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筷子
那天,我偶然看见一本书上说“筷子有神力”,我便非常好奇,心想:筷子怎么可能有神力呢?于是,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自个儿在家做了实验。
首先,我找来一根很普通的筷子和一个拳头那么大的量杯。然后小心翼翼地往量杯里添加大米,直到加满,再慢慢地把筷子插入量杯中,发现筷子在松松垮垮大米堆里,根本没有办法把一个盛满米粒的量杯提起来,这时,我突然想起书本上说,“要把米粒压严实,把空气都挤出去”,我照着书操作一番,使出了全身的力气,用力往下按压米粒,米粒被我按得在量杯中跳起了“芭蕾舞”,我心想:这次结实得很,应该可以成功了吧。我一边想着,一边祈祷可一定要成功啊,最后,我闭上眼睛默默倒数三、二、一,小心地把筷子提起来,可是,结果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哗”大米洒了一地,我连忙睁开眼睛,看着满地的米粒,心想:完了,完了,实验非但没有成功,妈妈回来还得好好“感谢”我呢!我顿时就像泄了气的皮球。把大米打扫干净准备放弃。
这时,我突然想起老师曾教导我们“失败乃成功之母”。于是给自己鼓了鼓气,重新整理了材料,继续实验,心想:怎样才能把米粒挤紧而且不松开来?终于想起了我小时候贪玩,把奶奶淘好的大米用力一捏,大米就成了一个个硬邦邦的小球。“哎呀,我怎么才想到啊!”就这样我便往量杯里加水,遇到了水的大米被我一挤,它们就像磁铁一样吸在一块儿,我一边调整筷子在量杯中的位置,一边用力挤压湿米粒,终于达到我满意的样子,我深吸一口气,屏住呼吸,慢慢提起筷子,“耶!我成功啦!”当我把量杯提起的时候别提有多高兴了。
实验做完后,我心想:一根普普通通的筷子怎么会有“神力”呢?带着疑问,我上网查阅了资料,原来,当米和筷子之间的摩擦力大于量杯和大米本身的重量的时候,才能被提起来。看来有些知识仅仅看书是不够的,往往要亲自实践才能获得更多,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梅花
古往今来,梅花一直是人们赞颂的对象。不少诗人都作诗称颂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陆游的《咏梅》更是让我赞叹。
寒风刺骨的冬天,到处白茫茫一片,整个世界犹如粉妆玉砌一般。我在雪地里走着。走着走着,一丝芳香扑鼻而来。我急忙俯身低头寻找――原来是一簇梅花!
粉红色的梅花开在雪地。有的还只是一颗花骨朵,有的正含苞待放,有的已经完全开放。白茫茫的雪地,点缀着一簇鲜艳的梅花,实在是让我欣喜过望。
花的品种那么多,然而为什么人们唯独记住了梅花呢?是因为,其它花都在春、夏开放,它们注定是平凡的,不会像梅花那样耀眼。梅花生在寒冷的冬季,高贵的品质。它象征着纯洁,它有着坚贞不屈的精神,它与松竹并称“岁寒三友”,而且还是“花中四君子”之中的代表。
这种不畏严寒的精神不正是我们在平常生活中所需要的吗?我们遇到种种困难险阻,危险挫折,都需要像梅那样,坚强顽强地解决。有时候,我们也可以另辟蹊径,在成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人们常说:“品若梅花香在骨,人如秋水玉为神。”我们要学习梅花的高洁,坚贞,做一个高雅的人。
梅花高洁孤傲,坚韧不拔,让我对它产生了深深的敬意,我也会永远赞颂它,称颂它,学习它坚贞不屈,坚强的品质。
相关推荐
-
