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诗歌简析1200字以上

先秦诗歌简析

1200字以上 高一 议论文

先秦,即指秦(公元前221年)之前的历史阶段在这一历史时期中,我们的华夏文明渐渐发展壮大,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文化体系。先秦时期中,上古文学占有较大的比重。其多以神话,寓言的形式存在,渐渐发现出了中华特有的语言体系,也为后世相对精炼的诗词的出现奠定了坚实而不可或缺的基础。

先秦时期,诗歌的贡献多集中于春秋时期,民间诗歌文化发展兴旺,于是产生了一本整理,汇编这种短小精悍文体的书籍:《诗经》。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先秦时期称《诗》,又称《诗三百》或《三百篇》,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三百零五篇诗歌。

音乐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地方民歌,有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首;“雅”主要是朝廷乐歌,分大雅和小雅,共一百零五篇;“颂”主要是宗庙乐歌,有四十首。表现手法主要是赋、比、兴。“赋”就是铺陈(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就是比喻(以彼物比此物也),“兴”就是启发(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诗经》思想和艺术价值最高的是民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伐檀》、《硕鼠》就是“风”的代表作。 《诗经》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我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下面是诗经中的《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本文选自《诗经·国风·魏风》,译文如下:

【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许吃我种的黍!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却对我不照顾。发誓定要摆脱你,去那乐土有幸福。那乐土啊那乐土,才是我的好去处!

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许吃我种的麦!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却对我不优待。发誓定要摆脱你,去那乐国有仁爱。那乐国啊那乐国,才是我的好所在!

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许吃我种的苗!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却对我不慰劳!发誓定要摆脱你,去那乐郊有欢笑。那乐郊啊那乐郊,谁还悲叹长呼号!】

可以说,《硕鼠》是诗经中较具代表性的一篇诗歌。显而易见,文中的硕鼠狡黠贪食,喻指了贪婪的剥削者,从而反映了人民对于压迫的痛苦与厌倦。

但是,如果我们从深层次去挖掘,方可发现,此诗中另有精辟之处。文中人民的愿望不断降低,统治阶级的欲望不断的升高,生动的写出了矛盾的起伏,引起更深层次的哲学思考,这里不多做论述。此外,三段中,都提到了“无食我黍”,“无食我麦”,“无食我苗”等强烈的语句。视之为祈使句,表示强调与愤慨。对于统治阶级的祈使,就更加突出了民众不顾权势而进行反抗的必然性。这样三个简单的祈使句,其实已经包含了浅淡的情感取向,在写作过程中,也许刻意通过这种阶级的差距,引起了读者的共鸣。这种类似对比衬托的反复方法在先秦的四字文中很常见,远的不提,且看下句。“三岁贯女,莫我肯顾(德)(劳)”相似的句式重复叠加,就是在说明一件事情: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却对我不照顾(不优待)(不慰劳)!这种强烈的对比反复层层深化矛盾,极好的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先秦中,类似诗经的四字文是很常见的,后世才发展出了五言,七言等格律。在这种四字组成的短句中,想要恰如其分的表现一个人的想法或感情,是十分不易的。所以有时,两个四字短句共同表达一个意思,而为了取得更好的表意效果和声韵效果,对比,衬托,反复,反衬等手法被广泛的使用。

上述手法的使用,出现在很多类似文章中,《木瓜》是诗经中又一脍炙人口的佳作,录之于下: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简简单单的三段,却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情感。

译文如是也:

你赠送给我的是木瓜, 我回赠给你的却是琼琚。这不是为了答谢你,是求永久相好呀!

你赠送给我的是木桃,我回赠给你的却是琼瑶。 这不是为了答谢你,是求永久相好呀!

