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春天到了,和风送暖,太阳也变得暖烘烘的。大地开始解冻,变得松软来。
在我的家乡,最能显示春天的信息的就要算白杨树上的白杨胡了。你瞧,别的树木还没有多大的变化,而那一棵棵高大挺拔的白杨树上的“白杨胡”,不知什么时候悄悄地露出了头,而且一天天变得又粗又长。毛茸茸、蓬松松的“白杨胡”在春风吹拂下摇摇晃晃,飘飘悠悠,仿佛在跟人们说:“春天到了,天气要变暖了。”
我常听老农说:“白杨胡不落干地。”真的是这样吗?我半信半疑,决心弄个明白。
一场春雨过后,我进行了仔细的观察,“白杨胡”在雨后那沁人心脾的湿润空气中纷纷扬扬地洒落在大地上。这是为什么呢?是巧合,还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呢?
原来“白杨胡不落干地”有两个原因:第一“白杨胡”就是白杨树的种子,不过它的种子又轻又小,就藏在毛茸茸、蓬松松的“胡”里。因为种子既小又轻,不象别的植物种子成熟以后有一定的重量,能自然地落在地上。第二,春雨过后毛茸茸、蓬松松的“胡”吸足了水分,重量增加了许多,再加上雨后的春风一吹,“白杨胡”便洒落了一地。这种有趣的自然现象年复一年地出现,难怪有经验的老农说:“白杨胡不落干地”了。
“白杨胡”落地的时候,正是我们这里忙种春蒜的时节。
朋友们,大自然是多么有趣呀!让我们一同到大自然中去仔细观察和深入研究吧!
简评:本文作者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白杨胡”不落干地的原因:“白杨胡”既小又轻,不象别的植物种子有一定的重量,成熟后会自然落子。只有在春风过后,毛茸茸、蓬松松的“胡”吸足了水分,重量增加了许多,再加上雨后的春风一吹,“白杨胡”便洒落了一地。同时告诉人们:“白杨胡”落地的时候,正是忙种春蒜的时节。
邮小四年级:哈师大飞
我的外婆
外婆今年已有五十六岁,仍精力过人。我爱我外婆,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触及到我内心深处,是无法忘怀的。
外婆是农民出身,祖籍广东汕尾,生在海丰县可塘镇下的一个小村子。十九岁结婚,有三女二男,现子女们大都已在城市里工作生活。
外婆常跟我提起,在那段穷困的日子里,她总是天不亮就起床,事先把种田、种菜、喂猪、煮饭这些活干好,以便腾出更多的时间来照顾五个孩子。可是一到农忙,外婆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没法多照顾孩子,只好让孩子们在地里爬着。在烈日下,外婆的衣服被汗渗透,豆粒大的汗水像断了线的珍珠往下滴落,一双粗糙的手竟被磨破了皮而不慎出血。有时候由于腰酸痛过度,外婆不得已腾出一只手使力捶背。那是多么辛酸和痛心的事情啊!
熬到家中的子女正是入学时,由于那时生活处境的窘迫,村里人闹着“罢课”,村里的父母不再让自家的孩子去上学,他们叫嚷道:“我们乡下人生来就是耕地的命,读书不就是识那一两个字吗?有何好的!只会成为一种累赘!”外婆潸然泪下,摇了摇头,叹息道:“家无读书人,谈何改变命运?”她的想法始终跟村里人是不一样的。
外婆又一次用自己的辛勤的双手,披星戴月,起早摸黑,坚持让自家的孩子顺利完成学业。
时至今日,外婆那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也启发了我探索知识、拼搏向上的思想。
再后来,子女们都成家立业了,外婆的担子终于轻松了些,但外婆的勤劳的本性仍未改变。
那时我五六岁便和外婆一起在乡下生活,也常跟在外婆去地里忙前顾后。也常跟着外婆在田野里弯下腰,顶着朝阳,挥着汗水,播撒种子;也常跟着外婆,伴着夕阳,哼着小曲,驱着鸡鸭归笼;也常跟着外婆,在厨房里,惊讶地看着她把各样的食材如魔法一般变成一道道美味佳肴。
我想,或许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渐渐体会到外婆在我心目中是如此神通广大的。
等我稍大后,我离开了外婆,跟随父母在城市生活。有时一年回去探望外婆两三次,她还是和往常一样勤劳,在地里种种菜,养养鸡鸭,总是闲不住。每有子女探望时,纵使子女万般不愿,外婆也会亲自在厨房煮饭炒菜,忙得不可开交。
当我们坐下来聊天时,我们都劝她现在年纪大了,不必每天操劳,应当多注意身体。外婆轻轻地笑了:“正是老了才要多活动筋骨,什么都不做就干愣着,那就真是老了啊!”