筷子筷子,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据说,世界上共有三种吃东西的方式,直接用手拿的占40%,用筷子的占30%,用刀叉的也占30%。中国早在殷商时代就开始使用筷子,不过最初并不叫“筷”。在先秦文献中把筷子称为“箸”或。隋朝时期,筷子又被称为“筋”。 “筷”这个称呼是怎么出现的呢?据明代陆容在〈〈菽园杂记〉〉里说,江南吴中称“箸”为“快儿”,撑“幡布”为“抹布”。是因为行船的人忌讳“住”和“翻”。大约在宋代以后,“快”字上又加了个“竹”头,成为“筷”,这大概是由于筷子大多用竹子做的缘故吧。 筷子的结构极为简单,我国的筷子是上粗下细,下圆上方。当筷子传到日本后,日本就把筷子制成圆锥形。 筷子虽然简单,但中国人在筷子上的质材和雕饰上也做了不少文章。先秦时已有象牙筷和铜筷。隋唐以来,宫廷,官府和富豪之家,用金银作筷子,用玉石,珊瑚等雕饰筷子。考究的筷子还要镶个银头,这是用来试验食品中是否有毒,如有毒,银头立刻就会变成黑色或绿色。 中国人用筷子的功夫,常常吸引外国人,西方近年来兴起了“用筷热”,还出现专门教人使用筷子的“培训中心”。有的医学家认为,使用筷子能带动人体的30多个关节和50多处肌肉,有助于手的灵巧和脑的发达。也有人说,中国人的手特别巧,与从小用筷子有很大的关系。据说,世界上第一家“筷子博物馆”在德国,那里展览了一万多种产地不同,质地不同以及时间不同的筷子。真可谓洋洋大观矣!550字 六年级
-
筷子“今天我们做个实验。”“太好了!太好了!”同学们欢呼雀跃,教室里一片欢呼。老师从门外拿来一袋米、一根筷子和一个杯子。同学们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呀。“今天让我们见识一下筷子的魔力。”老师说道。我们一听,一拥而上去摸筷子。“唉!这不就是普通的筷子吗!能有什么魔力?”有人说。“那就让我们见识一下吧。”同学们将信将疑,跟着做起了实验。老师把米倒入了杯子,又把筷子插入米中。“你们说,筷子可以把这一杯米提起来吗?“我们轮流提了一下米杯,觉得米杯沉甸甸的,就在想:这么沉的米杯筷子能提起来吗?赵思源用筷子提了一下,筷子灵活地从杯子里溜了出来,更别说提米杯了。”大家想想,怎么才能把米杯提起来呢?“老师说,”二年级组失去了一次机会,还有两次。“大家冥思苦想,过了一会,突然冒出一个声音。”有了!往里面水。“陆潇楠灵机一动,说道。”可以试试。“我们提议道。陆潇楠端来水,给老师。老师又把水往米杯里倒,杯子里还冒出了大小不一的泡泡哩!看来,杯子里还有空气。老师又把米杯斜过来,把水倒出。陆潇楠把米压平,用筷子一提,米杯就被提了起来。呀!真神了,那么沉的米杯被提起来了。我不由想道。周一铮也要试一试,用了吃奶的力气压了又压,一提可又失败了。老师又把水倒入米杯里,直到米杯不冒泡了才把水倒出来,压平,一提就成功了。”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答不上来。”那是因为当水把米粒中的空气赶走时,米杯里的气压小于外面的气压,筷子就能施展它的魔力,把一整杯米轻松地提起来。啊,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留心观察,就能发现。650字 六年级 叙事
-
