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_450字
元宵节来了,在这天夜晚上,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人们燃灯放焰、猜灯谜,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好不热闹。
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吃完团圆饭,回家后我就开始包汤圆。妈妈跟我说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包汤圆的习俗了,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里点灯敬佛,以后这种佛教礼仪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也定在正月十五。就这么形成了中国独有的元宵节。
过元宵节吃的汤圆都是我做的!做汤圆还有个小秘诀,就是用热水和糯米粉,这样揉成地小汤圆就既光滑又不容易散开。揪一小块在手上,黏乎乎地粘在手心,小泥巴球似的,揉啊揉,揉成小圆球就大功告成了!。妈妈用我做的小汤圆放在酒酿里,再打上两个鸡蛋,就做成了美味地酒酿汤圆,虽然汤圆吃起来有点涩涩的,不太好吃但是这是我自己做元宵节吃上汤圆,就团团圆圆了。
“卖汤圆,卖汤圆,小小的汤圆圆又圆……”每到元宵节小区里就响起这首熟悉的民谣。
五年级:崔欣悦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雁荡山三日游
一、仙溪漂流
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了雁荡山。
我们放下行李就迫不及待地去了仙溪漂流,我们买好漂坐上车来到一个地势比较高的地方。我和爸爸陆续跳上一只橡皮筏,开始了我们的仙溪漂流
我们拿起竹开,开始划呀划,船缓缓地动了,一路上风景迷人,河水清澈见底。到了河中心河水开始变急了,也越来越刺激了。我们边滑边玩,爸爸兴奋地跳下水去玩了,后来又跳到一个大石头上了,可是再想上船就没那么容易了。爸爸站在大石头上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法跳上船,因为我一个人坐在上面如果爸爸用力跳有可能会翻船,爸爸想轻轻的上来可是没跳准只是用手抓信了船的把手,因为水流很急我和爸爸都不会游泳,爸爸趴在船边上,一个劲的往上爬,我心想如果我会游泳我还可以下来帮爸爸一把,最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靠到岸边了,我们总算松了口气。
最刺激的是后面的激流了,这下我们可总结教训了,一定要牢牢的抓住船沿。我们的船象离弦的箭一样,一下子就顺着激流冲下去,冲到下面的石头上,还没等我们反应过来,又是一个急转湾又冲到下面的石头上。一路上大大小小的石头把我们的盘撞得东倒西歪,因为船是充气的橡皮筏,边上的石头和下面的石子象在给我们的腿部和屁股按摩一样,真是舒服。
时间过得真快三个小时的漂流很快就到终点了,天也渐渐暗了下来,我们恋恋不舍的回去了。
二、游灵岩
龙岩是雁荡山著名的景点之一。
一早,我们坐车来到了第一个天然氧吧------灵岩。
这些空气清新,景色宜人,我们很快找到了一位导游阿姨,一路上我们要抬头看上山的风景,我首先看到了许多象青蛙一样的石头,最上面有一个很大的石头,人们称它为蛙王,传说有一百只小青蛙,蛙王正在焦急地点数,可是它数来数去就只有99只,导游阿姨告诉我们继续往前走就可以找到另外一只,我们找呀找,终于在不远处的山上找到了那只贪玩掉队的小青蛙了。
接着我们又看风了一个大“旗帜”在旗帜的后面有两座山峰,人们称它为老僧拜佛,再往前走老僧拜佛双变成了一位美女在梳头,这就是雁荡山有名的移步换景。
