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朋友
朋友,一个再熟悉不过的词语,熟人叫老朋友,陌生人也不免叫句朋友,小孩子叫小朋友……何谓朋友也?
朋友,从字面上来看,朋者,党派之谓也,友者,亲密关系者也,二者合一就是拥有亲密关系的彼此之间。可朋友就只是从字面上年来这么简单么?不,远远不止,看似简单的“朋友”二字,蕴含着许多精神和交杂的感情。可要看透这“朋友”二字者,必须是真情之交。
真情之交,任谁者明白,是彼此之间的“才能”吸引了对方,二人互相欣赏,从而结为朋友。从刚刚的分析可以看出,二人结交的原则是精神上的而非物质上或其它方面的。如果因利益而交为“朋友”的,称为“利益之友”。
历史上的真情之友几何?难言也,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也,利益之友,宜乎众矣!
商鞅孝公何尝不是一对真情之交呢?在第三次諌见孝公时,商鞅缍说出了他的治国之道——霸道,孝公被此吸引,二人为此治国之道谈了整整三天三夜,商鞅讲述中原变法和富国强兵的方法,而孝公一旁倾听,不明时提出疑问和自己的观点。二人乐此不疲,商鞅被孝公对秦的一片赤心和积极上进的精神所打动,而孝公则被商鞅的治国变法才能和急于使秦富强的精神所吸引感动。于是孝公,将大权交给商鞅权衡变法,而自己就在商鞅的背后作他坚强的后盾,也作为他清除忧患的利剑。曾有人说:“只知商君之父,不知秦王这书。”孝公也不怒,一笑置之。在商鞅孝公的共同协手下,克服了许多阻碍,(如墨家阻拦、老世族的发难,六国分秦等等。终于,秦日益强磊,据争中原逐鹿。君臣二人亦师变友的关系也为后世留作一篇美话。
真情之友正是如此,二人情投意合,彼此之间的友谊不会因小事而破裂。而利益之友恰恰相反,一点小错误或其中一人的死就会使之前的“颈刎之交”破灭。
吕不韦秦异人不正是这样的一个例子吗?这二人之前只有的利益,没有丝毫友谊可言。吕不韦在赵国看到秦异人“奇货可居”,便“假情假义”地资助秦异人的开支,年多么真情,可只不过看上了秦异人的秦国王子身份罢了,资助秦异人,还不是为方便自己能在秦异人上位时捞个一官半职。而秦异人是看上了吕不韦的倾国财富,能为自己提供登上王位的机会和可能。这二人看起来真的像一对“至交”。你看,老吕都将自己的女人--赵姬都送给秦异人了。只要没有利义可言,说分就分,说散就散,还来一句,你谁啊?我不认识你。秦异人死后,吕不韦一手揽权做少年赢政的“仲父”,一手则私通赵姬,完全把“好友”秦异人的遗嘱---振兴秦国抛掷脑后,不理不睬,不闻不问。
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这才是真情之交的标准。
相比真情之交,患难之交略胜一筹。三毛说过“朋友这种关系,美在锦上添花,贵在雪中送炭。”郭沫若也说过:一万个口不实的泛交,抵不过一个同生死共患难的知心。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考验友谊最好的办法就是看朋友能否在你帮助你,是不是好朋友片刻即知。
战国大公子中最交际,门客最多者何人?齐孟尝君薛公是也,其入相风光时,门客上千,好友更是无数,孟尝君还被眼前这景所迷惑,以为从从都是因他的仁德而来。当乖僻的齐湣王第一次罢相时,门客纷纷如鸟雀之纷纷散走,并且对孟尝君的遭遇视而不见,反而反唇肌舌讽刺挖苦。与入相前,好友们奋力讨好,吃力巴结的情景相去甚远。是真情者?是为利益者?不是一目了然吗?
朋友如清新的谈茶,滋润着我们,朋友如刻石,时刻警醒着我们,朋友如明镜,照出我们的过失。
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想问问大家,时间都去哪儿了?我想,你会回答:时间都在你的学习上。还有在你的身体健康上。“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剩下满脸的皱纹了……”春晚王铮亮唱了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使我突然好想让时间回到以前,回到小时候……
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吧,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好好享受现在的生活吧,不要让时间流逝掉,等你想回到以前时,却再也回不去了。
五年级:玫瑰花2003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
-
谈朋友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真正的朋友,只有表面上的人际关系和背面的利益关系,只要一有机会,他就会在背后嘲笑你,欺骗你,最后背叛你!所谓人类啊,要是真正害怕的事,就完全不会在意别人,就算牺牲周围的人也要获救,只要暴露出这份丑陋的嘴脸,就再也无法好好相处了。不是常说吗,人这个字是人和人互相支撑而形成的吗?那么不是有一个人在依靠另一个人吗,反过来想,能容忍某个人的牺牲才是”人“这个字的真正含义吧。在你失意时嘲笑你,在你得意时奉承你,为了利益与自身安全出卖你,这才是真正的朋友。初三:丁叶冠中200字 初三 日记
-
