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一梦的味道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曹公“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心血凝成了一部红楼,几百年中,寻韵解味之人无数。今日,我也用自己的拙笔,谈谈红楼一梦的味道。
辛酸
大观园中的故事,辛酸成为了主题,封建时代的女子命运的缩影,在这十二金钗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瘦弱的身影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这是黛玉寄人篱下的辛酸。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冷艳的外表下,寂寞的心灵无人能懂,唯有无可奈何,望空长叹,这是宝钗难求真爱的辛酸。
不说谁是谁非,不论谁真谁假,我为晶莹雪感叹,也为寂寞林惋惜。因为她们的美丽各异,却同样辛酸。
甜美
纵然有千红一窟的开头,万艳同悲的结局,红楼梦中也会有甜蜜与和美,哪怕只是短暂的一晚,一刻,一瞬间。
如寿怡红群芳开夜宴的红红火火,众才女斗妍菊花诗的高雅优美,芦雪庵即景联古律的热闹非凡,更有三宣牙牌令,两宴大观园的团圆欢乐……
这些晶莹剔透的女儿聚集在一起,往往会在用她们的甜美笑容感染着读者的同时,让人惊叹于她们的聪慧与才气,震撼于她们甚至不让须眉的胆识与气魄。
大观园中的奇女子比比皆是,这份甜美是那么的珍贵,也许就是因为最后失去了这份甜美,才让人不禁潸然泪下。
悲苦
红楼之忧,红楼之愁,不仅有那难以摆脱的悲酸,更有那充斥全书的悲苦。
若说黛玉与宝钗,也许有人只是感叹惋惜,毕竟她们多少还曾经得到些什么。而说到香菱、迎春等女子的命运,则只剩下悲苦了。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她们完全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甚至在香消玉殒后,都没有人过多的关注她们,可能只有贾宝玉这样的痴情种,才能够陪我祭悼这些娇弱的亡魂,让我获得些许的安慰。细品这些故事,浓浓的悲苦抑在心中,久而弥重……
热辣
“揉碎桃花红满地,玉山倾倒难再扶.”每当读到这一段,想到那缓缓倒下的芳躯,都不禁热泪盈眶
鸳鸯拒婚,三姐自刎,金钏跳井……这一串荡气回肠、百千折的故事中,我看到了一个个刚烈的女子,她们就像一团热辣的火焰一样,不惜燃烧自己,去追求哪怕一瞬间的光明。凄丽至极,惨烈至极,绝望之美,无与伦比!
在那个封建时代,不屈从于礼法的女儿难能可贵,虽然她们摆脱的方式只剩下了毁灭。但那滚烫的心与热辣的情,却永远的留在了大观园中,她们让我敬佩,也让我怜惜。
红楼一梦,其味千百,细细品读,愈加醇厚。正是:
酸甜苦辣铸红楼,留与后人几多愁。梦已成真疑似梦,长梦如水却东流……
红楼寻梦
一块通灵石头
演绎世间悲怨情愁
无才补天
临落寞红尘
携梦同游
一株绛珠仙草
诠释浮尘凄惘烦忧
甘露之惠
惹宿世怨债
挥泪相还
低回婉转,挽歌长留
残花易落,香魂难存
叹—
一世的无奈辛酸
颔首蹙眉,泪光轻弹
晓梦初醒,晨露消散
怨—
一生的守望悲哀
掩土风尘,朔风尤叹
繁华落尽,搁浅流年
念—
一段千古涕泪的诗篇
红楼寻梦
写尽了世态炎凉
看尽了繁盛兴衰
世俗浮华泯灭了豆蔻年华
剩下的
只是月残人缺的遗憾……
相关推荐
-
梦红楼一个季节凋谢的不是花朵而是沉沉的梦黯淡的梦抹灭了一个故事夹着雨水混着泪水一个梦里一滴泪滑落在一个世界的两头一头滴在花瓣上一头落在梦境里凝成了一道伤痕也许经过了一个年代碎了的不是梦是一段历史一个黄昏的末端那个沉重的年代封闭了几段感情也许是永远地埋葬呢在偌大一个幽深的老宅里影子如豆油灯的味道泛着一些潮湿的故事守着两个天空的月光一个死了一个疯了良久,两个灭了依稀记得当年的红楼金枷般沉重里头是破碎的梦湿润的是一个年代没穿嫁衣的女子的哀怨承载的是年久的惆怅与酸楚250字 初三 书信
