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史三境
历史是一朵花,它在这条长河上盛开了五千年,是兴、是衰;历史是一首诗,它记录了这五千年的风风雨雨,是喜、是悲。它是一个民族的回忆,一个民族的教训。
“飞沉理自隔,何所慰吾诚?”这是张九龄隐居后仍萦绕君国的一片赤胆忠诚;“江流名不转,遗恨失吞吴”这是杜甫怀抱和人生的感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是作者的孤苦无依和空寂落寞……这一个个饱含深情的词汇,这一首首动人的诗词,这是唐宋文化的升华,它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这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忆史第一境,便是这脍炙人口的古诗词文化。它让我们领略了李白的飘逸,李清照的哀愁,苏轼的豪迈……这是历史上的一个辉煌,一个骄傲!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辉煌,最繁荣的朝代。外国游者、学者都纷纷来到长安学习我们的文化、建筑……“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是唐朝最兴盛的时候了。唐太宗与各民族之间友好往来,被各族的首领尊为“天可汗”。唐玄宗前期,人口更是达到了九百万!科举制度在这个朝代蔓延开来,武则天还开创了殿试。然而,“安史之乱”后,唐朝曾经的昌盛一天天地在走下坡路。忆史第二境,便是这一个朝代的兴衰。
如果说唐朝可以比拟现在的美国,那么到了清朝就以之相反了。人人都厌恨清朝末期统治者把自己的领土割让给了其他国家。面对八国联军的侵略无力抵抗,签下了那一张张令人咬牙切齿的条约!致使这一百多年来,中国百姓陷入了战争的烟火中。但清朝也有“康乾盛世”,我们不能全盘否定。康熙、雍正、乾隆这三位统治者统治期间,是清朝历史上百姓相对安定的一段时间。其实哪个朝代不都一样,有明君也有昏君,每个朝代的开始都是最清明、最繁盛的,因为统治者吸取了前朝的教训;相反,每一个朝代的结果都是由谗言、昏君等等因素造成的,他们没有任何教训可以吸取,统治者听信小人,排斥忠臣,清朝如此,唐朝如此,每一个朝代都如此。或许,这就是忆史第三境吧!
历史这多花,盛开了五千年,它会笑,会哭,它还将继续开下去……
忆同窗
独上江楼思渺然,
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在?
风景依稀似去年。
傍晚时分,伏案思忖,忆起往昔。心中仿佛凿开了一个情感的小窗,那昔日的光阴,于是如一阵醇香,一泓宜人的阳光,从那里弥漫进来了,滋润心田,嬉戏灵魂……
缘分让我们聚首。初识的那段时光,我们彼此还很陌生,对彼此都充满了一份好奇与敬畏,我们知道这个班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有来头的,于是我们的相识便在竞争中开始了。我们所在的教室是最大的,同学们没有大声喧闹的,因此即使下了课,教室内仍然安静得出奇,在安静的环境里,大家埋首苦学。这个班就像是一个偌大的深渊,每个人都博学好问,仿佛只要松懈一下就会落后。
学习固然是一个艰苦劳累的过程,尤其在这样一个卧虎藏龙的班集里,有些同学不堪忍受这样的压力,出现了种种心理问题。但是我却适应得很好。
那时,每天早晨叫醒我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生怕起晚一点就会少背一会课文。课堂上,老师们精彩的讲课内容和引人入胜的讲课方式让我欲罢不能,每一节课都是我所期盼的;课下,同学们激情澎湃地探讨问题,大家一窝蜂地一趟又一趟地跑办公室,把办公室围得水泄不通。大家团结奋斗,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你们让我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知识的力量。我与你们就像海绵一样,如饥似渴地吸收着各种各样的知识。这何尝不是人生的享受呢?我们执手交心,像天真的孩子一样在知识的海洋里邀游,行进在通向知识殿堂的阶梯上,痛苦都化成了快乐。
我们都是一群会学会玩的孩子。不管是班级的元旦晚会,还是校级的运动会,艺术节,还有什么,动漫等等活动中都活跃着我们的身影。不论是军训时我们的集体舞,还是运动会上的方阵,我都为这个班强大的团结的力量所打动。一个团结的集体,它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
我爱曾经的一班,因为它给我一种强烈的归属感;我爱我存在过的一班,因为这里坐着同我志同道合的追梦者;我爱我曾经学习过的地方,因为拼搏奋进,简单纯粹的班风;我爱一班,因为这里有我不可分割的友谊;我爱一班,因为这个班级是那么和谐融洽;我爱一班,因为老师的全力以赴,鼓励赞扬;我爱一班,因为这里让我看到梦想和希望。我爱一班的一切一切……
缘分又让我们分离。高一学期未,我选择了文科,从此我离开了一班,离开了你们这群可爱的人。但是,我的心从来没离开过你们,这种精神上的联系是永远不会绝断的。你们每一个人的音容笑貌都印刻在我的心里,深深地。我们要一起努力,一起拼搏,一起孩子般的开朗地笑,一起铭记人生道路上不可多得的同窗情谊!
