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书如择偶
有句老话,叫“男怕选错行,女怕选错郎”。
当然,这是从前。现在不怕了。选错行可以改行,选错郎也可以离婚么!不过,改行毕竟费事,离婚也很麻烦。能不改不离,最好。
何况还有改不了离不掉的。就算改得了离得掉,那损失也无法追回,那影响也无法消除。夫妻双方是会相互影响的。康德甚至说一对夫妻相处日久,就连相貌都会变得接近起来,让人觉得对象对象,当真“一对就像”(其实是他们的言行举止神态表情都有了共同的情调)。面如此,而况乎心?遇人不淑,那可真是后患无穷,岂是含糊得的?
读书也一样。
读书当然不等于娶妻嫁人,非得“从一而终”,一辈子厮守不可。换一种书或一类书来读,也不像离婚改行那么困难,更没有什么道德问题。但这决不等于说读什么书是无所谓的。书的意义,有时比配偶还重要。因为一个人一旦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往往就终身爱读甚至只读某一类书。这些书会影响他一辈子,甚至决定他走什么样的道路,有什么样的思想等等。比如毛泽东,依我看就是线装书读多了。如果多读些翻译书,情况只怕就会两样。
即便书不等于偶,至少也近于友吧?读什么书,也就是交什么人。古人云:“不知其人而视其友”。依我看,也无妨说“不知其人而视其书”。要了解认识一个人(当然是指那些断文识字多少读点书的人),只要看他平时都读些什么书,也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甚至能猜出他的朋友都是些什么人。如果架上多为有思想有品位有份量的著作,自然“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相反,如果终日里尽读些不三不四的玩艺,则其人也难免会有些不三不四。不是说他人品一定不好,至少其品位就很可疑。
人总是愿意有些品位的。提高修养和品位,也是不少人读书的目的和动机之一。如果读来读去,品位没提高,反倒弄得俗气了,岂非南其辕而北其辙?
这就要有所选择。
选择也不易。谁来选,怎么选,都是问题。按照导师和准导师们的选择照单全收是不行的。那个靠不住。媒体上的排行榜当然也靠不住。就算是什么“影响世界历史的××本书”,也未必就是最佳选择。过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现在就一定还影响?再说影响世界历史,又关我们什么事?说到底,读书毕竟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情。自己的事,怎么能让别人来包缆?岂非“包办婚姻”?《中华读书报》的记者在调查“名著导读”一类书籍的销售情况时,一位读者张先生就明确表示他不读,因为感觉像是“第三者插足”。“导读”之类的“循循善诱”尚不能接受,况乎“越俎代庖”的替人选书?
那么,自己来选又如何?也很困难。一个人,如果从来就没读过书的,他怎么知道该挑哪类书、哪种书、哪本书?要想学会选择,而且选得不离谱,除非他读过很多。
其实答案也就在这里:要学会选书,必先多读书。观千剑而后识器。判断力和鉴赏力都是从实践中产生出来的,读书也不例外。因此,初读书时,最好什么书都读,就像结婚之前先广交朋友,然后再从容选择一样。不要才见了一个,便忙不迭地“定了终身”。树木后面是森林。一叶障目尚且不可,如果那“叶”还是败叶,岂不更糟?
书读得多了,就有了选择。这倒不是说从此就只读一种书或一类书了。周国平先生说:“读书犹如交友,再情投意合的朋友,在一块耽得太久也会腻味的”(《人与书之间》)。其实岂止是会腻味,只怕还会造成思想的偏颇和心胸的狭窄,大非所宜。所谓“有了选择”,只不过是有了品位;所谓“有了品位”,也不是说从此只读“雅”的,不读“俗”的,而是说有了判断力和鉴赏力,知道好歹了。好歹和通常所谓雅俗不一回事。自命风雅者,往往其实是“恶俗”;向为专家学者流不屑一顾的“俗物”,却没准反倒“大雅”。是雅是俗,全看你有没有品位。没有品位,便是《浮士德》或《红楼梦》,也能让他讲得俗不可耐。
品位只能来自阅读的经验。读的多了,自然也就知道好歹。这就要博览群书。而且那“博览群书”的“博”,还不仅是数量的“多”,更是品种的“杂”。朱光潜先生说:“你玩索的作品愈多,种类愈复杂,风格愈纷歧,你的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你的鉴别力也就愈可靠”(《文学的趣味》)。所以,终身只读一种书或一类书是不妥的(哪怕这些书确实品位高雅)。它虽然能造成品位的纯正,却也难免趣味的偏狭。想想看吧,山间小溪固然清纯,却何如泥沙俱下的江河,广纳百川的大海?一个读书人,如能有此胸襟,大约也就不怕“选错行”或“选错郎”了。
倘若无此可能,恐怕也只好挑那公认的经典名著来读。读经典名著,虽然没准会读成个“书呆子”,却肯定不会读成个“二皮脸”。此外,年轻人多读点古书,老年人多读点新书,也是办法之一。青年思想活跃。读点古书,并无碍其创新,反倒能增其厚重。老年最忌僵化。多读些新书,就能保证“生命之树常青”。即便弄得“老夫聊发少年狂”,也没什么不好。但无论老少,最好还是博览群书,什么都读一点。
那么,就不怕看花了眼,或者变成“野狐禅”么?不怕。择书如择偶,又毕竟不是择偶,其实不妨寻花问柳,见异思迁,“阅尽人间春色”的。何况,“野狐禅”也是禅么!只要能悟得“无上正等正觉”,修成“正果”,管他什么禅呢!
或许有人要问,如果我读了一辈子书,觉得读什么都好,并没有什么“最”喜欢或“最”合适的,又将如之何呢?当真这样,我就要说,你作了最好的选择。你想,一个人,一生中时时有爱情,处处有朋友,岂非幸福?
当然,最好是,每个时期都有新朋友,却也有几个可以终身交往的老朋友。少年夫妻老来伴。人到晚年,能有几本心爱的书为伴,而且常读常新,该是多么值得欣慰的事?
那可真是“幸甚至哉”!