也谈求助我们都在路上。所有人都是生命的新手,冒冒失失,跌跌撞撞就开始了生命的行程。没带够干粮,绘不了路线,预知不了明天是烈日当空还是狂风骤雨。遇到高墙才发现忘带了梯子,走到路口才发现指南针早就不转。有的人一屁股坐在地上开始等风雨过去,等高墙坍圮;有的人用外套裹着脑袋开始狂奔,把路口一一试过。前者在漫长的等待中风干了身体,后者在一次次“碰南墙”的过程中头破血流。他们是倔强的独行侠,至死都不愿向别人说一句“帮帮忙吧”。独行侠的人生总是事倍功半,那我们该怎么办呢?环顾四周熙熙攘攘的人群,答案悄悄浮现。求助?去求助吧!“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总有人走过你走的路,前人的经验在岁月中积累成一笔珍贵的财富。向他们求助,他们的智慧将成为你人生困境中的一盏明灯,用光明切割开绝望的浓雾。正如保尔·柯察金在无数艰难困苦的日子里向《牛虻》求助。先人伟大的思想终于点亮他生命的火光,在风雨里把自己锤炼成一块无坚不摧的钢铁。当你低头前行时,前方在你眼中只是一个渺茫的黑点,好比身陷棋局,方格上黑白纵横,眼看一着不慎就要全盘皆输。举棋不定,心急如焚,身旁的观棋者看得一清二楚,只消他一声断喝,便可拨云见日。而生命没有观棋不语的规则。当你迷茫彷徨、不知如何前行,便可向旁人求助,或可重获一份清醒的认识,这正是“旁观者清”的道理。求助他人往往是不得已而为之,正如杜甫也有“故人供禄米”的时候。然而,向他人求助绝不是事事依靠他人。在英语中,“向他人求助”直译过来是“转向他人”。但求助不是跪到地上请求施舍,也不是跳到别人背上死皮赖脸要别人背你前行,应该是:真诚的渴望但不卑微,时刻保持人格的尊严和生命的独立。没有人有义务背负你的人生,不断接受你的求助。就像一棵大树再怎么枝繁叶茂,所有的树梢也都指向不同的方向。更何况漫漫人生路,必须自己走才能走得精彩。在如此庞大的世界面前,每个人都被时代的浪潮裹挟,我们何其渺小!然而当命运的不可抗力降临时,我们总有同伴可以求助,我们又何其幸运。在人生路上踽踽前行的我们,从不曾真正孤独点评: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文章融情于景,边绘景边抒情,善于运用打比方的手法,使文章生动具体。900字 初三 抒情
-
也谈挫折谈到挫折,我想说:挫折是万物之师,感谢挫折!大自然进化就是一部挫折长诗。珍珠必须经历河蚌的血肉磨砺才能光彩照人;海燕只有搏击风雨才能绽放生命的激情;梅花只在苦寒风中更显英雄本色。地球漫漫演变征程,的确是在磕磕绊绊中顽强前行的!挫折使人有所作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说的是一部史记,一部司马迁荡气回肠的正气歌!当初要不是司马迁去忍受“宫刑”之辱而依然矢志不渝,牢记父亲的嘱托,历经磨难、百转千回,如今我们又何处去品鉴这无韵《离骚》呢?他的永不言弃,于困境中悄然作为,实在让我辈仰止!相反,生活中有的人会被脚下小石子裹足不前、长吁短叹怨天尤人,何不看看司马迁?看看古代在挫折中愤然前行的勇者?挫折会激发人的潜能。安徒生就是上帝派来的坠入凡间的天使,他以瑰丽的想象带着孩子们进入极乐世界,但童年的安徒生却是困窘的,他生活在压力山大的现实里,即便如此,安徒生仍然在黑暗里憧憬着未来,在挫折中震动着幻想的双翅。心若在,梦就在!挫折,带给了他非凡的生活体验,也带给他非凡的创造力和潜能爆发,挫折成就了这位多产的童话大师。挫折叫人成长。感谢领导同志的信任,把一个各个方面都相对滞后的班级交给我,接班的我卯足了劲用心设计盘算着和这帮孩子斗智斗勇,曾经让我这个班主任感觉自己黔驴技穷一筹莫展!课间,我像小偷一般去偷拍几个家伙的奔跑窃笑和得意的瞬间;我算计着如何在语文课上完再上思想品德课,我曾经为了他们与我的合作代课的教师争论得面红耳赤。当然,也时有寓言故事《农夫和蛇》里农夫的心理,思前想后,即使做个农夫也不能真如文中所说一败涂地时才发现问题所在。我是班级大事小情的总导演吧?曾经信誓旦旦过,决不能因为几个虫而丢弃计划!我的意志难道就这么不堪一击?我的努力难道就这么付之东流?不,不能!我决定:不能做食言的弱者!第二天,我又站在讲台上,依旧铿锵有力,依旧气定神闲,虽然我可能会莫名其妙地脸红。我怀疑自己,经历了数十风雨年的老脸怎不敌这些跳跳虫?经历让我明白:面对挫折,只有迎难而上才能完成自我救赎!如果说人生是一场旅行,那么挫折就是旅途中最好的老师!她始终陪伴你我,从懵懂少年到耄耋老者,都应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挫折。这,应该是生命的状态!感谢生命感恩挫折,因为有你,远方必是无限江山!900字 初三
-
也谈意气意气一词,既具褒义,又具贬义。既可以指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也能够代表由于主观和偏激产生的情绪。由此观之,我们要拿捏好意气,正确地掌控意气。意气是与世不同的气概与壮志豪情。经历了一千多年的沧桑,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意气。为了一生的追求与梦想,他或许想到过妥协。但在繁华沉寂的深夜里,仗剑醉酒的他将目光投向月明星稀的杳深的苍穹。此时此刻,他的意气横扫着痛苦与挣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用自己傲世独立的人格,为我们树立起了一个通向无限风光的意气路标。意气是为了自己的志趣勇于经历磨难的顽强意志。贝多芬的一生,是充满磨难的一生,是始终挑战命运的一生,是意气风发的一生。经历了童年的不幸,双耳失聪的痛苦,爱情破灭的忧伤,重病缠身的折磨,但他渴望痊愈,渴望爱情,他充满着希望与意气。他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绝不屈服,在悲苦的深渊里,他选择了抗争,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苦难和悲剧反而成就了他具有强大震撼力的意气的艺术魅力。意气并不是带有浓重偏激色彩的匹夫之勇,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胸有成竹。在那数千年前的江畔上,战败之后的项羽拖步而来。他的心情十分沉重,眼前又还面临着一个重大的抉择。是生,还是死?是甘愿就此了断一生,还是整顿心情以待东山再起?在这生死攸关的节骨眼上,他错误地认为意气就是不接受失败。他的那一刎,让多少后人为他发出了深深的叹息,又让多少人有了“卷土重来未可知”的感慨。反观三国,在赤壁大战前夕,诸葛亮带着游说的使命来到东吴。谈判的那一天,两边坐满了饱读经书的名士,面对对方错误而又咄咄逼人的攻势,诸葛亮并没有被怒气冲昏头脑。在多人围攻的情况下,他靠着自己的智慧游刃有余,巧妙地化解了一个又一个难题。这才是真正的意气,是在冷静分析之后的自信。项羽的“意气”令人们为他悲叹,而李白,贝多芬,孔明的意气让后人称道。因此,我们的心中要有一把衡量意气的标尺。这样,意气才会随着历史的前进达到“余音绕梁味无穷”的境界。800字 初三
