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陈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人们常说:“陈林半天下”。我们班级姓陈的同学很多,有一天,我突然好奇姓氏是怎么回事于是,有人很满意,有人却很不满,于是,我做了关于陈氏的历史和现状的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中华姓氏的书籍,阅读有关陈姓的报刊,上网查找陈姓的的来源和陈姓的历史名人。
2、访问有关人士了解陈姓人口数量和分布情况。
3、通过各种途径,搜集陈姓的名人故事。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涉及方面具体内容
书籍、报刊、网络陈姓来源陈姓最早出自妫姓,是舜帝的后裔。因“陈国”灭亡。陈国子孙便以陈为姓。陈姓就诞生了。
书籍、报刊、网络历史名人陈嘉庚,西汉名将:陈汤,开国元勋:陈毅,历史大家:陈桓、陈寅恪,大将:陈赓,历史上第一个农民起义领袖:陈胜
上网人口数量据2013年统计。陈姓人口约7000多万
爷爷奶奶对我说陈姓族谱河北、山西、辽宁、上海、江苏都还保存着陈姓族谱。
………………
四、结论
1、我国陈姓历史悠久,陈姓最早出自妫姓,是舜帝的后裔。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周武王灭商朝纣王以后,建立周朝以后,找到舜的后人“陈胡公妫满”,封他在陈(今河南省淮阳县)这个地方,建立了“陈国”。胡公满传至10世孙妫完,陈国内乱,陈厉公的儿子妫完怕株连自己,出奔到齐国,亡国后的陈国子孙便以原国名为姓氏,于是有了陈姓。
2、陈姓在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许多有名的人物,如,陈嘉庚,西汉名将:陈汤,开国元勋:陈毅,历史大家:陈桓、陈寅恪,大将:陈赓,历史上第一个农民起义领袖:陈胜西汉将领陈立;南朝陈皇帝文帝蒨、废帝伯宗、宣帝顼;北朝北魏大臣陈建;唐画家陈闳;明画家陈淳;清学者陈启源,诗人陈訏等。近当代陈姓名人有近代民主革命家陈其美、陈天华、陈少白、陈作新等人。
3、陈姓在当代中国的分布按区域而言,在南方地区(闽台、两广)陈姓则居于首位,占该区域人口的10。57%;在长江流域地区(江浙皖赣湘鄂川黔滇)陈姓位列第四,占该区域人口的4。86%;在北方地区(即除南方、长江流域以外地区)陈姓则退居第七位,占该区域人口的2。51%。
从省别来看,福建、台湾、广东、浙江等省是陈姓人口最集中的地区,
陈姓占本省人口的比例分别为14。01%、12。21%、10。52%、7。74%,并且在台湾、广东、浙江三省,陈姓均为本省第一大姓(福建陈姓略低于林姓,居本省第二位)……陈姓是当代中国第五大姓。据统计,陈姓人口总数超过7000万。
五年级:烟然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我的发现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发现过一些新事物,而一旦发现后,可能会兴奋、紧张、难过……我也不例外。下面就让我说一说我发现了什么。
一天下午,外面晴空万里,太阳拚命地炙烤着大地,花草树木一见到光,便垂下了头,在这种炎热的天气里,我们在学校里上美术课。我正听得入迷时,有人扭过头来拍我,说:“你看看玻璃窗上有什么。”我便心不在焉地抬头一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玻璃窗上有一只大马蜂,正在玻璃窗上爬动着。我顿时把身子缩起来,然后往右移动。因为我知道,马蜂尾部有刺,会蜇人。我又看了一下,幸好玻璃窗不在我身边,于是悬吊着的一颗心放下了一些。只见马蜂在左上角往右边爬动,然后又往下爬,接着又往上爬。突然,马蜂瞬间往下掉了一下,但没有掉下来,又艰难地往上爬,我们倒吸了一口冷气。我依然聚精会神地看着,生怕马蜂掉到我桌子上。而马蜂还在不停爬动着,又过了一会儿,太阳光弱了一些,照在我们身上暖洋洋的。马蜂这时腾空而起,飞到窗边了,在空中又待了一会儿,就嗡嗡嘤嘤地飞了出去。我紧张的心终于放下了。
虽然我知道马蜂会蜇人,但是我发现,你只要不惹它,它就不会蜇你。我们能和马蜂和平相处。
相关推荐
-
关于陈姓历史现状的研究报告_作文关于陈姓历史现状的研究报告一.问题的提出我们班有好几个姓陈的同学,他们常开玩笑说:“我们几百年前是一家。”为什么说几百年前是一家呢?这个问题搞得我好纳闷,有一次,老师让我们选择姓氏进行研究,于是我就以陈姓历史现状作为研究的课题,希望能找到答案。二.调查方法查阅有关中华姓氏的书籍或上网浏览。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信息渠道涉及的方面具体内容上网书籍陈姓的来源陈姓最早出自妫姓,是舜帝的后裔,周武王建立西周以后,找到舜的后人胡公满,封他在陈的地方,建立陈国。到了陈闵公时代,为楚所灭,亡国后的陈国子孙便以原国名为姓。上网历史上陈姓的名人陈胜、陈平、陈汤、陈琳、陈庆之、陈霸先上网陈姓的人口数量据统计,陈姓为中国第五大姓,有8千万多人。上网陈姓族谱在周口市淮阳县城保留了一张陈氏族谱。四.