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洞游
今年暑假的时候,我们全家一同来到将乐的玉华洞游玩。
在就有所耳闻玉华洞是中国四大名洞之一,里面壮观得很。可不是嘛,这次我来到了这里,一饱览了这里的壮观和华丽。
刚到洞口,一股凉风就迎面扑来,跟室外的烈日炎炎截然不同。导游带着我们走进洞去,刚进洞,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小木桥,木桥下还有一条川流不息的地下河,传来阵阵潺潺流水声。我们继续往前走去,来到一个羊肠小道上,小到另一旁传来了寺庙的歌声和香的味道。难道这里也有寺庙不成?我心想道。我怀着疑惑的心情扭过头去,我惊呆了——一旁是佛祖在讲学的画面,有一个较大的石头像是一个佛祖,他坐在一个石头的莲花台上。下面是成千成百的“弟子”在一丝不苟的听着他的讲学,一个个都是坐得那么直,那么挺拔。而佛祖则手捧一本经书,认真地读者上面的蝇头小字。这一切都是如此的栩栩如生,就好像随时都有可能动起来一样。
我们一行人继续向前走着,来到一个漆黑的地方,突然间暗室逢灯,一切都亮了起来,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深不见的湖泊。湖的上面飘着层层朦朦胧胧的薄雾,湖中有几个石头像莲花一样。几个石头原本就十分美丽,在这一团薄雾和彩色的灯光中若隐若现,更使得这几朵“莲花”显得更加美丽、华贵。这时一只小船出现在了我的眼前,船上还有一个撑船的人,船就像树叶一般轻盈。我大为吃惊,可仔细一看,这哪里是什么小船,只不过是一块石头罢了!只是因为在雾的照映下看错了而已。
接着,我们又观赏了壮观的“定海神针”,令人垂涎三尺的“奶油冰激凌”还有华丽的“军事地图”。不管是哪一个,都是惟妙惟肖,让人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出了洞,我仍然沉迷于洞中之景,我情不自禁地赞叹起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正是因为有了大自然这一种奇妙的东西,才使得世界上有了更多一些的光彩。
六年级:波澜青云88
奇特的动物──恐龙
今天,我读了一本名叫《神秘恐龙》的书。这本书里面有很多恐龙的知识,仿佛把我带进了恐龙世界。从中我知道了恐龙是生活在离我们遥远的三个年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的生物,比我们人类的出现还早。可以说,他们是来自行星的。
恐龙,这些奇特的动物生活在遥远的两亿多年前,那时地球上遍布大片大片的沼泽,深谷里、山坡上,到处都覆盖着茂密的森林。在这个绿色的乐园里,生活着不计其数、又无比奇特的动物——恐龙。当时,这些地球上的主人,它们到处漫游,足迹遍及整个世界。有一些著名的恐龙猎人,最早期的专家威廉,接着’恐龙’一词的出现。有很多科学家对此进入深入了解。曾经有一时期,“美洲恐龙热潮”成为热门话题。很多科学家发现了恐龙化石。以此推断恐龙的模样。 在恐龙出现以前,地球上已经出现蜥蜴类型的物种,它们的体型虽然及不上恐龙,不过相比当时的其他动物,它们占有一定的优势。在那时代出现了相信是世界最早的爬行动物: 西洛锡安蜥。到了恐龙出现之前的一个地质时代——二叠纪时,爬行动物的种类渐趋多样化,而且形状也开始接近最早的恐龙。二叠纪是一个比较干旱的时代,沙漠十分常见。在同一个时代,像基龙和异齿帆背龙一类群体生活的蜥蜴活跃在沙漠的绿洲。在二叠纪晚期,生物的演化出现了两个不同的趋势,而两个趋势都对地球的历史有深远的影响。其中一种趋势叫做恐龙,另一种趋势叫做哺乳类动物。我特别喜欢翼龙, 翼龙是一类非常特殊的爬行动物,具有独特的骨骼构造特征。早在1784年,意大利的古生物学家科利尼在德国发现第一件翼龙化石时,甚至不能确定它属于哪一类动物,有人认为它生活在海洋中,也有人认为它是鸟和蝙蝠的过渡类型等等。直到1801年,居维叶才鉴定它为翼手龙,归于爬行动物。
现在,恐龙已经不在这个地球上了,他们是怎么消失的?依然是个未解之谜。但我们现在要保护生态环境,不能让其他动物在这个世界上灭绝。从现在做起,不能砍乱伐,肆意捕杀。保护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万物之灵之首,应负万物之灵之责!
