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昙花一现时
人们常爱用“昙花一现”来比喻那些稍纵即逝的稀有的东西。这便无形之中给昙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许多人更是将它视为花中仙子,夜之精华。为了一睹其芳容,在万籁无声的夏夜痴痴地等待。直到午夜,然而不到一小时。它又迅速调萎,香销玉殉。
人们在惊叹它的美丽之余,不免心生遗憾,世间有哪一朵昙花能够熬过漫漫长夜。迎接东方的曙光呢?
于是,浪漫的刘墉在他所种的昙花二月就升级的情况下,异想天开地将花摘下,置于冰天雪地的室外,整整一夜花上结了一层薄冰,了一朵“雪昙花”,依然盛放。刘墉又为它调整了方向,使它面对东升的旭日……于是,便有了他笔下的《雪昙花》。
但我不喜欢昙花。
想想它的一生,从一粒小小的种子萌芽。吐叶,米粒大的花蕾从叶间探出,渐渐长成钩状,渐渐饱满,积蓄着力量只等待开放的一刻,这些都与其他的花大同小异。然而别的花会选择某个阳光明媚的日子灿烂的盛开,而它却在某个不为人知的深夜偷偷绽放。
可以说花一生最辉煌的便是它开放的一刻,而着辉煌是建立在太阳无私的光和热的奉献之上。其他的花朵从自己的辉煌来回报太阳的恩情,用最美丽的笑脸去迎接它。而昙花,却吝啬得连它的面都不愿让人家看见。
刘墉的昙花虽然勉强见了太阳,但那毕竟已不是一朵真正意义上的昙花,或者说它仅仅是一个冰雕而已。
很欣赏古人的一句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说白了,就是要知恩图报,凡事要讲个良心。可是,却总有人不能行古道。某报曾报道某某逆子虐待生母,虽然最后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改过自新,但在我看来他刘墉的那已无生命的“雪昙花”。
昙花固然美丽,但只能用作观赏,在现实生活中可不能在不经意间扮演昙花的角色。
上海市嘉定区迎园中学九年级:唐钱龙
走出雨天
有时候,天晴着,心却下着雨
有时候,心晴着,天却下着雨
有时候,心晴着,天也晴着
我想,不论天是否晴朗,心都要晴着。
我喜欢下雨,喜欢听雨,更喜欢漫步在雨天,感受大自然的恩惠,享受一份生命的美好。秋后的雨,是细雨绵绵,伴着华丽谢幕的金色树叶,奏着一首和谐的雨舞曲。是一份柔情,抚慰飘落的盛世繁花,也是离家的游子如泣如诉的愁肠。
喜欢下雨,就走出雨天。喜欢下雨,就去沐浴雨水。不论心是否随着天哭泣,只要喜欢雨天就大胆的走出去。当心与心相撞时,心也就不再流泪了。
秋天的雨总是那么调皮,总在亲人离别是掉下珍贵的眼泪,总在游子离家时洒下悲伤的泪珠。雨漪涟涟,柔情似水….我爱这美丽的雨天,我爱雨天过后的蓝天。洁净,纯洁,无暇。只有走出雨天,才可以看到淡淡的蓝色,才可以化解心中淡淡的忧愁。
走出雨天。虽然喜欢下雨,但永远留在雨天,心就再也不会晴了。时晴时雨,生活才会丰富精彩。
生活就是一个天平,当快乐多一点悲伤就少一点,当悲伤多一点快乐就少一点。就在一左一右的摇晃中,心也快乐并悲伤着,时晴也时雨。
雨天并不可以阻碍生活,就算下雨只要撑一把伞便畅通无阻。就算雨天我们也可以让天晴着。一把雨伞,一片晴天。什么可以阻碍我们?或许只有我们自己,克服心中的“不可以”只要相信自己,就算雨天也可以让天晴着,只要想做,全世界都会为我们让路。
有时心里下着雨,流着泪。虽然没有雨伞可以挡雨,但让心走出雨天,让我们走到蔚蓝的天空中看那大雁南飞,看繁花凋零,看岁月四季轮回,感受生命的可贵。或许就会有面对困难面对悲伤一笑而过的坦然。心晴着,天晴着。走出雨天,就是走出心雨,迎来天晴。
生活有喜有悲,心情也时晴时雨。不论什么时候,都要记着走出雨天,去看蓝天。
相关推荐
-
又到离别时又到七月离别时,暗黑的天空,含泪的星正注视着我远去的背影。“明天的我还是那个从六年艰苦岁月中爬出来的我吗?”我的心被即将离别的念头所占据,对离开六年同窗后的未来充满了迷惑。日历翻过,注定着离别的倒计时,看到自己亲密的同学,心如刀绞;听到他们幸福的笑声,觉得很孤单。也许有一年,我会望着他那似曾相识的脸,自然而然留下眼泪,没有过多的言语,捧着一颗离别的心罢了。告别会很快就结束了,如一颗流星忽然划过,转瞬即逝,一霎时的唯美过后,便又是无头的寂寞。唉!人为什么要有七情六欲呢?为什么要只留恋回不来的昨天呢?过多的为什么在我脑海中回旋,带来的只是不绝如缕的挂念。也许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聚,可我为什么这么伤心?是谁,是谁把我的寂寞之门打开?是他?是她?