我深受感动,我知道外婆是勤劳的,是个闲不住的人。但正是这种勤劳本性,在那个生活拮据的年代,她始终无怨无悔地劳作着,让家中的子女顺利成长,完成学业,成家立业。
也正是这勤劳的本性,给予了我成长的力量!
相似题目
-
白杨坐在急驰的火车上,望着窗外一大片荒漠,狂风卷来,飞沙走石,黄沙漫天飞舞。忽然间,两排白杨映入眼帘,它们个个生机盎然,笔直的身躯,扎根边疆,毫不受恶劣环境影响。望着它们,我的记忆不禁又回到了几年前的那个下午。那是一个平凡的下午,我坐在乡下家的书房中写作业。窗外,花园中繁花似锦,百花争奇斗艳,远处千岩竞秀,到处春生似海,一副生机勃勃的景象,为大自然增添了别有一番色彩。其中,在花园中却只种了一棵白杨树,它生着细长的枝干,轻风一吹便摇来摇去,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在这色彩斑斓的花园中,它显得格外突兀,令人厌恶。过了许久,突然,一道闪电划破天空,紧接着雷声大作,好似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我猛地抬起头,便发现刚刚的晴空万里早已不见了踪影,天灰蒙蒙的,黑云稀稀疏疏,在天空中飘飘悠悠,乌云密布——一场暴风雨即将到来。我慌忙关紧窗户,又看了一眼那一棵白杨,心里不禁又对它生起了怜悯之心。雨下起来了,夹杂着阵阵狂风,肆意地摧残万物。我目不转睛地盯着那棵树,看着它痛苦地摇来摇去,恨不得将它抱进屋里,但也却无能为力。雨越下越大,窗外的一切逐渐变得朦胧,我干脆拉上了帘子,再不管他罢。不知过了多久,雨停了,天又放晴了。我拉开帘子,打开窗户,果不其然,那一棵白杨树被风刮得枝折花落,落叶,枝干散落满地,有些细长的枝干也被折断了,眼前的情景惨不忍睹,让我感到惋惜。我便出门来到它面前,拾起零零散散的枝叶,集中在一起,又将折断的树干拔去罢,随手插了一根树枝,便不在管它罢。过了几个月,我又回到了那里,远远地望见花园中“多”了一棵树,我感到奇怪——莫非有个善良的人又种了一棵?怀着好奇心,我来到了它前面,眼前的景象让我惊讶:我发现了那一堆之前散落的树枝,这棵树原来就是当时我栽下的那根树枝啊!我又摸了摸树枝上尚未愈合的“伤口”,不禁感慨:白杨树看似弱不禁风,实际上它却有无穷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啊!回到现实,望着窗外的荒漠和一棵棵白杨,我不仅对它充满了敬佩。其实人也是一样,做人就应该坚韧不拔,持之以恒地向前前进。在前进的路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与挫折,这时便应该放慢脚步,认真思考如何度过难关,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具备只前进,不退缩的精神,要有毅力,也要有动力,不受任何外界环境的干扰,永远记住:只要肯努力,哪怕过程在艰难,也有机会离终点更进一步。我再次把目光转向那一眼望不到尽头的一棵棵白杨,在我心中,它们是那么的不起眼,那么瘦弱,而又那么威武。1000字 高二 散文
-
白杨白杨树是西北最普通的一种树,只要有草的地方,就有白杨树的影子。白杨树是不太讲究生存条件的,大路边,田埂旁,甚至有点黄土的地方,就有她伟岸的身躯。她不追逐雨水,不贪恋阳光,在贫瘠的土地上,给一点水分,白杨树的一截枝条就会生根、抽芽。白杨的叶子一半是绿色的,一半是白色,风一吹,那一树几乎全是白色。片片树叶都是它的眼睛呀!像哨兵一样,用他的亘古不变的目光专注地端详着你,希望你也有树的雄壮的魂魄。我敬佩白杨,敬佩它的坚强。它虽然平凡,但它不怕风吹雨打,它不求给它好多水,只要有就行……大雪纷飞,白杨树!你挺起不屈的头颅挡住漫天的大雪;数月干旱,白杨树!你挺起坚实的胸膛挡住无限的风沙; 河堤决口,白杨树!你挺起坚实的胸膛挡住肆虐的洪水。我们不是要学习这种不畏艰难、默默奉献的精神吗?啊!白杨!你是我心中的偶像!你的坚强让你不平凡!350字 初一
-
