簋街
在我记忆深处,有一条街,它叫簋街,街上卖的大多奶奶曾为我做过的美食。
幼时,我总爱扯着奶奶的衣襟,缠着她为我做好吃的。她总会先笑着抹去我嘴角的口水,转身却会做好,瞧,桌上有一盘黑糖麻花。
每次吃那麻花,我总觉得有些硬,奶奶说,那是液态的黑糖有些凝固了。我会先咬上一口,哼唧一声,再吧唧吧唧地吃起来。黑糖甜的有些发苦,但也掩盖不了它真正的滋味——甜。那麻花是淡棕色的,奶奶说那是因为炸的时间长了,麻花单独吃起来是很好吃的。麻花麻花,一定有芝麻。小时候有些“歧视”白芝麻,总觉得白芝麻扁扁的,没有黑芝麻圆润又饱满。麻花酥酥的,其实我并不太喜欢吃麻花,因为麻花本身挺油腻的,炸久了,就更腻了。我喜欢嚼黑糖,一口下去都是黑糖特有的苦味,再嚼嚼,一股香而不腻的味道在舌尖荡漾开来,久久不散。
我有时候挺好奇的,为什么我喜欢吃的东西大多都与芝麻有关?回忆起小时候与奶奶挑芝麻的时光啊,我就又想起了一种很平常但很特别的食物。
“白面皮儿沾芝麻,油锅之中炸一炸。”可猜到是什么了?没错,是麻叶。
麻叶制作很简单,先用擀面杖把面皮擀至薄如纸片,再撒上一小撮芝麻粒,最后放入油锅中炸熟即可,刚出锅的麻叶脆脆的。我会端上一盘麻叶,一杯茶,一本书,悠哉一下午。
上小学之前,常常能吃到奶奶做的各种各样的美食,麻叶却是我的最爱。它是我记事后,奶奶为我做的第一种食物。
还有一种令我记忆很深刻的食物,打卤面。
“打卤汤和清面,香飘十里街。你要是来尝一尝,准把那汤儿全喝光。”这是奶奶当时教我的“打油诗”,虽然散乱不成章,倒也挺真实。刚出锅的肉汤浇在如白色缎带的宽面上,散发着浓郁的香气,正值小葱茂盛时节,择上几根小葱,切成小段,放在面上。这些翠绿的小葱段多么惹人怜爱啊!最后再切上几块白嫩嫩的水豆腐,配上芝麻,一碗让人口水直流三千尺的打卤面做好了。那时候啊,面刚盛好,总会不怕烫的吃上一口,爽!
簋街上还有一种很神秘的食物,便是姜糖,不过这种东西我并不是很喜欢。
记得以前每次淋着雨回到家,奶奶总会从柜子里拿几颗姜糖,放在我的手心。撕开透明包装袋,放入嘴里,一股特有的味道顿时钻入我的鼻子,又辣又甜。每次吃,我会慢慢地把姜糖塞进嘴里,然后两只眼睛假装不在意的瞥着奶奶的身影,一看奶奶不注意我,就迅速地把它吐到纸上,两手一团,“咻”地扔进了垃圾桶。呼,真是太难吃了!
簋街只存在我的幻想中,但簋街中的食物都是我记忆中的味道。如今我因学业忙碌,许久没有好好尝尝奶奶的手艺了。
奶奶我想你了。
秋雨
又是一个秋天,又是一场秋雨。至今,我还记得那个秋天,那个不善言辞的父亲。
那是一个秋天的晚上,因为我的贪玩,不慎被自己家的狗给抓伤了。我奋力地去清洗伤口,希望这样可以减轻母亲对我的责骂。我洗了一遍又一遍,双脚都已经被寒气笼罩,麻木了。当我回到屋里时,看父亲回来了。我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心想:爸爸会不会打我?