相关推荐
-
游洞记得我快要上学的那年夏天,爸爸第一次带我到黄龙洞去游玩,我高兴极了。一进黄龙洞的大门,我连水池中盛开的小睡莲都顾不上看,就一口气跑到水潭边寻找黄龙。可龙头怎么也找不到,急得我缠着爸爸直问:“黄龙怎么不见了?是不是飞走了?它飞到哪里去了?”爸爸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喃喃地说:“前些年,黄龙被一些坏人‘撵’走了。”爸爸指着汗流浃背的园林工人,高兴地说:“别急,你看,工人叔叔不是正在整修园林迎接黄龙回来吗?”第二年春天,我们全家登上初阳台,绕过紫云山,又一次来到黄龙洞。走过几十级新台阶,啊!眼前红嫣嫣的一片,是杜鹃花来迎接我们了。穿过层层叠叠的假山,我一眼就看见了黄色的龙头,高兴得又蹦又跳,惊喜地喊着:“黄龙回来了!黄龙回来了!”清水潭边,游玩的人可多啦!有年老的、有年少的,有杭州本地游客,也有许多外地游客。叔叔阿姨们拿着照相机,忙着在龙头下留影,一张张脸笑得像开了花。我把龙头仔细地看了又看,黄龙头上长着一对美丽的龙角,嘴边翘着两根龙须,瞪着一双乌黑发亮的大龙眼,咧开龙嘴,一股清泉源源流出。我跑到桥上,捧起清泉一尝,甜滋滋的,真清凉啊。今年中秋,我们全家第三次游览黄龙洞。我们漫步走进了油漆一新的大门,石径两旁是茂密的竹林。忽然,妹妹叫起来:“姐姐,快看龙!”我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原来墙窗上残缺不全的梅花鹿不见了,已变成了一条条龙。我和妹妹跑进花窗,一条一条地数过去,嗨!一共有九条龙!有的像在空中腾飞,张牙舞爪,有的像小淘气一样,在玩耍火球;还有的就像《哪吒闹海》中的海龙王在喷水……雕塑工人用勤劳灵巧的双手,把一条条龙装扮得栩栩如生,给黄龙洞增添了神话般的特色……出了方竹园,一眼就看到不停喷水的大龙头。龙头的右边新修了一个亭子,叫“鹤止亭”。亭顶上,伫立着一只美丽的仙鹤。它好像刚从远处飞来,静听着黄龙唱歌、吟诗。凉爽的秋风送来了一阵阵扑鼻的桂花香,夕阳透过树林,给龙头、绿水潭、假山、亭台和一群群游人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彩。多美啊,金色的黄龙洞!700字 六年级 写景
-
游鸡冠洞暑假的一天,我们全家一起游览了河南省洛阳市栾川的“北国第一洞”——鸡冠洞。鸡冠洞是一处大型的石灰岩溶洞,喀斯特岩溶地貌,鸡冠洞长达5600米,供观赏长度1800余米,观赏面积2.3万平方米。一进洞内,我就感觉到了凉意阵阵袭来,仿佛到了冰雪世界,小水珠时不时飞溅下来,落到皮肤上感觉舒服极了。地面上很湿,我小心翼翼地伸出手去摸石头,一股凉凉的,粘粘的感觉。鸡冠洞一年四季气温平均18度,与我们刚刚在外面排队时的大汗淋漓真是截然相反。我们跟着导游向前走,细细的打量洞里的景色。一抬头,我就看见了奇形怪状的石头。旁边的牌子写着四个大字“众仙迎客”。我仔细一看,这些石头真像一个个神仙,它们一个个神采奕奕,双手抱着拳,好像在说:“欢迎你们的到来!”石壁上挂着各种各样的石钟乳,有的像坚固的盾牌,有的像矗立的宝塔,有的像倾泻而下的瀑布,还有的......最为新奇的要数“千年一吻”了。它是洞底的一个锥形的石笋,在它的上面与它相呼应悬着一个石钟乳,它们之间只有1厘米的间隙,真是神奇极了。导游说:“这些石钟乳由于水滴滴落,经过8亿年的演变而成的再过一千年它们才能`吻`上呢!”这次游览,使我体会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当我要离开这千姿百态的石头走出这奥秘无穷的鸡冠洞时我真有点恋恋不舍。我不禁惊叹,这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啊!500字 六年级 写景
-