-
也谈幸福幸福,就在你身边的不远处,他喜欢平淡,常常在困苦处降临,给贫瘠的人温暖,给困苦的人力量。富有的人不一定很幸福,贫困的人家中不一定不温暖。有时幸福遥不可及,可有时;幸福就在你身边,看你能不能去感受他。也许,一个人自由自在的生活是一种幸福,有一个温馨的家是一种幸福;做一种自己喜欢的事是一种幸福,实现自己的梦想是一种幸福;更可能,享受阳光是一种幸福,拥有生命是一种幸福。原来,幸福可以这么优雅!幸福在你身边发了芽,他会在你的身旁围绕。那时,你会发现阳光是那么明媚,星空是那么璀璨,月色是那么皎洁。你会觉得:哦,这一切是多么美妙!你会在美丽的天空翱翔,在自己的舞台,有自己的精彩。看彩虹有多少色彩,猜猜太阳什么时候回来。但有时幸福也不甘于平淡,他会有一个华丽的转身。他喜欢和你开玩笑。他总是在你困苦,贫瘠,失望……的时候降临。给你一个惊喜!让你感慨,让你觉得付出的真的会有回报。我问问你:你快乐了吗?不要追求人生中过多的点缀,也许他们就是你的烦恼,是你不快乐的原因。人生中最重要的不是许许多多鲜花,掌声的东西。想想看,这些东西你来时没有带来,走时更没有带走。有人说:人来时,举起双手,表示要奋斗一生。人走时,双手放下,表示一生辛苦,事事放下。你对人生有没有什么领悟呢?是不是你还在纠结着商场上的恩恩怨怨,是否还在对感情的夙愿紧追不舍?是否还在为自己的失败而困苦不安?还有没有让你放不下的人或事?放弃吧,遗忘吧。人为什么活得那么累呢?给自己的心情放个假。让自己的紧绷的神经得到舒展。每天的紧张生活是不是倦了?平平淡淡才是福啊。有的人追求轰轰烈烈,有的人喜欢潇洒走一回,有的人喜欢无拘无束。岂不知,这只是人生的一个小小的插曲啊!当这一切过后,你是否感觉到精神的空虚和思想上的匮乏?我想,是的。是这样的。精神空虚的人永远无法体会到幸福的滋味。那么幸福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滋味呢?是甜是酸或是苦味?还是辣味,或者五味俱全?也许每一个人的幸福感应度不同,感受的幸福也不一样。我觉得幸福就像一杯一杯香茗。芳香着并带有一点点苦涩。轻轻一吸,一股淡香弥漫全身。让人身心温暖。有时候,幸福又像一杯咖啡,香醇着并略苦,让人回味无穷。还有,喜悦之处弥漫着幸福,就像浓浓的果汁,果香四溢。而更多时候,幸福总在贫瘠的地方伸展出枝丫,所以说,幸福又像一杯白开水。不加任何装饰,实实在在的快乐,让所有的虚伪、假象在它面前苍白无力。家人团聚是火红的辣味,它比任何感情都值得挂念、值得依靠。无论做错了什么,在那里都可以得到原谅,那里有真心关心你的人,那里才是你幸福的港湾,也是你幸福的源泉。还有什么味道呢?对了,还有酸酸的味道,想念的滋味。谁又说思念不是一种幸福呢?年轻的滋味幸不幸福呢?每个人都年轻过,曾经有过自己的人生,自己的理想。年轻时的神采飞扬,加上一点狂野;体会过成长中的烦恼,面临过人生中的歧途;思考过人生中奋斗的目标。这样的感情算不算幸福呢?它应该是一种什么味道呢?我想成长中的滋味应该是五味俱全的吧!不管怎样,只要你去感受幸福、去学习幸福,幸福就在你身旁,在你身边围绕。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用电话、电脑代替了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交往。殊不知,用工具来与人交往,人与人之间少了一份信任,却多了一份警惕。信息时代的到来,让人们有了更精彩的生活。让相隔万里的人可以时常见面,这固然都是好事。而我身边却出现了许多我们看似幸福的人,口里却喊着不快乐!这是怎么回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可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更可以提高人的素质修养与道德水平。可试想一下:人类在上网聊天的时候,满嘴瞎话,粗俗低下的语言从中飘出。自己却想着反正也不认识。当然网上交往也不一定全会有坏处。网上交流扩大了人们的视野,让人们知道天南地北的人在想些什么。可低俗的网上交往是不是也让人的幸福感降低呢?所以,我更赞成面对面交往。人们的幸福不在别人,而在于自己对幸福的认识,别去抱怨上天对你的不公,上帝是公平的。他为你关上一扇门,自然他也会为你开启另一条通道。珍惜眼前的幸福吧!在快乐的面前,努力抓住。相信你是最幸福的人。如果得不到的,请不要再继续沉迷,记住:凡事太尽,缘分自然早尽。要学会简单一些,要学会宽容一点。要明白一个道理,生活就是一个舞台。但,他没有彩排,没有试演,他是活生生的生活。所以,你不用太累,你的观众也没有那么多。活出自己,秀出个性,展示出真实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做到这些,你就是让人羡慕的最幸福的人。你永远会听见幸福的脚步在你身边想起。1200字以上 初三 写人
-