-
梦红楼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题记予尝自谓,曰:“回眸之顾,便为红楼?”予惩无梦,但使焉?汝若而长息耶?汝怜其爱,感其心,但尝眉颦深皱而泪湿素颜,吾谓之何须苦何?但曰:“甚矣,汝之不惠。”汝愁草瘗花,楼前思之,两眸归梦怜飞絮,未料花影阑干,漫沾残泪,霎时凝伫,何须惆怅,但曰:“何苦为之素骨凝冰,柔葱蘸雪?”或惋,或愁,或怨,怎能生凝笑?更可谓“消瘦损,凭谁问?只花知,泪空垂。”汝无语,更是伤离恨,最愁苦,纵收香藏镜,念沉沉,恨依依。无奈何焉?孤芳一世,供断情愁,我试问花知否,何曾管得落花无……予惜其之过,奈无何,为余浩叹,但是黯黯梦,何曾梦觉,如若红楼,寂寞无人见。惟闻此空楼,何须修饰?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一切皆是梦靥!250字 初三 书信
-
梦红楼皑皑雪姿饰长春,文史佳韵红楼稔。伊人祥安深闺望,金光普照殿学堂。悠悠嗔念贝李文,佳人如诗萦绕魂。比翼齐肩窗前踱,沐辉驭冷红楼啄。依窗天地二人国,双双品茗遨星河。一生一代一双人,置身楼阁斗乾坤。南都一梦长中医,相思相望暖寒语。100字 初三 诗歌
-
梦红楼“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她也在猜想我是谁。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早已望穿了秋水。梦中掉下个林妹妹,轻轻告诉我我是谁,那段肝肠寸断的爱情,只愿我能继续写到结尾。”在我十三岁的时候,我第一次看电视剧《红楼梦》。其中,林妹妹给我的印象很不好。我觉得她好没用,总是被人欺负得泪眼蒙蒙的,要是被欺负,你就打他呀!动不动就哭,身子都是自己哭坏的!宝哥哥不娶你,你就嫁给别人呗!还寻死腻活的!真是搞不懂!“外祖母家不同于别家”“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可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行一步路。”这简直就是“步步惊心”嘛!我觉得她那就是做作,自己姥姥家还那么小心,又不是在皇宫,自己又不是“甄嬛”装模作样的给谁看呢!你再小心“宝皇帝”也不可能选你为妃的嘛,人家都有金玉良姻了,你这“木石前盟”不好使。让我对林黛玉的看法有了根本性的变革,是在去年完完整整地读完《红楼梦》的时候。起初由于我对林黛玉有抵触心理,所以她干什么我都不喜欢,她被宝玉甩了我还觉得很高兴呢!但当我认真的读了《葬花吟》,想从中找出些骂黛玉的理由时,我才真正理解了林妹妹,才真正喜欢上了她。于是我又再一次重读了《红楼梦》!也许是我的态度改变了,这次从黛玉一脚踏进荣府的那一刻起,我的心就在为她悬着。她笑一回,我跟着笑一回,她哭一回,我也跟着哭一回。“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如此我见犹怜的女子,难怪宝哥哥会对她眷顾有加。只可惜红颜薄命!贾府那么多人却没有她可以依靠的,只有个风流多情的宝玉让她芳心暗许,却又总是“有了姐姐就忘了妹妹”。于是她无奈着“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悲哀着“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伤感着“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终落得“一缕香魂随风散,三更不曾入梦来”的凄凉结局。