“昔年种树柳,依依汉南;今逢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逝者如斯,愿你我心中同温存着对往昔的勉怀,待明朝,跨马扬鞭,向更前方奔去!
西安市第二十六中高三:柏青
相关推荐
-
繁星-忆史看满天繁星,回首过去,有的只是泯灭的回忆……——题记夜晚,一轮明月嵌在无尽的黑暗中,群星零散在周围。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湖面上。在朦胧美景中仰天看繁星,陷入沉思。面对人生的问卷,不少人挣扎于利益与鞭策之间,不同的选择带来不同的人生,有些人被埋没于人海之间,随浪花沉浮,有些人隐忍利益的驱使,铸就坚强外表,攀上了通向成功的阶梯。过去,我步向了正路还是歧途,为了成功,我抛下了友谊,是正确还是错误。繁星不会有明月那样的光芒,但与黑暗相比,也有自己的绚丽。今夕与世界共舞,过去又布满荆棘,曲折坎坷递出人生价值,都有各自的磨难过程。徘徊过、喜悦过、无奈过、失望过,甚至对生活不再抱有希望过。人生这幅油画看似五彩斑斓,却唯独少了安逸的点缀,频频发生的突发事件让我措手不及,这应该是上天给我的命运,我无法掌控,无法凌驾在命运之上,只能坠入无奈的低谷了。往事构造流年,伴随时间流逝,无法驻足。顷刻间,又在为人所演绎。经历了今天,就再也找不回繁花似锦的昨天。脑海中尘封已久的回忆跟随繁星一起消散,渐渐留下一片空白……400字 初一 散文
-
梦史忆今三个片段1:贾元春也许你很美吧.曹雪芹没有给你太多的笔墨,但我想别人只看到你那华裔的外表,却没有人窥探到你内心的寂寞.纵使你有飘然飞舞的霓裳,纵然你是那云朵之山上的仙韵,但是人们心中的你只是那金丝缕衣下一张微笑的脸蛋.可我知道你很累.伴君如伴虎,且不谈,后宫三千粉黛,挤身深宫意味着受宠也意味着寂寞,不受君王宠,就将在深墙中凋零青春,你只能微笑,没人能懂你"才下心头,又上心头"的悲伤.谁也没有注意到那眼中的丝丝哀怨,那转身之际滑过脸旁的一行泪?2:林黛玉笛声婉转将我引进黛玉幽远的书房,林黛玉,你是那万绿丛中那一朵绝代的娇红."牡丹亭艳曲惊芳心,西厢记妙词通戏语"林妹妹,你的才情是金黄色的,熠熠生辉,一首菊花诗无人能比,内心那超尘脱俗的意境更是独一无二,你不比宝钗,写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的诗句,你多愁,你善感,纵使是那千千万万的文字也包含不了那芳心中的孤楚,那欣喜,那苦涩,那幽怨,月光下,冷月照诗魂,曼妙的身影,碎花手帕,好一副梦幻般的感伤图,林妹妹,你令人落泪垂伤的一生是无语的.......3:薛宝钗你胸前的金锁注定了你的富贵繁华,就中更有痴儿女,沉迷与权势的囚牢之中,你不敌黛玉多愁,为了攀上二奶奶的宝座,你在红盖头下扮黛玉,可是....雕花窗前,只有孤影,只能独自聆听金锁破裂的哀音,望着你,我中解不开锁紧的真意.......悲只悲....叹只叹....诉只诉.....5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
听雨三境有道是:“黄河之水天上来。”这便是所谓的“天地合一”。当江河中的水如仙女一般轻盈地飞入上空后,那雨,便成了水的使者,呈现给人们水的世间百态。但对于雨,很多人是不屑一听的,就好像是不愿学黛玉埋香冢泣残红那样。然而去年七月的一天,我体会到了“听雨”之乐。那天被困在雷阵雨中,找了个屋檐躲雨。原以为阵雨是下得过的,可过了半个钟点,雨势有增不减,加之电闪雷鸣,自然不敢回家。我独自一人站在那屋檐下。那地方虽小,但对于我,却像是一个小世界!颇有“野旷天低树,江清‘雨’近人”的韵味!这大抵是一种境界。雨下得很大,远处已是白茫茫的一片了。这不免叫人想起“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诗人那颗激昂澎湃的心,不正是我一样,在这样一个被浩雨锁着的世界中来读吗?雨声是震耳的,仿佛是自己置身于那个金戈铁马的年代……这近处的雨却很缓,颇有几分江南的意韵了。无雨的江南便是无味的!雨落在江南的河里,水便有了生命,她们在水里翩翩起舞;雨落在江南的桥上,桥便有了苍桑,躺在那儿安然地接受风雨的洗刷;雨落在江南的房子上,屋檐便有了灵气,雨声飞入那寻常百姓家,老人在屋里喝茶、对弈,姑娘在檐下抚琴——这真是“烟雨濛濛唱扬州”的意境了!视线再移近些,便是看屋檐滴雨了。屋檐滴雨,是要叫人断肠销魂的。这檐上的雨,不知引出了多少多情的诗句。我最爱的,是李清照《声声慢》中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的一生仿佛是雨中一首凄婉的歌,经历了国破和家亡,那样漂泊不定,任雨拍打。试想黄昏时分,一个削瘦的女子独自“守着窗儿”,终日以雨为伴,以酒为友,无奈“风雨助凄凉”,人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世人“都云作者痴”,可“谁解其中味”?