谈“朋友”上次在书店翻阅近期的畅销书的时候,翻到了于丹“百家讲坛”的《论语心得》。信手翻了翻,感觉不错,把孔夫子两千多年前的思想诠释得详尽得体而且浅显易懂。这期刚开学的时候在网上看到山东的数十名研究中国古文化的博士联名上书,狠批于丹教授,说歪曲了孔夫子思想的本意。于丹回复说,我只是在从我的角度向大家解释孔子的思想,你们怎么看与我无关。本来就是如此,思想这个东西本来就是纯意识的东西,大家理解不一样,多正常。这让我想起了于丹一次在北京签售新书《庄子心得》的时候,一个市民赤着上身,写着“庄子在哭”,像是个勇士在为庄子平反一样。没必要,只要我们这个社会的绝大多数认可,就没有任何问题。如果真要分个对错,除非孔子庄子等人尚在人间。话又说回来,如果他们还在就用不着于丹来讲他们的思想了,直接去央视的百家讲坛,让全国人民接受纯纯正正的儒家思想,中庸之道。其实说了这么多还没切入正题,谈“朋友”。有写这个话题的想法直接来自于丹的《论语心得》。里面有篇《交友之道》。为人处事,是我的弱项。人总对自己的弱项特别留意,看到“交友之道”的时候,我仔细看了看。孔子把朋友分为两类:益友和损友。谓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益者,友直,友谅,友多闻。孔子对好朋友原来就是这么定义的,正直,宽容,博学多闻。这个观点是孔夫子在两千多年前定下的,先秦时代是个怎样的时代,人对外界的事物很多程度上都依赖于朋友。不像我们今天,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全球大事小事一下尽收眼底。可我们现在对好朋友的观点改变了吗,正直,宽容,博学多闻。没有,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我不敢说我有多少多少的好朋友,可我知道我一直有强烈的渴望,希望能结识自己眼中正直,宽容,博学多闻的朋友。正直是在该指明的时候毫不犹豫地指责你的过错,宽容,就像于丹说的,是一种淡淡的定力,但它远比苛责来得恒久。而博学多闻的朋友,就像一本词典,可以不断地丰富你的知识领域,增强你的行为办事能力。罗素说,他作为人类一员存在,他一生中有三样东西一直在鼓励他激发他。一是对知识的渴望,二是对爱情的追求,三是对人类的贡献。我想这三样东西,确实是所有大家(科学、政治、音乐等领域)的动力。可我想,如果要再加上一条,那便是对心灵知己的渴望。我们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匆匆数十年而已,能得一真正懂你知己足矣。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一直让我神往。“巍巍乎志在高山,峰连峰风光无限”,“滔滔乎志在流水,波连波海天一线”,这是何等知音的对白。钟子期过世后,俞伯牙悲痛欲绝,把自己钟爱的伏羲所作之琴摔得粉碎。突然想起岳飞的词: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十三道令牌招他回宫,途中作的《小重山》,用杜甫给孔明的诗来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那么,孔子所说的损者三友又是怎样。谓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这三类‘损友’程度层层递进。友便辟说的是性情暴躁的朋友,动不动就勃然大怒的那种。这类朋友经常会影响我们的心情。可以为点芝麻小事伤和气,不值得深交。友善柔说的是性格过度优柔寡断的那种,于丹说这类朋友经常会消耗我们的生命能源,每当我们向他征求意见的时候,他们的回答总是这样不好那样恐怕也不妥,不但帮不了忙而且严重影响我们自己的判断。友便佞最严重,说得是心怀鬼胎的那种朋友。这种朋友和我们的交往通常是抱有目的性的,而且经常表现出来极度热情。坦白地说,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人(我暂且不把这类人称为朋友),对这种人我一向敬而远之,我不会做与你相关的事,那请也不要做和我相关的事情,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做到这一点,我就很满足了。可往往事与愿违,对这类人你越谦让他越进尺,表面上可以对你眉开眼笑,甚至有时候点头哈腰,背地里却恶言重伤,把你说得一无是处。这类人用孔子的话说是十足的“小人”。生活圈子里有这样的人存在实在是大大的不幸。他首先从那些对你不是很熟的人入手,在他们对你有个认识之前先把你说得一无是处,人的思想都是先入为主,让你以后很难处世。我这人对舆论类的东西向来漠然。直到有几次我几个相对要好的朋友来问我,怎么其他人都说你……他们怎么会那么子说。我晕头转向了,怎么会有这种说法。小人作祟。没办法。咽下吧,随他去。可更令人发指的是,这人觉得这还不够,因为那些已经把我看得很歪的人都是相对和我不是很熟的人,熟悉的人自然不会这么看。这人就从我的那些要好的朋友下手,首选的是女性朋友,因为这样至少他可以得到两点好处,一是破坏朋友和我的关系,二是借此机会他可以多接触一下异性,显示出他相对我有多么多么的君子。我想每个人的容忍都是有个度的,一而再,再而三地背地里伤人,算什么英雄,终于一天一个朋友向我反映的时候我忍无可忍了。我不爱吵架,也不崇尚暴力,这次我也只是指着他的鼻子警告而已。其实说来也好笑,事过之后此人却摆起一幅生气的样子,像个是受欺负的耗子。对这人其实也没什么多谈的,只求以后不要再做和我相关的事情。你所做的一切事情我都无所谓,我也不可能和你计较什么,不值得,也没任何意义。说过‘损友’之后,确实有点不是滋味。可这便是生活吧,或者说是它的一部分,不可能所有的朋友都是益友。和这类人的相识很多情况下并不是我们的本意,这样那样的巧合而已。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考验我们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可这两种能力直接源自我们的生活阅历,而生活阅历的增长也直接依赖于我们所交的“损友”,是他们让我们一步一步成熟起来。所以我们应当从辩证的角度去看待这类朋友,这样,至少可以减少我们对他们的排斥度。好了,该收笔了。在期待高山流水般知音的同时,更推崇清淡如水的君子之交。或许周围就有很多钟子期,只是缺少机遇而已。1200字以上 高三 议论文