我知道在那个时代妇女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黛玉也知道,但她却不能深刻理解。她把自己一切的情全部托付给了宝哥哥。但宝哥哥到最后还是娶了宝姐姐。黛玉就像一朵鲜花,最终还是避免不了凋零的命运!黛玉,你身在了一个不应该的社会,一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你的才华施展在了一个毫无价值的贾府,你爱上了一个你不该爱的人!正如你所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中事事如梦,梦中人欲梦红楼。于是,我梦红楼……900字 初三 散文
-
梦红楼红楼梦里梦红楼,梦里是乡愁,画中人非梦中人,相思又何用?看破红尘入空门,无魂无魄进太虚,皆空!开辟鸿蒙,谁为情种,乃宝玉。木石之盟,谁为红颜,黛玉是也。黛玉悄然逝去,宝玉入空门,宝钗得人不得心,熙凤机关算尽,反误卿卿性命,留巧姐与刘姥,湘云惨入青楼,但怜可卿早去,十二钗已缺一,最怅宝玉失玉,事后元春逝去,空悲切!祖宗年迈已离去,鸳鸯听闻可随从,亦入太虚之自尽,晴雯反抗旧社会,得痨剪甲两寸半,送与宝玉为留念,平儿袭人在人间,紫鹃伤心离黛玉,随从四春入尼庵,却惜妙玉被人掳,观园成雪地,寂寥无人。生于老社会,原着者雪芹,见九州封建,官府大腐败,政治亦无能,心存愤懑情,是以做此书,未毕,逝去,后人补之,250字 初三 诗歌
-
红楼一梦红楼一梦(二)林黛玉飞燕葬花埋香?V,只为公子不了情。木石姻缘真是假,才女心中也不定。秋窗雨夕寄真情,只怕夫人恨吾韵。5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
红楼一梦晨夕风露,阶柳庭花,润人秃笔,墨洒一纸荒唐,一世泪。《红楼梦》是了不起的。封建社会把人不当人,尤其把女人不当人,而作者却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全新的空前未有的东西,就是对女性的尊重。作者笔下的女性是有一定觉悟的,但又不同于冯雪峰说过的“五四”时期梦珂、莎菲式的女性。作者自己说的很清楚,他写作的目的就是要“使闺阁昭传”,在他笔下,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贾探春,晴雯,鸳鸯,紫鹃,平儿……她们,不仅仅是美丽,而且是有思想,有感情,有意志的,“行止见识”不凡的,有独立人格的人。中国封建社会对女性是残酷的,鲁迅的《伤逝》里面由一般的妇女解放,男女平等的思想,经过现实生活里男女人生境界,胸襟智能的不平等的暴露,导致悲剧以后,归到男性的道义上社会责任上的深沉痛烈的自责。《红楼梦》既是女性的颂歌,又是女性的悲剧。青春守寡的是史湘云,李执,出嫁一年便被丈夫折磨而死的是贾迎春,远嫁的是贾探春,悲观绝望青春出家的是贾惜春,跳井而死的是金钏儿,含冤而死的是秦可卿和鸳鸯,撞壁而死的是司棋,斥逐羞忿而死的是晴雯,被强盗抢去的是妙玉……这就叫做“千红一哭,万眼艳同悲”。《红楼梦》虽是女性的悲剧,女性的颂歌,全书最中心的人物,还是自称“渣宰浊墨”的贾宝玉。贾宝玉对女性的尊重,并不是来自理性的认识,而是来自直接的感受。他对一切“峨冠博带”的男子深恶痛绝,却在穿着女装的“人”面前自惭形秽,就是以理想的“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实际上,人类的“渣宰浊墨”并不是宝玉,而是贾琏,贾环,薛蟠之流。贾宝玉这样的“新人”出现,从精神上,从审美标准上,宣布了整个社会的不合理,尽管书里面还是社会毁灭了宝玉,但这样的社会,在读者眼中,更显出丑恶,更是不合理的存在了。“晨夕风露,阶柳庭花,并不足妨我襟怀;况那晨风夕露,阶柳庭花,更觉得润人笔墨”,于是写下“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被世人曰:“由来同一梦”。是也,了结了,红楼一梦。650字 高三 散文