雨包含着人生的百味。于每个人,这“味”,都是不同的,能从中尝到它,便是听雨之二境。或多或少地感悟了一些雨,心里的愉悦是不消说了!就像苏子二游赤壁,得到了人生哲理后的豁然。这是一种超脱和智慧,不禁又开始让人向往起《庄子》的《逍遥游》中的那个境界!中国古代的文人是极易将自己与自然结合起来的。有陆游的“一树梅花一放翁”,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欧阳修的“不知太守之乐其乐”,更有李白流芳千古的“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的经典。还有他的爱月、好酒,陶渊明的爱菊,柳宗元的爱山、爱水……这令我突然想起《红楼梦》中的一回:宝玉答妙玉的生日贺词,一时想不出用什么来答她的落款“槛外人”。岫烟姑娘曾建议用“世人”二字,意为“凡世中扰扰一人”。这个解释是极妙的!“世人”只有通过自然的洗涤,将自己融入自然,才能够真正读懂自然,真正感悟人生。而这,就是听雨的第三境。佛语中有“涅槃”一说,不知“水”能否称作是一种“涅槃”。天地间的万物本是轮回着的,水世世代代地在天地间循环,早已超脱了生与死的界限与定义。同“天人合一”一样,雨是水的化身,水也是雨的化身。听雨的三境,也正是“读水”之三境!1200字 初一
-
听雨三境有道是:“黄河之水天上来。”这便是所谓的“天地合一”。当江河中的水如仙女一般轻盈地飞入上空后,那雨,便成了水的使者,呈现给人们水的世间百态。但对于雨,很多人是不屑一听的,就好像是不愿学黛玉埋香冢泣残红那样。然而去年七月的一天,我体会到了“听雨”之乐。那天被困在雷阵雨中,找了个屋檐躲雨。原以为阵雨是下得过的,可过了半个钟点,雨势有增不减,加之电闪雷鸣,自然不敢回家。我独自一人站在那屋檐下。那地方虽小,但对于我,却像是一个小世界!颇有“野旷天低树,江清‘雨’近人”的韵味!这大抵是一种境界。雨下得很大,远处已是白茫茫的一片了。这不免叫人想起“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诗人那颗激昂澎湃的心,不正是我一样,在这样一个被浩雨锁着的世界中来读吗?雨声是震耳的,仿佛是自己置身于那个金戈铁马的年代……这近处的雨却很缓,颇有几分江南的意韵了。无雨的江南便是无味的!雨落在江南的河里,水便有了生命,她们在水里翩翩起舞;雨落在江南的桥上,桥便有了苍桑,躺在那儿安然地接受风雨的洗刷;雨落在江南的房子上,屋檐便有了灵气,雨声飞入那寻常百姓家,老人在屋里喝茶、对弈,姑娘在檐下抚琴——这真是“烟雨濛濛唱扬州”的意境了!视线再移近些,便是看屋檐滴雨了。屋檐滴雨,是要叫人断肠销魂的。这檐上的雨,不知引出了多少多情的诗句。我最爱的,是李清照《声声慢》中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的一生仿佛是雨中一首凄婉的歌,经历了国破和家亡,那样漂泊不定,任雨拍打。试想黄昏时分,一个削瘦的女子独自“守着窗儿”,终日以雨为伴,以酒为友,无奈“风雨助凄凉”,人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世人“都云作者痴”,可“谁解其中味”?雨包含着人生的百味。于每个人,这“味”,都是不同的,能从中尝到它,便是听雨之二境。或多或少地感悟了一些雨,心里的愉悦是不消说了!就像苏子二游赤壁,得到了人生哲理后的豁然。这是一种超脱和智慧,不禁又开始让人向往起《庄子》的《逍遥游》中的那个境界!中国古代的文人是极易将自己与自然结合起来的。有陆游的“一树梅花一放翁”,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欧阳修的“不知太守之乐其乐”,更有李白流芳千古的“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的经典。还有他的爱月、好酒,陶渊明的爱菊,柳宗元的爱山、爱水……这令我突然想起《红楼梦》中的一回:宝玉答妙玉的生日贺词,一时想不出用什么来答她的落款“槛外人”。岫烟姑娘曾建议用“世人”二字,意为“凡世中扰扰一人”。这个解释是极妙的!“世人”只有通过自然的洗涤,将自己融入自然,才能够真正读懂自然,真正感悟人生。而这,就是听雨的第三境。佛语中有“涅槃”一说,不知“水”能否称作是一种“涅槃”。天地间的万物本是轮回着的,水世世代代地在天地间循环,早已超脱了生与死的界限与定义。同“天人合一”一样,雨是水的化身,水也是雨的化身。听雨的三境,也正是“读水”之三境!1000字 初一 记叙文
-
