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书
好长时间没翻书了,轻轻打开书柜,我看到了我熟悉的书目。
目光在意本本书上游移,不知道该拿出哪一本。本本都是我最熟悉不过的了,有厚厚的四大名著,薄薄的连环画,深奥的我至今看不懂的的论语,一本本书都是那样的亲切,我犹豫的看着,突然,一种莫名的心情跳动了一下,只是微微看一眼,便毫不犹豫地把最低下那本一年级日记拿了出来。
轻轻的翻开,“嚓啦啦”的一响,第一页便写着开学第一天,我清楚的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父母拉着我的手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一切都是那么新,新的操场,新的教学楼,新的人,父母带我来到一间小屋内,屋门口挤满了人,当中有一个面带笑容,看上去和蔼可亲的人,后来我知道她便是我们的班主任,在报到期间,我认识了许多的同学,其中有我的童年玩伴,也有幼儿园同伴,更多的则是一些生面孔,在他们的陪伴和帮助下,我快乐的度过了六年的小学生活。
再往后翻,便是老师教我们拼音,然后便教我们写简单的生字,我仿佛看见,一个小男孩,紧紧的抓住铅笔,一笔一划的写着,写得歪歪斜斜,脸上却满是童稚的欢喜。
再往后,自己逐渐认识了很多字,可以自己阅读,我读了《小红帽》,《安徒生童话》等等,那时的我真感觉自己很了不起。
小时候的书,现在看上去并不陌生,反而感到分外亲切,随着岁月的流逝,随着一本本旧书的翻开,童心飞出来,童年的快乐像漫天的阳光一样撒下来。
静静的月光洒在手里的旧书上,我看见了童年的笑,童年的泪。
时间在流逝
“时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这是诗人眼中的时间流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是哲人眼中的时间流逝;“听时光飞舞”这是文人眼中的时光流逝。而我眼中的时光流逝是“珍惜时间,不怨今天。”
时间给予每个人都是一天二十四小时,可每个人对事件的态度却迥然不同。有的人说自己时间太多,多的整把的抛撒也在所不惜,于是在灯红酒绿里泡着,在纸醉金迷里躺着,在“桌上长城”边坐着,就这样时间在酒杯中流走,在奢靡里消逝,在赌桌边输尽,这些人信奉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可他们哪知道,“春去春会来,花谢还会开”只是季节的轮回,春已不是昨日春,花也不是先前花了。
时间在流逝,对于今天,不满者甚众,怒发冲冠者有之,怒气冲天者有之,更有甚者,怨天怨地怨自己,而我选择只追求,不强求,作为年轻人,我们应该多一点朝气,少一点怨气;多一点底气,少一点傲气;多一点锐气,少一点怒气。工作中,生活中,可谓是人人有困境,个个有烦恼,当一个人怒气太重时,他就会怨天尤人,就会不思进取,就会“不为成功找方法,只为失败找借口”,我们要做一个“看得透,放得下,忘得掉”的生活智者。
想当年辛弃疾报国无门,叹时间流逝,尽管将“栏杆拍遍”,也“无人会,登临意。”于是他吟出“可惜流年,忧愁风雨”。岁月不堪回首。
时间在流逝,珍惜现在的时光,不再将时间浪费在无谓的抱怨,浪费在那些虚无缥缈的事情上,我们不能遏减时间流逝的速度,但我们可以激起时间长河中的浪花,哪怕只一朵。
相似题目
-
旧书手头有一本书,书名叫“买书琐记”,三联出版。整本书设计的厚重肃穆,老气横秋,感觉仿佛是一个衣着长衫的年轻人用一副清高的眼神睥睨天下。但是书里的内容呢?一翻开第一页,一连串的作者名字足以让看书者肃然起敬,鲁迅,周作人,郁达夫,茅盾,巴金……不用再往下翻了,董桥,郭沫若,戴望舒,梁实秋,施蛰存怎么没有?哦,必定在后面。一翻,果不其然。那些熟悉的名字拥挤在这样一本不算厚的书里,翻书的人仿佛是一个冒失鬼,一头跌进了拉斐尔的雅典学院。其实不必慌张,也不必惊讶,那些在历史上熠熠发光的名字,在这里,其实是非常坦然地给我们讲述着一个又一个的故事,语调舒缓,平和。毕竟大家都是读书人,在这里,讲的还是读书。只不过,诸位的读书很有趣,读的不是新书而是尘封的旧书,一本本泛黄的册子在诸位大师的手中承载着中国历史的份量与砝码。