择良辰在时光里慢慢读懂——我的读书偶记
以为,若有线,风筝可以一直在天上飞,却忘记,风不会一直都在;以为,岁月静好,却忘记,那只是古老的传言。那一夜,我呆呆地,看着秋风吹落第一片落叶,青春的我,忘了,将幸福握紧一点。
我开始哭了,作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夜,像是打造好了般,把什么都准备好了。
曾在校园的林荫间无意见到过一种灯笼般的叶子,或许是花。当时大概是入秋了吧,见它稀稀拉拉地落下,但遗憾,只是见到过落下的它,不曾见到过它的落下。那是在出事以前的事,本该忘了的,却因缘,那段岁月中唯一让我笑的,竟是本该忘了的它。
是在看到那段文字的后几天,才猛然记起它的。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会在心烦意乱的时候拿起,也忘了是怎么看到那“小灯笼”的,当时并不在意,至于为什么过了几天有猛地想起,我也不是很清楚,只是就开始急急地寻找。原本以为是梦,自嘲偶然瞥见的,连是花还是叶都不清楚的东西,怎么会这么巧地被我翻到,可真的,是真的出现。
我不清楚我见过的和他写的是不是同一种,但愿是,或许只是长得像——当时很在意,现在却不那么想知道答案——有些事,还是保留着一分悬念比较好。如今想来,好像那一次,我只记住了那“小灯笼”吧。苦笑,若不是它,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撑得过去——呵,我竟然脆弱到将希望寄托在一种花上——他说那是花。
那一定是花了。
开始欣慰,至少在城市的另一边,我不会孤单。我不是很了解他的心境,只是觉得他的地坛就是我的夜,他的意外就是我突然下起的雨。我不知道他在那段时间参悟了什么,他只是说“她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我看的是他的书——透过看他,看自己。第一次觉得也有人懂我,或是寻找安慰,只是简单地觉得他在听我讲话,并且听得懂——或许听我讲的不是他,是地坛。
说实话,在他之前,我并不知道北京有个地坛,我只知道天坛。后来不知是听谁说,古代的人总是喜欢平衡,我在想,遇到他,是不是给我的平衡?
“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慧。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我一直以为,是他,解救了我。
因为,懂。
二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很小的时候就听到过的,总觉得有种神秘感,不知是来自“桨声灯影”还是“秦淮河”,或许兼而有之,觉得字眼上就透着一种古老的氛围。
事实上,我没有太理解“桨声灯影”的意思,也是在终于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有两条这样的河。我不知道以前听说的是俞老先生的还是秋实先生的,想来应是前者吧,好像俞老先生的更有名一些。其实河只有一条,游的也是同时代,只是我看到的确是民国时期两条不一样的河。除此之外,老先生并没让我解惑。
读第一遍时并没有去过秦淮河,那时便有了去一次的念想,后来真的去成,却没有想象中那么令人沉醉,想来是年代的关系吧,亦和我的历练有关,我毕竟没有步入社会。但再次凭栏掩卷,那书中的文字是真的美,第一次觉得仲夏之夜有的不只是聒噪的蝉鸣呢。蝉鸣确实是聒噪的,只是我听出的,只是聒噪,他们听的,是生活。
好吧,我承认,那时候的我,太肤浅,又太幼稚,就象很早就看了安徒生童话,以为看懂了故事,就是看懂了全部,其实不是呢,我只是看懂了故事,并没有看懂“童话”。
现在也是,曾有一本书名,让我呆愣了几天,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以红尘为道场,以世味为菩提,至今,都没有看懂。
不懂,也是缘分。
三
我并不很喜欢外文的作品,总觉得翻译过来后有种奇怪的感觉,但它是个例外。我并没有急切地将它读完,总觉得放慢脚步会更好,因此若说什么感悟,也只是片段的,不整齐,况且读过的,也没有完全懂——或许不该这么说,我只是等待,觉得长大一岁,会读出大一岁的感动。
在买它之前,并不知道有这本书,后来无意听人谈论起,才庆幸自己没有错过。“整个世界阅读和怀念的美国最好的书”上面这样写着。是的呢,我怎么能完全懂呢,只是在阅读中找到一种心境,和当年的地坛一样,一种想有人懂的心境罢了。他的湖,这辈子怕是看不到了呢——瓦尔登。
慢慢地懂,也是缘分。
四
昨夜中秋,有清辉洒满梧桐,立于雨中,檐头的水滴打湿眼框。此刻,又想起地坛,秦淮,还有瓦尔登,我的故园,他的湖……这么说来,我定是会懂的。
那么,可否择一良辰,在时光里让自己慢慢读懂?
相关推荐
-
书如人生——人生如书夜,缓缓逼近,只留下点点灿星,在天河间回旋、留痕。喜好独自一人穿过走廊,走进这充满书忆的卧室,同时也走进了书的内心。没有开灯之趣,映着惜少的月光和街灯,我手捧冰心的《繁星·春水》,忘我的境界原来如此奇妙。带有墨香的书页,只让人昏昏欲睡,整个人仿佛融化掉,沉沉的。不知不觉,因时间的流逝,我轻轻放下手中的书,把灯打开。我一直在回味冰心的《梦》,这是我最喜爱的文章之一。从中,我体味到冰心细腻委婉又略带几分惆怅的感情。看看整个房间的布局,到处都是书,尽是映入眼帘。在我人生的坎坷路上,到现在,虽只是短短12年,可每一年都有一本自己心爱的书。小时候,我爱缠着妈妈给我读《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把这些小时候读物藏进书柜里,展新的是《笑猫日记》、《淘气包马小跳》等。如今,快13岁的我,也把这些书藏进书柜,让他们紧挨着儿时读物。又走过了一段了,我感概。似乎,我做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梦,梦中的我,来到了“黄金书屋”。我很贪婪,左看看,又瞧瞧,把想要的都“拥”进怀里。“好多金子啊!都是我的啦!”我高兴地大喊。远看见一座楼梯是由无数不同的书构成的。我随手拿起一本《狼王梦》,体会到狼的野性以及狼道的“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规律。《鲁滨逊漂流记》里面,鲁滨逊的勇敢以及冒险精神鼓舞着我,让我受益不浅。来到二楼,游行书海,知识的大集权,都在我手中,由我掌握。不知不觉,被我怀中的书掉落的声音震醒,喔!原来是一场梦罢了。天际微微泛白,一个晚上,我算是做了一个“黄金梦”。细细回眸,梦中的一切,我不由心感震惊——人生,人生就是一场由书所构成的有喜、怒、哀、乐情感的五味梦。有时,我会因一本带有略悲情节的书而感动;也会为美好的故事结局而喜极而泣;为可恶的章节而生气,甚至破口大骂。感谢这一本本的书,每看一本书,我就等于在人生的白纸上画上一笔——我为你骄傲。书如人生,人生如书。读书为了丰富知识,人生只因有了好书相伴,才不会寂寞,不会无味。我把手中与我共眠一晚的书,放回书架里,同时也把“黄金梦”记下来。走出这充满书忆的卧室,我又经历了一段可贵的人生磨练,把这一切,留在这间房间里。800字 初一 散文