白杨我是一棵白杨树。西北的一种极普通的树。但我们白杨家族却又那么不平凡。我是一种力争上游的树,我们有笔直的干,笔直的枝。我们的干都丈把高,枝丫就如人工加过工似的,形成一束,绝不会旁逸斜出。我们宽大的叶子片片向上,没有哪一片叶子歪着长,倒不用说“倒立”了。我们白杨的皮肤光滑有银色晕圈,微微显出淡青色,我们是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但是我们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口粗细的我们,却努力向上生长,高到丈许,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我们没有优美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人们如果说我们不美,如果美专指“优雅”或“旁逸斜出”之类的语言,那我们不算树中的好女子,但我们正直、朴实、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提我们的坚强不屈与挺拔,我们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人们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遇见了我和我们的家族,那么人们会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向我们一样傲然守卫人们家乡的哨兵;这样枝枝叶叶紧紧团结,力求上进的我们,宛然象征了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心中的那种精神和意志!人们赞美我们,因为我们象征了中华民族崛起的那个不可估量的意志与精神。我们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但我们绝不是平凡的树!500字 记叙文
-
白杨我欣赏校园白杨有人说:“一棵树有什么值得欣赏的?”但是我欣赏我们校园的白杨,校园白杨的许多地方都值得我欣赏。我欣赏校园白杨外在的美。校园白杨的姿色是美丽的,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所有的枝丫一律向上,而且仅仅靠拢、它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粗壮的树干高过楼顶,我们仰起头来,才能看见它就像达三似的树冠。这不仅因为它高大,而且它有柔和的银白色的枝干,茂密的绿缎子似的枝叶。比起操场周围的槐树和松树来。更显得光彩夺目。一阵微风轻轻吹过,白杨便会伸展出它那挺拔的身腰,翩翩起舞,宛如轻风吹拂其水面的层层浪花,美丽极了。我欣赏校园白杨的内在美。校园白杨时刻都在贡献着自己。在烈日炎炎的夏天里,白杨像把撑开的大伞,严严的遮住了那烤人的阳光,同学们在树下乘凉、唱歌、讲故事白杨紧静静地站在操场上,好像一位饱经风霜的慈祥的老人,红日东升,满脸含笑迎接跨进校园的同学们,夕阳西下,它满怀喜悦目送我们走出校园。一阵微风吹过树梢,树叶哗啦啦作响,多么像老人发出的爽朗笑声呀!校园白杨就是这样。啊!它的美让他变得如此高贵!校园白杨的美让我不得不欣赏它,因为我已经被校园的美吸引了!450字 六年级 状物
-
白杨白杨它,是那样挺拔。在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总会看见它那高大挺秀的身影,即使那是寸草不生的地方。它,是那样顽强。在坚硬无比的旱土上,只要给它一点水份,它就能茁壮得成长。它,是那样坚强。每天顶着火辣辣的太阳,经受种种磨难,但还像战士那样斗志昂扬。它,是那样无私。生时,可以绿化环境,死时,可以用来造纸。它,就是那绿衣战士——白杨。我们祖国的边疆建设者也不正像白杨吗?他们为了自己的祖国,离开了自己富饶的家乡,来到那偏僻的边疆。冒着重重困难,来建设着边疆。啊!那些建设边疆的人们。如果没有你们,今天的西部哪有这么辉煌!250字 五年级
相关推荐
-
