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坚守
近年来,“创新”已成为一个流行话题,书刊上、报纸上、电视上、网络中无所不在。
苹果公司已故前总裁乔布斯通过创新,不仅使得苹果公司起死回生,而且蒸蒸日上,其产品ipone系列已成了街头巷尾人们谈论的焦点和心仪的宝贝,引领着现代高科技产品的发展潮流。由此可见,创新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动力,更是一个企业成功的关键。其实,不只是现在,不仅在科技界,无论何时何领域,创新都是不可或缺的东西。还记得小时候听过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人们总是夸赞司马光的冷静、机智。而我觉得他的创新精神才是最值得褒奖的。若只是处变不惊,没有创新思维,他便无法想出那样聪明的主意。若循规蹈矩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那位同伴的性命怕也不保了。正是因为有了创新意识,才使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在历史传说中占据一席之地,为后人所津津乐道。
古今中外,懂得创新的人远不止司马光一位。因为创新,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照亮了世界;因为创新,麦哲伦环游了地球,使世界连成了一体;因为创新,袁隆平培育了杂交水稻,为人类战胜饥饿带来了绿色的希望……就连流传数千年的文学也离不开创新,因为创新,文学才得以保持其生命力,代代相传——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生产力的提高,没有创新就没有社会的发展,没有创新人类社会将会是一潭死水。
也许有人要问,既然创新那么重要,我们还要坚守什么呢?还记得当年的三鹿奶粉事件,那么多厂家不约而同地走这一条“创新”之路——向奶粉、鲜牛奶中加入三聚氰胺以提高氮的含量。不得不承认他们很有“创新”能力,然而这种“创新”却危害了人们的健康,使许多无辜的儿童患上了肾结石、肾衰,甚至死亡,给无数家庭带来了无尽的痛苦。这种“创新”丧失了道德的底线,给人类带来的是深深的伤害,给社会带来的是一场灾难。
面对日益发展的科技、五花八门的诱惑,我们应该学会坚守——坚守公民的道德底线,坚守古人留下的优良传统,坚守一个人最起码的良心,坚守我们心中的一方净土……坚守不是守旧,不是循规蹈矩,更不是固步自封,而是创新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自律的行为。只有将创新与坚守结合起来,才能促进社会和谐地发展。
坚持创新,不忘坚守,彼此促进,相互补充——这不是口号,不是政治术语,而是关系到每个人、每个国家生死存亡的一道最简单的常识。
读《永生的眼睛》有感
今天,我带着急切的心情,一口气读完了一篇感人的文章——《永生的眼睛》。课文记述了琳达一家人为盲人捐献器官的动人事迹,赞美了他们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当我读完课文,我和琳达一样不理解,认为亲人死后还要把他的器官捐出去很残忍。后来,又想了想,如果你能给予他人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你身体的一部分,如果死亡之躯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这样的死才有意义。有的人得了尿毒病,把自己的器官捐给别人;有的人和温迪的外公一样把自己的角膜献出;还有的人在手术台上急需用血时,别人把自己的血捐给他们。我死后也要把我的角膜献给盲人,让他们能重见天日。当移植手术成功时,当他们能在草原上奔跑时,当他们能在小溪玩耍时,站在天堂的我,这时也会感到欣慰。
相关推荐
-
创新与梦想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梦,也许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也许是自己未来的目标。只要你坚持不懈,努力地去做了,无论她有多遥远,无论需要花多少时间,它终有一天会变成现实。就像发明飞机的莱特兄弟,他们的心中有一个共同的梦想——飞上天空,这个在当时不切实际的想法,在他们不懈的努力下,在他们失败了无数次后,终于冲破云霄,翱翔于天际。这一次的成功,少不了的关键就是——创新。他们并没有传统的观念而放弃这个梦想,而是独辟蹊径,用创新的眼光去看待它,最终取得了成功。用创新的眼光去看待世界,会发现我们所能创造出的有用的东西还有很多。心怀梦想,不轻言放弃,会发现不少创新的种子在传统的束缚下萌动。创新,如同我们的手和眼,能够发现我们四周所缺少的东西,把它们挖掘出来,添上自己的灵感和智慧,把它变为现实;而梦想,就是我们的动力和目的。爱迪生的梦想是希望发明一种东西可以持续地发光发亮,于是通过不懈的努力,他发明了电灯;原始人类希望有一种披在身上防寒的东西,于是发明了衣服;仓吉希望有一种东西可以长久的记录一些事情,于是发明了甲骨文……但是,请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只有梦想,没有创新的行动,那他就只能做一个空想主义者,一事无成。而一个人只会创新,而没有梦想,那么他就会有两种下场——根本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或是胡乱创新,甚至会造出危害人类的东西。所以说,创新与梦想需要相结合,才能真正创造出有益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东西来。550字 初二 散文
