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华尔兹
10月25日
星期五
晴
当美味穿过味蕾,让人沉浸在无限的享受之中;当香气扑鼻而来,整个人仿佛在吃的世界里遨游;当一股股香气在口中辗转回荡,所有的美味似乎都在舌尖上舞蹈。
是何等美食让我如此痴迷?没错,它就是一道创意菜,叫做“大话西游之火焰山肥牛粒”,《大话西游》大家都看过吧,这道菜,就是以这部片子为主题,制作出来滴!哈哈,还没听我介绍,你们是不是就十分有兴趣了呢?
这道川菜的味道,是我所吃过的任何菜肴都无法攀比的,可以说是独一无二。菜还没上桌,一股甜甜的,带点咸的味道向我扑来,我顿时胃口大开,恨不得立马把这道菜吃个精光。终于,菜上来了,只见熊熊烈火围住了一颗颗色泽鲜艳的牛肉粒,当真好看,可是那火是怎么形成的呢?原来啊,是在牛肉粒的周围放一点点玫瑰酒,然后将其点燃而成!细看这一盘色泽艳丽的牛肉粒,只见它棕色的外衣下好似涂了一层层好吃的酱料,当真诱人至极。此时,望着美味,我早已垂涎三尺,立马拔出筷子,轻轻地夹了一块,放在鼻子边闻了闻,那种甜甜的,香香的味道立马窜进了我的鼻子,我实在忍不住了,一口咬了下去……“哇!好吃!”我刚轻咬了一口,牛肉的汤汁溅在我的嘴里,只觉得一股淡淡的香辣向我袭来,咸味接踵而至,紧接着是第二口。一股酒的清香与蛋清的爽滑先在口中回荡,紧接着咖喱的浓郁芳香与黑胡椒的辛辣在嘴边徘徊,此时此刻,我仿佛在吃的海洋中遨游,在吃的世界里飞翔,在吃的王国里漫步,在吃的舞台上舞蹈,这种感觉,从未拥有过,真是畅爽至极!
品味这道菜的时候,我时常会夹一粒牛肉沾一点玫瑰酒,牛肉的香甜可口,再配上玫瑰酒的清香诱人,搭配在一起,当真是享受至极!啊!玫瑰酒那清香的味道,回荡在我的口中,让我有了一丝绵绵的醉意,仿佛自己不是在餐厅,而是在舞台上表演着一个人的华尔兹……
舌尖上的华尔兹,无限的享受,无限的美味,无限的畅爽,每一个味蕾都好象在向我致谢,每一个味觉又好似在为我鼓掌……
六年级:海临
读《草房子》有感
《草房子》中讲述了桑桑难忘的一到六年级的小学生活中,发生的各种各样的故事。尤其是最后一章中,故事颇为引人入胜。有一次桑桑得了一种难以治愈的病,父亲带他走遍了千山万水寻医,可是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方法。这几天,桑桑每天晚上都要到老师温幼菊的家里去看她熬药。由于温幼菊经常熬药,所以屋子里弥漫着药香,并有个很雅致的名字“药寮”。
温幼菊会给桑桑讲她小时侯的故事,还会给桑桑唱一首无词歌。温幼菊小时侯父母都去世了,只有奶奶一直把她抚养大,奶奶唯一给她留下的只有两个字:别怕。这是她最珍贵的财富。在她七岁的那年冬天,河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她想走过去又犹豫不决时,奶奶轻轻地说:“别怕。”她一步一步走了过去;在她十二岁时,得了一场重病,奶奶用那双慈祥的、永远含着悲悯的眼睛望着她说:“别怕”;在她十七岁那年秋天,奶奶永远地走了。在奶奶那双微弱的目光中,她听到了那句永恒不变的真理:别怕……