雨境雨,总是那么清纯,那么浪漫,那么多情。一贯喜欢雨天里带来的独有的清爽,喜欢被雨打在身上的感觉。一直向往能在一场烟雨中放飞自己的梦想,期望并寄托一片雨滴可以洗涤内心的污浊,令自己从而变得更加纯洁与透明。入夜,阴灰的云肆意地拢向泼墨的夜,风走,云动。拉开那层纱,好让这场迟来的雨可以更好的敲击着我的灵魂。在我的脑海,一直都在孕育一幅烟雨江南的画卷,那是一种古典的缠绵雨境。一个人,在一条深深的雨巷,彷徨,流浪。梅雨的江南。宛如一幅巨大的中国古画,处处写满诗意,画满韵味。顺着古街,一路呼唤,一路寻找,心底不由的涌现流浪者的清闲与孤寂。沿着小径,直抵尽头的竹亭。陌上的两旁,那停息在芭蕉叶上的落雨,也煽情地沾湿了我的衣角。聆听着灵魂深处的呐喊,超脱自己,升华自己,不闻人间的冷暖,不见凡尘的烟火。品一口茶,茶香四溢。雨境里,雨打残荷,点滴芭蕉。静听时光在枝头低落,在雨间滑走。渐渐的,我真的不忍心在这里轰然地走出去。因为,雨帘外面的世界变得竟如此的狭隘,人与人之间拉得竟如此的远。那种距离,让人陌生,让人心存恐惧。多么渴望,将自己的肉体与灵魂与这雨境永远的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就像这里面的每一处意境与这场梅雨一样,默契的天衣无缝,浑然天成。可是这一切,又怎能实现的了呢?这仅仅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幻想罢了。我猛然地这开了眼,再细听来,窗外的雨似乎已经停了很久,很久了。老师单黎明500字 初一 散文
-
下棋三境棋如人生,每步好棋都是一步成功的经历。真正厉害的棋手是怎样的?是能看破对手所想,未卜先知的棋手。这种人往往能在50步内分出胜负。周瑜就是这样的一步棋手。曹军与孙刘联军在赤壁对峙,周瑜明知水军势力不敌曹军,于是选用火攻。他在知道曹操料他不敢火攻的情况下而为之,大胜曹军。我有幸遇见了两位这样的高人对战,两位“棋圣”闭着双眼,一声不吭,只是默默地下着棋。当我问他们怎样知道对手的动境时,他们指指自己的大脑说“我想得出来”。看来,下棋的第一境界就是知己知彼。当你捕捉到对手一丝一毫的动静后,你要做什么?当然是穷追猛打,但是你也要小心仔细,不能给对手追打反扑的机会。孙膑那场“马陵道之战”,无人不知。庞涓仅仅只看到了孙膑率领的士兵砌的灶台在减少,于是就妄下结论,导致了自己的溃败,棋中把这叫入虎口。还有那名军师,时间逝去让我忘了他名字,他在明知道自己大破敌军,还要在乘胜追击之前下车查看敌人的车辙印,这就是谨慎。因此,下棋的第二境界就叫做谨慎。看那纵横交错的棋盘上,黑白争锋,水火不容,而棋手们大都各悠闲地闭上双眼,心中如止水。诸葛亮算准吴国不会放过他,但还是从容不迫地借完东风,这种从容,就像是一步棋,不露刀锋,但又咄咄逼人。姜太公钓鱼,都说是愿者上钩,结果还真的钓上了一条大鱼。这种从容,也像是一步棋,布下陷阱,静静等待有心人上钩。这两步都不失为好棋。下棋的最高境界,不正是从容吗?点评:反复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来强调作者的观点,论据充足。比喻生动、形象、贴切,本体与喻体形神相似,文章的趣味性与说服力都大大增强了。文章杂而不乱,能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650字 四年级 议论文
-
人生三境三个人走进商店,各自买了果汁,咖啡以及矿泉水,原因是他们各自喜欢甜味,又苦又甜的滋味,以及淡淡的感觉。让我们来设想一下,假若三位顾客年岁相异,恰为少年,中年人和老者。那么该是少年喜欢那甘甜,中年人品尝甜苦之味,老者享受淡淡之醇吧。将这三味推之于人生,不亦妙乎?我们在世上走着,都要经历少年、中年及老年三个阶段,从少年到中年的蜕变,从中年至老年的风化,不啻是身体的成长衰老,更是心智的成长,心境的渐变。少年时,热爱那甜甜的滋味。少年总爱用美好的幻梦来裴点世界。这时候的我们,还单纯、还稚嫩,在激情中燃烧自己。我们“少年不识愁滋味”,我们可以自得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我们徜徉在对未来的希望之中,年轻气盛,尽管“粪土当年万户侯”!少年是一个热爱美好的境界,是以,许多在少年时已崭露头角。“数学王子”高斯年轻时已誉满世界;年轻的丁俊晖向世界冠军叫板;仍带着稚嫩的郎朗正优雅地为人们送来悦耳琴音……少年时,不言愁,雄赳赳地向人生进军。中年时,已识了尝了那愁苦滋味,是以喜欢又苦又甜的感觉。人生至此,宛若一杯香茗,我们在苦味中挖掘甘醇。这又是另一境界。中年之时,事业与人生大都处于鼎盛之时,许多人生的无奈亦已尽收心底,氤氲出了更为成熟稳重的眼光看世界。“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中年就是一种继往开来的承接时期。携幼负老,中年又是个责任的时期。惟咖啡,苦甜参半,才彰显中年之况味与魅力。到了老年,大约人生之百味已遍尝。互相帮助之甘甜,梦想之芬芳,责任给人的愁与乐,落井下石之苦极,过河拆桥之辛辣……最后糅杂成了什么?却是一瓶矿泉水。650字 高中 议论文
-