-
谈“朋友”上次在书店翻阅近期的畅销书的时候,翻到了于丹“百家讲坛”的《论语心得》。信手翻了翻,感觉不错,把孔夫子两千多年前的思想诠释得详尽得体而且浅显易懂。这期刚开学的时候在网上看到山东的数十名研究中国古文化的博士联名上书,狠批于丹教授,说歪曲了孔夫子思想的本意。于丹回复说,我只是在从我的角度向大家解释孔子的思想,你们怎么看于我无关。本来就是如此,思想这个东西本来就是纯意识的东西,大家理解不一样,多正常。这让我想起了于丹一次在北京签售新书《庄子心得》的时候,一个市民赤着上身,写着“庄子在哭”,像是个勇士在为庄子平反一样。没必要,只要我们这个社会的绝大多数认可,就没有任何问题。如果真要分个对错,除非孔子庄子等人还尚在人间。话又说回来,如果他们还在就用不着于丹来讲他们的思想了,直接去央视的百家讲坛,让全国人民接受纯纯正正的儒家思想,中庸之道。其实说了这么多还没切入正题,谈“朋友”。有写这个话题的想法直接来自于丹的《论语心得》。里面有篇《交友之道》。为人处事,是我的弱项。人总对自己的弱项特别留意,看到“交友之道”的时候,我仔细看了看。孔子把朋友分为两类:益友和损友。谓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益者,友直,友谅,友多闻。孔子对好朋友原来就是这么定义的,正直,宽容,博学多闻。这个观点是孔夫子在两千多年前定下的,先秦时代是个怎样的时代,人对外界的事物很多程度上都依赖于朋友。不像我们今天,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全球大事小事一下尽收眼底。可我们现在对好朋友的观点改变了吗,正直,宽容,博学多闻。没有,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我不敢说我有多少多少的好朋友,可我知道我一直有强烈的渴望,希望能结识自己眼中正直,宽容,博学多闻的朋友。正直是在该指明的时候毫不犹豫地指责你的过错,宽容,就像于丹说的,是一种淡淡的定力,但它远比苛责来得恒久。而博学多闻的朋友,就像一本词典,可以不断地丰富你的知识领域,增强你的行为办事能力。罗素说,他作为人类一员存在,他一生中有三样东西一直在鼓励他激发他。一是对知识的渴望,二是对爱情的追求,三是对人类的贡献。我想这三样东西,确实是所有大家(科学、政治、音乐等领域)的动力。可我想,如果要再加上一条,那便是对心灵知己的渴望。我们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匆匆数十年而已,能得一真正懂你知己足矣。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一直让我神往。“巍巍乎志在高山,峰连峰风光无限”,“滔滔乎志在流水,波连波海天一线”,这是何等知音的对白。钟子期过世后,俞伯牙悲痛欲绝,把自己钟爱的伏羲所作之琴摔得粉碎。突然想起岳飞的词: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十三道令牌招他回宫,途中作的《小重山》,用杜甫给孔明的诗来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那么,孔子所说的损者三友又是怎样。谓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这三类‘损友’程度层层递进。友便辟说的是性情暴躁的朋友,动不动就勃然大怒的那种。这类朋友经常会影响我们的心情。可以为点芝麻小事伤和气,不值得深交。友善柔说的是性格过度优柔寡断的那种,于丹说这类朋友经常会消耗我们的生命能源,每当我们向他征求意见的时候,他们的回答总是这样不好那样恐怕也不妥,不但帮不了忙而且严重影响我们自己的判断。友便佞最严重,说得是心怀鬼胎的那种朋友。这种朋友和我们的交往通常是抱有目的性的,而且经常表现出来极度热情。坦白地说,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人(我暂且不把这类人称为朋友),对这种人我一向敬而远之,我不会做与你相关的事,那请也不要做和我相关的事情,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做到这一点,我就很满足了。可往往事与愿违,对这类人你越谦让他越进尺,表面上可以对你眉开眼笑,甚至有时候点头哈腰,背地里却恶言重伤,把你说得一无是处。这类人用孔子的话说是十足的“小人”。生活圈子里有这样的人存在实在是大大的不幸。他首先从那些对你不是很熟的人入手,在他们对你有个认识之前先把你说得一无是处,人的思想都是先入为主,让你以后很难处世。我这人对舆论类的东西向来漠然。直到有几次我几个相对要好的朋友来问我,怎么其他人都说你……他们怎么会那么子说。我晕头转向了,怎么会有这种说法。小人作祟。没办法。咽下吧,随他去。可更令人发指的是,这人觉得这还不够,因为那些已经把我看得很歪的人都是相对和我不是很熟的人,熟悉的人自然不会这么看。这人就从我的那些要好的朋友下手,首选的是女性朋友,因为这样至少他可以得到两点好处,一是破坏朋友和我的关系,二是借此机会他可以多接触一下异性,显示出他相对我有多么多么的君子。我想每个人的容忍都是有个度的,一而再,再而三地背地里伤人,算什么英雄,终于一天一个朋友向我反映的时候我忍无可忍了。我不爱吵架,也不崇尚暴力,这次我也只是指着他的鼻子警告而已。其实说来也好笑,事过之后此人却摆起一幅生气的样子,像个是受欺负的耗子。对这人其实也没什么多谈的,只求以后不要再做和我相关的事情。你所做的一切事情我都无所谓,我也不可能和你计较什么,不值得,也没任何意义。说过‘损友’之后,确实有点不是滋味。可这便是生活吧,或者说是它的一部分,不可能所有的朋友都是益友。和这类人的相识很多情况下并不是我们的本意,这样那样的巧合而已。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考验我们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可这两种能力直接源自我们的生活阅历,而生活阅历的增长也直接依赖于我们所交的“损友”,是他们让我们一步一步成熟起来。所以我们应当从辩证的角度去看待这类朋友,这样,至少可以减少我们对他们的排斥度。好了,该收笔了。在期待高山流水般知音的同时,更推崇清淡如水的君子之交。或许周围就有很多钟子期,只是缺少机遇而已。1200字以上 高二 议论文