游鸡冠洞虽然已经过去两年多了,但美丽的鸡冠洞给我留下的印象仍然非常的深刻。20xx年12月,我和爸爸妈妈去洛阳市栾川县鸡冠洞去旅游。鸡冠洞位于栾川县城西3千米的小双堂沟内,属于伏牛山,海拔1021米。鸡冠洞形成于六亿年前,因鸡冠洞所在的山像松鸡冠,所以叫鸡冠山,所在的洞叫鸡冠洞。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大的匾,匾上写了“北国第一洞”5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走进洞内,我感觉到了清凉舒服,解说员说洞内一年四季都是18摄氏度,鸡冠洞主要有八个景区连缀而成,到溶洞进口,空过一段30米左右的人工隧道,便进入了第一景观玉柱潭,此处有石笋、石钟乳石柱密布等最集中的一个景区,又因其中一潭清澈见底的地下池水,所以景区取名玉柱潭。在潭水正前方有数十根石柱,像一位位小仙人含笑招手迎接游客,取名“众仙迎客”。在距此10米路左侧,有最早发现的溶洞进口,虽然很小,却是先前人们进去的唯一途径。在叠帏宫时,我注意到2个只有1—2厘米的石钟乳,我想:这么小。但解说员好想看出了我的心思,说“别看这么点,已经长了1000多年了。”我震惊了。在叠帏宫,最引人注目的景观是“叠罗汉”,这是一根高4米,笔直挺拔的石笋,因顶端排列三个圆顶小石笋,像三个胖汉叠坐而得名,我看得入了神,爸爸说“丁丁,快来照相,一分钟就好了。”“照一张多少元?”“50元”“50元?太贵了!”“在六亿年才形成的石笋前照相,不贵”照完相,我看见两旁岩石都用铁丝围起来,就问爸爸:“这又是为什么呢?”“有些游客好奇,总是把最美丽、最稀奇的石柱、石乳钟打下来,拿到自己家去做装饰,使景观受到破坏”“可是如此神奇的鸡冠洞是怎样发现的呢?”这时,导游开了口:从前有个猎人去追赶狐狸,狐狸跑到了这个山洞里,猎人以为这是狐狸窝,就追了过去,谁知,这个山洞就是鸡冠洞。如此美丽的鸡冠洞,是大自然的奇观,我们一定要保护它!750字 六年级
-
游芙蓉洞去年国庆节,我游了武隆和秀山,有武隆的芙蓉洞,天坑地缝,仙女山大草原,还有秀山的洪安边城等等,然而,我一直念念不忘的是美丽的芙蓉洞。如果说黄山的怪石景色是一种粗犷的美,那芙蓉洞的怪石景色就是一种天然的,寂静的美,和谐而不失雅致的美。初到武隆,我就知道这一定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光看那湛蓝的蓝天,碧绿的草地,都已经让我着实着迷,然而到了武隆的芙蓉洞,我才对武隆的景色有着一种强烈的喜爱,赞美之情。经过一路的盘旋,我们来到了芙蓉洞,芙蓉洞外是一片绿荫,生机勃勃的景象,那过江速滑,那休息长廊,还有那山下滚滚的乌江,翻腾着墨绿色的,泛点蓝的江水,一浪接一浪,滚滚而来,闪烁着各种光辉,乌江边的渔家人有的在洗衣服,有的在打渔,真是一派和谐景象!这些都让我觉得这里是个充满生机的地方,可万万没想到的是,洞内却是截然不同的景色。一进洞,唯一让我感觉的是冷,一股凉气向我扑来,我不仅打了个颤。洞内没有灯,除了映照石头的彩灯之外,几乎没有哪儿闪烁着光亮。我们慢慢地走,边走我便叫,天啊,这难道是大自然对人们的赏赐?你看那千年之吻,原来是两个类似于圆锥的石头,一个在上,一个在下,他们靠的很近,但却一直没有吻合,听说,他们相吻合在一起,至少要一千年。还有那大自然雕刻的龙头,简直是精雕细琢,像一位细致的艺术家所为,龙那严谨的神色,似乎不失龙的威严,然而又用诚恳的态度欢迎游人的到来,这位大自然艺术家真是想得周到!而那大瀑布,又不得不说是大自然这位粗犷的艺术家所为,看到那钟乳石的瀑布,那么逼真,让我想起了闻名中外的黄桷树大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原来李白的千古名句,就算是用在芙蓉洞的瀑布上也不浮夸。不论是粗犷的手法,还是精致的手法,都不得不让我赞叹大自然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美丽的芙蓉洞,我真想大声的向全世界赞美你,来自中国武隆这个美丽地方的大自然杰作。750字 六年级 叙事