白杨春天到了,和风送暖,太阳也变得暖烘烘的。大地开始解冻,变得松软来。在我的家乡,最能显示春天的信息的就要算白杨树上的白杨胡了。你瞧,别的树木还没有多大的变化,而那一棵棵高大挺拔的白杨树上的“白杨胡”,不知什么时候悄悄地露出了头,而且一天天变得又粗又长。毛茸茸、蓬松松的“白杨胡”在春风吹拂下摇摇晃晃,飘飘悠悠,仿佛在跟人们说:“春天到了,天气要变暖了。”我常听老农说:“白杨胡不落干地。”真的是这样吗?我半信半疑,决心弄个明白。一场春雨过后,我进行了仔细的观察,“白杨胡”在雨后那沁人心脾的湿润空气中纷纷扬扬地洒落在大地上。这是为什么呢?是巧合,还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呢?原来“白杨胡不落干地”有两个原因:第一“白杨胡”就是白杨树的种子,不过它的种子又轻又小,就藏在毛茸茸、蓬松松的“胡”里。因为种子既小又轻,不象别的植物种子成熟以后有一定的重量,能自然地落在地上。第二,春雨过后毛茸茸、蓬松松的“胡”吸足了水分,重量增加了许多,再加上雨后的春风一吹,“白杨胡”便洒落了一地。这种有趣的自然现象年复一年地出现,难怪有经验的老农说:“白杨胡不落干地”了。“白杨胡”落地的时候,正是我们这里忙种春蒜的时节。朋友们,大自然是多么有趣呀!让我们一同到大自然中去仔细观察和深入研究吧!简评:本文作者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白杨胡”不落干地的原因:“白杨胡”既小又轻,不象别的植物种子有一定的重量,成熟后会自然落子。只有在春风过后,毛茸茸、蓬松松的“胡”吸足了水分,重量增加了许多,再加上雨后的春风一吹,“白杨胡”便洒落了一地。同时告诉人们:“白杨胡”落地的时候,正是忙种春蒜的时节。邮小四年级:哈师大飞600字 四年级 状物
-
《白杨》读后感今天,我读了这一篇课文,深受启发。课文讲的是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亲接孩子去新疆读书。在去新疆的车上,向自己的孩子介绍戈壁滩上的白杨,借以表达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同时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像白杨树那样,哪儿需要他们,他们就在哪儿生根,发芽。读完这篇课文,我感到这位边疆建设者有着博大的胸怀。许多边疆的建设者们也如这位父亲一样,有着远大的志向。相信通过自己的子子孙孙开发边疆,可以让边疆变成美丽的地方。他们自己甘愿默默奉献着一切。。。。。。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的老师,在三尺讲台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孜孜不倦,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祖国栋梁。有时为了自己的学生,忘了自己的儿女。为了一个班级,忘了自己的家。他们那种甘为人梯,默默奉献的精神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他们都象白杨。大戈壁需要他们,他们就在那生根发芽了,无论多艰苦的环境,他们都能茁壮地成长。我爱白杨,更爱有白杨精神的人。350字 四年级 读后感
-
《白杨》读后感今天,我们学了白杨这篇课文,从文中,我知道了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天展开讨论的事。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上志向和奉献精神。本文一共分文四个意义段,分别讲了:列车行驶在茫茫的戈壁,窗外飞快的闪过白羊的身影。爸爸介绍白杨树。最后是,爸爸借白杨表达自己的心意,和即可小白杨正迎着风沙成长的几件事。其中,这一句中“高大的白杨树”和“小树”分别象征着爸爸和孩子:“迎着风沙成长"指在艰难的环境中成长。这句话的意思是:爸爸希望自己的子女如小树一样经常锻炼,同自己一样成为边疆的栋梁之才。文中其他含义深刻的句子有,”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这儿需要它们,他们就在这儿生根发芽了“……这就是白杨树,顽强向上,粗壮,挺拔,不软弱也不动摇的白杨树。四年级:任仕杰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400字 四年级 读后感
-