我呆呆地像一个傻子一样站在那里,脑子里不断想象着父亲打我的场景。“把鞋穿上。”父亲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我惊奇的看看父亲,竟感觉有些欢喜——父亲没有打我。“快点!”父亲开始催促了,我连忙穿上鞋子,顾不上脚上疼痛的伤口,跑到了车上。
道路两旁的建筑闪烁着绚烂多彩的灯光,可我却无心欣赏这美丽的景色,心里一直在等待着父亲的训诉。过了很久,道路两旁的建筑改变了,璀璨的灯光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漆黑。我心里很害怕。
忽然,我听见父亲咳嗽了几下。这使我突然想起:爸爸好像感冒很久了。不久,路边又恢复了繁华,父亲不时地向两边张望。他把车子停在了一家医院门口,下了车对我说:“别乱动,坐好。”我点点头,看着父亲跑到门卫那里去,忽然感觉一阵心痛。很快父亲就回来了。“这里没有。”这话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我说的。
道路两旁的景色随着车子的移动不断变换着。到诊所门口了,我不敢进去。扑面而来的药水味让我心生恐惧。父亲找到医生,并诉说了我的情况。我一直在旁边安静地听着,当我听到要打针时,立马把目光看向父亲,父亲看出了我的心思,问道:“她能不能不打针?”医生笑笑,给出了否定。
好在打针是在胳膊上打。我的目光一直在医生的手上游走,父亲想转移我的注意力可是失败了。印象中,每次打针我都是要死要活地哭着,这一次我却一反常态,但内心的恐惧感依然不减;父亲见转移注意力法不成功,便展开了跟我聊天的策略。显然效果颇佳。
从诊所出来的时候,天正下着小雨。父亲将他的大外套套在我身上,自己只穿毛衣。一路上,父亲身上充斥着雨水的温度。而我的心上则多了一份父亲的温度……
相关推荐
-
簋街的夜晚北京的夜晚非常美丽,尤其是节日的夜晚,那真是到处灯火辉煌,美轮美奂,美不胜收。不要说天安门广场、长安大街了,就是我们家附近,东直门一带,现在也是非同小可了。在东直门内大街那一片,有个叫“簋街”的地方,就很有代表性。“簋”是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器具。簋街两旁全是饭馆,大家都去那儿吃饭,所以就称东直门内大街为簋街了。簋街的夜晚非常热闹,尤其是在夏天,天气热,要纳凉,大家都睡得很晚,簋街那一代更是灯火通明,热闹非凡了。到了最热的几天,个个饭馆店前都熙熙攘攘、门庭若市。麻辣小龙虾、香辣鸭脖等,都是簋街饭馆中的招牌菜。出来纳凉的人们,三一群五一伙地来到簋街,每个人叫一扎啤酒,一边吃着鸭脖一边喝酒,好不自在。如果去晚了,连停车的车位都没有了。就这样,人们再灯火辉煌的簋街中,猜酒划拳,吃喝玩乐,非得熬它个通宵才叫过瘾,有人说得更邪乎,方圆五百里内,没有人听不见人们在簋街玩乐的声音。总之,簋街是没有昼夜之分的,无论白天还是黑夜,簋街都是一片繁荣昌盛的样子。但是,我更喜欢夜晚的簋街,因为它不像有的地方那样黑暗、寂静、死气沉沉,而是非常的热闹,繁华,灯火通明。400字 初二 写景
-
