血火交融的悲社年月……“外备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和约签字”……口兮此起彼伏,学生们或拿标语,或握拳头,或舞胳膊,一齐涌向卖国贼的“狼窝”。这不是“五四”爱国运动浪潮席卷全同时,学生游行#威的场面吗!両面上,是一位光着脚,端膂大瓷碗,津津有味地吃着盱菜的军人形象。啊!那不是在行军作战中与战士同甘共苦,经常赤脚,冲锋陷阵,奋勇当先的江军指挥员吗?他吃野菜,吃野草,为的是让我们子孙后代过上幸福生活啊!“骸骨何须归故土,环球到家有青山。”这是谁的铮铮奈言?游馥】这位党的英雄战士,就义时从容地口占绝句,一字字浸透鲜血,就成了永远激励后来人的诗篇。忽然,眼前白光一闪,剑子手举起阴森的屠刀,向不屈的战士董树暖砍去,殷红的鲜血像晚霞弥散开去,染红了天空,映红了大地。看一看我们先烈的身躯呀,竟有七十余个伤0。催促回家的哨音把我从历史的沉思中惊醒过来。走出纪念馆,我再度肃立于纪念碑前口不知何时雨已经停了,红彤彤的太阳正挂在西边的山顶上。“彩髖满天,落日正闺;今宵已过,还有明天!珍取光阴,把.握少年。”是的,昨日的历史,我们的先辈已经填满;明天的历史,应该由我们去书写。那么,当我们告别纪念馆的时候,就銓朝舂明天,历史进发的时刻了……。800字 初一 写景
-
参观台儿庄大战纪念馆一天爸爸问我:“儿子,你知道台儿庄大战吗?”我想了一会说:“听说过但是不太了解。”“好,今天我就带你去看看。”说着爸爸换好了衣服,骑上老坦克(老摩托车)带上我就出发了。我们一路南下,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台儿庄大战纪念馆。 我走到门前不由得惊叹一声:“哇!好大啊!”正当我还没回过神来的时候爸爸早已买完了门票进去了,我赶紧跟了过去。这是一个旅游团下了车。一名导游急忙走了过去面带笑容的为他们解说。爸爸对我说:“我们就跟着那个导游吧!”我嗯了一声就跟了过去 。那个导游小姐把我们带到了一电影播放室,里面正播放一个纪录片《台儿庄战役》里面的景象惨不忍睹,一具具尸体躺在路边,有的婴儿还趴在母亲身上找奶吃。这让在场的每一个人的眼中流露出憎恨的目光。走出了演播室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走进了全景画展。只见画展内部锣鼓声明,金飞狗跳,仿佛身临其境。里面的壁画画的惟妙惟肖,生动形象的描述了台儿庄大战的全过程。走出了画馆我们走上了浮桥,这个浮桥是当时城中官兵的唯一退路,但是它却被炸了,因为官兵们不给自己留任何退路,一定要和日本侵略者拼个你死我活!走过了浮桥导游指着一幅画说:“这是我国的一名飞行员,他曾在一次战役中冒着生命危险撞上了敌机,与敌人同归于尽,而他装上的那架飞机的驾驶员恰巧是他在日本留学时的教官。他被后人称之为——中原飞鹰。走出了纪念馆我静静的看着不远处的石雕,心里暗暗地想到,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呀!550字 初一 记叙文
-
参观周总理纪念馆今天我和爸爸妈妈怀着崇敬的心情,去参观周总理纪念馆。一进馆门,就见纪念馆树立在被宽阔的水面、碧绿的小草包围之中。主馆坐落在绿色草坪的基台上,象征着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是中国人民忠实的儿子,他将永远扎根在祖国的土地上。主馆四方八面体寓意着周总理的精神普照着我们中华民族。四根花岗岩石柱寓含着周总理提出要在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设想。在主馆大厅内有一座周总理全身汉白玉座像,四周由鲜花、长春盆景簇拥,像一位顶天立地的伟人正在思考着国家的发展,家乡的进步。站在观景台上,阵阵清风迎面赴来,远眺古城,即可以感受着城市丰富历史文化,也发现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来到附馆,建筑呈人字型,体现了周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他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附馆展示了总理一生所经历的图片、影音、实物资料,每个展示都有一个小故事,都有一个画面呈现在你的眼前。听旁边的导游在讲总理的生平,我深受感动。有几个小故事让我印象尤其深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910十二岁的周恩来故乡淮安,前往沈阳东关模范学校读书。周恩来在这里开始接触到许多新知识,开阔了眼界。有一次学校魏校长要讲修身课的“立命”一节。 当时,辛亥革命爆发不久,人们的思想处在明显变化中,很多人找不到为之追求的理想。魏校长有感于此,讲课讲到最精彩处,突然停顿下来,问学生:“诸位同学为什么而读书?” 