你赠送给我的是木李,我回赠给你的却是琼玖。 这不是为了答谢你,是求永久相好呀!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这首《木瓜》同上面提到的《硕鼠》,都采用了一种反复的表意方式。这首诗中,同样的赠送礼物,作者选用三个不同的短句来诠释,在今天看来,也许是多余的,累赘的,但这样的简单重复,却形成了一种诗经特有的绵长,曲折与动人。这种看似简单的重复形成了一唱三叹的跌宕,余音绕梁,不绝如缕。

这种余音绕梁的表现有多种。下面是诗经中最著名的《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对这首怀人诗,历来解说不一。有人认为作者在思念恋人,诗的主旨是写爱情;有人说是诗人借怀友讽刺秦襄公不能礼贤下士,致使贤士隐居、不肯出来做官;也有人说作者就是隐士,此诗乃明志之作。我们细味诗意,诗中并未明确显示男女恋情,况且“伊人”是男是女也难判定。说它是讽刺诗则更无根据。因此,我们只把“伊人”视为作者所敬仰和热爱的人,至于是男是女,且不论及。 

单单从我们以上所提及的衬托,对比,重复语句等角度上考虑,不难发现,《蒹葭》与《硕鼠》,《木瓜》一样,手法的运用十分娴熟。其实,大多数此时的诗歌都存在着运用大量叠词,重复语句的现象。例如,本诗中所运用的“苍苍”,“萋萋”,“采采”等词,就通过委婉的的方式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同时加强了诗歌的韵味。且让我们再举一例。

诗经中,还有一首诗同样突出地使用了这种重章叠句的手法,她就是《小雅》中的一首戍边之歌《采薇》。

原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分析之前我们需要知道,这首诗创作于公元前十世纪左右,此时,王室逐衰,戎秋交侵,暴虐中国。中国被其苦,诗人使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玁狁之故。”(引自《汉书匈奴传》)。这首诗的主人公是一名士卒,为了抵御玁狁的入侵,战场杀敌。这首诗采用了倒叙的方式,前五段是这个士兵在回乡途中所回忆到的。且看1~3段: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我们可以轻松的发现,这首诗同《蒹葭》一样,运用了大量的重章叠句:章与章往往句型重复,字面意思往往也基本相同,只是将个别的字稍作改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我们来看,“采薇采薇,薇亦作止”,这是第一段中的开头,是说春天的时候,薇菜冒出了芽尖。采之采之其实是在为后文没有时间休息做铺垫,可以推测,战士们正是以这些薇菜为食的。第二段,薇菜鲜嫩,第三段,薇菜衰老无法食用。这三段中,薇菜由生到衰,时光流逝,战士在边疆作战,戍卒思归,何时才能回还?于是,薇菜就和战士的思乡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意蕴也通过薇菜的变化表现了出来。这不就是这种重章叠句的作用吗?

往往,诗人们运用非重复句子表达情感,这种写法会使得行文十分流畅,一气呵成,但是,如果情感细微不易察觉,这种手法的表现力就明显不足,无论作者多么的用心,也总是会有些细小的思想不被察觉。于是这种重章叠句的手法诞生了。她的大多数句子都是相同的或是相似的,于是,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就会格外地注意到那字里行间的细微的差别,这样就更好的表现了事件或感情的发展。

众所周知,诗歌,是运用形象思维的艺术。她尝尝调动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来塑造形象。《诗经》中“赋,比,兴”是较为常见的手法。“赋”,指的是陈述,铺叙,而“比”指的是比喻,借代,夸张等表现手法,“兴”指的是托物言志,是寄托,是联想。这首诗同其他诗经中作品比较,“赋,比,兴”三种手法的运用更加娴熟。“忧心烈烈,载饥载渴”中,忧闷的心仿佛烈火在燃烧。这是多么生动的比喻!在描写战争场面时,这首诗并没有写刀光剑影和生死拼杀,而是写战马,战车,写“四牡翼翼,象弭鱼服。”这样,就避开了死板的描绘,而是让读者想象,于是增加了诗歌的可读性。最后一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这就是“兴”的体现。这种单纯的,又不单纯的写景,就是为了营造一种更为特殊的议论。如果没有了议论,那么简单的春天和冬天又有什么美感呢?以乐写哀,以哀写乐,所以音节和谐,情感真挚,别有韵味。