结论在历史长河中,陈姓人才辈出[注:辈出:一批一批地出现。形容有才能的人不断涌现。],陈胜,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平,西汉开国功臣[注:指为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立下汗马功劳的人。],是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士;陈汤,西汉大将,曾千里奔袭击杀匈奴郅支单于,喊出了“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言壮语[注:豪迈雄壮的言语。形容充满英雄气概的话。];陈琳,东汉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陈庆之,南梁常胜将军[注:每战必胜的指挥官。],曾以7000精兵大破北魏70000之众;陈霸先,南陈开国皇帝,卓越的军事家、政治家。我真为我们陈姓祖先创造的辉煌感到骄傲。评语:作者以研究自己姓氏为兴趣的出发点,得出了陈姓的历史和现状的一些资料,并亲手整理出来,是课外主动学习、扩展视野的好榜样。(指导老师:蔡少勋)650字 五年级 叙事
-
关于张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一、问题的提出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姓张,身边也有许多朋友姓张。“张”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姓张的名人有哪些?现在“张”姓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带着这些问题,我做了一次“张”的研究报告。二、研究方法1、查阅书籍和报刊。2、询问身边的人。3、其它方法。三、资料整理张姓的历史来源1、可能出自名人张挥,号天禄,青阳之子,是古代重要武器弓矢的发明者。因弓箭的诞生对社会影响大,所以黄帝封挥为弓正,职掌弓矢制造。后又取弓长之意,赐姓张于濮阳,封地清河。后逝葬于帝丘。因此,张挥成了张姓人的始祖。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属于以字为氏。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他的后代以其字命氏,也称张氏。2、可能源于改姓:出自聂姓。三国魏将张辽本来是聂壹的后人,其家族为了避怨而改张姓,其子嗣便以张为姓。源于赐姓。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于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以后其子孙便以张为氏。张姓人口数量与现状张姓是中华姓氏中的大姓之一,在宋朝时期,张姓就有接近500万的人口,是宋朝的第三大姓,张姓第一大省市山东省。到了明朝张姓已成第二大姓,人口数500多万。张姓名人《金匮要略》。书法家张芝,“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被称“今草”。以及人称“张天师”的道教创始人张道陵。汉之后,有黄巾起义首领“大贤良师”张角;三国大将张飞、张辽、张郃;晋时文学家张载、学者张湛;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前凉王朝-张轨家族;高昌国国王张孟明;唐代诗人张九龄、张继、张说、张籍总结1张姓的名人有许多,由此可见张姓人才辈出。2张姓作为第三大姓,绝不是浪得虚名,人口众多。650字 五年级 演讲稿
-
关于张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一,提出问题。我经常从诗篇散文,文章,小说常看到张的姓氏,于是我和我同班几个姓张的同学展开了调查与研究二,研究方法。1、查阅有关于中华姓氏的书籍,了解张姓的来源和张姓的历史名人。2、阅读报刊,上网浏览,了解张姓人口和分布情况。3、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张姓名人故事。张起源张姓的起源,可以推溯到远古传说时代。1999年我国在昆明举办“世界博览会。”世博会内立了《源于河南的姓氏》碑。其中,第三位便是“张姓源于濮阳”。(4)根据中国科学院提供的资料,汇编的《河南大姓的故乡》地图显示:当前使用频率最高的100个大姓中,有73个源于河南。其中张姓、姚姓源于濮阳。根据1、史实依据。2、文物遗址。3族谱记载。4依据当代研究成果。得姓始祖张姓始祖-张挥张挥,号天禄,青阳之子,是古代重要武器弓矢的发明者。因弓箭的诞生对社会影响大,所以黄帝封挥为弓正,职掌弓矢制造。后又取弓长之意,赐姓张于濮阳,封地清河。后逝葬于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县)。因此,张挥成了张姓人的始祖。张姓名人张飞:三国时蜀汉大将,张良:西汉谋臣,安徽毫县人。张骞:西汉外交家,陕西城固人。两次出使西域,建立起了我国与中亚各国的友好往来。