-
教择偶与摘麦穗古希腊哲学导师苏格拉底的三个弟子曾求教老师,怎样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侣。苏格拉底没有直接回答,却让他们走麦田埂,只许前进,且仅给一次机会选摘一枝最最大的麦穗。第一个弟子走几步看见一枝又大又漂亮的麦穗,高兴地摘下了。但是他继续前进时,发现前面有许多比他摘的那枝大,只得遗憾地走完了全程。第二个弟子吸取了教训,每当他要摘时,总是提醒自己,后面还有更好的。当他快到终点时才发现,机会全错过了。第三个弟子吸取了前两位的教训,当他走到三分之一时,即分出大、中、小三类,再走三分之一时验证是否正确,等到最后三分之一时,他选择了属于大类中的一枝美丽的麦穗。虽说,这不一定是最大最美的那一枝,但他满意地走完了全程。李开复在《给中国学生的第六封信——选择的智慧》中说:“当我个人碰到人生重要的选择时,我一直信奉以下的做事三原则: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就是要求我们使用自己的智慧,主动发现并选择最完整、最均衡的状态,并通过这一选择获得成功。人生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正如盛开的鲜花为了结出自己的果实,就必须放弃自己美丽的容颜;要想拥有星河灿烂的夜空,就得放弃白昼;要想拥有浪漫的雨中漫步,就要放弃温暖可爱的阳光。500字 初一 议论文
-
择校在立德小学上学的我,今年就要六年级毕业,由“小”升“初”了。升入哪所中学?父母早就为我思考多多了,育才,志成,四中,超银……去哪个学校好呢?比较来比较去,好长时间也拿不定主意,其实拿定主意又有什么用呢?去哪并不是由家长说了算,还要看电脑的“脸色”,是不是来“光顾”你啊.上月初,爷爷到了我家,他听说了此事后也上了心,就在爸爸妈妈去上班我去上学的空闲时间里,自己找到了育才学校,第二天又跑到超银了解学校的情况……几个学校去过之后,回来对我们说:“论距离,四中最近,教学质量也可以;去育才远点儿,要走四十多分钟,但这学校位置环境好,是老二中,教育质量上多年都是名列前茅的。我记得,五六年我在十二中上学时,数学老师提出要赶上二中,结果升高中时的数学成绩还是二中第一,我们只拼到了第二。超银我也去了,从家走去要25分钟,我对该校的印象位置和环境不如育才,去时正碰到一些超银的学生去别处上体育课后返校,有两位女同学扭伤了脚在别人搀扶下走路。学生都很文静,但缺少青年人那种朝气。不知怎的,超银给我的第一印象不佳,听说学费还挺高。若让我选校的话,我首选去育才。一旦育才排不上,去四中也不错。一个人是否成才关键在自己,学校的好些差些,只是外界因素,别在这上面过多的费心了。”家中的人做了些议论后,在学校开家长会时,就给我填报了育才/四中,二十八中。我自己希望去育才,若去不成的话,盼着电脑把握派到四中去。到后天就要去育才报名了,昨天晚上,全家这又争论起来。“报了育才后,一旦去不了,立即去报超银!育才六号出通知,超银报名截止到七号。我也托了个熟人,说出3万元可进育才,虽然多花些钱,为了孩子前途,只要能进去,多花点就多花点吧。算起来比去超银只多花两万多。”爸爸说了,妈妈也是这个意见。“去不了育才我就去四中,我不去超银,也不用你们去花3万元钱!”我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花钱走后门去育才,合适吗?“爷爷插了话。“爸爸,你别用老眼光看了,现在有钱的人拿上钱上名校,有的是。有些人拿钱,找不上门子还去不了呢。”妈妈反驳了爷爷的话。爷爷沉默了一会儿:“我总觉得拿钱走后门择校不妥,一是这样的入校生被人看不起,二是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咱不能跟着社会上的浊流走。”“算了吧,您就别管了。”妈妈说。“假如真的能用钱打开育才的校门,那它培养出的学生,将来也会出不少的贪腐人才啊。”爷爷叹了口气:“唉,真跟不上形势了,但愿育才还能像我想象中的二中!条件更优,学风未变。”晚上我没睡好,想了很多很多……1000字 初一 散文
-
择专业_我的哥哥前段时间刚结束完高考。他的成绩还不错,可以去一个名校读化学,也可以去宁波读会计,也可以去读法律。好学生择校是一种烦恼,那段时间他天天睡不着觉,他做出了一个分类图,好让自己筛选。我哥爱化学,就像我爱打篮球一样。他爱这门学科到了一种境界,并想以此为职业。因为他的爱好不同,所以他的想法也和众人不太一样:他要去读化学专业。在一些大人看来,这个想法十分可笑,因为它有点不切实际。选专业时大家总要考虑以后的职业、生活。读化学专业是很难找到工作的,家里人出于现实情况,劝哥哥换一个专业。姨父想让哥哥读法律。将来去法院工作,这样日后生活比较稳定。大姨推荐哥哥去宁波读会计。她说:“会计好找工作,学得好、肯干又比较容易出人头地。”哥哥当然能想到这些,但他总是没办法下定决心选会计为专业。其实他是个很理智的人,但在这样一个大选择面前他有点慌了。我知道哥哥当时的心情,要他放弃自己的爱好,从零开始学一项陌生的专业,任谁谁舒服?他心里很清楚选专业的重要性。他要在爱好和现实中做一个艰难的决定。最终哥哥的理智占了上风,他在残酷的现实中被迫选了会计。我为哥哥感到惋惜,他的化学成绩是那么优秀,又这么爱这门学科,放弃化学,真是太可惜了。但我对他的选择表示理解。人总是要有所取舍的。以前大人们常和我们谈起社会、现实的残酷。我总会觉得那些离我很遥远,体会不到。但我现在明白了,一个二十出头的“大孩子”,被迫放弃梦想,现实很残酷。美术老师说过:“我从小爱画画,现在教学生画画,每天都在做我喜欢做的事,是多么幸福啊”。我哥如果听到会不会悄悄流泪。不知道到了我哥那个年纪,我会如何择专业。650字 初一
-