-
坚守与放下十七岁的我懵懂地一路向前,在求知的路上一路找寻,学习了《渔父》这篇课文我的内心安定了下来,我知道了自己应该坚守什么和放下什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这是战国末期杰出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屈原的坚守。因为受小人陷害,他两次被流放。面对如此污浊的社会,为了不让自己皎洁的身子蒙受世俗的尘埃,为了坚守他那矢志不渝的理想,为了表达他的忠贞爱国之情,他毅然赴死。这是多么的伟大,他对于自己理想和节操的忠贞坚守是多么的令人佩服。他的坚守让我明白了要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不能轻易地被困难、被挫折、被外在的环境所影响而随波逐流,丢弃了自己的理想和做人的原则!渔父说:“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这是渔父的放下。面对那个君主昏庸奸人当道的政治形势,渔父选择了随遇而安、归隐江河、蓄势待发!这样的放下其实也是一种坚守。屈原的宁为玉碎不为瓦的精神与渔父的与世推移的做法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只是我们要懂得取舍。学屈原我们要学习他的精神,但他的怀石赴江的做法不可取。贾谊也怪其“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康有为说:“变或可存,不变则削,全变乃存,小变仍削。”大到治国,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一味地固执己见,而不懂得变通,不懂得“放下”这也是不可取的。随着我们日渐长大的是知识的丰富,过去父母老师或书本上的谆谆教导,经过我们的一番审视一番推敲之后,就像我们知道了那句名言“成功要付出百分之九九的努力和百分之一的灵感“有出入一样,我们没必要死磕死理。我们要懂得变通,懂得放下。放下,是一种胸怀,一种气度,一种自我解脱。放下,并不是舍弃,并不是舍弃自己的理想和做人的原则。而是在坚守自己的初衷和做人的原则的大前提下,灵活变通,更好地去适应社会,适应环境,这样才能获得成功。要拿得起放得下!750字 初二
-
创客与创新创新在现代已不是什么新奇的事了。人人都可以创新,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大家做不到的。为什么人们会在选择困难或感到疑惑时抛出问题,向“广大群众”求解?只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思想,他们想法新奇,脑洞大开,总会有让大家啼笑皆非的答案。当然会有些人喜欢实践,把脑袋里的奇思妙想转变为现实,从而创造出一些新奇的,或者有利于人的新兴产品。这就是创新,这也就有了创客。很多人不会理解创客到底是什么。创客,顾名思义就是坚守创新,持续实践,乐于分享并且追求美好生活的人。简单地说就是:玩创新的一群人。汪冬冬这样说过:从“创客”到创业,别让创意死在脑子里。“车主去洗车店洗车时经常要排队,浪费大量的时间。”2012年,汪冬冬还在东华理工大学读大四时,就敏锐地发现了这个商机,准备推出上门洗车服务。一位吉安老板得知他的创意后很认可,决定投资。“我们在吉安已经有20辆电动三轮车,洗车设备就安装在电动车上,接到客户的电话,我们就上门洗车。”汪冬冬说,上门洗车服务运营两年多以来已经取得了不错的反响,并且他还设计了上门洗车的APP,为大众提供了一定的便利。不得不说,汪冬冬的目光还是挺独特精准的。还记得那个发明防作弊器的高中女学生吗?她以面试满分被清华大学相中,并且在之前,她还发明了一种考场手机定位监测系统。这套系统制作成本低廉,功能强大,一秒钟内就能监测到手机信号,让手机作弊行为立马现形,并会自动把作弊者座位号与个人信息报告给监考老师。这个发明为学校和社会提供了不小帮助,总之,让人不得不佩服!为此,有些网友还发了学霸何苦为难学渣,这样的感慨,让人哭笑不得。所以,时代在进步,人们也纷纷在创新,大家都可以是创客。只要你想了就可以去做,别让你的创意死在脑子里。那样就太得不偿失了。700字 初二
-
