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中的幸福1200字

战争中的幸福

1200字 初一 记叙文

这一天,风平浪静。伊拉克的上空,一轮圆月优雅地端坐其中,恬静的脸上散发着祥和的气息,周围星罗棋布,与地上的灯火融成一片,犹如万颗闪亮的宝石点缀着黑空,好不活泼漂亮!不一会,夜空中划过一道美丽的弧线,那是一颗闪亮的流星。一颗,两颗,三颗……流星越来越多,满天的流星载满着希望,飞向美好的国度。

但在伊拉克村民的心中可不这样想。流星一方面虽然满载希望,另一方面却也是死亡的象征;每一颗流星的降落,就意味着会有一个人死亡。村民们紧皱着眉头,心中的石头压得他们难以喘气。一切都静得出奇,令人可怕,人们不敢想象,因为他们知道,能让生命在一瞬间消失的那就是战争。“请为孩子祝福吧!”一个妇女打破了寂静,深情地望着那个刚满月的小女孩。

“孩子将会很卓越,她会是和平的使者。”

“她会更加美丽,同时也会把世界变得美丽。”

“孩子会美好地生活,因为她拥有一个美好的新生的希望。”

全部人都把希望寄托在小女孩身上,可心上的压迫却也从未停止。母亲突然笑了,但笑得却令人揪心。“你是不会被卷进战争的漩涡的。“她喃喃自语。

但是天公总是不作美,海面平静往往是暴风雨的前夕。

夜深了,村里的灯光渐渐消失,天上的星星也隐隐退去,大地似乎也沉睡了。月亮恬静的脸变得狰狞,薄雾让她带上了神秘的面纱,散发出让人惊骇的气息。

突然,一声爆炸声划破了长空,敌人趁夜深人静袭击这座温暖的小村庄。敌人的战机不停地在村子上空盘旋,炸弹像恶魔般疾速下落。随着爆炸声的是那被炸飞的泥土;随着房屋倒塌的是人们那惊恐的尖叫;随着被瓦砾覆盖的是人们那喷涌出来的鲜血,和那一双双在夜间特别明亮的绝望的眼睛。头破血流,流离失所,只在那一瞬间。

妇女的丈夫已被瓦砾活埋了。在房屋倒塌的那一霎那,妇女紧紧地护着小女孩,房梁把她的下身压得不能动弹,鲜血像发疯似的拼命往外涌,迅速吞嗤了她的身体,染红大片土地。疼痛让她晕了过去,女孩惊吓后可怜的哭腔把她唤醒,头顶的热血滴落子女孩全是泥泞的脸上。是啊!她还不能死,她不可以那么自私,她还有一个小女孩。一股发自内心的叫的力量让她支持住了。为了让女孩更好地呼吸,她开始有力奋力泡泥土,移开四周的重物,腾出更多的空间,知道见到上空。奄奄一息的她,用那早已被染得鲜红鲜红的上衣裹住小女孩,用血淋淋的手搂住她,企图让女孩更加温暖。她疲惫地说:“原谅母亲,孩子!你一定要幸福。”她微笑着,依依不舍地闭上了双眼,永远地沉睡过去了、

天微微露出了鱼肚白的颜色,浓郁的火药味还弥漫在上空,和薄雾一样,尚未散尽。迷雾中看到那惨不忍睹的画面,鲜血染红了伊拉克的土地,瓦砾下是一个个生命。救援队伍极力抢救着。一个战士走到妇人旁边,诧异地发现妇人周围一个大空间,怀里还躺着一个熟睡的小女孩。“看这里!”战士大叫一声,小心翼翼地举起小女孩,满脸的泥泞并不能掩饰她的美丽,脸上的几滴鲜血格外显眼。战士看了一眼妇人,又看了看手中的女孩,仿佛看到了一个伟大的母亲在危难来临时,毫不犹豫地抱住了这个新生命,保护了这个新希望的光环。“和平”

这两个字被深刻地印在女孩的脸上,母亲的鲜血让这两个字更加刺眼。

“这个孩子真幸福!”战士对同伴说。大家都没有出声,默默地守候着妇女。

是啊!孩子很幸福!因为她有一个同样幸福的母亲!

战争中的灵魂

1200字以上 初三 议论文

——《安妮日记》读后感 

1942年, 战争和种族的阴云逼进荷兰 。 

为了逃避纳粹而来到荷兰的弗兰克一家,还是没能躲过盖世太保的魔爪。果真德国纳粹入侵荷兰后,一部部针对犹太人的法律出台了:“犹太人必须佩戴有一颗星星的标志,必须交出自行车,不许再使用电动交通工具,汽车就更不用说了。犹太人只许在三点到五点之间——而且在犹太商店——买东西。晚上八点后不许再在街上行走,在这以后也不许出现在花园里或阳台上。犹太人既不许进戏院也不许进电影院,其他的娱乐场所也不许涉足。也不被允许游泳、打网球和曲棍球,一概不许再做体育运动犹太人不许在进入基督教,犹太孩子必须上犹太学校。如今我们就是在这么一大堆的禁令下生活。约皮总是说:‘我干什么都没有信心了,因为我总是害怕,那是被禁止的……’”除此之外,犹太人民每天都还要提心吊胆的担心会不会明天,纳粹们就会把自己或自己的家人抓到集中营……