智慧三境佛家有智慧三境:一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现在我认为,智慧还能分为三境:山,海,天。第一境便是这山。山,屹立于大地之上,向来是高大、稳重的象征。一开始,人的智慧就如同一个土丘,随着时间流逝,经验累积,人的智慧也便如山一般逐渐升高。由一句不见经传的土丘升格为名山,最后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地步。但是,这一境的智慧也是如山一般死板,只是量上的累积,不能变通。就如同山永远无法比人高,无论山多私巍峨,如何顶天立地,山就是山,不能动,不能跳,只能被局限在土壤之上。因此,第二境便是这移动的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经过不断学,融会贯通,智慧转变为辽阔的大海。水无常形,人的智慧在这一境,可以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而不被死板的思路所困。同时,大海何其宽广,就算是将地上的山全部填入,都无法将其填满。然而,人要到达一境界是何其困难。虽然人有时也会灵一闪,做出一些精妙绝伦的事,但那就如名山上的流水。只有真正的人才,才能将那流水归一,成就智慧第二境:海。比海还宽广的只有天,所以第三境便是天,但天不仅只是比海宽广。天,首先它笼罩万物,无处不在。同时又无形无象,不可捉摸。在这一境界,人的智慧已趋于化境,大智惹愚。就如同气,看不见,摸不着,但确实在那。智慧到了这一境,便已不再是智,而是到了道的地步。道之道,非常道,有这种智慧的人,做事都有着各种深意,并很难为人所理解。人类历史上下几千年,有这种大智慧的人为数不多,如老子、释迦摩尼等。智慧三境,智慧逐渐增加,但人却变得谦虚,山自认为可通天,海自认为围绕了一切,但只有天知道,智慧无穷。就如同大圆与小圆,大圆面积比小圆大,但其接触的未知也比小圆多。因此,智慧虽可分为三境,但仍是无穷无尽的,就如同天外便是那星辰大海。所以,我们所要做的便是尽自己所能,向着下一境,向着那无尽的天空,星辰大海进发。750字 高三 议论文
-
三重境王国维于《人间词话》内提及治学经验之说,曰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境界,诚以为然,以圣贤仁人之史相佐,皆合题中之意。一重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立志者当登高望远,鸟瞰路径,一叶而知秋。诸葛孔明躬耕南阳草庐,韬光隐晦却心系天下,未出茅庐便深谙纵横捭阖之术。刘玄德三顾之时,席间侃侃而谈,高瞻远瞩,“三分天下”之计语惊天人。司马子长少师董仲舒、孔安国,勤习《春秋》、《尚书》。落冠之年始游历大江南北,足迹遍于赣、浙、皖、苏等历史旧址。诸多第一手的资料的积累,形成了他浑厚的底蕴,古人的精神更激起他跨越龙门的壮志雄心。站在山冈上,我们兼收并蓄地囊括眼底的景致,然后抬起脚,坚毅地走向广袤的平原。二重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践志者当如渴求恋人般废寝忘食、孜孜不倦,虽死犹未悔。孔明出山后誓死效君,东吴舌战群儒、草船借箭;汉中七出祁山,直击许昌于泸水七擒孟获,平定西南。常见头戴纶巾、身披鹤氅地八尺之躯一扫神仙之概,顾自徘徊油灯下,苦思战局。子长接任父亲谈的未竟之业,继任太史令,潜心着史。李陵之祸殃及他遭受“腐刑”,莫大的耻辱勾起他寻死的念头。而案头半部史记,激发了他求生的力量,于是“隐忍苟活,在着述中“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锻造自己的最高理想。踩在平原坚实的土壤上,奔跑。我们爆发出生命能量,击溃野兽的袭击,淌着泪,流着血,迈向远处巍峨的峰峦。三重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成志者在反复追求中永生,历史铭记他的功勋。轻巧回眸,辉煌一片。刘备曾语:“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卧龙之才堪比管仲,忠更胜比干。两朝开济,一生谋划,制连弩,演兵法,造木牛流马,创八阵图。英魂早逝五丈原,却有后人诗云:“功盖分三国,名成八阵图。”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勇冠三军的季布甘为奴隶,太史公追随“烈丈夫”的足迹,抵抗君主的淫威,让那些“扶义m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之人得以垂名后世。而他,则承袭万古英名,为后人所推崇。“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正是最好的墓志铭。一位举重世界冠军说过:“我撑得起世界纪录,但我举不起平时留下的汗水。”等攀登上耸入云霄的顶峰,我们再回头看一路的艰辛。铺垫在山冈平原山峰之间泥土,早已掺满了血和泪,深嵌着一个连一个扎实的脚印。800字 高三 议论文