-
游华阳洞华阳洞,位于含山县褒禅山的“肚子里”,是一个天然形成的钟乳石洞。下了车,走过一条平坦的水泥路,迎面这座葱茏的山,就是褒禅山。山脚下,有一个小水池,池中央趴着一只石龟,口吐清泉。右手边,有一个洞口,想必就是华阳洞了吧!导游带着我们走进洞。刚开始,通道很宽,偶尔有几处奇特的钟乳石。导游说,这是前洞。正觉得无聊,前方忽然出现一条小河。原来,有一段路是水路。一行人坐在小舟上,摇摇晃晃在狭窄的洞中前行。我不禁在心中暗暗惊叹:大自然真神奇!山中有洞,洞中有河,真是鬼斧神工啊!洞里昏暗,河水、石头,如梦如影,有点飘渺的味道。我们坐在舟上,探探身子就能摸到那清凉的河水,伸伸手就可触到那潮湿的岩壁。空气中弥漫着甘甜的气息。行了大约二百米,我们又回到了陆地。这儿,是后洞。那光怪陆离的彩灯,映照着形状各异的钟乳石,我们仿佛走进了童话世界。看!那“老槐树”树干遒劲,枝叶蓬勃;那“美人鱼”的鳞片层层叠叠,清晰可辨……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无钟自鸣”和“寿书”。“ 无钟自鸣”非常神奇,由“钟”和“槌”组成。它虽然貌不惊人,但只要你使劲拍一拍“槌”,四周就会响起类似于钟鸣的声音,在身边回旋,令我惊叹不已。“寿书”也很好玩。一块四方石头,像摊开的书;而中央,有一个由五彩矿物组成的图案,像极了“寿”字,就有了“寿书”这个名字。据说,摸一摸它就能长寿哦!华阳洞,不愧是大自然的杰作!点评: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文章前后连贯,形成完整的形象。600字 六年级 写景
-
游三游洞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和妈妈,爸爸来到三游洞。到了三游洞,我们进了一个小洞,里面有很多游泳的地方,里面人山人海。这里的山很特别,各种奇峰异石,千姿百态。有的像蛇一样狂舞,有的像一个座椅,有的像挺胸的巨人,有的像扭着腰的仙女……一座座绝壁都是大自然天才的杰作。在陡峭峻厉的绝壁上,一颗颗倔强的青松穿过乳白色的薄雾,,在劲风中起舞。顺着漓江的右面耸起一座高山,这山拔地而起,直上青天,仰头一看,叫人魂飞魄散!这里的水清澈见底,没有人时还可以听见滴答的响声。那里的水很清,从上面可以看到底。小鱼在里面翩翩起舞,可美了!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鱼。身上是波纹线的身上有很都鱼鳞的……这里的草绿油油的,当微风拂过地面,当雨水滋润着大地,当阳光对这片地微笑……小草似乎感受到了温暖,舒适的气息,调探出皮的小小的脑袋,悄悄地,碧绿碧绿的它轻轻地说:“嘿!可爱的秋天要来了!”在这里还可以蹦极,坐船观看风景,看着那些蹦极的人们,我心想:“如果有一天我也有这个胆量去蹦极那该多好呀!”接着妈妈带我来到了下面,坐上游艇,观看风景。可是比一会儿就到了下午,我还没玩够,妈妈就让我回家了。坐在回家的车上,我还在想:“我还有机会来吗?”500字 一年级 写景
-
游三游洞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和妈妈,爸爸来到三游洞。到了三游洞,我们进了一个小洞,里面有很多游泳的地方,里面人山人海。这里的山很特别,各种奇峰异石,千姿百态。有的像蛇一样狂舞,有的像一个座椅,有的像挺胸的巨人,有的像扭着腰的仙女……一座座绝壁都是大自然天才的杰作。在陡峭峻厉的绝壁上,一颗颗倔强的青松穿过乳白色的薄雾,,在劲风中起舞。顺着漓江的右面耸起一座高山,这山拔地而起,直上青天,仰头一看,叫人魂飞魄散!这里的水清澈见底,没有人时还可以听见滴答的响声。那里的水很清,从上面可以看到底。小鱼在里面翩翩起舞,可美了!