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里有个爱
端午到了,满街弥漫着粽香,我们一家照例去姨婆家过端午。
“囡囡,你爱吃什么粽?”每年端午前,姨婆都会这么问我。我便答“鲜肉蛋黄粽!”,又或者“五谷蜜枣粽!”
“姨婆,我们来了!”不出所料,姨婆在厨房里忙活,大盆小盆整整齐齐地摆满了各类食材。泡了一夜的糯米,又白又香,一粒粒透亮饱满。鲜肉、蛋黄、蜜枣等,也各自等待着。翠绿色的箬叶好像在发光……
“姨婆,我也想包粽子。”姨婆慈爱地看着我:“好啊,你跟着我一步一步来。”拿起一张粽叶,折成一个小窝,抓起一把糯米垫在底部,用手指将其铺平后给鲜肉滑出一条藏身之地,上面再来一把糯米像被子一样将它盖上。可当我要用粽叶把糯米全部包裹起来的时候却犯难了,尝试了很多遍不是这里漏米,就是那里缺角。我只能大声喊我的救兵,姨婆娴熟地给我演示了几遍之后,我才勉强把粽子的衣服穿好,再缠上绳子。就这样,姨婆和我,坐在门口,慢慢地、仔细地包着粽子,不知不觉,盆里的糯米见了底,竹筐里堆满了粽子。
接下来当然是煮粽子啦。将粽子放入锅中,加水没过它们,盖上盖子,点火。而我进入到漫长的等待之中。“嘀嗒,嘀嗒”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我等待的心开始躁动起来。过了好一会儿,丝丝蒸汽在厨房上空飘荡,阵阵粽香也开始弥漫。“姨婆,好香啊,可以吃了吧?”“哟,小馋猫,这才刚开始呢,现在我们要改用小火,慢慢煮,这样粽子才入味,粽叶也不会爆开。”等待粽熟的过程如此漫长,我恨不得将粽子投入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那里温度更高,粽子就能熟得更快一点吧。
功夫不负有心人,姨婆一声令下——开锅。我这只小馋猫迅速跳到了灶台旁,“红绳系的,是囡囡要吃的五谷蜜枣粽!黄绳系的,是鲜肉蛋黄粽!……”在姨婆的帮助下我将粽子小心翼翼地请到了我的碗里。解开箬叶,眼前登时被雾气所笼罩,一股清香扑面而来。白色的糯米已经变成米黄色,我迫不及待地伸出筷子,不顾温度咬上一口。
“馋猫,慢点吃慢点吃!”姨婆那慈爱的声音,包裹在每一粒糯米里,融化在每一颗蜜枣里,最后都化成舌尖上的清香。
原来,端午的粽子里,藏着这样温暖的疼爱!
又到粽子飘香时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桅子花开了,一年一度的粽香又飘起来了。
端午节的前一天早上,外婆就忙开了。她先把泡好的糯米捞起来沥水,再把青青的箬叶刷洗干净,将卤好的大块五花肉、甜甜的豆沙、蜜枣分类装进盆里。“万事俱备,只欠动手”了。
只见外婆拿出两片箬叶,一折、一挽、一按,放入米和肉,像变魔术似的,三两下就包好了一个精致的四角粽子。
哇,原来包粽子那么简单!很好玩的样子。于是,我就去尝试着包粽子。我也学着外婆的样子,拿过两片箬叶,折成漏斗形,将一勺米放进漏斗,哪知米刚从“前门”进,就从“后门”出了。外婆见了,笑了,说:“你折的是真正的漏斗啦!”我不好意思伸伸舌头,重新把箬叶折成漏斗形,认认真真地检查了好几遍,确定不会再有漏洞后,才把米装进去。我左手拿漏斗,右手一勺一勺地装米,装了三分之一后,就把一块五花肉放上去,再把米盖上去,现在,可以封顶啦!我把漏斗的尖顶往上折,想把米都封住,没想到米像一个个调皮的孩子从两边的缝里挤了出来。看得我目瞪口呆,顿时手足无措起来。外婆见了,连忙接过我手中的粽子,进行补救。她把多余的米刮掉一些,重新把箬叶盖好,按紧,再熟练地折了一个完整的角。开始绑线了,我觉得绑线还不是小菜一碟,我平常也玩过,我自已动手。结果,没绕几圈,那个粽子就彻底“凉凉”了,米和肉都撒了。我沮丧地说:“不包了!”说完一屁股坐在凳子上,不想干了。外婆语重心长地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学好一项本领哪有这么容易啊,来,再试试!”外婆手把手教我包粽子,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包好了一个粽子。虽然谈不上好看,但也算是对我努力的肯定吧。有了第一次的成功,我的兴趣又来了,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一个比一个好看,一个比一个标准,外婆直夸我真能干。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像吃了蜜一样甜。
开始煮粽子了。不一会儿,灶间就飘满了粽叶香,闻着诱人的粽香,我不禁想起端午包粽子这个习俗的来历。春秋时期,楚国灭亡,屈原万念俱灰,在农历五月初五,投进汩罗江自尽。楚国的百姓怕鱼来吃屈原的尸首,就用箬叶包了米团,扔进江里喂鱼,以此来表达对屈原的敬意。于是这个习俗一代代地传了下来。
晚上吃着香香糯糯的粽子,真爽!