赞美白杨岁月匆匆,时光如梭,不知不觉,我已经在学校度过了四个春秋。走进校园,我总觉得有股莫名的亲切感只往我身上涌,但是最让我感到亲切的是校园路上那一棵棵白杨了。走过大门,就是那宽而直的校路,校路两边的白杨树挺拔而高大。春季,白杨树打出的新芽仅有两厘米那麽长,翠绿的颜色,形状小的可爱,像一个个天真的小孩,枝干粗壮而笔直,这样的树生出这样的芽,真让我匪夷所思。夏季,新芽明显比去年大得多,但唯一不变的是那翠绿的颜色,白杨树树根还是以往那样的高大,粗壮,他们四分五叉长短不一,像一个诺大的钳子稳稳的牢牢地抓住土地,他们身上我似乎感受到了士兵一样不怕酷暑炎热顽强不屈的精神。秋季,叶子已经长成了,我们都坐在树下乘凉,叶子密密麻麻,不留一点空隙,在树下乘凉好惬意啊!冬季,树叶已经掉光了,树枝光秃秃的,但它的精神依旧还在。到了冬季后期,枝干上就有长出了毛茸茸的东西,像毛毛虫似的,开满了整棵树。这样的树围绕着这样的路,这样的路衬托着这样的树,显得学校格外清新。我爱我的学校,更爱那高大、威武、稳重的白杨树!400字 四年级
-
白杨花在去姥姥家的路上,有一位叔叔正在砍白杨树枝,远远就听见“咔哧”一声树枝落地了。红红的白杨花,两个一伙,三个一簇随风舞动。长大的白杨花像毛毛虫,像蚯蚓,又像海参;刚探出小脑袋的像蚕蛹。它们每个头上都戴着一顶尖尖的小黄帽。稚嫩的白杨花颜色深红,稍大点的是浅红色,长大的就成了绿色的了。摘下一个放在手里,柔柔的、软软的,轻轻地抖一抖,落下颗颗红色的小珍珠。白杨花不是很漂亮的花,但我很喜欢它。150字 四年级 叙事
-
白杨在戈壁滩上,有一排白杨,像士兵身着绿军装守卫在祖国的边疆。挺拔的身躯,碧绿的叶片;直得如笔杆,高大得如山。在荒芜的戈壁上,树立着这排白杨;在干渴的沙漠上,闪着绿色的光芒。在这白杨的身旁,已不是枯黄,他那绿色的臂膀,永远留在我们身旁。100字 二年级 状物
-
白杨(2)“我喜欢一棵白杨,因为有一天,它会老去。”对这句话我起初并未有感触,后来深思才被其打动。白杨在缓缓老去,我们也在被时光打磨,当时间的长河缓缓流逝时,有一棵白杨在你身边,你可以靠着它,站着和它对视,或者紧紧抱着它。可惜,这位像恋人一样的白杨,老得太快太快,留下孤孤单单的你。你也将老去,可白杨却早不在了。不过,也许,它还剩下树根,可以供年老的你坐上去休息打盹儿;也许,它只给你剩下了一片落叶,却可以让你在想念它时,勾起你的回忆,让你有所安慰。这白杨,像我们的父母。风霜雨雪在它的树干上留下千百种伤痕;春夏秋冬在它的年轮上划上一圈又一圈。可它依旧在我们身边,没离开过。在我们年轻时,目送着我们踏上奔向远方的征程;在我们中年时,安慰着我们寻找心灵的归途;在老年时,他们已经逝去,给我们留下的是苍老皱纹旁的点点泪花。他们对我们的教育,影响着我们的一生。他们就像是那棵高大的白杨,而我们则是那树枝上振翅欲飞的雏鸟,有了大树的高度,雏鸟才得以翱翔蓝天。白杨,又像是我们自己。在历史长河中,每个普通人仅是一滴水一粒沙。宇宙如此浩大,而我们又何其渺小,所以我们更应像一棵白杨,安安静静地生长,默默无闻地老去。而不应把苦和乐,难和易,分得很清楚。假如一个人能够把这些事情调和,不偏激,不极端,那么生也好,死也好,哭也好,乐也好,难也好,易也好,这不是很洒脱自在的生活吗?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白杨生命力顽强,在许多环境都能生存,但本质的习性却不曾改变,这不就是境随心转?人的生存与生活也是这样。生存中,人是生活在社会的,人与人之间是不可分离的,而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需要沟通,沟通不成则妥协,而妥协不成时,最好的就是原谅和容忍;生活中,人更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过一种自在洒脱的生活。所以,像一棵白杨一样生活。750字 初中 状物
-
白杨礼赞我家屋后,二十年前我植下的一排白杨树苗,现已长成一片树林,枝繁叶茂.\\每年的五一前后便抽绿,长叶生枝。刚生出的小叶是浅绿色,黄中渗绿,幼嫩可爱。几天后随着叶子的生长颜色逐渐变绿,最后变成了深绿色。由春妆换成了夏妆。说来也奇怪,六一前,竞有那么一两棵树扬花结籽。风吹来,白花花的杨絮大如雪漫天飘落,纷纷扬扬,萧萧洒洒。不逊色柳絮飘洒的景况。当你拾起一团羽绒般的杨絮,细心观察会惊奇地发现柔软的杨絮中,竟然包裹着一颗用眼几乎看不见一粒小得出奇的树种。真是让人想像不出,高大的白杨树,竟然结出那么小得出奇,却能随风飘落的种籽。哦,明白了,白杨是想让那些小得出奇的孩子们,遍游丗界,到处安家,生长成茂盛参天的数以万计的———白杨树。您用心良苦啊,可敬的白杨树。300字 三年级 状物