情感,是人类所共有的一笔财富,我们伟大的中华祖先是重情感的,所创作的诗句自然是重情感的。既然提到情感,诗经中有一篇描绘爱情的佳作,饱含深情和思考,她,就是《氓》。下面的是《卫风》中的《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这首诗想必大家一定知道。春秋时期,妇女在社会和家庭中都没有地位,这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一种悲剧的发生,这种悲剧,就是《氓》中所提到的,男子婚前婚后对待女子判若两然。这种悲剧是时代的偶然,亦是历史的必然,所以,她能引起今天我们的共鸣。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这就是最普通,也最典型的“赋”的手法。同时,“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这种“赋”下,隐藏着一些不能直说,或是不宜直说的内容。从这一句,我们可以推测,她是一个温柔淑贤的女子,而伴随着,他也一定十分暴怒无理。这就是想说,但不好直说的内容,有时候,说出来会破坏整首诗的意韵,有时候,会落入一种市井俗气的怪圈,有时候,会使整首诗失去阅读的况味。诗人们尽力地不把所有话直说,就形成了中国乃至人类文明的一种发展趋势,在下文中,我将对这种发展加以分析,这里暂且不提。

第二段,女子还天真地想着男子,但她慢慢悟出了生活的真谛,发现男子已对自己变了心。这时,多年的辛劳与付出,都显得那样的无用。“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这是比兴手法的绝美应用。桑叶,可以来比喻女子的爱情,可以比喻男子的变心,又可不可以比作女子的容貌呢?答案是肯定的。多种角度的观察,成就了不同的文意,而每种解释都有独到之处,这就是比兴的魅力。结构上,这种比兴打断了正常的叙事,文章看起来就更有层次美,更有结构美。同时,这种手法足可以用来凸显作者的才气与能力,也成就了一句又一句的妙句。

诗歌的美是分音韵美和意蕴美两种的。此时的诗歌,往往表达了人们心中最想表达的情感,用词较朴实,给人以意蕴美的享受。但是个人看来,此时的诗歌还处于萌芽阶段,发展尚不成熟,达到了意蕴美,音韵上却稍有欠缺。譬如,此时的诗歌基本不讲平仄,同时韵脚不论,这些不足极大的削弱了诗歌的美感。

但是,这时诗歌所表达的意蕴之深刻,对后世影响之大,是值得称赞的。其实这种简单的朴实之下,往往包含着复杂的人际情感,或爱慕,或悲伤,或慨叹,或讽刺。而这些种初始的情感以这种通俗的形式出现在这样的一本诗经中时,就注定了,我们的诗词文化将很有可能发展成为声韵与情感的结合体。而历史,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敬请移步第二章:汉朝。

让青春在迷茫中盛放

1200字以上 初三 散文

每个人的青春都是一个含着眼泪在雨中奔跑的孩子,泪水与雨水混杂在一起,模糊了视线,看不清远方。那些兵荒马乱的年华,其实我们都一样。

——题记

七堇年说:在这个爱与被爱,伤害与被伤害的世界里,生命对于我们是吝啬的,因为它总是让我们失望。同时生命又是慷慨的,总会在失望之后给予我们拯救。生命好似一个浩瀚的宇宙,青春是漂浮在漫漫宇宙上的星河光尘和渺小尘埃。在黑暗的气息中迷离,又绽放,在这无边无际的轮回里,以爆炸的形式展示自己存在的意义。

时光是一支蘸满了胭脂的画笔,在尘世的喧嚣中涂满了浮华的痕迹。它就像是一只洪水猛兽,对心底的记忆和周边的风景疯狂的肆虐着。冥冥之中,我们接受了命运的咒印,尝遍了光阴许给我们的各种劫难,带着焦躁不安的心情期待着劫后重生。

青春的夜晚,明月装饰了我们的窗子,我们却朝生暮死的活在自己童年的梦里。一样的月光,一样的湖水,倒映着不一样的我们的影子。年华里,丢失了一份心情,找回了一次懂得。细数那段残忍的年生,其实我们都一样。