筷子筷子在3000多年前就诞生了,这个小东西可蕴藏着不少的文化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研究研究这个小东西。传说在商朝时,姜太公的老婆嫌姜太公除了钓鱼什么都不会,想毒死姜太公另嫁其人,于是在姜太公的肉里下了毒药。当姜太公拿起肉要吃时,一只青鸟飞过来,啄了一下他的手。连续3次,姜太公开始好奇了,跟着青鸟上山。只见青鸟停在一根细竹枝上,嘴里念道:“姜子牙呀姜子牙,吃肉不能用手抓,夹肉就在我脚下。” 姜子牙知道这是一只神鸟,忙摘了两根细竹回到家。老婆催他吃肉,姜子牙将细竹伸入碗中,顿时冒出一股青烟。姜子牙对老婆说:“肉怎么会冒烟,难道有毒?”说完要将肉往老婆嘴里送。老婆忙逃出门去。此事传出后,四领也纷纷用竹枝吃饭,后来效仿的人越来越多,用筷子吃饭的习俗也就传了下来。筷子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有象牙筷、牛骨筷、银筷…….还有最普通的木筷。筷子的颜色也越来越多,有红色的、有土黄色的、有棕色的……还有些筷子上面还有花纹呢!有些筷子上面是方形的,下面是是圆形的;有些筷子一凹一凸,呈现出波浪状,十分美丽。不过这些筷子都是上粗下细的。筷子长约25厘米左右,和一支毛笔的重量差不多,是个瘦高个。我们拿筷子的方式也是千姿百态。我拿筷子是用食指按在第一支筷子的内侧,中指压在第二支筷子的外侧,大拇指压在两支筷子的前侧。我们拿筷子时,手指都是夹在筷子中间的。因为如果拿在筷子上面夹菜容易掉,拿在下面又不容易夹着菜。所以,筷子还是拿在中间最合适了。嘿!想不到这小小筷子还蕴藏着不浅的文化传统和礼仪风貌呢!55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筷子中国人吃饭是离不开筷子的,它在中国人心中无形地刻了一个印,抹不平,去不掉。从平凡的木头,一跃成为餐桌上重要的宾客。筷子,无疑是承载了中华食文化的。筷子都是思乡的。中国人总是会在身处异地时,忽然想起家乡来。所以当漂泊海外的游子丢掉刀叉,重新拿起筷子时,眼泪往往就窜了出来。筷子都是耐用的。餐桌上的推杯换盏,水池里的无人问津,筷子以木头之身,达到了永恒的境界。一双木筷,随便就能用上十几年。这的确是令人好奇的——木头为何能存在如此之久?不知怎的,那上了年头岁月悠久的老筷子,用起来却似乎更为顺手。也许是中国人都有的念旧情怀吧。筷子都是团结的。奇怪的头细脚粗,两根兄弟感情好得不行。只剩一根,它便不听话,任你说尽了好话也无动于衷。筷子都是勇敢又奉献的的。滚烫的火锅、锅里滚沸的热油······筷子总是一马当先地下去“溜”一遍。自己挨了苦。还得把食物送到别人嘴里。筷子是平凡的,是带着乡愁的;是耐用的,团结的······筷子在中国人心上刻了一道印,抹不平,去不掉······35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
筷子作文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我是中国的老祖宗独创的餐具,我由两根竹蔑组成,人们只要用三根手指来操纵我,轻而灵巧,方便而简洁。知道我是谁吗?聪明!我就是长伴你们左右的筷子。我外形美观,朴素而大方,上大下小,上方下圆,细长匀称,我们双胞胎一出马,无所不能,夹,扒,搅的技术对我们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但是,我们俩缺一不可,多一不行。《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指的不就是我们吗?我们的身材高矮不一,形态各异,肤色不同,有的高而洁白无瑕,有的矮而花枝招展,还有的中等身材,但又朴素大方,体质有软有硬,真是多姿多彩呀!你喜欢我们吗,想要得到我们吗?制造我们简直是举手之劳,轻而易举,把两根竹子削光滑便成了我。我还算是个二品大员,我还有许多皇亲国戚,他们是享尽荣华富贵,吃尽山珍海味,什么燕窝,鱼翅,不过只是他们的家常便饭。我还算幸运,还有比我更小的,更贫贱的九品芝麻官——一次性筷子。