张衡:东汉科学家、文学家,河南南阳南召县人。张仲景:东汉医学家,河南镇平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造福人民,为后人尊为医圣。张姓人口总数张的本义是“使弓弦”,手拉弓绷紧弓弦,将要开弓,与“弛”相对。张也是星名,属朱雀七宿中的第五宿,这个星象的排列形状就像弓一样。宋朝时期,中国姓张的人有490万人,是宋朝的第三大姓。在明朝的时候,张姓人口数量为560万人,张姓人口数量百家姓排名第二。在宋朝至明朝的600年间,张姓人口分布主体由东北向西南迁徙。从宋朝至今的1000多年中,中国姓张的人总数一直呈上升趋势2017年中国张姓人口数量为8480万人,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7。07%。张姓人口数量百家姓排名第三。800字 五年级 演讲稿
-
关于邓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我们班只有我一个人姓邓,同学们把我叫做“邓小平二代”,我和他们一样只知道这么一个姓邓的名人,而有的人却知道自己的姓的名人有很多,我也要查一查。1到电脑上查找关于邓姓族谱的资料2查找姓邓的人有哪些3关于邓姓的来源4邓姓人口邓姓来源:出自姒姓(夏的始祖大禹为姒姓)。相传夏朝时帝仲康有子孙封在邓国(今河南邓州一带),邓君的后世子孙就以国为氏,称邓氏。姓邓的人:邓芝、邓牧、邓发、邓中夏、邓子龙’邓世昌……邓姓人口: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约有702万邓姓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0.54%邓氏族谱:邓州市、新野县、湖南浏阳、湖北’南阳堂……为邓姓赢得美名的,当首推选邓小平,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第二代的主要领导人物,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除了邓小平以外,还有许多邓姓名人,例如春秋时郑国的政治家、法家先驱邓析,西汉时蜀中富豪、大夫邓通……35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
关于崔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我身为崔姓子孙的一员,对自己的姓氏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总想知道它的历史,于是,我对崔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调查二、调查方法1.查阅有关中华姓氏的书籍,了解崔姓的来源和人口数量2.通过中华崔姓网了解崔姓的历史和人口分布情况,并搜集名人故事三、结论1.我国的崔姓源远流长。根据多种古籍的记载,崔氏出自姜姓。崔姓出自于西周时期的齐国,曾经长期是山东望族和中国著姓。开国君主是吕尚。吕尚本来姓姜,因为他的先祖被封于吕(今河南省南阳),从其封姓。吕尚的儿子丁公佶,是齐国的第二代国君,他的嫡子叫季子,本来应该继承君位,但却让位给弟弟叔乙,而自己则住到食采地崔邑(今山东省章丘市西北),就是崔氏。而这位丁公佶,相传是姜太公姜子牙的儿子。由此可见,崔氏中国人是源自姜太公的直系后代,追本溯源还是上古时期炎帝神农氏的子孙。崔姓,算起来大约有3000余年的历史了。2.崔姓人才辈出:有著名史学家崔鸿魏,唐代大诗人崔颢、崔护,北宋名画家崔白,军马都元帅崔立,元朝名臣崔斌,清代历史学家崔述,著名书法家崔瑗明代著名画家崔子忠;当代澳门第三任行政长官崔世安,著名节目主持人崔永元,娱乐明星崔健、崔智友,央视主持人崔志刚……我真为崔姓人创造的辉煌感到骄傲。3.中国崔姓分布最多的是辽宁,山东,黑龙江,吉林,河北,天津,山西,北京,河南,甘肃及北方所有省份.而南方诸省较少。4.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崔姓已是我国的一个人口大姓,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8%。新近统计的数据显示,当前中国崔姓人口约有445万,位列全国姓氏人口第五十四位.60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