哦,是他,就是他,是她勾起我那惆怅的回忆,是她唤回我内心的惋惜:六年级前,我是班里的害群之马。上六年级后,我依旧我行我素。可但当我面对她后,心中有一股力量使我为了自己的已久的梦想而奋斗,一切源于那件事——有一次上讨论课,题目是“我看《掩耳盗铃》中的偷盗者”。待到同学们的滔滔不绝结束后,“心术不正”的我满信心的说;“我觉得那个偷盗者太笨了,如果用剪刀剪断束铃绳,那不就得了吗?再不成可以放火,让他们惊慌再趁机揿下铃不就可以了吗?”果然,后面传来一片嘘声。“这也太卑鄙了吧?”“你以后一定是个小偷”……面对着同学的人生攻击,我不屑一顾,反正我习惯了——从一年纪到现在,我一直被同学鄙视,无所谓了。这时,她说了一句将贯穿我一生的话:这位同学能够多方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值得我们学习,他以后一定不是个小偷,而将可能成为新一代的“福尔摩斯。”台下掌声一片,而我的眼里早已噙满了泪水。半年的沧海桑田,踩过的路,有我的足迹,深深的,没有尘埃的覆盖,唯有你的呐喊。记忆的水珠欲散开,可我对七月还是敬而远之,因为离别有我,还有她!700字 初三 书信
-
又到清明时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天,是适合踏青的季节;春天,也是适合祭奠亲人的季节。记得小时候的那年春天的清明节,我们一家人驱车赶到了家乡——胡场。下了车,我和表哥买了几盒鞭炮,沿着一条路,过了桥,便出发祭奠亲人。一路上,我和表哥你向我丢鞭炮,我向你丢鞭炮。走了一会儿,妈妈说:“看谁先把老家找到。”我们异口同声地答应了。我们对着河对岸指指点点。终于,我们发现了老家。老家在绿树的掩映下,高楼大厦旁,显得那么孤单。到了下午,我们又踏上了旅途。到了乡间,春天的一切都好像欢迎我们似的。鹅黄的柳树舒展开柔软的枝条,跳起了疯狂的“霹雳”。快活的燕子唱着春天的歌,从树梢掠过。成群的鸭子跟鸭妈妈在小溪里戏水,眼前的大片无际的油菜花田……啊,好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我发现了种在小路两旁长在白色毛茸茸的植物,只要它被风一吹,就会飞走。我向表哥问:“这是什么东西啊?”表哥说:“这是一种叫蒲公英的的植物,只要它的种子被风一吹,就会四散开,飘到别处,长成一株蒲公英。”我说:“哦,那我们比赛谁打的蒲公英多。”哥哥答应了。我们每人抄起一根树枝开始扫荡。棍起棍落,天空中顿时飞起了一大片蒲公英的种子。我们正在争论谁打的蒲公英多时,一颗很小蒲公英的种子飘进我的口中,我下意识地把它吞了进去。起初,我还不以为然,后来这件事告诉了表哥,表哥哈哈大笑起来:“哈哈,这回你可惨了,蒲公英的种子会在你肚子里生根发芽的。”我顿时想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转,我想把它吐出来,可是就是吐不出来。我急的快哭时,妈妈安慰我说:“傻孩子,蒲公英是不会在你肚子里发芽的。”我心里舒服了许多。临近黄昏,在与去世的亲人相聚的欢乐和满面的春风中,我们心满意足的回家了。600字 初三 散文
-
又到桂花飘香时秋雨潇潇的时节,飘飞的落叶写下伤感的诗句。这一季,惟有桂花的香气,洒满校园。是啊,谁不羡慕初秋的桂花呢?百花早已谢落,惟有桂花在此刻写下自己的浓烈与炙热。生活中我们不也总认为自己的生命坎坷满路荆棘不断,而别人的生命里却总是馥郁芬芳吗。“中亭地白树栖鸦,冷霜无声湿桂花。”若经不起清晨秋霜的击打,许是那桂花的花儿也不会如此的美丽吧?当你赞叹王羲之笔力千钧、精妙绝伦的书法的时候。你可曾想过他临池学书二十载,忘却门外春风秋雨,那一方墨池里又浸透了他多少的汗水呢?当我们慨叹中国达人秀刘伟用双脚弹奏的曲子震撼人心的时候,你可曾想过他背后超越常人的付出呢?于是,我读懂了,桂花飘香的历程里一定浸润了无数的艰辛与努力,不惧秋霜。“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易安咏桂的词里饱含赞美。细思量,在这秋风乍起的时节盛开,珍惜最后的一点暖阳,这是何等的不易啊。想那刘备为后人赞叹,不也是因为他人到中年仍心怀天下?巴尔扎克为世人钦佩,不也是因为他几经波折终于著成《人间喜剧》吗?于是,我读懂了,桂花得到人们的赞叹也一定是因着它的坚持不懈。“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朱熹诗句中一个“独”字,又令人几多深思。成长的历程中,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志向,这是多么的不容易啊!