簋街的夜晚北京的夜晚非常美丽,尤其是节日的夜晚,那真是到处灯火辉煌,美轮美奂,美不胜收。不要说天安门广场、长安大街了,就是我们家附近,东直门一带,现在也是非同小可了。在东直门内大街那一片,有个叫“簋街”的地方,就很有代表性。“簋”是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器具。簋街两旁全是饭馆,大家都去那儿吃饭,所以就称东直门内大街为簋街了。簋街的夜晚非常热闹,尤其是在夏天,天气热,要纳凉,大家都睡得很晚,簋街那一代更是灯火通明,热闹非凡了。到了最热的几天,个个饭馆店前都熙熙攘攘、门庭若市。麻辣小龙虾、香辣鸭脖等,都是簋街饭馆中的招牌菜。出来纳凉的人们,三一群五一伙地来到簋街,每个人叫一扎啤酒,一边吃着鸭脖一边喝酒,好不自在。如果去晚了,连停车的车位都没有了。就这样,人们再灯火辉煌的簋街中,猜酒划拳,吃喝玩乐,非得熬它个通宵才叫过瘾,有人说得更邪乎,方圆五百里内,没有人听不见人们在簋街玩乐的声音。总之,簋街是没有昼夜之分的,无论白天还是黑夜,簋街都是一片繁荣昌盛的样子。但是,我更喜欢夜晚的簋街,因为它不像有的地方那样黑暗、寂静、死气沉沉,而是非常的热闹,繁华,灯火通明。400字 初二 议论文
-
街古老的,细长的,羊肠一样街。细长的,古老的,羊肠一样的路。闹腾得很。熙熙攘攘,人声鼎沸。在这氧气稀薄的空气中,我迫切地想探出头。在这里,我听到了真切入菜场叫卖声般的嗓音,纯正而持久;还有窑子般特有的气息,混着尖锐的笑;以及赌场,斗场,屠场,都具备的那种特有的喜、怒、哀、惧。极乐街——传说,这是通往天国的必经之路,退一步是地狱,走一步是伪天堂。尽头……我无法以风驰电掣的迅速冲上前去,也做不到体位前倾,抑或是保持低重心。唯有混在这一群群肉体中机械地前行;面无表情下,我看不到任何一双澄澈的眼眸。奇怪的并行中我无法想象究竟还有几颗炽热的心。所有附和于人的笑声,从来都没有像现在这样阴森。洁白而长的齿尖锋锐而有力。虚伪,刻薄,做作。笑得合声宛若一首极其诡异的曲子,时而高昂起伏,时而低沉绵长。忽而的跌宕,像是谁不小心唱错了音,在见不到光的老街上显得格外刺耳。我们都是一具躯壳,行尸走肉般,恐怖地笑着,而面目狰狞。生命的主啊,究竟为了什么,叫他们一直不停地走啊走,走过千秋万岁,走到不知今昔何年?破窗中的燃烛早已成灰,天宇的群星也都匿迹,还是没有人学会种菩提树,还是没有人找来喜鹊,没有人采来盛世花。海枯,石烂,柳笛再无人吹响。老街太长啊,长到地老天荒。谁来告诉我,为什么那些不羁的灵魂都要去流浪?500字 初二 散文
-
美食街我算是一个好吃的人吧,所以在众多的街中,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步行街了。街的中央,每隔一段的路,都会有一座“小房子”,里面有许多的吃的。虽然我很好吃,但是,却不喜欢里面的食物。一是太贵,二是不知道里面的食物放了多久。相反,我更喜欢的,是那些被称为“垃圾食品”的小吃。嗯,这个“垃圾食品”不是指的副食店里的食物,而是在步行街上现做的食品。我最讨厌的,应该属臭豆腐了。虽然我的鼻子很奇怪,关于食物的,我只闻到香味,但是直觉的对臭豆腐的讨厌,让我对它避而远之。然而很多人却在一旁吃得津津有味。我最喜欢的,就是炸洋芋了,也就是炸土豆。一块一块的土豆,被炸熟后,被挑到一个钢钵中,切碎,然后洒上佐料,搅拌。美味的炸土豆便出来了。因为在四川,最喜欢的味道便是“辣”味,所以那里面的辣酱弄得很多,但吃起来辣味却很少,还有一点甜味呢。在步行街上,卖衣服的到是不少,但是我不喜欢。说步行街上的小吃很多呢,也不算很多。只是在步行街的尽头,有许多的小吃摊,然后一直延伸到一家汉堡店前。厄,那里也许还算不上汉堡店吧。不过话说回来,走在步行街上,真的是一种嗅觉上的享受。在那里,最“高端”的“消费”就是煮玉米了。换种话说,最贵的也是玉米了。但相比那些洋餐,也酸便宜的了。还有鱿鱼。名字是叫鱿鱼,但我肯定那不是鱿鱼。鱿鱼吃起来麻麻的,还有点辣,但是也绝不失为一种美味。还有好多……我想,那里应该叫美食街吧……550字 初二 叙事