一次性,一次性,顾名思义,就是用一次就扔掉了,这就是他们——木筷。为此,我们也表示同情。同情你们被那些餐厅的人用一次就仍了。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亲情的见证,比如,我亲眼目睹了小明家的一个亲情故事。周六上午小明家赶着去补习,可吃饭总得吃呀!于是,拿起我就迅速开始扒饭,把我累的都喘不过气来。不过我看见,小明的妈妈和奶奶,不断的给小明夹菜,这不就是亲情故事吗?我有一个特点,就是“吃先”其意就是先吃东西,不管好菜,孬菜,素菜,荤菜,我都有优先权,嘿嘿…由于我方便灵活深得百姓喜欢。别以为我们目光短浅,我们的前途一片光明,足迹遍及全球将来外国人会喜欢用我们的,你就等着瞧吧!650字 六年级
-
筷子筷子筷子是我国发明的一种特殊的餐具,它也是我国人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的餐具;筷子有它的特点,也有它特有的文化。筷子起源于我国,在东南亚也大量使用,几乎东亚各国也都使用筷子。中国13亿人口几乎90﹪的人一日三餐都在使用筷子。筷子为两根直棒组成,正常情况下筷子的直径不超过0.5CM,长度多为15CM,多为竹、木制品,也有不锈钢、塑料等材料制成的。由于受我国饮食文化特点的影响,筷子几乎和食物同时诞生,至今至少有5000年的历史了,在5000年中,国人不断改进并创新应用它,最终的用法大致相同,也就是我们的大拇指和中指合作使用,相互配合夹起食物。筷子的特点有许多,它十分具有通用性。在中华美食,国际美食相互交流的今天,筷子不但可以轻松帮助我们品尝我们自己的美食,还可以帮助我们品尝到国际上的,不同于我们国家的美食。同时,它还具有灵巧、方便的特点,有助于手部协调性的功能特点。同时,在筷子上不但体现我们国家悠久的美食文化,在我国美食闻名天下的今天,5000年前发明的筷子为美食色、香、味上还添加了一份趣味,使在品尝中国美食的同时还同时体会到了一种不可言喻的历史感。不同于外国人的刀叉,中国人发明的筷子不但体现了国人庞大的智慧,还体现了国人不同于刀叉民族的茹毛饮血的民族本性。回看历史,我国根本没有主动进攻他人的记录,而八国联军,一个个曾侵略他国的人哪一个不使用刀叉?日本人使用筷子的历史和中国有关系呢,他们在使用刀叉的同时自称文明,而在使用刀叉的同时内心血液还流动着好斗等不符合他们所谓文明的本性。在我看来,筷子还可以体现出我国独有的文明与文化特色。筷子在我们的身边是常见的,几乎家家都有,它也是我们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它不但在帮助我们品尝美食,还在向我们展示中华悠久历史文化。北师大燕化附中高一马瑞琦750字 高一
-
筷子和勺子在一家餐厅的厨房里,有一个柜子里头躺着一双筷子和一把勺子。有一天。筷子觉得自己身材又细又长,长的十分苗条,可美丽了。于是她们把眉头一挑,傲慢的对勺子说:“你这个矮胖子,长的那么难看,有什么资格和我呆在一起”?勺子听了,谦虚地答道:“我也许真的又矮又胖,没你好看。但我比你讲卫生,当主人用完时总会把我放在碗里,而你们只能放在桌子上……”。没等勺子说完,筷子就打断他,反驳道:“你这个死胖子,我可是两个人,我们姐妹两个每当遇到困难时一定会团结一致,一起度过难关。而你?每次遇到困难都是孤单一人,没有一个伙伴!”筷子姐妹说完就紧紧抱在一起向勺子“咯咯……”地嘲笑着。勺子听了,闷闷不乐的答道:“我虽然形单影只,但是我的力量也不亚于你们!”。天亮了,主人在厨房里准备两样早餐,一样是面条;一样是汤圆,筷子姐妹见了一蹦三尺高,并快乐地喊道:”主人,我来了!”。