与旧书真正地结缘大概是从进行戏剧研究开始,一晃五年过去,买书,看书,写书,几乎成为了我生命的重要组成。在旧书网上结交了一批朋友,都是旧书店的老板,需要什么旧书,他们都能准确及时地将书送到我的面前。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却都是文化的精英,思想的传递者。在我的旧书书友中我稍微列举一下——《西湖》杂志的游宗杰编辑,大象出版社的谢震林总编——当然,这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大家都是爱书人,都是对着旧书有着感情的人;同样,大家都不缺钱,都不靠卖旧书为生,但是却都是旧书的拥趸,都能把卖旧书当作一件自己的事业来做。有一位朋友说,卖旧书,买旧书,都是快乐的事情。但历经各类变故运动,许多旧书搜罗起来,就相对比较困难。而这就不得不依赖旧书店了。大量的旧书,均是从坊间的旧书店得到。曾经上海的书友 林先生为我寄来一本《印度哲学》,扉页上的藏书印竟然是“秋雨藏书之印”,后来林先生打电话来说,是上戏一位朋友送来一批书里面的,不用说,书原来的主人,就是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像这样的看过的旧书, 落到我手上,不算少,我的藏书摆满了一面墙,还有两个书架。毕竟藏书不易寻访,旧书店淘来的书一般来说以图书馆藏书与一般藏书为主,说到底,书还是用来看的,披阅名家藏书无非是倍感责任重大,阅读时小心谨慎,生怕弄坏,弄皱。而其他藏书,在上面涂涂抹抹,做做旁批,也未尝不可。其实往大处说,买旧书也都是一个机缘。因为只有同行,才会收藏你的藏书,才会和你看一种门类的书,很多书,看似简单,或许其中有着更深层的含义和价值。所以说,不管什么书,不管是谁收藏过,只要是有阅读价值的,到了我的手上我都会虔诚地予以收藏,因为我看来,它们无疑都是知识的因缘,都是文化的传诵,都是穿越时空之后,弥留在耳边的钟鼓之声。1000字 初二 叙事
-
旧书清晨的一缕阳光透过窗户悄悄的爬进来,温情朝气的光线挥洒在书架上。我沿着光线走到书架前,抚摸着书的纹路,光滑而细腻。我的视线在书中游荡,正当我纠结不知道看什么书的时候,一本表皮残旧的书映入我的眼帘,好奇的看了下封面的题目,这不是父亲小时候送给我的小人书吗?我翻动着硬邦邦的书页,蓬松而整齐,泛黄的纸张散发着一股封存已久的书香气,被翻落的灰尘在那一束光照中像少女般舞动着。往事依稀的浮现在眼前,像是在播放电影一样,帷幕渐渐的被拉开…小时候,我经常爬到父亲的肩膀上,蒙住他的眼睛,父亲总是顺从着我,假装猜不出是谁,逗得我哈哈大笑。我记得,那时候父亲的肩膀很宽厚,腰杆笔挺,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壮汉。8岁时,我步入了小学,需要大笔的费用供我读书。当时我的家庭很贫困,如果我读下去,即使有学校的资金补助也远远解决不了衣食的问题。父亲只好一天干两三份苦力供我读书,书是读成了,但是父亲的肩膀生茧子,腰杆也弯下了。十岁时,我看上了村长儿子整天看的小人书,我哭着像父亲要,父亲跑了好几家商店都找不到,后来打听到那本书是村长从城里带来的,很难买的到。父亲就只好试着去借,可是村长不仅不借还侮辱了父亲,父亲只好回来了。当时的我不懂事,不依不饶。父亲只好低声下气的在去一次村长家,村长要父亲帮他干一天的苦力,才愿意把书给他。父亲同意了。终于,父亲用他自己挺直的腰身换来了我的小人书,因为重物的压力,导致他腰间骨突出,腰杆再也挺不直了…”咚咚咚”一阵敲门声打破了我的沉思,一阵凉风徐来,眼角边出现了凉凉的感觉,书上的字也被一种不知名的液体融化了。我走到门前透过猫眼看去,是父亲,他弯着腰靠在墙壁上,瘦弱的身躯好像没有墙壁的支撑随时会倒下,弱不禁风。我连忙打开门,父亲提着一袋水果冲着我笑:”你学习这么忙,自己在这里没人照顾你,来,过来吃点水果补补身体。”“爸……”“怎么了,哎呀,别哭呀,是不是这里的环境不适应?我让你留在家里吧,家里多好啊,有人照顾你,你嘛,不就是闲我们吵嘛,以后爸妈就安静点好吗,回……”“爸,别说了”,我抽泣着,“我要回家……”“好好好,回家就好回家就好…”一路上,我抱着那本小人书,跟随在父亲的背后,看着他头上的银丝在风中飘舞着……高二:何唯900字 高二 写人