粽子是传统,是故事,也是快乐!
相关推荐
-
包在粽子里的爱吃着奶奶包的粽子,除了米香和奶香外,总是觉得还有无限的滋味。小时候一两岁时,爸爸妈妈都要上班工作,根本就没有时间照顾我,于是,便把我放在奶奶家。记得那时每次睡醒午觉以后,奶奶和爷爷都要带我出去玩一会儿,爷爷的腿当时已经靠奶奶搀扶才能勉强走路,奶奶一个手扶着爷爷一个手牵着为我养的小狗,我做在小车里,爷爷推着我(正好小车可以给他当拐棍),我用手捧着塑料袋里的小鸡,小鸡用嘴轻轻地啄着我的手指肚,我发出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这一切都显得是那么得恬静安详。到了做饭的时候,奶奶怕我在地上磕到碰到,就把我放到灶台上,我便蹲在上面看着奶奶洗菜、切菜、炒菜。我仰着小脸,瞅着奶奶那因劳累刻满皱纹,却和善的脸,“咯咯”不停地笑,奶奶也一遍一遍地回报我慈祥的微笑。渐渐地我长大了,上学了,在奶奶家那种快乐、无忧无虑的生活似乎离我远去了。我经常是一个星期才去奶奶家一次,而爷爷奶奶也总是像欢迎贵宾一样招待我,他们会为我做出每次都不重样的美味佳肴,后来我才知道那些都是爷爷奶奶在电视上特意学会为我做的。吃完以后奶奶一定坚持把我送回家,其实我家和奶奶家是一个院的,离的很近。尽管我一再谢绝奶奶,可奶奶就是不放心她的大孙女,“呆呆”的我没办法也总是任奶奶粗糙却不乏温暖的手拉着我的手送我回家,送到后她又马不停蹄地赶回家照顾爷爷,我笑着看着奶奶的背影,笑里藏着无限的感谢和丝丝愧疚。端午节,奶奶又自己包好粽子亲自送到我家,来来回回往返十四层楼,从不叫苦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地奉献她的爱。此时我再咬一口香香的粽子,只觉得粽子里包满了奶奶对我的爱,温暖包裹着我的心,暖融融的,我不仅闻到粽叶的清香,更闻到奶奶对我爱的芬芳。650字 四年级 记叙文
-
粽子里的童年“奶奶,今年端午节还包不包粽子啊?”我就像是粘在奶奶腿上一样,赶也赶不走。“还早呢,再等几个月吧,端午节还没到呢。”我一听到这个消息,立马瘫坐在地上了,还放声大哭起来“奶奶,包,包,粽子”我说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奶奶一看,急了“好好,奶奶给你包,乖乖,越越,不哭不哭”······幼时,总是那么迁就我,所以我们家每年端午节都比别人家早上个十天半个月的,可谗死邻居家的小弟弟了。 奶奶跑了许多山路,才来了质量最好的粽叶,把糯米洗好后,那上线,准备开始包粽子。奶奶的手法娴熟,这儿插一片粽叶,那儿又插一片儿,看得我眼都花了。我也学着奶奶的架势,开始包粽子,可每次都手忙脚乱的。结果,粽子不但没报成,还撒了一地的糯米。奶奶无奈地摇了摇头,嘴里念叨着“小祖宗哎,你给我省省事儿吧。”我看了则在一旁傻笑“才不呢······”如今和奶奶一别已有几个月了,记得我临走时,奶奶对我说:“越越,奶奶下次还给你包粽子······”350字 四年级 叙事
-
书里有个我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会怎么样呢?我会像海伦凯勒一样坚强勇敢吗?我走入一片黑暗,我立刻就感受到了失去光明的疼,像钻心一样不断的刺痛着我。这样的痛苦与无奈伴随我很久,让我感觉到书中的那个海伦就是我!除了疼,我真的并不害怕。因为我心底藏着一个希望。希望,就是我积极生活的力量!我不是海伦凯勒,但这本书里有个“我”。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都会微笑着去勇敢面对,走出黑暗。重庆渝北区北大附中重庆实验学校小学部四年级培生1班四年级:唐宇佳200字 四年级 叙事
