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皎洁夜空伴我少年行1200字以上

那片皎洁夜空伴我少年行

1200字以上 初三 记叙文

那片皎洁夜空,月亮悄悄从树梢上升起来了,放出冷冷暖暖的光辉,照得大地分外白,越发使人感到温暖。万点繁星如同撒在天幕上的颗颗夜明珠,闪烁着灿灿银辉。它用无数个日日月月开始刻录着某个稚气未退的少年的酸甜苦辣。

三四年级的时候,作业并还没有现在的一堆堆“雪山”恐怖。这种鲜明的对比,仅在于几年的差距,我感叹。满脑子都充满着童稚的想法,好像是初生婴儿一样大脑中枢还没发育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毫无忌讳。

常常放学的铃声一响,用各种的理由想家里请假,和同学一起跑到学校后面的嘉意台M楼去玩。因为这样,楼下的保安都开始提起了警惕,不枉他们还记得他们在领工资上班的。可是这点小事,怎能够阻挡我们这群已不是屁颠屁颠的小屁孩呢。即使阻挡的了我们前进的步伐,但也阻止不了我们贪玩的童心啊。我们尝试过分批进去,要是给保安察觉出些什么,我们会主动跟他问好,并假装说“待会去我家吃什么,玩什么。”这么一来,保安可能就会被我们弄糊涂了,以为我们在这里住。要是不行,我们偷偷地从停车场潜进去。因为据我所知,每栋楼都会有通往停车场的道路,那么自然进了停车场就会有上楼的道路。到了楼上的花园,自然又是少不了那些调皮的身影在日下追逐。很快,天空像是一瓶被洒翻的墨水,慢慢地扩散,蔚蓝的天空瞬间挂上深黑的帘幕。已经筋疲力尽的小孩子们躺在大大的草坪上,柔软的小草轻抚着孩子们的脸颊。在广阔无垠的黑夜下,某个角落中洋溢这一群小孩的笑声,荡漾不绝……

五六年级的时候,那些稚气已经褪去不少,已经渐渐变得懂事成熟。今天下午爸妈都有事出去了,我想给妈妈一个惊喜。所以,我拍拍手来到厨房,哼着小曲就将昨晚水槽里剩下的碗洗刷了一遍。我还费了好久时间,好大力气将一锅粥熬好。满厨房乌烟瘴气的,我赶快的打开窗户,打开厨房门。我雄心志志地走到客厅,确定好了爸妈还有45分钟才到,我又将客厅整理了一遍,并扫好了地。“嗯,爸妈快回来了”我心里默默地想着。我就快速地跑到书桌上写作业,装作若无其事。“砰”地两声,分别从我身体的两旁发出,一声是爸妈回来的开门声,一声则是阳台的花瓶掉地的破碎声。我对这突然摔下的花瓶感到莫名其妙,还未反应过来,忽然我的手臂感到一阵疼痛。原来是妈妈掐我的手,妈妈向我厉声呵斥:“你干嘛那么调皮,那么大了还那么不懂事,竟然把才刚买回来不久的花瓶摔烂。”我无辜的眼泪条件反射的流下,模糊不清的语言从口中吐出:“不,我没有,没有,不是我弄的。”“不是你弄得,难道还是鬼弄得?家里就只有你一个人,还会有别人吗?”妈妈有理地反驳我。是的,家里此时就只有我一个,我没有任何可以反驳的理由。我含着无辜的眼泪冲进房间,连晚饭也没吃,原本已经饿得后背贴前胸的肚子现在已经没有了胃口。爬上窗台,我很无助地看着那片皎洁的夜空,喃喃自语:“为什么,为什么我做了那么多事,他们都没有发现,没有表扬。一回来看到花瓶碎了就认定一定是我干的。为什么,还要说我不懂事?”一串串问题从我脑海里闪过,泪流不止……

初一初二的时候,我已经被学习压成一个完全成熟懂事的孩子。一次军训,一次三防,我想足够让一个贪玩的孩子安静下来了吧。在那里,天天都忙得不亦乐乎,根本就不亚于学习。起床,刷牙,叠被子,穿军服,吃饭,训练,洗澡,洗衣服在此时岂不是等于在学习文言文,背单词,写压轴题,读课文,顾历史……每天晚上,都会下楼写日记心得。可能,一整天最能放松下来的就只有这时候吧。抬起头,看看那片皎洁的夜空,只有寥寥无几的星星点缀着,孤独的感觉侵袭而来,心中留下一片空虚。回想白日不停的训练,额头在火辣辣的烈日下烘烤,就好感谢这片皎洁的夜空……