择校“望子成龙,盼女成凤。”这大概是绝大多数做父母的共同心愿吧,我的父母母也不例外。在立德小学上学的我,今年就要六年级毕业,由“小”升“初”了。升入哪所中学?父母早就为我思考多多了,育才,志成,四中,超银……去哪个学校好呢?比较来比较去,好长时间也拿不定主意,其实拿定主意又有什么用呢?去哪并不是由家长说了算,还要看电脑的“脸色”,是不是来“光顾”你啊.上月初,爷爷到了我家,他听说了此事后也上了心,就在爸爸妈妈去上班我去上学的空闲时间里,自己找到了育才学校,第二天又跑到超银了解学校的情况……几个学校去过之后,回来对我们说:“论距离,四中最近,教学质量也可以;去育才远点儿,要走四十多分钟,但这学校位置环境好,是老二中,教育质量上多年都是名列前茅的。我记得,五六年我在十二中上学时,数学老师提出要赶上二中,结果升高中时的数学成绩还是二中第一,我们只拼到了第二。超银我也去了,从家走去要25分钟,我对该校的印象位置和环境不如育才,去时正碰到一些超银的学生去别处上体育课后返校,有两位女同学扭伤了脚在别人搀扶下走路。学生都很文静,但缺少青年人那种朝气。不知怎的,超银给我的第一印象不佳,听说学费还挺高。若让我选校的话,我首选去育才。一旦育才排不上,去四中也不错。一个人是否成才关键在自己,学校的好些差些,只是外界因素,别在这上面过多的费心了。”家中的人做了些议论后,在学校开家长会时,就给我填报了育才/四中,二十八中。我自己希望去育才,若去不成的话,盼着电脑把握派到四中去。到后天就要去育才报名了,昨天晚上,全家这又争论起来。“报了育才后,一旦去不了,立即去报超银!育才六号出通知,超银报名截止到七号。我也托了个熟人,说出3万元可进育才,虽然多花些钱,为了孩子前途,只要能进去,多花点就多花点吧。算起来比去超银只多花两万多。”爸爸说了,妈妈也是这个意见。“去不了育才我就去四中,我不去超银,也不用你们去花3万元钱!”我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花钱走后门去育才,合适吗?“爷爷插了话。“爸爸,你别用老眼光看了,现在有钱的人拿上钱上名校,有的是。有些人拿钱,找不上门子还去不了呢。”妈妈反驳了爷爷的话。爷爷沉默了一会儿:“我总觉得拿钱走后门择校不妥,一是这样的入校生被人看不起,二是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咱不能跟着社会上的浊流走。”“算了吧,您就别管了。”妈妈说。“假如真的能用钱打开育才的校门,那它培养出的学生,将来也会出不少的贪腐人才啊。”爷爷叹了口气:“唉,真跟不上形势了,但愿育才还能像我想象中的二中!条件更优,学风未变。”晚上我没睡好,想了很多很多……1000字 初一 记叙文
-
择善与择德在当今社会,善与德常常是人们生活中的双向选择,他们就好象煎一块饼到底怎样煎才最好吃,当然前提是你脑子里面已经有了答案。面对这个律师的情况,人们就做了不同的选择。一个男人的腿有伤,说不换铺?这当然是事出有因,在我们帮助别人前,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的处境,这个男人很清醒,他知道自己状况如何,所以明智的决定不换,这是对自己身体最起码的尊重。如果说为了一个不相干的人而让自己处于不利地位,那么也不算是,“完善。”第二个男生直接拒绝了,很多网友会说,这个男生也太不近人情了吧,既然没有损害到自己的利益,为何不换。但我认为他怎样选择是他的权利,我们无权干涉,从人际关系来看,这个男生可能并不愿意与律师这种陌生人有过多关系,其中也可能掺杂了一点他的性格关系,大概他不想换铺,一方面是他与这个律师不熟,他又不是什么热心的好人为什么要接受他的请求。另一方面,也有可能牵扯到另一方面。大家都知道,火车很难抢到,价格也较为贵点,这个律师在出发前就该考虑清楚,并不是等上车后再来换铺?要知道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人,你也许也不确定自己会遇到什么样的人,其中实在是有太多外来因素的干扰了网友的观点也各不相同。至于后面的两个女孩,可谓是善心与道德的典范,他们很乐意与那位律师换铺。要知道我们很少能在生活中遇见这种不计得失的人,她们拥有一颗善良而又热枕的心,这也是我们所提倡的乐于助人的思想品质,我们更要好好学习她们这种品质。事后,这位律师在微博上感激了这两位热心的女孩,同时他发表的话里也隐含着些许对那两个没换铺的男人的责怪,用网络上的话,说这话是很酸的,他暗自针对了那两个男人同时网友也发表了评论,指出律师这样说不对的,我的观点也同他们一样,这件事本就是那位律师没有考虑清楚他没有自我反省,反而还有点责怪他人,不善良的意思,我们不应该就得自己的观点来用道德去归范他人,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同的,我们不能将道德一概而论。每当自己受苦,都爱埋怨他人不友善,责怪他人,为何不肯让出一小步,这样思想是错误的,甚至不道德。总而言之,社会上的善与恶并不是人们所想的美好,她也需要结合事实与外在因素,我们在选择时,应当慎重。800字 高三 散文
-
寐择奈何不了风去花谢,风来花开。奈何不了太多的无奈。唯美的篇章诗句,不适合诉说我们。那满絮的柳,满地的叶。替我打开那古老的书箧,然后我们逐字逐句去寻找,属于我们的过去,怎样抉择那段过往,怎样新手那份承誓,太多虚妄,太多凄凉,太多误会太多难忘,命运中太多忙忙,茫茫中太多心伤,寻不到梦几何时骤停,也不欲尔几时方能回眸,回望,也许我不再是我,太多的我,回想,你依然是你,难忘的你,待到梦终结时,弱水三千,付之东流。而冥冥中的寐择依旧那样真。湖北恩施巴东县巴东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一:陈堂宝200字 六年级 散文
-