-
粽子每年的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粽子不仅以它特有的形状、颜色和滋味惹人喜爱,而且能引起人们对一位古代诗人的怀念。还记得上次端午节,爸爸妈妈教我包粽子:先把江米洗干净,从盆里拿出2片泡好的深绿色芦苇叶子,卷成一个上宽下窄的圆锥小桶,把雪白的江米放在里面,再放上几颗红彤彤的小枣,上面又盖上些江米,然后用芦苇叶把江米裹起来,用线扎紧,一个三角粽子就包好了。粽子的味道十分鲜美,芦苇叶散发出高雅的清香,咬一口馅子,真是甜而不腻,粘而爽口。它既是驱邪消暑的开胃美食,又是营养丰富的滋补佳品,所以大人小孩都喜欢吃。传说粽子是为纪念战国时期楚国人爱国诗人屈原而流传下来的。屈原一生写过许多著名的爱过诗篇,后来,由于国君不接受他的纳谏,他满怀忧愤,跳江自尽。人们怀念他,崇敬他。2000多年来,每年端午节,人们就把食物用芦苇叶包起来投入江中,作为献给诗人的祭品----------这就是粽子的由来。每年的端午节,我都要自己包粽子,边包边想屈原的故事400字 四年级
-
粽子在端午节,我们要插艾叶,挂香包,手戴五彩线绳,但最不可少的还是吃那种类繁多,花样翻新的粽子。在北方,粽子又白又胖,活像一个大白胖子,它可以是原滋原味的白粽子,也可以加上红枣、红豆让粽子更加甜蜜。而在南方,粽子就变得小巧玲珑,里面包着卤肉或者蛋黄,它带点咸味,又带点卤香,跟北方的粽子相比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粽子的形状非常特别,既不是方的又不是圆的,它的形状大多数以三角形、四角形、圆柱形为主,在超市里,各式各样的粽子应有尽有,让你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但我最盼望的是在端午节和家人一起包粽子。粽子的包法也非常有趣。需要准备泡好的粽叶、糯米和你自己喜欢的馅料,首先把粽叶卷成你喜欢的形状,注意,最底部不能漏口,接着,把泡好的糯米倒进卷好的粽叶中,再加进你自己喜欢的馅料,这时就可以封口了,将余下的粽叶顺着粽子的形状缠绕起来。最后拿一条五彩的线绳把粽子扎好,把所有包好的粽子放入蒸锅,一个小时后,揭开锅盖,一股诱人的粽香扑鼻而来,让人垂涎欲滴,让我迫不及待的咬它一口。粽子的甜香让我回味无穷,所以我对粽子喜爱有加,我也盼望着端午节到来。点评: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全文语言生动准确,情节精彩曲折,仿佛将读者带进了开心乐园,令人眉开眼笑。550字 四年级 记叙文
-
书里有个我一本书里,一个章节里,一个故事里,总有许许多多个人物,每个不同的人物,都有不同的性格,他们有的开朗,有的活泼,有的有责任心……说不定,就有一个人物,代表着你。在我还不会说话时,妈妈就拿着一本花花绿绿的故事书,给我讲故事。那是我第一次接触书本,在我眼里,书是那样新奇,那样有趣。上学了,我会认字了,会读拼音了,那时,我总是捧起一本童话书,用那不成熟的拼音读着,读得津津有味。现在,我认识许多字了,开始读世界名著了,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就是《汤姆·索亚历险记》。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时候,看着封面上那个小男孩,我的心中充满了疑问:这个小男孩就是汤姆吗?