有的回答为光耀门楣而读书、 有的回答为明礼而读书,在当时的封建教育两位学生的回答也不能算错。魏校长直摇头。他走到周恩来面前说:“周恩来,你是为什么而读书?” 周恩来站起来,庄重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听了这样的回答,魏校长非常兴奋。就追问一句:“你是为什么而读书?”周恩来大声地向同学们重复了一遍。 课堂上,寂静无声。全班同学都把敬佩的目光投向了周恩来。 魏校长用得意的眼神望了望周恩来,“常言道,有志不在年高,他才十二岁,就怀着振兴中华,使之崛起于世界的宏图大志,大家都应以他为楷模……” 拒修西花厅 西花厅是总理在中南海的办公场所,在这里生活了整整二十六个年。西花厅后院的几间旧式平房,是总理的办公室。这几间老式平房由于年久失修,家具油漆已以脱落,屋顶漏雨,屋内地面潮湿。门窗不能密封,每当严冬来临时,工作人员只得用旧报纸裱糊以挡御寒风。 西花厅工作人员曾多次提出对房屋进行修缮的请求,都遭到了周总理的拒绝。 一次周总理到外地调查研究,工作人员认为时机难得,乘机对西花厅总理办公室进行简单的维修。只不过是修了屋顶、铺了水泥地、粉刷了墙壁、换上了新吊灯、挂上窗帘而已。两个月后,总理回到了西花厅,当他看到了焕然一新的西花厅时,感觉非常意外,同时也很生气,立即找来相关工作人员,严厉地批评了一番,然后说:“这样搞,造成浪费,影响多不好。我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却没有做到。”周总理无可奈何地说:“房子已经修了,不好再动。但必须把新加的吊灯和窗帘拿下去,将原来的旧木床换回来。”工作人员深知总理的秉性只好停止了没有完工的修缮。 修房事情之后,周总理先后三次在国务院会议上自我批评,批评自己律己不严。打那以后以后,周总理对房屋修缮的控制更加严格了,直到周总理逝世,西花厅再也没有维修过。 总理一生没有留下财物、骨灰,却在人们心中留下一座高大的丰碑。1200字 初一 记叙文
-
参观纪念馆参观纪念馆今天上午,我们大埔小学五,六年级的同学去参观三河坝纪念馆,五年级的同学先去,接着六年级的同学在去,我们早读课下课之后就出发了。我们坐在车上,非常高兴!因为我们就要去参观三河坝纪念馆了。我们来到了纪念馆,首先我们先进去参观纪念馆,有些同学还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我们看了一会儿后,老师叫我们出来排队,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里纪念馆,接着,同学们来到了纪念碑前,纪念碑约有十五米,我们仪仗队就站在两边。接着,主持人说:“瞻仰三河坝烈士纪念碑仪式现在开始!”首先是仪仗队演奏,和放鞭炮。接着三鞠躬。这些英雄使我很受感动。那些革命烈士,为了革命,不怕严刑拷打,不怕枪林弹雨,为了穷人的解放,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勇敢地同敌人搏斗,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下一代神多么可过上幸福生活,他们舍生忘死地战斗,用鲜血和宝贵的生命换来今天和平安宁的生活,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用最好的成绩来报答我们的社会!从三河坝纪念馆的返校途中,我内心还在赞叹那些革命烈士的英雄气概。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继承先烈的遗志。将来做好革命事业的接班人!400字 六年级 日记
-
参观郑成功纪念馆今天是国庆节,是祖国妈妈的生日。一早,爸爸妈妈便带着我和弟弟、妹妹们一起去参观郑成功纪念馆。一进门,便看到一座大大的铜像,墙上写着“民族英雄郑成功”。接下来我们参观了三个展厅,里面有各种珍贵文物,有郑成功的头发、鞋子、玉带,还有刀、枪、大炮、船,还有许多名人的书画。我们还参观了好多地方,去了郑成功碑林、郑成功庙、封神台。我最喜欢的是封神台,站在上面可以看到海面上来来往往的渔船,我仿佛看到了当年郑成功站在上面指挥着船员出战的情景,心里激动极了。200字 二年级 日记
-