-
红楼一梦夜阑人静,蜗居斗室,煮一盏香茗,看雾气缭绕,捧一本古书,静静品阅。手一次次的滑过……我静静的坐在书桌旁,手捧一本名著,仔细品味。心,随着一次次的翻阅,也在不停的跳动……一段爱恨纠葛的故事,谱写了一曲断人悲肠的曲调。无奈,回荡在书中每个人的心中。黛玉的无奈是寄人篱下,相爱却不能厮守;宝玉的无奈是爱却伤了众人的心;宝钗的无奈是得不到他的心……彼此隔阂,承载两人心痛;放下一切,打开心扉,只是痴人说梦。何苦为他争风吃醋,一觉逝去。所谓“门当户对”,可否有真情。可恨有情人未终成眷属,悲哉!悲哉!贾府败落,人情淡漠,十二金钗各尽悲惨结局,独留世人叹息。在感叹之余,也不难想到人生也就如这《红楼梦》一样,似戏,一叹而过,各种悲欢离合,承载着各种心酸,风流冤案尽在眼中,人生如戏,谈笑间一晃而过。富贵一切来的匆匆,去的也是匆匆,一切如过眼烟云。人生有几何,来去无影踪。酸甜苦辣尽在其中,殊不知,烟消云散,两手空。《红楼梦》,一本文学巨著,一本愁绪漫飞的经典,伴随我度过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细细品茗,独留余香回荡在心底。茶,已煮好,只待品味;书,已阅过,只留余香回味……又一个夜阑人静的夜晚,有书陪我度过……400字 初一 散文
-
红楼·梦残风卷过,凋零的何止是红楼之梦?——题记那是一个腐朽的封建世界,那是一个纷繁错杂的女儿国,即使你含玉,也免不了残破。大观园的枝头,蕊冷香残。……金陵十三钗越发悲情的笑靥回荡在心间,挥之不去的岂止是黛玉的素颜……仿佛是勾勒出的一幅画啊,从一开始的五彩缤纷到后来的黑白相间,诱人的笔调,越奏越低。一样的莫,破处了藏不住的忧伤,苦笑过后,眸子里空留余殇阵阵……那是一段青色的岁月,到头来墨绿了多少人的一生;那是一段灰色的过往,到头来黑暗了几代人的天堂……那个梦,因为陷得太深,所以不堪回首。梦越深,情越浓,越难以自拔;梦越深,梦中的红楼却越发地美丽起来。可当梦醒了,迎来的却是心碎,眼睁睁地看着一朵朵绚烂的花枯萎和凋零。当最后一片花瓣落下来的时候,没有泪,没有色彩,只留下一片空白,空虚的白。任那缕坚贞的信念,那份美好的情愫,在历史的尘埃中弥漫成龙永恒的缠绵缱绻。或许,现在的我不会弄明白噩梦红楼中最神圣的情感——爱。这爱,难道仅仅是阳春白雪,风花雪月吗?一阵夜风吹过,几片红颜尚未褪尽的落花在风中凄美地身,旋下……“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愿化一丛野草,在春日里生,在秋霜下死,诠释你的枯荣,红楼,是那多情的一瞥……450字 高一 散文
-
红楼一梦,梦断肠夜凉如水。天,阴阴欲雨。好静。桌上的泪烛一如既往地伴着我,守着我那颗孤寂的心和那份混乱的思绪。红楼一梦,梦断肠啊!——题记蘅芜令宝钗落血残阳,窗明几净,几声寒蝉索烟寒。胭脂泪,红尘醉,便人生憔悴。远黛凝眉,风花雪月,淡妆浅笑为君颜。梦含情,两牵索,空作相思字。这首小令是我填给满怀愁绪的宝钗的。花谢花飞花满天,红销香断有谁怜?别人只知道你林妹妹的愁苦,又有谁来悲悯你呢?残阳如血,秋风惨淡,秋萍黄。黄花帘内,空对着菱花镜里的瘦影;蘅芜院内,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咽不下玉粒金莼满喉。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展不开的眉头,却上心头。红楼一梦,梦断肠。你垂帘低望,那眸似止水,霜己落,雨也过,雨后黄花花易落。情已断,魂也乱,浮光掠影愁个心头。袅袅的萧声撞击着你酸涩的苦痛,所有的抗争已成徒劳,生命不可再承受离别的凝重的伤痛,沉闷的绝望笼罩你那脆弱的心灵。