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凡中折射出的不平凡《忆昔》读后感900字

在平凡中折射出的不平凡《忆昔》读后感

900字 三年级 读后感

生活中处处皆有美,现下,人们都向往着华丽的一切——市中心的大楼、奢华的包装、一辆豪车甚至是高大上的话语。繁华的街市车水马龙,却也会有风光暗淡的一角,住着最真实的老百姓。

汪曾祺在书中展现的凡人凡事却给予我们感动,像极了一江平静的春水,映现着人与人之间最真诚最温暖的情感。

寒假第二天便去买了这本《忆昔》,此前对汪曾祺的了解就是他的《邂逅集》以及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散文家。书上的标签中写着沈从文的一段话:他的文章应当说比几个大师都还认真有深度,有思想也有文才!“大器晚成”,古人早已言之。最可爱的还是态度,“宠辱不惊”!读书之前在网上了解到他是一个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由此对这本书的好奇感倍增。书中第一辑的第一篇是自报家门,全书主要包括汪曾祺的家人以及自己,还有遇见过、交往过的各色人物。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勾住我的心。“凡事都是这样,要能适应、习惯、凑合。”就像假牙对于汪曾祺一样,既然改变了那就慢慢习惯吧。开头总会格格不入,慢慢地能浑然一体就好了。还有一段是出自多年父子成兄弟,“儿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的现在,和他们的未来,都应由他们自己来设计。一个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的孩子的父亲是愚蠢的,而且,可恶!另外作为一个父亲,应该尽量保持一点童心。”这段写出了作者与父亲相处关系,正如多年父子成兄弟,这也是我们所向往的一种亲子关系,尊敬却不畏惧。

汪曾祺博学多识,兴趣广泛,爱好书画,也通医道,同时对戏剧和民间文艺也有深入地钻研。在我的眼中,汪曾祺是个奇才,老师曾说过,读一本书之前,先要了解它的作者,爱上作者才会真正读懂一本书。而我也正这样深深地折服在汪曾祺的文字之下。所谓每一个作家都是有故事的人,而汪曾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深感现代社会生活的喧嚣和紧张,在书中不难体会到他对宁静、闲适、恬淡的那份向往,仅仅是通过最朴实的文字、最淳朴的情感。

《忆昔》是汪曾祺集之一,是回忆性散文,行文中透着淡泊的宁静,即便是人生的酸甜苦辣、是我们曾不屑一顾的小事,也能被他写出不同的韵味。这个寒假,一本汪曾祺的《忆昔》在宁静的午后,感受那样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美。

平凡是真实,是烦躁一天后最值得的休憩,汪曾祺的文字正是在平凡中折射出不平凡,折射出深度。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陈卓

600字 初三 读后感

提二(11)班 陈卓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记忆就像画家手中调色盘,有五彩缤纷的,有暗淡无光的,假如有那一天记忆可以移植,那么我会帮助一些家有困难的家庭。

在中国上历史上某年日本带着3万大军来攻打中国,日本人见人就杀,见东西就抢,无耻的比赛钉人,日本人说:“如果杀的人多就有奖励。中国的妇女、男人、儿童、老人死的死,伤的伤,中国满面都是红色的鲜血。”

我们的记忆永远都不会忘记,那些无耻的日本人真是太可恶了。难道他们犯的滔天大罪就是能这种方法弥补吧?如果记忆可以移植我会把中国人悲惨的记忆给日本人,让日本人,坐活不安,天天做噩梦,让日本人来弥补,让他们知道他们欠我们中国人多少。

如果记忆可以移植,我会把它移植给那些没有亲人的人们,让他们也有一个快乐的记忆。

有一些人生下来没有了父母,有的父母在地震死去。没有父母的人,滋味一定不好,我会把那些快乐的人记忆借用一下,给他们快乐的加快,给他们温暖的家,他们就有了幸福。

如果记忆可以移植,我会把我和朋友之间的不快乐的事都 移植掉。让我和朋友又当上好朋友,那我就很开心。

如果记忆可以移植,我会把作文提高,让我的作文最好,老师就可以表扬我了。我就很开心。

如果记忆可以移植我会把我妈妈辛苦给我,让我感受一下,因为我不知道我妈妈的辛苦。

如果记忆可以移植,我会帮很多很多的人,我的朋友,我的妈妈,我的所有的人,我要给他们快乐的微笑,记忆对人太重要了,人不可以没有。

老师点评:

陈卓,从作 文中 老师看到了你进步的脚印哦!你采用排比的形式表达了心中的愿望,真是个善良又富有爱心的孩子。期待字迹越来越工整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三年级
读后感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