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年味
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过年的习俗不一样,所以年味也不一样。我们河南也有自己过年的习俗。
春节前几天,大家就开始备年货,比如瓜子、花生、糖、蔬菜、鸡鸭肉等等。所以啊,南向店一到过年人就特别多,挤都挤不动。超市的话就更急了。但是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笑脸,因为马上就要——过年啦!
除夕早上,天还没亮,爷爷奶奶就开始准备饭菜了(因为我们是中午吃团圆饭),切菜、炖肉、蒸排骨,煎蒸焖炸顿,各种做菜的方法都用上了。满屋的香味,可诱人了。
在开饭前,爷爷现在神像前烧纸祭神,折求一家人平平安安。然后再放上饭、菜、肉。弄完之后才可以吃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扯家常,一片和睦的景象。在吃饭的时候,还要燃放烟花鞭炮。
在晚上睡觉前,要把家里所有的灯都打开,到晚上十二点,也就是刚好第二天,新的一年的开始。就要燃放烟花,放完后才可以睡觉。
初一早上,孩子们早早起床,穿上新衣,准备和爸拜年,妈妈就留在家里,因为也有人到你那儿拜年啊。初一和初二一般都是附近的邻居朋友拜年,后几天就去亲人家拜年,吃饭。
拜年对于小孩子来说,最高兴不过了,可以领红包,吃好吃的,玩好玩的。男孩子们就喜欢买烟花爆竹,女生就喜欢买扎头发的,或者洋娃娃。可以高兴好几天了。
河南人的过年挺有年味的,但可能是时代的变化,年味比以前淡了很多。希望我们一些特有的习俗继续传承下去,这样年味就会更浓了。
我心中一个可爱的人
他长着一双浓眉小眼。一张脸上挂着粉嘟嘟的耳朵,小小的鼻子外加一张樱桃小嘴。没错,这就是我的小表弟。
他的乳名叫皮皮。他的那双稚嫩的小手总是喜欢打我的脸。他还有些小任性。
记得有一次,我到外婆家去玩,碰巧,姨妈带着皮皮也来了。我正津津有味的看着一本小说,他却跑过来一把夺过我的小说。边跑还边笑。看在他是我晚辈的分子上,就没有和他计较。可他却得寸进尺,把我的书丢到地上,然后开始当球踢。我当时气得七窍生烟,火冒三丈。一把抓住他的手开始抢书,他的力气自然没我大。他双手用力,脸都涨红了。一不小心他瘫倒在地,他似乎摔疼了,在地上放声大哭。还叫着“哥哥欺负我”。我无可奈何,却又哭笑不得。还有一次,我在沙发上打盹。他静悄悄,蹑手蹑脚的走过来。悄悄地爬上沙发,慢慢的向我靠近。然后双掌一合,我的脸上就锦上添花了!他则在沙发上哈哈大笑。那笑声像中了彩票大奖似的。
虽然他有些调皮,但是有时候他还是蛮讨人喜欢的。有一次我在沙发上玩平板电脑,我玩的津津有味,眉飞色舞。我还用余光时不时地看看皮皮,我看他抓耳挠腮,心痒痒的,肯定想拿我的平板玩那些幼稚无聊的小游戏。他显示向我恳求,被我无情的一口回绝。“叫你平日里总捉弄我,今日还想玩我的平板,做你的白日梦去吧!他见哀求无果,便唱起了他学的儿歌。我被他这十分“优雅”的歌声吵得恼怒了。又无可奈何。于是将平板电脑让给了他。皮皮见我终于松手了,平板电脑终于到手了。他高兴的一连跳了三尺。
这就是我顽皮的小表弟,我心中那个可爱的人!