-
旧书相对于新书,我更喜欢旧书。时时翻看书架上那些泛着微黄、有些破损的旧书,常常倾听他们的喃喃低语,从小学到高中的日子如在目前,未来也不再遥不可及,仿佛唾手可得。书架最底层是拼音版的《三国演义》,及带着插画的《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他们的页数很少,身子单薄,甚至还有缺页,这是因为我在看书的时候会将他们撕下来,叠成飞机,飞向窗外。书对于童年时代的我来说,代表的仅仅是满足我稀奇古怪的好奇心,亦或是折成飞机,都是在快乐的驱使下。童年之书,我以笑客作批注,以快乐做勾画,代表我最天真无忧的时光。往上一层,则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悲惨世界》,《世界科学史》《探索与发现》。他们大块头较大,略显沉默,看到它们,我仿佛也看到了那时想要了解世界,想要探索历史的自己,对于独生代的我们来说,虽然享受着素有亲人的呵护与关爱,但也缺少可以交流,共同成长的弟姐妹。所以只好通过读书来解惑。少年之书,我用求知作文字,用独立当标点,谱写我逐渐成长的篇章。未完待续武汉中学高二:dudu225400字 高二 散文
-
旧书平时的我,似乎喜新厌旧的味道很浓。桌上,床头,都堆着一本本崭新的书。如今的我,从不往破书架上张望一眼。但日子久了,似乎在一本本充满幻想的书中,找不到什么东西了。我像丢了什么,在每本书中来回翻找,却始终寻不见我要想要的东西。于是,目光又持久地移向了那一本本旧书。我走到书架前,看着上面厚厚的一层灰皱了皱眉。扫视了一眼一横排的书,《镜花缘》《神雕侠女》《护花铃》《天龙八部》……虽然大多数都是武侠小说,而作者频频出现的名字有;金庸,古龙,梁羽生,张小娴……我愣了愣,旁边还有一堆已被我遗忘,失宠的旧书;《幻城》《三重门》《悲惨世界》《浮士德》……那些熟悉却陌生的书名在我脑海里打转,时不时浮现出曾仅对它们看不释手的画面,想着想着,突然,鼻尖有点酸,好像做了什么对不起他们的事,总觉得,这些年来,它们太委屈,太寂寞……我随时拿了一本故事集,翻开来,淡黄色的纸张出现在我的眼前,伴着熟悉的摩挲感,一股怀念的味道在心底荡漾开来。这是对昔日的情感引起的共鸣。文章平平淡淡,并不很感人,但那文字的内涵,每一个字眼,确确实实触动了我的心。是什么呢?是一种被遗忘在古老的执着和生气。它们的陈旧往往没有新书那样受人喜爱,但那文字是现代文学所无法触及的灵魂震撼,它曾打动过很多人,那份感动是我苦苦寻觅的。铭记,旧书。500字 初一 记叙文
-
旧书旧,是个哀伤的字。正如它的结构——一日被一墙阻隔,我的记忆被时光阻隔,它徒留下幻影,昔日已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了。“旧”于是危险,因为我无法判断它是否真实。纪伯伦说:“诗人用云雾塑成形象,他也是废墟中捏弄残灰的王。“”云雾与残灰,区别于何方?书与旧是同一的——书承载着旧的重量,旧编织了书的涵养。曾经听人说起他最爱的书,我便在脑隙中搜寻我的最爱——是柏氏的《理想国》,还是尼采的《查氏如是说》?是托氏的《魔戒》,还是疯叔叔的《麦田里的守望者》?我费尽心机地拿它们来比较,落得一场空。用哪种度量衡评判?一千种眼光有一千种哈姆莱特,我不忍心为一枝独秀的奇葩而放弃九百九十九朵“略逊”的花啊。书于我是等价的,因我太贪婪,见不得一丁点儿损失。书都是旧的,而旧的东西都是要仰赖想象的,所以我爱书。书给我自由,使我不必拘束于现实的镣铐而能够带着镣铐起舞。在旧书中,我得以膜拜赫拉克利特隽永的残篇,也得以为唐吉诃德的癫狂咏叹,也抛泪于百年前的瓦尔登湖畔,也为饥肠辘辘的佛罗多煮一锅野菜。且不说物质与精神哪一个更值得珍藏,单就“存在了的必定有理”讲,存在了千年或许甚至万年的旧书也必定有不可被蔑视的军功章啊。它也必定再次受命为人类在时光的疆场上冲锋陷阵以求取荣耀。但旧书却不是所谓“功利”的,如若非要“功利”,那么书顶多只是个人精神的食粮。毕竟书只是个人的事啊。“焚书坑儒”已让国人痛恨了两千年。不为人道的是,秦始皇帝既是焚书者又是作者兼出版商。他用火烧尽一个时代积累下来的精神,把多愁善感的儒生的想象空间变作蘸含着血泪的焦土。同时,他也用篆体写下了他的书。后来,始皇帝将他的书出版在广袤的时空里。