关于陈氏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一、问题的提出人们常说:“陈林半天下”。我们班级姓陈的同学很多,有一天,我突然好奇姓氏是怎么回事于是,有人很满意,有人却很不满,于是,我做了关于陈氏的历史和现状的一次调查。二、调查方法1、查阅有关中华姓氏的书籍,阅读有关陈姓的报刊,上网查找陈姓的的来源和陈姓的历史名人。2、访问有关人士了解陈姓人口数量和分布情况。3、通过各种途径,搜集陈姓的名人故事。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信息渠道涉及方面具体内容书籍、报刊、网络陈姓来源陈姓最早出自妫姓,是舜帝的后裔。因“陈国”灭亡。陈国子孙便以陈为姓。陈姓就诞生了。书籍、报刊、网络历史名人陈嘉庚,西汉名将:陈汤,开国元勋:陈毅,历史大家:陈桓、陈寅恪,大将:陈赓,历史上第一个农民起义领袖:陈胜上网人口数量据2013年统计。陈姓人口约7000多万爷爷奶奶对我说陈姓族谱河北、山西、辽宁、上海、江苏都还保存着陈姓族谱。………………四、结论1、我国陈姓历史悠久,陈姓最早出自妫姓,是舜帝的后裔。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周武王灭商朝纣王以后,建立周朝以后,找到舜的后人“陈胡公妫满”,封他在陈(今河南省淮阳县)这个地方,建立了“陈国”。胡公满传至10世孙妫完,陈国内乱,陈厉公的儿子妫完怕株连自己,出奔到齐国,亡国后的陈国子孙便以原国名为姓氏,于是有了陈姓。2、陈姓在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许多有名的人物,如,陈嘉庚,西汉名将:陈汤,开国元勋:陈毅,历史大家:陈桓、陈寅恪,大将:陈赓,历史上第一个农民起义领袖:陈胜西汉将领陈立;南朝陈皇帝文帝蒨、废帝伯宗、宣帝顼;北朝北魏大臣陈建;唐画家陈闳;明画家陈淳;清学者陈启源,诗人陈訏等。近当代陈姓名人有近代民主革命家陈其美、陈天华、陈少白、陈作新等人。3、陈姓在当代中国的分布按区域而言,在南方地区(闽台、两广)陈姓则居于首位,占该区域人口的10。57%;在长江流域地区(江浙皖赣湘鄂川黔滇)陈姓位列第四,占该区域人口的4。86%;在北方地区(即除南方、长江流域以外地区)陈姓则退居第七位,占该区域人口的2。51%。从省别来看,福建、台湾、广东、浙江等省是陈姓人口最集中的地区,陈姓占本省人口的比例分别为14.01%、12.21%、10.52%、7.74%,并且在台湾、广东、浙江三省,陈姓均为本省第一大姓(福建陈姓略低于林姓,居本省第二位)……陈姓是当代中国第五大姓。据统计,陈姓人口总数超过7000万。五年级:陈睿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1000字 五年级
-
贾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贾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六十九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四百五十五万三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28%左右。先秦时期,贾姓活跃于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地区。两汉时期,由于中原战争频繁,贾氏西奔陕西、甘肃,北移河北。两晋南北朝时在华北地区已经遍布了贾姓,其中一支渡过长江进入了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地。唐宋时期,贾姓移民四川和福建。宋朝时期,贾姓大约有39万多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51%,排在第四十位。贾姓第一大省是河北,约占全国贾姓总人口的43%。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北、四川、河南,这三省贾姓大约占贾姓总人口的67%,其次分布于山东、浙江、陕西、山西,这四省的贾姓又集中了24%。冀豫鲁、四川是两个贾姓人口聚集地区。明朝时期,贾姓大约有25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7%,排在第88位。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贾姓人口增长为负值。面对战乱和屠杀,受害群体首先应是主力在北方的人群,因贾姓是北方姓氏,自然受到了惨重的损失。山西为贾姓第一大省,约占贾姓总人口的33%。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西、山东、河北三省,这三省贾姓大约占贾姓总人口的69%,其次分布于河南、浙江、陕西,这三省的贾姓又集中了29%。宋元明600余年,贾姓的分布总格局发生了变化,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西部和东部迁移。全国形成了华北地区贾姓人口聚集区。从明朝至今600年中贾姓人口由25万激增到370万,增长了14倍多,贾姓人口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宋朝至今1000年,贾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V形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当前主要集中于河北、河南、山西三省,大约占贾姓总人口的45%,其次分布于山东、甘肃、黑龙江、四川、陕西,这五省的贾姓又集中了25%。