相似题目
-
家乡的年味我的家乡在岳阳,那里濒临洞庭湖。是一片鱼米之乡。更有我家乡特殊的年味—丰锅。丰锅,顾名思义就是丰收后才能吃的一锅菜。做法也极其讲究,而且是一场盛宴!先是将水和排骨一起煮熟,等到水变得黄澄澄时,将其他“佐料”例如:腊肉,白菜,粉丝,胡萝卜等放入锅中,无需加其他的油盐,让它们互相交融直至煮熟后再端上桌,绝对让人垂涎三尺。我老家还有个特殊的习惯就是:丰锅中的腊肉不能小于两厘米厚!寻常人可吃不惯这丰锅肉,因为实在是太厚。不过当地人很喜欢这样吃,我曾问过他们这个问题,他们的回答却让人很惊讶:“薄的肉太小了,那哪叫吃肉啊?根本没有大肉过瘾!”我也这么觉得:的确,吃小片的肉哪有大块肉过瘾?吃大块肉才叫吃肉!还有一种菜在我家乡也很出名,名字我已经不急得了,但是却很霸气:整整一个大碗,只装一个肘子,大到吓人。虽然我没吃过,但看起来好像很好吃。我觉得能吃完的都不是一般的厉害。家乡的年味永远在我的心中占据别样的地位,不可或缺,我在哪都能见到家乡菜,可终究不是家乡菜:少了一份味道,也少了一份情怀。或许我们每天都在品尝家乡的味道,其实吃上妈妈奶奶亲手做的菜就是家乡菜肴中最美味的菜肴!450字 初二
-
家乡的年味今天就是除夕了,家家户户开始贴对联,贴福字。我们家也不例外,准备着过喜气洋洋的春节。不一会儿,就到吃年夜饭的时间了。奶奶和家人们,烧饭的烧饭,炒菜的炒菜,忙得不可开交。过了一会儿,奶奶把香喷喷的菜端上来,有酸菜鱼,猪蹄,饺子,各种各样的菜,使我们迫不及待把它吃掉。接着,爸爸拿着手机,大声喊:“拍全家福了!”我们便都对着镜头,咧开嘴笑了笑,等爸爸拍好了,我们便开吃了。香喷喷的饭菜让人垂涎欲滴,禁不住就夹一口吞下去。美味佳肴让人闻着总感觉是特有的家乡的年味。大年初一,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那一刻,家家户户燃起了烟花,放起了鞭炮。这家放完那家放,真是热闹。爷爷也点燃了鞭炮和烟花,那铿锵有力的旋律开始演奏起来……清晨,随着鞭炮声的平息,心里想得到压岁钱的愿望愈来愈高了。妹妹忍不住,起先跑到我房间,用她那天真可爱的腔调对我的妈妈和我的爸爸说:“祝婶婶、叔叔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吉祥如意。”随即,我爸爸妈妈对着她笑了笑,立刻把各自的红包塞到妹妹怀里。我们便都起来,小孩子给长辈说祝福语,长辈给小孩子红包,顿时,屋里沸腾起来。给屋里的长辈拜完年,我们穿上新衣服,蹦蹦跳跳地到亲戚家去拜年了。我们去了舅公家,我对舅公说:“祝舅公新春吉祥,长生不老。”接着,对舅公笑了笑,只见舅公也朝我笑了笑,把红包塞到了我怀里。我又走过去对舅婆说:“祝舅婆狗年旺旺旺。”手里又被舅婆塞了一个红包,领完红包后,我们高兴得不得了,激动地回了家。家乡的年味可真浓呀!600字 四年级
-
家乡的年味年年有鱼庆新岁,岁岁平安贺吉祥。过年啦!家家户户粘贴对联,迎春接福,欢聚团年;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礼花齐放,鞭炮齐鸣。我的家乡万古镇,好一片喜气洋洋的新年新气象。每逢春节,我都要回老家过年,这里有清代传承下来的,老百姓珍爱的“鲤鱼灯舞”。民间工匠用材料把鲤鱼灯扎得精美绝伦,色彩鲜艳夺目:红不红,黄不黄,蓝不蓝,绿不绿。鱼灯亮相暖眼:大不大,小不小;长不长,短不短;肥不肥,瘦不瘦。条条鱼灯身上,用金色有光纸剪贴的鱼鳞,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增添了节日的气氛。大年初一,荷花灯簇拥一群鲤鱼灯,紧跟响彻云宵的锁呐吹奏,领头向前,锣鼓喧天的川锣套打,追尾殿后,浩浩荡荡地沿街游行。鞭炮噼里啪啦恭迎鱼队,红包源源不断接获喜钱。