筷子姐妹一用力就夹起根面条送入主人嘴里。勺子见了说:“哼,我也会”,勺子就迫不及待的挑起了一根面条,可是面条还没有挑到一半,面条就像一条蛇一样滑进了碗里,筷子姐妹哈哈大笑:“哈哈……你也太笨了,连面条都挑不起来!”,这时主人又端来了一碗汤圆。勺子灰心的脸又绽放起来。大声喊道:“主人主人,我也来了!”,话音刚落,勺子就冲上去,舀起一颗汤圆往主人嘴里送,筷子姐妹也不甘示弱,说道:“我也会”,于是他们夹起一颗汤圆,也往主人嘴里送,还没送到嘴边,汤圆就扑通一声滑回了碗里,筷子姐妹反反复复的夹了几次,可都是以失败告终。勺子对着筷子姐妹说:“你们真没用,连汤圆都夹不起来”。勺子和筷子,就你一言我一语的吵了起来。主人听见了说:“你们两个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诋毁别人的短处”。筷子和勺子都羞愧的低下了头,从此以后他们成了天下最好的朋友,每天都齐心协力默默无闻的为主人的做着事情。750字
-
日本中国一次性筷子作文【】日本中国一次性筷子今天,我看了一则短消息。是这样写的:一次性筷子是日本发明的,可他们从未生产国,他们用的一次性筷子都是从中国进口的,他们用完后,把这些一次性筷子回收起来又造成高级纸张。我们中国等于把那批一次性筷子白送给了日本。我们谋取了他们的利益,他们又把那批高级纸卖给中国。日本人不能说是聪明,是狡猾。不过他们这么注重环境保护,这点,中国是远远不及日本的.懂得靠这样的手段保护自己国家的环境,是难能可贵的,虽然使用了小聪明。日本商人被挡住了眼睛,中国商人被包围了!除了实际的生态环境呢?没有,没有想到。日本人真正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日本人想过长远的未来,他们的子子孙孙还要在这里生存,要珍惜有限的自然资源。正所谓“有限的资源无限的循环”日本人做到了,可中国人没有。大多数中国的普通人还在为“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这个“百年梦想”在奋斗,在拼搏。谁能回过头来想想:如果再不保护环境,我们的后代要到哪里去,他们要不要生活我想只有我们青少年。我们都知道保护环境,可一天到晚说我们“幼稚”“管得宽”的大人怎么没想到呢?他们不是不“幼稚”吗怎么会连这么简单的想法都没有呢?不但没有这样的想法,还在破坏自然资源。中国是一个人口多的国家,也是一个坚强自信的国家,可这块完美的翠玉上唯一的瑕疵就是自然资源的珍惜的自觉。我们是否应该珍惜自然资源呢?我想你们应该很清楚。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地球慷慨无私的向我们提供资源,如果我们不珍惜她的一片好意,反倒不加节制的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自然的资源的枯竭,到时候的状况可想而知。“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一位宇航员发出的感叹。是啊,我们这个地球的状况就是这样的。在你们“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的时候是否已经濒临死亡,无家可归了呢?指导老师:蒙莉750字 六年级 叙事
-