-
三境道人生晚清学者王国维曾说过:“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而这三境也正是我们人生的写照。这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实为对人生的迷茫,前路漫漫,望不到尽头。就如同跑马拉松,站在起点知识向前望去,终点遥遥无期。而似乎每个人都是这样,一开始都对未来的生活彷徨,不知自己努力的目标是什么,我从何处来,该到何处去。所以我们只能不断摸索前行,直到找到那个目标那个目标。而一旦确定了目标就要为之不断努力,即使沉迷其中,日渐消瘦,也依旧不忘初心。这就是第二季的实质――坚毅执着,无怨无悔。同时这也是许多人难以到达的一境。平时在学校里老师都布置一点作业就叫苦不迭;自己制定的计划不能长久执行;学习上遇到点困难就想要放弃……这些都是意志力不坚定,不坚持所造成的后果。所以当看见别人成功时,人们总会说,他运气好,家境不错,有人脉,但却不会在意那个人经历了多少努力多少坚持才获得了今天的成就。而当快要放弃时,猛然回头,发现自己其实已经成功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第三境,道出的是,收获成功的喜悦与回首过往艰难岁月,披荆斩棘,挥洒泪水的欣慰与感动。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其实仔细想来,我们的人生不就是一直在经历这三境吗?从学习工作到生活,所有成功的隔离都在按着这三步进行,找到目标,追求目标取得成功。而没有成功的原因,往往在于人们难以突破这第二重境界。就拿我自己来说,一段时间,因为一首歌的缘故,开始对西班牙语感兴趣,于是就在网上买了教程来学习。刚开始的时候还觉得挺有意思,结果没过两天就开始觉得乏味了。在学瘦金体时也是如此,到新鲜感一过一切都变的枯燥,便不会再感兴趣,也就没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我相信大多数人和我一样,动不动就半途而废?那么当我们做一件事没成功时也不要怨天尤人,怪只怪你自己没有坚持下去。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当你坚持穿过了第二境,那么第三境的成功已经离你不远了。到那时再回首,你会发现一切也并不那么难。三境道人生,易懂却难悟。多少人终其一生也没有把这三境悟透,可又有多少人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取得成功。那么你想做哪一种人呢?900字 高一 议论文
-
童年三境“禅境有三,第一境乃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境乃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境乃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其实,我的童年何尝不是如此?第一境童年是童年还记得小时候,稀疏平常的蚂蚁曾给我带来无限乐趣。看那些小东西叼着食物走回蚁穴事件很有意思的事。蚂蚁拖着比自己大得多的食物蹒跚前行着,触角不停地抖动好像一个不小心那些食物便会掉下来。我甚至会像警察救人似的在树干周围,用树叶铺得厚厚的,免得蚂蚁落下时摔伤。就这样,一上午的时间就悄然溜走。那时的我,生活得无忧无虑,不必为学习费神,不用为考试担忧。简单的玩具给了我无穷的乐趣,叶绿花红点缀了我多彩的童年。大人们说:“这孩子真快乐。”我倒觉得快乐的不是我,而是童年。童年,不就是无忧无虑吗?第二境童年非童年忘了什么时候,我背起了新书包,懵懵懂懂地跳进学校的大门。作文课上,我写着一篇题为《难忘的一件事》的“神话小说”。我清楚的知道这样的题目往往与“捡钱”或是“扶老人过马路”这样的事件联系起来。行文思路也逃不了“捡钱——思想斗争——交还失主”的既定轨迹。但平心而论,我从未捡过哪怕是一分的硬币。虽然我想写的是看蚂蚁,但我的作文中终于没有一次提到它。我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小学生。老师们都说:“这孩子成绩优异。”可我总觉得自己好像失去了什么。第三境童年仍童年厚厚的参考书似乎凝固了时间,但“童年”的印迹却越来越清晰。看蚂蚁的感受早已贮存在童年的日记里,但偶尔想起却如在昨日。我多想写一篇关于它的作文,任儿时的温馨爬满纸来。夜深,城市仍笼在一片繁华之中,我却进入了梦乡。梦里,我找回了遗失的自己。同学们说:“你让我们好羡慕。”我去觉得被羡慕的不是我是童年的快乐。我没来得及品味,童年便转瞬即逝。过去的终将过去,但在记忆的长河中,仍有一棵树,一棵爬满蚂蚁的树。700字 记叙文