坚守坚守是一种胜利,使我们执着的向前迈进,坚守是一种美德,让我们铭记、追求信念,坚守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是迈向成功的基石是不可缺失的精神力量。它让我们实现目标,取得成功。父母从小就教育我做人要讲究诚信,记得小时候我不小心将母亲的花瓶打碎了,我慌慌张张的跑到房间,将门关上,心想:惨了!我迅速地整理好表情,坐在书桌旁。“咚咚......”母亲敲了敲门,进了我的房间,问我和妹妹是谁打破了花瓶,我们都不承认,母亲尖锐的目光落在我们身上,我顿时慌了起来,大声的说道:“不是我打破的!”,母亲深深地看了我一眼,摇了摇头:“事情是谁做的自己心里都清楚,东西坏了可以买,但是诚信可是买不回来的。”听了母亲的话,我心里十分难受,鼓起勇气向母亲认错,母亲对我笑了笑,并没有责怪我,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我红着脸点了点头。到了初中,父母任然没有停止对我的教导,告诫我,做人一定要公平公正,警记:“害人之心不可有。”还记得班上竞选班干部的时候,我为了想当上班干部,对其他同学说我竞争对手的坏话,只是让他们多投我一票,这件事被父亲知道后,便把我叫到了他的房间,严肃的对我说:“做人,最主要的就是公正,一个人没有公平的意识,没有良好的品格,这样的人,即使能力再好权力再大,那又有什么意义呢?”听完父亲的话后,我内心十分惭愧。尊老爱幼是一种良好的品质,是一个人应该具有的基本的素养,母亲也时常告诫我,有一个周末,我和母亲一起去图书馆,共交车来了,我们随着拥挤的人群,走上了公交车,看着旁边的座位赶快坐了上去,这时,一位老爷爷走了过来,我本不想让座,但想起母亲的教导,站了起来:“爷爷,您坐这吧。”“不用,你坐吧。”老爷爷推辞道,我摆摆手说:“没事,您坐就行。”“谢谢啊,”老爷爷坐了下来,看着老爷爷的身影,内心十分满足。虽然这些都是平常中的小事,但这是长辈们的言传身教,是世世代代传承下去的,他们用自己的经历和智慧总结而来,不仅利己,更是利人,我们应该坚守下去,不要让它们成为过去,让我们以成长做笔,坚守做墨,坚守内心,让我们在成长中坚守成功。800字 初二 叙事
-
坚守稚气的童年已成为泡影,可我却仍旧无法忘怀,时光冲不走年少时的轻狂,放肆,大胆地追逐梦想,但曾经心中的那份坚守,却已渐渐淡去。依稀记得,小时候的我是如何坚定自己的梦想,再大的风雨也无法阻隔我前进的道路,因为我明白,风雨过后的彩虹是多么的明媚动人。散步在黄昏的小道上,我很迷茫,秋叶飘零,带来的是一阵孤寂....拾起一片落叶,我是否能找回那遗失的坚定,溜走的时间不在给你任何喘息的机会,它在缓缓带走你的青春,你的永恒,和心中的那份坚守。我多么想回到年少时,去找回那份坚守,那份还未被淡忘,曾经激情澎湃的坚守。因为我对我的梦想还存在一丝奢望,虽然失败增加了七分,虽然自信以损失了七分。那时,前进的道路还有朋友相伴,朋友也坚守他心中的`那份坚守,志同道合,我们携手并进,可是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我们始终各奔东西,没有了朋友,我的勇气又减少了七分,孤单又增加了七分。难道我真的无法再继续我心中的理想了?也许失望还没有落幕,也许我的心窗依然敞开着...独自漫步在河边,行走在鹅卵石上,脑袋一片空白,眼前一片模糊,我的心已没有了昔日的色彩,只剩下无奈..悲伤...我自问该如何继续!!!不经意间,我被一块石头绊倒,坚硬的鹅卵石打得我疼痛无比,看着这些坚定的“眼睛”我突然明白了什么...对,我正在承受“河水”的击打,正如鹅卵石一般,它正在考验我的勇敢和毅力,还有心中的那份坚守..呵,我欣然的接受了这冲击的考验,面临困难,勇敢拼搏,直到我变得像鹅卵石那样圆滑..完满..成熟!!我从地上缓缓站起,我明白,摔倒并没有什么,关键是能否在摔倒之后勇敢的站起,是的,我站起来了,我重获了那份自信,失败虽有,但决不能将我打倒,我的梦想不是一种奢望,而是一种实力的追逐,更是心中的那份坚守。离散旧朋友,照样结识新朋友,理想之路依旧有朋友陪伴,其实并不孤单。呵!人生如梦,岁月蹉跎,虽然十八年华将逝,但青春并未终结,它正焕发着活力。我心中的那份坚守还在,我相信自己能够勇往直前,实现自己的理想。800字 初二 散文
-
放弃与坚守飘散而过的光阴无情地流动,徒留一祯祯孤独而美丽的风景,不知何人驻足而坚守,何人又在风中荡漾,最后仅留下留恋的目光和一串串远去的脚印……不愿放弃的一寸光阴,依旧坚守的一片风景,永远定格在心口。像是一杯历经千年依旧醇香的美酒,苏轼的词依旧在我耳畔回荡着一抹余音袅袅的浪漫,想必是想让后人看看他的豪迈风姿,他放言“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我仿佛看见他的背影盛开在烟火四射的夜幕。他奔波官场,正如他从未放弃过雄心壮志的夙愿,依旧坚守在淡泊的仕途,屡次被贬,抹不去他追逐的背影。唱着一曲波澜不惊的小调,风抹净的是尘埃,雨荡漾的是人心。几十年后,昔日黄花早已凋尽,杜子美蹒跚着脚步,拖着病弱的身体流离人世。但他依旧是几十年前忧国忧民的子美,他苦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子美不似苏轼,他不够豪迈,所以他活得很辛苦,但他又何尝放弃过报国为民的心?我们踩过的土地,可有一寸是当年子美奔波过的?细嗅一片泥土,光阴早就湮没了血汗之泪,但依旧铭记的是那一心为民的背影,依旧熠熠生辉。但我们拥有一个贯彻一生的信念时,坚守便成了家常便饭,而放弃却成了一种禁忌。我依然相信,你可以为了信仰坚守数十年换得一次赏识;我依然相信,你可以为了信仰面对官场残酷意志坚定。那么为何要放弃呢?信仰是值得我们去坚守的,正如邓稼先放弃留美的机会,留守在中国,最终完成了信念,成为了“两弹元勋”;正如勤勤恳恳的海军一样,坚守在国家的边线,即使归心似箭,仍不忘坚守祖国的重责;正如我们周围的很多人一样,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先,坚守的是一片拳拳真诚之心……光阴湮没的是远去人的脚印,定格的却是那祯驻留的风景。650字 高一 议论文