-
也谈幸福以“幸福”为话题的文章写过太多。可是,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恐怕在此之前我自己也说不清以前,我总以为那些有钱人很幸福---他们衣着光鲜、生活富裕,可以买任何自己想得到的东西,不必为生计所发愁。所以,有钱人是幸福的每看到电视上的大明星,我总认定他们很幸福---有很多的粉丝,可以挣到好多钱、能够站在高高的舞台上,在荧幕前展示自己的才华,得到大家的追捧。他们也是幸福的。我呢,没有富裕的家庭,想拥有的东西也必须是在贴有“价值的标签”后,才能小心翼翼的拥有。没有傲人的资本可以在大家面前展示,只能够默默无闻。我愤恨,为什么幸福总是离我那么遥远?为什么我没有属于自己的幸福?真的是这样吗?我坐在书桌前静静的沉思……早上上学前,爸爸每天早晨总会为我烧一杯热水。然后在桌上留下比我要求的还要多的早餐费。放学回家,爸妈总会在我回到家时才开始动筷。遇到天阴下雨,爸妈的身影也总会出现在茫茫的“伞海”中。晚上我写作业到很晚,爸爸就一直陪伴着我。有时,我实在不忍心看到他强忍着疲劳支着头在书桌旁“点头”,我便催促他去睡觉。他总一脸歉意的对我说:“对不起,那爸就不陪你了,你也早早睡,别耽误了明天上课。”前几天,我不小心被我家那只狗咬到手了。我当时还没缓过神呢,就看见妈妈不知从哪儿拿出了根棍子,抄起棍子追着狗就打。狗被打怕了,钻进沙发底下不出来,妈妈狠狠地扔下了棍子,转身就拉我去医院。到了医院,医生说要打狂犬疫苗,妈妈说:“那就打吧!”顺带又问:“那要交多少钱?”医生说:“二百六十五元。”我看看了妈妈,问她:“还打吗?”妈妈咬了咬牙说:“打。”就在医生转身准备取药的时候,我又问了句:“阿姨,那要打几次啊?”医生道:“五次。”我呆了,心想:一次265元,那五次岂不一千多元钱啊?那可是超过了妈妈两个月的工资了。于是,我再次将犹豫的目光投向了妈妈,妈妈用近乎虚弱的语气道:“你在这儿等着,我去取钱。”还没来得及阻止,妈妈就飞快地跑出了门。不一会儿,妈妈就跑了回来找到医生说:“大夫,实在不好意思,来的时候太匆忙了,钱没带够,您看,可不可以先交一次的钱,下回来再把钱给您补齐。医生面露难色,妈妈见状道:“您放心,我家就在这附近,况且不是给您留了电话号码了吗?”医生犹豫了会儿,但还是同意了。于是,在经历曲折后我被带进了注射室……认同挺了过来,低头走出了注射室,我那不争气的眼泪就“啪啪”砸向地面。妈妈扶我坐下然后不住的安慰我。可是,我的眼泪越发的多。他以为我是因为疼痛,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钱,想到妈妈两个多月的血汗付诸东流了,我就心疼啊。不多久,医生又相继给我打了两针。疼痛再加上内心的愧疚,“黄河”是彻底决堤了。从医院到回家的路上我一直都在旁若无人的哭着。而妈妈因为要上班,便在我被送进去进行最后一次注射的时候匆匆离开了……刚一回到家,我便对着那条“罪狗”嚎啕大哭。突然,电话响了,我拿起电话呜喑的答道:“喂?”哪边的妈妈语气焦急地问道;“伤口还疼吗?”我又哭着说;“不疼了,可是我心疼啊,花了那么多钱……”妈妈轻松的说;“哎呀,那你就别再想了,对了,我刚才问大夫了,人家说那是五次的钱……”我立刻止住哭声,问;“你是说五次总共265元?”“嗯!”“害死我了,让我哭这么老半天,不早说,那行,没事,我挂了。”不等妈妈反应过来我就挂了电话。大大的舒了一口气,洗了把脸,开始干活……时候我问妈妈;“如果真的是一次265元,那您会同意给我打针吗?”妈妈毫不犹豫的说:“废话,那是肯定的啊。”我又问:“那您不怕花钱啊?”妈妈一脸鄙视,说道;“钱没了可以再挣,你没了,我到哪儿找啊?”我笑了……妈妈笑了……幸福在悄悄的包裹着我……突然间我明白了——我每天都在拥有着属于自己的幸福,只是我没有用心的去感受。想想看家庭不一定要富裕才能够幸福,有爱才有幸福。与同学相处并非要出众,有爱才会是朋友。其实,幸福往往不是我们双眼所看到的那样。就像我以前所认为的幸福的有钱人、大明星。我们看到的只是他们幸福的伪装,有谁能够想到在他们令人羡慕的“伪装”下隐藏着多少艰辛、苦涩和泪水。所以说,真正的幸福,不是用眼睛去看,而是用心去体味。真正的幸福就如同那淡淡的茉莉清茶,淡淡的苦味过后是淡淡的甘甜,一切都是淡淡的——平淡是真。1200字以上 高一 叙事
-