善书者 不择笔一件乐器,纵然它的做工是多么精巧,材料是多么珍贵,若有一个五音不全的人来弹奏,那也只能发出一些无意义的噪音;一台机器,纵然它的设计是多么先进,功能是多么全面,若有一个目不识丁的人来操作,那它也只能成为一堆无用的废铁。工具的好坏并不重要。因为,善书者,不择笔。有个人曾经这么说过:“我选择数学,就是因为它的工具简单,一支笔,几张纸。”相信不少人初次听到这句话都会感到匪夷所思甚至十分可笑。别说现在研究数学的人会用上多么先进的技术设备,就单是作为学生,哪个人不是手上一套一套的辅导册,一本一本“名家出版”的指导书。“一支笔”和“几张纸”又能做些什么?然而当你得知,此话的出处便是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时,你会作何感想?这位伟大的数学家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没上过几天学,只能在帮忙记账的同时学习数学。对于他来说,研究数学的工具也的确只有笔和纸,然而他的成就,却是我们这些有着无数“法宝”的人所无法比拟的。这说明了什么?善书者,不择笔,再普通的工具也可成为他们制胜的法宝。《月光曲》,作为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相信不少人曾经为之沉醉,而它的身世也是颇具神奇色彩。那年,贝多芬正在外地演出,夜里外出散步时听到他作的曲子断断续续地从一间小茅屋里传来。也许他被那对贫苦而又十分热爱音乐的兄妹感动了吧,他用他那弹奏过无数名琴的手,在那台布满灰尘的旧钢琴上,奏响了这首名曲——《月光曲》。试问,是什么成就了《月光曲》?是贝多芬,还是那台破旧的钢琴?答案不言而喻。正如音乐的好坏,不在于乐器的好坏,而在于演奏它的人;书法的优劣,不在于毛笔的好坏,而在于书写它的人;决定事情的成败,不在于工具,而在于人自己。因为善书者,不择笔。600字 初二 散文
-
母爱如书读书使人明智,读好书让人升华。我觉得母爱就像一部很浓,很厚重的书。从这本书中,我吸取无穷的精神食粮,使我逐渐地长大。母爱是一本书,一本伟大而又神圣的书。有一次,妈妈在工作时一不小心割伤了手,鲜血直往外涌,好几张餐巾纸都被血染红了。妈妈皱着眉头,嘴里却说没事,最后到医院缝了好几针。我看见妈妈右手上缠着厚厚的纱布,隐隐约约还可以看见红红的血迹,却还在帮我洗衣服,做饭,炒菜……不到一个月,妈妈又去工作了。“宝贝啊,快去做作业。要知道,读好书才可以找个好工作,不用像妈妈这样辛苦……”又是妈妈在“炫耀”她的“念叨功”了。这当然是为了我好,妈妈在学习上对我一点也不温柔。每当我考了个好成绩时,妈妈就会露出笑脸,既像一朵醉了的牡丹花,又像是田野上一穗淳朴的红高粱。如果成绩考得不太理想,妈妈便会语重心长地帮我分析一下原因,并且希望下回考试再接再厉。妈妈,您给予了我更多的爱,是您在我受委屈时安慰我,是您在我失落时鼓励我;是您在我生病时关心我……妈妈就是一本书,里面写的尽是对我的关心和呵护。妈妈对我的爱点点滴滴,数也数不清,写也写不完……指导老师:王华威400字 四年级 散文
-
人生如书人是一本书.看人如看书.人的外表,不就是封面吗人的内心,不就是内容吗有的人,封面与内容同样高雅;有的人,封面与内容同等低俗.有的人,封面很不起眼,但内容精彩无比;有的人,外表包装得如金似玉,但内心却不堪入目.好人自然是一本好书,你打开扉页就有一缕鲜花的芬芳迎面而来.坏人自然是一本不好的书,你才揭开封面就能嗅到一股难闻的气味.洒脱飘逸的人像一本散文集;多愁善感的人是一本抒情诗;乐观幽默的人如同一本幽默的辞典;思维缜密的人仿佛一部科学论著.那些祸国殃民最终遣受万年的民族败类,不就是一套活生生的反面教材吗而那些为民洒尽一腔热血的志士,又多像一卷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啊!做人如写书.请不要怪母亲没有给你制造出漂亮的封面,也不要怪父亲没有给你绘出美丽的插图.你自己这本书,主要还得靠你自己来写----用你的勇气和力量,用你的聪明和才智,用你的心血和汗珠然而总有一些人把不该删除的真诚删除了,结果自己这本书中没有了纯真的位置.他们都忘了:在生命的版本上,应该写下高尚,应该填上纯真,应该刻画奉献,应该描绘进取.400字 六年级 散文
-
择校不如择心四季交替,世态变迁。这一切似乎始终交替,每天人们在抱怨,久而久之也就不再说了,被生活所麻木了。如果把人生这条路必做一条无止境的路,似乎这条路的指南针就是“择校”。是啊,一所好的大学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困惑,但是走了许久,回头再想,没有一丝值得回忆。年老了,带着那份遗憾进入了墓地。好像从出生起我们都在“择学”,因为总是有人认为这是一条好的出路,不可否认,在当下那的确是。但是,年幼时期的梦想也随着生活变得更远了。看看初中,奔波好的高中到好的大学。名牌学校清华、北大似乎更是首选。看看现在多少学子为了能去那付出了一切,运气好的可以踏入,不好的甚至用命去弥补遗憾。科举制度从隋唐开始便推举,不可否认它很有用,但当时那些帝王只是用它来束缚人们的思想,巩固帝位。可是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封建社会了,如今我们的科目说的很好,可那些业余课上过多少?除了数学,余下的哪科不是背。换句话说,只有背好了,才能说明你学好了。纵观华夏,人数居于首位,为何这么多人都没有能和诺贝尔奖一搏的资历。难道不能说明现在教育的鄙陋吗?如果没有体育成绩,我相信有很多学校会取消,这就是教育,丑恶的束缚。有些“专家”说,如果不这样,那学生成绩不好,学校不会同意,家长更不会同意。我想说的是,你这辈子学习只是个第二需求,因为它是生活的辅助基础,但当生活都没有保证,儿时的梦想成了空想,谈何“学习”。一群群只被压制的人又怎么去发展,中国难道走下去不是灭亡?清华、北大复旦这些名校走出来的人又有多少能力?一张微不足道的废纸决定了人的一生?你或许笑我,但是请你仔细看看,看看其它国家,美国、英国这些国家不是因为成绩而造就的辉煌,是创新科技。走上世界,北大这些名校又能和那个学校媲美?中国缺少人才还是缺少资金?什么都不少,为何足坛蒙受着数年来的国耻,科技这类的东西我们国家为什么参与的只是制造,这一切难道不能说明问题?你们的父母,老一辈的爷爷奶奶或许会说你们当代真幸福,我们以前怎么怎么样。我想说的是:是,当初你们整天吃不饱,穿不暖,但你们回忆童年时期难道不是最幸福的?看看我们这群被学校,补习班,教育制度压抑的我们成年的时候,回想童年又能有什么?你们当时可能下地干活,但我想你们一定是快乐的,除了累点,但是可以深切的感受自然带来的一切。我们呢?我们也累,可是我们每天都在重复到麻木,为了那个名校,那个社会我们不但豁出去的是生命,更是遗憾。走向社会,当遇到难题,会翻没有解答的课本。当遇到困难,会找唯一的答案。但是生活又有多少唯一的答案?年幼时,我们扬言追逐梦想;年少时,我们不得不重复到麻木的学习;年轻时到年老时,我们又在麻木的工作。待到快要进入墓地,回想今生是怎么渡过,没有留下任何值得回忆的东西。这就是人的一生,偌大个中国,13多亿人每天做的事。结束了一个封建社会进入了一个另一个封建社会,当初追求的变革又是什么?如果当初没有那些思想先进派中国走下去的只是灭亡。如果直到那天,十三亿人民都麻木了生活,麻木到只有课本,只有名校、只有重复,中国走下去的道路又能变成什么?唯有感慨,世间万物交替,或许这些制度会被废除。中国会跻身于发达国家,只是不知道它又能何时消失?它消失之余会不会是华夏走向尽头不能返回的遗憾。我现在只希望有更多人能看到,有些触动。因为一个人能做的实在太过于渺小。初三:丶书生1200字以上 初三 议论文
