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税收1200字以上

我与税收

1200字以上 初三 散文

“税收”,这个词,我有些陌生。

我查字典,明白了其含义: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公共权力,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标准程序,参照国民收入分配,强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特定分配方式。它体现了国家与纳税人在征税、纳税的利益分配上的一种特殊关系,是一定社会制度下的一种特定分配关系。税收收入是国家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

“税收收入是国家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那么,税收最早起源于什么时期呢?它是否同我国第一个国家----夏朝,一起产生呢?

我继续查找资料,知道了在国家产生的同时,也就出现了保证国家实现其职能的财政。在我国古代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最早出现的财政征收方式是“贡”,即臣属将物品进献给君王。当时,虽然臣属必须履行这一义务,但由于贡的数量,时间尚不确定,所以,“贡”只是税的雏形。而后出现的“赋”与“贡”不同。西周,征收军事物资称“赋”;征收土产物资称“税”。春秋后期,赋与税统一按田亩征收。"赋"原指军赋,即君主向臣属征集的军役和军用品。但事实上,国家征集的收入不仅限于军赋,还包括用于国家其他方面支出的产品。此外,国家对关口、集市、山地、水面等征集的收入也称"赋"。所以,“赋”已不仅指国家征集的军用品,而且具有了“税”的涵义。有历史典籍可查的对土地产物的直接征税,始于公元前594年《鲁宣公十五年》鲁国实行了“初税亩”,按平均产量对土地征税。后来,“赋”和“税”就往往并用了,统称赋税。秦汉时,分别征收土地税、壮丁税和户口税。明朝摊丁入地,按土地征税。清未,租税成为多种捐税的统称。农民向地主交纳实物曰租,向国家交纳货币曰税。现在税又称为税赋、税金、税收、赋税、税捐、捐税、租税等。

呵,“税收”听起来挺“牛”的!我想,它的“官帽”一定不小,可是,它的“职能”是什么?

这时,爸爸走过来说:“税收它能够组织财政收入、调节社会经济、监督管理社会经济活动。具体表现为:体现公平税负,促进平等竞争;调节经济总量,保持经济稳定;体现产业政策,促进结构调整;合理调节分配,促进共同富裕;维护国家权益,促进对外开放。”

爸爸的话听得我一头雾水,我吐吐舌头,耸了耸肩。

妈妈发话了。“税收主要用于国防和军队建设、国家公务员工资发放、道路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科学研究、医疗卫生防疫、文化教育、环境保护、救灾赈灾等领域……”

妈妈还未说完,我便插话了。“这些天芦山地震救灾物资所用的钱,肯定有一部分是由税收得来的,对吗?”

这时,门铃响了。

我忙跑去开门。门口站着一位邮递员叔叔,说是有我的信。我接过信封打开一看,原来是我的作文在xx月刊上发表了,他们给我寄来了稿费。我高兴地向爸爸妈妈宣布这个好消息。

“你得了稿费,可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哦!”

“个人所得税?”我又被爸爸的话弄得一头雾水。

“不错的,税收分为国税和地税,地税又分为:资源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个人偶然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船使用税、房产税、屠宰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企业所得税、印花税等。按课税对象分类,税收可分为流税、所得税、财产税、行为税、资源税。按课税目的分类,税收可分为……”

糟了,爸爸又在“念经”了。幸亏有妈妈“解救”我。“快去交税吧!”我一溜烟跑出了家门,跑向了税务局。

在税务局门口的墙报上,我看到了一张手抄报,上面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纳税人必须在规定的申报期限内到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税务机关凭借国家政权赋予的权力,以国家政权的名义,向纳税人征收税款。如果纳税人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税务机关就要依法处以罚款,触犯刑法的还要由司法机关予以刑事处罚。

哦,有关税收的学问可真不少呢!

我与窗

600字 初二 记叙文

我读窗,窗亦读我。

历代文人对窗情有独钟。在散文家的笔下,窗更是美妙绝伦。但我这里所说的窗不是“小家碧玉”式的窗,也不是“金碧辉煌”式的窗,而是教室里“粗犷而不乏恬美”的窗。

铃声划破晨曦,上早读课了。我踮着脚,扯开台幕式的窗帘,感受着教室里第一缕阳光的清新,这时,阳光告诉我:“努力吧!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多么欢快的节奏,让你一天神采奕奕。

夕阳西沉,我依偎在窗前,欣赏着吐着余辉,散发着执着气息的落日。

天空,花园,草坪……,一切美景都在这小小的窗口下尽收眼底。你瞧,同学们或坐在草地上,或倚着梧桐,手中捧着的书诉说着追求与梦想。面对着这般充满诗情画意的画卷,你怎能不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这样,一篇《夕阳下的校园》就在我的笔下诞生了。

多少个静夜,我伸出双臂,想拥抱一下月光的恬美。殊不知月亮女神早把她美妙的光辉,透过窗儿,泻在每个人的心河里。

一个夏夜,我陶醉在窗外静谧的月色中。虽比不上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那样柔美,但校园月色却也别有一番情趣。我随感而发地说了一句:“今晚的月光犹如一杯淡淡的稀奶。”

后来看了一本书才知,这句话竟和一位作家文中的一句不谋而合,这令我兴奋了好一阵子。

恬静的窗很美,粗犷的窗更美得让人迷恋。

冬日的午后,我正在教室里读书。抬起头,心猛地一颤,哦,窗正用她洁白的躯体抵挡着狂风的袭击,使我们在她温暖的怀抱中,吮吸着知识的甘乳。望着狂风那肆虐而又无可奈何的脸庞,我笑了。对于窗,我似乎又多了一份说不出的感激一片爱。

我读窗,窗亦读我.我爱窗,爱她的悄无声息,爱她的真诚无限。“仁者爱山,智者爱水”,我不知什么样的人爱窗,但爱窗的人一定很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散文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