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历史对话1200字

我与历史对话

1200字 初三 记叙文

六月上旬,我与同学茜文结伴去杭州自助旅游。早车抵达,我们直奔白

堤。西湖果然名不虚传,宽阔的湖面粼粼青波,近处的葛岭浓浓翠绿,远处的南北高峰濛濛黛色。白堤和横卧湖中的苏堤景色妙丽,充满灵性,确如余秋雨先生称之为“生命堤坝”。也许因赶早人倦,我们坐在湖畔休息,在和煦湖风吹拂中,竟倚椅昏昏而眠。

一位头戴丝帽,身穿团花唐装的长者,骑着马缓缓走来,边走边吟:“……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我们一惊,这不正是大诗人白居易吗?“失敬,失敬!”我们连忙作揖:“先生为民兴修水利,浚湖筑此堤,功莫大焉。”彼立即正色曰:“诗为拙作,堤非吾筑,乐天来杭,堤已有年,诗末写有堤名白沙。”我说:“千余年来,不少人都持公筑堤之说。”彼赧然言曰:“牵强附会,谬误流传,绝非吾意,已属冒名钓誉,当勒石说明,以正视听。”现今人们在此看到的碑刻,虽非原物,为后人所镌,但可证先生襟怀坦荡。

茜文和我沿堤漫步赏景,至平湖秋月茶室,见一戴方巾穿长袍摇折扇的学者临窗品茗,桌上一笔一纸,写着:“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无疑是大文豪苏轼。我俩立即施礼:“久仰先生大名。”彼微笑未答,似乎仍在沉思续句,我们禁声立一旁。此时,两个身穿名牌西装的中年人士走进来,议论着:“杭州高层真没经济头脑,若将二堤承包给我们开发经营,在进口处设卡售票,每人百元不算贵,一天可收入几百万,旅游旺季更多……”东坡居士闻之眉头一锁说:“白堤与吾无关,苏堤为吾率民浚湖而筑,产权姓苏,湖亦为民所有,尔等围占之,民何以入游……”我与茜文也嘀咕一声:“雁过拔毛。”两人闷声不响地走了。东坡居士似乎灵感勃发,奋笔疾书:“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他侧身向我俩解释:“西湖非富者天堂、文人专利,其特征在雅俗共赏。柳浪闻莺、断桥残雪如谓雅,花港观鱼、平湖秋月则可谓俗,民亦能赏玩;此地有文坛逸事遗韵,也有济公白娘子通俗故事,雅俗各取其趣。西湖犹如西施,村妇时美,入宫后亦美,唯市侩蠢物不能感悟西湖……”我们似茅塞顿开,连声道谢:“承蒙赐教。”彼又曰:“当代的陈毅元帅也作词:‘林泉从此属人民,清风明月不用买’,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哉。”我们生怕多打扰,身出茶室向孤山走去。

从孤山边沿着北里湖,“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别具风光。至放鹤亭处,见一麻衣布袜竹笠草屦山民在腊梅树间徘徊,树丛枝繁叶茂,而其却念着“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茜文和我立即猜知是好古的林和靖先生,忙上前请安问好。彼曰:“此处民居拆迁,吾已迁入天目山中,今来此怀旧。”听说先生隐居遁世而今难安,迁居不久,旅游界即随至,吃喝吵嚷,形同赶集,今已三迁尔。我们向高士请教环境美学的意义,彼复曰:“全在天人之和。”我俩说:“社会是发展的,时代是前进的,现在不可能再住泥墙茅舍,瓢饮箪食……”彼曰:“好古非复古,今日症结在于山水遭污,古物赝假,文化低俗……人急功近利,自毁生存环境。”我俩无言以对,又询及是否孤身仍以梅妻鹤子相伴?和靖先生不置可否,俄而苦笑一声:“世人多议,吾不宜自辩,愈辩愈有人炒作。”我一想此系隐私,不应究问,也不应猜疑前贤,遂辞别而去。

我们绕山而行,隔湖相望北山路上车水马龙,行人穿着时尚光鲜,一派现代气息!梦醒回首,默默思忖:人总要回到现实中生活,文化也总要随着历史而发展,要创新也要传承,传承不能失去人文精神,创新不能离开人文滋润。

我与历史对话

1000字 初三 记叙文

自古人们对于昭君出塞有着不同的见解。有人认为昭君出塞是为了国家利益;有人认为昭君出塞是为了逃避深宫的尔虞我诈,出去寻找一片净土。后人于滚滚黄沙中,依稀见得庞大的骆驼群,不管公主的琵琶声隐藏怎样的幽怨,我仿佛从中听到一丝丝弦声,来自历史深处。

如果说昭君的深明大义里还有一点被动的阴影,那么,唐朝诗人杜甫对国家和人民的钟爱便像少女的纯情,不带一丁点杂质。和封建社会那些“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知识分子相比,杜甫的伟大之处在于无论身处怎样的环境,他最先想到的是国家和百姓的苦难。风雨交加的夜晚,尽管他自己是“床头屋漏无干处”,可他心里想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吟咏出的是怎样的一种胸襟啊!没有人面对杜甫的诗歌无动于衷,也没有人能够说出他的胸襟有多广。然而,一颗能装上至江山社稷,下至黎民百姓的心却又是如此的轻,一艘破船,一片清冷的月光,一片沉寂的秋水便将他悄无声息地掩埋了。

杜甫带着对唐王朝的悲哀走了,他的诗他的人永远地留在了我的心中,我的思绪如蛛网般蔓延,我想到了另一位巨人——鲁迅。

鲁迅先生在《灯下漫笔》一文中写道:“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表面上这是鲁迅先生对国民奴性的批判与嘲讽,其实是先生不顾危险地喊出了中国千百年历史上的一句大大的真话。他大胆精辟地将中国分成了两个时代,一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一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先生不只是肤浅地从物质上关心中国的老百姓,而是把笔触伸向人们心中的荒原,想用犀利的文字犁破这一片荒芜之地,浇开文明之花。同是忧国忧民,鲁迅比杜甫做得更彻底。

当然,我们不能因此就贬低杜甫。鲁迅先生虽然与杜甫同处在国家战乱时期,但他们毕竟相隔了一千多年。辛亥革命以后,许多先进的民主思想流入了中国,为中国带来了清新的气息。他有机会站在高处,将中国放入世界去比较,他更深刻地体会到社会的弊端是什么,时代赋予他的职责是什么。而杜甫不同,他满眼只是战争的残酷,他不明白这里面隐藏的真实原因。即使他能够放眼世界,这个世界的天空也是多么地狭窄。

鲁迅先生在《灯下漫笔》一文中还指出:“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我们是属于“现在的青年”,值得庆幸的是,“现在的青年”的前一辈已将一个和平、充满无限潜力的时代交给我们,那一个曾经陌生的世界已被尘封在历史的角落。站在风口浪尖,把握住世界的风云变幻,打造出朗朗乾坤,这便是我们的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记叙文
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