-
继承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yuwenmi小编整理了相关的范文,欢迎欣赏与借鉴。“碧艾香满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湘,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长眠于大地的诗人啊,你是否也预料到现今端午的荒凉呢?“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卧独醒。”的屈原,已不再是那样光耀后世,他的清高不愿与世皆浊的精神在岁月的长河中渐渐湮没了,不少人开始不断追求物质的享受,生活的刺激,在灯红酒绿中浪费青春,在纸醉金迷中虚度年华,又有多少人解《离骚》之苦,又有多少人会屈原之意?端午节的背后成了是人们玩乐的假期,其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传承早已消弥殆尽,有的只不过是闲余饭后的谈资罢了。在漫漫华夏几千年文化中,中国文化的传承竟也会断流,是文化的缺失吗?没错,先是端午节被韩国申遗,主权受辱;接着清明时节议纷纷,国人庸俗,难道还要让中国的文化从此消失吗?虽说早将传统节日定为国假,但对其重视程度却仅仅停留在物质之上,文化的缺失尤为重要。清明节iphoneiphone的接踵不正是人们庸俗的体现吗?亲人在世时无暇多尽孝心,天人相隔后,花费无谓的钱财,对逝者价值何在?掩藏背后的不正是拜金主义、攀比之风吗?更让人心痛的是,造别墅,造名车后有掀起了纸糊苹果成祭品的潮流,这些都折射出了社会的病态,难道不正与屈原正直的精神背道而驰,难道还想再上演一次悲剧吗?文化的传承早已刻不容缓,对文化的关心与重视不能只是在表面上,要有意地去创新,去培育。当然,创新是以文化内涵为基础,像纸糊苹果成祭品,这种行为万万不可取,这种所谓的创新更要严厉地打击。其实韩国能够成功申报江陵端午节成联合国无形文化遗产,其背后也对它进行了很多地创造性发挥,将它所包含的精神不断地拓展,为国人所吸收接纳,相比之下的我们难道不该惭愧吗?自己明明不去好好地珍惜爱护自己的文化,当他人成功申遗时再去争执,一切又有何意义,难道不觉得羞愧吗?难道我们不该好好地反思自己的文化缺失吗?难道还要让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都被他国抢去吗?不!对自己的文化我们要去继承,但同样我们也要创新,将与现代文化中的多元融入其中,把文化中的意义传承下去,这才能有效地保护我们的文化。我相信,不,我坚信,中国的文化不断地传承与创新中,定会在历史的苍穹中绽放光辉,睡在水中的屈原也会会心一笑吧!两个书法家,一个在学习前人中僵化,一个在自我独创中漂泊。其实,真正的艺术是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结合。没有继承,创新就没有了依据。正如没有土地,草木就没有了根基,一切的枝繁叶茂,春华秋实便无从谈起。在继承中,中国文化贯穿着历朝历代的缩影,从唐诗的意境到宋词的音韵,从曲剧的情节到小说的丰盈,沿袭下来的一部《红楼梦》震撼了多少心灵?如果没有继承,“集大成”的“中国封建社会百科全书”将会成为一部揭露黑暗封建统治的论文,毫无意趣,看得见明清,却看不见历史。没有创新,继承就没有了动力。正如没有浪花,大海便没有了生命力,一切的急流勇进,劈波斩浪都会茫然失措在一丝风也没有的平静里。在创新中,杂交水稻昂然屹立在狂风暴雨里,试想若只是顺其自然生长,水稻只能抗倒伏而低产或是易摧折而高产。是创新,让杂交稻以绝对的优势解决了十亿人口的粮食问题。这只是创新的一个阶段,我们看得到的阶段。而人类农耕文明从刀耕火种,从牛耕;从自然取种,从自西域引进新品种到今日机械化作业,人工优化作物品种。这期间,不知要经历多少次的创新!继承与创新就像历史长河的两岸,有了岸,历史才源远流长,奔涌不息。无论缺了哪一边,都会使历史干涸。我们需要继承,我们只有继承;我们呼唤创新,我们学会创新。历史的变迁与沿革中,对于尚未形成完整的价值体系的人来说,继承是一种指导,一种启蒙。继承告知人们前人走过的路,而这是没有必要从新探索的。当路已到尽头,眼前是一望无际的荒漠草原时,你已熟谙行路的技巧。这时,创新便是你的指南针,在人生这块未知的土地上将道路延伸。学会继承,我们是幸运的,在继承中,我们变得理智;学会创新,我们是幸福的,在创新中,我们变得清醒。就像那两个书法家,学习前人是他博采众长,总结出构书造字的一般规律,因而理智;自我独创,是他意识到个体的存在,独立人格使他清醒。我们与其批判他们是两个极端,应该中和,不如将他们看成两个阶段,认识由继承向创新的过程。这样,继承与创新才统一起来,人生也因其而丰富多彩。在生活中,要想获得成功,创新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缺少了继承,创新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样,便难以成功。只有既懂得发扬自己的特色,勇于创新,又善于继承前人的传统,才会更易成功。创新,并不是所谓的闭门造车,不是靠自己的主观臆造去随意地瞎编乱造,而是要注意继承前人优秀的成果,在别人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创新才会显得更有意义。