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尽管“箪瓢屡空”,却依然吟诵出“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千古名句。苏轼一生多次被贬,但他“一蓑烟雨任平生”,依然高歌一曲“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于是,我读懂了,桂花独自芬芳的历程中一定有着它永不言败的坚定意志。生命中,难免挫折坎坷失意不顺。此刻,当我们在初三的征程中感到辛苦和疲惫的时候,去看看秋雨后的桂花吧,芬芳的背后蕴含着多少的哲理啊?多一份坚持,多一些执着,坚定前行的方向,我们也一定可以书写出自己如桂花般美丽的生命。750字 初三
-
又到雪花纷飞时脑海里,梦乡中,时不时地会想起那个冬天。一个年过七旬的干瘪老头儿,脸上写满了苍桑。他一个人静静地躺在那间漆黑又冷寂的屋子里,没人过问。只有到吃饭时,家人似乎才会想起他,端着饭去喂。这个人真的失去了太多太多……悄无声息地,这个人在那个雪花漫天飞舞的冬天离开了人世,从此他不再独自面对那冰冷的墙壁,不再被别人极不情愿的喂养,不再……,他终于有了自己想要的自由。有人离去,有人悲伤。而这个离世的老人就是我那辛辛苦苦耕耘了一辈子的姥爷。那年冬天,他就这样离开了,而我却站在异乡的土地上独自哭泣,因为被他一手带大的我却未见他最后一面。归心似箭,那天我踏上了回家的路……他终于入土为安了,默默地、静静地躺在那块他曾经劳苦耕作的土地上。依稀记得,曾经我和爷爷一起来这里种地,爷爷拿着锄头,用尽全力把锄头举起来,然后,用力向地刨去,爷爷满头大汗,但回头看我时还是微笑着。春种秋收,这里就是爷爷的宝库。而现在,现在这里真正的属于他了,他将永远,永远在这块土地上耕耘,然后,收获……四周很静,大家都呆呆地伫立着,看着那口大箱子被一点点掩埋……而我只能守在他的墓碑旁,痛苦的流泪……是的,无助的我无法挽回这一切。我恨我自己,为什么那个冬天我没有回去?为什么?为什么?这一切是天意还是……我不敢再往下想,害怕自己不能从阴影中走出来,有时不断地提醒自己:“不要被阴霾湮没,做个坚强的大男孩!”可世事往往不是人所能想象的,依然不能自拔,也因此放弃了太多。世间如此美好,我却如此暴躁,为什么不能因人而变化?又是一个万籁俱寂的冬天,只有纷飞的雪花、暴怒的大风在说话,我静静地趴在窗前,思绪早已飞出了人间来到了万世……我想起,那曾经在脑海里游动的,在麦田里呼叫的,没错,是它,就是它,我无法摸到,无法碰到。慢慢地,我静下了心,随着大风的来去,我哭了,只因为那时的自己太过分太顽皮,对别人的生死置之不理。雪依然在下,风依然在乱,而我的心却依然在落泪……800字 初三
-
又到柚子成熟时我最喜欢吃水果了,有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鸭梨、粉红色的桃子,可是我最喜欢吃的却是柚子。又到柚子成熟的季节,我又可以大饱口福,好好享受柚子带来的美味了。柚子还没成熟时是深绿色的,浅绿色是在它快成熟时。最后,变成了黄中带绿。这就表示柚子成熟了,可以吃了。成熟的柚子像个大皮球,它又大又圆,也像个大青桃,一看就让人垂涎三尺。我拿起刀,在粗糙的柚子皮上切了6条缝后,使出吃奶的劲想将皮剥开,可是柚子皮却纹丝不动。我只好叫来帮手——妈妈,只见妈妈熟练地将皮用手掰开后,里面露出一层白色的东西,我好奇地问:“这白色的东西是什么?”妈妈耐心地说:“这就是柚棉,它像妈妈一样呵护着里面的果肉宝宝。”皮一剥开,一股浓郁的清香扑鼻而来,立刻在房间里飘荡开来。而被剥去的柚子皮就像一朵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妈妈剥柚子皮的技术真是高超啊!妈妈又将雪白的柚棉撕开,这才露出柚瓣,它们就像橘瓣一样,但比橘瓣大得多。柚瓣就像兄弟姐妹一般手拉手地相依在一起。我迫不及待地掰下一片果肉,将它送入了口中,咬一口,汁水四溅,真是酸甜可口。这时妈妈对我使个眼神,我恍然大悟,便拿起几片柚瓣将它递给爷爷奶奶,爷爷奶奶直夸我长大了,真孝顺。我们一家人都爱吃柚子,那味道真是让人回味无穷。在柚子成熟的季节,与家人一起分享着柚子,真是吃在嘴里,甜在心里。550字 初三
-