再后来,中华文明无奈地购买了这书——因货架上只有它。中国一次次地修订它,把它列为“华夏子孙必读书目”之一了。其实,国人斥责始皇帝只不过是这书的注脚罢了。有些书是注定要钻进人的皮骨的,这些书不仅厚重,还散发着樟脑味儿。历史就是这么一本被揉掉了封皮的旧书。想必有人要宣称“书是现实的摹本了”。现实与想象本就是扑朔迷离、难解难分的。谁能说清楚它们之间的关联?我只知道哲学家还不清楚。然而为何非得把这二者割开?这岂不类似于挑拨同胞相残?摹本论者大概起初就对旧书不怀好意吧。书是重要的,别轻易断定它的本质,否则人会因此失去很多。细细想来,生活与书其实异曲同工。生存着的人一边抚摸着旧文字,一边掂量如何填补后面的空白。这书日渐更新,也日渐泛黄。这就是生活啊,只不过书的主人与书的用途目前依然待定着……1000字 高中 议论文
相关推荐
-
旧书在那框书架上,静静的放置着一本旧书,我轻轻地拿起,小心翼翼地翻开泛黄的书页,贪婪的嗅着那独有的馥郁与古朴的味道,灵魂似乎飘飘悠悠的进入历史。带着曼妙的翻书声音,悉心感受古老的琴弹奏出的一行行文字。这本粘满厚厚的灰尘的封面,陈旧的书纸,里面的内容却依然清晰。看着它,它就像被遗弃的流浪猫一样,被人无视。又有多少人曾记得它?晶莹的泪珠滑过了我的脸颊。那深沉的书页,以一种朴实无华的语调讲述着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历史故事。我看到了蔺相如用宽宥容忍之心化解了廉颇的嫉妒与猜疑;我看到了唐太宗用虚怀纳谏的宽广胸襟从善如流;看到了汉武帝的休养生息的政策,才有了西汉大一统的幸福繁华;看到了刘秀的“柔道治天下”的英明,才有了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安定局面。它像一位老人,褪去表面华丽,语重心长的看着我的双眸,为我注入真诚、善良、美感,让我通知历史。这本书虽然没有紧跟时代的步伐,但它的思维扩大到了古代。它带你穿越时空,将你带到了如诗如意的古代,去感受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壮志,去感受那个时代的情感,去感受那个社会的氛围,去追寻历史人物的足迹,让历史的气息拂去你心中的烦恼和积虑。进入旧书的世界,你会发现自己就是一位诗人,它会带你徜徉在历史的世界,自由的在天空翱翔。它会洗涤你的心灵,净化你的灵魂,让你的生活又有了几分愉快和情趣,如仙如幻。旧书,虽然被时代和陈旧尘封了,但是,那永不落伍的知识,是人类文明的瑰宝。翻开一本旧书,在橘色的灯光下,慢慢读懂人生的真谛。600字 初三 散文
-
旧书拂去粒粒纤尘,是斑驳了的封面,因为被同样的几本旧书压着,页页纸都古板而发脆地挺着。点燃一抹蜡黄的灯,在光亮被黑暗湮没的地方,仿佛蓄着一泓清潭,上面静卧着冰雕玉琢又朴拙安详的落瑛。静坐,用心去触碰集页中不衰的文字。起初是冰凉似雪的,当你恍然来到那个世界时,又感到温存而安全熟悉。整个世界恍若在启页的那一刻停止声息,只允许心与文字摩擦发出的恬静的笑,幽闷而郁凉的叹,激情而沸腾的喜悦与满足,又有哀怨而孤独的泪泣。迷失了方向,零乱地绽放。泛黄而微微粗糙的纸页里,突然迸溅出“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四月的天,春天。泛黄的纸渐渐模糊,又徐徐散开,缓缓明亮,看到一堤烟柳,一团软云,似绸;看到春艳妩媚莹月下娇娆又天真的花;看到湖光跃金的叠浪中,一朵缭绕着素霭的青莲,在梦中摇曳;看到一裁绣作中灵灵戏梁的春燕。真的看到这么多东西?恐怕不是看到,是触到是闻到是听到,似捉迷藏时被蒙上的眼,闭上眼睛比睁着眼睛看到的更多。一本旧书,关于林徽因的旧书,一个才女写下一曲爱的赞歌,“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 人间的四月天。”悄悄闪跃的,零乱而有序的文字,组成诗。她的思轨被密密地种在这书的每一个角落。些许时候,读旧书便是如此,变成味旧书。擦肩而过的文字,带来接踵而至的情感,模糊又亲近,伴着油墨味儿,纸页香,书箱气,文字似指间的沙粒,痒痒地滑过,说不准哪里是暖和快乐的,哪里是凄清温存的,迷失了方向,情感在零乱地绽放。弦音一泻千万里,落无声。