如烟往事,残思追穹方月已西往。满怀愁绪,忧伤难诉。黄花瓣上,落着几凝血泪。透过笔尖,写下最美的思念,化作无尽的相思。相望于诗中。流淌着对爱情。生命以及一切美好事物的向往,流淌着淡淡的哀愁。几度欢乐,几度忧伤,怎能忘昔夜月影离合。几多欢畅,几多迷茫,风吹过影似梦,回目月高悬萧诉残思。红尘滚滚,给自己留下一个绚丽的转身,给自己留下一瓣相思。或许你可以不在眷恋那个艨胧中的身影。繁花似锦,能有几度夕阳。几度春秋。或许。或许,只能在你所织的网中迷惑。坠落。哈……哈……伴着惨淡的哀鸣,池水溅起,一缕香魂随即消逝!天已露白,天,终是无雨。550字 初一 散文
-
红楼·梦一场“开天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悲金悼玉的《红楼梦》。”——题记世外仙珠寂寞林黛玉,潇湘妃子。人人都道她,“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可惜,可惜,这玉一般清透的她却生于那混浊的世中。“大观园”,这一个“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在她眼里却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场所,在清幽的潇湘馆里,她过的是“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的日子,只能任由眼泪从秋流到冬,春流到夏,她的确是为了还眼泪而来的啊!宝玉对她而言,不仅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更大的是知己,在那个污浊世中唯一的知音人。可悲的是世俗的眼光,封建的思想,导致命运的枷锁把他们给拆散了。我至今仍未能了解感受到她含恨而终前的那句:“宝玉,宝玉,你好……”的全部痛楚。山川日月之精秀“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子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觉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其父听后大怒,认为其必定是“淫魔色鬼,酒色之徒。”然而,我却一点都不这样觉得,且不说他为“女儿痨”而死的晴雯,跳井而死的金钏儿伤心欲绝,对“才华馥比仙”的妙玉,悲观失望后出家的“藕榭”惜春痛心疾首,黯然悲叹,单看他对黛玉的心则可看出。虽然最后造成“苦绛珠魂归离恨天,病神瑛泪洒相思地”的悲剧,可是这样的结果又是他想要的吗?爱黛玉还是宝钗,他义无反顾的坚持了自己的想法,可是娶她们二者中的谁,他却一点决定权都没有,只能任由他的父母。这一点也正体现了封建社会的腐败、落后。“花谢花飞花满天,红香消断有谁怜?”不管是“潇湘妃子”黛玉,“芜君”宝钗,“沈霞旧客”湘云,还是“蕉下客”探春,她们都无法改变命运,仿佛是那个时代对她们的诅咒,因此,只能把儿时的理想、抱负看成是南柯一梦。虽然我不是生在那个封建年代,但是看着慢慢被摧残的她们,我却能深深体会到那个时代的迂腐、黑暗;虽然我不能身临其境去感受她们的苦,她们的痛,但是品着雪芹先生用泪水酿成的艺术之酒,我却能看见她们的一颦一怒,甚至能触摸到她们的泪。是啊,我们的确是幸福的。我们没有落后、愚昧,不明事理的父母,没有生来就不平等的地位,没有封建思想的摧残……因此我们真的要学会珍惜,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千万别因为它平凡、微小、习惯拥有,就忽视它们。手捧着《红楼梦》,为它执笔,抚摸它的泪,感受那份穿越时空的情感。三乡中学初一:王可馨900字 初一 读后感
-