这支“鱼灯舞队”给万古镇人民拜年,祝乡亲人寿年丰,贺店铺生意兴隆。它有着地道民俗味,浓浓乡土情,吸引广大乡亲们,不约而同地从四面八方涌来围观。我奋力钻进人群,只见一位老艺人精神抖擞地挥舞彩棒,彩棒顶端的宝球在空中舞动。顿时群鱼戏珠,龙飞凤舞,上下翻腾。有位老街坊观得眉开眼笑,比手划脚道:“这位传承人,参加过全国汇演,为周总理、朱德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表演‘鲤鱼抢宝’节目呢!”看!“鲤鱼灯舞”表演得栩栩如生,一会儿舞姿翩翩,跃过龙门;一会儿摇头摆尾,嬉戏莲叶间。那精彩场面,让我大饱眼福,情不自禁地诵起《江南》这首古诗:“江南可采莲……”观看“鲤鱼灯舞”时,广场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牛!牛!必须点赞。”男女老少赞不绝口地竖起大拇指,“发到朋友圈”。年味乡村润,蟠桃献寿星。举杯欣喜宴,鱼跃上荧屏。大地回春,喜气盈门,乡居生活丰富多彩,新农村到处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新面貌。大年初二,乡民们开始热热闹闹摆桌席,高高兴兴办喜酒,开开心心赴盛宴。“鲤鱼灯舞”活蹦乱跳到田间院坝,祝寿星: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贺新婚:男帅女美、花好月圆,送千家万户新年礼物——年年有余〈鱼〉。“万古鲤鱼灯舞”它在庆祝重庆直辖开幕式上闪亮登场,它参加国庆60周年天安门游行盛典,它参加庆香港回归文艺汇演,它是家乡的经典传统文化,被重庆市命名为“鲤鱼灯舞之乡”——我骄傲!我自豪!800字 初三
-
家乡的年味在乡下过年,比在城里更有趣,为什么呢?接下来就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吧。今年春节前夕,爸爸妈妈早早地把我带回了农村老家,着实让我体味了一把跟城里与众不同的年味。奶奶带我去了一趟新农村广场,那里真是热闹啊!广场四周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美味可口的小吃、各式各样的玩具、还有可爱调皮的小动物们。我们随着拥挤的人流边走边看,真是目不睱接。突然,前方有个摊位前挤满了人,我费了好大的劲挤了进去,原来是套圈游戏。但是你们知道套的是什么吗?——是嘎嘎叫的大白鹅!这真稀奇啊!我也买了几个套圈,真希望在我套圈时大白鹅能配合我的动作,如果我投的圈向左偏,大白鹅的头也向左边靠靠那该多好!可五个圈都套完了,大白鹅一点都不配合,甚至还躲了两下,它不想和我一起回家。“咚呛、咚呛……”我又被不远处一片锣鼓声吸引了过去。远远看见了两条威风凛凛的大金龙伴着一颗大龙珠在人群中上下飞舞,原来是双龙戏珠啊!走近一看,可热闹了!还有两头可爱的大眼睛红狮子,正摇头晃脑地给人们鞠躬拜年,后面还跟着一队穿着红红绿绿亮丽衣服、头上带着大红花的奶奶们,她们划着旱船、挑着花担、走着欢乐的秧歌步,最后面还跟着憨态可掬的猪八戒背着漂亮的媳妇呢!大家连连叫好,人群都沸腾了!乡村的年味可真浓啊!小伙伴们都来乡村过年吧!500字 五年级
-