-
人生三境宋代禅宗将修行分为三个境界。第一境界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芳迹”;第二境界是“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第三个境界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三个境界中都有“空”字,三个境界就是对“空”的三种不同的理解。第一境界中的“寻”,表明人向上天追问自身起源,追问所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的三个千古难题。第二境界中的“无”,表明人已经从自然中剥离出来,与外在的“水流花开”自成一独立世界。而第三境界中的“万古”与“一朝”的融合同一,则说明人对有限时空的超越,经过否定之否定之后达到天人合一之境。受禅宗思想的影响,南宋诗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学诗的三境:“其初不识好恶,连篇累牍,肆笔而成;既识羞愧,始生畏缩,成之极难;及其透彻,则七纵八横,信手拈来,头头是道也。”就诗人的主体而言,心灵最初是自由自在的,不辨美丑,处于童贞状态;当认识到规矩和成法之后,就陷入束缚和捆绑之中;最后摆脱一切外在的桎梏,获得了主体与客体的契合,也获得了真正的、纯粹的自由。这时,方能“行住坐卧,无非是道,纵横自在,无非是法”。严羽之后,诗人潘德兴又云:“诗有三境,学诗亦有三境。先取清通,次宜警炼,终尚自然,诗之三境也。”潘氏是在说诗,其实何尝不是在说人生呢?返璞归真的人生,就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最终将禅学、诗学与人生哲学融会贯通,铸为一体的,是晚清一代宗师王国维。王氏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与齐克果、尼采的描述相比,王国维的论述是典型的中国式的,是诗意的凝聚,是精神的贯注。它包蕴了一种纯粹的生命体验,使人突破自身生活的惰性;它设定了生命气息充盈的坐标,引导人达到一种永恒的自由之境。有这样的一种人生境界让我们仰望,我们何必惧怕脚下的淤泥呢?700字 六年级 叙事
-
智慧三境佛家有智慧三境:一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早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现在我认为,智慧还能分为三境:山,海,天。第一境便是这山。山,屹立于大地之上,向来是高大、稳重的象征。一开始,人的智慧就如同一个土丘,随着时间流逝,经验累积,人的智慧也便如山一般逐渐升高。由一句不见经传的土丘升格为名山,最后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地步。但是,这一境的智慧也是如山一般死板,只是量上的累积,不能变通。就如同山永远无法比人高,无论山多私巍峨,如何顶天立地,山就是山,不能动,不能跳,只能被局限在土壤之上。因此,第二境便是这移动的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经过不断学,融会贯通,智慧转变为辽阔的大海。水无常形,人的智慧在这一境,可以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而不被死板的思路所困。同时,大海何其宽广,就算是将地上的山全部填入,都无法将其填满。然而,人要到达一境界是何其困难。虽然人有时也会灵一闪,做出一些精妙绝伦的事,但那就如名山上的流水。只有真正的人才,才能将那流水归一,成就智慧第二境:海。比海还宽广的只有天,所以第三境便是天,但天不仅只是比海宽广。天,首先它笼罩万物,无处不在。同时又无形无象,不可捉摸。在这一境界,人的智慧已趋于化境,大智惹愚。就如同气,看不见,摸不着,但确实在那。智慧到了这一境,便已不再是智,而是到了道的地步。道之道,非常道,有这种智慧的人,做事都有着各种深意,并很难为人所理解。人类历史上下几千年,有这种大智慧的人为数不多,如老子、释迦摩尼等。智慧三境,智慧逐渐增加,但人却就得谦虚,山自认为可通天,海自认为围绕了一切,但只有天知道,智慧无穷。就如同大圆与小圆,大圆面积比小圆大,但其接触的未知也比小圆多。因此,智慧虽可分为三境,但仍是无穷无尽的,就如同天外便是那星辰大海。所以,我们所要做的便是尽自己所能,向着下一境,向着那无尽的天空,星辰大海进发。700字 高一 议论文
-