他的历险是什么样的呢?他是一个什么样的男孩呢?我带着这样的疑问,好奇地翻开了那本书。看到第二章,我看到了汤姆的冲动,因为别人看不起他,说他是野孩子,所以汤姆非常生气,一拳猛打在别人的脸上,然后一场大战就开始了。看到汤姆的冲动时,我也想到了我自己。有一次,我和朋友一起玩,我当时把我的发簪带了出去。朋友见了,觉得我的发簪很漂亮,就想摸一摸,我往后一躲,她扑了空。我说:“不行,只能看,不能摸,这还是我偷偷背着我妈买来的,要是弄坏了,那可就完蛋了!”朋友听了:“什么嘛,不就一个发簪嘛,有必要这样吗?弄坏了我再赔一个更漂亮的给你就行了。”说着就把我的发簪取了下来。我头一扭,“啪”的一声,发簪落到了地上,碎成了两半。我生气极了:“我都说了不要碰!现在好了,摔坏了吧,这一百多呢!还是限量版的,你赔得起吗?都说了不要摸!”朋友也生气了:“我又不是故意的!有必要这么凶吗?你怎么这样!我会赔的,赔一个比这个还贵还漂亮的!”就这样,因为我的冲动,害我失去了一个朋友,真不值。现在看来,汤姆和我一样,是一个冲动的人,书里也有一个冲动的“我”。读完这个故事,我明白了冲动是魔鬼,冲动是害虫,你只要一冲动,就一定会失去某些珍贵的东西。冲动不好,也不是一个良好的习惯,我一定要改掉这个坏习惯,做一个冷静的人。书中不仅让我看到冲动的我,还让我看到善良、有好奇心、大胆的我,书中有着我的影子,书会一直伴着我成长。800字 六年级
-
粽子天下粽子,种类上大致可分为“京、浙、川、闽、粤”五大流派。嘉兴粽与湖州粽齐名,被公认为粽中之王。嘉兴粽子里的老大,首推“五芳斋”。用的是上等白糯、猪后腿瘦肉、徽州伏箬。所谓伏箬,指盛夏时节所采之箬,此时的粽叶,因吸足了土壤的营养、水分和阳光,最香。徽州粽叶一年只长一季,开春发芽,至梅雨季节长大为“梅箬”,不过太嫩。而秋冬的粽叶又嫌太老了。五芳斋的粽子,卖得满坑满谷,满天下到处都是。但是,那些真空包装绝对没有新鲜的好吃,嘉兴城里五芳斋总店的新鲜粽子,好像又不如嘉兴城外路边的好吃…这条路,就是沪杭高速公路,五芳斋粽子专卖店,就开在上海-杭州约50公里处路边的嘉兴服务区。我个人的习惯是,闻香下车,别管什么豆沙粽、蛋黄粽、栗子粽、火腿粽等等劳什子(特别别吃鸭蛋黄的,不是一般的难吃),坚定地直奔那三块五一个的─大肉粽。把这烫手的宝贝热腾腾地捧在手里,怯生生地试探着咬一小口…肉香、米香、箬香,交融四溢了满嘴,这种香味还以热量的形式线性地奔腾直下,软软糯糯地一路钻到心尖。七千年前发源于嘉兴的稻谷文明,实在是强啊!感谢五芳斋,感谢沪杭高速公路,感谢屈原,感谢宋玉,感谢楚怀王,感谢夫差,感谢伍子胥,感谢曹娥,感谢介子绥,感谢河里的鱼,感谢江里的水怪……为什么是路边的粽子最好吃?我有两个理由:一,现剪、现煮、现吃,当然新鲜(可能是因为大肉粽特别好卖,我发现店员有时候会事先煮好一堆放在一边,你要,就先从这堆里拿一个剪给你。这个时候,嘴要甜,原则更要坚持,务必只吃锅里现煮的);二,嘉兴城里五芳斋的新鲜粽子,也许更新鲜更好吃,但“路边的粽子最好吃”,基本上属于心理作用,它来源于一种“旅途”的仪式感。车开到休息区,往来客官多少都有些困乏,这种时候吃到的食物,通常都会自动加分10%-20%不等。我个人的经验是,从上海出发,最好选在上午,千万别吃早饭,喝杯小咖啡就行,车行一个多小时,在右侧的嘉兴服务区下车,先跑趟厕所,最后再吃粽子─如果能把这件事情搞得像屈原沉江那样具有仪式感,粽子的味道加分,有时能达到30%!如果吃不了,千万别兜着走,就算是新鲜而非真空包装的粽子,回家煮出来就完全不是那回事了。800字 初三 记叙文