家乡的年味在中国人的眼里,在流淌的五千年岁月光景中,意义最大也最隆重的大概也就是除夕一晚春节一天罢了。于我而言,它没有清明“路上行人欲断”的凄凉,没有重阳“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落寞,没有中秋“人有悲欢离合”的无奈亦没有端午伤感汩罗屈原的萧索。这天的大雪是丰年的遇兆,也是万物复苏的过渡,“年”这个字,在每个有牵挂的人那里,都是一份深情的寄托一份深重的家书。在南方这个常年氤氲的小镇,每到大雪纷飞的时候,都是人们最开心的时候,而在我不多的记忆中,这种发自肺腑,也最自然的快乐,是从腊月二十四,也就是从小年开始的。我的故乡是一个安静的小村子,可一到小年,我就能在街角巷尾看见每家每户准备的吃食,馋嘴的小毛头常会小步走上去,偷偷的拿几块油酥糖送到嘴中,而看见的大人也一改素日严肃的面孔,像个孩子一般向路上的行人或偷吃的小阿毛讨要几句祝福吉祥的话。因为在这一天,大人是不能发火的。否则是不会消灾的。腊月二十四,大人会从早忙到晚,不单单清扫家中的垢还要做松脆的油酥糖。听老一辈讲呀,做这糖呀,就是为了让农户家要上天祈玉帝的灶王多说好话,不多生事,保佑家中事事顺利的。所以呀,这满浸糖香的街道怎能不吸引不更事的小毛孩童呢?过了小年,再些个日子,便是除夕,街道上依次摆起了“年铺”,差不多就是让你买一副大红联,然后小贩便给你写几张“福”字的小摊,小时候一到开摊,我便会兴奋的托着爷爷去买,每次拿到尚未干透且透着油墨香的字我都能有一种极致的满足,每到将大红联亲手挂在门上,然后被爷爷抱起的和他面对面一直“噶噶噶”笑的我,就连到如今回忆都是幸福的画面。可惜这样的摊子三五年后也就相继不摆了,而我也在反复的光景中长大,以至于到现在,我都对那时那地的快乐念念不忘,而没能再见那个小摊也成为了我的一个遗憾。除去这种心爱之物遗失的难过,除夕的精彩依是难忘的。除夕傍晚,吃饭前,大人们都要到院子里放几串鞭炮,有些讲究的人,家还会专门请一些锣队鼓队的到家门口敲,彼时,万人空巷,爆竹的响声接连不断,而在家中,老人们早已生好火炉,做好佳肴,就等着儿女上坐,互相赠予压岁包,唠唠家常了﹍﹍除夕是要守更的,所以到了零点,全村的人便放起了烟火,齐刷刷的满满一片,亮的宛如白天,最后的烟火一放,除夕也就是旧年也算是过完了。接下来便是春节。在我的故乡,春节是要早起上香的,每年春节,我们家都会举家出动,清早便去庙宇的,小时候上完香后寺里的一碗热腾腾的素面总会激起我无尽的虔诚,所以之后便遇人所奉上的诚挚的“谢谢“大概便是从那时形成的。过了元宵便也过完了年,所以每个人对元宵日子都怀有一种特殊珍重,都小心翼翼的格外重视的过。故乡小村不像北方,在正月的时节都会办庙会,我们过元宵的方式很简单:请戏班,舞板凳龙。戏班是从上午一直演到下午的,村中的老人和小孩都会拿着一把凳子准时候着戏子出场听他们唱尽人生,演完百态,咿呀一番。有时看得饿了还会花上那么些零钱,去流动车那儿买些零嘴烧些元宵﹍﹍到晚上七、八点,舞龙队便出来了,那时候全村人都会出来,拥挤的小道小巷早已挤得水泄不通,倘若你不早些出来占位置,很有可能只能听见舞龙队的吆喝而不见龙尾龙头。元宵一过这年也结束了,从外地回来的儿女孩子也渐渐归去,小村子又恢复往日平静,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屋子不再整夜的通明,巷子也不会飘出油酥糖的香味。冬一过,春便归暖,南归的新燕逐起了春泥,不知名的人家筑起了新巢,新日初升,融化了檐角积雪抖落了三尺冰凌,红联依旧,情感仍浓,过了一个念想,又迎来一个念想,在反复如常的年月里,瞥见一眼门户上的年画,锦绣如织,简净悠长﹍﹍唯念“青枝绿叶果儿长,辛辣廿甜任人尝”。1200字以上 初二
相关推荐
-
家乡年味家乡的年味,是最为浓厚的,也是最让人怀念的。家乡的年味是一种独特的味道承载着厚重文怀底蕴的味道!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过年。那奶奶亲手包的饺子,那红红火火的新衣服,那五花八门的爆竹,那让人满心欢喜的甜言蜜语。可如今都不复存在了。随着我一步步长大,如今的我不是等着新衣服给我穿,而是一本本新的作业本给我做。年味也越来越淡薄,直到那年。我回到家乡有一段时间了,但我一直埋头在作业中。春节到了,我终于能休息一天了。