英国17世纪的科学巨匠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的三大定律,创新不可谓不丰富。可当别人问及他为什么会取得如此的成绩时,他说:“如果说我看得更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虽然这只是一时谦虚之词,但细细想来,如果没有伽利略夜观星空,如果没有第谷数十年如一日研究天体的运行规律,那么牛顿想要总结出物体运行的三大定律,似乎要大费周折了。可见,继承和创新是不可分的,只有在取得其精髓去其糟粕的继承中创新才是可取的。马克思作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用毕生的心血写成了光辉巨著《资本论》,他的创新精神鼓舞和造就了一大批的仁人志士为社会的进步而奋斗。诚然,大英博物馆的一桌一椅见证了他的冥思苦想之后的豁然开朗,之后的奋笔疾书,见证了他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理论。但是如果没有他翻前人之作时的专注,摘抄资料时的认真,圣西门、傅立叶他们的空想理论,他也不会成功的。甚至可以断言,如果没有他们,《资本论》也许不会这么快地完成,我们也许还要在黑暗中摸索着前进。可见,在继承中创新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其实不用更多的证明,那指导我们走上富裕之路的邓小平理论,那真知灼见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便雄辩地说明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盲目的创新往往会弄巧成拙,让人传为笑谈。君不见那“邯郸学步”的郑国人,总想学习别人的步法,以便自己跟本国的人走路不一样,似乎是创新了,但是动机不纯,方法不对,不知继承,落了个爬回去的下场。前几年的小品《如此包装》也是说的这个道理,本来评剧便是一门值得继承的艺术,可是那个“总监”非要进行“创新”,将原来风马牛不相及的流行音乐与民族艺术强行配伍,结果是可想而知的。那“创新”出来的“四不像”让我们津津乐道了好些年。若不得要领,便很容易犯同样的错误。继承和创新是雨与水的关系,没有了继承如同只有鱼没有水,再好的创新也会成为空中楼阁,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而只有水没有鱼似乎更表现出只有继承没有创新的死寂,毫无生气。只有鱼和水统一在一起,才会变得有生气。正如创新和继承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才会结出成功的果实一样。创新是重要的,但是继承同样是重要的。你要想获得成功,继承和创新是必不可少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了继承便是无源之水,而没有了创新便是一潭死水,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才会真的“清如许”了。1200字以上 议论文
-
创新与梦想一:论创新当一个活跃的变数出现在死水般的体制内,所有的腐臭都站在了光明的对立面。创新,就是这样的东西,打破体制,另辟蹊径。狭义上来说,就是倔强任性。你叫我写诗我偏写篇表文,你叫我炼钢我偏要砸钢,你叫我和你风花雪月一边听海涛一边弹吉它缠绵悱恻,我偏要去酒吧舞厅花天酒地风流倜傥。基本点达到了,有了个性,广义上讲,要能跳出体制,敢于讲别人不敢讲小声讲的话,要敢于跨过雷区踩在老虎背上,这叫做了勇气。但究其根本,在于有思想,动脑子,伟大的理论诞生于脑袋不停地运,在于对生命的格物致知,在于对人类懒惰之性的鄙夷,动了脑子,砰,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牛顿想出了三个理论,啪,贝多芬敲出了新旋律,咚,王小波找到新的乐子。不动脑子,凭借简单重复和记忆,人类还在远古时期拿着石棍追老虎玩儿,还在踩着步子做着量变的路程。此谓创新三谈。二:论梦想梦想,是纯主观因素,扎根于唯物世界的客观现实,工人的梦想是成为工头,农民的梦想是成为地主,中国西部的梦想是发展成为中国东部。人人都有梦想,可惜用宿舍论的眼光观察,我们的梦想与生俱来,受家庭背景社会环境所渲染,最终在社会中碰壁,形成自已主动意识,“对,这就是我的的梦想”。美国人提了美国梦,中国也跟着来了中国梦,以后还会有印度梦,肯利亚梦,马里梦,人们吃饱了喝足了,欲望膨胀了,就开始做梦了,有了梦,就得开始干事儿啊!老牛梦见飞上月亮见了嫦娥,就扛上犁耕啊耕,人所有了全面富裕的梦就开始拼命干活卖血卖肾,野心家有了梦就开始宣传造势排除异己。此乃梦想二谈。三:论梦想加创新创新是实现梦想的工具,可惜有了工具就很难再造出来。为了一个目标,开始删去与目标无关的联系,切断与体制外想接壤的净土。变得昏昏碌碌。“看客你有梦想吗”“梦想是什么?可以吃吗?”高二:郑中华650字 高二 议论文
-