轻轻翻开墨气缭绕的一页,最先入眼的便是“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物虽是,人已非,空庭满载凄凉,昔日鹦歌今日泣,愤囚西楼,想那“多少恨,昨夜梦魂中。”亡国之恨,妻离子散之痛,自暴自弃后的郁哀恸绝,这是李后主“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我又臆想那西楼,楼上孤月,月下自又有些许的情感似蚂蚁般啃食着曾经那个“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李清照,如今望满地落黄,寒笔轻洒一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因为她失去了她最珍贵的东西——前夫赵明诚,赵明诚的死,改嫁的痛,使她清朗活泼的性格一转为颓郁悲情。人这一生也许会失去很多东西,有些不可能再得到的必成为切肤之痛。柳永因未金榜题名而就此“忍把浮名,换了浅酌低唱。”又有才子纳兰性德更深道“欲结绸缪,翻惊摇落,两处鸳鸯各自凉。”有时再痛依是无力挽回,反而陷身于情淖。苏子有云:“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共适。”其实他并非不痛,他仕途不顺,报国无门;他爱妻早逝,促其断肠泪洒《江城子》;他不愿同流世俗合污,而叹“无与同者”。但他做到释然潇洒豪迈地乐看一切。我 突然恍过神来,发现手中的书页已洇上汗迹。旧书似有种力量,兴许是陈旧的原因,就像让人看到一些古城里,陈而有力紧锁的朱色大门;或闻到织满青藓的女墙里幽幽散着清湿馥郁的香气;亦或是一株安详地倚着另一棵树的古槐,洒满一地铜钱似的光斑。这种力量让人驻足,停住眼睛一点一点向下,一步一步向右或向左走的“脚步”。失去想向前阅读的好奇,会立刻刺激你的神经引起联想,使原本平静的心溢出酸的甜的苦的滋味,最后迅速收回你不停溯水而上的思想。这种感觉似一曲弦音一泻千里,将末则悄悄绝响,让你不愿再想再看,只想静静注视着用“旧”字形容的它,回味方才的满足。旧书将尘封于窗子以外,千百年前的影子薄薄地含着。看到旧书,它是那样端庄而亲切地躺着,宛若一只白莲矜持地端坐,教人只可远观,不可亵玩。香远益清,抚平灵魂每一个浮躁的细胞。旧书有无竭的魅力,从看到它的第一个字开始,身体便仿若行于香雾四游雨戏莲的湖面上,只能静静顺从它的无名的感觉;旧书永远看不完,每走一步都使你流连。它让你学会思考,学会敏感地捕捉每一丝情感的变化,学会流露内心的感情,学会不由自主地去寻觅美,创造美。我总认为常接近旧书,尤其是文学的旧书之人,身上会透着一种清秀如兰的气质。旧书所写不止所写,旧书之情不止此情,它汲取了每一个有感人的所思所想与所得。因此旧书,是出水之莲,虽放冥夜仍烨烨生辉,尘灰掩不住其清气,暗隅反衬其精贵灵华。旧书渐成为我不可一失的动力。1200字以上 初三 记叙文
-
旧书那本书还压在众多新书之下。尽管封面磨得泛白,我还是不忍心丢掉它。它是一本故事书。我甚至不记得这本书的来历,只记得奶奶捧着这本书陪我度过的时光。压在书架下,藏在心底。我每天吵着要你读上面的故事给我听。一遍一遍地听,仿佛听不够。那书就被一次次从书架上抽出来,哗啦哗啦地翻。不久,书的页脚就卷了。但我还是喜欢它,因为我喜欢上面多姿多彩的故事。后来你得了白内障,但还是没有停止为我读书。只是口袋里时常塞着一瓶眼药水,不时滴两下。那书上就总有那深棕色药水的痕迹,便显得旧了。但我依然喜欢它。不知为什么。可能是因为听故事时心中有种莫名的舒适吧。后来,你的眼病加重了。你说你右眼上像糊了什么东西,什么也看不见。但那本故事书你从未离手。每晚我都得听你念故事才肯睡觉。你在模糊中不时念错了句子或识错了字,这些小错误我都知道,因为这里的每个故事我都听了千百遍。我才明白,我不是想听这本旧书的内容,而是想听你的声音。熟悉的声音,习惯了你在我身边。吉林长春朝阳区吉林大学附属中学初三:向悦嘉400字 初三 叙事
-