梦回红楼《红楼梦》这本书将一个熙熙攘攘的世界展现在我们面前。每读一遍都能带给我新的回味。曹雪芹在书中没有明确表明主题,而是通过人物的描写来表现,一个庞大的繁荣的贵族大家庭从“金满箱、银满箱”到“陋室空屋”的惊天巨变。在这样一个封建社会,大观院中的儿女们,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虽然林黛玉琴棋书画无一不精通,才情气质过人;宝玉遇事稳重,气质不凡,精通诗词;迎春才貌双全,才情万种……曲尽人散,风采各异的红楼儿女散去了,那时的繁华人生如一场梦。黛玉的文学是很少有人能及的,但是面对宝玉的不知上进,她非但没有责怪的意思,反而大加袒护。其实,她是不喜欢当时的封建思想,对宝玉的玩世不恭大加赞赏,他们感觉自己终于找到了知音。在所有人都劝宝玉努力学习,考取功名时,黛玉不怕别人的言论,说出厌恶功名的话。这也是我最佩服她这一点!虽然黛玉讨厌功名利禄,可她却耐心的教香菱吟诗,教给香菱知识。她并不反对知识和文学,她全心地教香菱吟诗,为的是让姐妹们摆脱命运,这份心思,谁能够和她相比呢?但她的结局却使人叹之又叹。叹只叹那封建社会给了黛玉太多的压抑,叹只叹上天捉弄人,有情人却不能终成眷属,美丽的黛玉却不能得到自己的幸福,但她尽力追求了幸福了。金陵十二钗中,能与林黛玉的才情媲美的非宝钗莫属,她家财雄厚,处事圆滑,单单这两点就胜过身世可悲而又“叛逆”的林黛玉。宝钗始终是强者,她不与人正面起冲突,她的才华绝不在黛玉之下,她的才智也是罕有的,她不似凤姐无话不说,说话毫无讳忌,心狠手辣,但她的才智不低于凤姐。她性格温顺,处世的高明与黛玉的清高形成鲜明对比,在母亲面前,她是贴心,在外人面前,她是懂事,几乎是人见人爱,被认为是“大家闺秀”在这整部书中,她是最完美的。对待宝玉,更是顺从无比,全然不同与黛玉的猜忌。可最后她却不是真正的赢家。宝玉却始终爱着黛玉,她,只是一厢情愿。黛玉死前在恨宝玉的绝情,却不知是王夫人调的包,让宝玉一直认为迎娶的是黛玉,而不是宝钗,当宝玉掀开红盖头之后,发现林妹妹成了宝姐姐大失所望,就那么把宝钗撩在那儿,不再理会,这叫宝钗情何以堪,落得一个独守空闺的下场。宝钗何止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啊!林黛玉的为情而死,薛宝钗的孤寂终生,王熙凤的含恨长辞,贾惜春的青灯黄卷……不知多少痴男怨女,梦断红楼。这是我所领略过最完美悲剧!悲剧的源头,是封建社会的黑暗。但有谁逃出这宿命的安排呢?《红楼梦》,梦一场,噩梦一场。900字 初二 记叙文
-
红楼一梦红楼梦读后感终于把四大名著又认真的看了一遍,现在我终于懂得人们为什么把红楼评为公认的四大名著之首了。在艺术成就上,红楼可以说当之无愧。它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细腻,不论是人物性格的刻画,还是故事情节,抑或是语言,一些大场面的描写。等等。再者,它是一部关于女子的书。其男一号贾宝玉也是带走十足的女子特质:看男人为泥,污浊不堪。女子为水,干净,清新。不爱功名利禄,不爱齐家治国,不爱戎马天涯,不爱定国安邦。惟愿长居红楼,相伴知己红颜。这就是他的乌托邦式的理想,他想的是与自己的一帮发小一直相伴,地久天长,此生不渝。直到迎春、探春相继出阁,晴雯、黛玉相继仙去,他终看破红尘,了却凡心,皈依三宝。黛玉和宝钗算是封建婚姻制度的牺牲品吧。先说黛玉,才高不让须眉,但知葬花玩味,木石前盟虽天定,不想金玉相配,可恨天公不作美。一朝香魂散,耿耿痴心有谁怜。本是寄人篱下,幸得知己如玉。她是个有个性的人,因为自己的个性得与宝玉“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最终也是为自己的个性所累,贾母认为她性格乖觉,不如宝钗知书达礼,更适合做未来大观园的女主人。最后含恨而终,泪尽而亡。宝钗其实是可怜的,上知孝悌,下晓礼仪。理家不输众儿男,终是良母贤妻。