昙花一现昙花一现,一夕的美丽。——题记我喜欢昙花的圣洁,更喜欢昙花的一现。昙花是一种既平凡又高雅的花,它的枝叶不分,每根枝叶离开根后,就像一个个调皮的孩子,向四面八方伸展。花像洁白的吊篮,长在枝叶凹凸处;像耳环,坠在妈妈的耳朵上。昙花生活很低调,白天不与白花争艳,子夜,夜深人静,她慢慢地走来,静静地绽放。那样的沁人心脾,那样的自信。她点缀了毫无生机的夜晚,夜晚也因此变得多彩。夜,是昙花生命的开始,也是她生命的终结。生命之短,犹如闪电流星,光芒耀眼。苟晓超老师,不正如昙花吗?24岁的年华,正值青春,如昙花一现,短暂而又美丽,却谱写了灿烂的人生诗篇。昙花,不与百花争艳,避开世俗,只在夜晚开放,正如苟老师低调行事的风格。平时教书育人,为人师表,默默无闻,不张扬,不炫耀。可却在“5。12”文川大地震时,为了救学生,把生的机会留给学生,自己却被埋在废墟中,他不惜牺牲自己的动人壮举,把生命推到最灿烂的一刻,不正如昙花一现吗?圣洁的昙花犹如他无私无畏纯洁的心灵,昙花的馨香,就是他勇于牺牲的那缕芳香,沁人心脾。苟老师的生命,就像昙花一样,花期虽短,他一夜尽情绽开无悔,绽放姿态却极为狂放。他昭告天下:人的生命长短,不由自己决定,但人活着,心中总有一个目标,为绽放的那一夜,只争一夕,只为一夕的美。昙花这一现,实为可贵,展示了生命的价值。有多少人,就是为了追求“昙花一现”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喜欢昙花一夕的美丽,更喜欢那些心灵像昙花一样圣洁,在生与死的抉择前,像昙花一样只争一夕,献出完美生命的人。550字 初三 书信
-
又到端午《又到端午》山东省青州市夏庄初中初(三)十班 作者:燕翔 邮编:262500清晨,打开窗户,一股浓浓的艾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心中一想:今天不正是端午吗?我们家也照例把艾插在门上。然后,妈妈就到柴房里拿柴火来做饭。今天是端午节,煮粽子是传统的习俗。昨天晚上,妈妈就包上了许多粽子:黄米粽、糯米粽的二掺和的二米粽,当然以黄米粽为最多。一缕缕炊烟轻飘飘地升入天空,淡雅而温馨。接着一股淡淡的粽香味弥漫在整个小院里,弥漫在我们的心窝里,满院的粽香一下子将蒙胧的睡意驱散得无影无踪。我狼吞虎咽地吃下两个粽子,吃完了,一股余香在心窝里荡漾。接着,我给奶奶送去了十个,再分一些给有小孩的左邻右舍。记得小时候,我们也会吃到各式各样的粽子,可是那时侯姥姥包,而现在妈妈包。我姥姥包的粽子比我妈妈包的还要好吃,这手艺还是祖传下来的呢!姥姥也是包黄米粽,因为黄米的黏度很大,粽子的馅儿也是三种,红枣、豇豆和白糖。姥姥包的黄米粽不仅好看,而且好吃。打开碧绿的粽叶,一颗颗金黄饱满的半透明米粒儿像鱼籽儿一样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中间还嵌着一颗大红枣儿,一口咬下去,细细地品味起来,那种深藏于黄米的馨香,便慢慢地于味蕾上浸润开来。我还记得每到端午,姥姥还会做许多小香包,里面塞着艾草,每人都给一个,挂在身上,小巧玲珑,还挺吸引人呢!还有五线丝,用红、黄、蓝、绿、白五种颜色的丝线制成的,戴在手上,听姥姥说还可以避邪呢!今年,我不能收到这些小玩意儿了,我也许再也不能吃到姥姥包的黄米粽了。这么好的姥姥离我而去,真是太可惜了。包粽子、系五线丝都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楚国人屈原。那么,这里面到底有个怎样的故事呢?战国时期,楚国有个著名的爱国诗人叫屈原,他才华出众,忧国忧民。一开始,楚怀王很器重他,封了他三闾大夫。屈原尽心尽力,显示出了超群的政治才能。可朝廷里一些人十分嫉妒他,想方设法陷害他,经常在楚怀王面前说他的坏话。渐渐地,楚怀王听信了小人的谗言,并把屈原流放到外地。屈原并没有被困难吓倒,在流亡的生活中,他写出了《离骚》、《九章》、《九歌》等许多传世的名篇。而且,他始终对楚怀王忠心耿耿,希望能在为祖国做贡献。这天,屈原在汨罗江边休息,忽然听到投降秦国的故事。他彻底绝望了,知道自己再没有机会为楚国效力了,于是纵身跳进了汨罗江里,以表示自己对国家的忠心。据说,这一天正是五月初五。人们听到屈原投江后,非常伤心,纷纷仍了手里的活儿,驾着大船小船来打捞屈原的尸体,可最终也没捞到,于是只好往江中投放饭团,祈求江里的鱼虾不要去吃屈原的尸体。第二年端午屈原乘船现身,他说饭团都被蛟龙抢走了,可蛟龙最怕五色丝线,包饭团时用苇叶包,再留几个角,这样蛟龙就不敢吃了。渐渐地,吃粽子、系五线丝就成了传统的习俗,并延续了2000多年,一直到现在。“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屈原虽然走了,可这种爱国精神的种子却埋入我们的心窝,我们只有让它发芽长大,屈原也就放心了……点评:本文小作者采撷了端午节的几朵浪花,用饶有趣味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独具匠心的笔法,向我们展示了端午节的故事。感情真挚,内容充实。你的文章越写越有味了,继续努力!指导老师:杨树玲1200字 初三 书信