河北居住了贾姓总人口的18%,为贾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北部豫冀晋、南部四川两块高比率贾姓区域。在600年期间,贾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人群流动是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强劲回迁,向西部加速流动。贾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冀豫晋、京津、内蒙古中部、山东大部、江苏西北角、安徽北部、湖北北部、陕西大部、甘肃中西部和南部、宁夏北部、辽宁西部、黑龙江北部,贾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57%以上,有的达到2%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3.2%,居住了大约62%的贾姓人群。在青海湖以东、长江以北的其他地区,以及新疆西北部,贾姓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在0.19%一0.57%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33%,居住了大约31%的贾姓人群。1000字 五年级
-
唐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2)唐姓的历史:1,出自祁姓,以封号为氏丹朱是上古帝王尧的儿子,尧禅位于舜之后,舜将丹朱封为唐侯,直至西周周成王时期,因发动叛乱,家族被周朝镇压并除去封号,子孙迁于临近西周都城丰镐的杜地为诸侯,或沿称唐氏,或称唐杜氏。到周昭王时期,又复封丹朱的后裔为唐侯。2,出自姬姓,以封号为氏据《姓氏考略》及《世本》所载,周成王在镇压唐侯叛乱后,改封自己的弟弟叔虞为唐侯,家族遂以唐为氏,叔虞亦称唐叔虞。春秋时期,现今河南唐河县、湖北随州市、枣阳市一带另有一姬姓唐国,于公元前506年同吴国和蔡国一起参加柏举之战击败楚国,次年被复仇的楚国所灭,国人以唐为氏。3,属复姓省文简化为唐山氏和北唐氏及南唐氏所改,均是以地名为氏,汉高祖刘邦有妃子姓唐山氏,称唐山夫人。4,出自其他源流据《后汉书·南蛮传》所载,汉代时南蛮白狼王为唐姓。据《三国志·郭淮传》所载,陇西(今属甘肃省)古羌人中有唐姓者。满族塔塔喇氏、唐古氏、唐尼氏、唐佳氏,后简改为唐氏。土族拉什唐氏及瑶、苗、蒙古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唐姓者。唐姓的现状:当代唐姓的人口已达1010余万,为全国第二五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65%。从明朝至今600年中唐姓人口由51万激增到1010余万,约19倍。唐姓人口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唐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四川二省,大约占唐姓总人口的20%,其次分布于安徽、重庆、广西、江苏、贵州、云南六省,又集中了20%的唐姓人口。湖南居住了唐姓总人口的9.1%,为唐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湘桂云贵川渝、皖苏两大块唐姓高比率区域。在近600年间,唐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尤其是流动方向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东南的迁移,向西南和南方的移民成为移动的主流。扩展资料:唐氏出自祁姓。帝尧初封唐侯,其地中山唐县是也。舜封尧子丹朱为唐侯,至夏时,丹朱裔孙刘累迁于鲁县,累孙犹守故地,至商,更号豕韦氏,周复改为唐公。成王灭唐,以封弟叔虞,其後更封刘累裔孙在鲁县者为唐侯,以奉尧嗣,其地唐州方城是也。鲁定公五年,楚灭唐,子孙以国为氏,分仕晋、楚。有唐雎,为魏大夫。孙厉,居沛国,汉封斥丘懿侯。生晁,晁生贤,贤生尊,尊孙林,尚书令,王莽封建德侯。林玄孙珍,大司空,居颖川。珍生台,魏太山太守,居鲁国。台生彬,字儒宗,晋雍州刺史、上庸县侯,二子:嗣、岐。嗣玄孙繇,晋昌太守、冠军将军、永兴桓侯,居晋昌。1000字 高中
-