-
街边眼前人头蹿动无声无息汇入一条墨色河流来往穿行着眼神阴郁暗沉的天气让人窒息恐慌乌鸦排着长队等待下一个惊喜怅惘模糊双眼莫名一股生涩的苦不敢回味却又忍不住舔舐50字 初二 诗歌
-
美食街人们常说:“吃在广州。”一到广州,我们便直奔美食街。刚迈入大门,一股香味便扑鼻而来,什么味都有,形成一个“大杂烩”,闻起来却好闻极了。此刻的我们还没有吃早餐,早就听说馄饨是广州的特色,于是我们找了家馄饨店,点好餐后坐下来等着见识见识广州馄饨。不一会儿,馄饨上来了,果真不一样。这应该就是“正宗馄饨”——“实实在在”的个头,厚厚的皮,“紧紧实实”的肉馅,看上去就让人很有食欲。真不愧是特色美食,刚咬一口,肉汁都流了出来。并没有加调料的汤喝起来味道却格外的浓厚,用***话来说:“真不知道他们用的是什么‘神仙油’,这真是我喝到的最美味的汤!”朴素的小店做馄饨很简单,只是用普通的馄饨皮、肉馅做成,并不是靠味精榨菜提升口味。民以食为先,食以安为先。简简单单的馄饨,却让我们觉得格外的安心、美味。走着走着,我们却发现这条街卖的最多的却是冰淇淋,我好生疑惑:并没有听说冰激凌是广州特色啊,可为什么冰激凌在广州卖的这么火?带着疑惑心,我点了两份。在深圳,冰淇淋一般拿着脆皮筒,然后雪糕从冰淇淋机而来。但这里不一样,这里的脆皮是巧克力,而且很脆;拿着勺子去舀冰淇淋,然后就会形成一个极为美观的球形,这样也可以防止雪糕融化流下来;雪糕的温度格外的低,咬一口甚至会感觉牙齿已经被冻得麻木了;不仅如此,雪糕里还会含有曲奇饼、巧克力、水果等等美味,不仔细看还看不到,所以正当你吃着吃着就会发现这个意外惊喜。当我正享受在天堂般的美食中时,一句“一共52元,谢谢惠顾”打破了吃冰淇淋的美好意境。天哪,52元!这么说一份要26元!这真是我见过的除了哈根达斯以外最贵的冰淇淋了。突然间,大人们对着一家小店指指点点,原来里面卖的是双皮奶。可别小看了这一小份双皮奶,这可是广州招牌。大人们迫不及待地购买,然后拿起勺子轻轻舀了一勺放进嘴里,随后闭起双眼,嘴角向上扬着,摆出一副陶醉的模样,沉醉几秒钟后又猛的醒悟过来,再继续吃第二口、第三口。我想这一定是个顶尖级的美食,味道肯定超级超级棒!不吃一定会后悔的!但是当我吃了一口我便不再那么想了,我觉得一点也不好吃,想象得出,这一定是用纯牛奶制作,不然怎么会这么腻!看来我和大人们的食品观不太一样啊。萝卜牛腩是广州最传统的小吃了,只要你来到这条街你就会发现,这条街洋溢着萝卜牛腩的清香味,遍地都是男女老少端着纸盒吃萝卜牛腩的样子。到处都挂着大招牌,每一家店门前挤满了萝卜牛腩的忠实粉丝,可见这东西的魅力巨大啊。但是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并没有来得及吃就匆匆离开了,这真是巨大的遗憾。直到晚上,广州美食的香味还在我的脑子里久久没有散去,这条美食街真是个好地方!1000字 五年级 叙事
-