当我趴在窗前,看着外面,我貌似看到了年的一角。在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子,有的是崭新的豪华轿车,有的是一辆破损的摩托车,后面还拖着一些不忍直视的衣服。但他并没有感到羞愧,相反他面带笑容,眼里充满期待。顿时我领悟到“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在家中,奶奶也开始忙碌起来,剁饺馅,炒瓜子,杀公鸡,扫房梁,洗衣服。爸爸妈妈没闲着,他们买鞭炮,买糖果,买着各种各样的年货。虽说“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可是现在国家政府到处禁止放炮竹,导致让年味缺了一种味道。但是,小朋友们却不甘心,拿着·自己的压岁钱偷偷的买炮竹,又偷偷的放炮竹。这又给年味添加一种神秘的味道。在除夕之夜,家家灯火相照,一家团聚。全家坐在一起,吃着年夜饭,有说有笑,但也不缺乏“低头族,”吃完年夜饭,一加坐在一起看春晚。这一天,许多人会守岁。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一声钟响,“过年了,新年好,恭喜发财!”这样的声音起此彼伏,即使没有炮竹的声响,却也有哪班热闹。如今,年味越来越淡,这个中国最具特色,最为重要的节日不应该如此淡薄,我希望那独有的年味能够再次散发出那味道。650字 初二
-
家乡的年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题记时间飞逝,转眼间一年又在我的笔尖流过,迎来了今年的春节,瞧!外面正在放烟花呢!我们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吃着年夜饭。外面的烟花好似非常欢喜,仿佛也在庆祝这喜气洋洋的年呢!可是,空气中却有一丝淡淡忧郁,使得我无法安心享用。望着窗外那一轮皎洁的明月,心仿佛也跟着那一缕幽光回到了过去,回到了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丫头,快!快来帮忙!”一声呼喊传来,打破了我的呆愣。“哦!好!我马上就来!”原来是老妈找我帮忙包饺子,于是,我便赶忙去到了她那里,我们一大家子说说笑笑,很快便做好了年夜饭,接着,便是放烟花。这可谓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件事了。屋外的天空一时一片漆黑,此时,已有非常多人聚集到了一块儿,看样子大部分是孩子们的父母,有说有笑的扎堆聊天,无比火热。此时,只见一个八九岁的男孩子拿着一筒烟花放在了前面的空地上。又跑回父母那里拿了火柴,滋啦——一声,一束美丽的小火苗燃了起来。随即,他跑到了放置烟花的地方,火苗一碰那绳儿,便飞快地燃烧了起来。“啪!”烟花升空,爆了。远离的烟花炸出了美丽的图案。瞬间,所有人的注意力又被那样她所吸引,小孩子更是高兴的拍手叫好。我也无比开心,笑得合不拢嘴。这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放起了烟花,天空顿时亮如白昼,我也加入了放烟花的行列……“干嘛呢!太晚了,该睡觉了。”一旁的老妈叫住了我,我立马清醒了。“嗯……哦!知道了。”我应和着,心想:以后怕是再也见不到这样的视觉盛宴了…虽说年还是这个年,可人再也没有以前的多,没有以前的热闹了。不过,安于现状,才是最好的选择。哎!还是很怀念家长的年味啊!650字 初二
-