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鱼。身上是波纹线的身上有很都鱼鳞的……这里的草绿油油的,当微风拂过地面,当雨水滋润着大地,当阳光对这片地微笑……小草似乎感受到了温暖,舒适的气息,调探出皮的小小的脑袋,悄悄地,碧绿碧绿的它轻轻地说:“嘿!可爱的秋天要来了!”在这里还可以蹦极,坐船观看风景,看着那些蹦极的人们,我心想:“如果有一天我也有这个胆量去蹦极那该多好呀!”接着妈妈带我来到了下面,坐上游艇,观看风景。可是比一会儿就到了下午,我还没玩够,妈妈就让我回家了。坐在回家的车上,我还在想:“我还有机会来吗?”450字 一年级 写景
-
游桃源洞说到桃花源,首先想到的是陶渊明。来到桃源洞,果然有大自然的味道,在大自然中我们纵情玩赏。镜花亭有我们的身影,在林竹中有我们的脚印,河边有我们的笑声,这景色堪称最美。“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处。”我们向东坑瀑布进军,在途中,经过一户人家。房子也很别致,是木屋有回归大自然的感觉,可能不亚于“空中楼阁”。然而家中的摆设却告诉我们,这户人家很贫穷。看看他们身上的衣着,大概只能维持基本的温饱吧,我们心沉重了,在这自然保护区里保护贫穷吗?让游人欣赏贫穷?看看满山的竹子,俗话说“靠山吃山”。竹林不是赚钱的地方吗?小有笋,大有一根根的竹子,加上山下就有公路,这钱却实比起那些远离公路的人要好赚得多,我顺便看了一下路边的竹子,都比较小,卖不了好价钱,如果加上一点科学的管理方法,竹林的经济效益会更好。同学们在木屋旁坐下来休息,离东坑瀑布还有一段路,而人巳有点累了如果木屋里面是个小卖部,里面有茶,有凳子可以坐,想必同学们肯定会冲进去,买点点心,坐在凳子上补充一下能量,休息一下双腿。店主不用说也可以挣一点钱。当游人来到这里,难道不会眼前一亮?走了这么远谁不想坐下来休息一下,这时间里,做成几笔小生意是理所当然的,抓住木屋这有利的地理位置,利用有利的条件,可能更会有收益的,相比之下,接待中心的那些店主就明智了许多,开个纪念品店,虽然价格有点高,但游人也乐意,因为它有纪念意义,桃源洞宾馆,是我们午餐的地方,然而它令人太失望了,预订的饭菜,竟然等到我们到了那儿才开始动手,同学们等不及了,帮着洗菜这类的。结果还是1点左右等到了3点多才吃饭,刚想多吃一点安慰一下肚子时,每人吃了一碗饭后,饭盆里见了,“唉,祸不单行”。又等他们再蒸饭时,饭熟时,菜在这秋天的空气的吹拂下早就凉了。这样一餐谁都不满的饭终于结束了。宾馆的服务员对顾客毫无热情,如果对待其他游人也这样的话,宾馆怎样在同行间立足。游客可能只有自己带盒饭去观看桃源洞的风景了。在这竞争激烈的商业时代,一个服务场所没有好的服务态度是不可能长久的,一定会被竞争所淘汰。在归途的车上,我静静的想:作为一个山区,一个旅游区,必须给人一个好的印象,好的回忆。作为山里的人应抓住机遇,努力在现有的资源中发掘潜力,使资源得到最充分最合理的利用。这样山里人会生活的更好。而更多的还需要我们思考,值得我们思考。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回想,当初学的课文《桃花源记》。900字 高一 写景
-
游太极洞向往了很久的春游终于来了。这次我们要到太极洞。下了大巴,眼前豁然开阔。绿树红花环绕一池湖水,一条幽径隐现其间。沿着路略走几步,便是洞口。走过长满青翠的葛藤的洞口,便进入了黑暗的世界。两仪宫是我们进洞后的第一洞厅。高旷宽广,可容数千人。两侧有巨石夹峙,右为狮峰,左为象峰。威武壮观。迎面石壁上有明代广德知州吴同春所书“二仪攸分”石刻,因而得名。《易经》上说:“太极生二仪,二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以至无穷”。正好点明了太极洞的溶岩结构,一洞分二洞,大洞套小洞,洞上有洞,洞下有洞;洞中有山,洞中行舟,洞洞相通;鬼斧神工,令人眼花神迷。