-
书如友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古往今来,人们对于书的定义,数不胜数,而我却独独只喜欢臧克家的那句话——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也许是命运吧!曾经,我对她避之不及;曾经,我竟还一度想要远离她;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接触了她,理解了她,读懂了她。同时,她也让我拥有了许多我身上曾经没有的东西——她让我拥有了《老人与海》中的“宁被毁灭,不被打败”的信念。她使我感受了《巴黎圣母院》中的“人海沧桑、旅途坎坷”的人生轨迹。她使我徜徉了《繁星春水》中的“有了爱,便有了一切”的爱之花海。……总而言之,书,对于我来说,不只是上进的阶梯,还是一位真诚的朋友,一位忠实的听众。每当我在题海中迷茫时,她总会用那双温柔璀璨的眼眸,为我点亮黑夜中的一盏明灯。每当我遭遇挫折颓败时,她总会用她那美妙的声音将我从挫败的阴霾,再次引回美丽的蓝天之下。她的世界,是美丽的,是奇妙的,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一种美。她会让你学会与ABC谈话,会让你懂得怎样打开x+y心中的锁,会让你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以及当今社会的科技之发达……书中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所以,读书也要讲究方法,不要一味盲目的死读书,一本好书,能让人品德高尚,思想洁雅。一本坏书,会让人坠入无法逃脱的地狱深渊。就像冰心奶奶说的那样,要学会“好读书,读好书。”那么,怎样才能“读好书”呢?书,如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每一个小小的细节都要仔细雕琢,要摒弃那些粗糙的“劣质品”,只有这样,雕琢出来的“玉石”才会成为“世间绝品”。当然,读书不是选好书读,就能读好书了,读书,要学会略过粗糙的,细读精湛的,记住经典的,这样读出来的书,才更加让你明白其中的真谛。读书,是为了增长自己的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帮助自己实现理想目标,同时,也是为了寻找一位忠实的益友。在当今社会,“友情”,是最稀薄的,有的是为了利益而跟你做朋友,有的,是为了自己的未来跟你交朋友,更甚者,只是利用你成为自己的一块奠基石……在这样的环境下,想要找一位共同患难的朋友,简直是难如登天!有人说过:画皮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是的,人,的确一种难懂的生物,他们犹如一块顽石,永远都看不透他们的内心想法,可是,书却不一样,如果将书比作人,那么,她就是那个拥有玻璃心的姑娘,一眼,就能看透她的内心,没有谎言,没有猜忌。所以,以书为友,也不失为是一个交得益友的方法,书,总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也许,有很多人不知道为何而读书,为名誉?为权利?还是为了生活能好一些?对于这些,我只想说:不!书,是为了给予干涸的心灵灌溉清凉的泉水,使它变得纯洁无暇;书,是为了更加充实我们每天的生活,使它变得多姿多彩;书,是建立在人类世界与其他世界的一座特殊的桥梁;同时,书,也是我们与他人的一种另类的交流方式。正如歌德先生说过的一句话——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品德高尚的人谈话;书,也可以反映我们的人际关系,巴罗曾说过:一个爱读书的人,他必定不至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是的,一个爱读书的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试问,有谁会不愿意跟他做朋友呢?所以,读好书,也是向着我们的未来跨出了第一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读的书渐渐多了起来,书,也伴随着我不断地成长,不断的改变、提升自己的能力,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位益友!我知道,我现在还很小,通往我人生的道路还很长,但是,不论路有多长、有多艰难,都有我的这位益友一直陪着我!人们都说“学海无涯”,如果说难题是浩瀚大海里的惊涛骇浪,那么,知识,就一定是在那片海中迎浪而上的优秀舵手,正因为有了这个忠诚的朋友、优秀的舵手,我们才能跨渡浩瀚大海,在茫茫黑夜中辨别方向,驶向成功的彼岸。以书为友,就是与成功并肩而行!1200字以上 初二 议论文
-
择一处静谧,书一方清远浅夏,风轻云淡,倚流年的渡口,临溪而坐,用洒脱和恬然打捞曾经的最美,择一清幽静谧,握一路相随的暖,素笔浅描,倾心的文字,在岁月平仄韵律里,书写着时光深处的感动,一缕诗意芬芳悄悄在心底深处曼妙开来……——题记择一处静谧,书一方清远弹指流年,拂歌尘散。只身独舞,不染岁月风尘,一纸轻鸢,半盏香茗,醉了黄昏,惹得月圆。看破红尘,不再为世事所累,择一清幽,屏蔽喧嚣浮躁,安然在自己清雅的一隅,做真实的自己,凡事不刻意、不牵强。绕指的情愫,不经意的拨弄着心弦,耳畔呢喃声声慢,撕扯着岁月注脚的记忆,犹如花落的轻叹声,有点不忍,有点不舍。掬一泓流水,携一缕清风,在浅夏的花笺里书写一方清远,遐思悠远,暗香盈袖。淡守清欢,觅港湾一偶,忘却世间喧嚣与纷杂,寻一时宁静,在文字中游弋,于记忆里沉香,又何尝不是一种温暖清幽?这心境,悠然升起,像一颗饱浸夜雨晨霜的露珠,栖息在昨日宽阔柔软的叶脉上,晨曦微露,将我唤醒,小心翼翼地斟酌自己的思绪。可不知怎么、总是被自己那躁动的情绪所扰断,蘸一抹忧思,乱了心绪。岁月与我,痛并快乐着,一曲古乐,弹奏着流水意,一波一波漾荡着搁浅的光影。此时,心有些许落寞,脆弱的心,勾勒着沉重的记忆,反刍每一个被岁月斑驳的光影,每一个枯槁瘦弱的日子都斑痕累累。眼眸漫过潮湿的记忆,以香茗润喉,可品到的仍是涩涩的味道,把那些珍藏在心底多年的记忆,逐一品读,逐一探寻,一遍遍阅赏,一遍遍潜回。