-
又是春来时那是一个明媚的春天,小草赶走了覆在大地上的雪姑娘,摆动着纤细的身躯,狠命地钻了出来,迸溅出生命的活力。嫩绿的树叶不知在什么时候已经爆了出来,鸟儿蹦蹦跳跳搭建新巢,真可谓“万类霜天竞自由”呀!我和她坐在高高的台阶上,贪婪地呼吸着春天的芬芳,欣赏这美好的春天。我细细地打量,她是一个纯朴的农村小女孩。一双大大的眼睛,一个高高向上翘着的马尾辫,一身素朴的农装。此刻,她正双手托着腮邦,出神地望着远方。“喂,你在想什么呢?”我用胳膊肘捅了捅她。“我在想,大海会是什么样子?听大人们说,大海好大好大,一眼望不到头,而且好蓝好蓝……她深深地陶醉在自己的幻想中,眸子里闪着光亮。“说不定,海王的十个女儿也在里面。”我憧憬着,似乎看到了那广阔的大海,那种蓝色,蓝得清凉,蓝得明亮。“海王的十个女儿?”她转过清秀的脸庞,疑惑地看着我。“对呀,你难道没有看过《安徒生童话》吗?”对于她的问话我很诧异。“《安徒生童话》里有《海的女儿》这个故事。”“你可以给我讲讲吗?”“当然!”“海王有十个女儿,海里面规定,只有到了十五岁,才可以露出水面……”她一动不动,静静地听着我讲。“最终,她并没有杀死王子,而是把匕首扔到大海里,当第二天的太阳升起时,化为了泡沫。”我转过头,看到她的脸上有几抹淡淡的泪痕。她轻声问道:“你可以把这本书送给我吗?”我想都没想,大方地说:“明天你在这等我,我把书送给你。”“真的吗?”她高兴地跳起来。然后,她又坐下,拉起我的手,“谢谢你!”长这么大,我可是头一次听到别人对我说谢谢,这一句,可足足使我美了一天呢。晚上甜甜的入睡了。可是第二天,我就把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我依旧跑出去玩,一出门,远远地就看到了她正站在昨天我们相遇的台阶上,焦急的四处张望,头发已被吹得有些凌乱。我这才想起昨天的事来。刚要回去拿,可是想到那是自己最喜爱的书,却又舍不得了。正当我犹豫时,她看见了我,飞快地跑了过来,辫子一翘一翘的。“书呢?”她的脸上满是金黄色的灿烂的微笑。我刚想说回去拿,可是话到嘴边却又咽了下去,我故作疑惑地看着她,问道“什么书呀?”“《安徒生童话》呗!你不是说要送给我吗?”“我、我什么时候说要送给你了!”她的笑容隐去了,泪花在她的眼里打转,“你、你说谎!”“我没有!”我理直气壮地说。泪水再一次充盈了她的眼眶,她努力强忍着,但终于克制不住,溢了出来。她扭头跑了,我想叫住她,但是我最终还是没有这样做,伸出去的手僵在了半空中。以后就再也没有见到她。我觉得很愧疚,我为什么要这么自私呢?伤了她的心。如果我把书送给她又怎样呢?我只不过是失去一本书罢了,收获得却是一个小女孩纯真的憧憬。我真的很愧疚。又是春来时,我总是默默地站在当初我们相遇的地方,等待着,等待着,希望她可以像我当初见到她时一样,翘着小辫子出现在我的视线里……1000字 初三 书信
-
又到秋天,阴雨绵绵今天星期五吧,到这个周末,瑞瑞就有两个星期没来了,也不知道,她刚进初中的日子怎么样,习不习惯,还有被无数人谈过的像魔鬼般的军训,是不是也像我奶奶所预测的给练哭了。一切无从知晓。自从她上初中,我倒是很不习惯,虽然以前瑞瑞上小学也是两个星期回来一次,但总觉得这次不一样,就是空空的感受。小飞可能是我第一次提及到的名字,他是我叔叔家的孩子,也和我们住在一起。他也是今年的毕业生,和瑞瑞一起考的初中,不同的是,他要住宿,半个月回来一次,这样,我的生活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平常我看书写文的时候总是嫌他们烦,和小涛(他弟弟)一起,又是打又是闹,又是喊又是叫,因此我爷爷总说我们家开个幼儿园比较合适。在家长不在时,就更是翻了天,很少的情况下,我和他们一块称霸天下,煞有不把房顶掀起来誓不罢休的样子。但是,我面前的三个孩子,一下锐减到一个,好不习惯。我奶奶经常念叨小飞,小涛则是想哥哥想得吃不下饭去,从前的蹦蹦跳跳毫无了踪影,我爷爷开玩笑说,你从五年级一下跳到初一吧,好找你哥哥去,他只是嘿嘿笑,却笑得毫无生气。我是从来不发表任何见解,是想还是不想,是关心还是不关心,幸亏我有文字这种工具,可以把任何称之为感情的东西毫无顾忌地酣畅淋漓,在这里尽情挥洒。我好不快活!外面还下着雨,不大,很像我爷爷在地里喷农药的那种喷雾器所喷出来的不快不慢而又均匀极致的药剂,但不同于前者的是雨水没有味道,透明而冰凉。我在屋里看《萌芽》,因为没有时间,都有两期没有看了,好不容易遇到了今天这样的日子,好好补救一下吧。