我的眼角不觉湿润了,“别怕”这个沉重有力的词语不仅印在了温幼菊的心里,也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人生就像是一个迷宫,到处都是死路还有那无数道墙壁。“别怕”教会了我遇到困难不能退缩,要有知难而进的精神,尽自己的全力去克服;“别怕”告诉了我要无时无刻不去探索,去求知,去包览无限风光,去感受大自然;“别怕”使我学会了用心品尝人生中的苦味,汲取教训,收获经验;“别怕”引领我走入人生。人生的迷宫中不能没有墙壁,不能没有死路,没有墙壁的迷宫如同白纸,同样没有挫折的人生也毫无意义。要么读万卷书,要么行万里路,我们要两者都不误。
我不禁把“药寮”这一章读了一遍又一遍……
相关推荐
-
舌尖上的爱在我心中爸爸是一个超人没什么都会,无所不能,就连做饭都会,他会做很多菜,什么意大利面、油炸小脆鱼、糖醋带鱼简直就是一个顶级厨师,其中我最爱吃的就是他做的蚝油生菜。于是我还特意跟爸爸讨教了一下。爸爸说,做蚝油生菜是再简单不过了,连我都可以做。先把生菜洗干净,一定要洗得水灵灵的,那青翠欲滴的颜色会让你赏心悦目,一片片生菜就像女孩清新漂亮的舞裙。再用开水烫一下,可烫了一下就不好看了,生菜就开始发黑,就像女孩的舞裙染上了淡淡的墨痕。接着,加上一些材料:蚝油、生抽、大蒜头、一点凉开水。有时,还可以加一点儿辣椒,这样一道美味而简单的菜就新鲜出炉了!虽然爸爸做的生菜没有外面大酒店里的蚝油生菜好看,但很健康、很美味,是不会拉肚子的!我看爸爸做蚝油生菜时,很专注,手法纯熟,几分钟就做好了。吃饭时,它就变成了我们最喜欢的下饭菜。它的味道有点儿重,口感却异常的好,脆脆的,甜中带咸,生菜的清甜加上一丝蚝油的浓郁,让你的每一个味蕾都被调动了起来,真是妙不可言!不仅是我爱吃蚝油生菜,我的好朋友宋亦蓬和陈冠廷也很爱吃,有时两大盘还不够呢!爸爸做的蚝油生菜是人间最美味的菜,是我一辈子的最爱!舌尖上的菜香香的,舌尖上的爱天天的,感谢你,我最爱的爸爸!500字 六年级 写人
-
舌尖上的立夏每年的5月5日或6日是立夏节气。它表示春天将要结束,夏天就要来了。说起立夏,我们就会想起斗蛋时的快乐情景。同学们拿着五花八门的蛋,雄赳赳气昂昂地迎战对手。“咔嚓”一声,赢的人手舞足蹈,输的人只好灰溜溜地把蛋吃掉。嗯,真好吃!它是怎么做得呢?煮茶叶蛋当然少不了茶叶,再加上老酒、酱油、茴香等,终于煮成功了。剥开了,它的皮灰一道白一道的,吃起来却让人不由得赞叹起来。将它咬开,会有一种淡淡的茶香,咸中带甜,软软的,可好吃了。乌米饭也是立夏的一道美食。将山上采来的乌饭叶捣碎,浸泡在水里一昼夜,再用汁水把糯米泡一昼夜,然后蒸煮。煮熟的糯米饭黑里透紫,油亮油亮的,吃下去有一种淡淡的香,这是乌饭叶的清香,它有一种清热解毒的效果。立夏时节几乎每座山上都有野山笋,它有着嫩嫩的、黄绿色的外皮。在我们宁波,立夏有一个习俗,就是吃笋,用乌笋烧煮,每根三四寸长,不剖开,吃时要拣两根相同粗细的笋一口吃下,说吃了能“脚骨健”。立夏不只有这些美食,还有糯米豌豆饭、软菜蚕豆羹等等……立夏,真是一个舌尖上的节日。400字 六年级
-