不停的路过,不停的错过,当生活成为一个交际的舞会,最初教会我们跳舞的人已经不知去了哪里。我们在一遍又一遍的交换中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更学会了看透人心底本来的面具:原来,那些执念,那些旧时光,都只是我们成长路上的牺牲品,为我们塑造一个全新的自己。

那些年,生活于我们而言就像是一场挥之不去的疾病,将我们带入墨水一般浓稠的黑暗里去,甚至走到哪里都会留下淅淅点点不同的印记,供后人唏嘘。

其实我们都一样,埋着头沉浸在心绪难平的晚自习里,心里怀想着昨日演出播放过的电视电影。在躁动不安的教室里放平心情翻阅着头疼脑热的文字,听身边学霸们笔尖沙沙作响,在一堆耀武扬威的试卷和的习题缝隙下,思考着这不知理想与现实的年纪。

其实我们都一样,十六年的时光攸忽而过,摆脱了学生时代的标签。从而固执的走在一条充满崎岖的路途上,去远方颠沛流离。追逐着旁人看似根本不切实际的梦想,说着自认为是真理而且不同平凡的话,做着代价高贵而又遥远的梦。那些年,心似平原走马,放浪形骸之外。

其实我们都一样,经历一次又一次的离别和重逢,习惯了眼泪与痛苦的双重诉说。看到身边谁与谁分开都不会感觉太奇怪,嫉妒着身边比自己年轻而且有能力的朋友,羡慕着那些高坐在浮华之上的人们。此时,我们是那么的藐小,好像漂浮在宇宙之上的小小星辰。

其实我们都一样,迷茫的晃荡在满是尘埃的十字路口。大门不断的闭合,一些人进来,一些人出去。我们一边忙着生活,一边忙着打拼,在周边的世界懵懂的没有规律的冲撞着。青春的天平上,一边端着无处倾诉的话语,一边盛着深不可测的夜晚。

其实我们都一样,经历过爱情的背叛与彷徨,柔嫩的心灵承受着一次又一次的刺痛,仿佛路过整个世界的忧伤。特别喜欢《致青春》里的一句话:爱情就像是一条河,我们都是瞎子,谁不是摸着石子过河的。

其实我们都一样,在被社会的油漆粉刷过一遍又一遍之后,便会油然而生出一种对曾经往事美好的向往,那是一种粉红色的情愫。就像高挂在记忆大树上的风筝,成为对美丽风景的妆点。我们都知道曾经的再也回不去,只能硬着头皮向前走,梦想那颗行星于我们而言飘的越来越遥远,不知不觉间我们接受了现实的淬炼,给足了成长的仪式感。

生活好似一个遥远而真实的梦境。这些年,我们真切的感受到光阴的辗转,仿佛电影里白驹过隙的镜头,只是一晃,就过度到了一个孑然不同的世界。

这个世界是一片快节奏的世界,匆匆的打点起行装,恍惚间走到了季节的转角。时光断裂的声音在我的耳边萦绕,野花般燃尽了自己的茫茫命途,妆点着路人的梦。

人总是会分开,为着我们不可妥协的前途,和所谓的明媚的希望。人,活在世上,就只能奔跑,似乎奔跑是我们唯一的使命。以为向着落日的余晖追寻,就可以离明天晨曦的太阳更近。

时光本身就是一场沉迷的游戏。每个人都有自知,因为总有离别。每个人都会放手,因为总会失去。青春,一项必然的选择就是让灵魂孑然独立的走在黎明前的马路上,不再回头。这样,不管得到还是失去,你都不会太后悔,毕竟你收获了成长。

那些隐忍卓绝的年生,其实我们都一样。都会有一个异常艰难的时光,在痛苦与不安的黑暗中安静的思考,在荒诞无忌的世界里踽踽独行。

青春,一个神秘而且炽烈的相册,凡在那年我们所衷心追寻的都会成为我们内心珍藏的典籍。这个神秘的世界一定会下雨,只是请你记得努力撑过那段漫长的雨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一
议论文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