家乡味家乡的味道我从未停止过追随。最让我怀念的是奶奶亲手做的炸酱面,这才是让我魂牵梦绕的味道。忆起儿时每每回到远在村中的家乡,我都会和村里的小哥哥们捉蛐蛐、拔野菜,滚得满身是土。中午时分,回到大院门口,香气扑鼻,奶奶在院子里用大铁锅炒着炸酱。我总是跑到跟前昂着头,张着嘴问奶奶要肉吃,肉汁在锅中咕嘟咕嘟的冒着泡泡,香味萦绕着整个院子。炒完炸酱的大锅还要煮面,前一夜醒好的面派上了用场。雪白的大面团被奶奶用两只大手反复揉搓,还时不时往面团上撒一把白面粉,和电视上大师傅的动作一模一样,十分协调。拉面在当地又叫扯面,顾名思义,就是把切好的面条在案板上拉扯均匀。奶奶的动作极快,只见她手捏面条两端,在案板上下甩动,轻轻拉扯,还没等我看清楚,根根细如发丝的拉面已经下锅了。一碗碗香气逼人、色泽丰富的炸酱面出锅了,棕色的肉馅,黄色的土豆块,红色的萝卜丁,可谓是一件“艺术品”再随着淋油时发出的呲呲声和一把葱花的撒下,刹时让人垂涎欲滴。家中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搬着马扎到院子里来了。男人们蹲在台阶上抱着城市里买不下的大碗风卷残云,就连晚辈的小伙子小姑娘都端着比脸还大的沉甸甸的大瓷碗狼吞虎咽,我也坐在其中。“哧溜”声刹时间传遍整个村子,看着一派情景,一旁的奶奶拍拍手上的面粉,欣慰地笑了……就是这般一把小马扎坐在大院的朴实,才是舌尖最难忘的感觉,才是对故乡难以割舍的思念。550字 初二
-
家乡味家乡味是大铁锅里炒出的饭菜的香味。黄昏时分,池塘边、小山坡上,家家户户的烟囱里都冒出来白烟,有时候会有些发灰,如同水墨在洗净的天空上勾勒出淡淡的线条。一走进厨房,大锅里翻炒着菜,香味总会让我肚子咕咕直叫。五颜六色的食材在锅里跳跃着,仿佛是害怕自己被烫到而跳着脚。锅里还冒着点点火星,如同夜空中的火焰般璀璨发光。厨房里当然还会有呛人的浓烟味。姑姑总是端着板凳,坐在灶台后,一面添着柴火,一面与我们聊天。香味与烟味混杂在一起,让我一边流着泪一边仔细嗅着各种菜的香,既满足却又难以忍受。可每当菜端上桌,一股温暖的香味扑鼻而来,只让人心生对家的眷念。250字 初二 叙事
-
家乡味放眼望去,在这片热土上即将开始的是恢弘盛大的鼓子秧歌,他们将带给我们一段气势磅礴、热血沸腾而富有家乡味的历史回眸……鼓子秧歌是一种最初起源于商河的民间舞蹈。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传说起源于民间的抗洪斗争,黄河支流流经商河县,到了雨季黄河决堤,洪水泛滥,黄河岸边的百姓为了生存,群起抗击洪险。情不自禁地拿起锅、碗、瓢、勺、棍棒等随手用具,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祈求上苍能够赐福,这便是鼓子秧歌的雏形。今年春节,我在老家便看了场鼓子秧歌表演。“咚咚-——咚咚”,耳边传来阵阵铿锵有力的鼓声,一位老者,虽年过花甲,须发皆白,可依旧精神矍铄,神情坚定。你看他手执鼓槌有节奏地敲击着大鼓,沉浸在密密麻麻的鼓声中。很快,演员们正式登场,打头的是“丁伞”,他头戴老生帽,一袭白衣,白须飘飘,左手执伞,右手握牛胯骨。看似笨重的伞在他手里上下翻飞,轻盈无比。只见他们弓着腿,脚下踏着鼓点,按照有规律的路线舞动,脚下扬起的尘土,使他们象是一位位身经百战的将军,在万军中厮杀。我还沉浸在其中,唰的一个转身,丁伞闪进了队尾。一排排小鼓队员排山倒海般涌来。他们一身红装,手持小鼓,脚步轻巧,飒爽英姿。一排排、一列列,整齐划一,时而一字长蛇阵、时而铁桶阵,训练有素,喊着口号,声震四方。我仔细看去,这其中有不少五六十岁的老人,还有年轻的小媳妇、大姑娘,其中还有带着眼镜的少年,都是土生土长的家乡人!看着这一场气势磅礴的鼓子秧歌,仿佛把我带到了鼓子秧歌诞生的那个遥远的时代。如今的鼓子秧歌是家乡春节不可或缺的一项民间文化活动,是商河的一个靓丽的文化名片,存放在每一个家乡人的心中。看着鼓子秧歌,我深深感受到了浓浓的家乡味,那是一种质朴、豪放、乐观的精神。我爱家乡,我爱这一片洋溢着浓浓家乡味的土地!700字 初二