-
白杨赞我最喜欢的树是白杨,因为它有着一种精神,在默默地为人鼓舞重新站起来。白杨生活在北方和边疆,它那粗壮的枝干,挺拔的土里生长,它也不用人拿水来养它,它在土里自己找水源,生命力非常强。一般的白杨树有三层楼那门高,有烟囱那么粗,一年四季挺立不动,枝枝叶叶紧靠团结,力争上游,倔强挺立,不折不挠,像个守护神。白杨树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这可是一个深奥的道理啊!这段话如果是描述一个人的,如果这个人受到麻烦或者挫折,就要想一想白杨的精神,再让自己从新站起来,勇敢地面对。湖南省常德市津市市德雅中学初一:孔成林300字 初一 状物
-
白杨赞白杨,很普通,生长在大戈壁,可也是这种植物,让我心底的那份敬佩油然而生,为他赞颂。在漫无尽头的,黄沙漫天的茫茫大戈壁滩上,一排挺直的白杨如同训练有素的战士一般站在戈壁滩上,放眼望去,只有浑黄一片,戈壁滩干燥炎热,很少有植物生存下来。这儿比沙漠环境还要恶劣,了因为这没有一株草,哪怕是一株生命力旺盛的芨芨草也没有。隔壁就是如此,没有人愿意到来,没有植物愿意在此安家。可白杨不同,他不讨厌隔壁的恶劣环境,执着而坚韧的屹立在那里。也许他觉得只有在那儿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他要为边疆的建设尽绵薄之力。当风沙席卷而来,当雨雪无情拍打,那洪水如魔鬼般攻来时,当种种不幸一齐降临。但他仍然那么直,那么坚强。他从不向往温暖水乡,戈壁才是他最好的去处。因为,在水乡,它微不足道;而在大戈壁,它可以抵御风沙、雨雪的侵袭,为祖国发展添砖加瓦。他是最普通的民众,外表及不上似贵族般的楠木那么华丽,可他却能有如此崇高的精神。他如所有边疆建设者一样,决心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守护边疆!当最后一缕阳光殆尽,当夜织上天幕,当北风习习呼啸之际,看着那白杨,他那么直,那么坚强,是中华民族不屈象征。我要痛恨与鄙视的是过着纸碎金迷,草菅人命的贪官污吏,你们尽管去赞美那楠木吧!这只能显示出你们的迂腐与愚昧。只有这白杨能让我敬佩、歌颂。白杨!不屈的白杨!你是拥有多么崇高的精神啊!浙江杭州西湖区杭州市翠苑第一小学翠苑校区六年级:允沫百合550字 六年级 状物
-
白杨时光老人的脚步越走越快,在如梦的金色童年里,我感受到了世间的各种美,体会了白杨树的坚贞与不屈。——题记打开记忆大门,寻找到的是纯真的笑容和遗憾的泪水,似水年华,时间总是在不经意之间留下难忘的一切。而我,依旧在白杨树下唱着童年的歌谣。叶子的离去,是风的追逐,但唯留下的还是由绿发黄的树枝。看着门前的两棵大白杨,我思想的潮水一下子涌了出来。这两棵大白杨就像英勇的战士保卫着我们的家,春夏秋冬我们一起度过,一起在收获。春天,白杨树披着一身青白色的衣袍,当雨水过去,白杨树开始抽出嫩芽,开始迎接生机勃勃的季节。夏天,枝叶茂盛,调皮的我们采摘着树叶去high出“欢乐之旅”,在我们疲惫时,我们会光着脚丫在白杨树叶子遮蔽的地方乘凉,缕缕清风扑面而来,为我们驱赶了夏日的炎热。秋天,白杨树叶不像其他普通树叶一样,尽早的离去,而白杨叶坚守着母亲的拥抱,用自己的生命去报答自然。我们带着零落的树叶,小心翼翼的夹在书中,当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标签。冬天,它傲然地挺立在一块白茫茫的小土地上,在这寂静的季节里,白杨树依然成为我们的“伙伴”。偶尔,我们会抚摸树枝,我们会惊喜的发现,在白雪覆盖的树枝下隐藏着可爱的生命。那绿,是让人惊叹的,是让人感到生命的顽强,使沉静的自然变得活泼起来!在那个狂风暴雨的夜里,白杨树用身体诠释了什么叫坚强。风的怒吼,雨的狂啸,使一些曾经威武,高大的树木一一倒下,那折断的树枝则为最好的证据。看到这一状况,我失望的去面对白杨,却意外的发现白杨“不动声色”的矗立在门前,它们似乎没有在意自然的“破坏者”,更没有被它们打败。不怕困难,度过风雨,坚持自己的意念是白杨从根到叶体现的品格。生命,就应这样,不对自己的命运所屈服,不对强大的敌人所懦弱,不对一切跪地求饶!谢谢你,白杨,你的影子永远不会走出我的记忆,你的精神永远会守住我的心!“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初二:四中濮娟700字 初二 书信