舌尖上的春节春节里,我家做了一大堆好吃的。不用亲自去尝,光听名字就能让你垂涎三尺。如果不信,请随我来看看吧!过年首备的就是馒头,我家也不例外。我奶奶不愧是60多岁的老厨师了,一口气做了枣连山、钱虫、面鱼、元宝等造形的馒头。这才使我死心塌地的服了“姜还是老的辣”这句话。全家皆大欢喜,爸爸喜欢吃钱虫、我喜欢吃枣连山、爷爷喜欢吃元宝,奶奶和妈妈喜欢吃面鱼。俗话说年年有余,做鱼是奶奶的拿手好戏。我奶奶一般做两道鱼,一道是酸菜鱼。酸菜是奶奶几天前用大白菜的叶子,放上几种调味品腌制而成。热锅里浇上酱汁,放上姜片等调味,用大火熬上一个小时。出锅时,光香气就够你闻的。一上桌子,我们几双筷子就把它报销了。还有一道是麻椒鱼片。把一条鱼切成N块鱼片,然后把鱼片像下火锅一样下到锅里,放上椒盐,几分钟后出锅。或许吃之前你觉得冷,但是吃完这道菜你非但不冷了,而且还会满头大汗,你说有意思不?过年少不了饺子,我家也是。奶奶又在其中大显身手,包了好几种饺子,有月牙形的,有元宝形的,有麦穗形的,各式各样,五花八门,不光好看,还很好吃呢!特别是白菜瘦肉馅的,一口咬下去,肉的香味混合着白菜的香味,真是香气扑鼻啊!我们家可以说是一个吃货之家!500字 六年级
-
舌尖上的年夜饭暮霭沉沉,弥漫着整座大楼,黄昏在云雾中莅临。可在我们家,迎接它的,却不是灯火阑珊,而是一桌香喷喷的年夜饭。餐桌正中是一张圆圆的大饼,褶皱的大饼上,缀满了星星点点的瓜子碎,裹挟在美味中的却有更一层:“团团圆圆”、“岁岁平安”。这些寄托了美好祝愿的食物,味蕾上的感觉是甜丝丝的,又有点涩——这是盼了多少日月的团圆啊!淤积在心中的压力,才此刻开释,已然忘怀了,一切。饺子落座大饼右侧,饺子皮香肉嫩,外皮香脆可口,一口下去,香飘四溢。汁水满溢出来,是幸福的味道。饺子香喷喷的,肉香和青菜交织在一起,真是妙不可言。扣肉也在期待中摆出了阵,它香而不油,油而不腻,咽进嘴里热热乎乎的,是快乐,是幸福。年夜饭香在舌尖,甜在味蕾,聚散在人心。300字 六年级
-
舌尖上的宁波“烤菜年糕,米道交关好……”一声声吆喝深入人们的心里。3到5元不等,买一碗烤菜年糕,特别是在冬天温热的感觉从手心传来,浇上一勺汤汁,浓厚的香气在鼻尖酝绕。用竹签插起一块年糕,吹一吹送入口中,软滑的年糕带着酱汁在口腔中滑动,齿间喷薄出咸咸的汁水,香气徘徊不绝。再喝口汤、吃根大头菜,让口中的酱香更加浓郁、更加润滑地进入咽喉,暖人心窝,从心中发出来自五脏六腑的抒情感言。也不是只有烤菜年糕才能俘获人心。在老一辈人的心中,宁波臭冬瓜的地位是无法震撼的。夹起一块“去兮兮、香糜糜”的臭冬瓜,拌着饭入口,咸香的滋味在口中迷漫。软糯的冬瓜怪不得中射出一股清清爽爽的卤水,“香气逼人”。这一口,冬瓜的咸、香、臭都在里面,直让爷爷、奶奶们拍手叫好。在青石板铺成的悠悠老街里,还有一种美食:油赞子,位于鼓楼的“王阿姨油赞子”最具有代表性。每天排队的S形长龙,人们有窃窃私语在聊天的,成群结队的,一人只能买个两个袋子。而这家店只有两种口味—海苔味咸的和甜的。刚刚炸出来的油赞子色泽金黄,有点油腻,要冷却一会,吃起来更加酥脆。宁波特色的美食太多了,不管是昂贵的雪菜大黄鱼汤,还是廉价的烤菜年糕,这都是舌尖上的宁波甬城。450字 六年级
-
华尔兹一些在这个年纪不肯愈合的温柔伤痕,始终迫切想要得些什么。但却失去更多。像个没家的孩子,流浪在希望与绝望之间。哭泣的镜子都开始嘲笑这个荒凉的世界。也许,混乱的生活,已逼近。甚至,已经与我同在。走向未知的地方。那些童年记忆中的甜甜的却很廉价的糖块。喜欢干嚼维维豆奶粉,因为那里似乎有一种纯天然的香气,是什么,我却形容不出来,好像在哪里见过,闻过,是唯美的记忆。在小池塘里摸小鱼。我很笨,尽管知道自己根本摸不到,却很是执着,因为里面有种感觉叫快乐。记得小时候我会去给自己买爱吃的香蕉,却是生的,虽然这样,我也“大大的幸福”。