恍然间,有些惊诧,所有的文字,所有的语句,似乎都是一样的格律,恰似柔情细语,在心底深处盈盈纠缠,于阡陌红尘中,纵横交错,直至纠缠得没了颜色,没了温度,也没有了答案。凝眉浅思,心的烛火炯炯摇曳,过往的岁月里的一个个片段,荒诞的延续着错落的结果,那被搁置在时光深处的一帘幽梦,在雀跃灵性的文字里肆意疯长,继而繁荣起来的心绪,如此的灵动,淹没了我的清醒与矜持。听着那首熟悉的伤感音乐,竟无法梳理那抹温柔潮湿里的三千青丝,绵软的也无力从岁月凝固的痕迹上坚强的走过,回眸那年十里涉足相送时逗留的美丽,更无法用微笑祭奠那一抹不可企及的幸福和快乐……柔柔的情,盈满心间,日子也在不经意间悄然滑落,弹指挥袖间,时光已横跨几十年,典藏了昨日那翩飞的梦境。看那阳光好像突然翘起了脚,抬高了照射的角度,它跨越了前排高高的楼层,终于将那一冬久违的明媚,洒向了室内,室内的角落有了阳光微笑般的眷顾。一缕阳光慢慢的转移到我那一杯还冒着热气的茶杯里,仿佛一股清香也在这充满阳光的室内渐渐的弥漫开来。手执杯盏,轻轻晃动,那清馨的茶水发出暗红色的光斑。再轻轻的推开窗子,顿时透过一股清新而微凉的空气,新鲜的气流在室内霎那充满了清新与沁人心脾般的凉爽,一如我此时的心情。这明媚,如同锦瑟流走了华年,消瘦了青葱思念,懵懂的躁动,那过往的情愫,若柳之纤纤,如昨日云烟。自知已过了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龄,学会潇洒地把苦涩化为风轻云淡的一朵微笑,将灰色的记忆用绚烂来涂抹。独倚阳光,慢品清香,将自己的情感慢慢释放,将一颗氤氲旖旎的夏之清凉气息融进这杯盏中。顺着敞开的窗子,一丝清凉的风拂过我的面颊,敲打键盘的声音和着这瞬间的爽凉透彻出独有的宁静安逸。任随清风漫过心头眉间,静听岁月弹奏的曼妙声音,让心的光明与季节的温度,丰盈单薄的记忆;让属于自己的蔚蓝清幽、静谧,倚岁月的门楣,寻找属于自己的璀璨和斑斓;借时光的神笔,书写自己的传奇……剪一段季节的芬芳,理一缕美好的细心绪,将它揉进清浅的文字。水滴溅落,我嗅到了花开的气息,细数翘盼花开时节的日日夜夜,萦绕心头的季节交替还要有一段过往。我知道躁动的心情和许久渴望依然是灵魂深处短暂的张望,穿过那如梦似幻的衔接,才是真正的春暖花开。这守望的季节里,执一阙相思,蘸满奢求的呼唤,愿为你站成一颗执念的白桦树,等你在那悠长而灵动的空间,为你装扮一身碧绿,在摇落一身婉约而凄楚的缤纷,只为那一念,便成永恒的守望!读着“你若盛开,清风自来”的诗句,品一杯茗的清香,一眼薄凉,一怀恬静,几点相思,几许淡泊,搅动一笺墨香,写下清欢雅致,东篱采菊,月下吟唱,小桥流水,清泉石上……在文字里释放,在记忆里沉香,一曲琴韵瑟瑟,一抹沧桑,盈满袖暗香。将尘俗情思泯于无痕,弹尽一曲浪漫忧伤,欢笑着,掮一轮皓月,携一缕清风,穿越千年古巷,倾尽一生诗意,悯然回顾过去的怅惘迷茫,涤尽冬凉,换得和风悠扬。往事霏微,来生清脆,季节里,小桥风暖,花开烟雨,沁蓝幽梦,始终落不下那浓艳的一笔,终是把思念留在那似水年华。静静地,邀青莲与梦境,伴泗水于桥边,舞动斑驳流年。岁月悠悠,年华荡荡,泼墨写意,画山河秀丽,叹逝水流年。将一颗躁动的心,感叹的气,安放在那株静默的幽莲中。将那缠绵嫣然的梦,深藏在记忆和细碎的光阴深处,待来年春至,让那些曾经,那些过往永久绽放在思念的沃地上,足矣。轻伸手臂,触摸阳光,感觉它的暖,记忆它的媚,思绪悠然,如同这移动的阳光。翻阅如水的心事,砚动满池的墨香,飘飞的笔墨在无垠的思绪里曼舞,旖旎了美好的岁月,洗尽疲惫,带来了无限的温暖。季节的风,吹翻着张张日历,转换的流年记忆着曾经的过往,尘埃落定后逝去的已尘埃落定,时光不再。回眸浅望的日子,眼泪、欢笑、甚至是忧伤都随泗水流走,不再重复,不再浅望……借一缕清风,将经年的风筝放起,在蔚蓝的天空中任其翱翔。蘸一笔浓墨,把那昨日心情描绘,让思念的蝶,在记忆的时空里翩飞曼舞,带我穿越花雨,跨过流年,在馥郁的花丛和山林间,捡拾失落的故事。品香茗一盏,任过往云烟,凝眸不语,浅笑依然,淡守清欢!流年与我,在慢慢回望中渐渐变老,择一处静谧,蘸文字的墨香,让心事在幽静、恬淡中悄然流淌,指尖绕香,妙曼花开的每一个日子,一杯清茗,一沓纸笺,和一曲高山流水,书一方清远,亦是人生最美!1200字以上 初三 散文
-
老师的诀择安静的小山村里,因为有了她的存在而改变了模样。每每问起岚姐,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呆了这么多年,日子是怎么过的。她总是淡淡一笑,然后又陷入了沉思。许多年前的高考,她因三分之差落榜了,她相当清楚农村出身的孩子该做些什么。为了使自己的知识不至于荒废,她参加了全县代课教师招聘考试。最终以第一名的成绩分到了家乡一所小学,成为一名代课老师。那是一个很偏僻的小山村,交通极其不方便,连电灯也没有。村民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晚9点之后,乡村便陷入了死一般的沉静。偶有几个在城市里呆久了而怀念田园生活的教师会到这里走一趟,但也仅仅是让心灵放放假,两天后便又人去楼空。村里的孩子没几个是念书的,因为读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每天得走十多里路到村公所上课,非常辛苦。遇上了狂风暴雨,父母也实在不放心。就这样,念完小学二年级的孩子,便都成了放牛娃了。十七岁的她看在眼里:大山造福人类,同样吞噬人类。她了解情况之后,马上跟村里退休的老教师一同上书教办,申请在村里开设一至四年级教学,教办深知内情很快点头答应。在紧张繁忙的踌备工作之后,岚姐踏上了她讲台生涯的第一课,那也是让她尴尬的第一节课。那天,她上一年级的数学、四年级的语文(一年级和四年级在同一间教室上课)。她先上数学,可孩子们既不懂桂柳话更不懂普通话了,她只能用家乡壮话上课,然后再用普通话复述一遍。可她顾得上给一年级的同学上课,四年级的同学因为没有事做而吵吵闹闹的,甚至跑过来跟一年级的同学聊天,弄得她手忙脚乱的,一节课下来,她的喉咙都快哑了。课后她就像老教师求助,老教师告诉她:给一年级的同学上课,便让四年级的同学写作业,反之则交换一下便可。按照这个方法上课,课堂纪律好了很多,可一下课她就得批改作业,以便下一节课继续写作业。就这样她一天到晚都忙得不可开交。课余时间她和老教师带领同学们平整出一个小操场,在操场的四周种上花草,在教室后面种上了板栗、李子等果树,同时在村民的帮助下做了一张乒乓球桌。这样小小的校园里便有了生气。孩子们可以在课余时间打打乒乓球、羽毛球。