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目光令我感动900字

那目光令我感动

900字 高二 书信

90’后的我们,在坚强的目光下成长,在乐观的目光下茁壮,在自信的目光下绽放……

那目光令我感动——坚强。

雄鹰之所以能主宰蓝天,那是因为它有不断进取的意志,浪花之所以能拍击礁石,那是因为它有战胜恐惧的勇气……

我们之所以能成功,那是因为我们坚强地战胜一切困境。还记得2008年汶川的大地震,摧毁了多少与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生活的孩子的家园,击碎了多少孜孜学子的梦,让多少中华同胞家破人亡,让多少中华儿女流离失所……面对如此灾难,我们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手牵手向世人展示我们的坚强。“90”后的我们在众人眼里是温室里的花朵,没有经过风雨的洗礼,然而,地震中的小英雄面对灾难表现出来的坚强不正向世人诠释了我们不是温室里的花朵,而是严冬里的那一枝傲雪的红梅吗?

萧伯纳说:“如果坚强是一棵常青的大树,那么浇灌它的必定是持之以恒的意志;如果坚强是一朵永不败的花,那么照耀它的必定是心中永不落的太阳”。坚强可以化平庸为非凡,化腐朽为神奇。

那目光令我感动——乐观。

乐观的我们,美丽的我们,青春的我们。用积极乐观的态度看世界,多一份肯定,少一份怀疑;多一份自信,少一份抱怨;多一份微笑,少一份哭泣……

打击时,乐观是“阳光总在风雨后”的坚信;迷茫时,乐观是茫茫沙漠中的绿洲;失败时,乐观是“失败乃是成功之母”的自信;委屈时,乐观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豁达。

用乐观的态度看世界,世界多姿多彩。

那目光令我感动——自信。

自信是雄鹰展翅凌霄的搏击展示出的豪情,是高峰傲视群山的峻拔展示出的巍峨,是江河川流不息的奔腾展示出的气魄。

因为自信,我们向青春绽放我们的光彩。贝多芬因自信奏响了生命的交响曲,女排因自信捧起了阔别17年的奖杯,邰丽华因自信舞出了令人叹服的舞蹈,我们因自信奏响了青春的章曲,因自信捧起了成功的喜悦,因自信舞出了人生的辉煌。

诗仙李白告诉我们,自信是“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情;诗圣杜甫告诉我们,自信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魄;主席毛泽东告诉我们,自信是“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豁达……

那目光——坚强,让我成长;

那目光——乐观,让我茁壮;

那目光——自信,让我绽放。

我们在坚强的目光下勇敢地面对人生之低谷,在乐观的目光下平淡地对待人生之失意,在自信的目光下耀眼地绽放人生之光芒。

那目光,着实令我感动!

广东湛江遂溪县第三中学高二:沈晓虹

一个人颓废掉

1200字以上 高三 书信

如果投稿不能就真的杯具了,这么好的文章你让我上哪儿发去?

这是在高考吧看到的,个人认为很有感触,试想自己从小到大还不是这么过来的?自己何不没想过这些问题?

*******************************我是有爱的分割线***************************

我课本上看到这样一段文字:“应试教育的弊端是,导致学校教育往往只重视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忽视了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忽略了学生的德、智、体、美诸多方面的全面发展,以单纯的分数标准来评价学生,导致一些学生高分低能,片面发展,被动发展”。于是有所思……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最需要什么?——人才!在这个飞速发展着却又有无数软肋的新中国中,我们要前进、要振兴,要雄起!我们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而应试教育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在高中生的生活里,我们看到的是这样的情景:黑板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公式、定理,学生门的课桌上摆着一摞高过一摞的参考书、题海,老师面无表情地在讲台上白云流水,下面的学生机械般的听、写。所有人都在学习着死板的知识,可他们却对一切学习以外的事情漠不关心,在大家眼里只剩分数、大学。许多老师、学者,乃至学生都意识到应试教育的弊端,可他们总是无奈的去接受,中央提出的“减负”“全面推广应试教育”难道是口号吗?许多想站起来的人最后却都被迫坐了回去。

中央教育部终于有人“爆发”了,三位资深的教育专家联名上书国务院,大声疾呼“我们再也不忍心看到学生在中、高考的恶性竞争的旋涡中痛苦挣扎!再也不忍心看到基础教育漠视人的特点,在严重偏离国家教育目标的轨道上越走越远!