对于《萌芽》,真是颇多感慨,又喜欢看,又不愿看,每次读后都是无尽的感叹,又是无尽的感伤,说不定,今天的这种情绪就是被她感染的。总之是乱七八糟的,不想再谈及此事。刚才我奶奶听别人说,小飞今天下午就回来了,有点小兴奋,但我终究没问什么,继续我的事情,但心里还是起了些小波澜。五点多,他果真回来了,背着一个很大的书包迈进屋里,我甚至感觉,他长大了些,这在那个大大的书包前更是特别的明显。进屋后,他伸手递了我一袋干脆面,以前很爱吃的那种。但是,我确实很诧异,他还能带来零食给我吃,得知他的零花钱除了买干脆面外都没花后,更是感动了好久。原来,不知不觉中,我们的心已离得很近了,只是我们彼此都没察觉。六点多的时候——也就是我正写这篇文的时候,电话响了,是瑞瑞要回来,我妈妈送她来。真是双重惊喜。放下电话后我爷爷好像讽刺似的对我说,这回高兴了吧,你妹妹要来了。我笑笑,极力平静了心态,继续打这些文字。他若有若无的讽刺是有原因的,因为他的脾气不太好,动不动就训我们,我就说瑞瑞是被你吓跑的,你看都不来了吧。然后他的脾气就减半了。因为下了雨,路很难走,我爷爷就去接她了,还带着雨鞋。或许十分钟后,瑞瑞就到了吧,真的,马上就到了。九月四日,星期五1200字 初三 书信
-
又到秋天,阴雨绵绵这两天不知怎么的,心情出奇的烦,再加上这个星期二生了点小病,有点头晕,就变得昏昏沉沉了起来。浑身无力,像瘫软的面条一样,笔,连碰都不想碰,整天在面前摆一本课外书或杂志,呆呆地看,不想动。初三本来就挺紧张的,看着课本辅导书在桌子上摞的那么高,不禁有些心生畏惧,又恨自己不能一下把它们全学完。这时天又下起了雨,我出去了一趟,被雨淋的感觉已不想当初那么惬意,真是“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季节。我想我本不是那么娇气的,可这样“休闲”的日子,一直拖到了今天,这个星期算是完了,被我活生生的给糟蹋了。今天星期五吧,到这个周末,瑞瑞就有两个星期没来了,也不知道,她刚进初中的日子怎么样,习不习惯,还有被无数人谈过的像魔鬼般的军训,是不是也像我奶奶所预测的给练哭了。一切无从知晓。自从她上初中,我倒是很不习惯,虽然以前瑞瑞上小学也是两个星期回来一次,但总觉得这次不一样,就是空空的感受。小飞可能是我第一次提及到的名字,他是我叔叔家的孩子,也和我们住在一起。他也是今年的毕业生,和瑞瑞一起考的初中,不同的是,他要住宿,半个月回来一次,这样,我的生活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平常我看书写文的时候总是嫌他们烦,和小涛(他弟弟)一起,又是打又是闹,又是喊又是叫,因此我爷爷总说我们家开个幼儿园比较合适。在家长不在时,就更是翻了天,很少的情况下,我和他们一块称霸天下,煞有不把房顶掀起来誓不罢休的样子。但是,我面前的三个孩子,一下锐减到一个,好不习惯。我奶奶经常念叨小飞,小涛则是想哥哥想得吃不下饭去,从前的蹦蹦跳跳毫无了踪影,我爷爷开玩笑说,你从五年级一下跳到初一吧,好找你哥哥去,他只是嘿嘿笑,却笑得毫无生气。我是从来不发表任何见解,是想还是不想,是关心还是不关心,幸亏我有文字这种工具,可以把任何称之为感情的东西毫无顾忌地酣畅淋漓,在这里尽情挥洒。我好不快活!外面还下着雨,不大,很像我爷爷在地里喷农药的那种喷雾器所喷出来的不快不慢而又均匀极致的药剂,但不同于前者的是雨水没有味道,透明而冰凉。我在屋里看《萌芽》,因为没有时间,都有两期没有看了,好不容易遇到了今天这样的日子,好好补救一下吧。对于《萌芽》,真是颇多感慨,又喜欢看,又不愿看,每次读后都是无尽的感叹,又是无尽的感伤,说不定,今天的这种情绪就是被她感染的。总之是乱七八糟的,不想再谈及此事。刚才我奶奶听别人说,小飞今天下午就回来了,有点小兴奋,但我终究没问什么,继续我的事情,但心里还是起了些小波澜。五点多,他果真回来了,背着一个很大的书包迈进屋里,我甚至感觉,他长大了些,这在那个大大的书包前更是特别的明显。进屋后,他伸手递了我一袋干脆面,以前很爱吃的那种。但是,我确实很诧异,他还能带来零食给我吃,得知他的零花钱除了买干脆面外都没花后,更是感动了好久。原来,不知不觉中,我们的心已离得很近了,只是我们彼此都没察觉。六点多的时候——也就是我正写这篇文的时候,电话响了,是瑞瑞要回来,我妈妈送她来。真是双重惊喜。放下电话后我爷爷好像讽刺似的对我说,这回高兴了吧,你妹妹要来了。我笑笑,极力平静了心态,继续打这些文字。他若有若无的讽刺是有原因的,因为他的脾气不太好,动不动就训我们,我就说瑞瑞是被你吓跑的,你看都不来了吧。然后他的脾气就减半了。因为下了雨,路很难走,我爷爷就去接她了,还带着雨鞋。或许十分钟后,瑞瑞就到了吧,真的,马上就到了。九月四日,星期五1200字以上 初三 书信