-
包粽子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也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我和妈妈买来了糯米和粽叶,准备自己包粽子。我好奇地问妈妈:“为什么要包粽子呢?”妈妈告诉我:“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传说,屈原跳进汨罗江后,人们怕他的躯体被鱼儿吃了,便用糯米包成粽子,在五月初五这一天将粽子投进 汨罗江,让鱼儿去吃这些粽子,不去吃屈原。后来,包粽子就逐渐成为了一个民间习俗。”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回到了家。回家后,洗完手,便正式开工了!我觉得挺好玩,便报名参加了包粽子。外婆先给我做了一个示范,并指导我完成了一个。我觉得十分简单,可是,一离开外婆的指导,我自己包时,手却怎么也不听使 唤,总也包不好。包粽子要先将粽叶裹成一个漏斗的样子,但下面没有洞,是一个三角形,再舀一勺糯米倒进去。可我却不能完成这个简单的工作。总裹不好,看不准位置,不是高了就是低了。有时看似裹好了,但到糯米进去时,粽叶被我包成了名副其实的漏斗。倒进去的糯米一颗颗的往下漏。我有一点灰心,但没有放弃,继续努力着。希望突然就会包了,可现实是残酷的啊,我还是没有成功。我完全放弃了,去看动画片去了。可一想到待会儿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那该有多好啊!这个念头使我放下遥控器,又回到餐桌,和妈妈一起包粽子。我仔细地观察着外婆是怎么包的,我掌握了一些技巧后,便自己包了起来。我把粽叶的大约三分之一处掐住,然后把下面的三分之一裹上来,裹好后,我仔细地检查了裹紧没,有没有漏洞。我舀了一勺糯米倒进粽叶里,再用剩下的粽叶像平时折星星那样,围着最初裹的那个形状裹几圈。终于快大功告成了,我用线把粽子裹得严严实实的,还调皮地打了一个蝴蝶结。终于包好了一个粽子了!我高兴极了,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我后来包粽子就顺利多了。不一会儿,就包了好多粽子。外婆包粽子拿到了锅里,午饭时就能吃到香喷喷的粽子了!午饭时,粽子终于闪亮登场了!我和哥哥争先恐后地抢着又香又甜的大粽子。这些用我的汗水换来的粽子,我总觉得我自己包的粽子要比商场里卖的好吃一百倍!从这件事里,我明白了:一定不要放弃,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的!800字 初中 记叙文
-
包粽子上个星期六,老师让同学们在家里准备包粽子的材料和学习包粽子的方法,并在下周五举行全班同学的包粽子大赛,我们既紧张又兴奋,都想在比赛中一显身手。一开始我没有认真动手学习包粽子,只是看妈妈用灵巧的双手把粽子包好了,感觉真是简单啊,我心里琢磨:妈妈这么容易就包好了,我包起来也不会太难,所以只是学着妈妈的动作,包了一个。粽子身子歪扭七八,有的地方扁的跟小面饼似的,我想:第一次包成这样,还算差不多,再多练习几次一定会像妈妈包一样,这样想着就骄傲了起来。星期五下午到了,同学们都准备齐了包粽子的材料,班主任老师一喊开始,下面就是一场拼搏大战。我拿起粽叶,心里不免有些信心不足,我悄悄的想一定要沉住气,小心的把糯米放在编成三角形的粽叶里,糯米总是流出来,我左包右包,扎紧粽叶,终于包好了一个,但是一松手粽叶全松散开了,米流了出来,粽子身上还粘着糯米水,就像一只落汤鸡一样。