-
路边的白杨“哪里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昔日的琅琅书声又回荡在我的耳边。在我们的声边是否也有白杨一样的人呢?在我们学校门口,就有这么一个人。每天,他都会在这条路段上指挥交通。他的手上有一面小红旗,我总觉得这面小红旗有着一种神奇的魔力,只要他把红旗轻轻一挥,行驶中的汽车就会马上停下来让我们过去。当老人、小孩要过马路时,他主动带我们过去。一天下来,他在这条不足十米长的斑马线上,不知走了多少遍。他就是吴增均伯伯。今天,我们采访了他。吴伯伯的工作属于公益行动,一举一动都是为了我们的安全着想。吴伯伯说,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他们都会准时上岗,即使生病了也得坚持上岗,因为有许多小学生和行人等着他指挥交通,时常这边的车停了,那边的车又开走了,两边的马路都要顾到很不容易,所以必须在斑马线上来回走,一天下来,脚又酸又痛。有许多人尊重他的这份光荣的工作,也有许多人对他们所做的事感到不解。虽然有很多同学遵守交通规则,使用刚刚推出的交通手语使吴叔叔们的工作轻松了许多,但是极个别的同学却不太爱遵守交通规则,常常过马路不走斑马线而要横穿马路。有些人说吴伯伯们退休后不享清福还来这里顶着烈日指挥交通,简直是太傻了。但更多的家长说,有了吴伯伯们在这里指挥交通,他们便可以放心地让孩子自己上学了。吴伯伯还说,只要他们坚守在斑马线上,就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障小学生和行人的安全/。他相信不久的将来,整个社会的人都会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吴伯伯和高伯伯就像那路边的白杨,他们对自己的做法不软弱也不动摇。他们这种无私地为大家奉献的精神难道不值得让大家敬佩吗?他们就是扎根在马路旁的白杨,是让我们安全过马路的守护神!希望每个人都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让路边的白杨们的工作也能更轻松。700字 高三 写景
-
白杨礼赞仿写垂柳礼赞柳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柳树!柳树确是一种很常见的树,我在河畔的公园处时常见到。那秀丽的枝干,妩媚的身姿,好似江南水乡女子般的温柔和婉约。翠绿的嫩叶,被醉人的春风吹拂着,随风跳动着优美的舞姿。这时不禁让人联想起“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样的诗句了。这,也许就是我对柳树最初的印象了。后来在偶然的机会下,我来到甘肃游玩。汽车在一望无际的大漠上行驶,四周的景色可是一成不变,除了黄沙,还是黄沙,直到我们来到了月牙泉。在月牙泉的四周,还有着几株翠绿的垂柳。它们也许曾经是被风沙裹挟的一颗颗种子,随风飘到此处,借着附近的水源滋养,在此地生根发芽,长成这样的大树。想到此处,我不禁感叹起柳树的生命力,想来古人所说的“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正是想要赞美柳树这顽强的生命力吧!一阵大漠的炙风自西北方吹来,势如沧海横流一般,令人感到窒息。想来过去的多少个春秋里,这些柳树独自地面对着西风与黄沙,但仍然毫无怨言,坚强不屈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我走上前去,用手轻轻抚摸着树干,西北风在它的身上残酷地刻下岁月的年轴,似乎在诉说着它所经历的磨难。此时的柳树,决不像我在河畔公园所看到的那样,少了几分多姿,多了几分挺拔。此时在我眼前的柳树,不再像那温柔婉约的江南女子,而是像一位坚忍不拔的伟丈夫,令我赞叹。我赞美柳,赞美它那顽强的生命力,赞美它那如同伟丈夫一般的胸怀和品性,赞美它那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坚强不屈、百折不挠。中国的人民们忍受了近百年的屈辱,英勇地抵抗着外来侵略者,最终在一穷二白且百孔千疮的基础上用血写出新中国的那种精神和意志,正是这大漠中的柳树所代表的。所以,我要高声赞美这柳树!700字 初二