“二仪攸分”石刻前的平台上,有奇石为“八仙过海”。洞中八仙,或坐或立,或歌或啸,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游人在此还可遥见太上老君的石化仙容,故此处景点又名“八仙朝圣”。两仪宫又似游人观览的“过厅”,东通水洞,西指八景宫。洞内溶岩,气势磅礴。向西开始深入洞中,奇石怪峰林立。其中最奇莫过于“滴水石穿”之景。这块石头是因为上面的水滴常年不断,天长日久就“滴水石穿”了,太极洞内大部分景点是由于滴水成景的,都是上亿年来不间断的滴水才长成的碳酸钟乳石,此景却反其道而行之,滴水穿石的景象在溶洞中实属于罕见的,所以被誉为太极洞三奇之首。灯光越来越暗,终于走到了尽头。就在我们悻悻而返,仍不尽兴地回到两仪宫时,只见向东又有一条水道。这里是地下银河,曲曲折折的全长有750米,开阔的水面可容小舟任意徜徉。我们已经迫不及待要泛舟洞中了。来到入口,早已是人山人海。在洞中滴水的陪伴下我们终于熬过了漫长的等待。小船看起来已有些年头,我们又不幸与年级里最壮实的一位同船,这使我们不禁担心自己的安全。一开船,小船就开始晃晃悠悠,引得女生们尖叫不断。突然船驶过一处顶特别低的水面,大家迅速低头导致船晃得更厉害了,吓得一船人一身冷汗,上岸后仍心有余悸。上岸后攀爬过洞中黄山,来到山顶,这次难忘的太极洞之行到此结束了。如果有机会的话,再来一次也无妨。800字 四年级 写景
-
游白云洞游白云洞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亲戚朋友们去白云洞玩,到了白云洞的上面,我往下一看,那么高啊!我吓的发抖,爸爸说;“别怕走吧!”我一边下台阶一边数,下到底以后我说:“哇!一共有430个台阶呀!我腿都发软了!“叔叔给我们买了门票,我们一起走进白云洞,感觉里面冷冰冰的,问爸爸才知道这是地面下所以冷。我看见前面有绿光,怕极了,走近一看,原来是灯光照射形成的。再往前走,看见前面大石头上写的“小佛看钟”,真像一个小和尚在看钟。又看见有石头上面写的长城字样,活象连绵起付的长城。一会儿,到了洞的最深处,我看见下面的灯火象鬼火,吓得赶快往回跑,在回转的路上,又有许多自然形成的擎天柱、猴子捞月、迎客松等许许多我形态逼真的景象,边走边看,边看边走,不知不觉已到了出洞口,真有些舍不得走,可是由于我们还要赶路,不得已只好在出口照上几张合影,算是个纪念吧!350字 三年级 写景
-
游芙蓉洞今天,我和妈妈爸爸坐了4个多小时的车来到了芙蓉洞。芙蓉洞,一听就会让人误解:芙蓉洞一定是里面很美,芙蓉花太多,所以叫芙蓉洞。错!芙蓉洞的名字有这样一段来历呢!原来,洞里是冬暖夏凉,所以,芙蓉洞的名字由此而来。走进洞里,就可以看到千奇百怪,形状各异的钟乳石了!哇!里面灯光四射,到处都是红灯,绿灯,蓝灯_ _ _ _ _ _钟乳石顺着上面和下面同时长,所以中间大,两头就小了。走到一半路是,我们便看到了绝无仅有的万剑挂壁了,洞内的钟乳石如发丝一样光滑细腻,如万剑一样悬挂在洞内,那景象,那气势,无不让人佩服呀!走着走着,我们还发现了孙悟空手中的金箍棒!还真像!其实,这只是一根普通的石笋而已。过了一会儿,我们又看到白得雪白的钟乳石了,特像圣诞老人的那一撮小胡子呢!后来,还有许多这种钟乳石,美不胜收!不知不觉我们又来到了世界上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珊瑚瑶池了!在珊瑚瑶池中有许多珊瑚,奇怪的是这些珊瑚横着长,不是像钟乳石一样立着长,要几万年才长一米呢!能有这么长久已经是一个世界奇迹了!过了珊瑚瑶池,我们来到了‘‘神舟七号”火箭发射基地,一定很奇怪吧!这个钟乳石特像火箭一样!一直没发射旁边有‘‘狮子,老虎,兔子,山羊_ _ _ _ _ _”为了看这一幕,都等成化石了!特别是那个火箭,不注意看还真像白玉一样,闪闪发光,真的可以与玉相比了,我看,准能拿个‘‘特级玉石奖”回来呢!在‘‘神舟七号”火箭发射基地旁边,有什么景观呢?我发现了一块巨石把小石头怀抱在怀中,真有母爱的味道,我还叫它‘‘亲子石”呢!走出芙蓉洞,我便想起了那些钟乳石的来历,经历了几万年才长成这个样子,有这么大的成果。如果我们也像这样,那不是也能成为‘‘稀世珍宝”吗?啊!芙蓉洞!梦幻的洞!650字 五年级