母亲似乎知道这一点,从没有责备过我,所以我就越发放肆了。为自己煮食物,更准确地说是烙饼子,各式各样的。虽然每次小饼子都会焦掉,并且焦掉后油烟多到连抽油烟机都吸不完。虽然我知道在做饼子前要让面发酵,可我始终认为自己的方法没有错。乐此不疲,五年来依旧如此.有时候我会认为自己是爱迪生,为了研究电灯泡失败一次又一次。就像《天空之城》中孩子们坚信有拉普达一样,所以我也信,那里很美,真的很美。400字 高三 叙事
-
舌尖上的兰州早晨一睁眼,就已经到兰州了,大麦叔叔让我们先品尝兰州拉面。我们来到网友推荐的金鼎餐厅,要了两碗辣的面和一碗不辣的面。正宗拉面应是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我检查了一下,除了红辣椒,其他都全了,还不错。再尝一尝,味道和平常的差不多,就是有点儿咸。吃完拉面,我们又去了博物馆。我们去了古生物馆,丝绸之路馆,彩陶馆和李自健叔叔以"人性与爱"为主题的画展。我印象最深的是李自健叔叔的画展,画得很逼真。中午我们在建邦吃了刀削面,排骨和佛手瓜丝,排骨很好吃,挺香。晚上吃了特色菜牛奶鸡蛋醪糟。这饭我从没吃过,甜甜的,很香。里面有大米,花生,还有葡萄干和芝麻,我都吃不够,真不愧是舌尖上的兰州!250字 三年级 叙事
-
舌尖上的涌动每个人的舌尖都珍藏这一段故事,每一家的餐桌都流传着一种家风,随着时光愈远愈浓,熟悉的味道在舌尖的涌动越强烈,打开记忆的闸门,任什锦流年里的往事从舌尖涌动至心头。“食粥、喝茶、煲汤”是南方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三水。而北方土生土长的姥姥却偏爱清粥咸菜。一碗黏稠润泽的白米粥就着一碟青翠欲滴的小黄瓜她总能吃得津津有味。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因为当时白米饭是稀罕物,要先乘给老人,然后才能煮成粥分给小辈。久而久之,姥姥就养成了喝粥的习惯。我问姥姥:“当时您们都愿意做吗?”姥姥摸摸我的头笑着说:“我们都愿意呀,好吃的东西就要留给老人嘛。”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没有人在意“只将食粥致神仙”的长寿秘诀,却无一不遵循“好的东西要给老人”这一传统美德,这其间涌动的至孝至爱,透过氤氲的香气绵延后世。岁岁年年菜不同。逢年过节,菜式翻新,而餐桌上总给红烧肉留下一席之地。一盘红昂昂烂融融肥颤颤亮晶晶的红烧肉端上桌。大家浑身抽搐两眼发直,十几双筷子颤抖伸出碰到一起,小心翼翼咬上一口,入嘴即化,味蕾开花,舌头打着卷儿往里吞。十几张笑脸在觥筹交错中温暖了屋子。在少肉时期,人们只是为了用红烧肉的肥厚重味“打牙祭”,但在“各扫门前雪”的今天,人们更渴望团聚一堂的红火热闹。在舌尖涌动着儿时味道的同时,思绪也飞回了一家亲的温暖时光,心底也会涌动友爱团结的精神。每逢佳节思乡味,落叶归根了乡思。每到闲暇时,总会思念老家的油饼。儿时的我,最喜欢腻在姥姥身边。看姥姥“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当热气腾腾的饼一上桌,抓过一张,用力咬一口。满口的弹牙香滑,厚重慰帖,缠绕在舌尖,久久不散。美味是最浓乡愁,是深入骨子里的。它勾起我深沉的怀念,也正是因为这种涌动的情感才使我对故乡充满了归属感,对生长在神州大地充满了幸福感。蒸煎煮炸,柴米油盐不仅是为了满足果腹之需、口欲之观,其间涌动着浓厚的民间情感,涌动着纯朴家风。无论是清粥咸菜的平淡宜人,还是满汉全席的丰盛华贵,都承载着中华情,流传着中华德,涌动着中华魂。800字 初二 叙事