参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E度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2012年8月份,我们去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亲身感受了红色文化,座落于南昌市中山路的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创建于1956年,原为江西大旅社,是当年南昌八一起义的总指挥部旧址,是全国首批中小学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之一,看着大量的文物资料,照片,绘画,图表和文物。馆内详的图文介绍,把我带入了那个军歌嘹亮战火纷飞的年代。1927年,正当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节节胜利蓬勃发张之际,国民党蒋介石,汪精卫集团却相继发动反革命政变,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使中国共产认识到武装斗争的极端的重要性。所以八一起义纪念馆需要传递的不仅仅是武装反抗国民党这一事件,而更应该侧重于中共为什么武装反抗国民党,这样才能让我们的青少年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让大家明白追求理想的付出与坚定信念的可贵,让大家知道:没有战士的倒下,就没有红旗的飘扬,要知道,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是靠千千万万的战士的鲜血和智慧,才创建这样美好的家园。四年级:蔡昱汝400字 四年级 日记
-
参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2012年8月份,我们去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亲身感受了红色文化,座落于南昌市中山路的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创建于1956年,原为江西大旅社,是当年南昌八一起义的总指挥部旧址,是全国首批中小学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之一,看着大量的文物资料,照片,绘画,图表和文物。馆内详的图文介绍,把我带入了那个军歌嘹亮战火纷飞的年代。1927年,正当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节节胜利蓬勃发张之际,国民党蒋介石,汪精卫集团却相继发动反革命政变,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使中国共产认识到武装斗争的极端的重要性。所以八一起义纪念馆需要传递的不仅仅是武装反抗国民党这一事件,而更应该侧重于中共为什么武装反抗国民党,这样才能让我们的青少年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让大家明白追求理想的付出与坚定信念的可贵,让大家知道:没有战士的倒下,就没有红旗的飘扬,要知道,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是靠千千万万的战士的鲜血和智慧,才创建这样美好的家园。400字 四年级 日记
-
六年级日记:陆游纪念馆参观日记今天,我、姐姐和姐姐的同学一起去了——杭州陆游纪念馆。根据我事先的了解,我已经知道了陆游的身世。我一进大门口就看到了陆游的石像,石像旁边就是陆游的身世牌,和我了解的差不多都一样。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宋代伟大的文学家,工诗、词、散文,善书法。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等,存诗9300多首。其诗沉郁顿挫,感激豪宕,多鼓吹北伐中原的爱国篇章,反映了广大人民要求统一祖国的心声。我们到了纪念馆里面,看见了许多关于陆游的东西,有很多都是他写的书法。也有很多他的诗,其中我比较熟悉的就有《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书愤》、《游山西村》、《诉哀情》、《示儿》。让我印像最深刻的是《示儿》。这次参观陆游纪念馆,让我增加了很多知识,也让我知道了陆游不只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还是一个有着爱过思想的人。他的每一首诗都反映了人民要有爱国的思想。350字 小学 日记
-
参观新四军纪念馆朋友,你来过盐城吗?盐城是一个革命老区,而新四军纪念馆是盐城的主要风景之一,它是作为中国人民抗战史上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和见证物,已经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座意义重大的历史遗迹。新四军纪念馆它熔铸了新四军与盐城的不解之缘。进入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新四军纪念馆”几个闪亮的金字。大路两边种着许多花草,因为冬天只有黄色的腊梅花一团团、一簇簇缀满枝头,散发出诱人的清香味。我们来到第一展厅,主要展出“卢沟桥”事变的起因、新四军诞生的历史背景。第二展厅和第三展厅分别陈列着各种历史照片和历史实物都表现了当年新四军坚持抗日,英勇作战的英雄行为。当我走出新四军纪念馆的时候,眼前仿佛看到了新四军和日本鬼子浴血奋战的壮烈场面,我觉得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报效祖国!300字 六年级 叙事