也谈幸福以“幸福”为话题的文章写过太多。可是,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恐怕在此之前我自己也说不清以前,我总以为那些有钱人很幸福---他们衣着光鲜、生活富裕,可以买任何自己想得到的东西,不必为生计所发愁。所以,有钱人是幸福的每看到电视上的大明星,我总认定他们很幸福---有很多的粉丝,可以挣到好多钱、能够站在高高的舞台上,在荧幕前展示自己的才华,得到大家的追捧。他们也是幸福的。我呢?没有富裕的家庭,想拥有的东西也必须是在贴有“价值的标签”后,才能小心翼翼的拥有。没有傲人的资本可以在大家面前展示,只能够默默无闻。我愤恨---为什么幸福总是离我那么遥远?为什么我没有属于自己的幸福?真的是这样吗?我坐在书桌前静静的沉思……早上上学前,爸爸每天早晨总会为我烧一杯热水。然后在桌上留下比我要求的还要多的早餐费。放学回家,爸妈总会在我回到家时才开始动筷。遇到天阴下雨,爸妈的身影也总会出现在茫茫的“伞海”中。晚上我写作业到很晚,爸爸就一直陪伴着我。有时,我实在不忍心看到他强忍着疲劳支着头在书桌旁“点头”,我便催促他去睡觉。他总一脸歉意的对我说:“对不起,那爸就不陪你了,你也早早睡,别耽误了明天上课。”前几天,我不小心被我家那只狗咬到手了。我当时还没缓过神呢,就看见妈妈不知从哪儿拿出了根棍子,抄起棍子追着狗就打。狗被打怕了,钻进沙发底下不出来,妈妈狠狠地扔下了棍子,转身就拉我去医院。到了医院,医生说要打狂犬疫苗,妈妈说:“那就打吧!”顺带又问:“那要交多少钱?”医生说:“二百六十五元。”我看看了妈妈,问她:“还打吗?”妈妈咬了咬牙说:“打。”就在医生转身准备取药的时候,我又问了句:“阿姨,那要打几次啊?”医生道:“五次。”我呆了,心想:一次265元,那五次岂不一千多元钱啊?那可是超过了妈妈两个月的工资了。于是,我再次将犹豫的目光投向了妈妈,妈妈用近乎虚弱的语气道:“你在这儿等着,我去取钱。”还没来得及阻止,妈妈就飞快地跑出了门。不一会儿,妈妈就跑了回来找到医生说:“大夫,实在不好意思,来的时候太匆忙了,钱没带够,您看,可不可以先交一次的钱,下回来再把钱给您补齐。医生面露难色,妈妈见状道:“您放心,我家就在这附近,况且不是给您留了电话号码了吗?”医生犹豫了会儿,但还是同意了。于是,在经历曲折后我被带进了注射室……认同挺了过来,低头走出了注射室,我那不争气的眼泪就“啪啪”砸向地面。妈妈扶我坐下然后不住的安慰我。可是,我的眼泪越发的多。他以为我是因为疼痛,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钱,想到妈妈两个多月的血汗付诸东流了,我就心疼啊。不多久,医生又相继给我打了两针。疼痛再加上内心的愧疚,“黄河”是彻底决堤了。从医院到回家的路上我一直都在旁若无人的哭着。而妈妈因为要上班,便在我被送进去进行最后一次注射的时候匆匆离开了……刚一回到家,我便对着那条“罪狗”嚎啕大哭。突然,电话响了,我拿起电话呜喑的答道:“喂?”哪边的妈妈语气焦急地问道;“伤口还疼吗?”我又哭着说;“不疼了,可是我心疼啊,花了那么多钱……”妈妈轻松的说;“哎呀,那你就别再想了,对了,我刚才问大夫了,人家说那是五次的钱……”我立刻止住哭声,问;“你是说五次总共265元?”“嗯!”“害死我了,让我哭这么老半天,不早说,那行,没事,我挂了。”不等妈妈反应过来我就挂了电话。大大的舒了一口气,洗了把脸,开始干活……时候我问妈妈;“如果真的是一次265元,那您会同意给我打针吗?”妈妈毫不犹豫的说:“废话,那是肯定的啊。”我又问:“那您不怕花钱啊?”妈妈一脸鄙视,说道;“钱没了可以再挣,你没了,我到哪儿找啊?”我笑了……妈妈笑了……幸福在悄悄的包裹着我……突然间我明白了——我每天都在拥有着属于自己的幸福,只是我没有用心的去感受。想想看家庭不一定要富裕才能够幸福,有爱才有幸福。与同学相处并非要出众,有爱才会是朋友。其实,幸福往往不是我们双眼所看到的那样。就像我以前所认为的幸福的有钱人、大明星。我们看到的只是他们幸福的伪装,有谁能够想到在他们令人羡慕的“伪装”下隐藏着多少艰辛、苦涩和泪水。所以说,真正的幸福,不是用眼睛去看,而是用心去体味。真正的幸福就如同那淡淡的茉莉清茶,淡淡的苦味过后是淡淡的甘甜,一切都是淡淡的——平淡是真。咸林中学高二:果郁郁1200字以上 高二 读后感
-
也谈作文批改大家讨论起作文的批改来了,是在这期的《小学语文教师》上,大致分为两种观点:一是主张作文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要在乎文字上、语句上的纰漏;一是主张要抓好基础,不放过一字一句,为学生打下扎实的文学基础、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我不是什么专家,也不可能在那种杂志上发表什么观点,只在这里谈一些自己的想法。如果用辩证法的观点来看,以上两点是可以成为矛盾统一体的,是可以辩证地统一在一起的,我们不一定要舍其一而取另一半,我们可以兼收并蓄,可以包容统筹。说白了,就是所谓的中庸之道吧中国的传统文明。我们既要保持和发展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又要养成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语文态度,两者兼顾,岂不更好?从表面上来看,这些做起来都非难事,只要是一名有责任心、有爱心的语文教师都可以做到。但实际上,要真正做好这些事却非常之难,很少有人能将它们做得出色。首先,说说兴趣吧。学生的习作兴趣来自他人对其作品的欣赏度,越是被人家肯定和欣赏,其积极性便愈高,反之,则愈受打击,而渐次消失殆尽。由此看来,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褒奖和欣赏是何等重要。我们常听说也常看到,当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或班级里表扬某人的作文时,这是对他(她)何等的鼓励,如果他(她)的文章有幸被读出来,那么他(她)的写作信心必定倍增,至少在短期内会保持一种很好的积极向上的写作态势,能有一种良好的写作心态,而且在班级中的地位和信誉也会随之上升。这种积极的评价方式无疑是有效而有益的。但为什么语文老师不能将这种方法用起来呢?其一,这样的好文章不常有,跟“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相反的是“好文章不常有,而愿看到好文章的老师常有”。好文章真的不是教师教出来的,教师只能教其方法,不能教其操作,如同只能教其方向,不能教其走路一样。其二,教师没这份工夫。