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心的一角交给父母——观《爱心》有感650字

把心的一角交给父母——观《爱心》有感

0
0
650字 五年级 读后感

一场母子间的亲情,一颗感人至深的爱心,感化了所用人。电影《爱心》催人泪下,把我们深深打动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不要让自己后悔,把心的一角交给父母。

影片中的主人公小柯从一个骄奢淫逸的少年变成了一个毅力坚强的男子汉,培育他的不是别人,就是小柯的母亲,当母亲知道自己患有肝癌时,她不是把儿子叫到身边对他千叮咛、万嘱咐,而是选择了放手,让儿子用自己的双手去建筑生活,去上海接受磨练。我知道,作为一个母亲,她更担心的是在她走了以后,孩子能否独立生活,以前的过于溺爱只会让他更堕落。

到了上海,小柯找到了一份建筑工作,当然这份工作是他那事业成功的母亲悄悄安排给他的。开始,小柯不知珍惜,但他的工头对他说:“只有自己努力,才会有属于自己的一扇窗。”这句话我这样理解:上海的高楼都是平地而起的,是工人们心血与汗水的结晶。想要造好这一幢大楼,只有努力才行,楼里终究会有属于你的一扇窗。后来,小柯懂事了,他去义务献血,当记者的采访出现电视上时,另一端,生命垂危的母亲顿时泪流满面,她使尽了全身力气,扑到电视机前,抚摸着自己的孩子,我很感动,感动于小柯的懂事,更感动于母亲对孩子的无微不至。

后来,一座四十层的高楼屹然挺立,工头又说了一句话:“用你的手,筑就这大好河山,那才叫无怨无悔。”我这样理解:自己的劳动果实才是最甜美的,自己筑就的高楼才是无怨无悔的。小柯也得到了那一扇明亮的窗。他感到母亲身边,母亲把手里的一张画交给了小柯,那是小柯四岁画的画,画上画着月亮与母亲……

最后,母亲去世了,但我相信小柯已经能独立生活了。我们有着爱自己的父母,为何不好好珍惜呢,与父母谈谈心,既让他们了解你,同时你也把心的一角交给了他们。

童年趣事

400字 五年级 叙事

我的童年是无拘无束的,童年的故事像天上的星星一样美丽,又如小鸟的羽毛绚丽多彩。 

五岁之前,我生活在姥姥家,姥姥经常给我和表弟做鸡蛋羹吃。一次,我和弟弟正玩得起劲,忽然弟弟说饿了,我就大声喊姥姥,可姥姥没有应答。要不,我也象姥姥一样给弟弟做个鸡蛋羹吃。说干就干,我便到厨房里找到了五颗鸡蛋,我老听大人们说‘打鸡蛋’,我就把一颗鸡蛋放在手上,用另一只手‘打’下去,“啪”的一声,鸡蛋碎了,弄得我手上和身上都是蛋液,我想这个没‘打’好,再来一个吧!就这样,我一连‘打’了四个鸡蛋。这时,姥姥进来了,看着我的样子和满地的蛋液,真是哭笑不得……

离姥姥家不远的地方有一座煤矿,我每天都可以看见煤矿下班的人,他们的脸总是黑黑的。有一天晚上,全家人看电视,电视节目当时在采访一位非洲人,我看到他的脸那么黑,指着电视就说:“他是不是下煤矿回家没洗脸呀,没洗脸还敢上电视。”全家人哈哈大笑。

后来,我才知道非洲人的皮肤本来就是黝黑的。 

虽然我一天天地长大,但童年的趣事像一颗颗明珠,快乐永远洋溢在我的心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五年级
读后感
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