-
舌尖上的新年菜肴,年夜饭上非常重要的一个东西。各种各样的菜肴,成了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味。我来到厨房端饭,厨房里烟雾弥漫,四姑正在麻利的洗净鸡肉,我便饶有兴趣地站在旁边观看。四姑首先将洗净的鸡肉放入锅中,大火煮15~20分钟,将漂浮的浮沫倒去,接着盛出鸡肉。然后四姑向炒菜锅内倒入少许油,加了三四勺白糖,糖热后,四姑放入鸡肉,快速翻炒,鸡肉上的色泽变成均匀的酱红色的时候,四姑向锅中倒入满满一锅热水,然后像变魔术一样取出一个调料袋,变戏法啦:葱段、姜片、花椒、大料、葱、辣椒、大蒜,依次放入,接着倒入料酒、酱油,满满一锅鸡汤里顿时像极了天女散花时撒下的花儿一样,煞是好看。汤汁烧开的时候转小火慢慢炖,大约20分钟左右,最后加少许盐,就大功告成、新鲜出炉啦!随着大家共同举杯,共同祝福“新年快乐!”终于开吃了!我高兴地大夹特夹,来了满满一碗菜,呼噜呼噜吃了起来。大家高高兴兴,互相敬酒,聊这一年的开心事,脸上写满了笑容。整个屋子充满了浓浓的亲情。“上菜喽!”最后一道菜端了上来,大人们也开动了,老人们先夹,接着是大人夹。“小孩要多吃点。”姑父笑眯眯不停地往我们碗里夹菜,满脸的“岁月”---皱纹堆积在了一起,脸上写满了慈祥。大家都笑逐颜开,互相关心,互相照顾,满满的都是亲情。我们吃下去的,不是美味的菜肴,而是大人们对我们的关心,对我们的希望。另一桌,正在高兴地看着手机里的朋友圈,看着这一年我们经历过的记忆,看着这一年的回忆做成的音乐相册,看着一个个真挚的祝福。姐姐们都咧着嘴发新年的祝福:红包。激烈地抢红包,抢到的围着餐桌炫耀,没抢到的紧张地等待,不管红包是多是少都很开心,浓浓的年味环绕着大家,我和其它孩子吃完了饭,毫不犹豫地冲出了四姑家,买烟花去了。拎着一大袋烟花回来,还真有点像凯旋回归的战士。我们把烟花一扔,蹲在烟花旁边翻出了自己想要的炮,放了起来。不一会儿,大人们也出来了,看着烟花璀璨的火光,听着烟花清脆的响声,不由地笑了起来,已经长成大人的哥哥还跑了过来和我们一起玩,仿佛回到了童年。愉快的年夜饭很快就结束了,大家给了压岁钱,纷纷离开,可是,这满满的亲情却缭绕在我身边,久久不散。是呀,这种骨肉亲情,是再锋利的刀,再长的时间,都难以割舍的。我期盼着下一个新年再快快到来,让我们再次欢聚一堂!900字 五年级 叙事
-
舌尖上的挑战自古以来,“味”一直是食物的灵魂。神奇的“味”字总是那么充满魅力,令人陶醉。今天,瞿老师带领着我们进行舌尖上的“挑战”。课堂上,瞿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件神秘的礼物。什么礼物呢?你一定猜不到,是许多不同品种的糖果。你瞧,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瞿老师选中了陆煜同学,还没开始,但陆煜已经迫不及待了。