旧书你送我的红木箱子被我深锁进阁楼,不敢碰触,只要想到有关你的一切,我都不会勇敢。有五年了吧,你我之间横亘的距离。直到上个月,我满十八岁,才悄悄地走上阁楼,拂拂红木箱子上厚厚的灰尘,想念开始扩散到屋子的每一个角落。儿时的我对于家庭的纷争无能为力,不敢作声。大人们用尖酸的语气指责你,而你只是静静地看着我,想要拥抱我,我却拼命往爸爸的身后躲藏,低头不语。你转身走之前留下那个木箱和那一句“等你长大后,你会明白,我的决定是对的”。红箱子散发着让人鼻酸的气味,忍不住想要流出眼泪来。二十五张你和我的老照片和一本旧旧的书——《孩子,你慢慢来》。书的扉页上有你隽秀的笔迹:我亲爱的孩子,我愿意等你慢慢明白,虽然我给你一个破碎的家庭,但你永远是我的孩子,我愿意等你慢慢明白我的爱。我懂,是性格温和的你不善于表达,你宠辱不惊,你不慕浮华,你甚至将喜悦与伤痛埋进一个深不见底的坑。五年来我躲着不见你,我才发现与一个名叫“妈妈”的人分别,会有如此庞大的苦涩。可是当我看到这本旧书的书名时,我就已经原谅你了呀!书里的华安与华飞迈着细碎的小步伐跌跌撞撞地走进未来的人生,他们的母亲一直用饱含爱意的目光默默注视着,我的母亲又何尝不是呢?你看那二十五张夹在书里的泛黄照片,你抱着我笑得多么的灿烂,你亲吻我,你拥抱我,我突然觉得原来我和华安华飞一样幸福。会不会太晚了一点?我“慢慢来”的速度是不是错过了太多本来属于我的幸福?岁月里浅浅藏着泪滴,为什么直到今天我才感觉我拥有了你?可如今,棉絮却爬上了你的头发,换算出你与日俱增的年龄,你的眼角开始布满细碎的纹路。我呢,从额头到手掌,每一寸皮肤都刻画出与你相似的纹路,眉宇间逐渐有了你曾经的模样。我想,是时候换我来欣赏你的人生;我想,是时候换我来心疼你了。我还想再叫你一声“妈妈”,甜蜜的尾音拖得很长很长……带不走的遗憾、眷念,就化作最后一滴泪。泪滴渲染开你的字迹,我抱着这本旧书,温柔地唤起我的孩提旧时光。800字 初三 记叙文
-
旧书_800字E度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看到旧书,首先想到的是破书,但仔细一想,旧未必就破。如千年狐妖,反诱人得很。《聊斋》里的那些穷秀才,没几个逃得出她们的裙摆。我又想到老书,但老书和旧书又不一样,现在不是时兴国学么,大量的老书得以再版,大量老书以新书的面孔出现,即老书又未必就一定旧。少年时代逛书店,最常光顾的地方是新书专柜,认为那里才能见新作品。可读来读去仅两字:新瓶。现在,每到一个地方,我仍然会逛一下书店,直奔书店的角落,挤进那几乎蒙尘罕迹的柜前,取上一本最旧的书翻看。可看得多了,又索然无味,仅觉两字:旧酒。因为据说,只有封坛的才是好酒,酒如不封坛存它个百五十年,则不醇。所以,窃以为把旧书比作旧酒是非常高的评价。思及此处,我于是又开始责怪自己:少年时不知珍惜,竟把老祖宗留下的旧书当成草纸,揉擦扔弃……我甚至想,如果当初懂得珍惜,自己或许已是“国学大师”了。看来,草纸未必就不值钱,至少是有很大的机会成本。为了挽回把旧书当成是草纸的损失,我于是开始培养自己的另一个陋习:于草纸中找旧书。很庆幸,我的运气还真是不错,什么国语读本,什么规,什么戒,什么奇,什么异,通通都被我翻出来了。可是,翻去覆来,除了爱莫能助,我什么都没有读出。无语。记得小时候村里有位老妪,每到傍晚的时候总会站在村头的田埂上用晦涩的古语骂街,我当时很是不解她究竟在怨恨什么?而立之年后,我终于醒悟,那位活了90多岁的老妪其实也是一本旧书,当她好不容易熬成了一本旧书,希望别人去认真读她的时候,却已没有人愿意再读她。不久,老妪逝去,我却于葬礼上的哭呵之声中又听到了晚辈后人们的悔悟之心,当时我也是其中之一,因此又觉得自己又一次失去了成为“国学大师”的机会。思之及此我才明悟,我们芸芸又何尝不都在去往旧书的过程?且不说多么惊艳花前的玉容芳华都终将老去,即便是那经年苍柏的翠枝上,条条纹路,又哪处不折射出岁月的无情。泰兴初中初三:焦志鹏800字 初三
-
旧书很多时候我都在彷徨,那是令人空洞的等待,那是睁开双眼却不知该往哪看的不知所措,是拼命奔跑却没有方向惊慌。多想像一个无忧无虑的孩子,不管天高地厚,不问人间烟火。当我慢慢进入青春的轨道,身上的加锁就愈发的重,每一天都在拼命的学习、奋斗,每一天都是沉重、苦闷的。我的青春被贴上了拼命和迷茫的标签。一封年少时的情书被我在无意间找到,那深刻的皱折,是时光的线条,我依稀能感觉到当时我对折这情书时的小心翼翼。泛黄的信纸,稚嫩的文字,那些充满憧憬的幻想。或许是因为害羞,懵懂的我没有交出这封情书,当年的她也已经失去联系。我和她的过去是一本书,而这封情书只是这其中的一页。