老街霜降杀百草。江南的冬无需锣鼓喧天,已悄然而至。素面登场的冬把天空中的色彩杀得只剩下灰白,映照着南官河边的枯枝,节节直冲云霄,无半边退让的意思。小镇的喧闹声在这之间滋长。一些孤独的身影, 默不作声地闯入视线中,像在一潭清水中攸乎落下了一滴墨色的泪珠。脚步声,几句琐碎的闲谈 ,几句不经意的疑问。我在旁边吐槽。那两个像是孩子一样的大人。岸边飞来洁白如霜的水鸟,虽在眼前是上下浮动的景色,却听不见落针的声响。似乎在它眼里,我们才是最突兀的,厚重的墨,和那些孤身一人的老奶奶相比,又不带一丝悲伤的情感在里面。荡起的水纹水声,清晰可见,清晰可听。“我可能是个假的……”“我可能是个假的路桥人,”磕着烫哄哄的糖炒栗,我接上了母亲的话语,“假的生出来的怎么可能是真的呢?”我咬了一口,眼神闪到了她的笑靥上,“反正我肯定是个假的。”是的,我更假。我甚至以为传说中的十里长街也不过是那一段路,就是那一段时而热闹时而冷清的商业街。因为,长久以来印象中的十里长街不就是交换商品的一条,比较长的街吗?本以为,在台州博物馆的经历足以让这种想法得到证实,可是不偏不倚我又错了。旧的十里长街不仅用来通商,也是路桥水上通航和货物搬运的必经之处,“着陆点”恰巧是母亲的老家,那个她出生和成长的地方。后来,我的腿发出了咿哑的声音,是一种痛苦的,奄奄一息的哀嚎。我知道,它快要断掉了。正经的老街不像是它慵懒时的那般沉寂,老街上的理发店开了门,里面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聊着他们认为挺重要的琐事。十字路口车来人往,服装店也到了“迎财神”的第一天。小时候印象中的老街服装店,大半是私人定制。如今悉数“升级”成真正的“营销模式”。茶叶蛋,瘦肉丸,油圆,走过了再一段路程之后,是卖黑芝麻的小贩。小时候印象中的芝麻小贩,像是一个老人。买羊肉串的大概是回家过年了。从小到大我还是第一次认识到 , 灰雕 , 原来是只有路桥会有的吗,或者是路桥的灰雕做得最好?和故宫里的那“避雷针”相比,没颜色,比起一个来说大点,比起一整排来说小点,一个边沿只有一个物饰。老街从它的开始,直到末尾,它心里的“小勾勾”上,一直都有这个东西。大概是路桥人最熟悉,却又最容易忽略的一个东西。老街走到后半段,更呈现出了它本真的原貌。是一条最清澈的青石板路,没有干枯的水泥浮在表面,一个个岁月累积起来的窟窿,都是圆滑饱满得不见石粒,整齐的屋檐,规范的房槛,划一的石墩。不同的是儿时的那条小河枯了,河边的人没影了,听故事的小孩变成“假路桥人”了。落在瓦片上的雨,是怀念,是思故。高一:尚晏晨1000字
-
老街青石板的老街上,人来又人往。擦肩,回首,驻足。在我年幼时,老街就是这样繁华而热闹的。老街通我家有一条宽阔的水路,于是,船成了我们唯一的交通工具。但是船定时航行的,所以往往天还未亮,船上马达的轰鸣声就突突地响起,提醒着行动缓慢的乘客。薄雾漫漫,船的螺旋桨在水底翻腾,激起朵朵银花。虽是清晨,提篮挎包的老年人还是不在少数,船舱内一片欢声笑语,显示着充沛的活力,寒意也淡了些许。我是喜欢坐在舱外的蓬板上的,细风扑在脸上,尽显凛冽,困意被冲去了大半。河面上不断泛起波纹,船在有规律地微微摆动,不远处便可看到码头和变为黑色剪影的老街。天际已白,老街上的商贩早已准备就绪,忙活着一天的生计。青色的石板密密麻麻蜿蜒着整条老街,空气中弥漫着面食的香味,还有淡淡的茶香,偶有没来得及吃早饭的人们抢着面馆、茶馆的座位,倒不是真的只想一饱口福,偷闲慢慢唠嗑,更是老人们的享受。转过一条僻静的小巷,全然没了喧闹,只剩寂然。清脆的莺啼在空中回了几圈才渐渐消了。推开沉重的木门,书页的墨香一股脑儿地涌了出来。这是一家书社,一位中年女子开的,说是只为图个清静,年轻时太过心浮气躁,总想一步登天。可那年头找个工作绝非易事,四处碰壁后年华已逝,最后终于在老街上安了一颗不安定的心。我翻了几本连字都不识的书,便悻悻离开了。前面是一家果坊,门口停放着一辆极眼熟的三轮车,店主是一位留着长胡子的爷爷,这位爷爷我是认得的。