瞿老师却笑着说:“别着急,老师还有个不可抗拒的要求呢,首先,你要闭上眼睛,张开嘴巴,让老师把糖放你嘴里,糖果必须在嘴里含一分钟,才可以咀嚼下咽。”陆煜同学还没有和糖果亲密接触脸上就现出一种担忧的表情,果然不出所料,他刚把糖果放入舌尖,没有一秒钟,五官就扭曲起来,他拼命的张大嘴巴,头晃来晃去,还时不时的用手不停地扇着风,好像希望能扑灭嘴里的火似的。他吃的是什么样的糖果啊?糖果一般不都是甜的吗?怎么会这样呢?用得着做出这种古怪的模样吗?是在故意开玩笑吗?一连串的问号在我的脑海里闪现。同学们也都是一副莫名其妙的神情。好不容易熬过了一分钟,陆煜赶紧开始“咯嘣咯嘣”的咀嚼起来。过了一会儿,他的脸色显然好一些了,似乎还有一丝欣慰,什么也没说就回到了座位。而我的疑问还在脑海闪烁着。接着老师让我们每个人都品尝一下这“神奇”的糖果。我拿着糖,迟疑了一会儿,才把它放进嘴里,在这一瞬间,我的舌头全麻了,好像打了麻醉药似的,面目狰狞,直到糖果在我嘴里慢慢的融化完。我回味着糖果的味道,心想:要想享受成功的快乐,就不要怕艰难困苦,这样,才能品尝到又香又甜的成功之果。600字 初二 叙事
-
舌尖上的爱深圳市翠园中学初中部初一(11)班丘小芷从小到大我都是吃妈妈的菜长大的,姐姐们小时候被送到了外婆家,也就只有我从小在爸妈身边,至今也XX年了。妈妈的菜没什么特别,可是我却最喜欢妈妈的菜,因为有家的味道。妈妈在普通的家庭主妇中,也算是比较手巧的了吧。她喜欢在手中捏着她的面皮,慢慢地做包子、南瓜饼还有饺子。但我唯爱那道金黄的南瓜饼,喜欢那放进嘴里便能听到脆响的感觉。听起来简单,其实这可不是什么容易的活。我常坐在妈妈旁边,和她一起做南瓜饼。妈妈先把面粉捏的起筋,然后把煮好的南瓜和面团混一起,让面团呈现南瓜的黄色,然后放在一边,开始制作馅料。馅料是芋泥,妈妈常把煮好的芋头放在锅里,让我趁芋头刚煮熟很软的时候使劲压碎它。这活还真的很费劲,我总是压到一半手便酸了,妈妈就接过手继续压,压好了就下糖,小心翼翼地包进面皮里,最后压扁放进刻花的板印里,一个个金黄的南瓜饼就做好啦!妈妈将它炸起来,就像几个圆圆的黄金放在盘子里一样,又可爱又迷人。我放进嘴里,可以清楚地听见脆响,享受着食物在舌尖上跳动的感觉,真的好幸福,妈妈的南瓜饼永远是我最爱的甜品。当然妈妈的主食做的也很好。可能由于我爱吃肉的原因吧,我最喜欢妈妈的猪扒。这道菜比较简单,可也是要用到力气的菜。妈妈要买猪肉最嫩的地方,用刀背把肉打的松软,然后下锅炸至微黄即可。这道菜最重要的就是酱汁。先把蒜头碎爆香后和番茄酱一起翻热然后把猪扒放下去,让酱汁渗透进猪扒里,就可以上盘了。姐姐也很爱吃,每当妈妈做这道菜,我们就经常争先恐后地抢,但我一定会抢着吃最多!你知道当酱汁伴着饭一起送进嘴里,蒜头的香味和番茄酱的酸甜一齐在嘴巴里回荡,美味极了。或许妈妈的菜没有餐厅的大厨们做得那么好,但我只爱妈妈的菜,因为那是舌尖上的爱。700字 初一 写人
-