谁想金错配玉,无奈空披嫁衣。孤影幢幢,长夜寂寂,谁可倚?她自己对宝玉并没有那种海枯石烂,天荒地老之情,无奈被作为为宝玉冲喜的人,宝玉出家后,只得空房独守,红烛独依,以泪洗面。还好有宝玉的遗腹子,她最终仍是古代良母贤妻的典范。一曲红楼,其实是大观园的衰落史。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么大一个大观园,从外面来打倒是不大可能的,所以败坏总是从里面开始的,从子孙们的吃喝玩乐,赌钱吃酒开始的。从上到下,真正务正业的没有几个,而且还极度奢侈,元春省亲的时候索性直接建了一座省亲别院,几次重大的葬礼都是极尽华贵,从老太太而始大家整天做的最多的恐怕就是宴饮游园。结果导致日益亏空入不敷出,最后抄家时问题就开始浮现了。还有大关于表面平静,其实内部矛盾重重,嫡出和庶出的矛盾,丫鬟和主子的矛盾,丫鬟和老婆子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都为大观园的衰落起到了负面的效果。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能打败你自己的只有你自己,只要自己不乱,别人很难打败你的。红楼还是一部很百科全书式的书籍。它对当时的丧葬制度、皇家省亲礼仪、药方、算命等风俗都有十分详尽的描写,可以从多方面反应当时的社会。红楼给我的感触远远难以用几百言来完全表达,待风清月高时,临风而坐,愿得与几知己细细玩味。900字 三年级 读后感
-
红楼·梦一场_1000字E度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开天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悲金悼玉的《红楼梦》。”——题记世外仙珠寂寞林黛玉,潇湘妃子。人人都道她,“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可惜,可惜,这玉一般清透的她却生于那混浊的世中。“大观园”,这一个“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在她眼里却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场所,在清幽的潇湘馆里,她过的是“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的日子,只能任由眼泪从秋流到冬,春流到夏,她的确是为了还眼泪而来的啊!宝玉对她而言,不仅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更大的是知己,在那个污浊世中唯一的知音人。可悲的是世俗的眼光,封建的思想,导致命运的枷锁把他们给拆散了。我至今仍未能了解感受到她含恨而终前的那句:“宝玉,宝玉,你好……”的全部痛楚。山川日月之精秀“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子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觉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其父听后大怒,认为其必定是“淫魔色鬼,酒色之徒。”然而,我却一点都不这样觉得,且不说他为“女儿痨”而死的晴雯,跳井而死的金钏儿伤心欲绝,对“才华馥比仙”的妙玉,悲观失望后出家的“藕榭”惜春痛心疾首,黯然悲叹,单看他对黛玉的心则可看出。虽然最后造成“苦绛珠魂归离恨天,病神瑛泪洒相思地”的悲剧,可是这样的结果又是他想要的吗?爱黛玉还是宝钗,他义无反顾的坚持了自己的想法,可是娶她们二者中的谁,他却一点决定权都没有,只能任由他的父母。这一点也正体现了封建社会的腐败、落后。