弗莱克一家也终是逃不过了,纳粹将传讯通知发到了他们的家中,不能坐以待毙了。于是,在一个清晨,安妮一家把自己喜爱的衣服,一个个披在身上——犹太人是不允许带过大的箱子离开家门的,冒着倾盆大雨,费力的前往“密室”。弗兰克.安妮的青春,同时也是生命中最后几年只得在昏暗的密室里度过了。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无法体会安妮的处境,如果一个十三四的少女,在她大好青春年华里,被禁锢在不见天日的密室里,没有光明,没有色彩,没有女友,没有娱乐。每天,最多守着书桌,看看书本,记记日记,或者,做做家务,仅此而已,然而,安妮却这样想:“我们用钉子把这些‘窗帘’固定在窗框上,它会一直陪伴着我们,知道我们重见天日”她总是这么乐观!读《安妮日记》不难读安妮,和安妮的成长,在密室的两年里,安妮长大了,这点最明显的是对凡.丹一家看法的转变。安妮也像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一样,迈向了青春。这本该是阳光明媚的快乐时光,她却被纳粹锁在小小的房间里,但,她没有放弃学习,每天通过克莱斯先生,摩拉勒先生,米普艾莉.弗斯的桥梁,向世界探出日光,读书学:代数、法文、英文、拉丁文,写作在仅仅从4:00到5:30的一段时间来写日记,写自己内心的愉悦、痛苦与烦恼。我也曾尝试过写日记,那只是因为好玩,新奇,新鲜劲,连续写了几天,但之后,日记变成了周记,看过《安妮日记》以后,翻开我的日记与她的日记相比较,显得那么不充实,我为自己找借口,我要上学她比我有时间,结果呢?看到安妮那密密麻麻的学习计划后,我找不到任何理由,真正的原因是安妮逆境不屈,积极向上,向往知识与未来光明的心!

乐观,是人生的闪光点。在如此残酷的战争中,安妮的需求,少之又少。“不过,吉蒂,我还活着!这一点是最重要的。”我们总在抱怨不够幸福,那是因为我们不知满足!和安妮相比,我们有阳光,有空气,有友情,这还不够吗?即使没有这些,安妮也不会失落。因为,她还拥有生命!我们不是应该向她学习吗?“从星期日到现在,这短短几天就好像过了几年”的确,原来的安妮正如彼得所说,总是有一群女生围着,也有几个男生,而且总以你为中心,大家跟你说说笑笑的,可以尽情的享受欢乐,在这仅三天的时间里,守着烦恼与恐惧度过。开始,安妮只是以新奇和未知的目光去打量一切,思索一切,但,随后在与凡.丹一家及杜瑟尔先生交往中,意见不合,自然吵闹也就成了家常便饭,不难想象,原本可以拥有无限欢乐的花季少女,因为反犹太主义,被禁锢在每天吵闹不断的密室里,烦躁痛苦与无奈,更何况,密室里还有一个以教育人为乐的凡.丹太太,安妮只得隐忍,起初,安妮对她的意见不怎么好,但是,18个月的相处,安妮跳出了“大鸟唱什么调,小鸟跟着叫”的思想,开始公平的审视密室的人员,“勤劳”是对凡.丹太太新的评价。

正是因为如此,安妮有了自己的思想,所以她也和父母发生冲突了,开始,她和父母意见分歧,安妮认为,她的妈妈没有一颗关爱孩子的敏感的心,并不了解安妮,并未真心照顾安妮,甚至,她还有些偏向安妮的姐姐玛戈。

逐渐,安妮越来越懂事,用严厉的目光审视自己,审视和母亲的关系,她愿意体谅母亲,母亲也有难处,母亲也爱她,只不过不知怎么爱叛逆期的我们不应该也试着理解父母吗?

渴望真挚的友情和爱情,无奈,密室狭小,仅仅有三个孩子,姐姐玛戈,彼得,和安妮“玛戈对我很好,愿意聆听我的心事和烦恼,但我不能把一切都告诉她。她太善良,太在意我,对我太认真”,所以密室里彼得和安妮成为了好朋友,一起分享,一起渴望。要想获的友情,首先要敢于结交,如果干等着友情,它什么时候会来到?

“当你沮丧的时候,试试吧。在天气晴朗的日子上到顶楼,仰望天空,坚定的凝望,你就会感到心灵在净化,幸福随之而来”。这是自然给安妮的力量。如今,蓝湛的天空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所有人,都应该行动起来,保卫那些伴随着受侵略民族走过无聊痛苦时光,给予他们力量的天!

你一定可以想象,我们经常满怀绝望地问:“战争有什么意义?人为什么不能和平相处?这一切破坏,到底是为了什么?”

会问这个问题,是可以理解的,但到目前为止没有人拿出完满的答案。为什么英国人飞机愈造愈大,愈糟愈精,同时又一直弄出一大堆要重建的新房子?为什么每天花几百万打仗,却拿不出一分钱给医学研究,艺术家或穷人?为什么有些人挨饿,世界其他地方却有堆积如山的食物在腐烂?哦,人为什么这样疯狂?

安妮用柔弱的笔控诉战争和反犹太主义,为了扩大版图,争夺利益。二战时,德国在欧洲呼起腥风血雨,成千上万的犹太人被关进集中营,正如安妮所描写:“估计抓进集中营已经有几千人了,我真为他们的命运担心,几千人只有一个厕所,他们喝水要到一个饮牲口的槽里……”

该死的战争!

该死的法西斯!

该死的盖世太保;希特勒!

犹太人不是人吗?没有生存的权利吗?

弱国被欺,人们有罪吗?如果受害者都是那些法西斯,他们受得了吗?

我们都追求和平,日本却要“购买”钓鱼岛,我又看到了千千万万的死于战争的无辜的人们!

如今,只有国强才能保卫世界和平,为了祖国与世界的和平,如朝阳的我们,努力吧,不要让悲剧重演!

一个月后,安妮和玛戈所在的集中营解放,但,她们并没有熬过这最后一个月。安妮走了,安妮没走,安妮,你是不是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默默为世界的和平而祈祷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记叙文
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