舌尖上的记忆腊月月末,爷爷便开始忙活起来,清早驱车去城里,从亲戚到家的杂货店,拿几个新制的钵子,便又匆匆的回乡下。去自家园子里摘上一些新鲜的蔬菜,洗净,存入冰箱,成为下一餐的食材。而这些,都乡里人一贯的做法。钵子菜,也是常德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来都是饭桌上永恒的主角。而钵子,就是展示主角风采的最佳舞台,家家户户的钵子菜,把香味融于一体,年便随之到来了。除夕的夜晚,钵子菜内容丰富,我最爱的是甲鱼钵子,一直都团圆饭的常客。甲鱼肉的爽滑鲜嫩,浓汤的美味,也是一年中最幸福的相遇。甲鱼钵子的甲鱼要选个大,壳黑,力气大的。爷爷总是把这个重担交给我,拿几根长筷子,放在甲鱼旁,它便上前抓,逗它急了,它的倔性便来了,缩在壳里,怎么逗它,它都不出来,在这时,爷爷就抓住这只甲鱼到后厨房去了,再待爷爷喊我之时,我便知趣的跑进后厨房看他做甲鱼钵子。先把切好的甲鱼肉洗净放在一边,往煮好的水里放入佐料,汤渐渐呈现浓白色时倒入甲鱼肉,放入干辣椒等提味,我是一个不吃辣的常德人,故传统吃法的甲鱼钵子我不爱吃,可爷爷的甲鱼钵子却合我味。还要放些胡椒、花椒、八角等,不仅为了提鲜,为了养胃、健康。撒些盐,盖上钵盖,大火焖煮,甲鱼钵子便初步完成,只需要端上饭桌,就可食用了。甲鱼钵子上桌了,新年便来临了。甲鱼钵子便是对去年自己成就的褒奖,甲鱼壳旁的肉,便是最爽滑的地方,晶莹剔透,很嫩,因为与浓汤混合,变成了一种超级味觉享受,一吸,浓汤下肚,暖胃,暖心扉,吃完甲鱼,蔬菜也上桌了,就着浓汤,很快就烫熟了,菜的清香撞上甲鱼汤的浓郁,别有风味,最后饮汤。浓汤,驱走冬日的寒冷,像冬日的阳光,并不是炎热的,是心头的暖,温暖整个严冬。思念融入浓汤,融入那冬天的记忆,永存不忘,愿时光不老,岁月多情,愿爷爷一直是记忆中的模样。700字 初二
-
舌尖上的春节中国的新年又是一年新春时。张灯结彩,走亲访友的同时,人们不忘欢享佳节盛宴,餐桌上的美食也精彩纷呈,传递着春节的独特味道。盛宴主角:饺子送福又要包饺子了!面粉与水混在一起,揉成一个大面团。快刀斩过,小面团经擀面杖的“巧手”,就变成了薄薄的饺子皮。调好馅,绿油油的韭菜间夹杂着鸡蛋,点缀着馍馍饹馇,香味扑鼻,我越发期待饺子的味道了。终于,煮好了饺子。饺子乖巧地躺在硕大的盘里,轻轻夹起,蘸上醋,送入嘴中,馅香、面香充溢四周。这时,若再配上奶奶腌的腊八蒜,翠绿微辣,又让人食欲大增。饺子是春节的主角。吃出的是团圆的味道,是悠久的传统。味道大咖:年年有“鱼”酥鱼是老爸的拿手戏。一条鲜活的鱼,去掉鱼鳞和内脏,冲洗干净。加水,放入锅内。此时,最重要的配角—调料,登场。醋和老抽赋予酥鱼最初的味道,软化鱼骨。再加上大葱几段、蒜瓣若干,可加上鲜红的辣椒,大料。小火慢炖,味道渗入鱼中。不过几小时,鱼香四溢,等到鱼骨酥烂,酥鱼就大功告成了!筷子轻轻撇下一块鱼肉,鲜滑软嫩,又经过汤汁的浸渗,咸香可口,可谓人间美味,令人期待。酥鱼是春节的大咖。吃出的是期待的味道,是幸福的希冀。美食集会:欢聚涮锅涮锅,食材就丰富了。大白菜、油麦经水冲洗,绿得可爱。土豆、藕片去干净皮,光溜溜的,迫不及待要进锅中“游泳”。富有嚼劲的香菇、金针菇,各式各样的鱼丸都准备好了。当然,不能少了紧致鲜美的羊肉。终于开锅了,一双双筷子大展身手,捞、夹、戳,无所不有。用其极,反应慢的人就没有啦。蘸蘸芝麻酱,放入嘴中,又烫又香。哎呀,嘴上全是酱,成了只小花猫,我哪里还有空在意呢?涮锅是春节的集会。吃出的是欢乐的味道,是温馨的亲情。春节总让人大饱口福。与家人团聚,共享佳肴,才是春节最幸福的味道。700字 初二
-