-
游石门洞这次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去石门洞游玩。到了石门洞,一条船向我们开来,铁船仿佛说:快上船!快上船!快和我们一起去看美景,不看会后悔的。我们听从了你的召唤,来到了你的怀抱中,你迫不及待地开动了,马达声是那么的中气十足!周围的水花姑娘也跑来凑热闹了,她们不停得往上涌,是想和我们一起去玩吗?到了对岸,我们下了船,向前走着。在这里生活了千百年的树木,用他们的身影,为我们抵挡了烈日的袭击,前面还有位鹅姑娘在向我招手呢,仿佛在说:“欢迎光临!”。突然,我耳边传来隆隆的响声。啊!原来前面就是石门飞瀑了。我奋力向前跑去。又宽又长的瀑布爷爷正在用歌声欢迎我们呢,他天生的金嗓子永远是那么嘹亮,雄浑的男高音非常有气势。我也忍不住想和他一起唱和了。我们又来到陈诚故居,里面站立着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像连手都是软的,那就是陈诚了吧。我们又向山顶进发,爬到半山腰,正当我们累得上气不接下气的时候,前面出现了一座凉亭,他真是我们的救星,我们赶紧加快脚步,一到亭子里,就瘫坐着一动不动了。这时,天上飞来一群鸟,它们在亭子上空盘旋着。喂,淘气的小鸟!你们叽叽喳喳地说些什么呢?我猜你们一定是在欢迎我们吧。我们终于爬上了山顶,见到了石门洞的又一奇景:天桥。那天桥是用铁索加木板铺成的,经历常年的雨水冲刷,太阳暴晒,他仍然安详地躺在那,默默地奉献着。我们走上去,天桥随着我们的脚步,开始摇啊晃啊,仿佛在说:“轻点、慢点,别把我这老骨头摇断了。”石门洞之奇观不止于此,巍峨之龙虎峰,令人神往之透气洞,高耸入云之石笋,神奇之木鱼岩……他们都在欢迎你们的到来呢!朋友们,还等什么,赶紧行动起来,去拜访一下石门奇观吧!650字 小学
-
游石门洞署假里的一天,我与爸爸、妈妈一同去石门洞游玩。首先,我们乘坐游船,渡过欧江。在江中,远远望去几个醒目的红色大字就映人眼帘。那就是我国当代大文豪郭沫若到此一游,赞叹这儿景色异常,就诗兴大发,写下了“横过石门渡,刘基尚有祠。垂天飞爆布,凉意喜催诗”的佳句。走进石门洞,拾级而上,展现在眼前的便是“问津亭”。传说,谋略家刘基曾在这儿向一位村姑问过路,后人为了纪念刘基,在此建亭,取名“问津亭”。亭子的四周花儿亭亭玉立,古木参天。向左方望,便可以看见一座白墙黑瓦的寺庙,寺庙十分清幽,庙中烟雾缭绕,立着一位白面书生。他就是刘基,又称刘伯温,青田人氏。他脸带微笑,和蔼可亲,十分慈祥。刘基曾辅佐明太祖朱元璋为统一中国立下汗马功劳,所以,至今人们还纪念他。走下问津亭,我们来到小溪边,这儿的水清澈见底,游鱼可数,小野鸭快活地在小溪里游来游去。接着,我们来到洞中一石床。据说,刘基得到了白狐女的天书后,在此卧床长读,几十年如一日,日久便把石头磨成了平整的石床了。这当然是神话传说,但我想:刘基刻苦攻读的精神还是值得后人学习的。石床的右边是一片竹林,这儿的竹直插云中,高不可攀。石床前面是瀑布,瀑布从几十米高的山崖上倾泻下来,发出“哗哗”展耳欲聋的响声。那瀑布仿佛是一段白色的绸缎挂在山崖之间。走近撰布,感到凉丝丝的。瀑布下面,有一个几十米深的大水潭,水潭中的水绿得像一块无瑕的翡翠。石床左边,是古人题的各种碑文名句和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在此作下的诗赋。我赞叹祖国山河的可爱多娇!啊!石门洞,我赞美你!你的青山绿水将永远留在青田人民的心中!650字 小学 记叙文