神奇的笔笔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物品,可是它并不是很方便:有些笔质量不太好,写着写着就会断水,就得换支笔芯;有些笔的笔水很少,用了没几天就写不了了,又得换笔芯;每支笔写出的字只能是一种颜色,有时我们小学生做笔记要用好几种颜色的字,这样,就只能多买几只笔放在书包里了;我们总是一不小心,笔就从桌子上掉了下去,多摔几次的话,笔就会烂得不成样子,就只能再买一支笔了;我们写字时,有时就会写错,只是,我们就要用到修正带了,可如果没带,或是用完了,那只能用笔把那个字划掉了,在作业本上到处涂涂画画,一点儿也不好看……因此,我想发明一种新型的笔。我发明的这支笔外表和普通的笔一样,只是多了一个小按钮,上面画着的是一个齿轮,它是“万能按钮”。可千万别小看了这个按钮,你点它一下,它就会根据你说的话,显示出一个大屏幕,上面是你要改的东西。这支笔可以变成很多种不一样的笔。只要你点一下万能按钮,再说“换笔”,它就会显示出一个大屏幕,上面有:毛笔、圆珠笔、中性笔等等很多种不一样的笔可以任你挑选。而且这支笔永远也不会写没水。你点一下万能按钮,再说“充电”,然后把他放到太阳光或者月光下面三秒钟后,它的电就充满了,可以写上以前一千亿个字,这样也就避免断水了。这支笔还永远也弄不坏。这支笔防水、防火、防摔……无论你怎么弄也弄不坏它。它还有消除功能,你点一下万能按钮,再说“消除错字”,这支笔上面就会冒出一个橡皮擦,只要用它碰一下错字,那个字就会消失的无影无踪了,而且还能把这个字回收再利用呢!这支笔还有雷达跟踪性能。买这支笔的时候,它会附赠一个小纸片,可千万别把它扔掉,它的用处可大了!你拿到的时候,把自己的大拇指按到它上面去,如果你的那支笔不见了,或者是没带,就拿出那个小纸片,把自己的大拇指按在上面,那支笔就会马上出现在你的面前……怎么样,我发明的笔不错吧!心动不如行动,将来你要是看到,就赶快买下来吧。750字 初中
-
神奇的氧气瞧,袁老师带着三件物品神秘兮兮地走进教室。仔细一看,原来她手里拿的是蜡烛、玻璃杯和打火机。这不,下面马上有同学在“开会”了,“咦,老师带这些东西干嘛?”袁老师微笑着说:“谁能把蜡烛的火焰灭掉?”,同学们开始大声议论,有的说用嘴对着它吹气,有的说在火苗上边扇一下就可以……终于,同学们安静下来了。只见老师左手拿着蜡烛,右手拿着打火机,小心翼翼地把蜡烛点燃了。小火苗直直地站着,严然就像是放哨的士兵。接下来,老师用了几位同学的不同方法。用嘴吹,只把小火苗吹倒了一会,一眨眼,小火苗又“站”起来了。用手扇,只见小火苗像在跳舞似的,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但最终都回到原来的状态。看来,这些办法都不能让小火苗一下子灭掉。于是,老师问我们:“如果我用杯子把火苗罩住,你们觉得会怎么样?”顿时,教室里炸开了锅,同学们有的说可以一下子灭掉火苗,有的说不能灭掉火苗。袁老师却一直保持着神秘,她说:“现在我们就来做这个实验吧。”老师用杯子慢慢地罩住蜡烛,一开始,小火苗旺得很,它得瑟的样子像是在说:“我烧得这么旺,你一个小小的杯子能把我怎么样?”可是,没过一小会儿,小火苗再也神气不起来了,它的光开始暗下来,火苗越来越小,几乎只变成了一个小红点,小火苗仿佛在喊:“救命啊,快救救我!”老师把杯子一下拿开,小火苗又回来了。我们都惊讶地说不出话来。老师马上又用杯子罩住了蜡烛,只是这次老师再也没有拿开杯子的意思,只见小火苗变得越来越小,直到变成一个小红点,最后变成了一缕青烟,消失了。这真是太神奇了。老师告诉我们,蜡烛的燃烧需要氧气,当杯子罩住蜡烛时,杯子里有限的氧气就会被烧完,如果没有及时补充氧气,火苗自然就灭了。不仅仅是小火苗的燃烧需要氧气,我们人类,更需要氧气,需要新鲜的空气,如果离开了它们,我们就会失去生命。让我们保护环境,创造一个美好的家园。750字 初中 记叙文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