舌尖上的爱往事是尘封在记忆中的梦。回首往事,日子中竟全是斑斓的光影,记忆的屏障中,总有一碗散发浓浓香气的“熟锅”面条,那香气环绕着我,陪伴我,温暖着我的童年。不见了青丝韶华,唯留下苍颜白发。时光能洗尽铅华,却挥不去那浓浓的香。小时候我最喜欢吃的便是奶奶独家秘制的“熟锅”面条,“熟锅”即为“余温留香”。制作过程中奶奶所选用的食材是鸡蛋挂面。开灶倒油小火预热,待油沸腾前撒上葱花,这样葱花和油都不易飞溅,还能利用油适宜的温度将葱花炒熟,且保留气清香。这一步称之为前奏,高潮即为配菜的制做,奶奶会切我最爱吃的芸豆、土豆分别成丝成块倒入锅中,“滋滋”油与菜完美“交织”,再经几次“旋转”“翻滚”待见菜色稍暗便加适量水,奶奶见我等得已垂涎三尺,便招呼我:“快要出锅喽!”一勺菜浇在半凉的面条上,顿然,清香弥漫,充斥着感官,吃完一碗“熟锅”面条,就像加满了能量活力四射的我总会被奶奶夸:“吃完我的水果熟锅面条能追八匹马呢!”听了这话我就高高兴兴的地去书房学习了。斑斓的光影中,那浓浓的香似乎一直萦绕在心头,一直永驻在心间。时光不也是你的白发,我的成长吗?很多年没陪在奶奶身边,那思念就像令人陶醉的目光,一饮就醉,醉在心里,醉在梦里。我也曾试着做“熟锅”面条,可那香并不浓,因为我知道,奶奶做的“熟锅”面条里面掺了一种叫“爱”的调味剂,既浓又香,怎是我比得了的!当我动力不足时,我总会吃一碗“熟锅”面条,获得力量源,告诉自己不能颓废;很多次失意伤心,我总会吃一碗面条,闻那浓浓的香,告诉自己有一个人总在背后支持安慰我;快乐时吃一碗面条,想象着我和奶奶一起分享,暖意便涌上心头。花开又花落,重拾记忆的画面,捡拾心灵的碎片,重新编织心底最温暖的情愫,铭记那给予我爱与温暖的味道,那一碗香喷喷的“熟锅”面条。700字 初一
-
舌尖上的真情故事里的家乡总是令人遐想万分,那一口汤圆甜糯,一缕桂花飘香,似已在舌尖上弥漫缭绕。不曾回过家乡几次,故乡风景,是在外婆的言语中造筑起来的。她总会提及,家乡的红桂花,热闹的春节?。冬日里的刺骨寒风渐变柔情绵绵。清晨的曙光射入窗中,冬日里暖烘烘的阳光照入屋中,外婆叫上我和表哥,一起捏汤圆。说是汤圆,实则是汤团。汤团的用材不同与市面上的,糯米是故乡的,桂花是自家的,带着天然的气息。清香在屋里漫溢开来。将糯米冲上温水,在盆中捏揉,粉变成团。在餐桌上撒上米粉,将粉团变成一个个小团:“这汤圆啊,最讲究水,一定得是温开水,不多不少。”她总能把握好量。外婆变戏法一般将糯米在指尖戏耍,繁琐的工艺似乎变得精简。小团入锅,如鱼得水,在锅中舞蹈着。而后又若嬉戏后疲了的孩子,沉入锅底。当它们似睡醒般飘浮水中时,即出锅之时。她在热气间游走,额头渗出点点汗珠。待汤圆变凉时会加入自家的桂花蜜,汤团有两味:一甜一咸。无论甜咸,必有桂花,为的是那故乡的香气。我只爱吃甜的,所以她舍去了咸味的桂花干。咸汤团少了丝香气,但甜汤团好似多了抹鲜红。外婆会在结束之时泡上一壶桂花茶。桂花茶十分考究。外婆泡茶时最为美丽,专注的神情,浅浅的笑容。淡泊眉间,见思乡之念;岁月之痕,也越显静美;粗糙双手,饱经风霜的脸庞,发梢的银丝,眼眸间的温柔,如歌,如画。夜,不同以往。花市灯如昼,灯脸相映红。汤圆的柔滑,融入桂花的香甜,两种滋味在舌尖缠绕。口中的温热,是冬日里的温暖,是记忆中无法忘怀的存在。只有春节,成全一家人齐聚一堂,谈笑风生,回忆过往。一春秋一品的汤团,越显其来之不易。时光漫漫,团圆味方是真味,美味。一碗温暖红尘入梦,是外婆,是故乡。700字 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