茶余饭后,她喜欢去串门,跟家长们拉家常,看看自己的学生在忙些什么,以便进一步了解学生,有针对性的辅导学生,搞好家校联系。由于她的敬业精神,总能把教学工作的每一步都做得踏踏实实、稳稳当当的。第二学期她所教的年级成绩在镇上名列前茅,她也因此在她走进教师队伍的第一个教师节,荣获了县教育局“先进工作者”的称号。奖品是巴掌大的袖珍收音机,这可把她乐坏了,这小小的收音机就是她了解外面世界的唯一源泉。那时她的工资只有五十元,但她不在乎钱的多少,因为这是她人生价值的体现,是她辛勤工作的结晶。她十分喜欢这份工作,喜欢跟孩子们在一起,虽然辛苦了点,但她说值得。每天放学后,她忙完了学校里的事,就到菜园里种种菜、浇浇水,晚上就在煤油灯下备课,一天的时间她都安排得满满当当的。这样的生活一过就是十年。在这期间她进修了两年中师,又参加成人考试读完函授大专,待遇也增加了。她也多次获得了成绩优异的嘉奖,被评为“优秀教师”。她以为她的一生都将在这里度过。大专毕业后,她的一位良师对她说:你应该到高一级的学校去锻炼自己,那样也可以检验你所学的知识,只有不断地挑战自我,才能让你的人生价值得以充分的体现。几番斟酌她决定走出山里,到外面的世界看看。她害怕离别,担心分离,可是这一天始终会来到。山里的空气依然是那么透明,山里的村民依然是那么的纯朴,山里的孩子依然渴望知识;只是现在山里已经用上了电灯,公路也开通了,进出县城的人也多了。走的那天,全村的男女老少都来送她,他们走了五六里山路送她上路,学生和家长们都因舍不得她离开而哭了,她也哭了,道别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司机也这场面被感动了,推辞了开车的时间,村长最后说:我们虽然舍不得你离开,但是我们也支持你到外面是世界闯一闯,你的人生价值不能被大山所埋没,我们相信你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记得回来看看孩子们。就这样她带着希望,带着理想离开了她熟悉的地方,踏上了新的旅途。岚姐走了,山里却不再沉寂。1200字以上 高三 写人
-
老师的诀择安静的小山村里,因为有了她的存在而改变了模样。每每问起岚姐,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呆了这么多年,日子是怎么过的。她总是淡淡一笑,然后又陷入了沉思。许多年前的高考,她因三分之差落榜了,她相当清楚农村出身的孩子该做些什么。为了使自己的知识不至于荒废,她参加了全县代课教师招聘考试。最终以第一名的成绩分到了家乡一所小学,成为一名代课老师。那是一个很偏僻的小山村,交通极其不方便,连电灯也没有。村民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晚9点之后,乡村便陷入了死一般的沉静。偶有几个在城市里呆久了而怀念田园生活的教师会到这里走一趟,但也仅仅是让心灵放放假,两天后便又人去楼空。村里的孩子没几个是念书的,因为读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每天得走十多里路到村公所上课,非常辛苦。遇上了狂风暴雨,父母也实在不放心。就这样,念完小学二年级的孩子,便都成了放牛娃了。十七岁的她看在眼里:大山造福人类,同样吞噬人类。她了解情况之后,马上跟村里退休的老教师一同上书教办,申请在村里开设一至四年级教学,教办深知内情很快点头答应。在紧张繁忙的踌备工作之后,岚姐踏上了她讲台生涯的第一课,那也是让她尴尬的第一节课。那天,她上一年级的数学、四年级的语文(一年级和四年级在同一间教室上课)。她先上数学,可孩子们既不懂桂柳话更不懂普通话了,她只能用家乡壮话上课,然后再用普通话复述一遍。可她顾得上给一年级的同学上课,四年级的同学因为没有事做而吵吵闹闹的,甚至跑过来跟一年级的同学聊天,弄得她手忙脚乱的,一节课下来,她的喉咙都快哑了。课后她就像老教师求助,老教师告诉她:给一年级的同学上课,便让四年级的同学写作业,反之则交换一下便可。按照这个方法上课,课堂纪律好了很多,可一下课她就得批改作业,以便下一节课继续写作业。就这样她一天到晚都忙得不可开交。课余时间她和老教师带领同学们平整出一个小操场,在操场的四周种上花草,在教室后面种上了板栗、李子等果树,同时在村民的帮助下做了一张乒乓球桌。这样小小的校园里便有了生气。孩子们可以在课余时间打打乒乓球、羽毛球。茶余饭后,她喜欢去串门,跟家长们拉家常,看看自己的学生在忙些什么,以便进一步了解学生,有针对性的辅导学生,搞好家校联系。由于她的敬业精神,总能把教学工作的每一步都做得踏踏实实、稳稳当当的。第二学期她所教的年级成绩在镇上名列前茅,她也因此在她走进教师队伍的第一个教师节,荣获了县教育局“先进工作者”的称号。奖品是巴掌大的袖珍收音机,这可把她乐坏了,这小小的收音机就是她了解外面世界的唯一源泉。那时她的工资只有五十元,但她不在乎钱的多少,因为这是她人生价值的体现,是她辛勤工作的结晶。她十分喜欢这份工作,喜欢跟孩子们在一起,虽然辛苦了点,但她说值得。每天放学后,她忙完了学校里的事,就到菜园里种种菜、浇浇水,晚上就在煤油灯下备课,一天的时间她都安排得满满当当的。这样的生活一过就是十年。在这期间她进修了两年中师,又参加成人考试读完函授大专,待遇也增加了。她也多次获得了成绩优异的嘉奖,被评为“优秀教师”。她以为她的一生都将在这里度过。大专毕业后,她的一位良师对她说:你应该到高一级的学校去锻炼自己,那样也可以检验你所学的知识,只有不断地挑战自我,才能让你的人生价值得以充分的体现。几番斟酌她决定走出山里,到外面的世界看看。她害怕离别,担心分离,可是这一天始终会来到。山里的空气依然是那么透明,山里的村民依然是那么的纯朴,山里的孩子依然渴望知识;只是现在山里已经用上了电灯,公路也开通了,进出县城的人也多了。走的那天,全村的男女老少都来送她,他们走了五六里山路送她上路,学生和家长们都因舍不得她离开而哭了,她也哭了,道别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司机也这场面被感动了,推辞了开车的时间,村长最后说:我们虽然舍不得你离开,但是我们也支持你到外面是世界闯一闯,你的人生价值不能被大山所埋没,我们相信你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记得回来看看孩子们。就这样她带着希望,带着理想离开了她熟悉的地方,踏上了新的旅途。岚姐走了,山里却不再沉寂。1200字以上 高三 写人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