-
家乡的年味我的爷爷祖籍是绍兴,那里是个美丽而古老的小镇,名曰“安昌古镇”。到了寒假,那里就满满都是过年的气氛。竹架子上挂满了腊鸡,腊鸭,腊香肠,还有一个个肥头大耳的腊猪头,哈哈!密密麻麻地摆满了架子,像一座腊味做成的墙,这是新年的第一道风景。不过,我们小孩子喜欢的不是那些腊味,而是那些甜甜的糖果。淡黄色的麦芽糖吃在嘴里黏乎乎的,甜滋滋的。伴随着乡音,一阵阵吆喝,长长的扯白糖来了。还有那薄荷糖,凉丝丝的。但我最爱吃的,是姜糖。顾名思义,就是把生姜汁渗入糖中。吃起来满嘴都是辣味,嗓子像是着了火。但回味后又忍不住再放进去一颗。我弟弟最喜欢的是糖画。有小鸡,小狗,小老鼠,多得数也数不清,个个姿态可掬,憨厚可爱。你瞧!做糖画的老爷爷右手拿起一个盛着糖汁的铜勺,左手用力压住光滑的塑料板,就开始作画。龙飞凤舞,老人的右手时而如一只雄鹰久久盘旋,时而如一只小狗欢蹦乱跳。流淌下来的糖汁,有时又像一条欢快的小溪,细水长流。然后,一个个艺术品就展现在我们面前。“嘭!嘭!嘭!”过年当然少不了天上的五彩斑斓。走进一条小巷,你会发现,不少铺子里都摆上了烟花。每一个喜气洋洋迎面走来的孩子们,手上肯定少不了一盒金鹰牌鞭炮和小巧的火柴盒。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火药味,这也是过年的味道。挂起来的腊味,甜甜的糖果,美丽的糖画,使人快乐的烟花,这就是我家乡的年味。550字 五年级
-
年味年味今天,我们梦想天使小队开展了寻找年味的主题活动,活动的地点是——塘栖。我们一进门就看到天空上飘扬着各种颜色的彩旗,挂着火红火红的灯笼,真是年味十足。我们边走边看,忽然,我发现有一群人拥挤在一张桌子上,我也好奇地走了过去,啊!原来有位阿姨在画糖画。只见那位阿姨先舀了一勺糖,就直接在画板上画出你想要的图案了。我买了一只小鸟图案的糖画,只见阿姨用手一挥一抖,小鸟的头和生体出来了,阿姨再加上几笔,一只栩栩如生的小鸟就产生,真神奇啊!看完了糖画,我们就去写福、剪纸和送福了。我们小队成员一字排开轮着写福和剪纸,最后大家一起给路人送福字,我一共送了九张福,还给叔叔阿姨们讲了有关过年的习俗,每年过年前家家户户都要用弹尘扫房子,干干净净的过个新年。送完了福字,广场上小朋友们还一起玩起了跳大绳、男同学们还玩起了滚铁圈、打弹珠,和抽陀螺,这些玩具我只从妈妈嘴里听说过,今天总算亲眼见到了。最后我们走过了古运河上最老的桥--七孔永济桥,来到了河的对面感受浓浓的年味,有生着老火灶打着年糕的、有包粽子的,有做云片糕的,还有塘栖的各种特产红烧羊肉、粢毛肉圆、细沙羊尾等等。街上人来人往,到处都是过年的气息。今天的活动太有意义了,让我感受了许多传统文化如滚铁圈,画糖画,送福••••••还挑战了跟陌生人讲述过年应该做些什么,让我胆子更大了,我期待着下次的小队活动。550字 四年级 记叙文
-
年味对联、春晚、团圆饭,又是新年,耳边却没有了那热闹的鞭炮声与围观小孩兴奋的尖叫声了。漫步在星光点点的夜空下,耳边安静地只剩下夜猫的叫声,心想:今年的年可真不一样啊!少了炮竹的渲染,天空显得静谧深邃,点点星光被夜小姐轻柔地洒在这幕布上,让人感到舒适与惬意。我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清凉的初春风拌着些许泥土的芬香直冲鼻息。有风,树叶摇摇手,有野猫站在不远处的岩石上“喵喵”地叫。这多久没见的美好的星空啊!这多久没闻过的清新空气呀!多希望时光能够慢慢来,让我留在这恬静的夜景里。突然,眼前一抹亮红吸引了我的注意,我连忙上前,那是一幅红色的横幅,上面写着“禁放鞭炮保护环境”。我顿时明白了这寂静、清新而美好的大年初一夜到来的原因了。