我们继续向前走,我又看见了另一位美女,她的鼻子、嘴巴、眼睛都活灵活现可就没有耳朵,我们仔细地找终于找到她的耳朵,原来她的耳朵留在瀑布边听悦耳的瀑布声了,她的眼睛还继续在远处的飞渡表演。
顺着她的耳朵我们来到了著名的小龙湫,我们看到了龙的口水形成的瀑布,瀑布顺着一个美女般的石头上哗哗地流着,美女正在专心地洗头,美女的后面是一只石头鸭子,鸭子的后面有一个大石帆船,我和它们一一拍照留恋,祝我自己一帆风顺。
顺着美女的正前方我们来到了飞度表演,这可是真人表演,只见两位大哥哥站在二百多米高的石头山上,一个沿着山顶从上往下攀岩,还时而不时做一些惊些地动作,另一个大哥哥,在没有任何保护的情况下,在两个二百多米间的山峰间走钢丝,也时而不时做一些惊险的动作,如翻跟头,放鞭炮,我看得惊心动魄。
这里不仅景美,人也很牛哦。
三、游大龙湫
大龙湫是雁荡山三绝之一,到了那里我们看到最多的是石泡,我看到牌子上介绍,这些是在1亿多年前火山喷发时石头融化中间有一些气泡凝固后形成了石泡。
再往前走,有一个高高的山峰开始看上去象一把大大的剪刀,接着走了几步就变成了啄木鸟,再往前就变成一个旗帆,接着又变成一座笔直笔直的山峰,最后又变成一只大狗熊,这也是雁荡山有名的移步换景。
路旁的小溪水缓缓地流着,奇怪的是小溪里没有一点泥土,下面全是平滑的石头,爸爸说这也是火山喷发时熔化的石浆流淌下来凝固后形成的,为看个究竟爸爸还特意让我下去踩踩试试。
边走边看顺着水声我们远远地看见了大龙湫瀑布,大瀑布就象一条长长的珍珠般的白色链子从天上挂下来,旁边的岩石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巨大的“龙”字。在离瀑布十几米远的地方都能看到大瀑布冲下来的小水珠,大瀑布是白色的,浪花却有点绿,潭水是深绿的。大瀑布下面有许多千奇百怪的石头,有的像冬瓜,有的象沙发,还有的象海面上的波浪,我坐在冰凉的“大沙发”上,迎着远处漂来的小水珠真是太凉爽了。我坐在这些大石头上拍照、玩耍,真有趣!。
因为还要去其它景点,我们只好与大龙湫说再见了
相关推荐
-
元宵节的夜晚_450字丰富多彩,好吃的汤圆,有趣的兔子灯,充满祝福的洋灯……元宵节的传统习俗是不能忘的,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这当然是吃汤圆喽。汤圆的陷各式各样,有芝麻陷,有豆沙馅……用筷子一戳,豆沙就像甜浆一样涌了出来,我用勺子挡都来不及。一边吃着美味的汤圆,一边想着下去玩灯,吃汤圆的速度立即加快。只一会儿这些圆呼呼的汤圆就在我的口中被“消灭”了,就等着爸爸妈妈快点吃完。为了节约时间我用等他们的时间来换鞋。拧起亲手制作的兔子灯三步并作两步直往楼下冲去,爸爸妈妈随后也下来了。点燃了蜡烛,我拉了起来。阿姨家刚学会走路的小弟弟也来了,开心的趴在兔灯的尾巴上。我大声的叫了起来:“啊,我的尾巴,我的尾巴要断啦!”大人们顿时哈哈哈大笑起来,小弟弟也跟着他们“咯咯”的大笑起来。随着小弟弟“哦哦”的声音,我们扭头一看,原来有人在放洋灯。仔细一看,上面还写着“一帆风顺”,洋灯渐渐的上升了。望着越来越小的洋灯,我也在心里送上了我的祝福,祝大家在兔年里“万事如意,心想事成,身体健康”!意犹未尽的回到了家,在这美好的节日夜晚我甜甜的进入了梦乡!450字
-
我家乡的元宵节习俗_450字我家住在宝鸡市,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都是非常热闹的。这天,人们都要闹元宵,整个小镇一片欢腾,大家兴高采烈,气氛热闹极了。元宵节的风俗是晚上全家人围在桌旁吃元宵,因为元宵表示团团圆圆,吃完元宵大家就应该“闹元宵”。大家都欢天喜地地来到各自所在的院坝,开始放烟花。我和佳佳妹妹也拿出所有的烟花,妹妹兴致勃勃地点燃一个烟花的引线,顿时,五颜六色的火花迸出来,像一个翩翩起舞的金孔雀!五彩缤纷,漂亮极了。“别得意,看我的‘金凤凰’!”我说完,立刻点燃了引线。“啾——”随着一声刺耳的响声,一只只金黄的东西飞快地冲上了天,“嘣”的一声爆炸了。