创新与守旧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中,都有创新与守旧的影子。选择创新还是守旧?是人类必须面对的问题。守旧,顾名思义,就是坚守旧传统,信仰旧观念,按旧的方法做事。之所以有守旧现象,是因为无知,见识浅短和接受一些旧的思想,而不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切合实际,用旧的方法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所造成的。守旧的多半是书呆子和没有见识的人。虽然他们身份有异,但都同时犯了一个错误:没能看清历史发展潮流,紧跟社会的步伐。在科学界,守旧的人,往往会墨守陈规,不能有充分大胆的设想,从而阻挡了科学探究的进程。在政治界,守旧的人目光短浅,往往会误国误民。总的来说,守旧是阻碍社会进步的绊脚石,守旧的人也不会有什么成就。创新,指创造·发现新兴的事物。创新也是要在前人探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人大脑的充分想象与逻辑思考,进一步发现事物的其它方面。为事物灌注一份新的气息,使之与原物有所差异。也可打破传统的观念,创立有根据又新颖的理论,也称之为创新。创新的人具有过人的只会,非凡的想象力一级敢于打破传统观念的勇气。善于创新的人也会有所成就。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伽利略打破传统封宗教以地球为宇宙中心的理念,促进了科学进步。从而万古流芳。比尔盖茨放弃哈佛学位,致力于当时并不吃香的电脑行业,成为了世界首富。因为创新,电灯取代了蜡烛,楼房取代了平房,空调取代了风扇。因为创新,人类社会日益进步。发展中国家为何落后?因为它们守旧。发达国家为何发达,因为它们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长盛不衰的秘诀,也是一个人生存的需要。因此,在守旧与创新面前,我们应毫不犹豫的选择创新,拥有善于发现创新的眼光,敢于创新的勇气。为国家,为全人类,为世界,做出贡献!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初一:buhao623650字 初一 议论文
-
创新与成功有人说成功的公式是:“天资+勤奋+机遇=成功。”但我却不这么认为。根据这个公式可得出一下三个公式:成功-勤奋-机遇=天资,成功-天资-机遇=勤奋,成功-勤奋-天资=机遇,但,这些公式存在吗?很显然,她不存在。所以,我认为成功的公式应该是:创造=成功。人们总是说神童“神”,其实这种神就是创造力,什么是创造呢?创造就是想象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那么成功是什么呢?成功根据字典上的意思就是:获得预期的结果和失败相对。人么一般想象的成功是表面上的成功,是在物质需要上得到了充分的满足,而另一种是精神上的成功。正所谓人穷志不穷。只有精神上的成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而成功的必备条件则是创造和创新的能力。拥有创造和创新的人能有多少,那么,真正能拥有成功的人又能有多少呢?我们现在最需要拥有的能力则是创新的能力,这才能展示,改变和推动自己。那么,有人可能会想,怎样才能拥有创新和创造的能力呢?其实这并不难,创新只能在于你自己。你只要把一种极其普通的事情升华,把平凡的事物变成不平凡的事情,抛弃旧观点建立新理论。这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人类,作为地球上的主宰,当前最应当学会创新和创造,只有这样世界才能边的美好。450字 六年级 议论文
-
坚守与改变小时候听过一场讲座,主讲人是一位残疾运动员,其项目是铁人三项。若说那位冠军运动员的样貌,我是早已忘记,但其当时所展现出的坚持,着实震撼了我。于是乎,在目前的人生中,我觉得任何事唯有一直坚定一条路下去,才可成功。确实是要坚守的,守住自我,守住内心的路前行的人往往更能体味真正的人生。宋有女文人李清照,年少时的她天真烂漫,有幸福的家庭,享受着生命给予她的美好。然而,一朝变故,她不得不走上漂泊的避乱之路,遍地战火中,她饱尝着人间悲苦,却从未停止写词作诗的脚步。她敢于击鼓鸣冤,只为守住那世人都渴望的古籍。哪怕那个时代,连诗人陆游都言:“女子无才便是德。”她却依然放不下心中的坚持与操守。于是,她做着那乱世中的美神,哪怕艰苦,也要将文人的正气留散人间。数千年后的人们再想起这个女子,也不得不叹一声“女中豪杰”。可见,一个人的坚守是会产生巨大影响的。然而,社会变化繁杂,时代瞬息万变,绝对坚守就是好吗?未必,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大多数人都享受着其中滋味的时候,却总有些人固执地与时代格格不入,他们自称恋旧,实际上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曾有一个老人,放着空调不用,却偏依然要用蜂窝煤取暖,即便儿女后来给他安装了最新的暖气,他也仍旧不领情。结果,有一日,他因一时不慎,导致了一氧化碳中毒,所幸被人及时送去抢救,才挽回了性命。老人自己声称是放不下曾经的物件,这不免让人有些可笑。时代的进步,不适宜的东西被淘汰自在其理,老是以恋旧之名固执地坚守自以为好的东西,最终恐会酿成大祸。适者生存,坚守不等于固执,发展着坚守方为上策。历史上著名的孝文帝改革就是很好的例证。孝文帝不执着于自己身为上位者的鲜卑血统,而是从大局出发,颁布条令,与汉族文化融合,最终推动北魏走向辉煌。不光大到历史全局,其实小到生活中亦然。做不出的题目换一种方法去做,不喜欢但又离不开的东西可以换种态度去接受……要知道,坚守固好,但改变着坚守或许更能让人迎接明日的艳阳。800字 高三