研究报告研究报告今天,我和几个小伙伴在电脑上看到了一些有关于我国水资源的报告: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吨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100,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中国现时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我们看了以后,深受影响,决定组织一个“水资源挽救小分队”,我们将级别、工作都分好了,我们准备去街上进行采访调查。我们一共三人,我和王健一组,负则采访,朱柳缔负则记录。我和王健个拿了几样采访工具,便在路头采访一些市名,大部份人说:“都怪那些把垃圾抛到河里的人,不然就不会变成这个样子!”我们觉得也有道理,归纳一下,我们“水资源挽救小分队”觉得应该恰当地使用水资源:没用的废水可以浇灌花草;淘米水可用以冲刷马桶……我们也建议人们应该节约用水,并且我们也不能把垃圾、废水等杂物抛入河中。这次行动也告诉了我们水资源的重要性:没有水我们就会死去;没有水我们就无法生存;没有水我们就无法生活;没有水我们就会……同时,我们每个人也都不希望世界上的最后一滴水是我们的眼泪! 为了让我们学生进一步了解水的重要性,学校组织每个班学生成立几个小组,到生活中调查。研究报告周末,我们白雪地球保护队,一齐来到了西塘河畔调查。经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平均每过半小时都会有2~4次的人把垃圾丢进河内,一眼看过去,河面上漂浮着一些脏兮兮的东西,不得让人感到恶心。“水”,人类的体内失去了水,便会导致死亡;如果没有水,人们就不能用干净的水来洗衣服,那我们的衣服便都是臭哄哄的;如果没有了水,人们就不能用无污染的水来洗菜做饭了,这样的话,用脏水洗菜做饭,便很有可能会食物中毒。水,不但对于人类很重要,对动物一样也很重要。当海里的水都干了的时候,想想看,那些海洋生物,特别是那已经将要灭绝的珍惜物种类,都会与人类不辞而别。当陆地上的动物没有水喝时,也只好吃一些新鲜的草或长在大树上的一些嫩枝嫩叶。这样不但动物会灭绝,植物也会消失。而这一切就是我们人类造成的。水,多么的重要,只要失去了它,那么就会失去整个地球。请珍惜生活中的每一滴水,“不要让世界上的最后一滴水,成为人类的眼泪。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本文内容生动丰富,语言新颖清爽,结构独特合理。1000字 高一 应用文
-
关于楷书的研究报告-记叙文一、问题的提出楷书是我们现在最常用的字体,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端庄雄伟。楷书是怎么来的?历史上有哪些楷书书法家?楷书现在的用途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对楷书的历史与现状做了调查。二、研究方法1. 查阅书籍和报刊。2. 询问身边的人。3. 网络上查询资料。三、资料整理1. 来源:楷书是从汉隶逐渐演变而来的,始于汉末,流行于我国封建社会南北魏到晋唐时期,按照时期划分,可以分为魏碑和唐楷。魏碑是一种从隶书到楷书的过渡书体,其中常带有汉朝隶书的写法,楷书性质并不成熟,所以造成了百花齐放的场面,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钟致帅称魏碑“上可窥汉秦旧范,下能察隋唐习风”,魏碑对后来隋和唐楷书体的形成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唐楷形成于唐代,集魏晋南北朝楷法为一体,字体严肃端庄,笔划平稳凝重,结构严谨,法度森严,是唐代标志性的成就之一,楷书在唐代的法度逐渐完备,进入了完全成熟期。2. 楷书四大家:楷书四大家,是对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四位书法家的合称,也称四大楷书。他们分别是: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唐朝欧阳询:其楷书严谨,笔力险峻,世称“唐人楷书第一”。唐朝颜真卿 :其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世称“颜体”。唐朝柳公权 :其楷书清健遒劲,结体严谨,笔法精妙,笔力挺拔,世称“柳体”。元朝赵孟頫:其楷书圆润清秀,端正严谨,又不失行书之飘逸娟秀,世称“赵体”。四大楷书,便是楷书书法家的代表。3. 艺术价值:楷书具有较为广泛的实用价值。由于楷书具有通俗易识、端重庄严的特点,故凡高文大册、殿宇庙堂之中记铭、纪功颂德之碑文,必都以楷书为主,以示庄重肃穆。楷书能陶冶人的情操。当今社会生活节奏较快,人际关系也比较复杂,人们在工作闲暇之余书写楷书可以使人神情专注,平心静气,愉悦身心。书写楷书可以培养一个人沉着、一丝不苟、细腻、完满的点画功夫。我们仔细观赏古人的楷书,几乎没有一画是一样粗细的线条,其中有轻重、有徐疾、有虚实、有浓淡枯湿的变化,也几乎没有一画是笔直笔平的,它总是不直中求直,不平中求平,或仰或覆,或向或背,充满着一种人的姿态,而这一切微妙的变化都能在楷法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四、研究结论1. 楷书是从汉隶逐渐演变而来的,始于汉末,流行于我国封建社会南北魏到晋唐时期。2. 历史上楷书的书法家云集,其中楷书四大家“颜柳欧赵”是楷书书法家的代表。3. 楷书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可以陶冶情操,使人身心舒展,并且被广泛的运用在了各种领域。1000字 初二 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