接着,许多小金点撒满了天空,发出“嘣嘣”的爆炸声,突然,这些到处乱飞的小东西聚集在了一起,像一只金凤凰。“有趣!你们在这比赛烟花?加我一个!”原来是爸爸来了,他手里还抱着一个大礼炮。爸爸慢慢地点燃了礼炮,一下子,天空上缀满了美丽的“花朵”,红的,绿的,蓝的,黄的……是那样漂亮,它寄托着我们的快乐在天空中绽开……这就是我们这边元宵节的习俗了。元宵节真热闹,真开心。陕西宝鸡金台区金台初中初一:753123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450字 初一 写景
-
元宵节元宵节习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主宰宇宙一切的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过元宵节的风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元宵节花灯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又说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450字 小学 说明文
-
元宵节元宵节来了,在这天夜晚上,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人们燃灯放焰、猜灯谜,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好不热闹。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吃完团圆饭,回家后我就开始包汤圆。妈妈跟我说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包汤圆的习俗了,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里点灯敬佛,以后这种佛教礼仪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也定在正月十五。就这么形成了中国独有的元宵节。过元宵节吃的汤圆都是我做的!做汤圆还有个小秘诀,就是用热水和糯米粉,这样揉成地小汤圆就既光滑又不容易散开。揪一小块在手上,黏乎乎地粘在手心,小泥巴球似的,揉啊揉,揉成小圆球就大功告成了!。妈妈用我做的小汤圆放在酒酿里,再打上两个鸡蛋,就做成了美味地酒酿汤圆,虽然汤圆吃起来有点涩涩的,不太好吃但是这是我自己做元宵节吃上汤圆,就团团圆圆了。“卖汤圆,卖汤圆,小小的汤圆圆又圆……”每到元宵节小区里就响起这首熟悉的民谣。450字 五年级
-
元宵节今天是元宵节,我早早的起了床,在吃早饭的同时让我看到了一种特殊的方式来迎接元宵节。放炮!对,就是放炮,我疑惑的问爸爸:“爸爸,为什么放炮呀?今天是元宵节又不是过年。”爸爸还没说,姐姐就连忙说:“今天虽然不是过年,但放炮不一定就只能在过年放呀!今天放炮,是因为人们想迎接元宵节,放炮很喜庆,所以大家用喜庆的方式来迎接元宵节。”爸爸又说:“元宵节跟过年一样喜庆,所以大家才会放炮。”我这才明白今天为什么放炮。到了中午,我吃完了饭,就想着今天晚上,会有什么好看的。想着想着我朋友就来了,她说:“我们一起去帮他们挂灯笼吧!我说:“好呀!”我们两个一直挂呀挂,挂呀挂,从东边一直西边,挂的我手快要痛死了。我们两把灯笼挂完了,就坐在那里休息。休息一会儿,我们就各回各家了,晚上吃完了饭。爸爸带着我们去看灯笼,到了那里,我们看着那迷人的景色深深的吸引住了。我们不由自主的赞叹道:“多美的景色呀!”因为今年是猴年,所以花灯很多都是猴子的造型。每年,元宵节晚上都会挂灯笼看花灯放鞭炮。爸爸对我说每一次元宵节都会给我买一个礼物,当做记念。今晚爸爸给我买了个晚上,只要一打开就会发亮。这就是今天发生的事。450字 六年级