-
又到槐花飘香时又是人间四月天,我寻着小路来到了槐花盛开的地方。不经意间的一抬头,我发现一些初绽的槐花,那些花蕾像半个豆瓣,头大尾小,亮白的小脑袋,一粒一粒的隐藏在绿叶之下,时不时露出半张小脸儿,然后又害羞似的躲藏起来。越往里走,槐花开的越多,那些清新的小花已经完全绽放,像一只只展翅欲飞的蝴蝶,又像一串串白色的风铃,可它们只会随风荡漾,不会发出声音。远远望去,这白色的槐花又像似白色的海洋,每次接近它,你就能嗅到淡淡的清香与甜润。在这白色“海洋”里,一个紫色的身影突然出现在我的眼前,我跑了过去,竟然是一串紫色的槐花,在这片白色里,它显得格外耀眼。此情此景,我的眼前不禁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很小的时候,姥爷带着我摘槐花。他拿一根竹竿,头上绑一把镰刀,把长槐花的枝条割下来,却不伤害槐花树。每当我问姥爷为什么不把整个枝头都弄下来时,他总是笑笑,说:“明年还要摘槐花呢!”每一次槐花落地,我和姐姐就捡起来,对着篮子,一捋,槐花就纷纷落于篮中。篮子渐渐满了,我们带着这些收获跑回家。姥姥就会熟练地把槐花放入盆中,倒入清水,洗两三次,放在阳光下晾一晾。等水气消失,姥姥再洒些面粉,搅拌均匀,放入锅中,蒸几十多分钟,那时,我和姐姐就站在旁边眼巴巴地看着。时间一到,我们就会扑向厨房,一人盛上一碗,加些蒜汁,津津有味地吃起来。而姥姥就会在旁边笑眯眯地看着,然后,缓缓地说:“慢点吃,别噎着!”那时的我,吃着香甜的槐花,心里总是美滋滋的。现在,我也不常常去姥姥家了,姥姥和姥爷的头发也像这槐花一样白了。我想,槐花飘香的季节,他们是不是也在摘下那些白色的槐花呢?650字 五年级
-
又到红叶飘落时坐在窗前,窗外除了朦胧的月色,淡淡的月光之外,我没有寻找到任何。忽然一阵寒风带着什么东西吹了过来,是什么?原来是落叶的香味。哦,秋天来了……秋天是最迷人的季节,至少我是这么认为。要我如何形容她呢?倘若说春天是充满活力的少女,那么秋天则是成熟稳重的女士,孕育着激情、内涵,总显得那么温婉、柔美;倘若说夏天是心浮气躁的小伙子,那么秋天则是得意深沉的男士,带着成功、胜利,总表现得那么冷静、镇定;倘若说冬天是变幻莫测的老者,那么秋天则是拥有着思想、追求的理想主义者,总显得那么出色、精彩。或许这是一个夸张的比方,但绝对是真实、确切的。每个人从出生到长大,再到年迈,是一个成熟的过程。当人生停在中年的时候,也许没人提醒你已经在人生的秋天,但你自己必须清楚,你需要问自己:我的生活是如何走过的?现在我的生活是否是奋斗后的收获?我所走过的路是否已经成为最实在的经验?你还可以问自己很多,但绝对不可以放纵自己,放纵自己的生活,毕竟秋也是另一种开始。若将话语谈小一点,每个人走过了无数的秋,因为秋是另一种美好的回忆。当人们将自己推向另一个高台阶时,自己已经走过了一个深秋,因为人并不完美,所以回忆中只是一个残秋。残秋中的回忆是生活的每一点小细节,她所扮演的角色太多,也许会是开心、欢乐;也许是沉闷、悲伤;也许会是痛苦、难过……总之,没有谁能够真正理解秋,更没有谁能够用秋心中的想法去诠释她。当然,每个人都尝试着去追寻、去探索。这时候,还回在生命的回忆中将“秋”串连起来。夜色总是朦胧,月光总是那样黯淡,我在寻思着,思索中依然不能找寻到结果,只是看见那飘落的红叶,不得不感叹:哦,秋天又来了。那个就是属于我的秋,我这个阶段生命中的秋……650字 初二 散文
-
又到花落时花开有时,花落无期,花开花落,惹人怜。繁华落尽,只剩真心,有缘相聚,无缘相随。眼间,已经过去三年多了,如今也不知心上的你身在何方,每当一个人站在熟悉的海边,微风吹过我的脸,勾起了我对你的思念,便想起了家乡的梨花雨。你说:“梨花纯洁,芬芳,真挚,闻起来还带一阵清幽淡雅的香味,梨花落下时好像是下雨一样。”因此这便成了我们口中的梨花雨。三年来,我每一天都在思念你,在没有你的日子里,我的生活少了快乐,整天傻傻地过着,不知不觉地想着,想着我们曾在一起度过的每个时刻,有欢笑,有难过,有失落,这段日子是我最难忘的。晚风吹,梨花落,分离时,泪不断。当年,你我分别在梨花树下,你对我说﹕“一年后,下梨花雨时,你就会回来。”说完后,你便身就走了,我忍不住了,泪水流了下来,渐渐模糊了你离开的身影,一年后,我依然在此等候着你,这时下起了梨花雨,我想你一定会回来,但我左等右等也不见你回来,傍晚时分,风夹杂着寒冷,大街上的人都往回家的路赶,而我还在这等候着你,我坐在梨花树下的石凳上,寒冷的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摸了一摸石凳的表面,是热的,我看了看街上的灯都熄灭了,我想你是不会回来的,泪水再次流了下来,脑里又渐渐地浮现出你离开的身影。