我努力的几次还是包不好了,就东瞅瞅,西看看,发现有的同学和我一样,手忙脚乱,满头大汗,有的同学包好了,可粽子的样子是奇形怪状,大小不一,也有的同学用很熟练的动作包出一个个形状优美的小粽子。看着各式各样的粽子,同学们有的高兴,有的后悔,有的开心,有的抱怨。老师笑眯眯的宣布比赛时间到了,让我们轮流参观各自的粽子作品。在评选包粽子大王的时候,有5位同学包的最快最好,而冠军和亚军就是刘宇菲和王诗雅。王诗雅用的是现代包粽子方法,包好粽子身子,用竹签穿在粽叶的尖部,然后通过粽子的中间部分,后面露出了竹签大小的叶尖,如同一只穿心箭。刘宇菲用的是传统的老方法,在绑紧粽子的最后关头,把两条粽叶叶尖留下,配合粽子身子一起宛如一只可爱的绿兔子。他们俩真是当之无愧的包粽子大王呀。我包得不好,老师说不要紧,要做好一件事情不能光看,还要多多练习,才能真正掌握方法,老师相信你,回去多练几遍,也一定能学会包粽子。点评: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文章杂而不乱,能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800字 初二 叙事
-
吃粽子不知不觉,这次的端午节又过去了,不过这次的端午节我过得非常的开心,唯一的遗憾就是粽子吃得不够多,不过我这个遗憾,等开学后就得到弥补了。端午节后的第一天,田老师带来了一袋热乎乎的粽子,它们系着白色的腰带,穿着绿色的衬衫,笑盈盈地躺在口袋里,好像对我说:“快来吃我呀。那一股香味扑鼻而来,我的肚子已经在唱歌了,我趴在桌子上呆呆的望着那香喷喷的棕肉,恨不得上去咬几口。田老师似乎猜出了我们的心思,笑呵呵地说:“小馋猫们,想吃了吧,快点排队上来尝尝吧。”“万岁!”同学们高兴地手舞足蹈。田老师慢慢地脱下粽子的衣服,露出了雪白雪白的糯米团,糯米上还镶嵌着几颗红宝石呢。不一会儿,终于轮到我了,我蹦蹦跳跳地走上讲台,拿起一根牙签,轻轻地刺下一团糯米,蘸了一点白糖,高兴地欢蹦乱跳。回到座位上,我有点嘴馋了,一下子就把它喂在嘴里,太甜了。最后,舔一舔嘴边的白糖,实在是人间美味!以前我不喜欢吃粽子,今天为何改变了这种想法。彭议莹也上去刺了一小团,大摇大摆地走下讲台,来到我座位上,得意地给我闻闻那美味的粽子。我用可怜的眼神盯着她(意思是给我尝点)她瞪了我一眼(意思是我还没尝尝鲜呢)于是,她大口吃下了粽子,直喊好吃。我最后的一丝希望也破灭了。大家眼巴巴地望着田老师手里剩下的最后几个粽子,田老师笑眯眯地说:“谁还没吃粽子呀。”大家都举起手说:“我,我,我。”还没等老师下令,大家就一窝蜂似的涌上讲台,挤得田老师不知如何是好,就连真正没吃到粽子的那名男同学也被我们远远地挤在后面去了。大家刺啊刺啊,我一看,时机终于到了,刚刚把手往里面一伸,哎呀!一下子就被别人的牙签刺到了,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只剩下最后一个粽子了,大家挤得更凶了,一个个粽子被我们刺得四分五裂,田老师手忙脚乱,应接不暇。就在我失望的时候,田老师突然转过身往我嘴里塞了一团粽子,我又欢又喜,捂着嘴高兴地回到座位上,心里有说不出的甜。粽子发完了,有些同学失望地回到座位,有的同学则很高兴,大概抢了不少粽子吧。吃着田老师带来的粽子,我特别的开心,没想到端午节过了还能吃到粽子,而且还是这么的好吃。800字 初二 叙事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