但这本书已经成为了一本残破的旧书,躲在我脑海的角落,多久没被我翻阅,渐渐的被我遗忘。现在突然的想起,曾经与她的对视还是能加速我的心跳,她的微笑还是能打开我的心扉。在脑海里努力的寻找这书被散落的篇章,我发现这些记忆也是我无比宝贵的财物,我青春不是只有拼命学习而已。那些被时光带走的事物,并不是你失去了它,而是它换了种方式与你存在。慢慢的我找到了我脑海中更多的旧书,与朋友玩耍的,被老师责骂的,许多有趣的事情。未来并不是只有向前看才能找的到,有时你也得需要回头看。到此,我发现我的眼睛清晰了很多,我已经不在迷茫,我现在该做的应该是为将来的自己留下点什么。青春就像是被飘走的气球,无论孩子怎么哭喊也不会回来,那么何不潇洒的擦干眼泪,记住它曾经带给你的快乐……高二:黄磊550字 高二 散文
-
旧书掀开厚厚的包书纸,一页一页地翻着泛黄的书页,我的心中不禁泛起惊涛骇浪。这本旧书我一直珍藏着,它不仅是我最爱的一本书,还是一位一直陪伴我的良师益友。热爱中药外公总是在昏暗的灯光下戴着厚厚的老花眼镜,捧着一本不知从哪个路边书摊上买来的厚如砖头、大如书桌的中药旧书在津津有味地读时,我也跟着外公陷入沉思。当然,我想的是:不如我长大后当一名医生来教外公吧!当外公知道我的想法后,他那满是皱纹的脸露出一丝和蔼的笑意,那笑容仿佛是水中荡漾开的一层层涟漪,荡进我小小的心窝,难以忘怀。似乎是从那时起,外公开始写自己的中药书。无论是风吹还是雨撒,他每天都坚持在空闲时间内写书。每当我看到他那弓起的背和那个和他一起作战埋头苦干的影子时,心中对他的敬佩油然而生。可能是他太投入写作了吧,那天我放学回到家准备大吃一顿治治我饥肠辘辘的肚子时,外公竟依然奋笔疾书,把做饭的事抛到脑后。我即时火冒三丈,怒火烧灼了我的理智。我愤怒地将外公写的厚厚书连同那本旧书一起扔进垃圾桶里。外公望着旧书和新书,一声不吭。事后,我后悔地将书从垃圾桶里拾起,偷偷藏进书柜。外公再也不写中药书了,但他对中药的热爱依然不变。新书也渐渐变成了旧书。当我在整理书柜时又重新唤回我对这旧书的想念。这不只是本不完整的旧书,更是外公对中药的热爱与对我的溺爱。旧书上外公苍劲的字迹,像是一只只蚂蚁爬进我的心,让我感到心痒痒而又不能挠。这本旧书不仅藏在了我的书柜中,更是藏进了我的心底里。550字 六年级 散文
-
旧书前几天,整理了一下书柜,无意中发现了一本旧书,陈旧却依然完整无缺。认真想想,这本书也不过放了几年,也不算太旧,但粘满灰尘的封面连标题都看得不太清楚了,它在我的心中就是一本旧书。打开旧书,终于忍不住,冰封的记忆排山倒海般涌现在我的脑海中。陈旧的书本,粘满灰尘的封面,可书本的内容依然很清楚,难道是上天注定我要重拾这段记忆吗?第一章节:人生若只如初见。三岁的我在上幼儿园的第一天里,遇到了你。那时候的我是个笨小孩,常常遭到老师和小朋友们的瞧不起。那时候的我,羡慕为什么有些小孩对音乐这么有天分,为什么有些小孩对运动这么有天分,而我,却整天只呆在那个只属于我的角落里,发着一个小孩不应该发的呆。而你,就是你,发现了我,并且走进了我。第二章节: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你就这样走进了我的生活,你教我唱歌,教我跳舞,教我做题,使我渐渐地远离自卑。那一次你拉起我的手,在公园里为小朋友们演绎了《天鹅湖》,紧张却无比开心,因为有你手心的温度,给我力量。第三章节:衣带渐宽终不悔。从幼儿园升小学,很愉快地我和你分到了同一个班。在你的鼓励下,我变得越来越自信,开始懂得热爱生活。我学会了思考,可以和你一起去参加奥林匹克竞赛,当我站在领奖台上的那一刻,我下定决心要奋斗下去。(想到这里,我微微笑了。)第四章节:何事长向别时圆。四年级的一天下午,你带我去骑车,并递给我一本书(就是如今的这本旧书)。那天下午玩得很癫狂,我们在蓝天下疯狂地叫喊,在河边疯狂地泼水,乐在其中的我并未想到这一切会有消散的一天。我回去把这本书小心翼翼地放进书柜了,没想到一放就好几年。第五章节:等闲变却故人心。是不是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短暂的,是不是一切十分平常的问候都会变得弥足珍贵,是不是一切都会成为过去。我从老师口中得知你要转学的事情,当我赶到校门口的时候,你只给我留下了一个背影。