-
坚守与放弃放弃了江河,你还有小溪;放弃了群山,你还有森林;放弃了星海,你还有月亮;放弃了蓝天,你还有白云;舍得,有舍才有得,有时放弃是另一种坚守的延续。——题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清晨朝露挂在嫩草翠绿的尖叶上,小鸟在林间的树林里叽叽喳喳的鸣叫。林间小溪哗啦啦地流淌。一名两鬓斑白的老人,背着竹篓,走在山间,清晨的微露沾湿了长袍。傍晚夕阳西下时,只见他悠然的哼着小调,走在回家的路上,竹篓里装着淡黄色的野菊花,正如“山气日为佳,飞鸟相与还”,没错,他就是田园诗人陶潜,他为了田园生活放弃了为官,何尝不是一种对心中理想的坚守呢!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滚滚江水,浪花滔天,白浪翻腾,微风拂面。一位长发冠束的男子临风而站,微风掀起了他的白衣,满头青丝随风拂动,英姿勃发。可微湿的面庞,一脸的愁苦哀伤却在白光中若隐若现,像是痛恨小人的狡诈阴险,又像是在怨念楚怀王的荒淫无道,又像是哀叹自己“美政”的难以实现。他就是“哀民生之多坚”的屈原。他虽然放弃了生命,但却深深地扎进人们的心中。他对生命的放弃何尝不是对执着的坚守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草屋一间,小桥流水,一阵寒风吹来,卷走了屋顶的茅草。一位白发老人跟随在其后,一拐一拐的在在追着茅草,茅草渡过江飞到彼岸,有的挂在树上,有的飘落在水中。小小孩童欢喜地抱着草跑了。老人放弃了追赶,笑了,自己失去了,却为别人带来了欢笑。没错,他就是因“乌台诗案”遭贬的诗人苏轼,人生虽遭不测,东陂却没有怨言,虽然远离了官场,却换来了闲适安宁的生活,这何尝不是对美好愿望的坚守呢!有时放弃也是一种美,也是一种坚守,放弃了表面,你还有内心的。放弃了物质上的,你还有精神上的。并不是所有东西都要极力的去守住,有时候放弃了,反而坚守了得到了你原本就想实现的。正如陶潜放弃了官场,却真正的走进了他的心灵,过着“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田园生活,坚守了他生命的底色;正如屈原,放弃了生命,却坚守了他的理想,而世世代代的流传下去;正如苏轼,本才华横溢,最终却被贬黜,他放弃了做官,却保留了美好的祝愿。每个人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有时候放弃也是一种对净土的坚守,放弃与坚守相互制约,上演着一场场青春的梦。800字 高二 议论文
-
创新与守旧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中,都有创新与守旧的影子。选择创新还是守旧?是人类必须面对的问题。守旧,顾名思义,就是坚守旧传统,信仰旧观念,按旧的方法做事。之所以有守旧现象,是因为无知,见识浅短和接受一些旧的思想,而不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切合实际,用旧的方法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所造成的。守旧的多半是书呆子和没有见识的人。虽然他们身份有异,但都同时犯了一个错误:没能看清历史发展潮流,紧跟社会的步伐。在科学界,守旧的人,往往会墨守陈规,不能有充分大胆的设想,从而阻挡了科学探究的进程。在政治界,守旧的人目光短浅,往往会误国误民。总的来说,守旧是阻碍社会进步的绊脚石,守旧的人也不会有什么成就。创新,指创造·发现新兴的事物。创新也是要在前人探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人大脑的充分想象与逻辑思考,进一步发现事物的其它方面。为事物灌注一份新的气息,使之与原物有所差异。也可打破传统的观念,创立有根据又新颖的理论,也称之为创新。创新的人具有过人的只会,非凡的想象力一级敢于打破传统观念的勇气。善于创新的人也会有所成就。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伽利略打破传统封宗教以地球为宇宙中心的理念,促进了科学进步。从而万古流芳。比尔盖茨放弃哈佛学位,致力于当时并不吃香的电脑行业,成为了世界首富。因为创新,电灯取代了蜡烛,楼房取代了平房,空调取代了风扇。因为创新,人类社会日益进步。发展中国家为何落后?因为它们守旧。发达国家为何发达,因为它们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长盛不衰的秘诀,也是一个人生存的需要。因此,在守旧与创新面前,我们应毫不犹豫的选择创新,拥有善于发现创新的眼光,敢于创新的勇气。为国家,为全人类,为世界,做出贡献!点评:例证丰富,选材得当,描述详略得当,较具说服力。适当地运用对比、比较等手法,通过事物相互间的悬殊与差异,有力地佐证文章的中心。本文取材真实生活,选材恰当,很有新意,段落分明,过渡自然,情趣盎然,可读性强。800字 高二 议论文
-