梨花雨落下,调零着将尽的缘分,深思的我终于明白,你我知道以后相见太难,相见不如离别,又何必感伤离别呢?春夏秋冬是四季,花开花落又一年,这一等便是三年多了,也不见你回来,我渐渐失望了,尽管泪水湿透了双袖,也不见你回来的身影,如今我也看透了这人世中的种种离别,相聚。若你想起我,不必抱愧当时承诺太重,聚散无常,怨谁错。人世中的相聚或离别,仿佛一个身,一圈接着一个,连成生命的舞蹈,有的人,还会回来,有的人,知道再见太难,终于明白或许有些事情没有必要在等,但幸运的是,爱的邂逅,每一天都会发生。又到梨花雨落下了,是时候,你也该回来了吧。650字 初二 散文
-
又到桂花飘香时金秋十月,从第一片落叶着地开始,植物皇后桂花也就飘香于四方五海了!金色的桂花十分惹人喜爱,树上有鹅黄的嫩叶,嫩绿的新叶,有墨绿的老叶子,从外形上,金色的桂花,花瓣有秩序地向四周排出,像士兵有秩序的排队一样,中间有星星点点的花蕊,金黄金黄的,像星星落入花中。仿佛故意有人点缀上去的一样!十分动人,真是天公作美花,花托嫩绿色的,十分好看,托着一团团一簇簇金桂花,让人看了烦恼就抛到云外去了!桂花树上的花十分特别,并不是一般花能拥有的,它香得十分浓重,有一种闻了让人依依不舍,不说十里香,至少整个学校都浸在这香河中,让人闻了还不够,忍不住凑上去嗅一嗅,好似广玉兰的气味,却含有清新的玫瑰香气,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桂花拥有万物中特有的香气,含苞待放时,像一个果仁一样,似一个小姑娘不肯露出脸来,桂花引来一些不知名的小虫子来采蜜!采得十分勤劳呢!桂花的用途广泛,可医用、药用、食用,可以酿出营养丰富、口感甜蜜的桂蜜,喝了让人回味无穷,还可以冲泡茶用,感到心里畅快,让人心旷神怡,它也有治疗疾病的功效!最好的还是泡饭用,泡饭喝在嘴里再嚼一下,会让人感到有一丝丝香气,当微苦瞬间逝去,甜丝丝的口味又在嘴里蔓延,芬芳令人愉悦,身心完全释放,悠然滋味时刻畅爽,丰富口感香淡诱人。令人“一吃不知道,吃了忘不了。”也可以做桂花糕,香酥轻软吃起来格外香甜,桂花分为两种,一种金桂另一种是银桂,金桂比银桂好,因为金桂比银桂香,花是金子的颜色,而银桂呢却比不上金桂子。银桂因为没有金桂香,并且颜色是米黄色的。桂花的花蜜是蜜蜂的最爱,我家有几株桂花树,引来了一窝蜂,我高兴的想:快快酿蜜吧!酿好了就给我们吃吧!今年十月,又是桂花飘香的季节。650字 初二 散文
-
又到油菜开花时总感觉今年春天来得比较迟,可当我看到宿舍前的那黄黄的一片时,才发现春天不知何时已悄然而至了。三月的初旬总抱怨油菜花太爱太小,不好看,而现在每每透过窗玻璃就能看见成片的油菜花,那一片黄色的海洋,风一吹,浪花在翻滚,我的心随之荡漾,成片的黄色虽然看着耀眼,但给人一种美感,让人置身于童话般的梦境,徜徉于黄色的花海,我的心也在澎湃,充满活力。世界多么美妙,这春天多么美好,难道我们不应该享受春天,热爱生命吗?又是一年春柳绿,又到油菜开花时。从一个依偎在妈妈怀抱中的娃娃,我已长成了现在的六年级学生,光阴荏苒,似水年华,可那曾经的日子不再回来了。早晨,总认为又要“熬”漫长的一天,待到晚自习第三节课时,觉得一天一匆匆的过去,时间走的也太快了吧!渐渐的,我在每天的生活中寻找乐趣。每天和同学们说笑,与伙伴游戏,发现学习的乐趣……我的每一天都很充实,都充满希望,时间早已不再漫长。偶然间发现班主任的头上竟有了一根银丝,父母的白发也难以计数了。一个人从孩子到老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转瞬即逝。不要抱着“还早呢”的想法无为度日,想想:当我们一次次从棉袄换成T恤衫,也就意味一年的结束,如此循环又有几个十几年呢?不想长大,可终究会长大。因为我长大了,父母就衰老了。每每听到《烛光里的妈妈》心中就感慨万分,总有一天妈妈会成为“烛光里的妈妈”,大家也都会成为烛光里的“妈妈”,头上泛起层层霜花,眼睛失去了光华,腰身也不再挺拔……人生翻来倒去,人们害怕死亡,却无法战胜死亡。死后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无从解答。来喝不来有什么区别呢?而我的日子还会那般匆匆吧。又到油菜开花时,又是一年春柳绿。在无数次“又到油菜开花时”,我们在寻找新的希望。巢湖市私立学校六年级:谢雨650字 六年级 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