一切怎么会来得那么突然,为什么你不事先告诉我,而只给我留下一个这么无情的背影,难道之前所有的事情都是假的吗?还是你以为我已经足够坚强,所以选择放开我的手。(想到这儿,心纠结般的疼痛。)第六章节: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百思不得其解的我,苦苦地挣扎了三个月后,选择了忘却。那时我还暗自庆幸,原来忘掉一个人只需要三个月的时间。因为无法说清对你的感觉,是怨恨,还是感激,所以只好努力去忘记。我还以为这些记忆已经冰封起来了,却没想到,这本书又重新出现在我的眼前。奇怪的是,区区一本书都可以使我回忆所有的事情。原来我对你的记忆从未遗失过,只是强迫自己不去想你。记忆的深处,是你,是你发现了我,我怎会忘记!翻到书的最后一页,一张卡片暴露了出来。“离开,有时候是为了成长。”我轻轻地合上书本,任凭眼泪在我的眼眶翻滚着,终于一滴泪忍不住掉落了下来,落到书的封面上,露出了“旧事”。如今,我连你去了哪里都不知道,只剩下了这样一本旧书。我紧紧地抱住这本沾满灰尘的旧书,任凭我对你的回忆在我的脑海中浮现了一遍又一遍。550字 初一 散文
-
旧书今天,我看到了“旧书”这个题目,心中感慨万千,在书架中翻寻起了那本《脑筋急转弯》。翻开第一页,我就听到了哗啦啦的响声,让我的思绪又回到了四年前……继续往后一页页翻着,每一页都有东倒西歪喝醉酒似的字迹。有一页上的纸不知为何破了半张,一看到这,我就明白准是和父母闹别扭了。从小我就有这个毛病,一来气,碰到什么撕什么。一页页翻着,有一页上画了两个小人,歪歪扭扭地杵在纸上,不知正说着什么,对话早已模糊,但一种久违的心情从我心上悄悄滑过。小时候用的书,现在看上去非但不陌生,反而感到了分外的亲切。从小学一年级的幼稚,到六年级的成熟,我的变化真的不小呢!但是心里的童真似乎并没有变,只是随着岁月的流逝结了一层厚厚的茧,随着这本旧书一页页翻开,那茧,一层层地打开了,童心飞出来,童年的快乐像漫天的阳光一样撒了下来……“一”字突然映瞒了眼帘,满页纸上都是歪歪扭扭大小不一的“一”字,一开始的“一”,画得像蜈蚣似的,压抑得让人难受。后来的虽然算不上清秀漂亮,至少也没有一开始的难看了。在书边的角落里,我看到了一行稚嫩的字体:wohuixiezile(我会写字了)。虽然是拼音,但我还是看明白了,那个女孩,在满满的一页上画满了“一”字,最后欢天喜地地在角落里写上了一行拼音,明丽的阳光从发丝里穿下来,圆圆的小脸上映满了纯真的微笑,就像浮在水面上的阳光一样灿烂。旧书,存在着我们的希望,播种着我们的梦想。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职工子弟二校六年级一班六年级:侯翔550字 六年级 叙事
-
旧书老旧的书架上,堆着很多厚厚的书。铺上了层灰蒙蒙的灰尘,显现了它尘封已久的古老,破烂的木架子,时不时发出几声“吱呀”的呻呤。空气中,弥慢着深沉的霉味。平时的我,似乎喜新厌旧的味道很浓。桌上,床头,都堆着一本本崭新的书。如今的我,从不往破书架上张望一眼。但日子久了,似乎在一本本充满幻想的书中,找不到什么东西了。我像丢了什么,在每本书中来回翻找,却始终寻不见我要想要的东西。于是,目光又持久地移向了那一本本旧书。我走到书架前,看着上面厚厚的一层灰皱了皱眉。扫视了一眼一横排的书,《镜花缘》《神雕侠女》《护花铃》《天龙八部》……虽然大多数都是武侠小说,而作者频频出现的名字有;金庸,古龙,梁羽生,张小娴……我愣了愣,旁边还有一堆已被我遗忘,失宠的旧书;《幻城》《三重门》《悲惨世界》《浮士德》……那些熟悉却陌生的书名在我脑海里打,时不时浮现出曾仅对它们看不释手的画面,想着想着,突然,鼻尖有点酸,好像做了什么对不起他们的事,总觉得,这些年来,它们太委屈,太寂寞……我随时拿了一本故事集,翻开来,淡黄色的纸张出现在我的眼前,伴着熟悉的摩挲感,一股怀念的味道在心底荡漾开来。这是对昔日的情感引起的共鸣。文章平平淡淡,并不很感人,但那文字的内涵,每一个字眼,确确实实触动了我的心。是什么呢?是一种被遗忘在古老的执着和生气。它们的陈旧往往没有新书那样受人喜爱,但那文字是现代文学所无法触及的灵魂震撼,它曾打动过很多人,那份感动是我苦苦寻觅的。铭记,旧书。550字 初一 散文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