每隔几周,他就会骑着三轮车在我们的村庄上吆喝着卖水果,而他口中所说的“甜到心坎里”绝不是随口胡诌的,事实确是如此。虽然,他的背影中满是心酸劳累,但他只是不想成为儿女们的负担,心底里仍是像他车中的大苹果一般甜滋滋的。从爷爷那儿尝到一个大橘子,我便要绕路和奶奶会合了。路过一个偌大的篮球场,几个小伙子在尽情地挥洒着他们的汗水。青葱郁茂的树林在朝阳下投下虚影,历史悠久的老校舍静静地矗立……作别了老街,阳光已然强烈,温和暖黄的光笼罩着这一方静土,青灰砖瓦,雕花木门,以及自属于这一方的安逸祥和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的老街倒真变了不少,只因现在的街市也已换了一处地方,老街现在着实是落了个清静了,除了几户仍住着的居民外,便很少有人来往了,青石板也不似以前一般光亮了,那座老学校已然废弃,篮球场空荡荡的,书社不知在何时关了门,那位爷爷也不知去向何处。码头边长满了杂草和青苔,在不起眼的角落边,一只只剩下骨架的船,孤零零地停靠着,只是再没了上船的人。老街在岁月中产生,终于在岁月里消失。幸好,我们曾是见过面的。1000字 高二
-
逛街今天我和老妈去南京路逛街。本来是想去自然博物馆玩的,上海所有的场馆周一都休馆,我们只好去逛街。南京路是步行街,也是上海最繁华的商业街。不爱逛街的老妈决定带我到那里消磨时间。到了南京路只见这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比温州的五马街长多了,一眼望不到尽头,只见最远处的大厦都“粘”在了一起。南京路不仅长,而且高楼林立,站在其中如站在“山谷”#p#分页标题#e#一般。这里的商店的分得很细致,很专业——有丝绸商厦、服装公司、食品公司,不像温州大一点的商场都是综合商场。我们走进一家书城,发现这里不大,但人很多,在少儿图书区里很多小孩坐在地上看书。当妈妈找不到她的专业书咨询管理人员时,管理员微笑着告诉妈妈“不好意思,这里卖的都是畅销书。”我想上海人真会做生意,怪不得这里生意这么兴隆。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我们来到了一家叫邰万生的小吃店。店很小,里面人声鼎沸,人挤人的,有很多人站着等位置,其中还有外国人。这家店创办于咸丰二年,主要经营上海小吃。我们点了龙翔小包、排骨年糕、酒酿小圆子、小馄饨、百页粉丝汤等。我边吃边咂嘴:“太好吃了,下次还要来。#p#分页标题#e#”吃完美味的上海小吃后,刚走出店门不远就发现前面围着一堆人,我上前一看原来是一个高瘦的老头全身穿着一袭火红的中式对襟衣和灯笼裤,箍着一条耀眼的蓝色腰带,双手拿着两把红色的木兰扇在表演滑旱冰。他滑得可真不赖,他一会儿踮着脚做出芭蕾舞的动作,一会儿翘着屁股滑向行人,又滑到一辆婴儿车前微笑着做出谢幕的动作,像一只可爱的小天鹅。人群中发出笑声,有人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老妈看得出了神:“他对生活的热爱令人感动 ,这么老了还喜欢展示自己张扬个性。”在我的再三催促下才离开,还不住地回头张望。#p#分页标题#e#我们接着逛了置地广场、银联世贸、第一百货商店和食品店、丝绸商厦等商场。平时妈妈是不爱逛街的,可今天琳琅满目的商品,舒适的购物环境引发了老妈的购物欲,老妈买了衣服、鞋子、零食等,自言自语道:“买得真爽,这里的商品比温州丰富多了。”我肩上背着手里拎着。我的旅行包沉得像大铁块,手都拎发麻了,就说:“够啦,回去吧。”