“花谢花飞花满天,红香消断有谁怜?”不管是“潇湘妃子”黛玉,“芜君”宝钗,“沈霞旧客”湘云,还是“蕉下客”探春,她们都无法改变命运,仿佛是那个时代对她们的诅咒,因此,只能把儿时的理想、抱负看成是南柯一梦。虽然我不是生在那个封建年代,但是看着慢慢被摧残的她们,我却能深深体会到那个时代的迂腐、黑暗;虽然我不能身临其境去感受她们的苦,她们的痛,但是品着雪芹先生用泪水酿成的艺术之酒,我却能看见她们的一颦一怒,甚至能触摸到她们的泪。是啊,我们的确是幸福的。我们没有落后、愚昧,不明事理的父母,没有生来就不平等的地位,没有封建思想的摧残……因此我们真的要学会珍惜,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千万别因为它平凡、微小、习惯拥有,就忽视它们。手捧着《红楼梦》,为它执笔,抚摸它的泪,感受那份穿越时空的情感。三乡中学初一:王可馨900字 初一 读后感
-
红楼是个梦百世红楼百世梦,百亩观园百亩空。尘世里,红楼是一个虚幻,美妙的梦。贾府兴衰沉浮,一定程度上映射了清朝官宦人家的命运。水满则溢,月盈则亏。人们艳羡贾府的荣华富贵,但谁又会在贾家“树倒猢狲散”后对其有一丝一毫的关怀?曹雪芹先生在红楼梦开篇就有一句话,引发了我的关注和思考:凡用“梦”用“幻”等字,是提醒阅者眼目,亦是此书立意主旨。石头的梦那么短暂,一场俗缘未尽,便飘然而去。昨日,我跟随北京市少年宫去曹雪芹纪念馆参加了第五届曹红文化节。那是在一个夜晚,时逢初秋,却也给人一种凄凉伤感的晚秋秋气氛。植物园里枝繁叶茂,好似夏还未过去,整个园里万籁俱寂,把人带回250年前清代时的“西山老槐树屯2号”。但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曾经梦阮创作、寻梦的地方,已经物是人非。今天,人们就在这里纪念这个梦,这个空的梦。外行人看热闹——元宵节摆宴席奢华无比,建诗社宝玉采梅花,酸凤姐大闹荣国府……这些镜花水月的东西在红楼梦最初问世时一度招来读书人们的追捧和喜爱,连乾隆皇帝也略有耳闻,红楼梦抄本更是被一些天皇贵胄们视若瑰宝。曾经的我,其实也是一个外行,但经过了这个曹红文化之夜,忽然明白了什么,虽然听起来疯癫话语,我还是想说与诸公:在这个浮华的梦中,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也许,人活着就是为了不愿接最后的现实:死亡,梦醒。生死两茫茫,这与贾府兴衰是一个道理:秦可卿知道贾府总有一天会衰败,但凤姐不愿信她;宝玉知道他和黛玉的爱情终究逃不出悲剧,但他宁愿活在梦里,让林妹妹为她无休止的落泪。这梦何时是个头啊!人和红楼一样,都在梦里。梦是什么?虚无缥缈的;活在梦里的人,永远是个梦。永远活在梦里,只会乐极生悲,显赫若是没有子孙后代的传承,是富不过三代的:贾府被抄,贾母去世,巧姐湘云被卖……你是否还垂涎于贾府的富贵荣华,是否还艳羡宝玉的高贵出身?醒醒吧,他们都是梦!我们应该为做真实的自己而庆幸。贾宝玉不得已接受梦的现实,这块石头享受这个梦,梦醒了,反而会更疼。雪芹先生早就看到了这些,他的祖父曹寅,当年显赫风靡一时的曹家,一朝抄家,树倒猢狲散。一辈子穷困潦倒的曹雪芹,刚刚做了太学教师,刚刚熬到了可以享清福的日子,就在饥寒交迫中溘然长逝。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梦回红楼,回想那个浮华的世界,我还是想活自己,即使痛苦,但有意义。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个空的梦,却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实的理。900字 初三 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