-
游太极洞月日,我和爸爸妈妈,舅舅,舅妈,还有表姐去游太极洞。 站在太极洞外,感觉外洞很大,抵得上两间大房子。走进去十几米左右,就看到两个洞,一个是旱洞,一个是水洞。经过商议,大家决定先游旱洞。旱洞里有很多石像,如“太上老君”、“千年灵芝”、“莲花宝座”、“灵宵双塔”等等。这些石像惟妙惟肖,特别是“千年灵芝”,简直象真的一样,我忍不住摸了一下,感觉硬硬的,才确信那是石头的。 我们游完了旱洞,再游水洞,水洞大概有两个旱洞那么大,里面也有石像,如“龟蛇竞寿”、“地下黄山”、“碧玉屏”等等。看完了石像,我们就来到了“活鬼城”。一看到这个名字,大家觉得挺新奇的,都想进去看一看。走进城,入眼的全是鬼。第一个是骷髅鬼,只要有人靠近它,它就吱呀吱呀地动起来;接下来是棺材鬼,先是一口棺材象车子一样开到我们面前,正当大家觉得惊奇时,突然从里面跳出一个鬼,转眼又跳了回去,吓得我赶紧抱住爸爸,但是,好奇心又让我忍不住往下看。接下来是砍头鬼,两个鬼抬起一把铡刀向断头台上的人狠狠地铡去,我妈妈吓得“啊”地叫出声来。我们继续向前走,看到两个鬼正抬着一把锯,吱嘎吱嘎地锯着一个人的身体,让我们感觉后背凉飕飕的。再一个是吊死鬼,它在墙上摆来摆去,有时摆到路上,吓得我们都不敢前进,趁它摇回去时,我们才迅速朝前走……好不容易走出了“活鬼城”,我们都心有余悸,半天回不过神来,虽然那些鬼是塑料做的,但还是挺恐怖的。 顺着水洞后面的出口,我们出了太极洞。 今天,我们畅游了太极洞,那活灵活现的石像和惊险刺激的“活鬼城”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只有短短的两个小时,但是它却将成为我记忆当中最难以割舍的一部分。650字 四年级
-
游天鹅洞游天鹅洞爬山,大家一定很熟悉,只要在上面爬一爬就可以,主要目的就是抵达山顶。但在宁化天鹅洞,却是在山里爬山,穿行在山洞里。吃完午饭,一共有十三人,一起向天鹅洞走去,老远就听到一阵“哗啦啦”的流水声。到了门口,一股凉气吹过来,我们仿佛在一座冰库中一样,不得不穿了一件衣服。洞里十分寒冷,上面还不时滴下冰凉的水来。我们走了不远,四周有许多钟乳石和石笋。我们先看见了一只似乎飞翔在天空中的“天鹅”,下面有几个“天鹅蛋”,一只酷似癞蛤蟆的岩石蹲坐在一旁,导游说这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结果天鹅飞走了。我们继续走,看到了像人一样的石头,导游介绍说那是七仙女,好色的天篷元帅-----猪八戒从上面探出头,猪耳朵被割下挂在了墙上,我问导游:“那猪肉多少钱啊?”导游回答:“二十元钱一斤。”我说:“天上的猪和地上的猪就是不一样,”之后,我们还看了七级宝塔和海盗船……出了这个山洞,我们来到另一个神凤龙宫山洞的暗河里划船。进入洞内,经过狭窄的羊肠小道,终于来到了停船的地方,我们选了一条结实的船,等所有的人都上了船,坐稳之后我们撑离了码头。划了不远,对面来一艘满员的船,撞了我们一下,我们的船失去方向,撞在石壁上,船摇晃的厉害,好在船很结实,我们马上改变方向,向前划去,同时用两只浆狠狠地反击了别人的船,使劲推了他们几下,然后溜之大吉。我们使劲划着桨:“一二!一二!”我们的船“砰”地一声,船停了下来,“妈呀!”底下触礁了,不过我们很快划走了。突然,不知道是谁唱起了山歌,惹的全船人都大笑起来。令我想不到的是,在神凤龙宫这个地方,不仅好玩,而且岩石也是形态各异、惟妙惟肖,不知何时,从石头后面冒出了一只“神鹰”,又不知道什么时候,从水中钻出了个“人”?咦?船怎么动不了了?哦,原来是顽皮的石笋娃娃挡住了去路……下午三点半,我们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天鹅洞。廖杨政2012.8.20三年级:廖杨政650字 三年级 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