忆党史,颂党情从八一起义到秋收暴起,从西安事变到抗寇成功,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经历风雨的洗礼,历史的验证。中国共产党以坦荡的胸怀,无私的奉献迎来了一个又一个崭新的希望,引领华夏儿女踏上了崭新的征程。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一五计划的成功实施,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港澳的回归,神舟系列飞船成功发射,青藏铁路的通运…九十年来,承载着艰苦卓绝,承载着荣耀辉煌,党领导中华儿女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翻开了中华名族新的扉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伟大复兴的奋斗凯歌。三万两千多个平凡而又伟大的日子,中国共产党肩负历史的重担,争得国家的独立,抚平旧中国的沧桑,在古老的华夏沃土上颂唱了一首新的壮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作为新中国的儿女,看到身边巨大的可喜的变化,我们怎能不感到骄傲自豪呢? 一件件喜人的科技成就,一座座华美的新式高楼大厦,一片片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一间间现代化的农村民居,一张张幸福甜美的笑脸,一份份自信的希冀…无不演奏着新中华腾飞的新旋律。养老保险的普及,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新农村建设的迅速发展,无不诉说着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开启了改革开放的的中国共产党正从更新的历史起点阔步向前…回眸党的光辉历程,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着炎黄子孙在革命救国,改革发展进程中顽强奋进,为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为中国人民的富裕拼搏奋斗。我们难忘九十年不倦的苦苦摸索,九十年坚持不懈的精心实践,九十年不断胜利的光芒,九十年历史性的跨越。我们坚信,拥着新的自信的希望,在改革开放春风的沐浴下,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定将走向新的辉煌,谱写新的鸿章。古老的华夏大地定会焕发新的曙光。在党的襁褓下,一个富强的国家定会伫立在世界的东方。700字 高一
-
茶境说茶,免不了要与酒比较。酒醉人,茶不醉人。酒误事,茶不误事。酒熏人,茶不熏人。酒难成圣,茶能成圣。陆羽写了世界第一部《茶经》成了“茶圣”,没听说过古今中外谁写过《酒经》,只听说有酒神酒仙之称,还没听说过酒圣之誉……当然,酒比茶容易营造热烈欢乐的气氛,无怪乎上至国宴,下至朋友小聚,都让酒唱主角,而让茶演配角。每逢盛宴喜宴,只闻祝酒词祝酒歌,不听祝茶词祝茶歌。茶甘于寂寞,乐于做酒前饭后的点缀。茶永远不会像酒那样燃烧起人们的心中烈焰,掀动起人们的胸中狂涛,让人们飞盏滥觥手舞足蹈物我两忘喜忧两忘荣辱两忘,茶会让人宁静淡泊,越喝越成熟清醒,越品越有韵味雅兴。若拿人来比喻,酒是初出茅庐风风火火的小伙子,茶是饱经风霜洞察事态的老翁;若拿文比,酒是抒情诗,茶是小品文;酒是狂想曲,茶是小夜曲;若拿太阳比,酒是炎炎夏日,茶是暖暖冬日;若拿风比,酒是狂飙,茶是微风;若拿水比,酒是海浪,茶是溪流。由此可悟出,为什么青年爱酒,而老年喜茶,青年喜欢赌酒逞能,祝酒贺喜,把酒邀月问天,借酒浇愁泄怒,而老年则嗜好请茶待客,品茗谈心,把茶冷眼看红尘,借茶静心度春秋。这就是酒趣与茶趣的区别,酒境与茶境的异处。“朋友来了有好酒”。好茶也能待朋友。南来北往的朋友来了。我以茶待客,既经济实惠又清静、好谈话,别有风味,茶坊比酒馆安静,茶也比酒淡雅,在水甜茶香中,彼此心扉好打开。古训“君子之交淡如水”,我寻思指的茶水。酒易交友,茶更能交友。世上喝茶人一定比喝酒人多,这就决定了茶比酒易交朋友。比如不沾酒的女人、和尚、老人、病人,以茶待之,就能搭起心桥,交流感情。品茶可修心养性,过滤心境。为什么那么多高僧名儒喜品茶?奥妙就在此。品茶到了一定的境界,可使人拂去浮躁狂嚣贪婪嫉妒等杂念,渐渐变得心胸开阔,光明磊落,不卑不亢,荣辱不惊,顺境不狂,逆境不馁,世事练达,人情洞悉。像品茶一样有滋有味不急不躁地品尝生活,品尝时代。丰子恺先生有一幅品茗漫画,酽如茶的文化积淀。这就是品茗的极境,这就是茶趣的生动写照。700字 初二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