可老妈还是意犹未尽:“#p#分页标题#e#还有几层没逛呢,上去看看。”看着我不愿意的样子就动员我:“温州可没有这种商场,开泰最多只有四层哦,上去开开眼界。”于是拉着我东逛西逛,直到肚子饿得咕咕响才离开商场。出了商场已是华灯初上,此时南京路像个珠光宝气的贵妇。霓虹灯光怪陆离,绚烂多姿。晚上的南京路比白天还要热闹,人潮涌动,好像一天的生活才刚刚开始。#p#分页标题#e#南京路真是令人留恋忘返,我的脚虽然像灌了铅一样但还是不想离去。1000字 初一
-
夕照街黄昏时分,夕阳是金色的,金色的夕阳显得从容而华贵。夕阳撒向一片古老的街坊,把古老街坊中那条被时光包装过的长街染指成金光闪烁:长街路面过去那形态怪异、象形、让人们产生几多联想的青石板,被那烟红色、平整规则的地砖取代,烟红色地砖表面映射出夕阳的光辉。新栽种的两行银杏树,恰似两遛天堂伞,整整齐齐、列队于街边,将道边的建筑物弄成了半遮琵琶面。树上飞蛾状银杏叶开始由翠绿演变成奶油黄,奶油黄被夕阳零零星星染上金光,接下来会变成桔黄秋色开始萌动了。于华灯初上的前一刻,在夕阳的满怀拥抱之下,两侧的建筑物昂首挺胸。这里居家老年人占多数。这些八十年代建造的房屋,既不讲求结构人性化也不够美观,五花八门的窗台遮雨棚、各式各样的阳台防盗网,都是不得已而为之,叫你看后眼花缭乱,把人们的视线拉得很远很远。早早吃过晚饭的几泼老年人,悠哉漫步,洋洋撒撒这条古老的夕照街。在这些老年人还没落座到休闲长椅或大理石桌凳前,从他们旁边匆匆忙忙鱼贯擦身的年轻、时尚的人群,特别地小心,怕无意碰到了老人们惹出祸事来。年少、年老,二者在街上形成一种反差极强的人流。老年人或坐着,或站着,三三两两凑一起摆开了龙门阵:这地砖有点滑。那倒是不怕,走路的时候踩踏实了再迈脚就是了,倒是这种地砖有没有放射性物质刺激呢!这银杏树可是健康树种,从叶片到白果都是宝啊!怎么咱们这儿的银杏树全是些不结果的“公”树呀。据说吃上50颗白果就会中毒,这样也好,免得不花钱吃百果,在咱们这条街闹出人命来……夕阳渐渐从夕照街退缩而去,霓虹灯不时地透过银杏树从街边的店面闪耀,灯光较暗的巷尾,有稀稀拉拉或三五成群穿着火暴的女子,总是将眸子不停地向街心瞄准,她们所猎目标当然不是这些老年人。而老年人对这些女子的低胸、裸腿难免也要多瞥上一眼,但他们从不像年轻人那么,指指点点、议论不休。光彩夺目的夕照街,要是能变成黄金大道该有多好啊。夕照街尽头不断有最新崛起的耸入云霄的写字楼阁和住宅楼宇,它们就如中国的暴发户,说起来就起来,说发就发了。有人说中国三代出不了一个贵族,三天能出个百万富翁。这话的后半句说得有点保守,中国有的暴发户哪要等上三天哟!夕照街真的出了不少人才呢。东头那家的二妹,本来是纺织厂的下岗工人,模样俊俏,早些年南下广州打工发了,回到夕照街办了好几家理发、洗头店,当起了老板,她本人也搬出夕照街了。西头那家的三娃子是个鬼精灵,二十年前就成了材。那时全国的百万富翁只不过几百人,他就是其中之一,不过后来遭了,说是皮包公司,于是他出了夕照街几年又回来了。最近他又搬出夕照街了,据说他通到关系,空手套白狼,逮到个大“耗子”,上千万资财了。没等到夕照街从喧嚣中静寂下来,老年人就回家安歇去了,他们心满意足地度过了又一个傍晚,或者说是一天,明天他们又会在夕阳西下之时再来夕照街。他们除了特别喜欢漫步、打望夕照街以外,他们最喜爱的是畅叙夕照街,畅叙夕照街的人和事,畅叙夕照街的未来。1000字 初一 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