有这颗心、没这份时间是常有的事,一想到班级、学校中那么多的杂事要管,再一天忙到晚不停歇的课务和改作等,想要抽出时间来树个榜样、立个模范也不容易,不用说学生的习作,就连名家名作想抽个时间给学生读上一两篇都没得空。其三,有时间表扬时,受到鼓励的也只是个别同学,受到伤害的却是大多数。为什么这么说呢?当老师在表扬和肯定一名同学的时候,肯定有不少与他(她)水平相近的同学不服气:“凭什么他(她)这样的文章就可以被表扬,我的文章就不被肯定呢?看来,以后还不如写得差一些也不过如此了。”而且被表扬的同学一旦被老师定了性,同学们一定会对他(她)的其它文章也另眼相看,这是一种非常挑剔的目光,自然一个人的文章想要都出色是很难的,这又难免打击不少同学的写作积极性。其四,作文的好坏很难断定。有的语言在这里是好的,但用在另外的场合就不好了。如此,当学生们将被老师表扬的那种表达形式广泛应用在自己的文章中时,不仅会出现千篇一律的情况,更容易导致张冠李戴、强拉硬扯的现象,我们不是常看到有学生将教师认为好的句子反复运用在他(她)的每一篇文章中吗?有人以为这样就是兴趣了,其实不然,这只是东施效颦、投其所好的一种权宜之策罢了,他们认为老师喜欢看这样的句子或文章,就拼命地往这方面发展,结果往往弄巧成拙,个性都丧失殆尽了。兴趣自然是十分重要的,但切不能因为个别人的兴趣而扼杀了大多数人的兴趣。那么,是不是为每个学生都寻找一个或几个闪光点,然后放大就可以了呢?肯定每一个学生自然是好事,就像母亲爱自己的孩子一样,会让孩子感受到信心和力量,但是“爱孩子,是母鸡都会的事情”,单是爱就够了吗?单是将他(她)的闪光点拿出来就可以了吗?还不够。我们且不说这样做会不会娇惯了孩子,让他(她)养成了自高自大、自以为是、目中无人的性格,单就教师迁就地去为每个孩子找到闪光点来褒奖这件事就足够让人恶心了。教师哪怕是怀着一百个爱心去爱每一篇文章,发现它们的可爱之处,并加以呵护和烘托,那么在别人眼中会不会太假了呢?会不会让一位随意乱写的孩子觉得自己这样写都可以被老师鼓励、表扬,是不是幸福来得太容易了呢?更何况更多时候教师是自己都不满意自己对一些文章的好评的,只是出于虚伪的恭维罢了,当然,教师不需要去恭维学生,只是教育学上说,孩子是喜欢听好话的,就像每个人都喜欢听好话一样,只有那样他们才会进步。所以,教师如果对自己给学生的溢美的评语自己都看着想吐的话,最好还是别写了,直接给他(她)指出问题所在比呵护所谓的写作兴趣和信心要好得多。兴趣确实很重要,一个人如果始终有着兴趣作为动力的话,什么事干不成呢?难在难以形成真正的持久的兴趣,难以将兴趣转化为志趣,并为之不屈不挠地做下去。我很想给学生们更多的鼓励,比如用波浪线划出优美的语句,在旁边用抒情性的言语告诉他们我是多么欣赏这句话;比如在文章最后的总评中用交谈式的、聊天式的欣赏性语言告诉他们我看了他们作文后的快乐感受。但这些并不能用得很多,一则只会在少数好的文章中才有,二则学生见了也未必真领情,现在的学生甚至有了“老师唬我”的想法了。甚至这样少的一些评价也是要看时间去的。比如,在网上,我很想给同学们的作文一些帮助性的点评,但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还曾经试着给两篇作文的所有字词语句都进行了疏通性的修改,并用不同的颜色和修改符号改了,但花时近一个小时。我也曾给班级的学生作文进行过详批,详到整篇文章再无一处字词、标点、语句的问题,篇章结构和叙述上也都作了详细的批改和调整,并作了详细认真的文章总结点评。可这样的一次作文,全班39本作文,我实足改了两个星期,用上了自己所有的休息时间才改完。对于学生来说呢,他们只用两分钟时间看一下等级和老师用红笔标出的地方,然后塞到抽屉里了,有的甚至看都不看一眼就丢到里面了如果没有老师请其仔细看的要求的话。这也是我要说的第二方面的问题,即兴趣之外的基础,算得上争论者们谈的与兴趣对立的一个观点。基础之重要在于严谨,但对于一个不需要严谨的社会来说,基础实在没有必要提高到这种程度。人常说,人在长大之后自然会懂得许多道理,自然会改掉许多习惯,也即是此。一些语文老师的观点就是随着学生年级的提高,他们的错别字之类的语言问题自然而然就会改正的,不用担心他们以后还会犯语法错误、字词错误的问题。我觉得这里有一个度的问题,多与少是相对而言的,有与无不能绝对论,语文不是那种精确的东西,或许随着年级的增长,他们会懂得很多原本自己没有搞懂的东西,但这些也必须是在教师曾经提醒的基础之上,而且他们不会积累得太多,总没有一开始就认真学的人来得扎实。所以,强调作文批改时要注重基础、不放过字词批改的也很有道理。于是,有人就来了一个折中的方式,即我们的中庸之道,采取两者兼顾的方法。殊不知这样一来,教师的负担可是又加重了。教师既要瞪大眼睛找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之类的“不法之徒”,又要发现文章中的“灵气仙胎”,采用夯实基础、发展兴趣的方法齐头并进来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关键是什么?要给教师充足的时间去做这些事情。那么繁重的课务和工作又怎能让教师搞好这些工作呢?充其量也只能应付了。像有些学校、地区,尝试着采用国外的每周十课时的工作制,那里的老师们也才能有时间真正地这样去做。不过,话又说回来,作文批改的目的无非在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而这些能力、水平的提高目前又有多少是与老师的批改相关的?其自身的阅读和写作才是主要的。由此,我也想,网络作文中作者与读者的统一,评价与欣赏的统一,兴趣与责任的统一,短期与长时的统一,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都是能让大家达到不断地有效地提高这个目的的。(时2007-5-12)1200字以上 一年级 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