-
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这是一个秋风送爽的日子,我和老爷去辽沈战役纪念馆参观。我们来到辽沈战役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浅灰色的大楼,上面写着“辽沈战役纪念馆”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然后我们就怀着崇敬的心情走了进去。在那里我看见了冲锋号,战士使用过的冲锋枪、水壶,获得的奖旗、奖章……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全景画馆。我们沿着楼梯来到全景画馆,看到里面有枪、有烟、有火,还有许多战士……一时间我仿佛置身于硝烟弥漫的战场,听见冲锋号在耳边响起,枪声阵阵,炮声隆隆,看到了战士们血染战场……我们走出全景画馆,结束了参观。我的心很重很重。我知道了“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深刻含义,是那么多战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好时光,努力学习,掌握本领,报效祖国。300字 三年级 写景
-
参观《钱钟书纪念馆》9月6日 星期天 天气晴今天下午,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钱钟书纪念馆》参观。走进纪念馆,就可以看到钱钟书的生平事迹介绍。钱钟书是一位著名学者,也是一位作家。他一生写过许多书。其中最著名的是《围城》、《管锥编》,还有一些散文、小说,如《写在人生边上》、《宋诗选注》、《槐聚诗存》也是非常的经典的文学读物。钱钟书小时候很顽皮,经常受到父亲的责罚,可到了十六岁,他就发奋读书,成绩伏异,十九岁,他以特伏秀的语文、英语成绩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在清华大学,他以伏异的学习成绩被大家誉为“人中之龙”。二十五岁考取牛津大学英语系。二十八岁回国后,研究学问60多年,取得了许多卓越的成就。参观完钱钟书的生平事迹展,我心里油然升起了对钱钟书的敬佩之情。我想:钱钟书是无锡人,我也是无锡人,我也要向钱钟书学习,学习他发奋图强、励志奋进的精神,也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300字 四年级 日记
-
参观马寅初纪念馆作文10月3号上午,天气晴朗,在妈妈和妹妹的陪同下,我们来到了我国著名教育家马寅初纪念馆,走到门口,当时已经有很多小朋友在门口等候,其实当时我只是好奇东张西望,也不知道这是哪里,更不知道他是干嘛的,之前问了一下妈妈,她不告诉我,叫我带着问题自己去看,于是乎我带着猜迷的心情进入了纪念馆去寻找真实的答案。走着走着,我看到了一张介绍牌,马寅初,字元善,汉族,中国当代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人口学家。通过了解他的生平经历到抗战时期再到建设中国后来遭到批判,既然他那么伟大,也没有做什么不对的地方,为何得到判决,我始终不能理解,妈妈说我还小,很多文革期间的事情还不懂,但是我记得马寅初说的一句话:“言人之所言,那很容易,言人之所欲言,就不太容易,言人之所不敢言,就更难。”意思我不太明白,妈妈却叫我记住这句话。300字
-
烈士愿长眠于此的烈士在天之灵安息,愿他们看到祖国的富强时可以放心地微笑。记着我读过一本书,在我合上最后一页的瞬间,我的眼睛湿润了。回想起书中那一位位壮烈牺牲的烈士们牺牲时的情形,我心中久久无法平衡。李大钊、赵一曼、刘和珍、贺子珍……一个个烈士们的名字都铭记在我的心头。想起五年级时:我胸前带着白花,与同学们一起走进庄严的烈士陵园,看见:每个人都沉重地低下头,怀念英勇牺牲的烈士,那场面是多么的庄严啊!而面对着一个个纪念碑,不只为什么,我的眼中突然涌出几滴泪珠,或许是因为我不禁被这种庄严的场面所刺激。我想:这些纪念碑都相当于一个个烈士们的生命,所以我们要记住他们。我数了数,可是总像数不完一样,看了这个还有那个。我突然想起,因战争而失去生命的人有许多,数也数不清。因为除了这些烈士,还有许许多多人牺牲。300字 小学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