虽然在同一片夜空下,可是在不同的时候,不同的地方,就会有那不一样的感受。仿佛像一瓶洒翻的五味瓶:甜酸苦辣咸,样样皆有,百感交集啊!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1200字以上 初一 记叙文

1963年,我上初三,写了一篇作文叫《一张画像》,是写教我平面几何的一位老师。他教课很有趣,为人也很有趣,致使这篇作文写得也自以为很有趣。经我的语文老师推荐,这篇作文竟在北京市少年儿童比赛中获奖。当然,我挺高兴。一天,语文老师拿来厚厚一个大本子对我说:“你的作文要印成书了,你知道是谁替你修改的吗?”我睁大眼睛,有些莫名其妙。“是叶圣陶先生!”老师将那大本子递给我,又说:“你看看叶先生修改得多么仔细,你可以从中学到不少东西!”

我打开本子一看,里面有这次比赛获奖的20篇作文。我翻到我的那篇作文,一下子楞住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那篇作文简直像是动过大手术鲜血淋漓又绑上绷带的人一样。回到家,我仔细看了几遍叶老先生对我作文的修改。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准确性。类似这样的地方修改得很多,长句子断成短句的地方也不少。有一处,我记得十分清楚:“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叶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删掉原句中“包”

这个动词,使句子干净了也规范了。而“书皮”改成了“包书纸”更确切,因为书皮可以认为是书的封面。我真的从中受益非浅,隔岸观火和身临其境毕竟不一样。这不仅使我看到自己作文的种种毛病,也使我认识到文学事业的艰巨:不下大力气,不一丝不苟,是难成大气候的。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干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叶老先生在我的作文后面写了一则简短的评语:这一篇作文写的全是具体事实,从具体事实中透露出对王老师的敬爱。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儿上深受感动,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这则短短的评语,树立起我写作的信心。那时我才15岁,一个毛头小孩,居然能得到一位蜚声国内外文坛的大文学家的指点和鼓励,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涨涌起的信心和幻想,像飞出的一只鸟儿抖着翅膀。那是只有那种年龄的孩子才会拥有的心思。

这一年暑假,语文老师找到我,说:“叶圣陶先生要请你到他家做客!”

我感到意外。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大作家,居然要见见一个初中学生,我自然当成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那天,天气很好。下午,我来到东四北大街一条并不宽敞却很安静的胡同。叶老先生的孙女叶小沫在门口迎接了我。院子是典型的四合院,敞亮而典雅,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使得夏日的燥热一下子减少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叶小沫引我到客厅,叶老先生已在门口等候。见了我,他像会见大人一样同我握了握手,一下子让我觉得距离缩短不少。落座之后,他用浓重的苏州口音问了问我的年龄,笑着讲了句:“你和小沫同龄呀!”那样随便、和蔼,作家头顶上神秘的光环消失了我的拘束感也消失了。越是大作家越平易近人,原来他就如一位平常的老爷爷一样让人感到亲切。

想来有趣,那一下午,叶老先生没谈我那篇获奖的作文,也没谈写作。他没有向我传授什么文学创作的秘诀、要素活指南之类。相反,他几次问我各科学习成绩怎么样。我说我连续几年获得优良奖章,文科理科学习成绩都还不错。他说道:”这样好!爱好文学的人不要只读文科的书,一定要多读各科的书。”他又让我背背中国历史朝代,我没有背全,有的朝代顺序还背颠倒了。他又说:“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历史,搞文学的人不搞清楚我们的历史更不行。”我知道这是对我的批评,也是对我的期望。

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容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致不知黄昏什么时候到来,悄悄将落日的余染红窗棂。我一眼又望见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黄昏中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那时候,我刚刚读过叶老先生写的一篇散文《爬山虎》,便问:“那篇《爬山虎》是不是就写的它们呀?”他笑着点点头:“是的,那是前几年写的呢!”说着,他眯起眼睛又望望窗外那爬山虎。我不知那一刻老先生想起的是什么。

我应该庆幸,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大作家,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发作家。他对于一个孩子平等真诚又宽厚期待的谈话,让我15岁那个夏天富有生命和活力,仿佛那个夏天便长了。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同时,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记叙文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