传承与创新曾经,由于清政府的守旧,闭关锁国,一个朝代走向灭亡;曾经,因为管仲为相,大胆创新,一个朝代国富兵强。由此可见,敢于传承与创新是多么的重要。清政府不懂创新,加之对传承而来的强盛国力有着盲目的自信,开始了长达两百年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落后于西方国家,最终招致灭亡。管仲大胆创新,不仅打破了原有的井田制,还整顿了军队,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军制做出了一定的改革。同时,积极地施行推举制,给予人才更多施展抱负的窗口。管仲的改革顺应了社会的发展趋势,因此齐国得以国力昌盛,夺得“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主地位。两个朝代的结局因创新而截然不同。正如江泽民所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民族或国家的繁荣绝不是仅仅靠继承前代而形成的,更是要依靠后人在前者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持续突破。传承很重要,创新同样重要。就如同树木一般,没有创新,传承只能作为一颗种子深埋于泥土之中;没有传承,创新就是无根之木,经不起风雨。晋代书圣王羲之就是一棵十分健康的大树。他学习书法时,阅览众多名家之作,而后融入自己的学识,在借览前人的基础上,独创出了一种俊逸妍美的新字体。王羲之创新的作品流芳百世,至今受人惊叹。“只有有效地继承人类知识,同时把世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拿到手,我们再向前迈半步,就是最先进的水平,第一流的科学家。”美国国际商用公司和“苹果电脑”公司按照温伯格说的去做了。他们在王安公司称雄的个人电脑上再次创新,推出了体积小且更先进的电脑,并以较低价出售。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举打败了坚持老产品的王安公司。敢于突破,敢于创新,将传承与创新结合在一起,才能在平凡中创造非凡的力量。绝对的墨守陈规,只会消耗原有的能量,就像闭关锁国和王安公司,迟早会落败。从齐国管仲,晋代王羲之,再到美国商用公司和苹果电脑公司,他们的成功无一例外不是在向世人展现——传承与创新长成的树木,是茂密的,是高大的,是生机勃勃的。800字 初三
-
传承与创新“板桥体”看似单个字形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如果有人因此而羡慕郑板桥的成就,想借模仿他的风格来出名,那么他必定会走入一条死胡同。因为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说“不可无一”,是肯定了“板桥体”独特的艺术价值和不朽的艺术地位;说“不可有二”,则揭示了艺术创作中的真理。正如贾平凹在信中对小妹所说:“对于大师,你只能学习,不能效仿。”“板桥体”与“扬州八怪”的其他艺术风格的诞生,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在那个压制人才发展、摧残人才天性的清王朝,“扬州八怪”用一种不合乎世俗审美标准的艺术风格,表达自己的人格理想、高尚情操,是对自由的追求,也是对于权贵的蔑视和抗争。可以说,“板桥体”的“非隶非楷,非古非今”是挣脱束缚,思想和心灵获得自由的象征,这也便是郑板桥作品的韵味所在。后人如果模仿“板桥体”,只能有其形而无其神。这样的作品,当然“不可有二”。然而,许多人并不信奉这个原则。当文学与时尚产生了关联,似乎文学创作也能产业化发展,作家也能按一个模子批量生产了。书店里,占据“畅销书架”的一会儿是悬疑小说,一会儿又是通俗哲理。花样总在翻新,却大都千篇一律。那些书虽畅销一时,不久却被遗忘在角落,蒙上尘垢,挂上蛛网。马克思说过:“所有的价值最终都只剩下时间。时间会滤去所有跟风的作品,最终只留下一部或几部体现时代精神,关注人类和人生的作品。”这么说,我们是否就不要学习他人的作品了呢?当然不是。那些肤浅的跟风之作,正是因为对文化艺术传承、研究不够,才会画虎不成反类犬,落于俗套。因此,传承是文化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创新则为之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不仅艺术创作如此,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许多方面,都要传承与创新并重。改革开放后,我国与外界的科技、文化等交流频繁,汲取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尝到了甜头。但是现在,我国的创新实力却比较薄弱。前几日的《文汇报》上说,上海的服务业管理照搬制造业管理模式,阻碍了服务业起舞。在此,制造业管理模式也是“不可无一,不可有二”的吧。有变通与创新,才有突破。不论从事什么行业,我们都要广泛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并充分认识自身特点,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向,勇于创新。传承与创新并重,是科技和文艺等发展的根源。800字 高三 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