种种的改革都被一个理由压了回去,那就是,中国人口太多,我们不得不优胜劣汰,荒谬!人多并不是一个问题,反而是一个极大的优势!每个人都有一技之长,总有他独到的一面,李白曰:“生我材必有用”。而如今为何要用分数来定论人的优劣呢?难道只对那些死板的知识掌握的很好,能在题海和考试中运筹

的人才称之为“优”,反之则“劣”吗?难道中国雄起这一巨任只是靠他们这些“高分生”吗?难道三百六十五行只有这些学习好的人才是中国所需要的栋梁之才吗?这个以分数定论人的社会真叫人哭笑不得,有谁听过哪位学者、教育家对中国的教育有过积极的评价呢?中国改革开放已近三十年,可在我看来,现在却仍未走出封建教育的枷锁!多少人的一技之长,过人之处在父母、学校、老师、高考的面前被扼杀!这难道就是所谓的“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吗?

德国一位高筹教育学者提出一个现象,他说

:中国学生的教材比我们厚,分数比我们高,可你们却还要买我们的技术和产品,大家冷静下来思考一下,这究竟是为什么?中国的应试教育把我们锻造成一个又一个“学习机器”。一切创新的思想,每一个实践的机会,都被高考无情的拒之门外,一些学生在音乐、美术方面的兴趣,却被老师和家长定义为“不务正业”“旁门左道”,学生门为了高考,为了分数,终日趴在不足一平方米的课桌上写啊,算啊,他们面无表情,对这个社会冷漠无言,我们这些“祖国花朵”就快凋谢在书桌前了。

教育应该摆在第一位,第欧根尼说:一个国家的教育基础好坏取决于青年人的教育,这没错,是很正确的,可是为什么我们国家还是很落后,中华民族拥有5000多年的悠久文明,可如今去在一点一点的褪去,我们的传统哪去了?现在教育的重心是如何把你的分搞高一点,如何把你弄进一个“一类大学”,可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却如此不闻不问,孩子从一生下来就走上一条父母铺好的路,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全部都在父母的控制之下,有一个很耐人寻味的例子:一个中国孩子要买衣服,就去问父母要钱,一个美国孩子买衣服,父母会告诉他让他用自己的劳动获取费用,美国家长非常注重对孩子素质、德育和独立的培养,对于分数,他们说“只要过的去就行了”他们也会给孩子更多的纵向发展空间,正因如此,才涌现出一大批伟大的科学家达.尔文、牛顿等等。每一个美国孩子都非常爱国,他们总是说“我作为一名美国人,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说到爱国,我不禁想到不久前我们班的一节政治课,老师让大家在纸上分别写出原来的理想和现在的理想,听完后,我草草计算了一下,发现一个可笑的现象,80%的学生在原来的理想是做一名科学家、医生、老师,为国家做出贡献,而在现在理想中写的是找一份好的工作,做买卖赚大钱,甚至有人写到嫁一个有钱人。我想笑却笑不出来,我们其实都很爱国,可如今我们那伟大的精神究竟为什么消失不见了?

我就想做这只出头鸟,喊出千千万万学生的心声,教育的制度需要改革!

多教我们一些纵向发展的空间比多发几本《题海》更重要!

多盖几所优秀的大学比多印几千几万份试卷更实实在在!

做为一名中国人,我为祖国飞速前进感到自豪,做为一名中学生,我为中国教育的前途担忧!

我们想要新鲜空气!我们期待改革!期待得到重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高二
书信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