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过去喧嚣的新年,看似五彩缤纷,实则造成环境污染、雾霾严重,甚至每年在医院的急诊室里有多少人因放鞭炮受伤,又有多少火灾因此而引发。禁放鞭炮、绿色新年,保护这我们生存的地球,是现代文明对每个人的基本要求。远处又传来野猫的叫声,我恍过神来,连忙向家跑去,穿过客厅那一群看电视的大人,我兴奋的倒在床上,为自己发现新的年味而快乐。妈妈推开门“你睡了吗?新年快乐!”我跳起来欢呼“新年快乐!”为新年能看到更美的景色而欢呼。打开手机,有网友在论坛上发帖,说没有鞭炮声没了年味,我弯弯嘴角,可不这么觉得,至少我在那美好的夜景中品味到了最好的年味。550字 初一
-
年味要说年味的话,无疑最好的体现就是压岁钱了吧。每次收发红包总能得到喜悦,并不在意里面到底有多少钱,只是喜欢这种方式。有时候,长辈们还会在给红包时说上几句意味深长的话,或是孜孜不倦如同老师般的教诲,或是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关心,比如说,“新的一年学习进步”“,新的一年里越过越开心”,“一定要努力啊”等等。无论是哪一种都能让我们感受到一股暖流,尽管许久未见,有些人甚至基本上不认识,却还是会说上几句话,这也是年味的作用吧。要说起包红包,那可真是有一番讲究。有些红包里包的是一张,意味着一帆风顺,两张意味着双喜临门,三张是吉祥三宝,四张代表事事顺心,六张指六六大顺,不管哪种都是长辈给予我们的祝福,不管多与少,那都是我们的幸运。大部分时候聚在亲戚家都是在期盼着突然来一个人对着自己递出一个红包再欣慰的笑笑,收到红包后自然要说声恭喜发财一类的话,这种时候这种话自然是要发自内心,说话时的表情也要出自真心。除夕之夜收了红包后要很晚才睡,不看春晚的话会很无聊,每到这个时候家里的老人都会给家中的晚辈们讲述年兽的故事,每年都是这样,却从来没一个人说什么,都只是静静的听着故事,熬夜到凌晨。又或是一个个地与家人总结自己这一年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然后下一年又该做些什么。家中的人都这么讲的话,时间自然也会过得很快。现在的年味或许越变越淡,但那份朴实的美好一直都会在心里慢慢发酵,最后变为美好的回忆。550字 初一
-
年味年味,便是家家户户过年的味道。年味,第一当然是不能少了吃的了,记得我们家乡最具年味的食物便是猪血丸子了,一个个黑黑的像石头一样的食物,别看他样子不咋地,可它的味道确是辛勤的人民用汗水和等待做出来的,就是有点咸。它是家乡劳动人民的劳动结晶在家乡是最富有年味的食物。过年还有一种生物是必须吃的,那就是鱼了,因为它象征着年年有余,预示着来年的财运。吃的只是年味的一部分,年味最重要的还是要有家人的陪伴,只要有了家人年无论怎么过都会是幸福的,即使去年的坏事再多只要到了家,便会忘记这些困苦因为家是我们最温暖的港湾,即使在再寒冷的冬季,人们的心也是暖暖的。家人的陪伴就是最大的年味。年味还可以表现在放鞭炮这一方面,鞭炮炸的声音越大,烟花的颜色越耀眼,来年的生活便会更加红红火火。记得前几天和全家人过年放鞭炮的场景,真是开心啊,那天早晨我和爸爸早早的起了床只为能在买鞭炮的时候不用排队,可令我们没想到的是,别人也是这么想的,于是我们便成了大龙之尾排了一个小时的队,买完鞭炮我们兴高采烈的回去了,大家都兴奋的等待着暗夜的到来,终于8个小时的煎熬我们终于等到了,到了晚上我们拿起自己早早分好的鞭炮“开战了”。战火纷飞的战场充满了开心和对来年的美好期待,“战斗”了一个多小时大家都倒下了幸福的望着夜空等待着新年的到来。年味是每家每户都会有的快乐是每家每户过年的味道,家的味道。550字 初一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