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清明果900字

做清明果

900字 六年级 叙事

虽说离清明还有一段时间,但我们农村人家已经开始采艾青,做些清明果尝个鲜了。

双休日,我和妈妈一起来到了村前的小溪边,采来了嫩嫩的艾青。收拾洗净后,妈妈把洗好的艾青放在水中煮了一会,并在水中放了少许碱末,说是这样煮出来的艾青不会变黄,当然,我是无法弄清这是什么缘故。当艾青煮熟后,妈妈就把早已磨好的米粉放进锅里,趁着热锅开始揉粉团。

做青果开始,妈妈边说边拧下一个青粉团,用大拇指与食指进行挤压使其成为一个“小碗”,放入一勺馅儿。妈妈说:“馅儿不能放得太多,否则拧花边时会拧不好。”说着手飞快地舞动着,花边是又漂亮又整齐,我看的是目瞪口呆,只顾着张大嘴巴,顾不上妈妈说的窍门了。

妈妈边做青果边给我讲清明果的来历:传说有一年清明节,太平天国李秀成得力大将陈太平被清兵追捕,附近耕田的一位农民上前帮忙,将陈太平化装成农民模样,与自己一起耕地。没有抓到陈太平,清兵并未善罢甘休,于是在村里添兵设岗,每一个出村人都要接受检查,防止他们给陈太平带吃的东西。回家后,那位农民在思索带什么东西给陈太平吃时,一脚踩在一丛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来时只见手上、膝盖上都染上了绿莹莹的颜色。他顿时计上心头,连忙采了些艾草回家洗净煮烂挤汁,揉进糯米粉内,做成一只只米团子。然后把青溜溜的团子放在青草里,混过村口的哨兵。陈太平吃了青团,觉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天黑后,他绕过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营。后来,李秀成下令太平军都要学会做青团以御敌自保。吃青团的习俗就此流传开。

接着,妈妈又告诉我家乡人做清明果分甜、咸两种。用清明草和适量糯米粉加工成皮子,包入豆沙馅,压成圆模蒸熟则为甜清明果;包入冬笋丁、豆腐干、腌菜馅等,做成饺子形的为咸清明果。

我一边听着妈妈的介绍,一边看妈妈的样子自己动手实践做青果。我拧了一块米粉团,像搓汤圆一样在我的手上滚啊滚,然后用手指捏,捏成了又薄又圆的一张面皮,再把馅儿放在面皮中央,像包饺子一样包了起来。刚开始包笨手笨脚的,把青果的花边拧得不成样子。不过,我没有放弃的,从失败中得出了经验:皮不能太薄,中间要厚一点,这样包出来的青果不会破皮。包了几只后,我做的青果有点像模像样了,为此妈妈直夸我有进步。

看着筛子里的一只只青果,我的脸上不禁露出了笑容……

懂得感恩

500字 初一 叙事

懂得感恩

感恩,是一种歌唱生活的方式,它来自对生活的爱和希望;它是一种最美的心态,是人生幸福的源泉;是人与人之间互相交流的行动。要懂得感恩,首先得学会感恩,认识感恩,单靠几句平平常常的口舌是不行的,而是要付出行动,付出真实的行动。犹记得我刚懂得感恩时,是在一个安静而寒冷的夜晚,那天,我与家人一同在街上散步,走到一个街头时,只见一个残疾的家庭正在卖唱,当父亲唱到“感恩的心”时,儿子自然的为父亲添上外衣。顿时,我的心中便不知不觉的涌上一股暖流,使我在寒冷的冬天感到温暖。虽然当时我的年纪尚小,但是,我也仿佛感觉到了爱的力量。回家后,我一直对那个家庭耿耿于怀,于是,我便跑到父亲面前,问:“爸,何谓感恩呢?”父亲语重心长地说:“感恩,是一种使人积极向上的态度,是一种充满爱意的行动,也是一种处世哲学和生活智慧。感恩是学会做人,成就阳光人生的支点。”我点点头,跑回卧室。心想:那为父亲添衣的行动一定是一种感恩的行动。我带着这充满爱意的暖流,幸福的入梦了……渐渐地,我长大了,成为了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同时,我也学会了感恩,也懂得了感恩,也付出了许多爱的行动,我的生活也变得丰富,变得多姿。是的,我懂得了感恩,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地表示,是每一位对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也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的生命才会充满温馨,懂得感恩的人,终会幸福!

初一:李衍霖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叙事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