-
仿写白杨礼赞蒲公英礼赞蒲公英,一个让人忽视但又不能忽视的小小植物,我赞美它!在自己居住的小区,草木繁盛的地方,都有着蒲公英的影子,你拨开旁边的那些个小草,就会看见它,个子不高,所以才会被这些掩盖。仔细看,它有着绿色的茎,直直的树立在那里,风一吹,小草被吹得低下了头,但蒲公英却依旧挺立。春天,蒲公英会开出橙黄色的小花,好似是在庆祝严冬已过,初春降临,有着新的开始。蒲公英开出的小黄花为数不多,甚至有些稀少的可怜,但是给那千篇一律的绿色中增添了闪光点,让路过的人忍不住去看看,看看那个可爱的小黄花。它们就这样,生长着、生长着…蒲公英开出的小黄花的样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一团雪白的,绒毛一般的球体。当你认真的看才会知道,那是由七八十个,甚至是上百、上千个细碎的绒毛组成的,看一看,竟然会觉得美丽。只有风拂过,它们才会去散开,将自身上的“种子”传播到各地。这就是蒲公英,一个看似平凡但又不平凡的植物。它没有松树那般的高大,也没有梅花的清雅高贵,没有柳树的潇洒脱俗。它不是竹子一般的谦谦君子之风范,也没有兰花的清雅廉洁之气概。它不是最好的,但它是最朴质、不屈又坚强的。若把它比作女子,它的不屈和坚强则是花中木兰,若是把它比作男子,它的质朴无华便是草中的苏东坡。当你路过时,风一吹,它便散了,散到了各地来播种它的种子。这里所描述的一点一滴,难道蒲公英的质朴不就是我们的民族特点吗?难道你想不到日本和各国列强要侵占我们土地时我们的拼死抵抗,就如蒲公英就算被风吹袭也依旧挺立的不屈的精神吗?风一吹,那不是飘散,而是向世界各地传播着这种精神和意识,只属于中国人的精神和意识!不只是要崇尚那些个大众化的树木花草,用另一双眼睛去看,看见那些不知名的小草小树小花中所隐含的精神品质,我赞美蒲公英!700字 初二
-
童年的白杨林我的家乡是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村庄.村里有勤劳的人们,村外有无垠的麦田,碧绿的庄稼,还有我的好朋友--白杨林.春天,杨树卸下冬天枯萎的服装,尽情的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吐出了嫩绿的枝叶.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像是在窃窃私语,又像是在快乐的歌唱.夏天,一棵棵高大的白杨树就像一把把漂亮的遮阳伞,坐在"伞"下,凉风习习,真令人心旷神怡.深秋,树上的叶子开始脱落,就像一只只飞舞的蝴蝶,告别了杨树,投入了大地的怀抱.隆冬,树枝变的光秃秃的,但他仍然像忠诚的战士,矗立在刺骨的寒风里为我们站岗.妈妈说,杨树是有灵性的.是的,我爱魁拔`挺拔的白杨树,倒不是看了茅盾的《白杨礼赞》才对它滋生爱慕之情的;也不是因为它们是北方的象征才格外喜欢它们.我爱白杨林,是从它的眼睛开始……每当我信步走到白杨林中,总要望着树干上的“眼睛”,多像我们自己的眼睛呀:深深的眼睛,滚圆的眼珠,还带着不同的表情哪!有的像老师的,带着希望,严肃地望着我;有的像妈妈的,慈爱中带着几分责备默默地看着我;有的像爸爸炯炯有神的眼睛,一言不发的注视着我。曾记得,当我当上少先队员时,我心潮澎湃,第一个想要告诉的就是你--白杨林我挥舞着鲜艳的红领巾,在林中奔跑着呼喊着:“白杨林,你看到了吗,听到了吗,我当上少先队员了……当我考试没考好时,我便会静静地走到白杨林里,坐在杨树下,对着他,我倾诉着内心的感受.就这样渐渐的,白杨林成了我的知心伙伴,来填补我内心的空虚.好久没有见到白杨树了,我又要去看它了,我高兴地蹦着、跳着,穿过麦田,走进庄稼地.近了,更近了.可就当我走出那一刻,我愣住了.我看到大杨树已经成了一个个树桩,而小杨树都折了腰,扒在地上沉重的呻吟着.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难道这就是我梦寐以求的白杨林吗?难道这就是我知心的朋友、伙伴吗?别了,我可爱的白杨林,你将永远地成为我记忆中的珍宝.700字 初三 散文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